导航:首页 > 亚洲电影 > 国外电影后期制作花絮

国外电影后期制作花絮

发布时间:2023-07-10 07:59:34

㈠ 精疲力尽的幕后花絮

与传闻相反的是,让-吕克·戈达尔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准备剧本。他只是在刚开始拍摄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完成的剧本,然后在每天早晨先写好当天要拍摄的那些戏。与此情况相同的电影还有他的《狂人皮埃罗》(Pierrot le fou 1965)。 ·为了制造出更加疏理和自然的效果,让-吕克·戈达尔在每场戏即将开拍的时候才会给出每位演员各自的台词。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买不起摄影推车,在电影里有很多拍摄场景,都是摄影师坐在轮椅上由他自己来推动这辆车的。这招是戈达尔从让-皮埃尔·梅尔维尔那儿学过来的,后者就是采用这项低成本技术完成了影片《大盗鲍勃》(Bob le flambeur 1955)和《海的沉默》(Le Silence de la Mer 1949)。 ·根据让-皮埃尔·梅尔维尔的说法,在后期制作阶段,由于第一次剪辑的版本太长了无法发行上映,期间戈达尔曾经向他咨询过。梅尔维尔并没有建议他把整段场景从电影中剪掉,而是建议戈达尔这儿剪一点那儿剪一点,于是就有了如今介绍这部电影时最引人注目的跳剪技术。 ·导演客串:(让-吕克·戈达尔)在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带着太阳镜正在读报纸的过路人,他认出了米歇尔,然后跑开了打算向警察告发他。 ·这部电影是献给Monogram Pictures电影公司的。 ·1983年的美国重拍版由理察·基尔主演,重心放在了剧情上,对于电影语汇毫无创新。 ·影片中米歇尔的化名是拉·科瓦奇(Laszlo Kovacs),有无数人曾经猜测这个名字与匈牙利富有传奇色彩的摄影师有关。事实上,戈达尔在那个时候并没有见过科瓦奇,而这个名字指代的是克劳德·夏布洛尔的电影《二重奏》A Double Tour(1959)中贝尔蒙多扮演的角色。

㈡ 《速度与激情9》实拍撞废200辆车,这部片的制作成本有多少

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已经达到了2亿美元的规模,自从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发布以来,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预告片当中的那种震撼。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其实就是非常舍得花钱的,他们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会使用最真实的材料,并不会使用一些模型和道具的。在拍摄撞车的过程当中,实实在在的撞废了200辆车,这是国内的电影没有办法相比的。

一、这部电影绝对是大制作的电影。

这部电影无论从导演还是剧本以及演员的角度来说,绝对是大制作的电影。这部电影集中了非常多的优势资源,而且资金上的投入量也是非常大的,正是因为如此多的优势资源组合在一起,才会让中国的观众拥有非常大的期待。

即使这部电影目前还没有上映,但是这部电影已经在中国获得了很多观众的期待,速度与激情之前的几部电影都是非常不错的,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值也是比较高的。从预告片当中就可以看出来这部电影是很精彩的,电影上映之后是值得一看的。

㈢ 《泰坦尼克》的拍摄过程或花絮

《National Geographic重返泰坦尼克》(Return.To.Titanic)[TVRip]:
http://lib.verycd.com/2006/07/08/0000109885.html

中文名称:National Geographic重返泰坦尼克
英文名称:Return.To.Titanic
资源类型:TVRip
发行时间:2005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随着水下摄象机的镜头,在这艘梦幻巨轮沉没93年之后,再次造访:距海平面4600M的黑暗而寂静的世界,安详着1500多个怀着梦想与希望的灵魂,然而 93年前的那个夜晚,当死亡袭来的时候,无论贫富贵贱,这1500多人终究没有逃脱死神的魔爪。在那个充满混乱和恐惧的夜晚,纵然有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一线生机……
拨开眼前层层的浮游生物,TITANIC的船首赫然出现在眼前,即使多年的海水侵蚀,也没能让她褪去当时的宏伟和大气,那仍旧屹立的白色栏杆上似乎还可以看到JACK和ROSE两人幸福的笑颜,一切似乎在瞬间定格……
但是另人遗憾和痛心的是,由于认为的破坏,当年的了望台已经不见踪影,只有挂过铜钟的铁片,仿佛在告诉我们当时的了望员是怎样看见冰山幽灵般的浮现眼前……
还记得JACK和ROSE待过的那个货舱吗?遗憾的是它早就随着主控室一同坍塌,不见“芳踪”。剩下的只有一个深渊般的洞口……
昔日的钢铁巨人在沉入海底后,首尾距离竟达800多米,就是这800多米的距离,是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一只小巧的女鞋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等待这主人的归来,我们无法想象它的主人是漂亮的贵妇,还是C3的普通少女,也许当时她躲过灾难,也许没能幸免……残破的镜子斜插在泥沙里,再也无法映照主人俏丽的容颜,零落的梳子再也无法为主人梳理那满头青丝……洗漱室里的剃须刀从旋窗向外张望,期待重见天日,不知躺在泥里缩成人型的风衣下面是不是当年那个尽忠职守的大副,无论他是谁,都尽到自己的责任,与船共存亡……一切的一切,在瞬间成为永恒……
重新回到船首,此刻的TITANIC比任何时刻都更为肃穆庄严,这艘在、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却驶向地狱的巨轮,仿佛在缓缓移动,抄着美国努力航行,甲板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从来都不曾离去,伸出双手,仿佛就能触摸他们曾经鲜活的灵魂……

《BBC泰坦尼克号--一个神话的诞生》(Titanic: Birth of a Legend )[DVDRip]:
http://lib.verycd.com/2006/04/18/0000099388.html

中文名称:BBC泰坦尼克号--一个神话的诞生
英文名称:Titanic: Birth of a Legend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2005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泰坦尼克号(英文RMS Titanic),台湾和香港称为铁达尼号,是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在当时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但却在1912年4月 15日从南安普顿至纽约的处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着名的一次。

建造过程
泰坦尼克号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船体于1911年5月 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运(White Star Line)公司在同一造船厂建造的奥林匹克级汽船的第二艘船。在当时是最大最有声望的载人游船。泰坦尼克号有260米长,28米宽,总重46329吨 (净重21831吨) , 动力3000匹马力, 航速23~24 里。尽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间导致了更大的总吨数。她的船体还是和她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一模一样大。船上有899名船员,可以运载3300名乘客。因为她也运送邮件,所以也叫皇家邮汽船泰坦尼克号。同样硕大无比的4个烟囱中只有3个真正工作。剩下那个是个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

泰坦尼克号在当时是无可比拟的奢华。尽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尽全力提供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服务水平。对一等舱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机;作为一种革新,她给二等舱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机。经济舱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楼梯。她最着名的一个特点就是她豪华的楼梯了。詹姆士 ·卡梅伦在他的电影中忠实的再现了这个楼梯。

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定点作品。16个水密(不进水的)舱防止她沉没。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一个二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处女航

铁达尼号的沉没地点铁达尼号于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英格兰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敦出发,开往美国纽约。船长叫爱德华·史密斯,於日正午离开了南安普顿 (Southampton)港, 预定渡过北大西洋, 直达美国纽约。当她即将启航时,另一艘定期航船纽约号因为水中移动的体积庞大,造成水流大量回填的吸引力几乎撞上了她的船体,导致了一小时的误点。启程后,铁达尼号先穿过英吉利海峡停泊在法国瑟堡,接纳了更多旅客,之后又停泊在了爱尔兰的昆士敦(Queenstown,皇后城),最终她载着1324乘客和892名甲板工作人员驶向纽约。铁达尼号将乘客分为三个等级。三等舱位在船身较下层也最便宜,这一类的乘客身分多为计画在大西洋对岸营造新生活的移民;二等舱与一般客房的装潢摆设,其实具备与当时其他一般船只的头等舱一样的等级,许多二等舱乘客原先是在其他船只上定位头等舱,却因为了铁达尼的航行,将煤炭能源转移给铁达尼号而作罢;一等舱是整艘船只最为昂贵奢华的部分,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几位名人就在这趟旅程上。较为有名的是当时的百万富翁(理论上是以英镑或是以美金计算)John Jacob Astor和他的妻子,企业家Benjamin Guggenheim,Macy's Department Store owners Isador and Ida Staus, the 「不沉的」Molly Brown and others. 而白星邮轮的主管级人物 J. Bruce Ismay 以及总设计师汤玛士.安德鲁 Thomas Andrews 也在这艘船的头等舱旅行。在4月14日晚上,她撞上了一座冰山。在与冰山碰撞的过程中,由於判断失误在高速航行下进行紧急转弯,结果变成转弯加上前进的同时,冰山在船底划下长长的一道裂缝,不但右舷水线下的铆丁因此一撞击松脱,六个水密舱进水。最后由於进水量太多,造成船身倾斜达到接近船身铅垂(垂直於水平面)的惊人状况,又因为倾斜使得水可以继续灌入。最后船身支撑不住重量,当时在水面上的一半船身便折断并且落下,随后伴随着1522人沉入海底。

在船的左舷,救生船只装载妇女和儿童。在右舷,则是妇女优先逃生之后允许男性登艇。所以,在右舷获救的人数比在左舷获救的多。

事故的后果和影响

铁达尼号撞击示意图和大众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确使用了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遇难信号SOS,但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大海上,国际无线电通讯会议第一次提议了SOS信号。1908年国际社会认可了这个提议并慢慢开始广泛使用,这已经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国的无线电操作员很少使用SOS信号,他们更喜欢老式的CQD遇难信号. 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约翰.乔治.菲利普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他:发送SOS吧,这是新的呼叫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然后菲利普在传统的CQD求救信号中夹杂sos信号。求救信号最终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亚号收到,因为她并没有24 小时都监听无线电。

这场灾难震惊了国际社会。因为它向一些人证明了:人和人们的技术成就无法于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铁达尼号上所使用的钢板含有许多化学杂质硫化锌,加上冰冷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钢板更加脆弱。

就是过了1个世纪后的今天,几个关于泰坦尼克号和它的沉没的荒诞说法仍然存在。一个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点的舵可以避免这场灾难。大点的舵的可能会拯救她,当时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说,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实上,按今天对轮船的规定看,泰坦尼克号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另一种说法是: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不够。实际上,她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定的数量不是基于乘客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当时救生船的目的那时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的;它们只是用来从一艘下沉的船上转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永久性的改变了这种救生策略。事实上,即使她有可以装下更多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确保会有更多的人获救,因为在她下沉时,船员们没有时间来放下所有的救生船!还有一种说法是:机械组的船员坚持他们的岗位到了最后。1988年出版的一本书也提到这个让它永垂不朽了。事实是:机械舱在1:15AM就被淹没了。在下沉的最后时刻,机械师们和烧炉工人们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样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没有获救的任何希望。

另一方面,铁达尼号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说法. 包括全船沉没;船身近第二及第三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各自以垂直沉没;船身近第三及第四支烟囱中间折开,然后前船身部分拖着船尾,船尾垂直下沉. 直至1985年,当着名科学家巴拉德在纽芬兰东南约三百八十英里海域找到铁达尼号残骸,分别是前两支烟囱的船头部分,以及第四支烟囱之后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证明了第三个理论.而这个理论在其后由占士金马伦执导电影"铁达尼号"体验出来. 当时大家都认为,由於第三支烟囱的船身部分已经被炸毁成碎片,永远找不到这一部分. 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赞助的考古队伍,在船尾残骸后500米找到这船身部分,残骸约十二米乘二十七米,船底的红色油漆还清楚可见.这个发现更推翻了过去20年的 "双截论".科学家相信铁达尼号,是折开三截后沉没.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极大的影响了船的制造和无线电电报通讯。 1913年12月12日,英国伦敦因此召开了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大会制定的条约导致了国际冰山检测组织的形成和资金投入。改组织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直到今天她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胁航船的冰山。条约也一致达成一个新规定:所有的载人船只应该有足够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在船上的人,并且适当的相关训练也应该进行。还有就是无线电通讯应该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二级备用电源,这样就不会漏掉呼救的信号。条约也同意:从船上发送任何火箭必须被解释为一种求救信号。

《铁达尼号之深渊幽魂》(Ghosts Of The Abyss)[DVDRip]:

http://lib.verycd.com/2004/06/02/0000014348.html

http://lib.verycd.com/2004/03/04/0000006407.html

【原 片 名】Ghosts.Of.The.Abyss (Extended Edition)
【中 文 名】深渊幽灵
【出品公司】迪斯尼影业 WALT DISNEY Pictures
【出品年代】2003
【首映日期】2003年4月11日
【IMDB链接】http://us.imdb.com/title/tt0297144
【IMDB评分】6.8/10 (402 votes)
【国 家】美国
【类 别】记录片 / 历史题材
【导 演】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主 演】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比尔·帕克顿 Bill Paxton
里威斯·阿伯纳斯 Lewis Abernathy
罗里·约翰斯顿教授 Dr. Lori Johnston
指导教师林其 Don Lynch

【文件格式】XviD + MP3
【文件大小】1CD 49x15MB
【视频尺寸】608 x 336
【影片长度】91 Mins
【对白语言】英语
【字幕语言】中/英文字幕

【内容简介】
《铁达尼号之深渊幽魂》(Ghosts of the Abyss)是迪士尼2003年所推出的一部纪录片,这是一部3D立体电影,由 James Cameron 执导。

金像奖大导演 James Cameron 继1997年执导《铁达尼号》(Titanic)大放异彩之后,引起他对铁达尼号更进一步想去揭露面纱的兴趣,因此决定再度执导这部探索铁达尼号的纪录片。James Cameron 在2001年带著本片拍摄人员,重新潜入大西洋,回到那艘史上最有名的沈船上,运用特别研发的许多拍摄技术,完成了本片辛苦的拍摄作业,之后再配合电脑技术,完成了本片的后制,其中更运用许多当初拍摄《铁达尼号》电影时的场景,回复这艘船当年的风采,更将本片拍成一部3D立体电影,带领观众更身历其境地展开这场旅程。

James Cameron 担任本片制片及导演,他过去曾导过《异形》、《魔鬼终结者》…等著名电影,1997年的《铁达尼号》更是他从影生涯的高峰,该片共拿下该届奥斯卡金像奖 11座奖项,包括最佳影片以及他执导拿下的最佳导演。在《铁达尼号》该片当中,扮演探索铁达尼号之谜探险家的演员是 Bill Paxton ,而如今在《铁达尼号之深渊幽魂》这部纪录片当中,Bill Paxton 真的由假变真了!他在本片中担任引述者,并亲身参与这场冒险。Bill Paxton 曾经参与主演的迪士尼电影还包括有《巨猩乔扬》。本片是由 Joel McNeely 担任配乐,电影原声带则由 Hollywood 唱片发行。

《铁达尼号之深渊幽魂》在美国是安排于IMAX以及一些有特殊设备的立体电影院上映。

重返泰坦尼克

说起电影《泰坦尼克》,恐怕无人不知。这部1997年拍摄的讲述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沉船的电影,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它是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高达6 亿美元,足足比第二名《星球大战》高出了1.5亿。多年之后,“泰坦尼克”迷们现在又有了一个大饱眼福的机会:《泰坦尼克》的“续集”4月11日就要在美上映。

这里的“续集”之所以打了引号,是因为这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续集。导演卡梅隆(James Cameron)这次压根没打算将罗斯和杰克的爱情故事再继续讲下去,而是雄心勃勃地准备当一回导游,带领观众亲临其境地参观这艘沉船,看看她在几千米下的海底到底是什么样子,并用3D虚拟现实技术,完全再现在幽暗的海底漫步于沉船中的感觉。所以,这其实是一部长约45分钟的记录片,名为《海底幽灵》(Ghosts of the Abyss)。

是不是感觉有点失望?那你可就错了。这部记录片号称是“有史以来最壮观的记录片”,卡梅隆一人就包了编剧、导演、制片三项职务,光因为这一点,这部记录片就不容错过。要知道卡梅隆出手的片子是从来不会让人失望的,在他名下,是一部部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像《终结者》(1984)、《异形》(1986)、《真实的谎言》(1991)和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1997)。

卡梅隆感兴趣的其实并不是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而是在科学和技术手段上的问题,他本人拿到的大学学位就是物理学的。这次要投身海底,告诉世人近乎一个世纪前沉没的巨轮现在是什么样子,海底又是怎样的情景,无疑在技术上有巨大的难度,具体到灯光该如何解决、怎么将镜头深入到船体的内部等等。但这些困难之处只会激励卡梅隆迎难而上。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让泰坦尼克复活、并赋予她生命的机会。他说:“对我来说,泰坦尼克是一个传奇、一个神话,只有当我亲眼看到她,我才意识到这是真的,这是一个发生在真人身上真实的故事。”

拍摄本身就是探险

拍摄工作正式开始于2001年8月13日,那天整个拍摄队启程,开赴泰坦尼克的出事海域。然后在海上整整工作6个星期。

整个探险队分了三个部分:创作小组、专家小组和技术小组。创作小组主要包括导演卡梅隆和探险队队长比尔·潘克斯顿(Bill Paxton),潘克斯顿是卡梅隆的好朋友,在《泰坦尼克》中扮演过潜水员,这次是真正的“重操旧业”。专家小组里包括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科学家,甚至还有专门研究泰坦尼克的专栏作家,其中有不少是1997年拍《泰坦尼克》时的原班人马。技术小组主要负责技术设备和3D画面制作,卡梅隆的一个弟弟也在其中工作。

探险队雇了俄罗斯海洋研究所的考察船凯尔提绪号(Keldysh),作为为期一个半月的整个考察活动的基地。拍《泰坦尼克》时用的也是这艘船。凯尔提绪号随船配备了两艘深海考察小潜艇,分别命名为米尔一号和米尔二号(米尔Mir在俄语里的意思是和平)。世界上只有四艘科学潜艇可以降到泰坦尼克沉没的海底那样的深度,米尔一号和二号就在其中。它长7.8米,宽3.6米,内部直径2.1米,大小就如同一个小型的家用卫生间,如果要有三个人同时乘坐,那每个人差不多都是紧挨着另外两个人。它每次可以在海底持续工作10到12个小时。

40吨高技术装备

在深海拍记录片可不是轻而易举的,光各种各样的设备卡梅隆就带了40吨,完全是好莱坞大片的规格。在这么多的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次专门制造的。比如两个专门用于深入船体拍摄的小型的深海遥控机器人,它们每个只有80磅重,能够到达一些以前进不去的地方,当深海潜艇到达海底时,就把它们放出去,慢慢地进入沉船内部。再比如,这部记录片是立体的,所以拍摄的时候需要两个镜头同时拍,一个模拟人类的左眼视觉,另一个模拟右眼视觉,然后重叠播放,就会产生立体效果,所以拍的时候要用专用的立体摄像机,它不仅体积较大,而且还必须能够防水、抗压。

至于灯光问题,船体内部的灯光可以由遥控机器人携带的随身光源来解决,但整个船体的外部灯光怎么办呢?这就不得不采用外置的光源来解决,所以这次就专门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包含十个发光点的发光器。它的体积太大,以至于不得不采用专门的船只来运送。拍摄的时候,就把它降到2.5英里深的海底,悬挂在泰坦尼克废墟的上方,看上去有点像一个巨型的树枝状的装饰灯。

潜艇用一种无线的通讯设备和海面上的指挥中心保持联系,这种设备利用低频的波段,在海水中传递和接受声波,并把声波还原成声音。声波在传递过程中难免要受到海洋中其他声音的干扰,所以通过这种设备,有时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海豚和鲸鱼的叫声。

借IMAX现身

出海回来,拍摄工作就转入了同样艰难的后期制作阶段。2002年3月卡梅隆剪出了一个20分钟的样片,供日本和西班牙的海外发行商观看。同年5月,迪斯尼公司取得了这部片子美国国内发行权,初步定于当年秋天上映。

同年11月,迪斯尼宣布正式上映将推迟到2003年4月11日,同时这部记录片的电视版在发行频道播出,不过内容并不是泰坦尼克,而是那次深海探险的另一个副产品——二战期间德国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它也沉没在大西洋中。2003年1月,这部记录片在美国东西两岸分别试映,反响非常热烈。

现在这部记录片采用IMAX格式,也叫做大电影格式,它与传统电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屏幕特别巨大,长30米高20米,放映时的情景非常壮观。它的屏幕大,所以拍摄用的胶片也很大,为70mm,而一般的电影胶片仅为35mm,前者的感光面积是后者的10倍,所以能够容纳更多的细节,当然这样的代价就是它单位时间的拍摄成本要远远大于一般电影。卡梅隆用这种电影格式就是看中它能够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顺便说一句,IMAX电影院2001年底就登陆国内,落户在上海科技馆。

除了IMAX版本,这部记录片还会推出一个35mm的3D立体版和一个35mm的2D版,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普通电影院观看,将无缘享受它的立体效果。虽然整个记录片的长度是45分钟,但它的DVD版将有90分钟,对于只能看到DVD的影迷来说,也算是个小小的安慰。

㈣ 电锯惊魂6的影片花絮

尽管电锯系列的评论每况愈下, 但是因为庞大的粉丝群和可观的票房收入,此系列的第六部从开拍到上映仅用了七个月的时间。曾担任过电锯系列前五部剪辑师的凯文·格劳特这次摇身变成了最新一部的导演,而大卫·阿姆斯特朗将继续担任这一部的摄影工作,帮助导演制造黑暗和血腥。编剧则是电锯4和5的两位作者。在2009年7月20日,提供发放在液晶荧幕上的影片官方动态海报正式在线发表,上面的标题写着“他的疾病正在蔓延”。7月23日,电影的首款预告片在圣地亚哥Comic-Con动漫节上率先播出,可以从剪辑的影片片段上看到,这一回Jigsaw采用了旋转木马作为布置陷阱的工具。同时第一款平面海报也新鲜出炉,标题为“他的游戏再次来袭”。紧接着,第二款海报则打出了“相信他……”的标题。
从演员名单中能发现,由纽约有线新闻网VH1播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尖叫女皇”中评选的尖叫冠军塔内德拉·霍华德也出演了该片,但还不知道具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出现一定令到时候影院的惊叫分贝直线上升。作为一个悬疑恐怖片,为了严格保证故事不在上映前泄露出去,影片公司也是煞费苦心。据说,当时影片的剧本交到参演演员手上的时候,剧本的名字是《进化三》,没有显示和电锯系列有任何关系,以防剧情被外泄。而影片出品方Twisted Pictures,正是进化制作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导演的剪辑工作在6月6日就已经完成,而整部影片本来在7月10日就已制作完成,但是由于复杂的结局和人物关系,制作人和整个工作室又用了一个星期来修改影片最后五分钟的剧情,使得影片的完成推迟到了7月21日。这部影片最吸引人的不仅是将电锯的恐怖故事继续讲述下去,并且将比以往的电锯系列更加暴力和血腥,而且从这部中,观众还能看到整个电锯故事的真相所在。从6中,还能看到与之前4之中相似的相残场面,只是恐怖升级。女演员贝茜·拉塞尔这样评价影片:“你会从影片中发现吉尔到底是好人还是恶魔。我不能说我的角色在之前的几部中知道他的身份,但是在这部中会知道。我们会有一段不可思议的爱情戏,而我也有爱上他的理由。” SAWVI是SAW系列电影的第六部影片,计划于2009年10月30日上映。《电锯惊魂》系列每年在万圣节前夕公映。这部影片将不会由《电锯惊魂5》导演大卫·海克尔担任,而是交由一直在为《电锯惊魂》系列负责剪辑工作的凯文·格劳特(KevinGreutert)来担任导演。在《电锯惊魂》的这五集中,除了第四集是凯文·格劳特与布雷特·沙利文(BrettSullivan)共同完成剪辑外,其它皆为格劳特一人完成。
凯文·格劳特之前还没有导演长片的经历,只有两部短片作品。其中有一部属于恐怖类型,是2006年的《老朋友们》(Old Friends),此前还有一部喜剧短片,是2003年的《朝圣者的回归》(Pilgrim'sRegress)。《电锯惊魂6》将仍由狮门发行。
2007年6月22日,制作人欧伦·寇尔斯(Oren Koules)公布《电锯惊魂6》的剧本已经被《电锯惊魂4》和《电锯惊魂5》的编剧马库斯·邓斯坦(Marcus Dunstan)和帕特里克·梅尔顿(Patrick Melton)一起写好了。
《电锯惊魂6》的导演将由一直负责本系列剪辑工作的凯文.格劳 特担当,他同时也是2008年丽芙.泰勒主演的《陌路狂杀》的剪辑师,之前他也有执导过短片,不过《电锯6》将成为他真正意义上的银幕导演处女作。从公布的演职员表来看,肖妮.史密斯饰演的阿曼达将在这一部中成为一号人物,而本系列的灵魂人物“竖锯”托宾.贝尔也赫然在列。值得一提的是,从07年11月开始便已开播一个为《电锯6》选角的真人秀节目“尖叫女皇”(Scream Queens),目的就是选拔出在“尖叫”方面有天赋的女生给这个系列输送新鲜血液,而在该节目第一季中胜出的黑人女孩Tanedra Howard将如约在本片中出演一个角色。
《电锯惊魂6》里的主角的身份也出现了转移,最后所有的焦点都会落在霍夫曼警探的身上,科斯塔斯·曼迪勒承认道:托宾·贝尔所饰演的'拼图杀人狂'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角色了,所有值得挖掘的地方也都展示得差不多了,但是霍夫曼还有太多需要玩味和琢磨的东西,我们甚至还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他是如何因为精神层面上的不断拉扯和重度挤压,而变成了一个疯狂的男人的。与此同时,他也更加地沉着冷静,一点一点地步入'拼图杀人狂'的后尘……我的角色随即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是一头扎进彻底的疯狂当中?还是继续循规蹈矩于不能跨过道德底线?
而之前一直以剪辑师的身份伴随着这套系列恐怖电影的成长的凯文·格劳特,则坚信《电锯惊魂6》肯定会成就一部伟大的由角色带动故事的戏剧作品,同时也会解决一些之前的影片所遗留下来的问题,算是对高智商的连环杀人犯拼图杀人狂这条主线索进行一次彻底地完结,格劳特解释道:对于我来说,《电锯惊魂6》应该属于一个真正意义下的终结篇,而这也是我一直期望看到的结局……其实这个恐怖系列最明显的分水岭出现在《电锯惊魂3》中,但是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显然是在为随后的这个三部曲划上句点,而且我也不想让任何违反逻辑和年代学的可能性出现。 北美著名恐怖电影网站(以下简称BD)爆出猛料:除托宾·贝尔,斯科特·帕特森,寇斯塔思·曼迪罗以及贝茜·拉塞尔之外的第四位演员已确定,将由从电视娱乐节目尖叫女王中胜出的Tanedra Howard(下图)出演第6部中一个角色
3月21日剧组确定第5位演员:加拿大演员凯伦·克里西饰演Shelby(西尔比)
2009年3月30日 多伦多开机
2009年3月31日 公布上映国家和地区
2009年10月22日 阿根廷
2009年10月23日 加拿大
2009年10月23日 美国
2009年10月30日 巴西
2009年11月5日 捷克
2009年11月25日 法国
4月4日
柯拿米公布了电锯游戏首批开发画面(三张)
电锯游戏所用平台包括PC,XBOX360及PS3,将与第6部在10月23日同步发行
2009年5月20日
宣布前期拍摄已杀青,正式进入后期制作过程
2009年6月24日第2批上映国家和地区公布
澳大利亚 2009年10月22日
新西兰 2009年10月22日
芬兰 2009年10月23日
俄罗斯 2009年10月29日
德国 2009年12月3日
导演日志
拍摄第6日(4月6日),到今天为止,托宾(老头)的戏我最喜欢,他一到片场,就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没人有如此特权.能从他眼中感受到他对这系列电影的热爱.托宾很完美地完成了我布置的拍摄任务,每次都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真的是个伟大的演员.不得不告诉影迷一声,我是不折不扣的'托宾迷'
第8日至第14日的拍摄过程中,镜头里充满了大量血液.这真是个血腥周.道具师和特效师真的很能干.看香妮(阿曼达)在电影中的戏你就会明白一些以前的疑问.这集中的机关非常富有智慧,当然也很骇人.寇斯塔思(2叔)昨天和我吃了顿晚饭,他一个笑话就把我逗得捧腹大笑呵呵.对了,托宾是个棒球迷,他疯狂地支持纽约扬基队,你只要提'扬基'两个字,他就会咧开嘴冲你笑.总之,我们的团队关系非常融洽.
第15日-第17日的拍摄工作完毕.我们今晚在多伦多一起吃了晚饭.我和两位电锯系列的新演员喝了几杯.漂亮的女演员琼·麦克是我们的新成员,她真是迷人.除了表演,她还是歌/模三栖明星呢,她对加入第6部剧组也一再表示很激动.我想到时影迷们会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的.另外一个新演员其实不算新了,杰米·范·帕顿曾在第4部中出演法医海弗纳,这次算是回归我们这个大家庭.杰米仍将出演海弗纳医生.杰米是个风趣的哥们,在片场会站到编剧身后偷看剧本里是怎么写他的
影迷朋友们,当你们观看第6部时,我打赌你们会有以下这些念头:
怎么搞的,这怎么回事啊?
我操,瞎扯吧?
这游戏是至今为止最棒的!
等等
你们会对老头在本集中的戏印象深刻.
第5部中箱子的事困扰了几乎全部淀粉. 抱歉我现在还得保密.
前期拍摄工作已过了一半,重要戏份很快就要拍完,多伦多这几个礼拜的工作真是累的够呛,不过为了影迷,这是值得,有意义的
皮特·奥特布里奇是个好演员,淀粉们会关切他在影片中的一举一动.在片场他表现得很敬业,我喜欢看他表演.皮特在电影中的角色叫威廉.他的加盟使第6部的演员阵容更强大,我们的电影也会变得更有冲击力.
我们今天制作出了电锯拍摄史上最恐怖的游戏机关之一.这套机关肯定能令淀粉瞠目结舌.
再过不到2周时间就结束前期拍摄工作了.跟着就是后期制作.剧情简介和其他先期资料会让第6部更进一步地走入淀粉们的世界中.胜利就在眼前了,我和我的团队,我们这个大家庭会继续努力!
6月1日导演博客更新
前期拍摄完成后,我每天都在剪辑室里仔细甄选,挑出将来用于影片放映的数千格胶片(我和LP上次买了个风筝,可真的没精力去玩).剪辑师安德鲁·考兹绝对是咱们的英雄.看他干劲十足,不知疲倦的工作状态,我想他以后会成为一位好导演的.自从我们开机以来,我就没见过安德鲁出过剪辑室的门...
7月8日导演博客更新
剪辑室里的工作很顺利.第6部已经被评定为R级,不过请大家不用担心,这次MPAA(美国电影协会,相当于光DIAN宗局)没有删剪任何故事情节,甚至也没有要求降低影片的血腥程度.因此我要向这帮扶持我们几个月来的工作的老头子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今晚,狮门几位制片人都会到达多伦多,明早将来剪辑室一起商量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不仅我个人对第6部非常满意,看过初片的人都感到耳目一新.我不是在王婆卖瓜,也不是在贬低前几部,我只是想让淀粉们相信:第6部会让你们大饱眼福.
皮特·奥特布里奇(演威廉伊斯顿)以及其他一些新加入电锯系列的演员们工作非常卖力,希望成片之后的几个星期里在宣传期间能与他们再次见面.跟着再飞到洛杉矶和美国那边的演员托宾,寇斯塔思,肖妮以及贝茜等会面.HELLZOZEPP的创始人---音乐师查理·克劳瑟正在为我们的电影作曲,手头上有一大堆活要干,真希望有好心人能送他一些咖啡因.
至于具体的宣传进程,我还不得而知,所以请淀粉们不要再问我有关海报,预告片,宣传片,剧照,官网,动漫影展等问题,因为这些我现在也和你们一样不清楚.明天 和老板们见面时我会尽量了解一些有关信息.制作一段精彩的预告片对于狮门来说不算难事,而在每年一度的圣地亚哥影展中,我想电锯惊魂第6部也会以全场最完美的展台吸引大家的眼球
感谢你们的关注,周末我会告诉大家更多
凯文

阅读全文

与国外电影后期制作花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葫芦丝演奏的电影插曲 浏览:193
雇佣兵电影国外 浏览:819
俄罗斯熊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523
俄罗斯和美国合拍的拳击电影 浏览:919
4399日本高清在线电影动漫 浏览:268
琪琪电影网980 浏览:309
韩国电影爸爸睡了女儿 浏览:196
2017nian十一月新电影 浏览:49
美国讲述历史的电影 浏览:47
鲁滨逊漂流记的动画电影 浏览:331
欧美唱跳电影 浏览:979
日本70代至90的动漫电影 浏览:457
美国黑人司机电影哪部电影 浏览:995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录取分数线403 浏览:331
金沙电影城影讯 浏览:8
义乌横店电影城伊美 浏览:667
马东锡电影在哪里观看 浏览:753
贞操带2017在线电影 浏览:397
刘亦菲电影与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278
电影院应该怎么过去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