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花束般的恋爱》的故事老套却贵在真实,这部影片给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所讲述的故事很真实,让人看完之后感触颇深,而鄙人对这部片的最大感触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时间是检验爱情的唯一标准,不管当初多么真挚、热烈的爱情,最终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要么化为泡影,要么升华为亲情。
三、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爱情,如此的难能可贵
两个人的爱情长跑,最终没能赢得过时间的考验,他们走着走着就失了初心,最终选择分道扬镳。当他们分手前坐在一个餐厅里,看到邻桌的一对初萌爱意的情侣也如同他们当年那样经历爱情的美好时,两个人都忍不住泪流满面。最终两个人的情感结束在一个无可奈何又深切痛哭的拥抱里。此后他们重新有了别的恋情,哪怕再相遇也能够做到挥手告别。就让爱情留在时间的长河中,因为它已夭折;就让记忆深埋在内心,因为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
㈡ 聊聊在日本影院里看电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在东京期间,大概看过5、6次的电影,频度远远低于在国内的观影次数,基本上都是在新宿、池袋周边,最常去的是新宿歌舞伎町的东宝电影院(标志是上面巨大的哥斯拉模型),这里条件不错、屏幕也很多。但侯影厅不是很大、座位有限、人流又太多,所以常常非常拥挤TOHO电影院推出了自己的会员卡,每年看满六次可以免费赠送一次。当然,日本也有购买电影票的app,但没有国内的那么好用。我一般都是在“Yahoo 映画”选好电影院之后在网页端购买, 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日本的电影票价一般都是均一价,只是按照学生、大学生或大学院生、社会人等做了几档划分。我一般购买的是大学生票,大概是1500日元;社会人是1800日元。在网页端可以选座位,还有给情侣和残疾人提供的专门座位。东宝电影院的三层有自动取票机,输入你的手机号和购票码就可以取票了。还是比较方便的。但如果没有在国外可以使用的信用卡的话,可能只能现场购票了。
㈢ 日本儿童电影讲述幼儿园小孩子找寻生病的好朋友,自己做地铁经历很多险遇 是什么电影
芦田爱菜、满岛光、桥本智哉、本田望结、黑田博之等主演《再见我们的幼儿园》。好朋友洋武因病退学,无法参加毕园典礼。与他同在朝阳幼儿园紫罗兰组的康娜(芦田爱菜饰)、拓实(佐藤瑠生亮饰)、美琴(本田望结饰)、俊佑(黑田博之饰)、优衣(庵原凉香饰)偷偷溜出幼儿园,从新宿搭上了开往高尾的中央线列车,去寻找他们的好朋友。他们在换乘站不慎和优衣失散,还遭遇了会把人变成玉米的流浪汉大叔(岸部一德饰)。总之,漫漫的旅途中充满了快乐与艰险,他们纯真的友情也经受着考验。与此同时,幼儿园和家长方面急作一团,担任紫罗兰组老师的万里(满岛光饰)从优衣那里得到线索,独自踏上了寻找的旅程。
㈣ 网友对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评价很高,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网友之所以对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评价这么高,是因为这部影片所讲述的爱情故事是大多数人所经历的那个样子,从最初相遇的美好,到最后陌生的分离。男主角山音麦(简称“麦”)和女主角八谷绢(简称“绢”)之间的爱情进行曲,跟我们一般人的没什么不同。大学时期的美好爱恋,在步入残酷的社会之后最终化为泡影,两个人的感情基础也由此分崩离析。这样的情感历程,每一位观者看过之后都会被激起心中的涟漪。那么,具体而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三、爱情它来过之后又走了
麦和绢之间的爱情故事,像极了年轻时我们所经历的爱情,所以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很多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都被男女主角之间的演技所折服。这个爱情故事虽然没有第三者的插足,但却是在日子的流逝中情感慢慢地变质了,让我们更能从深层次去反省爱情,反思人生。
㈤ 电影明日边缘影评:在电影里体验游戏的快感
科幻片《明日边缘》也是一部游戏式的电影,影片中的重复复活模式,非常像大家玩游戏的反复读档,不断的更新,重启。好像之野桥并前非常火的游戏“愤怒的小鸟”,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一切规则都非常陌生,只有反复的失败与测试,才能找到最好的角度与力度,最终闯关成功。而这样的反复闯关过程,也是《明日边缘》主打的创意。所谓失败了还可重来,将真人世界游戏化,赋予其游戏味道。正是这游戏味,才成为本片深受好评的原因,它可让让观众在电影里体验游戏的快感。
本片根据日本的轻小说改编,原书就是一个基于科幻背景的战争故事,反复的重生构成影片的主线。经导演道格·里曼改编之后,故事则更加紧凑,目标也更为明确。主人公从对战争一无所知的菜鸟,变为身经百战的高手,一路如何演变,最终目标怎样达成,都讲得干净利落,观众看起来也很过瘾。
有人将本片形容为科幻版的《土拨鼠之日》或战争版《源代码》,是因为这几部影片都有一个相同的创意,那就是让时间重复。所谓时间重复,就是让主人公不断回到过去,去重复经历那些发生过的事情。不过只有他的记忆是累积的,但其他人的记忆则随着时间的逆转而消失。记忆的不对等,成为影片最大的妙处。利用记忆不对等,主人公可以通过不断的重复去积累经验,以探寻真相。就好像片中的汤姆·克鲁斯,本是个连枪都不会用的文职军人,却在不断的重启时间之后,被训练成拯救世界的英雄。这种游戏感十足的设定,成为影片最有意思的地方。
颂迹在突出游戏感的同时,影片还有一个略带沉重的主题,那就是生死体验。主人公凯奇每死一次,都会带来一次时间重启,让他重回到一天之前,并带着全新的记忆继续求生。听起来是很酷的事情,仔细想想却很可怕。因为他所面对的死亡是真实的,由死亡所带来的疼痛与恐怖感同样是真实的。主人公复生几百次,也就意味着他要承受几百次死亡的痛,包括目睹同伴死去几百次。虽然影片以很多娱乐的方式消解了死亡的恐惧感,但这种悲观氛围其实是贯穿影片始终的。对死亡的重复是为了展示生的珍贵,这样也可以让最后一场大战更加紧张,当主人公失去重启时间的能力,重复了无数次的告别将成为真正的永别,影片则马上惊险起来。
对科幻迷来说,影片的时空逆转设定以及外骨骼装甲等设备也是他们的燃点。从时空旅行的角度,本片思路很清晰,不断重启时间以获取更多战争经验,每次重启则重新洗脑,这种反腐抹除的设定,你基本找不出太明显的bug。而外骨骼装甲则是这几年战争类科幻片的最爱,好像马特·达消弊蒙去年的《极乐空间》。相比精致的太空战役,这种外骨骼装甲带野性,更有工业感,虽然粗糙,却更带着男人味,自然更受男性观众欢迎。
只是,道格·里曼始终是一个好莱坞流水线上的导演,他的作品很流畅,也很精彩,却总缺少些灵性。如《明日边缘》这样的片子,要承认这部影片很好看,又总感觉差了一口气。影片很顺畅,却缺少一个过瘾的高潮,就好像《环太平洋》中的香港大战。影片缺少一场紧张刺激到让人血脉喷张的动作戏,很多关键的地方,仅是点到为止,无法更多深入。包括影片的高潮大战,设置得也很潦草,这多少有些让人遗憾。
即便如此,这仍是近期非常值得观看的一部院线片,这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