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部国外话剧电影名字
金牌制作人
简介:1959年的百老汇云集着众多享誉世界的大牌明星,而曾经风光一时的制作人麦克斯·比亚里斯托克(纳森·连恩饰)却日渐衰落、回天无力。一天,一位落魄的会计师里欧·布鲁姆(马修·柏德利饰)走进麦克斯的办公室,神经兮兮的说他有个针对潦倒制片人的绝佳敛财计划,即一味提高制作预算,排演出一部拙劣至极的失败剧目,而后将多余的大笔经费揣进腰包,溜之大吉。茅塞顿开的麦克斯决定冒险一试,并说服了里欧作自己的助手。
麦克斯和里欧四处寻找最糟糕的剧本,一部名为《希特勒的春天——阿道夫和艾娃的情爱乐趣》的音乐剧让两人如获至宝。他们到格林威治村拜访了剧作者弗朗茨,这个痴迷纳粹的编剧同意加盟,但有个条件,就是要麦克斯和里欧宣誓效忠希特勒。
剧本确定之后,麦克斯和里欧又开始寻找最蹩脚的导演,他们发现了罗杰和他的助手卡门,但这个导演明显不愿接手这种敏感题材,两人说尽花言巧语,称这部戏会带给罗杰梦寐以求的名誉和声望,成名心切的罗杰终于答应出马。
金发碧眼的尤拉前来面试,先是被安排在合唱团,后来才成了麦克斯和里欧的秘书。在频繁的接触中,害羞的里欧同迷人的尤拉日久生情,同时,麦克斯正为筹措200万美元的制作经费辗转于赞助人中间,而这些赞助人竟是几百位住在曼哈顿周围的小老太婆,个个饥渴无比。
敲定扮演希特勒的人选颇费了番周折,最后只好由弗朗茨自己扮演。很快,首演之夜如期而至,正当麦克斯和里欧等人为首演前不能说好运争辩不休时,弗朗茨竟摔断了腿,幸好有过丰富舞台经验的罗杰早有准备,换上了替补演员。
起初,台下的观众对《希特勒的春天》有些心存疑虑,当落魄不堪的希特勒出现在台上时,一切的顾虑都烟消云散,观众开始乐此不疲,这部构想中的拙劣之作大受欢迎。出乎意料的结局让原有的计划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欧想解雇所有职员,而麦克斯则另有打算,争论之时,兴奋不已的罗杰和卡门赶来庆祝,而气急败坏的弗朗茨也紧随其来,挥舞着枪,要为被诋毁的希特勒复仇。混乱中,警察赶到现场,不仅抓走了弗朗茨,还看到了麦克斯桌上的两个账本,因涉嫌逃税而逮捕了麦克斯。
里欧逃脱了警察的追捕,尤拉劝说里欧携款逃往里约。不久,麦克斯在监狱里收到一张从巴西寄来的明信片,麦克斯绝望了。孰知审判当天,里欧和尤拉竟出现在法庭,里欧愿同麦克斯一起伏法。牢房中的麦克斯、里欧和弗朗茨又聚到一起,一出名为《爱的囚徒》的音乐剧也日渐成形……
望采纳
B. 大学生必看的25部国外青春励志电影
大学生必看的25部国外青春励志电影
1、炎热的夏夜
本片获得第4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它不仅是一部侦察推理片,更是一部社会问题片。两位主角均有重磅级表演,反种族歧视的主题较少说教味。黑人影帝西德尼·波蒂埃在后来两部影片中再次扮演蒂贝斯这个角色:《神探黑金刚》(They Call Me Mister Tibbs,又译《全面大通辑》)和《神探勇闯毒龙潭》(The Organization,又译《黑金刚勇捣毒龙潭》)。20年后推出电视剧集。
2、安妮弗兰克日记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3、鲁迪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励志电影,主人翁鲁迪自小梦想成为美式足球明星,在他所崇拜的教会大学校队中打球。但他家境贫寒,身材矮小,加上体育成绩平平,各方面条件都教他难以如愿。可是他丝毫不气馁,自己存钱去读先修班,并且混入大学部的球场打工,经历几个寒暑假的努力,鲁迪终于加入了大学足球队,但夹在众多大块头球员之中他根本没有出场的机会。直至最后一场比赛,队友们感动于鲁迪的毅力而逼令教练让他上场,鲁迪终于让专程前来看他比赛的父兄看到了一个不可能的奇迹。大卫.安斯保导演简洁有力地注释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主题,肖恩.阿斯廷生动地塑造了鲁迪的形象和精神,演出十分感人。
4、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一名理想化的青年史密斯被挑选进参议院暂代病重的参议员空缺。当他来到国会大厦,却被一群贪污的政客所淹没,然而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并谴责所见到的不法情事,试图改变美国参议院中腐化枉法的风气。
一个满怀理想的幼稚青年接替患病的老议员,到华盛顿开始其政治生涯。但迎接他的是一架摧毁一切的政治机器,他发现周围全是腐败的政客,为了私利或者小集团利益而不择手段。他坚守信念,抨击同僚的不良行径,试图改变美国参议院中腐化枉法的风气,遭到各方的压力。
·影片饱受华盛顿政府内部人士抨击,他们纷纷因影片对政府腐败的描写而勃然大怒,影片在欧洲的法西斯国家也遭禁,因为影片倡导民主。
5、火战车
这部影片在商业和评论上的成功为八十年代长期处于低谷的英国电影业带来了复苏的迹象,同时带来了美国大制片厂对英国电影的投资和发行。评论界认为,本片迎合了英国人对回溯历史的怀旧心理。而导演休·赫德森在谈到影片的主题时说“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准则,否则无论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讲,我们都会垮掉 ”。而某种意义上影片中所反对的种种对于竞赛、种族、宗教以及国家等等狭隘的理解正是当时的社会准则。这样一种诉求无疑是符合美英传统对于社会道德的主流标准的。当然影片的剧作是比较完整的,而对比赛情节的慢镜拍摄也对以后有体育情节的电影类型有一定的影响力。影片曾获得198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个奖项。
6、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使得汤姆汉克斯第二次得到了奥斯卡,同时也达到了自己事业上的巅峰。阿甘是一个智商低于常人的弱智,但是他却几乎是人类所有美德的集合,善良,孝顺,诚实,无知无畏地见证着各种历史,参加越战,与摇滚歌星见面,水门事件,阿甘一路跑来,收获了人生和真爱,也让人们相信,品格的力量远大于智商。
7、为人师表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表彰优良教师的动人作品。故事背景是以南美移民子女为主的洛杉矶加菲莆高中。原来任职电脑公司的伊斯克兰特为施展抱负到该校任教,因该校经费拮据没有电脑,只好改教数学。他用强悍的教学方式台阶驯服了以菲利浦为首的顽劣学生,并帮他们以高分通过了越级考试,不料竟被人怀疑为集体作弊。学生们为了澄清误会决定重考,师生之间合作无间,终创下合格人数之最高纪录,也为该校争取到购卖电脑的经费。是又一部以事实证明“有志者事竟成"的校园电影,男主角朴实有力的演出令人信服,拉蒙.门南戴兹导演对气氛的掌握也相当出色。
8、肖申克的救赎
人生的不同境遇,在于人的选择,有时候是死亡,有时则是继续生存下去。当面对的是绝望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死亡还是生存下去。
20年的时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忍受,怎么样的情绪支持着那颗看似已经绝望的心。一个人面对无人知道的事实,隐忍而无法发泄,但当所有人都知道你的无辜且无力反抗时,你得到的是什么?同情 嘲笑 安慰 还是一张与自由只有一墙之隔比基尼女郎的海报。
忍看似困难,但其实是每人都具备的拥有无穷力量的潜在能力,差别只在于你怎么去使用它,有时是在杂乱的图书馆里隐藏自己的本性,有时是在陪审团面前故作镇静,有时则是一把锤子和20年的等待,不知道你会怎么选择。
9、烈日当空
本片讲述了一家非洲美国人搬到了芝加哥这个周围主要是白人邻居的环境下所经历的苦难。
10、费城
《费城》向我们讲述的并非一个简单的爱滋病人争取权益的故事,它直面同性恋,哪怕是在美国这样的社会中,同性恋依然是一个受到正统道德鄙夷的行为,影片中安德鲁是因为同性恋而染上爱滋病的,因此他被上司视为道德败坏,并被抛弃,于是他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诉诸法律,影片由此而展开
11、梦幻之地
主人翁是青少年时期与父亲失和而无法完成梦想的农场主人雷,有一天他听到神秘声音说:“你盖好了,他就会来。”于是他像着了魔一样铲平了自己的玉米田建造了一座棒球场,没想到他的棒球偶像真的来到那里打球,而且还因此而使他跟父亲之间好多年心结得以开解。
12、永不妥协
本片是基于真实事件拍摄的一部令人激动的影片。由获得两届奥斯卡奖提名的朱丽娅·罗拨茨领衔主演,在剧中,她扮演一名曾两次离婚并且有三个年幼孩子的母亲,当她遇到不平时,勇敢的站出来与之斗争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13、 卢旺达饭店
一部电影,拍出来要有意义,多少部电影史上的传世佳作,从感动我们开始?这部电影,以最朴实的语言,最写实的手法,赞美了人道主义者,观众们在看到翻倒在路边的那辆熟悉的,红十字的面包车的时候,一定都阵阵揪心:那个无私无畏的志愿者呢?她是不是也被杀害了呢?让观众关心影片中的人物,从而从人物中告诉观众影片想要表达的理念,这种手法只有上上的电影能够做到。看着影片中的主人公周旋在屠杀者、军阀、欧洲国家、UN 之中,用尽一切办法要保住酒店,保住这血雨腥风中的唯一生命绿洲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个同样善良、无私的人,那个同样在疯狂的年代中保护弱势群体的人:辛德勒。但是主人公比辛德勒更加艰辛,因为他没有丝毫地位,他只有些贿赂来的关系,他每天都一样可能被杀死。
14、光辉岁月
该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发生于1971年,两间黑人中学和一间白人中学合并,于是这三个学校的足球队必须重新组成一支混合球队。白人教练约特(韦尔· 帕顿饰)将此视为“人格侮辱”而愤然辞职,于是黑人教练赫尔曼·布恩(丹泽尔·华盛顿饰)接手统领。他除了需要解决各队的分歧外,还要应付当时徘徊于种族间的紧张状况。最终,他排除万难,带领他的队伍打开胜利之门。
15、桂河大桥
故事在两条线索的交错进行中逐渐展开,一边是尼尔森上校等人在战俘营的经历,另一边则是美国大兵希尔斯的逃亡生涯,导演似乎是故意把英国人和美国人放在同一情境中的对立位置上,从而完成对英国国民性的尖锐批判和深刻的'剖析。
16、愤怒的葡萄
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崩溃时代,一大群中西部的农民忍痛离弃家园,像逃难一样往西迁移到加州追寻较好的生活。现实虽不如理想,但他们并不放弃希望。故事感人,内容写实而具有控诉性,但却处处流露出人性的光辉
17、火爆教头草地兵
影片以50年代为背景,讲述一个篮球教练的故事,金哈曼作为美国印第安那夜睛所高校的篮球队教练,他只有最后一个机会,金哈曼面对双重挑战:既要令该校的球队在金州比赛中夺得锦标,又要挽回自己作为篮球教练的声誉。
18、诺玛蕾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社会主义思想的电影,以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写实手法描写美国的工会运动,社会批判意识极为浓厚,可当作是批判资本主义黑暗的教材。戏情扎实有力,女主角演出精彩,荣获奥斯卡奖。编导并没有把女主角刻意塑造成英雄,而是冷静地将一个情绪化女子如何一步一步挺身对抗不合理的制度如实道出,所以更具有说服力。她手举牌子爬在机器上高喊“罢工”的镜头已成经典。
19、黄金时代
本片曾获得第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配乐等奖项。导演威廉.怀勒、男主角弗雷德·马区、男配角哈洛德.拉塞尔当时都是刚从战场回来的退役军人,因此对剧中人的心理格外能够体会。
全片透过三组人物交错呈理退伍军人回到故乡后的身心适应问题,以动人的故事表达政府和社会人士均应重视这一群对国家有过贡献的军人,在他们重新进入社会时应给予体谅和尊重的主旨。
20、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如此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应该说,是与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时代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以及他源于乌克兰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员在波兰纳粹集中营中被谋害;以及他的内心深处对辛德勒--这位犹太人的大恩人怀有虔敬感恩的心态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事实分不开的。
21、洛奇
当初拍片成本仅一百万美元的《洛基》第一集,后来竟成为七零年代全球卖座最佳的影片之一,后来更是勇夺奥斯卡最佳影片,北美地区累计票房总收入达一亿一千七百万美元,除了北美地区之外世界各地累计票房总收入更达两亿两千万美元。
22、美好生活
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演一名一直努力在追求良善的小镇青年,但却觉得自己失败而想自我了结,守护天使亨利崔佛斯则让他看到他过往的义行和错误。
雷电华出品的黑白片,1946年由法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执导,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唐娜瑞德(Donna Reed)、亨利崔佛斯(Henry Travers)主演。
詹姆斯史都华饰演一名一直努力在追求良善的小镇青年,但却觉得自己失败而想自我了结,守护天使亨利崔佛斯则让他看到他过往的义行和错误。
改编自作家Philip Van Doren Stern寄给友人当作圣诞贺卡的一篇小故事,原始剧本的观点较光明且充满幽默,但导演卡普拉将其处理成一部较严肃的经典之作。
23、海伦凯勒
本片讲述一个坚持就是胜利的经典励志故事。本片是以身受三层痛苦,成长后为社会福利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伦·凯勒少女时代的真实故事。很感人,但并非赏心悦目的题材。两位女主角均有一流的表演,并且都得
本片讲述一个坚持就是胜利的经典励志故事。本片是以身受三层痛苦,成长后为社会福利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伦·凯勒少女时代的真实故事。很感人,但并非赏心悦目的题材。两位女主角均有一流的表演,并且都得到奥斯卡的肯定。1979年重拍时,原来扮演海伦的杜克改演老师安妮。2000年第三次拍摄,扮演老师的艾略特尤其出色。
24、光荣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美国南北战争中,有一支由白人率领的黑人兵团“麻州第五十四兵团”,在南方的查尔斯坦战役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5、我的左脚
影片是根据已故爱尔兰天才作家兼画家克里斯蒂布朗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拍摄而成,克里斯蒂布朗生于1932年6月5日,这个先天大脑瘫痪的新生命到来后没有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然而上帝虽然没有给克里斯蒂一个健全的身躯,却赋予了他智慧和一只能动的左脚。梦想在仅有的条件下却战胜了一切,依靠自己仅有的智慧和左脚,他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艺术家、作家……
丹尼尔戴刘易斯在影片中高难度的逼真表演让所有演员汗颜、也让所有观众为之感动,当之无愧的拿下了90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同时本片中伟大的“母亲”也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C. 求一部国外喜剧电影名字。内容大概是一群喜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话剧,用了好多门当道具。
是这一部:Noises Off... (1992)
D. 请教一部二战喜剧电影,讲的是波兰陷落后一群话剧演员逃亡到英国的故事,请高手指点!
你逃我也逃/生死攸关/扮嘢奇兵/戏谍人生/生存还是毁灭
To Be or Not to Be (1942)
导 演: 恩斯特·卢比西奇 Ernst Lubitsch
主 演: 杰克·本尼 Jack Benny Carole Lombard Rudolph Anders Lionel Atwill Paul Barrett Sven Hugo Borg Felix Bressart Peter Caldwell
上 映: 1942年03月06日 ( 美国 )更多地区
地 区: 美国
对 白: 英语
评 分: 8.2/10( 4073票 ) 详细
颜 色: 黑白
声 音: Mono
时 长: 99 分钟
类 型: 剧情 喜剧 战争
分 级: 瑞典:15 芬兰:S 美国:Approved
剧情简介:
二战波兰沦陷期间,一群舞台演员和纳粹斗智斗勇,防止一个间谍把有关波兰的重要情报送到德国……
剧中情节紧凑,笑料横生,虽然年代以久,但看起来依然乐趣十足。
—————————————————————————
你逃我也逃 To Be or Not to Be (1983)
导 演: 阿兰·约翰逊 Alan Johnson
主 演: 梅尔·布鲁克斯 Mel Brooks 克里斯托弗·劳埃德 Christopher Lloyd 安妮·班克罗夫特 Anne Bancroft 查尔斯·德恩 Charles Durning José Ferrer 蒂姆·马特森 Tim Matheson 菲尔·亚当斯 Phil Adams Ivor Barry
上 映: 1984年02月01日 ( 法国 )更多地区
地 区: 美国
对 白: 英语
评 分: 6.2/10( 1347票 ) 详细
颜 色: 彩色
声 音: Dolby
时 长: 107 分钟
类 型: 剧情 喜剧 战争
分 级: 芬兰:S 英国:PG 美国:PG 西班牙:7 瑞典:11 西德:12
剧情简介:
二战期间在被占领的波兰境内,一群舞台剧演员在约瑟夫·图拉和他的妻子玛利亚的带领下,同纳粹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斗争——一个间谍带来了一封可能会摧毁波兰抵抗运动组织的密信,于是,约瑟夫他们必须竭力去阻止此事的发生,绝对不能让这封信落到德国人手中……
—————————————————————————
E. 求一部外国文艺电影的名字,男主角是话剧导演
美国队长2
导演:
安东尼·卢素乔·卢素
主演:
克里斯·埃文斯斯嘉丽·约翰逊塞巴斯蒂安·斯坦
看点:
漫画改编marvel超级英雄美国队长
地区:
美国
F. 求一部电影名字,是讲一个艺术学校招生,有戏剧、舞蹈、乐器、唱歌
同学你好!您要找的是不是:电影《Fame》
影片《Fame》,又名《名扬四海》、《伴我高飞》。《Fame》的人物很多,是一群在艺术高中的学生。通过对他们4年学校生活的叙述,展示这群为了梦想而奋斗的青年的方方面面,而影片本身更是对这群人物的刻画和描写。以下是人物分析:
Montgomery Macneil:
蒙各马利•迈克奈尔,著名女演员的独生子,表演班的学生,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就是他。一段独白引领观众进入影片,最初听到他的独白时,你会以为他当真是个军校生,因为当他诉说起与母亲的分离和相会时是那么情真意切,但很快你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入学面试,他只是在念台词。但蒙各马利的感情的确是真实的,身为名演员的母亲总是在巡回演出,而他则孤独的住在空荡荡的大公寓里。蒙各马利可能有一点恋母情结,他的表演天分或许也是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整个影片里,蒙各马利几乎从没有出现过什么强烈的感情波动,他所表现出的只有忧郁,甚至包括他在叙述自己最痛苦的经历时,表现出的也只是忧郁。和他自己说的一样:“作为一个同性恋者,我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但我也不会不幸福。”爱上了自己的心理医生,这种无法得到回报的绝望的爱情让他感觉比父亲的出走和母亲的第一次远差更加痛苦,但这种忧郁的气质却使他有了作为演员的资质。蒙各马利唯一的一次感情宣泄是《洛基恐怖晚会》的夜晚,当朋友们都去看电影时,他却独自坐在公寓的窗前,弹着吉他,唱着歌,窗外的霓虹灯光照在他身上,但一切的热闹都远离他,忧郁时候的他是与外界隔离的,他不那么孤独的理由,也许只有一个,就是Doris Finsecker。
Doris Finsecker:
多瑞丝•芬赛克,传统的犹太人家庭出身的女孩,表演班学生。她考表演艺术高中的理由只是因为家境不允许她上学费昂贵的其他高中。保守的多瑞丝就像所有传统犹太家庭的女孩一样,有一个宠爱和严格的母亲,她一开始就显得比她的同学都年幼和羞涩。有点凭着运气的进入高中的第一天,她就被午休时分的狂野舞蹈吓到了,从餐室里退出的她在楼梯上碰巧遇到了和她一样羞涩的蒙各马利,从此奠定两人的友谊。学校的生活对多瑞丝而言是实实在在的成长,表演的科目使她摆脱害羞的自我,成为他人。和蒙各马利一起坐在雪地里,抱着假婴儿大哭,或者扮成盲人走在街上乞讨(竟然有人信以为真的给了多瑞丝一个硬币,结果被她拿去请蒙各马利喝咖啡,笑),这些在以前的多瑞丝都是想都不敢想的。《洛基恐怖晚会》是她最大的转变时机,当她跑上舞台和别的女孩一起歌舞时,谁都不敢相信那就是3年前那个跟在母亲身后,乖的过分的犹太女孩。另一个更加大的转变,就是她爱上了原本最被自己视为敌人的Ralph Garci。
Ralph Garci:
雷夫•嘉西,原名Raul Garcia,波多黎哥人,表演班学生。他自做主张的改掉了原来的名字,在家里也说英语,似乎是因为厌恶自己的血统。崇拜喜剧明星、活跃过头的雷夫来考表演艺术高中时,先后被器乐班和舞蹈班踢出来,最后却进了表演班,一个真正适合他的地方。雷夫初入学就露出玩世不恭的本质,弄的多瑞丝和蒙各马利都怕了他,把他当做敌人。蒙各马利说出自己性取向的当天,他就故意男扮女装的捉弄蒙各马利和多瑞丝,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讨厌鬼,最后却获得了蒙各马利的友谊和多瑞丝的爱情。雷夫最致命的优点就是他的幽默,但那是一种黑暗的幽默,是一种本该大哭时却大笑的幽默,是波多黎哥人特有的痛苦的幽默。雷夫对波多黎哥区的辛辣讽刺赢得众人的暴笑:“一个连狗狗都带着刀子的地方,随便问一个男孩将来的志向,他会回答‘我想成为退休的毒枭’……”。雷夫把真实的感情隐藏的很深,只在《洛基恐怖晚会》之后,他年仅5岁的小妹妹被袭击后的晚上才爆发出来。雷夫的哭泣在多瑞丝和蒙各马利看来简直难以置信,他们更不敢相信的是这样一个整天都在笑的人竟然有那么凄惨的过去。雷夫与多瑞丝的爱情开始的很奇特,起初观众一定会认为多瑞丝和蒙各马利会成为情侣,可是,虽然当初邀请多瑞丝去看《洛基恐怖晚会》的是蒙各马利,但最后真的和多瑞丝一起去的却是雷夫。雷夫只想当个喜剧明星,但多瑞丝和蒙各马利知道他所拥有的不止是搞笑的天赋,他深藏的痛苦能使他成为更优秀的演员。
Leroy Johnson:
里洛•强森,舞蹈班学生。在他和英语老师的顶牛中可以发现,里洛在入校之前只是个街头小混混,他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受过教育,认不了几个字,甚至不会说标准的英语,但他却拥有超人的舞蹈天分。一开始陪着朋友来面试的里洛就是这样被舞蹈老师注意到:“他没有报名表?那就替他填一张。”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巧合改变了他的命运。里洛开始向成为一个职业舞者努力,当他把整桶的垃圾倒进朋友们的车上时,说明他是下定决心和过去的生活决裂了。此外,里洛还有着被老师形容为“邪恶”的魅力,他似乎很乐意让女生为了他争风吃醋,当他和美丽的白人女孩交往时,结果激怒了喜欢他的黑人女孩Coco。
Coco:
可可,一个多才多艺的黑人女孩,舞蹈班学生。可可形容自己“舞蹈只是我的各项特长中的一项,我将来也许会成为百老汇的音乐剧演员”。的确,可可不但擅长舞蹈,还有着优美的嗓音,弹的一手好钢琴。影片中没有交代的她的家境,但她明显也是出身贫寒,虽然她不愿意承认。可可一直在寻找着一举成名的机会,她在假期组织乐队演出,她被迫在试镜时脱去上衣时流下的眼泪,一切都是为了Fame——四海扬名。可可的歌声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她一直在歌唱自己的梦想,也是所有这些学生的明星梦。配合着她的歌声出现的,是Bruno Martelli的乐曲。
Bruno Martelli:
布鲁诺•马泰利,器乐班学生。布鲁诺热爱电子合成器,热爱作曲,最初的面试,他带来那些大堆器材就让老师吓了一跳。“未来的乐队,只需要我一个人”,布鲁诺相信自己的能力,而老师不得不要求他“一次演奏一种乐器”。布鲁诺最幸运的一点是他有一个理解他支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个可爱的出租车司机,他不但乐意花钱给儿子买昂贵的器材,甚至还会在车上装着高音喇叭到学校门口来放儿子的音乐,结果造成交通堵塞,还因此和别的司机打了一架——这一段是影片中最狂热的群舞场面。可可主动来找布鲁诺组织乐队时,他嘲笑可可是平胸,但很快他们成为朋友。可可在钢琴上弹唱布鲁诺歌曲的场景,是影片最温馨的时刻之一。
Lisa Monroe:
丽萨•梦露,舞蹈班学生。她是一个梦想尚未开始就已经破灭的失败者。因为不够努力,结果被劝退学。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总有人失败。丽萨的失败原因在于她自己没有真正意识到舞蹈的意义,也没有明确未来的方向。
三个人的关键词:《洛基恐怖晚会》
蒙各马利、多瑞丝和雷夫在这个电影之前和之后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多瑞丝与雷夫的相爱,雷夫真实感情的爆发,蒙各马利的孤独宣泄,都在这个时段发生。尤其是蒙各马利的弹唱——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当你的好朋友开始恋爱时,友谊自动退居到第二位,何况现在陷入爱情的两人都是蒙各马利的好友。蒙各马利感到了孤独,在多瑞丝和雷夫的二人世界里,他变成了多余第三个的存在,但之后在雷夫的消沉中,和已经变成恋人身份的多瑞丝相比,还是蒙各马利的朋友立场更能帮助雷夫。
美丽的转校生:
舞蹈班学生。这个转学生第一天来学校就在男生中引起了骚动,一方面是因为她出众
的美丽,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富裕的家境——毕竟大多学生都不会坐着豪华房车来报到。不清
楚她究竟是出于怎样一种心理而去和里洛交往,当她跳着优美的芭蕾独舞时,里洛轻易的就
被俘虏了。她把里洛带回家时,父亲和继母那种混杂着惊讶和恐惧的眼神,一定让她感到了
满足的快意。但是,和嫉妒的可可对话中,她表现出的骄傲和她之后在心理医生面前无助的
泪水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她是优秀的芭蕾舞者,她对未来产生了迷茫,她想用自己的力量
的证实自己不是依靠家庭的人,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人物讲到这里,我却不得不再回到故事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两个情节上去:
一个是:洛基恐怖晚会
蒙各马利、多瑞丝和雷夫在这个电影之前和之后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多瑞丝与雷夫的相爱,雷夫真实感情的爆发,蒙各马利的孤独宣泄,都在这个时段发生。尤其是蒙各马利的弹唱——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当你的好朋友开始恋爱时,友谊自动退居到第二位,何况现在陷入爱情的两人都是蒙各马利的好友。蒙各马利感到了孤独,在多瑞丝和雷夫的二人世界里,他变成了多余第三个的存在,但之后在雷夫的消沉中,和已经变成恋人身份的多瑞丝相比,还是蒙各马利的朋友立场更能帮助雷夫。
再一个就是: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学生们一起唱着歌,唱着他们的梦想,当然他们的梦想才刚刚开始,就像他们刚入学时老师所说的:
“舞蹈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
“表演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
“器乐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
回想影片刚开始的这群少年,再看此时的青年。他们出生不同,家庭不同,性格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于音乐舞蹈梦想的追求。少年的梦想从这时开始展翅高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