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亚洲电影 > 印度电影台词特点

印度电影台词特点

发布时间:2023-08-25 15:29:19

Ⅰ 为什么印度电影总是很夸张

主要因素应该是文化背景问题。印度电影产业其实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它有固定的程序和规模,这也是近年来印度优秀电影层出不穷的原因。可以说,夸张是他们电影文化的特色。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Ⅱ 《起跑线》经典台词印度 这七句话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

一个星期前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你看了吗?这部电影让我们聚焦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让不少中国家长都有了共鸣。尤其是影片中的一些台词,真的一句话就能够引发我们无尽的思考。接下来就跟我看一看这些起跑线经典台词,让我们领悟这七句话的意思吧。

起跑线经典台词印度

一、有身份的人才配有名字

主角拉吉一家搬到了贫民窟,因为刚来就得罪了整个街区的人,遇到用水问题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给予帮助,后来善良的普拉卡什不仅给予了帮助,还怒斥了街区的邻居们。

当拉吉一家前去感谢的时候问及到他的名字,普拉卡什说道:并不是什么有钱人要名字做什么,如果你在酒店打工,别人就会称呼你为店小二;你在干苦力,就会称呼你为大块头;如果你很胖,就会叫你胖子;你很高就会叫你高个子等等。

在这个社会,穷人不需要名字,名字这东西只有富人才有。也就是说,在印度,穷人不被尊重。

这显得隐藏身份在贫民窟扮穷人的拉吉一家在这里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二、政客偷窃穷人的粮食,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上学的权利。

当普拉卡什知道拉吉假冒穷人并且让自己的女儿去了私立学校,而自己的儿子失去了名额后,普拉卡什痛心疾首的说了这句话。

这是整部剧中最扎心的一句话,穷人努力的在生活,希望自己可以活的更好一点,想让自己的孩子摆脱自己同样的命运。然而这个社会处处有着对穷人满满的恶意。

负责配给的 *** 人员克扣发给穷人的配给;建筑商们抢夺穷人的土地让他们只能生活在老鼠、疾病肆虐的贫民区;富人们为了自己孩子可以去私立学校,不惜违法假冒文件顶替穷人孩子的上学名额。

整个社会都在欺负穷人,而穷人努力的想要生活的好一点更好一点,最后无济于事。

起跑线经典台词

三、这是靠运气的事,那我们的运气是不是很差?

当普拉卡什的儿子抽签没有抽到名额,最后只能去公立学校的时候,天真的孩子问了这句话。

在他们看来,他们只是运气很差,而不是这个社会的不公,当父亲的普拉卡什也不想给孩子灌输这个社会本就不公平的现实,反而让孩子觉得并非自己不好,而是自己的运气太差。

这一幕看的人很心酸,忍不住想要流泪,本就是同样的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有些人成功就是那么简单,而有些人就要生活的那么苦。

四、我都不知道你说的是我女儿

为了可以让女儿皮娅成功的去私立学校拿到名额,拉吉夫妇要在申请表格上填写对女儿的描述,两夫妻写不出华丽的辞藻,真实的文字却被说的不好,于是找了作家来写。

当作家将写的东西拿给拉吉看时,拉吉说的这句话,讽刺意义很明显。在虚假和浮夸面前,人们喜欢这种造假的东西,喜欢看这种华丽而不切实际的东西。

起跑线经典对白

五、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吸毒……

这是女主米塔最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几乎贯穿于整部电影,当面临女儿不能去私立学校时,米塔就会这么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定,这也许跟米塔和拉吉身边的人有关。

米塔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懂得时尚的人,喜欢看时尚杂志,穿很时尚的衣服(影片开始两人年轻的时候可以看出来),而她和拉吉却是公立学校出来的,一直不被人尊重和看得起。

也许身边有的同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最后打架、偷窃甚至做很多违法的故事,最后乃至吸毒。

因此,米塔想要女儿摆脱这样的命运,让女儿从起跑线开始就摆脱,于是想要给女儿找个好的学校。

六、学校不要皮娅,也许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学校不想招收服装店老板的孩子

在影片中拉吉一家其实算是很有钱的一家,拉吉有自己的服装工作室,算是地方的商业大亨,他也有自己的人际关系,认识可以帮助自己弄到证件的 *** 人员。想要在富人区买房随随便便就可以买到,想要换上名牌也可以让自己像是奢侈品展架一样,想要一两豪车也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然而,即使他们有钱,他们一样不被富人们给接纳,开party,拉吉随着音乐舞蹈,在那些富人的眼里,拉吉就是一个小丑;所有的小孩都不跟皮娅一起玩,因为觉得她是服装店老板的孩子,不会说英语。

拉吉一家很像融入到上流社会中,可上流社会的人并不想让他们融入进来。

起跑线台词对白

七、让我们为这些公立学校的孩子们鼓掌

影片的最后,私立学校的家长会上,拉吉带着公立学校的孩子们登台演出,孩子用他们的努力和天赋向大家展现了他们的实力,当拉吉上台前说让我们给这些私立学校的精英孩子们鼓掌的时候,家长们很配合的鼓掌。

而当拉吉说给公立的孩子们鼓掌的时候,一时间鸦雀无声。这就是这个社会对贫富和阶级的看法。

虽然影片的结尾并没有那么好,甚至在拉吉演说完了那一段之后,在场的家长们都不敢鼓掌,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而没有人愿意站起来响应他。

可是拉吉做了一个正确的事情,他最后也明白,无论是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对孩子而言,接受正确的教育才是对她真正的好。

谁说穷人的孩子就不能学的更好?

所以,生而为人,谁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作为父母的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起跑线截图

《起跑线》剧情介绍/简介

《起跑线》是萨基特·乔杜里执导的剧情片,由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峯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

Ⅲ 印度的电影有什么特点

印度的电影包含大量的印度式歌舞桥段。

营造华丽的气氛,多以庆典为主,拍摄场景大多为棚内景。

各种不同的民族特色夹杂在电影片段中。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的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造就了电影业的发展,尤以孟买(旧称Bombay)为基地的印度语电影业发展最为成熟,被誉为宝莱坞Bollywood(取自Bombay与好莱坞Hollywood)。

著名导演萨雅吉·雷Satyajit Ray就是出身自印度的孟加拉语电影业。他于1992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伦敦电影节的萨雅吉雷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1960年代到1980年代,印度的艺术电影主要由政府资助。导演可向政府申请拨款拍摄印度主题的非商业电影。这些导演主要从政府的电影学校毕业。

印度电影中演得较成功的有沙鲁克·罕和阿米尔汗,他们基本上代表了印度电影。

(3)印度电影台词特点扩展阅读:

印度电影的语言:

由于印度种族及语言众多,为求各种族间的顺畅对话,印度官方大力推广的英语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的印度剧本中必有大量的英语对白;而电影制作单位会在后制时加入英语与其他方言(视上映地区而定)的字幕。

Ⅳ 如何评价印度电影《无所不能》

印度电影既走心,又大胆。

1、编剧设计了各种铺垫,前30分钟一直在撒狗粮,但是很多细节开始不动声色地渗透:配音专业、电梯井、安全挂钩、汽油仓库、蜡烛等等,在后期复仇时一一利用起来,设计得很精巧。

2、敢于直接暴露,国际 社会 经常提到的强奸、腐败等问题,让影片更真实。

3、当然,神片终究是神片,逻辑上很多漏洞,要求三个被杀人物必须够呆,够磨蹭,才能实现完美复仇,也是有些遗憾。

整体评价:好片,值得一看。

《无所不能》,这部印度电影讲述了一个盲人复仇的故事,电影前半部是浪漫爱情片,后半部是复仇动作片。在失去心爱的妻子后,盲人罗汉虽然眼睛看不见,却办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从弱者变成了强者,夺回了自己的尊严。在这场复仇大战中,拥有矫健身手、心思缜密的盲人帅哥,化身成为无所不能的超人,显得励志色彩十足。“我本无能无力 但我爱你 我愿意为了你无所不能 让你的每一个愿望得以实现 就是我的人生目标”最后说一下 这几年国内引进的印度片口碑都挺爆的 印度电影在悬疑领域的成熟度已经高得吓人 总能在一个好点子上延伸出一个细节充沛 剧情饱满的好故事 从一瞬间的甜到令人窒息的虐 最后促成了拳拳到肉的燃 男主的每一次都是观影者的一次宣泄 对剧情 对 社会 对不堪重负的生活 无比真实 却又无比遥远

力荐 这是一部对缜密性要求不太高的悬疑爱好者不容错过的好电影 值得二刷

要评价印度电影《无所不能》就不得不提今年非常火爆的《调音师》,有比较才有高低,因为两部电影主角都是盲人的特点,所以有一定的比较性,等我们把两部电影深度比较解析就能做出客观评价《无所不能》了

一.从电影定位分析:《调音师》属于悬疑类影片,剧情改编自法国同名短剧《调音师》,剧情的基因已经确定了它是一部悬疑犯罪电影,经过印度改变当然要加入大家习以为常的载歌载舞来丰富电影元素,最大的看点就是剧情的不断反转!

《无所不能》则是着重讽刺印度的腐败和法律的不健全,只是从一个盲人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嘲讽意味更浓烈一些,它是介于悬疑和剧情片之间,前面大肆渲染了男主罗汉虽是盲人但对生活充满自信 希望,和同样是盲人但依然乐观向上的女友情投意合,最终喜结连理走到一起!

二.从故事情节比较评价:《调音师》讲述一个怀揣梦想的钢琴家进阶之路失败,转行做调音师,但人们更信赖一个盲人的听觉敏锐适合做调音师工作,男主索性假扮盲人调音师,这样获得了人们的信赖他获得同情和更多的回报,由于假扮盲人发生了后面一系列的剧情反转,盲人成为了谋杀案现场的唯一目击证人!

评价电影《无所不能》的剧情:励志的盲人罗汉生活自信乐观,和同样是盲人的坚强女孩相爱到结婚,本人幸福美满不料被坏人看上了女孩的美满并强行侵犯了女孩,然而报警并没有效果,警察已经成为了帮凶,再坚强的女孩也经受不住几次三番的侵犯,最终选择了不归路,男主罗汉被逼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惩罚罪犯!

三.从电影的 社会 效应评价《无所不能》,《调音师》意义上是一部纯犯罪片,虽然中间有加入反映贩卖人体器官的的犯罪团伙,也只是剧情反转当中的一环,不是主题思想,电影最后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把结果给到观众去发挥想象!

要评价的《无所不能》电影主旋律一直就是反映印度的法律对于保护妇女就是个瞎子般的存在,只是保护有权有势的人罢了,主题比较明确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分析到这里相信你心里对电影《无所不能》的评价已经跃然纸上,希望天下太平能够少些灾难多一些幸福!

从元素上来说,《无所不能》还是一部比较典型的印度商业电影,糅合了爱情、歌舞、动作、英雄主义等等印度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不过,虽然是以 娱乐 为主,但也有其严肃的主题,那就是关于人的尊严。无论是罗汉本身的为人处世、还是后来和苏皮莉亚的爱情亦或是最后的惊险复仇,都是强调了尊严,强调了人的尊严不可撼动,哪怕他是弱势群体。

上半段爱情,下半段复仇的故事结构,很容易让人想到阿米尔汗的经典电影《未知死亡》,就爱情部分来说,米叔的这部电影更出彩、动人,但从主题深刻上来说,《无所不能》略胜一筹。

印度口碑新片《无所不能》,有看过的印度电影中最养眼的女主,一部以盲人视角为切入点,讲述权贵与平民、施暴与复仇的印度电影。

开篇是一对盲人的幸福爱情,极为浪漫唯美。男主罗汉是一个盲人,但他并没有成为生活中的弱者,他是一个擅长模仿声音的配音演员,并有着灵敏的嗅觉与听觉,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自理经济独立的“正常人”,罗汉用他独有的特质,打动了本不想结婚的女主苏皮莉亚的芳心。

然而,好景不长,女主苏皮莉亚遭遇到权贵弟弟阿密特的强奸,苏皮莉亚自杀。阿密特是一个内心相当歧视盲人的人,在罗汉和苏皮莉亚大婚之夜,就对他们进行骚扰,嘲笑罗汉是个瞎子,居然还能有老婆。

随后,趁罗汉不在家时,带着手下混混,阿密特强奸了苏皮莉亚。收受了好处的警察,对此坐视不理,很快苏皮莉亚再次遭受强奸,不但如此,阿密特还告诉她,以后会经常来侵犯她。

当所有人都认为罗汉作为一个生理上的弱者,必定会选择忍气吞声时,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NO,为了捍卫尊严,罗汉利用了平日生活的技能与智慧,凭着捍卫尊严的巨大勇气与决心,策划了一场堪称精妙绝伦的复仇,借刀杀人、挑拨离间、埋设陷阱,他无所不能。

影片同样糅合了印度电影一贯的爱情、歌舞、动作等元素,但再次以一个不同切入点反映 社会 现实题材,故事太让人气愤了,欺人太甚,忍无可忍,当正义得不到彰显,你会怎么办?

最震撼的一句台词:完美的世界啊,都是瞎子。

印度高口碑电影,当年票房超过《神秘巨星》,6月5日在国内上映,可以去看看。我看过点映了,总体感觉不错,要比《一个母亲复仇》好看,注意我说的是好看,不喜勿喷。

Ⅳ 《印度合伙人》中3句台词如此意味深长,你听出什么来了吗

《印度合伙人》,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拍的电影,讲述的是拉克希米为了老婆盖特丽的健康,想尽办法制造出廉价又卫生的卫生巾,那种专业精神真叫一个赞!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包括拉克希米自己的老婆、母亲、姐妹。

因为拉克希米所执着的事业,犯了众怒。

在村里大会上,他被批斗,被揭发,最终众叛亲离,被逼出走。妻子回到娘家。这一幕,跟我们记忆中我国某个时代的场面,如此相似。

剧中,击中我的三句台词意味深长,令人百感交集。

原来,同一个地球上,同一个国家内,同一个村子里,同一个屋檐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竟然有如此的遥远。

这三句台词,反讽意味十足,有点黑色幽默,让人发笑,却最终,让人悲凉。

拉克希米去探望亲姐时,想偷偷把自己制作的护垫送给她,结果弄得姐姐婆家怒形于色;偷偷去送给新婚的女孩,结果被发现后,家里妻子、母亲、妹妹都要离开他;到医学院门口给女生送,却被保安几次驱赶。这个世界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男人老是去管女人的私事?!他妻子感到羞耻和恐惧。他的行为让他成了异类。

妻子出于对他的深情所说的这句话,听来让人心里难过,为拉克希米感到难过。因为,这里还有一层意思:这个鬼"产品",就让它悄悄局限在我们俩之间进行就好了!你可别到外面再给我现世宝了!

丈夫为了妻子的健康,顶住压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工艺;但到了妻子那儿,变成了妻子赴汤蹈火、自我牺牲,勉为其难地成全老公做的这些荒唐事儿。

这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是不仅把好心当做驴肝肺,而且一副自我牺牲的精神,说:你看,我为了爱你,我把你给我的驴肝肺(一片真心)都勉强收下了,哪怕它有多么的恶心!

反讽的一塌糊涂!假如拉克希米的事业日后并未成功,那么被娘家接回去的老婆,从此只能改嫁了。

看来真情抵不过三观。三观的差异,可以将爱活活杀死。

医生的警告,诊所每月都要接诊的病例,发生在身边的女性健康悲剧,这些都让拉克希米晚上噩梦连连,担心每个月用破布、烂树叶来度过那几天的妻子也难逃厄运。然而努力的结果,却是妻子、母亲、姐妹,都远离了他。

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时代,但凡先行者想有所改变,哪怕先行半步,都很难。

中国如此,印度也如此。

却也正因如此,先行者的脚步也愈加沉重,他们的贡献也才宝贵异常。因为,他们为人类谋的每一个福利,很多时候,都要用血来祭。

智者为愚者开启那道光明的闸门,说你们赶紧出去吧!愚者说,不!这种不要脸的事我们绝对不干!

清醒者帮助捍卫弱者的权利;弱者说,我们千年以来都是这样,你折腾个啥,你再折腾,我们就跟你拼命!不要脸!

在批斗大会上,提议要吊打拉克希米的,也是村里的一个女人……

先行者的路,从来难走。

盖特丽回到娘家后,拉克希米依然为他的产品而劳累奔波。得空给她打了一个电话,高兴地说,这几年我很努力,那个对你安全的产品终于做好了,我把钱还清了以后,就把你接回去。而盖特丽听了却放下电话,伤心欲绝地说了上述的话。

三观的对立,让悲哀不断重现:即使你的脸在我眼前清晰可见,你的心却离我千山万水,杳不可见。

在印度,拉克希米是一个极难得的宠妻好男人。然而,爱到极致的言语和行为,被一种古老的思维,扭曲到了完全对立的反面——妻子说,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一点都不关心?!——天知道!

在一种扭曲的思维面前,拉克希米的所有的爱,无以表达;所有的理由,无以诉说;所有的心酸,无以排解。等待他的,是老婆的绝望和她娘家人对离婚程序的启动。

扭曲的价值观,会永久性地磨损爱情。

两人如果三观不同,那要么不要结婚;如果结了婚,就要努力改变一个落后者的价值观,否则日子很难过下去。但显而易见,改变人更难,难到不太可能。

如果不是后来拉克西米因此而获得成功,在联合国总部演讲,获得印度国家奖,在媒体上成为名人,在经济上日渐宽裕,那么盖特丽大概率已经跟他离婚了。

挽救他们的婚姻的,不完全是爱,也许是那个国家奖。

因为,那个奖为他去了污,正了名。虽然,他干的事情,从未变过。只是,从小规模变成大规模,从一两个人干变成千万人干,从偷偷摸摸变成了正大光明。

多么反讽!

多少理想主义者,就等着拨云见日这一天。而这一天在到来之前,多少热切的理想,早已中途折戟,掉转航向,回归守旧;或早已灭亡。但幸运的是,拉克希米成功了,获奖了。

那么问题是,在这世上,到底有几个国家奖,可以挽回三观不同的人的婚姻?

这一幕,太熟悉了。在几乎所有国家、所有文化中,这一幕时有发生,经久不衰。而且,还会继续发生下去。

其实从古至今,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

然而,却有一点,从古至今,丝毫未变。

你们猜,是什么?

——人性。

开批斗大会的时候,村里人是批判主力,要合力让拉克希米停下手里的"荒唐事",把他逼出赖以生活的地方,唯恐沾上他的邪气;得了国家奖后,村里人欢呼雀跃,脸上放光,因为拉克希米成了名人了,有钱了,给他们也长脸了。

前倨后恭这种人性,不分地方,不分亲疏,不分时代,到处存在。

就如,我国东周时候的苏秦,先前曾外出游历多年,弄得穷困潦倒,狼狈回家,兄嫂、弟妹、妻妾都私下讥笑他。后来,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担任六国国相。苏秦北上向赵王复命时,途经洛阳,随行的车辆马匹满载行装,各路诸侯派使送行,气派比得上帝王。

苏秦回到家里时,兄弟、妻子、嫂子不敢抬头,伏在地上,恭敬服侍他用饭。苏秦笑问嫂子:"你以前为什么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却对我这么恭顺呢?"嫂子赶紧伏在地上,脸贴地面请罪说:"因为我看到小叔您现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苏秦嫂子倒也是一个实诚人,说话就是朴实。

原来,势利也是一种普适人性。失势时,不仅门前冷落鞍马稀,而且还要遭人唾骂;得势的时候,众人拾柴火焰高,让你在巅峰尽情地飞。落魄时,对的也是错的;发达时,即使是错的,也可以是对的。

只是,当我看到村民兴高采烈地抬着拉克希米的时候,我并没有为此替他感到高兴,只是感到了一种轻松:这帮愚民终于放过他了。

村民电话里说的这句话,说得真是太经典,一如苏秦嫂子说的话,直让人感慨唏嘘,百感交集。人性之残酷,从这句话中,可见一斑。

总结:

三句台词,内涵深刻,令人回味无限。我想感受最深的,应该是拉克希米。而拉克希米能挺过所有的艰难,最后迎来辉煌的成功,既是因为他的幸运,更是因为他的坚持与努力。

这个世界上,愚昧的强大,远超人们想象;而先行者为了打破愚昧,推动文明,所付出的心力与牺牲,更是无法想象。

进步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根植世人心中的习惯性守旧与落后的三观。

——但是那又怎样?!

所以,我无比喜欢拉克希米,因为他在再低谷再艰难的时候,也依然能跳离那三句台词所代表的落后价值观,走向光明!"

Ⅵ 印度电影的特点有好莱坞制作模式吗

印度宝莱坞电影的特点有:1、包含大量的印度式歌舞桥底;2、营造华丽的气氛,多以庆典为主,拍摄场景大多为棚内景;3、各种不同的民族特色夹杂在电影片段中。4、一些电影有夸张的特效制作。但没有好莱坞的制作模式。

Ⅶ 印度电影中的语言不是印地语么怎么听起来感觉像是一句话里还夹杂着英语单词呢

要么是电影里他们全说的是英语,只不过是有口音罢了,要么就是·····你看过有些香港电视剧吗?一句话里总要参杂着一两个英语单词,

Ⅷ 印度电影《起跑线》经典台词、语录

1、选择战斗,不是战斗!

2、贫穷这门课不是这么简单的。

3、生命只有一次,可我有百种渴望。

4、你不知道事情的经过就不能责备我。

5、贫穷就是这样,没有资格大喜大悲。

6、教育已经失去了它的本质,而沦为了一桩生意。

7、生命只有一次,可我有百种渴望,我要将它一一实现

8、你也没有告诉我什么时候应该选择反抗,什么时候选择忍耐。

9、“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孩子,他们不要你是他们的不幸。”

10、政客偷窃穷人的粮食,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上学的权利。

11、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

Ⅸ 印度电影大篷车,要过年了,户户点灯,啥意思

这是印度电影《大篷车》里的一段唱前的念词。“要过节了、户户点灯、唯独我家……”这是印度电影《大篷车》里的一段唱前的念词,也是仿基清我们小的时候要过年前,在期盼春节要到来时,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告诉自己要过年了,那轻松欢快喜庆的节奏似乎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到一个节日的氛围里去。《大篷车》是由纳亚尔·胡赛因执导,阿莎备前·帕雷克、吉滕德拉、阿鲁娜·伊拉尼等主演的爱情片,于1971年在印度上映。讲述的是孟买一家大工厂主的独生女儿苏妮塔,新婚之夜忽然发现新郎拉加正是杀害她父亲的凶手,经锋卖历其父被陷害和丈夫的背叛后,假扮乡下姑娘,藏身于流浪吉卜赛大篷车中伺机复仇的故事。

阅读全文

与印度电影台词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两个男生是主角的电影 浏览:504
2016美国一部机器人电影 浏览:268
第二十七届中国百花奖电影节 浏览:984
八一广场万达电影城 浏览:154
最新消防员大电影 浏览:122
周星驰扛得了是哪部电影 浏览:773
电脑看电影别人会发现吗 浏览:980
什么上可以看美国英国的电影 浏览:680
童谣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64
中国最新电影网 浏览:995
2013大陆电影 浏览:104
酷6电影网官网 浏览:127
人间中毒电影说的是什么 浏览:957
十大顶级韩国爱情电影推荐 浏览:701
2016最红的电影 浏览:685
成龙演的电影动画 浏览:924
爱情的动漫微电影 浏览:66
热门港片电影推荐刘德华 浏览:636
2017爱情电影票行榜 浏览:868
广州光明电影院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