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解答电影《华尔街》(1987)的这些问题 - 知乎
周末观看了1987年的经典影片《华尔街》,分享个人见解。
影片以1985年的华尔街交易所为背景,描绘出那个时代美国金融中心的繁忙景象。无数大头电脑在绿色屏幕字符的跳动中,人声鼎沸的交易所里,卖出买入的交易不断进行,直到下午4:00才告一段落。镜头简明扼要,却成功勾勒出1980年代华尔街的整体印象。
初出茅庐的纽约大学生保罗·巴德,在贪婪的驱使下,利用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蓝星航空公司内幕信息,结识了华尔街PE大佬戈登·盖柯,成为其门徒。巴德利用各种途径搜集商业情报,回报盖柯并为自己谋取利益。他的野心和贪婪最终使他走上人生巅峰,但也因此迷失自我,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最终因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而身陷囹圄。
影片通过四个案例,揭示了美国证券监管的一些小细节。
首先,巴德通过泄露蓝星航空的内幕信息,成功吸引了戈登·盖柯的注意。这一案例涉及内幕交易,美国证券法规定,泄露未公开信息的行为构成内幕交易,其中关键在于泄密者是否从中获取个人利益。巴顿的父亲、巴顿和盖柯的行为违反了信义义务。
其次,巴德在盖柯的暗示下,放弃了坚持,利用泰达纸业内幕信息获利。这同样构成内幕交易,因为泄露内幕信息的盖柯存在个人利益。
第三,巴顿通过分析怀特曼的行踪,预测其即将收购安葛钢铁,并通过这一信息和资金优势操纵市场。虽然巴顿在这一案例中并未直接从事内幕交易,但其行为构成操纵市场。
最后,巴顿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拉抬蓝星航空股价,最终实现对盖柯的反戈一击。然而,这一行为同样涉及操纵市场,并最终被美国证监会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