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有印度電影《劫機事件》的影評,關於航空安全與恐怖主義方面
印度電影《劫機事件》的影評:電影的開頭拍的很美國化,出現了長鏡頭的解救恐怖分子的場面,影片的氣氛一下被提升了許多。
但是片頭後的一段夜店的印度歌舞又把我們拉回了電影當中,中前段開始通過劫持飛機再談反恐911,同時又不忘調侃美國大選,看到中間又出現了好萊塢電影中常有的孤膽英雄和對政客們的無能的蔑視,後面的劇情是好的,但是表現手法就差了一大截,讓人看得有點啼笑皆非和戰戰兢兢。
印度電影《劫機事件》內容簡介:
寶萊塢暑假最後強檔動作片《劫機事件》(Hijack 暫譯)是庫納勒-什達薩尼(Kunal Shivdasani)首次執導的電影,由 Shiney Ahuja,伊莎·多爾(Esha Deol), Mona Ambegaonkar 及 Kaveri Jha 擔綱演出,並在 Eros international 旗下和 Aliya Motion magic 聯合發行。正如片名所示,電影講述一個被恐怖分子劫機的事件,並深刻描繪出一個父親為了救出他的女兒所作的犧牲。
Shiney談到關於片中必須懸掛在直升機上的特別鏡頭:「這真的是很有挑戰性。我必須在52度的高溫下,並且風沙還很大的情況,從早到晚懸掛在直升機下七天。我真的不知道是什麼力量使我們辦到的。如果你叫我再做一次,我是百分之百不會再去的。當我看到預告片時,我還很納悶我是如何,而且為什麼可以辦到。」這些鏡頭是在離杜拜只有150公里的Ras al-Khema拍攝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劫機事件
『貳』 巴基斯坦或印度的電影里,男主角胸部被長矛刺穿,女主跑向男主角,抱住他擁吻,也被長矛刺穿
是俄羅斯的一個音樂MV,中文名叫《投降吧》
『叄』 201809觀影記錄||印度電影《蘇丹》
在周末去影院看了近日上映的印度電影《蘇丹》(SULTAN),依舊是很勵志的影片。
影片主要講述了印度青年蘇丹為了取得摔跤運動員阿米爾的芳心,刻苦磨練成為了摔跤名將,並名利雙收抱得美人歸。婚後,蘇丹在比賽場上戰無不勝,勝利逐漸使他驕傲自負,二人孩子的意外夭折成為壓斷蘇丹和阿米爾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婚姻的破裂使蘇丹心灰意冷,退出摔跤界。
機緣巧合,在搏擊俱樂部的資助和鼓勵下,為了完成創辦血庫的心願並挽回阿米爾的芳心,蘇丹站到了搏擊賽場上,靠著寧死不屈的意志終於笑到了比賽的最後。片尾彩蛋里,蘇丹和阿米爾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三人穿著摔跤運動服笑得那麼開心。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再到《蘇丹》,我居然在影院看了三部以上的印度電影,自己都覺得驚訝。我知道,這是因為我喜歡陪愛看印度電影的家人一起度過,自己也不知不覺中喜歡上那載歌載舞的歡樂氣氛,感受愛唱愛跳的民族文化。縱觀每一部劇,都是小人物的奮斗辛酸史,看完後感覺像打了雞血般充滿鬥志,但幾天後就將這股熱情拋到腦後。
電影是人生濃縮的精華,有開場,有謝幕,兩個小時講完人的一生。蘇丹因愛開啟人生新篇章,從一個無所事事的街頭青年成為舉世矚目的運動新星,其中的契機是阿米爾對他的詆毀和羞辱。失去了尊嚴的男子身體內的戰斗因子蘇醒了,他要挽回尊嚴,證明自己,在品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苦訓練後,蘇丹達成了心願。但故事並沒有結束。
不斷累積的勝利和人氣讓蘇丹開始驕傲,他贏得了勝利——獎牌冠軍,卻輸了人生——孩子夭折婚姻破裂,這雙重打擊讓蘇丹一蹶不振,放棄了摔跤競技場,但同時,另一個願望油然而生:在家鄉建立血庫。微薄的收入讓這個夢想的實現變得遙遙無期,直到搏擊俱樂部的少東家找到蘇丹。
在經過思考與掙扎後,蘇丹走進了搏擊俱樂部的舞台,這時他才發現搏擊與摔跤有著很大不同,加上自己在頹廢中走形的身材,蘇丹留下了淚水。在教練和朋友的鼓舞幫助下,蘇丹極速進步,抱著「寧可死在賽場上也不投降」的決心,最終贏得了比賽。在這個過程中,阿米爾也和蘇丹重歸於好,最後彼此擁抱歡慶勝利。
人生在世,有一件想要為之奮斗到生命盡頭的事情是多麼的幸運和美好,不論結果如何,自己內心的熱血沸騰和不顧一切在經歷過後回憶起來是彌足珍貴永存心間的,你有找到這樣的幸運和美好嗎?我有找到嗎?即使找到了,凡塵往事,世間喧囂,有多少人能靜下來心無旁騖地專注前行,只為自己內心的那份美好和看似渺茫的結果?
(後續更新中……)
『肆』 印度《調音師》真正的結局是什麼
《印度調音師》真正的結局是調音師被殺害了。《調音師》根據法國同名短片改編,短片講述的是一個落魄天才鋼琴家,為了得到更多同情和小費而選擇裝瞎,成為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某一天他來到一戶人家調音時,發現該戶人家發生了,一起命案的故事。
簡介:
一個假裝盲人的鋼琴師阿卡什(阿尤斯曼·庫拉納飾),意外闖入捉姦現場並目睹女主人西米(塔布飾)和其情夫曼諾拉(馬納夫·維吉飾)清理男主人普拉默(阿尼爾·達萬飾)屍體,離開兇案現場後的阿卡什,在「盲」和「不盲」之間猶豫,卻沒想到蛇蠍主婦西米和她的情夫早已先人一步。
西米先是來到阿卡什打工的餐廳,當著阿卡什和餐廳老闆的面扮演了一出「老公居然在結婚紀念日放我鴿子」的戲碼,後更是直接來到阿卡什家中,對他百般試探,尖叫面具、當面下毒,甚至直接掏出手槍,阿卡什不堪折磨舉雙手投降,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歷。
『伍』 2022印度電影《RRR》下:印度版雙雄合作,倆人攻破英國總督府
畢姆這邊剛和小弟們商量完營救計劃,准備出發時,發現了垂死的拉朱,他和小弟們立馬對拉朱展開施救。一番教科書級的操作下來,成功救回了命懸一線的拉朱,並且把自己的護身符聖線都拿下來給了拉朱。拉朱將一切都看在眼裡,內心感動的同時,也知道了畢姆就是自己一直在搜捕的人。
畢姆將受傷的拉朱安頓好,離開之際告訴了拉朱他的真實身份和目的,之後便轉身離開,前去營救瑪莉,留下凌亂的拉朱在房間里獨自進行內心的掙扎。好兄弟和身負的秘密重任之間,他該如何抉擇,最終他還是做了自己的決定。
當晚,總督府正在舉行盛大的宴會迎接總督的歸來,煙花齊放,燈火通明,賓客往來,異常熱鬧。事先摸清總督府情況的畢姆和小弟們趁著安防的空隙,利用大卡車撞進了府里,並且釋放了之前在山上誘捕到的各種猛獸,虎豹豺狼熊鹿樣樣俱全,對在場所有人展開了無差別攻擊,整個總督府亂成一團,畢姆眾人也趁勢渾水摸魚,想要營救瑪莉。由於猛獸們的襲擊,總督府的場面一度失控,白人高層們都躲入後院,並把大門鎖了起來,瑪莉也被拉入後院控制起來。畢姆三下五除二打倒了守衛,拿到了後院大門的鑰匙,正當他沖向大門的時候,身著警服的拉朱趕了過來,拜畢姆所救,他已經脫離了危險,此刻卻擋在了畢姆面前。曾經的好兄弟因為立場不同,如今終於反目。
畢姆一直試圖說服拉朱,然而內心另有目的的拉朱始終聽不進去,二人大打出手。兩人實力旗鼓相當,你來我往,一個化身火神祝融,一個化身水神共工,打得是不亦樂乎。倆人雖然拳來腳往,但都沒有對對方下重手。弄丟鑰匙的畢姆施展絕技,攀岩爬壁,一路沖到後院,拉朱在後面一路追趕,不斷阻攔。最終白人以瑪莉的生命相威脅,畢姆無奈只得投降,被抓了起來。
事後拉朱因為立功被升為特別軍官,在部隊里的許可權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接觸到部隊的槍支運輸。而畢姆則被關入監獄,總督夫婦因為畢姆丟盡了臉面,對他恨之入骨,等待他的將是當眾鞭刑,以便殺雞儆猴。
行刑當天,總督下令所有民眾都要到場,以達到震懾的作用。畢姆當眾被拉上高台,由拉朱執行鞭刑。面對曾經的好兄弟,拉朱心中不忍,但在總督的監視下,他也只能狠下心來,不停地鞭打畢姆。畢姆雖然受盡鞭笞,卻始終不肯下跪求饒,看得圍觀的群眾心疼不已。絲毫不解恨的總督夫人,換了一條滿是尖刺的鞭子,讓拉朱繼續抽打畢姆,這一鞭鞭下去,打得畢姆是皮開肉綻,血流了一地。畢姆的不屈,終於喚醒了圍觀的群眾,眾人憤怒起來,一反平日里的順服,自發沖向了刑場,開始攻擊那些平常作威作福的白人士兵。鞭刑不得不提前結束,畢姆又被拉回了監獄。
當晚,拉朱一個人來到了白天的刑場,摸著地上流淌的好兄弟的血,內心充滿愧疚。此時他叔叔趕到,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拉朱被選上負責為部隊的運槍任務押隊,15年的忍辱負重終於有了回報。
原來拉朱的真實身份,是一個游擊隊隊長的兒子。父親雖然領導著游擊隊進行抗戰訓練,卻苦於根本沒有武器裝備。年少的拉朱在一次英軍圍堵游擊隊時,親眼目睹母親和弟弟死於英軍之手,而父親為了掩護眾人撤退,與英軍戰斗到最後,並且讓拉朱親手射爆了他身上的炸葯,與英軍同歸於盡。父親臨死前交待拉朱一定要讓眾人人手一把槍,為了這個遺願,拉朱一直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混入警察隊伍,並一直努力想往上升遷,因為只有成為軍官,才有可能接觸到為軍隊運送槍支的機會。多年來他一直忍辱負重,不惜痛打同胞,被罵為叛徒,甚至背叛了最好的兄弟,也要完成父親的遺願,現在他終於等來了這個機會。
然而目睹了白天行刑的拉朱也有了新的想法,他一直以為只有依靠武器才能起義,但畢姆讓他看到了比武器更有力量的還有人心。他想藉助這次機會,搶奪槍支的同時也要解救畢姆和瑪莉,為此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於是拉朱設計讓總督同意了將畢姆的刑場從監獄改到了運槍任務必經的河邊,並將瑪莉也一同帶往刑場。同時在運槍隊的槍支上做了手腳,拉朱的叔叔也找准了機會趁機塞給畢姆一個刀片以解開繩索。
一切按計劃順利進行,運槍部隊出發,畢姆被帶往刑場,瑪麗也被帶出總督府以觀看畢姆的行刑。然而一切還是被老奸巨猾的總督看出了一些端倪,他成功避開了拉朱設下的機關,並且開槍打翻了拉朱的車,瑪莉趁機逃跑,而拉朱也受了重傷。
畢姆在刑場上切斷了繩索,打翻了行刑隊的士兵。槍支被做了手腳的士兵們根本不是畢姆的對手,不一會兒工夫,全被打倒在地。受傷的拉朱一路掙扎著掩護瑪莉跑到畢姆身邊,卻又被畢姆誤會他要傷害瑪莉,又給了他一個重擊,但終於還是沒下殺手,扔下他,帶著瑪莉開始逃跑。受了重傷的拉朱奮起餘勇,勉力拖住了追擊而來的士兵,成功為二人的逃脫爭取了時間,只是自己已無力逃脫,被捕入獄。
氣急敗壞的總督對畢姆和瑪莉二人展開了全城搜捕,同時對關在監獄里的拉朱嚴刑拷打,雙腿受傷的拉朱即使被關入禁閉室也依然不放棄,每天堅持鍛煉。
警察地毯式地進行搜捕,同時還限制了所有的糧食買賣,這很快讓逃跑的眾人無處藏身。眾人藏在一處地方又累又餓之際,又遇到了闖入搜捕的一隊英軍。正當眾人即將暴露時,接到通知前來為即將行刑的拉朱收屍的西塔出手相助。機智的她以退為進,向英軍謊稱有人得了天花需要求助。那時候的天花可是致死率極高的傳染病,這一招成功嚇退了警察。西塔同時給眾人分享了她所剩不多的食物,得到了眾人的感激。
一番交談之下,畢姆憑借西塔佩戴的吊墜認出了她是拉朱的未婚妻,並且從她那裡得知了關於拉朱的一切。他這才知道自己一直誤解了好兄弟拉朱,拉朱為的是全印度的人民解放,而他只是為了救瑪莉一個人,並且還將受傷的拉朱留在了原地等死。知道真相的畢姆懊悔不已,他向西塔保證一定會把拉朱完整地帶回來。
於是畢姆趁著夜色摸進了英軍的營區,憑著兄弟間的暗號找到了被關在地牢里的拉朱,成功將他救出地牢,而後兄弟二人化身成哪吒的弟弟兩頭四臂,憑借畢姆穩健的下盤和拉朱超強的准頭,倆人一路開掛,殺敵無數,一直打出營區,逃入森林。
又一次丟了面子的總督直接派出特種部隊進入森林圍捕二人。雙腿受傷的拉朱在畢姆的簡單包紮後回復了神勇,兄弟二人組憑借夜色和對森林的熟悉,一個持弓,一個持矛,在林中大殺四方,對前來搜捕的英軍部隊展開了瘋狂的屠戮,英軍部隊損失慘重,不斷地送上人頭,領頭的白人更是被一矛刺死。
二人從天黑殺到天亮,眼睛都不眨一下,連眼葯水都沒滴一下。殺得興起時,又一個騎著高頭駿馬,一個騎上心愛的小摩托,直奔總督府而去。
一人一馬一弓一箭,面對嚴陣以待的英軍和固若金湯的總督府,本來是毫無勝算。關鍵時刻,半人馬座神射手拉朱一箭射爆畢姆心愛的小摩托,小摩托不偏不倚落入府里的炸葯庫里,直接引發連環爆炸,要不然說最堅固的堡壘總要從內部攻破呢,固若金湯的總督府瞬間被夷為平地,英軍死傷無數,順便送走了作惡多端的總督夫人。二人對付剩下的那些戰鬥力為5的渣渣更是不在話下,拉朱一箭一彈輕松射殺了不可一世的總督。
兄弟二人開著滿載槍支的卡車回去與眾人會合,眾人一起回到拉朱的家鄉,將槍支發給了所有的游擊隊隊員,由此開啟了印度獨立解放的篇章。
『陸』 有個印度電影里男主角穿透了心臟還要來見女主角叫什麼名字
符合你描述的是
俄羅斯流行音樂 sergey-lazarev 《投降吧》MV
『柒』 要不是這些戰地照片,對印自衛反擊戰會被多少網友當成「神劇」
從被解放軍俘虜印軍坦克說起
前兩天,聽人講笑話一樣說起印度寶萊塢拍了一部電影,主角相貌猙獰,和解放軍作戰槍也打不死,炮也炸不死,戰場上還能來一段大篷車式的抒情舞蹈,當時不禁感慨這 「抗日神劇」 開始走向出口了,看來將來世界影視藝術史上必會提到其重大貢獻。
真實的情況是……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響以後,據說印軍的戰鬥力曾經讓總參的王尚榮部長大吃一驚。印軍放在第一線的旁遮普聯隊、廓爾喀聯隊、拉吉普特聯隊等都是曾經打過二戰中激烈惡戰的部隊,凶名在外。所以戰前我軍計算其戰鬥力,是按照與國民黨軍精銳部隊等同的公式來推算的。
誰知打起來竟然是摧枯拉朽,有一位參戰的戰士這樣評價他們的戰斗: 我們碰到的這伙印度兵奇怪咧,不但不投降,竟然還敢於抵抗!(「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反正,看來前面提到的這印度電影是不能讓打過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們看的,否則某位老爺子笑得發了膽結石可不是玩的。
「竟然還敢於抵抗……」這樣奇葩的評價不是我軍誇張,而是有真實圖片為證的。
注意,兩輛戰車在塗裝和自衛武器等方面存在微妙的差別,第一張照片的電台天線的位置也不一樣。
在對印作戰前線,藍志貴拍攝了很多經典照片,有些要幾十年後才被人們認識到其價值。比如下面這張拍攝的,便是戰爭史上著名的 「達旺沙盤」 ,連西方的軍校里都經常提起呢。
1962年10月26日,我軍攻佔達旺,並准備繼續向前方德讓宗方向突擊前進。此時我軍已經不能再藉助最初的突襲效果,料想印軍將在前方嚴密布防,作戰可能面臨重大犧牲。
然而,根據陰法唐政委回憶, 我軍攻佔達旺以北五公里處的邦崗共(原為印軍指揮所),發現印軍居然留下了一個完好的沙盤,上面清楚地標明了印軍各部的位置。大家很快發現一條通往西山口的山谷印軍完全沒有設防。
當時偵察科長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氣,曾認為是印軍的詭計。然而綜合俘虜口供,證明這上面的標志竟然全是真的!於是指揮戰斗的張國華司令員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就指著這個沙盤制訂作戰方案,下達各部實施迂迴、穿插、分割的任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過印軍沒有布防的山谷,繞到印軍主力後面,切斷德讓宗與邦迪拉之間的公路,堵截敵南逃退路。
印軍……根本沒想到我軍竟然弄出了這么一個南北縱深達150公里的口袋,連逃的力氣都省了,除少數指揮官乘坐直升機逃走外,大多數在飢寒交迫之下當了俘虜。
這也使我軍有了在第一次歸還印軍戰俘時一下子就交給他們三千多人的底氣。
當然,各國軍校提到這個「達旺沙盤」目的只有一個—— 提醒學員們即便打了敗仗,也不能把這么重要的東西原封不動留給對手啊。
不是每架直升機都能把長官接走,這一架 蘇制米-4直升機 看來是因為地形復雜來了個「我自橫刀向天笑」,動不了無法起飛被抓了俘虜,旁邊坡地上可看到印軍的對空聯絡用三角白色標志。
難道是印度陸軍被打急了,倉皇中忘記了直升機的性能限制,竟然在陡坡上擺下讓飛機降落的標志,結果坑了友軍?
根據印軍第四師師長尼蘭詹·普拉沙德少將的回憶,這架飛機是派去前線扯冬和龍布方向執行偵察任務的,並尋找失蹤的達爾維准將,編號BZ-590。解放軍390團人員回憶,該機飛到吉牙附近被我擊傷過,後來在本穹東側地區將其俘虜。
如果此說准確,那塊白色三角標志可能是印軍直升機負傷迫降後擺出請求救援的,但沒有第二架飛機趕來,否則可能會被坑得也趴窩在這里—— 此前中國軍隊曾在一架擊落的貝爾直升機旁設伏,結果釣來了第二架,連飛行員都給俘虜了。
在戰斗中我軍繳獲了多架印軍飛機,包括米-4直升機、貝爾直升機和「雙水獺」飛機,大多數被俘原因是印軍方面對飛機運用不當,不是被我們的輕武器弄下來,就是起落時出了事故被放棄……
不過,在不適於裝甲車輛活動的山地作戰中能抓到印軍的坦克,還是令人有些驚訝。這是因為印軍在當地並沒有投入成建制的裝甲部隊,而我軍也沒有見到消滅印軍坦克的記載。而照片證明,這樣的事情,在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上的確發生過。
那麼,這些坦克是怎樣落入中國方面手中的呢?尋找蛛絲馬跡,戰後中國方面從政治角度決定歸還印度方面大多數被俘裝備和全部人員,表達我方和平誠意, 在歸還印軍的裝備清單中,的確有兩輛M3A4坦克,但並沒有提到怎樣將它們俘獲,只是說明著兩輛坦克都有機件損壞。
考慮到印軍並沒有大規模出動裝甲部隊,考慮其作戰特點,這幾輛坦克應該是配屬給印軍前線指揮部門使用的警戒車輛——印軍記錄在東西兩線都有少量坦克配合作戰。
我軍雖然攜帶簡單的反坦克武器如57毫米無後座力炮,但主要用於打碉堡,未見與敵坦克戰斗的記錄,說明敵坦克可能根本沒有來得及投入一線作戰。而其機件損壞和其他若干我方獲得的戰利品是同樣特徵,通常是印軍主動破壞的結果。
雙方作戰地域為喜馬拉雅山南坡,這里要麼地勢陡峭,要麼溪谷縱橫,都不是使用坦克的良好戰場(除非太二,誰會在這里用坦克?), 很大可能是印軍坦克勉強進入戰場,但或者由於後路被切斷失去油料補給,或者由於道路原因發生故障,不得不將其破壞後放棄,結果成了我軍的戰利品。
當然,如果有熟悉那段戰史的朋友能夠找到我軍和印度坦克有過作戰,那會更有效地補充這段 歷史 。
根據外電報道,我軍在這次戰爭中俘虜的印度坦克並沒有都交還回去,還是留了個紀念品,這就是在北京的中國坦克博物館保存的6019號車,它們的型號都是美製M3A4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這型坦克在二戰中也曾是中國遠征軍在印緬作戰時的裝備,中國裝甲兵評價它雖然不如同時裝備的M4謝爾曼式中型坦克皮實,但底盤較高,機動能力好,適宜於復雜地形使用,而且,比日軍一線所有戰車更強大。
考慮到這種坦克是在二戰中活躍的老式車輛,戰後很快被廢棄,印度方面能讓它在1962年依然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出動,這份維護的本領也算了不起啦。
不過,想想還是有點啼笑皆非——在那場戰爭中,中國方面並沒有出動裝甲部隊,卻能把對手的坦克抓來,沒有出動航空兵部隊,卻能把對手的飛機繳獲,後人聽說,會不會以為我們又在寫神劇啊?
【完】
『捌』 《人潮洶涌》和《誤殺》都是翻拍,為什麼票房差距這么大
新春電影《人潮洶涌》上映後,大家看到成績還不錯,因為劉德華的加入風評也還好,《誤殺》則是翻拍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上映的時候好評如潮,那麼這兩部電影都是翻拍,為什麼票房差距明顯呢?
總而言之,這兩部作品可以稱得上很經典的電影了,值得我們給中國電影點贊,如果是你們,你們喜歡哪一部作品呢?
『玖』 印度為什麼這么自信
個人覺得是因為印度是一個有信仰的國家,有信仰的人有靈魂有寄託,當然自信啦!
不過說到印度電影,我還是很喜歡寶萊塢的電影的,起碼他們是站在差敬一定的思想高度去思考這個國家有哪些弊端,然後通過電影空慶皮喚醒新一代的印度人。
個人覺得非常值得一遍又一遍觀看的有以下幾部,推薦給大家: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還有今年的新作《摔跤吧 爸爸》。
『拾』 大叔送女孩回家女孩投降了是什麼電影
大叔送女孩回家女孩投降了是印度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沙希達是一位生活在可什米爾巴基斯坦控制區的穆斯林小姑娘,因為天生患有失語症,所以在回國的過程中一番陰差陽錯的巧合和母親失散。後來巧遇印度教青年帕萬。
男主出場就是一場紀念猴神哈奴曼的節日遊行中,呈現出的是印度電影中慣有的明麗鮮艷的服裝特點和宏大的歌舞盛典。
人們高喊著榮耀歸於哈奴曼神,也傳遞給觀眾一種民族神話傳說的魅力和信仰力量。在電影中雖然男主展現出來的形象並不完美。
甚至從小學開始就什麼都表現平平,就連高中也是考了十幾次才畢業,做事不太會變通等等痴愚的樣子與史詩中哈奴曼聰慧機敏的形象相去甚遠。
不過他的人格精神體現了印度人心目中哈奴曼的神性:忠誠、勇武、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勇於奉獻、堅定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