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感人電影,家裡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養子,小兒子小時候很胖,家裡很有錢,電影名是什麼
原名:Kabhi Khushi Kabhie Gham中文譯名:有時快樂有時悲傷/花無百日紅/乍喜乍悲其它英文譯名:K3G/KKKG/Happiness & Tears/Sometimes Happiness, Sometimes Sorrow導演:Karan Johar編劇:Karan Johar演員:阿米特巴·巴強Amitabh Bachchan ....Yashovardhan "Yash" Raichand沙魯克·罕Shahrukh Khan ....Rahul Raichand (as Shah Rukh Khan)赫里尼克·羅斯漢Hrithik Roshan ....Rohan Raichand卡卓爾Kajol ....Anjali Sharma Raichand卡琳娜·卡普Kareena Kapoor ....Pooja "Poo" Sharma Raichand拉妮·瑪克赫吉Rani Mukherjee ....NainaJaya Bhari ....Nandini Raichand (as Jaya Bachchan)Farida Jalal ....SayeedaHimani ShivpuriAlok Nath ....BaujiJohnny Lever對白語言:英語/北印度語上映日期:印度2001年12月14日英國2001年12月14日美國2001年12月14日加拿大2001年12月14日科威特2001年12月15日日本2002年10月26日瑞典2002年11月16日美國2003年1月15日芬蘭2003年1月17日埃及2003年3月20日美國2003年3月21日德國2003年4月10日奧地利2003年4月18日瑞士2003年7月31日法國2003年8月31日法國2004年5月26日美國2004年7月13日捷克2004年10月24日波蘭2005年1月21日劇情:拉胡爾帶著安加利遠走英國,在倫敦安下家來,並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洛山也留學英國,在倫敦讀書並愛上了安加利的妹妹,美麗活潑的普佳(卡瑞娜·卡普爾飾)。兩個人一起想辦法讓彼此思念著的一家人重新合好。洛山住進了拉胡爾的家,拉胡爾也覺得和洛山有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洛山打電話把父母叫到了倫敦,並暗地安排,拉胡爾和娜達尼終於見面了……
B. 印度電影,女人被丈夫家暴,自學跆拳道的,電影名字是什麼
印度電影,女人被丈夫家暴,自學跆拳道的,電影名字是《耳光》。《耳光》是由安布哈雅·辛哈執導,塔絲·潘努主演的劇棗山宴情片,於2020年2月28日在印度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受過教育的中產階唯銀級家凳銀庭主婦,丈夫在公眾場合打了一巴掌,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感情的故事,女人被丈夫家暴,自學跆拳道的。
C. 在線求《地球上的星星》2007年上映的,阿米爾·汗執導達席爾·薩法瑞主演的電影的免費百度雲資源
《地球上的星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MtNXHtF6i37KG13LMUM2PA
《地球上的星星》是由阿米爾·汗執導,達席爾·薩法瑞/阿米爾·汗/塔奈·切赫達/薩謝·英吉尼爾/蒂絲卡·喬普拉/維品·沙爾馬/拉利塔·拉伊米/吉里賈·奧克/拉維·汗維爾卡爾/普拉蒂瑪·庫爾卡尼/梅娜·馬里克/索納利·薩查德夫/桑賈伊·達迪克/拉加·戈帕爾·耶爾/布格斯·巴爾加瓦/尚卡爾·薩查德夫/M·K·拉伊納主演的印度家庭電影,該片於2007年12月21日在印度上映。該片講述了對於8歲的男孩伊夏(達席爾·薩法瑞DarsheelSafary飾)來說,世界是充滿了驚奇和快樂的萬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夠想到的方式和這個陌生的世界進行著交流,同時也充分的享受著大地萬物慷慨的贈與。可是,這樣的伊夏卻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他的成績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後,腦子里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雖然伊夏的新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但在內心裡,和父母分離的生活讓他感到悶悶不樂,這時,一位名叫尼克(阿米爾·汗AamirKhan飾)的美術老師走進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見到的固守成規的老師不同,尼克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在和尼克相處的日子裡,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來。
D. 印度電影流浪者的主演
流浪者,通常指電影《流浪者》,這是一部印度出品的家庭劇情片,反映了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
「流浪者」是由卡普爾家族第二代傳人拉茲·卡普爾195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拉茲·卡普爾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的父親印度著名演員普里特維在片中扮演拉茲的父親———法官拉貢納特,拉茲·卡普爾的三弟薩西也參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時代的拉茲,當時他才9歲。《流浪者》公映後,轟動一時,並於1953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
E. 印度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家庭片
印度值得一看的家庭片有
種族宗教國家這些本自沉重命題的探討,在《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呈現而出,一段大叔與蘿莉的旅程,包含著真善美三者的締結,令人在熱淚盈眶的歡笑中深感於愛的真諦,在愛與人性光滿下,那狹隘外在人與人間的隔閡,本就可以是那般的渺小。文/夢里詩書
F. 《雄獅》印度電影好看嗎有哪些精彩影評
虎頭、蛇腰、獅尾
文/夢里詩書
《雄獅》伊始借一個印度男孩意外走失,歷經苦難的故事,營造了極為出色的情感帶入,但從中段開始,隨著鏡頭一轉,在澳大利亞領養家庭的發酵,可以看的出電影希望醞釀更為充沛的情感張力,但冗長凌亂的分支,卻讓這個本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情感上差強人意。
這是一部在第一幀便能引人矚目的電影,在漫山的蝴蝶中出場的小男孩薩羅,為了生計偷扒火車煤的展開,很短的時間導演便帶領觀眾走進了一個生活貧苦卻不乏溫馨的印度家庭,而因為意外走散的薩羅,它所面臨的種種危險,在伊始出色的人物鋪墊下,更成為了能為人屏息,時刻牽動情感的劇情張力,電影在此更也是對印度社會的陰暗做出了讓人尤為驚詫的揭露。
在歷經了無數的磨難後,薩羅終於迎來了他的春天,被一對澳大利亞夫妻收養的他,總算回歸到了生活的正軌,但電影在此刻卻開始脫軌了,其並沒有能如開始那樣去細膩的描繪薩羅在這個收養家庭的故事,大跨服的時間跳躍,從一年到二十年,抹去了很多本大有可為的情感張力,而隨後電影對長大後薩羅的再度聚焦,也變的越發糟糕了起來。
電影用時間跳躍草草了事薩羅成才經歷的方式,到了中段才讓人發現,原來導演是想為這個故事能再推高潮埋線,這個高潮即是羅薩與自我的矛盾,也是他與養父母、女友、弟弟間的矛盾,但此刻電影能留給其去營造情感矛盾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而這些需要時間去鋪墊的情感支線,到最後每一個點都沒能有一個好的完成度,凌亂的敘事反而讓電影在這一段變的冗長無力。
當然,在經過了這段並不太成功的澳大利亞家庭戲後,薩羅又再度踏上了他重返印度的尋家之路,電影的情感也開始了再度的蓄力,羅薩與母親的重逢,對哥哥的追憶,都成為了電影最後用親情羈絆真正能動人淚目的所在,在感動之餘,電影深遠的社會意義,不管是對貧困地區走失兒童當給予更多關注的奔走疾呼,還是對孩子的人文關懷,都成為了這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底蘊所在。
總的來說《雄獅》是一部虎頭蛇腰獅尾的作品,澳大利亞的失敗雖然是其不小的遺憾,但這些卻並無從掩蓋那源於親情羈絆的光芒。
G. 有一部外國電影,內容大概是一個富有的家庭住在富人區,但為了讓孩子上個好學校搬到了貧民區的故事
是印度電影起跑線。講述的是拉吉一家是還算殷實的印度家庭,他們有著不錯的收入。
於是從底層起來的拉吉決定給女兒皮雅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他們看準了一所英語名校,但尷尬的是名校只針對學區房的孩子開放名額,於是這一家從月光集市搬到了學校周邊,想盡一切辦法要獲得入學名額。
他們找教育機構咨詢、作弊走後門、甚至想去賄賂校長,但最終依然不得其果。
拉吉的太太米塔急中生智,決定假扮成窮人獲得學校那珍貴的留給窮人的25%的名額,因此帶出的是以印度教育為代表的社會現實問題的探討。導演用充滿戲劇沖突的故事編排,融以喜劇諷刺的風格,從細節處流露出對這一切的深刻探討。
H. 10部超高評分印度電影---劇情飽滿,反映現實(上)
1:《三傻大鬧寶萊塢》豆瓣評分9.2,推薦指數10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劇情簡介 · · · · · ·
本片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編而成。法蘭(馬德哈萬 R Madhavan 飾)、拉杜(沙曼·喬希 Sharman Joshi 飾)與蘭喬(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結為好友。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里,蘭喬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生,他不死記硬背,甚至還公然頂撞校長「病毒」(波曼·伊拉尼 Boman Irani 飾),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他不僅鼓動法蘭與拉杜去勇敢追尋理想,還勸說校長的二女兒碧雅(卡琳娜·卡普 Kareena Kapoor 飾)離開滿眼銅臭的未婚夫。蘭喬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模範學生「消音器」(奧米·維嘉 Omi Vaidya 飾)的不滿,他約定十年後再與蘭喬一決高下,看哪種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本片獲孟買電影博覽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配角(波曼·伊拉尼)、最佳劇本等六項大獎,並獲國際印度電影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情、最佳攝影等十六項大獎。
2:《嗝嗝老師》豆瓣評分7.5,推薦指數9
嗝嗝老師的劇情簡介 · · · · · ·
患有抽動穢語綜合征的女主人公奈娜。經過無數次面試失敗後,終於找到理想的工作,成為了一名中學老師。然而她被指派的班級學生卻是全校最頑皮的學生。
3:《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9.1,推薦指數10
摔跤吧!爸爸的劇情簡介 · · · · · ·
馬哈維亞(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在放棄了職業生涯後,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替國家贏得金牌。馬哈維亞將這份希望寄託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取名吉塔(法緹瑪·薩那·紗卡 Fatima Sana Shaikh 飾)和巴比塔(桑亞·瑪荷塔 Sanya Malhotra 飾)。讓馬哈維亞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姑娘展現出了傑出的摔跤天賦,讓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夠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賽場上,為了國家和她們自己贏得榮譽。
就這樣,在馬哈維亞的指導下,吉塔和巴比塔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兩人進步神速,很快就因為在比賽中連連獲勝而成為了當地的名人。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在那裡,她將面對更大的誘惑和更多的選擇。
4:《神秘巨星》豆瓣評分7.7,推薦指數10
神秘巨星的劇情簡介 · · · · · ·
少女伊西亞(塞伊拉·沃西 Zaira Wasim 飾)擁有著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對唱歌充滿了熱愛的她做夢都想成為一名歌星。然而,伊西亞生活在一個不自由的家庭之中,母親娜吉瑪(梅·維賈 Meher Vij 飾)常常遭到性格爆裂獨斷專橫的父親法魯克(拉傑·阿晶 Raj Arjun 飾)的拳腳相向,伊西亞知道,想讓父親支持自己的音樂夢想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某日,母親賣掉了金項鏈給伊西亞買了一台電腦,很快,伊西亞便發現,雖然無法再現實里實現夢想,但是網路中存在著更廣闊的舞台。伊西亞錄制了一段蒙著臉自彈自唱的視屏上傳到了優兔網上,沒想到收獲了異常熱烈的反響,著名音樂人夏克提(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亦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5:《印度合夥人 》豆瓣評分7.7,推薦指數8
印度合夥人的劇情簡介 · · · · · ·
電影曾譯名《護墊俠》,根據印度草根企業家Muruganantham真實事跡改編。因為衛生巾關稅高昂,在2012年印度仍有80%以上的女性在生理期無法使用衛生用品,初中文化程度的主人公拉克希米(阿克謝·庫瑪爾 飾)為了妻子(拉迪卡·艾普特 飾)的健康,尋找低成本的衛生巾的生產方法,卻被全村人視為變態、瘋子;最後他遠走大城市德里,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女合夥人帕里(索娜姆·卡普爾 飾),最終發明了低成本衛生巾生產機器,並開放專利,為印度全國對於女性經期衛生觀念帶來變革,2018年7月印度取消衛生巾進口關稅。「權勢之人、強壯之人不會讓國家變強,女性強大、母親強大、姐妹們強大後,國家才會強盛。
I. 近年在國內上映的不少印度片都成為黑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印度家庭片推薦
印度電影看得不多,要是推薦經典的印度家庭片,首推《廁所英雄》。
缺什麼就在意什麼,在印度,婦女的地位低下,所有近年來很多印度電影都在呼籲提高婦女的地位。
《廁所英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生活在中國,可能會奇怪為什麼廁所大的事都能拍成電影。
事實是,在印度的農村,很多婦女都得在野外上廁所,她們要忍受流氓的騷擾,但長久以來一直是這樣,好像也並沒有什麼不妥。
《廁所英雄》中的女主家庭條件好,家庭氛圍比較開放,女性意識強。在嫁給男主後竟然意外發現上廁所要去野外,這是徹頭徹尾的愚昧。她下定決心要與落後的思想抗爭,不建廁所就離婚。
J. 觀《流浪者》有感
主題應當通過人物和情節來體現,反之,人物的刻劃和情節的安排,應該體現主題。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的正確處理,卻不是簡單的事情。處理得好,可以使作品恰到好處、血肉豐滿、豐富多采。處理得不好,作品就會或則枝蔓叢生,不得要領,或則千巴巴,只剩幾根筋。
「將與主題無關的枝枝蔓蔓統統砍掉」,這是大家常說的一句話。一般說來,這話並沒有錯。但是如何理解與主題有關還是無關,卻大有學問。理解狹窄,是使作品乾巴的重要原因。
印度影片《流浪者》,獲得了眾多的觀眾。它那豐富多採的藝術內容,使各個階層和不同程度的觀眾,都可以得到他們各自喜歡的東西,真正是雅俗共賞。它的主題很明確,也很簡單,就是批判「好人的兒子是好人,賊的兒子就是賊」的形而上學的社會思潮。如果簡單地理解「與主題無關的枝枝蔓蔓統統砍掉」的話,只要人物和情節能夠體現上述片還能吸引那麼多觀眾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
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從來就不是單調、乾巴的,而是血肉豐滿,多采多姿的。湖南花鼓戲《劉海戲金蟾》,演了多少年,演了多少代,觀眾還是那麼多,真是歷代不衰啊,其原因a是大家感到這個戲有東西好看。聰明美麗的胡秀英,不想天堂而嚮往人間,不慕榮華富貴而樂子男拼女織,不受封建禮教束縛而大膽追求自由婚姻,集中地體了勞動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石羅漢損人利己,兇狠歹毒,面目可僧。胡大姐憨厚潑辣,在台上出點洋相,鬧點笑話,使劇場充滿了笑聲。在春光媚人的日子裡,九姐妹載歌載舞,使觀眾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小沙彌撲騰翻滾,武功高超,令人驚嘆……你看內容多麼豐富,而又多麼精彩I
其實,文藝的特點就是娛樂,就是使人身心快樂。在黨的政治、思想、宣傳、教育等等工作之外,還需要文藝這個東西,就是因為文藝有娛樂性,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當然,娛樂要有思想性。但正確的思想也只有通過娛樂的作用才能實現。
在一次《犯罪學》課程上,老師讓我們觀看了印度電影《流浪者》。這是一部由普利特維·拉茲·卡普爾和納爾吉司·杜特主演的印度劇情、家庭、歌舞、愛情電影,講述了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片中主人公拉茲的母親懷著身孕,在一個下大雨的夜晚被出身望族的丈夫(大法官拉貢納特)踢到門外,只因她腹中的孩子來歷有些可疑。拉茲母親哭訴自己是清白的,可是沒有什麼用,拉茲父親家族不能容忍自己家族遭受這樣的奇恥大辱。於是,拉茲的母親便成了犧牲品,在暴雨中被趕出家門,從此開始她和拉茲一生的苦難生活。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深有感觸。
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是以一次法庭審理為開頭,原告是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貢納特,被告是流浪者拉茲,罪行是拉茲闖進拉貢納特的住宅,企圖刺死拉貢納特。可是拉貢納特萬萬沒有想到,想要殺死他的拉茲正是他的親生兒子。這樣的開頭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懸念,極大地增強了觀眾們觀影的興趣,觀眾們忍不住想要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一幕呢?接下來的影片為觀眾們深刻地揭示了答案。大法官拉貢納特信奉的是這樣一種信條: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種以血緣關系來判斷一個人德行的謬論害了不少好人。大法官拉貢納特根據"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的荒謬理論,錯判強盜的兒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獄後被迫變成了強盜,決心對大法官拉貢納特實施報復,大法官拉貢納特果然中計,趕走了正在懷孕的妻子。拉茲跟著母親在貧困中長大,扎卡威脅引誘拉茲做了賊,開始了他偷盜為生的生活。拉茲在飽經流浪和貧困的生活之後,遇上了作為童年好友的麗達,二人相愛,拉茲痛恨自己偷竊墮落的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勞動謀生,重新做人,但是扎卡繼續威脅逼迫他。
當拉茲面對自己的親生父親時,父親非但沒有給予他一定的理解和寬容,父親那"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的荒謬理論反而更使他前途無望,進而讓他產生了刺殺父親的念頭。電影採用這樣子的謀篇布局,似乎在告訴我們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關系是客觀的。
正如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關系是客觀的。犯罪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的出現絕對不是偶然的,其背後一定有各方面的原因。犯罪的存在是客觀的、復雜的、長期的,犯罪原因往往也是客觀的、復雜的、多元的。犯罪現象是各種致罪因素相互作用,有機結合而形成的多角度多變數的罪因系統。在我看來,拉茲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貧窮。貧困與犯罪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曾就資本主義社會貧困與犯罪的關系做過十分精闢的論述:"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產生違反公共生活准則的搗亂行為的社會根源是群眾忍受剝削和群眾貧困。"從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情形來看,貧困依然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致罪因素。拉茲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在印度的貧民區,無固定收入來源,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為了能夠生活地更舒服更有尊嚴,沒有一技之長的拉茲只能通過偷盜來過活,由此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2、拉茲受教育程度不夠也是造成他走向犯罪的原因之一。由於家庭的貧困,無力支付巨額學費,拉茲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在教室里快樂地接受教育,完成學業,他很早就輟學在社會上混。由於他年齡小,受教育程度不夠,心智尚不成熟,對一些事情的是非曲直的正確判斷不足,因此比較容易走向歧途。由於缺乏對事物的正確認知和一定的自製力,在扎卡的多次威脅和誘惑下,拉茲輕易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當他明白這一切,准備金盆洗手回頭是岸時,才知道為時已晚。
3、不完整的家庭也導致拉茲走向犯罪。家庭是人們以婚姻血緣關系為紐帶而形成的生活共同體。作為社會的細胞,家庭不僅是人們生存的基本環境,而且也是人類個體社會化最初和最重要的形式。不完整的家庭,亦稱為破碎家庭或缺損家庭,是指缺少父母一方或雙方的家庭,如父母一方或雙方死亡,父母離異,父母一方入獄,父母長期兩地分居等。家庭不完整對未成年人影響極大。拉茲從小跟母親相依為命,缺少父愛,周圍的小孩都嘲笑他沒有父親,這對他的心靈造成若大的創傷,促成他仇恨周圍人,仇恨社會,進而走向犯罪。
4、社會沒有給予拉茲寬容和接納的機會也是他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遠的原因。在他因盜竊入獄且刑滿釋放後,社會沒有給予他尊重和重新做人的機會,而是一味地嫌棄和冷嘲熱諷。即使他刑滿釋放身體獲得了自由,他還是不能為社會所接受,他找不到工作,過不上體面的生活,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有尊嚴地過活,於是他不得不選擇再一次犯罪,重新回歸牢獄生活,彷彿只有牢獄才是他的容身之處。
5、長期積累的不良情緒使得拉茲產生了殺害大法官拉貢納特的犯意。情感情緒具有兩極性,一極是肯定和積極性的情緒情感,表現為歡樂、得意和振奮等;一極是否定性和消極性的情緒情感,比如痛苦、失意和仇恨等。一般來講,後者是具有破壞性的情緒情感力量,無論個人還是社會都應該注意化解,讓這些因素轉化為一種積極的能量。早期教育的缺失、家庭的不完整以及不良環境等因素造成拉茲在情緒情感方面的扭曲,產生對於他人和社會的仇視。當得知拉貢納特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時,他更加接受不了,便起了殺機。
寫到這里,我又想到犯罪之人如何重新回歸社會,過正常人生活的問題。目前,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大環境里,我國在改造犯罪方面的相關研究應該加強,在犯罪人再社會化這一問題上,適當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推動我國罪犯再社會化措施的發展和完善。
首先,立法應該更加切實保障犯罪人的權利,特別應該注重對犯罪人人格權的保護。在我們身邊不乏這樣一些刑滿釋放人員,他們當初可能是激情犯罪,回歸社會以後改過自新,遵紀守法,沒有再次犯罪,但還是不能為社會大眾所接受。但社會大眾沒有給予他們最起碼的寬容和原諒,總是投以歧視和怨恨的目光,造成他們精神麻木,極度自卑。他們雖然不會再犯罪,但其獨立之人格受到極大的損傷,難以融入社會。這就需要通過立法來引導社會大眾寬容和原諒部分改過自新的罪犯。
其次,大力推進社區矯正。社區矯正是一種不用監禁而是利用社區資源教育改造犯罪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區環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總稱。目前,我國社區矯正的對象限於以下幾種人員:被判處管制、的犯罪人員,被宣告緩刑,被裁定假釋的犯罪人員,以及被決定監外執行的服刑人員。社區矯正在我國還處於探索起步階段,當前首要的任務是制定完備的社區矯正的法律規范。相信社區矯正一定是對我過現有刑罰體系的有益補充,也勢必會促進犯罪人重新順利回歸社會。
再次,國家有關部門應當積極組織各種職業技能培訓班、培訓會等,教給刑滿釋放人員一技之長,使他們順利回歸社會,得到社會的再次尊重和認可。很多再次犯罪的人都是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出獄後雖然獲得身體的自由,但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依然無所事事,無法順利回歸社會,過正常人的生活。他們只能通過再次犯罪來勉強維持生活,這樣就容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使得刑罰改造犯罪的功能不能實現,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拉茲確實是一個悲劇,他的經歷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反思。很多時候犯罪是身不由己,也有很多時候,犯罪是不想再次犯罪的。只有我們認真地去思考每個犯罪現象產生的深層次原因,並且提出一些具體可行的解決辦法,我國的犯罪現象才會得到有效地控制。也只有這樣,拉茲這樣的悲劇才不會在中國重新上演,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才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