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印度心理電影動畫

印度心理電影動畫

發布時間:2023-05-24 16:58:32

❶ 印度終於又出電影神作《黑暗軌跡》,主要講了什麼

《黑暗軌跡》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9_MBJ3F9KlpGzfojiUbcg

提取碼:6cql

失明的圖書管理員、沮喪的板球運動員和孤獨的心理醫生各自都在尋求懲罰和解脫,他們的生活在可怕的影響下產生交集。

❷ 求一部印度老電影是動畫

《阿祖閉滾備爾和阿斯瑪》備察(不是印度是法國的轎毀)
網路:http://ke..com/view/7150185.htm?wtp=tt

❸ 最近看了幾部印度電影感覺挺不錯,還有哪些好看的推薦下

印度電影看的不多,但是我不喜歡看勵志類的印度電影,下面來個簡單推薦。

1.《皮胡》

兩歲小女孩獨自在家,爸爸出差去了,而媽媽一整天都躺在床上,怎麼叫都叫不醒。

女孩玩煤氣灶,爬高,鑽電冰箱;這是一部家長警示教育片。

2.《無所不能》

盲人男娶了盲人女,有一天盲人女被歹徒侵犯後自殺,一場復仇大戲開始了

盲人去復仇?是的。

3.《誤殺瞞天記》

一個資深影迷在案發後,利用電影劇情的套路與警方周旋,然後被翻拍成了《誤殺》。

1.《三傻大鬧寶萊塢》豆瓣9.2

2.《摔跤吧爸爸》9.0

3.《地球上的星星》8.9

4.《墜入》8.8 導演是印度人

5.《調音師》8.7

6.《小蘿莉的猴神大叔》8.5

7.《我的個神啊》8.4

8.《起跑線》7.9

9.《蝴蝶》7.9

10.《神秘巨星》7.7

11.《印度合夥人》7.6

12.《嗝嗝老師》7.5

13.《老爸102歲》7.3

14.《廁所英雄》7.1

《巴霍巴利王》

《巴霍巴利王》是一部系列電影,分為「 開端 」和「 終結 」兩部。該影片改編自 印度神話傳說 ,講述了巴霍巴利和兄弟巴拉迪瓦二人爭奪王位的故事 。

影片最大的看點在於—— 超仙超夢美景。

巴霍巴利王翻山越嶺追求女主的每一幀畫面都可以用來做壁紙!

《印度暴徒》

說起印度電影就不得不提 阿米爾·汗。 《印度暴徒》就是由阿米爾·汗主演的。該影片講述了一幫印度暴徒反抗東印度公司的故事。

影片最大的看點在於—— 超震撼的動作打鬥。

蘇瑞雅雖然是女子,但戰鬥力毫不輸於男子,影片中,蘇瑞雅是個善於射箭的女暴徒,在搶奪英國輪船之時,其打鬥場面非常震撼人心!

1.《調音師》

該片講述了假裝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德里安目擊了一樁謀殺案後發生的故事

這部電影我個人是非常推薦的,起初看到名字和電影封面還以為是一部有關音樂的電影,以為又是印度歌舞風,耽誤了好久才看。但是一看起來就停不下來,最吸引人的是劇情的反轉,非常多的劇情反轉,你永遠想不到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之前有一部西班牙的電影《看不見的客人》,這部片子就以劇情反轉多出名,但《調音師》更甚於它。其中的BGM也非常好聽,一開始的甜,到後來劇情跌宕起伏,花式反轉,都非常吸引人。最後的結局留白,給人懸念,讓人思考,一切的解釋似乎都合理,又似乎都不合理,還是需要你自己去思考。

喜歡懸疑片的話一定要看看!

2.《我的個神啊》

影片通過講述一個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奇幻旅行,對印度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探討。一個外星學者,為研究人類來到地球,落入印度後丟失了飛船的通訊裝置,不得不踏上了尋神之路。一路上他以旁觀者的角度觀看人間喜怒哀樂,其間跌跌撞撞闖入充斥了偽善與欺騙的各類宗教機構。最後他失去了基友又失了戀,幫助女主解除誤會,又將一個偽善的神棍拉下神壇。

這部劇是部喜劇,是阿米爾汗繼《三傻大鬧寶萊塢》後有一部非常有意義的喜劇,從頭到尾都是笑料,但有引人思考。印度是一個特別信任神的國家,他們有非常多的神,但是否過度迷信神會讓人迷失自己,看阿米爾汗帶你揭露神棍騙局。

3.《一個母親的復仇》

該片講述了艾莉亞被同學強奸後,她的繼母戴維琪開始為女兒報仇的故事。慈祥善良的母親,為了保護女兒拼盡全力。她是艾莉亞的繼母,雖身為繼母,但對艾莉亞的愛是真真實實的。戴維琪想和艾莉亞搞好關系,但繼女卻不領情。當艾莉亞被強奸後,事後兇手未被繩之以法。孤立無援的戴維琪依靠私家偵探,靠一己之力懲治四位罪犯。

這部電影剛看完時真是遲遲不能從劇情里走出來,影片的代入感非常強,母愛真的是非常偉大,母親願意為了孩子付出一切。這部影片側面體現出了印度法律的缺陷,其制度還是有不完整性的。

4.《神秘巨星》

5.《廁所英雄》

該片講述了新娘賈耶嫁給凱沙夫後,發現家中沒有廁所而堅持離婚,最終掀起一場女性廁所革命的故事。賈耶的丈夫,為了挽回妻子,凱沙夫不惜與父親、傳統觀念為敵。他買來磚頭等材料在自家院子旁蓋起了一座廁所,結果遭遇村長、父親帶人強拆,他被迫以一己之力對抗全村,最終,廁所終於如願建起來了,夫妻也得以重新團聚。

大家好,我是愛看電影的樂哥。很高興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觀點。

不可否認,印度電影近幾年呈井噴式發展,涌現出了非常多有票房、有口碑、有內涵的「三有」電影。

大家耳熟能詳的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的作品,樂哥就不再多說了。

今天為大家介紹幾部我個人覺得好看並且在印度電影中地位比較特殊的電影:

《巴霍巴利王》——帶有民族感情的一部電影。

馬克思說過:「印度人沒有 歷史 。」

身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印度,曾經長期處於戰亂分裂狀態(類似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



各小國間廝殺不斷,誰也征服不了誰。國與國之間紀年方式不同,很多 歷史 事件難以「對號入座」;各種教派林立,神話傳說版本眾多。

再加上印度人天生似乎對唯物主義缺乏興趣,他們更關心內心的真實感受和宇宙的普遍真理。

眾多原因,導致印度 歷史 真實性難以考證,所以才有開頭馬克思評價印度人沒有 歷史 的那句論斷。

《巴霍巴利王》這部電影的中的摩喜施末底王朝,也是眾多傳說中的一個。



但是,這部電影對於整個印度 社會 的影響,絲毫不亞於《戰狼2》和《流浪地球》對於中國觀眾的影響。

這是一部包含了印度 歷史 、文化、神話、民族感情等眾多復雜因素,並且強烈展示出印度民族復興願望的特殊電影。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只要說到印度電影,《巴霍巴利王1.2》不可不看!

《OMG》——一部閃耀著哲思的印度電影。

前面樂哥提過,印度人似乎更加喜歡追求內心的真實感受和宇宙的普遍真理。反過來講,意味著印度人普遍缺乏嚴謹的態度和明辨的哲思,總喜歡將一切神秘化、唯心化。



《OMG》這部電影和阿米爾汗主演的《我的神啊》屬於同一個題材。個人感覺,《OMG》比後者更加有深度、邏輯更縝密、沖突更劇烈、態度也更明確。



同樣是反映印度 社會 現狀,《我的神啊》猶如一個成人童話,點到卻沒傷到;而《OMG》這部電影,要「殘酷」得多——電影揭開了 社會 掩藏的「傷疤」,將血淋淋的事實展示在所有觀眾面前。

這是印度電影中,非常獨特的一部佳作。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真愛不分國界。

人,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生物。

先是用種姓、膚色、信仰、國別等藩籬將整個群體隔離開來,然後又在真愛的感召之下,心與心之間相互靠近。



整個地球,能相互傷害又能相互深愛的生物,估計只有人類一種。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這部電影,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印巴關系、克什米爾爭端、種姓制度、zong教差異等敏感問題,在這部電影中都有涉及。

阿米爾汗評價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可以(在印度各大影院)連續放映十年的電影!」



結語

不可否認,印度電影整體水平,超過國產電影不止一點兩點。正視差距,是進步的前提。希望,國產電影能知恥而後勇,加快腳步,努力追趕!加油!

印度電影一向大膽而犀利,近幾年在國內上映的好些印度電影質量都很不錯,我在這里推薦幾部很有現實意義的印度電影,真的值得一看。


1、《一個母親的復仇》


影片改編自震驚印度的「德里黑公交案」。薩佳·阿里飾演的艾莉亞在一次派對活動後慘遭強暴,而罪犯卻能逍遙法外。艾莉亞的繼母,無奈之下只能自己為女兒尋求正義。自尼,一場高智商的復仇大戲開始了。


關於「德里黑公交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簡單的說就是,一名少女遭遇侵犯致死,幾名兇手卻沒有被明正典刑,其中的一個未成年犯人,只判處了三年刑期。


《一個母親的復仇》的前半段,有點在還原「德里黑公交案」的意思,相似的案情,相似的「正義缺席」。影片的後半段,受害者的母親,用自己的高超手段完成了復仇。我推薦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部電影讓我看到電影可以擁有的力量,它是那樣柔軟,卻又如此強悍。


2、《廁所英雄》


影片同樣是改編自真實事件,影片講的是,一對新婚夫婦,丈夫科沙夫一家有比較迷信,而妻子賈婭則是知識分子,婚後不久,妻子發現,出於宗教信仰,科沙夫的家裡是沒有廁所的,家裡的所有人,必須到很遠的野外解決問題。賈婭為了改變這個不合理現象,和丈夫以及其家人展開了持久戰。


受印度傳統宗教文化的影響,多數印度人認為,和污穢之物有關的廁所是對神靈大不敬的東西,所以宗教信徒的家裡是沒有廁所的。沒有廁所的話,男女都不方便,特別是女人,她們要方便的話只能凌晨4點多一起結伴去外面解決。但露天如廁卻是在印度的一個誘發犯罪的大問題。


《廁所英雄》喚醒了女性自身的意識,起到改變這些不合理 社會 問題的作用。印度的電影人正是不斷地在用電影拷問 社會 ,試圖用電影改變某些人群的命運。


3、《起跑線》


這是一部部反映教育問題的電影,影片講的是,一對印度的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女兒皮婭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辦法。並由此揭露了印度教育體制中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階層固化、亂收費、貧富差距等等問題。


影片透過一個可看性較強的故事,將各方面的問題說清楚了,也沒有讓觀眾感到太多刻意的說教。雖然本片和之前阿米爾汗的《神秘巨星》一樣滿滿套路,但影片成熟的敘事模式,還是值得我們國內的導演多加借鑒。


看見這么多同樣喜歡印度電影的夥伴很開心,我就補充點你們沒講的吧!

我看印度電影入坑,就不得不提阿米爾汗的《三傻大鬧寶萊塢》,也是這位印度的國寶級演員讓我對印度電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同時接觸到了同樣由阿米爾汗主演的《未知死亡》,不得不說這也是一部好片,身為電信大亨的傑辛哈尼亞偶然結識女主開始扮演窮小子,卻因為女主的熱心(從黑幫分子手裡解救了25名少女)惹來殺身之禍,在一場沖突中傑辛哈尼亞腦補遭受重擊,只能保留十五分鍾的記憶。為了給愛人復仇,傑辛哈尼亞利用有限的記憶,把發生過的事紋在自己身上展開復仇……

第二部推薦的是《功夫小蠅》男主跟一富豪同時喜歡一個喜歡微雕愛做慈善的少女,富豪嫉妒女主竟不愛自己而喜歡上了窮小子,殘忍殺害男主。誰知男主竟化身為蒼蠅,展開 搞笑 又好玩的復仇行動……

第三部推薦《幻影車神:魔盜激情》阿米爾汗主演,從小馬戲團長大的阿米爾汗因痛恨銀行家不肯貸款給即將破產的馬戲團導致父親去世,長大後利用魔術跟各種障眼法(看片就知道,揭秘了不精彩)跟捕快們(小聲bb,用詞不當給撤回修改多次)展開高智商對決……

第四部推薦《調音師》好像有人介紹了,那我省省手指頭了。

第五六部推薦《我滴個神啊》阿米爾汗不講,好片就對了,講另一部《偶滴神啊》,名字是不是差不多?前一部是外星人來地球學習「車陣」,後一步是家裡遭遇地震,幸好男主買了保險,結果保險公司不配,讓他去找神,男主一氣之下把神告上法庭引起軒然大波。

第七部推薦嚴格來講算好萊塢,就是拍攝地點在印度《平民窟的百萬富翁》,我重復看了三次,牆裂推薦。印度青年傑瑪·馬利克參加百萬富翁節目的答題,答對全部就可以贏得2千萬盧比(將近兩百萬人民幣),全國觀眾難以置信地看著這個小學沒畢業的青年即將贏的獎金,主持激動發問:「你是如何做到的?」,引出傑瑪一連串的回憶……說多都是淚,經歷就是知識,感動淚點並存,81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第八推薦《逆轉時空》,男主有一塊可以逆轉時間,暫停時間的手錶,結果用來泡妞,泡妞就算了,還把自己玩成小孩……

1有人推了,我覺得第二部同樣沙雕,加上了,發揮人數疊羅漢優勢還是三哥有辦法,[靈光一閃][贊][贊]

誤殺瞞天記、調音師、天作謎案、未知死亡、印度合夥人、神秘巨星、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起跑線、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其他記不起了

1.黑色的風采 Black

印度版海倫凱勒(話又說回來,取景在西姆拉,根本讓人察覺不到它的印度背景= =)翻譯叫做黑色的童話更合適,因為抽空了所有 歷史 和現實的背景,剩下的只有純凈的愛和 情感 。男女主角的演出都非常精彩。

2.婚禮策劃師 Band Baaja Baaraat

好看的商業片。很有青春氣息的愛情喜劇,Ranveer Singh演不靠譜青年很靠譜,Anushka Sharma也是個很有愛的姑娘,沒什麼內涵,但商業片技術嫻熟,整部片子都很流暢,而沒有印度電影常見的莫名其妙的旁生枝節。吻戲和床戲拍得很美,XD。

3.加油,印度! Chak De India

勵志 體育 故事,失意教練帶著一群女孩們贏得世界冠軍。打曲棍球的姑娘們真不容易,也真可愛,麥當勞打群架很給力。不過這片子最有趣的地方是讓人曉得印度真是五花八門人種博物館一樣,各邦之間的差異大得就像人和人之間的A.T.Field。把五花八門的姑娘們統一為「印度」,就像打破隊員們之間的隔閡一樣,是這電影的主旨。

4.我的德里情人 Delhi 6

NRI(海外印裔)回到德里,經歷心靈和生活的重大改變。非常萌,特別是前半段,非常真實又不造作的印度。我個人硬碟級別推薦,不過大多數人好像對它持負面看法……

5.燃情邁阿密 Dostana

「腐女及其圈養物的故事」

6.印式英語 English Vinglish

四周的時間不足以改變人生,但足以改變一個人。強烈推薦。女主演Sridevi不愧印度8、90年代的女神,盡管有些年齡了,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朝你一瞅,照樣魂都勾掉。

7.無畏之心 Kahaani

神展開的故事。這片強烈推薦給所有想看沒有歌舞、又能反映現代印度面貌和印度商業電影技術水準的印度電影的人。女主Vidya Balan是個大美人。

8.親密有罪 Kurbaan

一大清早起床發現老公是個恐怖份子的故事。相較另外兩部印度的「穆斯林在美國」題材(《我的名字是可汗》《紐約》),雖然劇情仍有無法扯圓之處,但背景邏輯最完整,人物脈絡最鮮明可信,擺脫了一昧悲情、煽情的「反思」,電影語言相對於其他印度電影來說很特殊。

9.卡西克呼叫卡西克 Karthik Calling Karthik

心理驚悚片,但其實是一電話機廣告。

10.偶然運氣 Luck by Chance

小演員在寶萊塢的奮斗史,每個角色都有血有肉的電影,有幾個片段堪稱神來之筆,強烈推薦。

11.自殺現場直播 Peepli Live

我們覺得荒謬,他們卻習以為常;我們覺得痛苦,他們卻漠然處之;我們為貧苦感到絕望,他們卻編歌拿自己的破產開玩笑;我們把生命的逝去視作災難,他們為那條命能換來水泵而開心;我們在銀幕下為了他們哭,他們卻在電影里笑。這就是苦難毫不矯情的模樣。

12.搖滾起來 Rock On!!

「搖滾,為玉碎不為瓦全」 ,當初的搖滾青年夢碎了,十多年後,他們想要再撿回來。對搖滾中年的故事毫無抵抗力。推薦。

13.芭薩提的顏色 Rang De Basanti

革命者的精神喚醒新一代的年青人為了正義抗爭。比起「XX痛扁外國人」的民族主義欣快劑,這才叫真正的愛國主義電影。最打動我的反倒是那群喝得醉醺醺的年輕人路過甘地紀念碑時舉手敬禮的樣子。幾個青年都很有戲(反倒是Aamir的角色沒什麼特別),硬碟級別推薦!

14.吾土吾民 Swades

海外印裔回到故土,他要改變自己,也要改變家鄉。最喜歡的SRK電影,看了四遍。 對我來說是治癒片。音樂無敵贊

15.地球上的星星 Taare Zameen Par

閱讀障礙的孩子,遇上了打開他心門的老師。又萌又燃,後半段簡直哭成渣了。

印度片的確好看。

❹ 印度阿拉丁神燈長篇動畫 好像說的是一個印度小男孩和一位公主的歷險故事 還有一直猴子 不是單集得啊

親 你需要的動畫資料奉上:

【作品名稱】 Aladdin
【中文翻譯】 阿拉丁
【在美推出】 1992年11月25日
【片長時間】 約90分鍾
【作品類別】 迪士尼第31部經典動畫,長篇劇情動畫片
【特殊記錄】 迪士尼第一部推出續集影音產品首映的經典動畫
【原著取材】 改編自神話故事《天方夜譚》
【內容介紹】
本片敘述少年 Aladdin 的冒險故事,市井小民 Aladdin 和猴子好友 Abu 原本過著快樂自在的生活,一場意外讓他獲的一張飛天魔毯以及一盞神燈。逗趣的神燈精靈 Genie 把 Aladdin 變成風度翩翩的王子,要贏得 Jasmine 公主的芳心;可是,王宮里邪惡的巫師 Jafar 卻擄走了神燈和公主。在猴子 Abu 及飛天魔毯的幫忙下,Aladdin 能夠克服自己不是真正王子的心理障礙,勇敢面對挑戰,把心愛的公主從 Jafar 的魔掌中救出。

希望我的回答對親有所幫助。

❺ 迪斯尼用一部動畫片介紹了分析心理學的基本架構:《inside out》

一、框架介紹

電影名字叫做《inside out》,中文名翻譯為《頭腦特工隊》——其實沒有翻出原文的韻味。

影片的主要角色有5個,他們分別叫做:

懼,哀,樂,厭,怒。

他們代表了與「 意識自我 」——萊利

聯系比較緊密的5個內在「 情結 」(其實遠遠畢裂不止5種,只是他們比較常見),其實,就是「自我」內部的5個「 人格碎片 」。

換句話說,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不成熟的「意識自我」,內部存在著許多分裂的人格碎片(未被整合的情結)—— 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是 處 於內部分裂狀態。

在這一點上,全片一直在暗示:

成年人的內在整合度相對比較高(就現實而言,其實未必),

所以,當鏡頭切換到萊利的媽媽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她的懼,哀,樂,厭,怒——5個人格碎片(情結)是共同坐在一個操控台上,是彼此整合、相互合作的狀態。

——在萊利的爸爸的內心世界也一樣,

但是小朋友就不行。

影片非常富有技巧地展示了萊利小妹的日常生活,來表現了小朋友的內在分裂。

也就是說, 對於內部分裂的不成熟個體而言,這5個情結總是在相互干擾 。

除此之外,影片給出了另一個暗示:

在萊利進行內在整合之前,她內在的控制面板很小很窄,不足以讓5個人格碎片共同協作。所以, 一旦其中某個情結進入對意識自我(萊利)的操控以後,就必須排擠其他4個情結。

鑒於現代社會的文化所給出的人生常識是如此膚淺的「快樂至上」,所以,影片便做了這樣的文藝化表達:「 快樂」將「哀傷」完全排斥在心靈的角落裡,不準她出來。

通過不同的情結,製造不同的行為,

通過明數握不同的行為,製造不同的記憶,

當其中的記憶群彼此匯合以後,就形成了「性格」

(用佛教的話說,這就是因緣與業力)

在影片的文藝化表達中,經由不同情結所製造的不同記憶,會按照類別從 白色的中央控制中樞(意識) 輸送到 深淵(潛意識) 的邊緣,形成「性格島」。

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理論隱喻。

所謂「性格」,就是一個意識主體(我)所固定化的行為模式。

比如俱備「樂觀」性格的人,遇見挫折習慣於往積極的方面思考;

而這個行為本身所形成的記憶,就是對「樂觀」性格的強化。

但是,這是不是說,「樂觀」就是一個意識主體(我)的絕對理想性格呢?

整個影片主要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

盲目追求快樂的現代人,其實正是造成自身內部分裂的根本原因 。

於是,

影片筆鋒一轉,快樂的童年生活就此突然中斷:由於父親工作調動,萊利被迫搬家,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就此中斷。

——正片開始:

二、劇情展開

從鄉村搬往都市以後,

先是由於搬家公司的疏忽,所有傢具陰差陽錯送到了別的地方;

然後老爹要去處理工作調動,不能陪激慶伴母女;

再有就是小女孩萊利對新環境無法適應。

然後,

在轉學第一天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哀傷」悄悄啟動,讓萊利開始回憶和思戀過往的幸福生活——這便把「快樂」從 中央控制中樞(意識) 給搞丟了:

快樂和哀傷兩人被傳送到潛意識的 邊緣地帶(前意識), 這里是可用記憶的儲存庫:

在這其中,常年閑置的記憶,會被工作人員登記並輸送到深淵(潛意識)進行溶解(比如,常年不練的琴,常年不看的書,常年不用的外語單詞,都會被拋到深淵進行溶解)。

所有不被使用的記憶都會褪色,然後便會被拋入深淵。

在這一段里,影片對現代人進行了十分犀利的嘲諷:

記憶工作人員在把絕大部分有用的知識都輸入深淵以後,決定把一首市面上流行的廣告歌給留下——因為這首流行曲已經在萊利的腦袋裡回盪了成千上萬遍。

在經過了這段小插曲以後,

借著快樂與哀傷要試圖回到 中央控制中樞(意識) 的這一主線,通過她倆的視角,影片對人的心靈內部世界作了進一步的展開。

在記憶庫里迷路以後,她倆找到了一個大象向導,一個萊利童年時期幻想出來的朋友(除了大象臉之外,其實由多種動物組合而成):

這個大象是隱藏的關鍵角色,

因為是被幻想所創造出來的,所以他代表萊利內心的「 創造力 」。

然後,影片又開始嘲諷了,

大象說,隨著萊利的年齡增長,她運用想像力召喚大象出來一起玩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了:

也就是說,

在現代社會, 隨著個人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創造力卻越來越弱 。

因此,

快樂嘗試著去鼓勵創造力,結果弄巧成拙。

反而是哀傷不經意的出手,在彼此大哭了一場之後, 創造力 反而得到了安慰。

影片放到這里50分鍾,

在此之前,快樂把哀傷懟了50分鍾,而這一段戲想表達的是:

只有在遇見了代表「 創造力」 的大象以後,快樂與哀傷才得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次和解。

然後大象便帶她倆去搭乘能夠通往 中央控制中樞(意識) 的「火車」:

火車代表的是「 思想 」,因為車上裝滿成堆的因素(facts)和意見(opinions):

接下來便是全片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段:

當 思想 的列車正要帶著三人返回 中央控制中樞(意識) 時,由於中央控制中樞裡面其他3個人格碎片的搗亂,萊利的行為使得她自己失去了「 誠實 」的性格島,導致 思想 的鐵軌突然斷裂:三人被拋入深淵。

這一段的隱喻是:

思想的根基是誠實

 

影片在這個部分的表達真是太棒了!

缺乏誠實的思想,便是沒有鐵軌的列車,根本開不走,乃至自我毀滅。

欺騙他人只是結果,根本原因在於欺騙自我。

放棄誠實,受損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在思想。

其實,不是。

我們只是在逃避思想。

換句話說——逃避自我/自我欺騙。

尋找各種理由來偽裝自我,是很容易的;

毫無理由地面對自我,卻是非常痛苦的。

然而,

唯有誠實地面對毫無遮掩的自我,思想方能紮下根基。

除非赤裸裸地面對自我,一個人不會得到任何成長,

即便只是1厘米的成長,也要對昨天的舊我進行唾棄;

即便只是1厘米的成長,也不得不面對羞愧和恥辱(這都是有益的!)

正因為如此,在佛教唯識學當中,將「 慚 」和「 愧 」列為善心所。

——它們都是成長的必備資糧。

正因為如此,所以《凈名經》雲:直心是道場。

——誠實,是自我成長的唯一途徑。

三、最後總結

在最後的高潮部分,快樂和哀傷藉助 創造力 從深淵爬回了中樞。

並且,

在其他4個情結的幫助下,萊利的內心終於得到了人格碎片的整合。

影片這樣暗示:

正是在經過了這番 苦難 以後

中央控制中樞(意識) 的控制台得到了「 升級 」:

懼,哀,樂,厭,怒,

他們之間不必再相互干擾,而是進入了一個相互合作的狀態:

從此可以一起操作中央控制台了。

而在現實生活中,

萊利也終於克服了所有的困難,適應了新的環境,開始了新的生活。

——THE END。

除了以上所介紹的部分之外,

影片還以輕松幽默的動畫形式表達了「夢境」、「陰影」、「抽象思維」等其他元素。

整個作品非常優秀,學術與文藝有機結合,並且充滿了游戲感與幽默感。

製作小組的創造力簡直爆棚!!!

強烈推薦!

❻ 《紅辣椒》心理動畫電影|剖析人性,直擊心靈,值得一看!

《紅辣椒》是今敏先生生前創作的最後一部動畫電影,它將偵探與夢境兩者交織融合, 通過夢境解讀心理,剖析人性,影片多處運用象徵手法,應用心理學知識帶給人們一場視覺的盛宴和心靈的洗滌。

故事發生的起因是:為治療人類精神疾病,一個研究所開發了一種可以進入他人夢境的機器,然而,機器被盜,恐怖分子利用它隨意進入並改變他人的夢境,導致現實中的很多人失控。,於是研究所的人與恐怖分子展開了一場正義與智慧的較量。

影片中主要有四個線索,分別是粉川理想與現實的夢境、小山內君的畸形戀、理事長掌控與佔有的野心、千葉對感情的逃避與接受。

粉川曾經的理想是拍電影,由於生存壓力和對影視創作的信心不足,最終從事了與電影無關的工作,但因內心受到放棄夢想的譴責而不斷麻痹自己說:我不愛電影。影片中被牢籠困住的自己、被壞人威脅的自己、被殺死的另一個自己(曾經和他一起創作電影的好朋友)不斷地暗示了粉川內心的痛苦與掙扎,夢境結束在被殺死的另一個自己倒下的時刻,這象徵著現實中自己正在處理的案件的棘手,也暗示著自己17歲那年電影創作的瓶頸期。

兒子嫉妒父親但也愛他……這種戀母情結非命運說,非行為說,而是本能所致。——弗洛伊德

戀母情結又稱 俄狄浦斯情結 ,這一稱號來自俄狄浦斯弒父娶母的神話故事,影片中的小山內君扮演的正是油畫中俄狄浦斯的角色,他嫉妒時田的才能,同時又愛慕著喜歡時田的千葉,不甘於現實的他為釋放不滿和怒火,甘願成為理事長實現野心的傀儡,而當理事長想要殺死千葉時,小山內君又極力阻止,對千葉的愛和極度想要復仇的心使他進退兩難。

現實中雙腿殘疾的理事長,在夢境中利用小山內君的軀殼站了起來,強烈的慾望和野心使他企圖吞噬夢境,成為夢境世界的主人。影片中理事長對小山內君的極度依賴,企圖殺死阻礙他計劃的千葉、吞噬無數人的夢境將他的貪婪與野心無限放大,血淋淋地剖開了人性的黑暗面。

「粉香的脂肪是我最好的午餐,但缺少紅辣椒的調味。「影片的最後時田對千葉的表白擊潰了千葉最後一道心理防線,使她終於敢於面對內心深藏的情感,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她早已愛上時田,她在背後擁抱著時田,這一畫面與現實中電梯相遇的場景不謀而合,啟發了紅辣椒,她發現現實與夢境,生存與死亡是相呼應的,時田說他們之間還缺少某種調味,是激情!紅辣椒作為千葉的第二人格,與現實中冷靜理智的千葉截然不同,她勇敢,堅強,活潑,是激情最好的代表,千葉和時田加上激情,於是,一個嬰兒在混沌的世界出生了,這是唯一在現實不在夢境的人,她吞噬了理事長,消滅了肆意生長的貪婪和野心。

影片中冰室娃娃說了這樣一句話, 夜晚夢見白晝,光明夢見黑暗,但無知的太陽竟驅逐黑暗,燃燒影子,早晚會燒死自己。

這正是影片所要告訴我們的, 現實與夢境猶如光明與黑暗,夜晚與白晝,劃分現實與夢境的是我們的意識,人們的意識越想推崇現實的主控,必然削減夢境的影響(真實的自己),殊不知這樣會導致心理失衡,最終讓意識引火上身。

影片的主題是擁抱,是平衡,太陽就好好地做夜晚與白晝的分界點,人類就好好地接受現實與夢境, 擁抱不同才能享受平衡 。

❼ 心理測量者一共出了幾部

PP1→(新編版→)PP2→2015劇場(香巴拉)→2019三部劇權場版(sinners of system)→PP3→2020劇場版(監察者)。

電視動畫《心理測量者新編集版》是在原有的22集基礎上重新剪輯精簡為11話,再加入全新畫面的再放送。該作品於2014年7月10日開始播出。2013年9月官方宣布動畫第二季與劇跡正場版製作決定。

2014年10月9日《心理測量者 2》放送開始。2015年1月9日《劇場版 PSYCHO-PASS 心理測量者》公映。2019 年1月25 日、2月 15 日、3月8日《PSYCHO-PASS 心理測量者 Sinners of the System》上映。

2019年10月17日《心理測量者 3》首播。2020年3月27日,劇場版動畫《PSYCHO-PASS 心理測量者 3 FIRST INSPECTOR》上映。

(7)印度心理電影動畫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運高

在人類的心理狀態和性格傾向都能被數值化的未來。所有的感情、慾望、社會病態心理傾向等全部被「西比拉系統」記錄並管理,大眾以「好的人生」作為目標,竭力於數值性地實現它。

所有的監控攝像頭都已經被升級和聯網到一體,通過監視人類的色相渾濁程度和聲音、視頻等信息用來計算人類的每個心理狀態和個性傾向所衡量的值,通稱:(即片名:心理測量者PSYCHO-PASS),它被用作判定人們的思想應有PSYCHO-PASS狀態、個人精神本身。通過計算這些數值,系統可以自主斷定一個人最理想的工作,感情,心理壓力,甚至犯罪意圖。

因此,為讓大眾達到「理想的人生」這個指標,人們實現這些數值就變得非常積極。然而,有關犯罪的數值,也就是「犯罪指數」也會被測量,當然犯罪者亦是如此。因此,人們需要不斷地保證自己的指數在正常范圍,否則會被系統認為是潛在犯,將會被"矯正"。

而同在監視下維持治安的工作的刑警被分為抓捕犯人們的行動部隊「執行官」、以及監視指揮執行官們的「監視官」一起合作執行任務。優秀的「執行官」自身就有著相當高的犯罪系數,從矯正設施挑選出來除了當執行官別無其他選擇,但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夠接近犯罪根源。因為「執旁州尺行官」也有著可能孕育成犯罪者的危險傾向,所以就需要對搜查行動有著冷靜的判斷力的精英「監視官」來監視。

❽ 頭腦特工隊的心理啟示

《頭腦特工隊》在心理上的啟示將人的情緒做成了擬人化的處理,比如說5個人們經常出現的基本情緒,就被擬人化成樂樂、厭厭、憂憂、怕怕和怒怒。從這幾個名字就能夠看出他們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種情緒。

所以《頭腦特工隊》並不是一個很單一的動畫電影,反而他在製作的過程中隱含了很多心理學知識,在觀看影片過程中有歡樂的地方自然也有值得深思的東西,有一些大家根本沒有辦法徹底搞明白的東西,也被頭腦特工隊具象化在了影片里,所以如果順著這條線重復觀看的話,就會發現這部影片其實很有看點。

而這部影片里之所以出現了5種情緒,是因為製作團隊經過取捨之後舍棄了其中的三種情緒,因為有一種理論支撐是認為人們有8種基本的情緒,而畝殲這幾種情緒是可以兩兩相對應的,比如說悲傷和快樂相對,憤怒和驚銀運恐相對,厭惡和信任相對,驚訝和期待相對。這幾種基本的對應情緒之外還有蔑視和驚訝,而這些情緒也都對應了人們的各種面部表情。

《頭腦特工隊》將這些情緒更加精簡化,只用5個基本情緒就能夠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在這部迅搏沖影片里不同的情緒可以讓人達到不同的目的,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對這具象又抽象的概念所感染。

❾ 一個紫色的印度男孩的動畫片電影叫什麼

桑傑的超級戰隊。
桑傑是劇中的印度小男孩,由於膚色偏黑,時常穿著一套藍綠色的衣服而在熒幕上呈現出紫色。他隨著父親的冥想,將墜入幻想世界,動漫超級英雄和印度古老神話產生奇妙的碰撞。
《桑傑的超級團隊》由印度裔美國人桑傑·帕特爾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了印度小男孩桑傑沉此譽攜迷於電視虛蘆卡通,他的父親則希望他能夠把精力更多地森伏放在某種清晨冥想的儀式上。

❿ 有關兒童心理的電影有哪些

《火星的孩子》--美國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
《叫我第一名》--美國
《不一樣的爸爸》--美國
《寫給上帝的信》--美國
《想飛的鋼琴少年》--瑞士
《澤西女孩》--美國
《超級杯奶爸/比賽計劃》--美國
《放牛班的春天》--法國,講少年
《自閉歷程》--美國,有段少年時期開始的部分
《心靈捕手》--美國,青少年
《卡特教練》--美國,青少年
《靈魂沖浪》--少年

閱讀全文

與印度心理電影動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龍電影一個好人全集完整版 瀏覽:639
香港武俠電影插曲 瀏覽:569
哆啦a夢南極大冒險大電影合集 瀏覽:781
日本電影的特性 瀏覽:951
法國票房最高十部電影 瀏覽:410
2019最新俄羅斯反恐電影 瀏覽:797
美國電影花花公子 瀏覽:222
出軌妻子俄羅斯電影 瀏覽:61
2018年上映的電影目錄 瀏覽:73
ipadmini看電腦上電影 瀏覽:57
雪和狼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40
兩個字的美國二戰電影有哪些 瀏覽:790
愛情電影幸福額度 瀏覽:806
什麼列車名字電影 瀏覽:278
時間倒流的手錶印度哪個電影 瀏覽:176
楓花園汽車電影院官網 瀏覽:359
達利電影網辱 瀏覽:628
佳木斯電影票團購 瀏覽:134
imdb總榜第一是哪一部電影 瀏覽:698
如何使用聚滇福電影卷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