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印度如此歧視女性
印度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與伊斯蘭教,而這兩種宗教都或多或少的歧視女性,印度教首當其中。
還有早期印度教的經典《愛達羅氏梵書》中就說「兒子對父親來說是一條救生船,在他身上有著無暇的天堂的世界,女兒是悲傷的源泉。」
當然了,這些都是古印度的糟粕,到了現在早已被廢除,印度包括新德里、孟買這些大都市區域,思想還是比較開放的。但還是那句話,這種傳統根深蒂固,絕不會一朝一夕消亡,尤其是對於印度這樣人口基數大,貧富差距明顯的地方。
㈡ 求一部印度電影的名字 我只記得情節
海誓山盟
內容介紹:
富家子弟維克拉姆愛上了出身貧寒的歌手蘇妮塔,懸殊的門第使得維克拉姆的母親對他倆的婚姻橫加干涉.但是,維克拉姆還是違背了母親的意願,執意要娶蘇妮塔為妻.在去寺廟舉行婚禮的途中,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降臨到這對新人身上.兩人均身受重傷,昏迷不醒,蘇妮塔漂亮的容貌也被徹底毀了.維克拉姆醒來以後,他母親騙他說蘇妮塔已死.其實,蘇妮塔還活著,她蘇醒後經歷了一番痛苦的整容過程.維克拉姆的母親希望兒子與某富家女訂婚,蘇妮塔則以為他已移情別戀.痛苦萬分的她改名庫索姆,開始了新的生活.一次,維克拉姆無意中認出了庫索姆的聲音,他是否知道她就是真正的蘇妮塔呢?曾經刻骨銘心的愛,真的能生生死死承諾到永恆嗎?
網路視頻里就能搜到。
㈢ 印度把丈夫賣妻、租妻行為當成正常習俗,你怎麼看
在印度,丈夫「租妻」,「賣妻」已然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印度是一個男女比例不平衡的國家,而且印度在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都比較落後,而且他們還有很多我們不能理解的,甚至聽起來覺得匪夷所思的習俗。「租妻」,「賣妻」就是聽起來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一個印度傳統落後習俗。
近幾年,這種情況得到了改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交融,印度也出現了很多有著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正視印度流傳了幾百年的這一男女不平等的陋習,他們開始對女性的悲慘命運產生悲憫之情。很多印度人都開始企圖改變廣大民眾的思想,他們開始拍關於女權主義的電影,開始讓女性走上熒幕,把女性悲慘的生活展現在大眾面前,使得這種情況得到了改善。
㈣ 丈夫把懷孕的老婆賣給了窯子的印度電影叫什麼
丈夫把懷孕的老婆賣給了窯子的印度電影叫翻滾吧爸爸。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___________;英語:RepublicofIndia),通稱印度(印地語:____;英語:India),位於10°N-30°N之間,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電影,也被稱為運動畫面或動態畫面,即"映畫",是作品視覺藝術形式,通過使用移動圖像來表達溝通思想,故事,認知,情感,價值觀,或各類大氣模擬體驗。這些圖像通常伴隨著聲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的縮寫,通常用於指代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形式。膜的運動圖像被用創建拍攝具有實際場景運動畫面相機,通過拍攝使用傳統的圖紙或微縮模型動畫技術,藉助於CGI和計算機動畫,或通過一些或所有這些技術的組合,和其他視覺效果。傳統上,電影通過光化學過程記錄在賽璐珞膠片上,然後通過電影放映機放映到大屏幕上。當代電影在製作、發行和展覽的整個過程中通常是完全數字化的,而以光化學形式錄制的電影傳統上包括類似的光學配樂(口語、音樂和其他聲音的圖形記錄,這些聲音伴隨圖像運行沿著電影的一部分專門為它保留,而不是投影)。
㈤ 電影《摔跤吧爸爸》台詞
電影《摔跤吧爸爸》台詞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的電影。電影《摔跤吧爸爸》台詞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如果你拿了銀牌,人們遲早都會忘了你,但如果你拿了金牌,你就是榜樣,而人們是永遠不會忘記榜樣的。
2.永遠尊敬你的祖國,你會因為對祖國的尊敬而獲得祖國對你同等的尊敬。
3.光打造身體,你是成不了一個摔跤選手的。摔跤是一種融入血液的東西。
4.犀牛雖然很有力量,但老虎能同時運用力量和技巧。我們應該成為老虎而不是犀牛。
5.我之前沒粗旦想到的是,金牌誰都可以奪得,男孩可以,女孩也可以。
6.沒有人支持你去拿獎牌,但如果你不贏塊獎牌回來,所有人都會詛咒你。
7.金牌選手不會從天而降,你必須用熱愛、刻苦和投入來澆灌他們。
8.戰斗之前,你需要戰勝自己的恐懼。
《摔跤吧爸爸》:國家金牌意識的覺醒和真實的印度婦女地位
2016 年裡約奧運會,joseph schooling 擊敗菲爾普斯,拿下了新加坡建國以來的首個金牌。在我們眼裡,奧運金牌早已不是什麼稀罕物,而在只有五百萬人口的彈丸新加坡,Schooling就是國家英雄一般。
回國後,新加坡給他安排一場慶祝勝利的遊行。Schooling站在敞篷雙層巴士的最上層,巴士載著他緩緩開過新加坡的一條條主幹道。街道兩旁站滿了翹首期盼的民眾,巴士開過的時候,很多人還一直追著巴士跑。這種國寶級別的待遇和關注度,我在新加坡只看過一次,那就是2015年李光耀去世。李光耀的靈柩同樣緩緩地經過了一條條的主幹道,街邊一樣滿滿的人群注目著。只不過上次是目送一個英雄的離開。這次是迎接一個英雄的到來。
Schooling的奪金究竟對這個國家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首先,它讓新加坡人民跟過節一樣歡欣了好久。其次,據說每個游泳館的少年游泳班爆滿,尤其是蝶泳。因為Schooling拿下的是100米蝶泳的冠軍。論偶像的力量!最重要的,一個聲音,一種意識悄然地在新加坡民眾之間萌發出來,那就是:新加坡人也可以拿奧運冠軍!突然間,大家就覺得金牌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了。但是“”我(們)也可以“”這個聲音,這個意識讓新加坡人足足等了51年。
新加坡這么富足的一個國家,運動方面的投資從來都是不差錢。為了激勵運動員奪獎牌,心甘情願地拿錢去砸運動員們。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奧運金牌據說只有20萬人民幣的獎金。而2008年奧運會,依靠轉新加坡國籍的中國乒乓球運動員,新加坡拿下了銀牌,當時就給運動員接近四百萬人民幣的獎金。當然,這個獎金要跟教練分點。但就算是在這樣砸重金的激勵制度下,新加坡在2016年之前都沒出現過真正由新加坡人奪牌的成績。
奧運種子選手都是萬里挑一,想想新加坡的人口基數,跟中國比起來,能挑的范圍也不大。但岩或擾挑出來的也不會體育素質差。奧運會28項比賽。要是不擅長田徑,可以玩器械;不擅長陸地的,可以玩水裡的。總能找到契合自家國情和人種特團昌點的運動進行一搏。新加坡運動史上也不乏表現出色的運動員。但對於國際比賽奪冠,關鍵還是大家的自信沒有出來。這種長久以往的“我不可以”魔咒一直打不破,直到Schooling的.出現。
設想一下,連新加坡這種萬事具備的國家,要培養出“我(們)也可以”的意識都需要50年,更別說條件更復雜和落後的印度。
根據維基網路,印度在奧運會上並不是無金,只是很少。過去十年,只有在2008年拿過一枚男子射擊金牌。為什麼?印度人總體看上去並不羸弱。印度種姓裡面還有一支是專門的武士階層,自古以來,保家衛國,驍勇善戰。特別是他們的錫克族,男人高大魁梧,雄壯有力。拉去扔個鐵餅什麼的,妥妥的。但印度就是沒有金牌。
當然印度的當今體育狀況跟政府的不作為大有關系 (電影里也有一個場景諷刺這個)。但還有另外兩個繞不開原因。一個是板球運動在印度的盛行;另一個就是女性地位問題。
板球在印度不僅是國球,還是國體。體格強健的男孩子們,早早地就投入了板球的參與和訓練中。在印度,板球運動員就像寶萊塢明星一樣。成為頂級運動員還可以坐收無盡的財富和名望。在賽場上,沒有人論你的出身,只看你的表現。這於是成為了很多男孩子想要擺脫窮困生活的動力。而其他一些體育項目,因為相較板球運動而言,缺乏政府支持,媒體追捧,觀眾關注,投身的運動員越發地不多。
在男人們都前仆後繼地奔向板球時,印度的女性運動員們正悄悄地崛起。2016年裡約奧運會,印度只斬獲兩枚獎牌,一銅一銀,羽毛球和摔跤,但都歸功於女性運動員的傑出表現。而且,越來越多的印度女性正投身到職業體育中來。在這里,一定要談一下印度的女性地位問題。
其實我們中國人對印度所知甚少,也經常以固有思維去偏見地理解印度。印象里都是時常在網上看的什麼這兒,那兒又發生強奸案了;女方天價嫁妝,一旦嫁人就只能在家伺候夫家人,還要被夫家人家暴之類的,在我們看來簡直要落後到一世紀前去了。
首先,以上的這些都是還會發生在印度的事實。但是它不代表印度的全部。我們看印度就像很多年,西方世界看中國一樣。那個時候西方媒體跑到中國,挖掘到了一個農村在買妻買兒的新聞,就跑回去大肆宣傳,搞得西方世界以為中國落後得跟什麼似的。但其實,現在中國農村有些地方還是在買妻買兒。
印度的歷史文化境況跟中國完全不同。中國的統一性和一致性比印度高得多。 自古以來,印度次大陸上存在多個獨立的王國,每個王國因為地緣差異,發展出了各自的語言和文化,它們在歷史的進程中演變成了如今的印度各邦。然後因為歷史原因,印度國內的差異性因南北而定,因邦而定,因宗教而定,因文化而定(由古代種姓演變而來),等等。非常的復雜。這就是為什麼印度是世界上最具有多樣性的國家。也就是說,以偏概全的方法在印度最不適用。基於這個多樣性的認識,才可以進一步了解印度女性到底地位怎麼樣。簡單來說,南部比北部好,城市比農村好。
印度莫卧兒王朝,是中亞後裔,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在16世紀至19世紀建立的帝國 (維基網路)。莫卧兒帝國的統治者信奉伊斯蘭教,建都在印度北部,德里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新德里邊上的泰姬陵就是極具伊斯蘭教建築特色的皇陵。雖然全盛時期,莫卧兒王朝也佔領了多是印度土著的南部,但天高皇帝遠,南部並沒有受其文化政治過多的影響。而如今,南部相較北部,思想也是更為現代開明。反而是,北部,本土的印度教文化被伊斯蘭教慢慢地影響,其中就包括伊斯蘭教中男尊女卑的教義。早在莫卧兒帝國之前,印度的兩性地位非常平等,但後來婦女地位慢慢有降低,伊斯蘭教的入浸,加劇了婦女地位的下滑。後來英殖民地時期,本身兩性地位也不平等的英國也沒有在女性地位這個問題有過什麼作為。印度女性就這么水深火熱地生活了幾百年直到新世紀的到來。
印度的經濟在過去幾十年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但現代化大都市還是屈指可數。印度都市女性,普遍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錯,其中高知女性占相當的比例。社會地位基本上於男性旗鼓相當。印度不僅迎來第一位女總理英迪拉·甘地,還有差點也稱為總理的索尼婭·甘地 (他們都來自尼赫魯甘地家族),還有大批的女性高層活躍在印度商界和工業界,美國美林銀行印度-主席Kaku Nakhate,埃森哲咨詢印度-主席Rekha Menon,印度國家銀行主席-Arundhati Bhattacharya 等等
但是,情況一到經濟條件比較落後的區域就不那麼樂觀了。特別是北部農村,缺乏教育,因循守舊。有些地方兒童婚姻至今還存在。Dangalz裡面的摔跤家庭就來自靠近新德里的一個城邦的農村。況且電影里父親對女兒的摔跤啟蒙還是差不多二十幾年前。可想而知,那個時候他要頂住多大的輿論壓力對女兒進行摔跤訓練,而一個農村女孩子從事職業體育是一件多麼驚世駭俗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父親在決賽前夕要對女兒說那番話,贏得金牌就能告訴那些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女孩們:“我(們)”也可以。
2016年裡約奧運會後,印度國內對自己的體育表現開始進行深深的反省,畢竟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只拿回了兩枚獎牌還是件很丟臉的事實,而且與自己在國際樹立起的崛起經濟體形象不符。而阿米爾汗的Dangal恰時地上線正契合了印度人民迫切想要在體育賽事上重新證明自己的願望,想必全國上下都被這部電影給激勵到了。論名人的社會責任感!
關於演員,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這位51歲的大叔為了扮演電影里的父親,親自上陣,增肉甩肉的勵志故事。不僅是他,扮演他的女兒們的四個姑娘也是相當出彩。最喜歡裡面扮演二女兒的那個小演員。圓嘟嘟的臉配一副總是懵圈的表情,萌萌噠。當時看完電影,第一件事就是去查這些姑娘是業余摔跤選手還是專業演員。因為,裡面的比賽場景太逼真!太高難度了!就跟看真正的摔跤比賽一樣驚險。結果,沒想到,這四個姑娘都是演員而已。為了演好摔跤的鏡頭, 進行了為期9個月,每周6天,奧運選手級別的訓練。我只想說,大寫的服!順便鄙視一下國內那些靠摳圖,替身圈錢的明星們。
;㈥ 印度強奸頻發,印度到底有多麼歧視女性
究其根本,強奸案頻發,跟社會、法律、男女平等程度等等方面都是有關系的。社會風氣的影響,社會治安的強與弱,法律懲罰罪犯的厲害程度,印度性別歧視非常嚴重,嚴重瞧不起女性,男女比例失調。種種原因加起來造就了如今的印度。人口大國,男女不平等,教育水平低下,沒有犯罪意識。婦女地位低下,法律無法保護女性,反倒成為劊子手對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其實這種事情在我國也發生過很多。我們能看到這種新聞證明她們開始發聲了,或許慢慢會越來越好。光棍多了,很多人為了解決生理需求,就選擇去做了違法的事情。印度很多地方,如果新生兒是女孩子,很多人會選擇將女孩溺亡。性別比例看起來還好,但是實際算上去男女比例是152:100,也就是說每150個印度男子中有50個要打光棍,比我們國家的男女比例不協調多了。
其實印度國內對於那些強奸犯也是恨之入骨,每次爆出那些丑聞,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很是憤慨,上街遊行示威,呼籲政府嚴辦此事。希望人類文明還是逐漸進步,這些不公平的事情盡量少一點,為那些受害的印度婦女沉痛默哀。
㈦ 何家駒買妻求榮是什麼電影
何家駒賣老婆是電影《獄中龍叢大》。
劇情簡介
張榮日(何家勁)為一富家子弟,因無法接受母親再中晌嫁,一時沖動而犯事,被判入勞役中心,受到舊犯的欺凌,幸得同房阿豪(劉德華)相助,成為患難之交。二人皆是有志青年,不但努力工作,更在「高級程度會考」中考獲優良成績。
出獄後,榮日赴英修讀法律,阿豪卻因家庭環境所迫,出社會工作。後因遭黑道人物馬超勒索,無計之下,唯有投靠在中心所識朋友,從此加入黑社會。六年後,榮日學成歸滲培豎來,阿豪亦成為了黑道大哥。
㈧ 請給介紹幾個好看的印度電影,老的新的都可以,謝謝!
<阿育王>
<寶來塢的生死戀>
男主角都是同一個人,很有型的啊,演的很好!
我很喜歡這兩部片子,有時間你也去看看啊,真的很好看的!
㈨ 印度美女難言的慘痛人生:富豪用50萬做彩禮,父子6人共娶一妻
一個女人同時嫁給五個男人,並且還要侍奉自己的公公,多麼荒唐的場面。
而這荒唐的一幕來自於電影《沒有女人的國家》。
在電影的開頭,手舞足蹈的男人和雙手祈禱的男人在屋外等候,屋內是產婆和一個正要生孩子的婦人。
屋內,只有孕婦生孩子的叫痛,屋外,只有男人的陌聲祈禱。
他希望妻子生個男孩。
不過他的祈禱似乎並沒有起作用——當孕婦生完孩子已經無力,產婆出屋告訴男人,是個女孩。
此時,男人臉上已無半點喜色。
第二天早上,男人把昨夜女孩才生出的孩子抱了出來,浸入水中,以獻祭的方式祈禱來年生個男孩。
這是片頭,但也是印度現狀,對於印度的大多數家庭來說,生女孩都不好,因為生女孩就意味著一筆昂貴的嫁妝,還有孩子生下來以後被人視作地位低下的人的情況,這一切都在表面,在印度生個女孩,真的不是什麼好情況。
回到電影劇情,拉莫是一個村子的富豪,他有5個兒子,而五個兒子都娶不到老婆,這不是因為他沒錢娶不到,而是因為村子裡面根本就沒有女人。
所以,拉莫很著急,他委託一個牧師幫自己找到一個女孩子,無論是誰,他都要幫忙找到,錢不是問題,他會付很多錢。
牧師接受了這個要求,但對於牧師來說這真的就是犯了難,因為前面說過,印度的村子裡幾乎沒有女人,即便有,也會像開頭的那樣在水中浸死。
然而,不巧的是,牧師還真的找到了,真的找到了一個女孩。
在牧師尋求女孩已久而始終無果的情況下,一天,牧師前往河邊散心,而就在河邊,他看到了一個聲音如百靈鳥清脆,面貌如天上女神般清麗的女孩。
女孩正在樹上採摘青果,而牧師的目光似有過於冒犯的意思,女孩很快就注意到了這道目光,像靈巧的小鳥跑開,而牧師也不依不饒,畢竟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真正的女孩子,他不可能放棄,他順著女孩的足跡,找到了女孩的家中。
他沒有直接看到女孩,當然,他也不會直接找女孩,他找到了女孩的父親,和女孩的父親談了一筆關於女兒買賣的生意。
住在山裡的女孩父親在一口價十萬加一頭奶牛的情況下,賣了自己的女兒。
這筆生意達成後,富豪和女孩父親進行了第一次接觸,但當女孩父親接觸到富豪一家時,女孩父親竟然有些猶豫,有些要反悔的意思。
富豪這邊對此可就是急了,和女孩的父親馬上起了商討,而這個商討結果馬上就出來了,是在意料之中的荒唐——富豪以50萬盧比和2頭奶牛的價格獲得了女孩的所有權,女孩將同時嫁給他的五個兒子。
這場交易最終在女孩嫁過去那天達成了,而女孩,開始了她的悲苦命運。
在拉莫的村子,女人幾乎沒有,別說是花季少女,就是80歲的老太太也是看不到的,男人們雖然有對女性的渴望,但從來得不到發泄,他們的慾望往往是以各種扭曲的方式發泄的,如男人扮女人跳艷舞騙取男人們的慾望和錢財。
幾乎村子裡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他們既瞧不上女人,又在某種角度上渴望女人,但他們又從來不生女孩,村民是這樣的,拉莫也是這樣的。
拉莫雖然曾經有過妻子,現在也有5個兒子,但他同樣是多年來慾望得不到一點發泄,所以,在女孩卡爾姬來的第一天,拉莫就對她下手了。
拉莫奪走了自己兒媳婦的初夜,並且因為卡爾姬是同時嫁給5個人的關系,拉莫還分配了卡爾姬一周內的歸屬權——周一到周五分別歸屬為5個兒子所有,而周日周天,卡爾姬是屬於他的。
對於這群爺們對她的態度卡爾姬是很悲傷的,她甚至想過不止一次地要逃跑,不止一次地想過要回家,但一個契機,切斷了她想要回家的念頭。
卡爾姬在嫁到拉莫家後,曾經給自己的父親寫過信,傾訴自己的遭遇並不好,就連自己的公公也要對自己動手動腳。這封信,卡爾姬父親看到了,而有一天卡爾姬的父親就著這件事氣沖沖地來理論,他質問卡爾姬:「你就讓那老東西白白……你?不花一分錢?」
卡爾姬聽到這話幾乎是面如死灰,但她的父親對此毫無感觸,他只是找到了拉莫,並以此再敲詐了拉莫10萬盧比和一頭奶牛。
在卡爾姬的父親走之前,卡爾姬的父親停下來,卡爾姬還以為是父親要帶自己回家,但卡爾姬的父親只是告訴她家裡什麼事也沒有,她不用回家,她待在這里就好,如果他們要讓更多的人來和她有關系,她一定要向他說,他好來索取更多的錢。
卡爾姬心死了,被她父親深深地捅了一刀。
無法逃走的卡爾姬只好安心地待在拉莫的家中,但在拉莫家中越呆越久的同時,卡爾姬發現了真正對她好的人——老五。
老五是拉莫家中最年幼的孩子,甚至還在上學,每當輪到她侍奉老五的那一天,老五總是很關心他,不像別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公公,只想要在自己身上發泄,還有把自己當作生育工具,老五還教她讀書,給她講故事,安慰她,卡爾姬就慢慢地生出了想要和老五談戀愛的想法。
逐漸地,老五和卡爾姬的戀情逐漸被家中另外5位男性發現,他們擔心卡爾姬以後會一直在老五身後,而他們再也沒有辦法在卡爾姬身上發泄慾望,他們選擇了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
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父子5人,在一個夜晚,他們悄悄地將老五扔到了一條河中,而卡爾姬早上起來去找老五,就只發現了一具冷冰冰的s體。
這下卡爾姬在拉莫家中毫無牽掛了,所以,卡爾姬想要逃跑。
一次,卡爾姬聯繫到僕人,讓僕人幫助她逃跑,僕人幫助了她,但他們的計劃被父子五人知道,僕人當場被打死,而卡爾姬被拉莫一家帶回了家,並且拴在了牛棚里。
僕人的家人聽說了這件事,他們很氣憤,但他們沒有辦法直接找拉莫的麻煩,而是選擇了找卡爾姬的麻煩。
卡爾姬一直被拴在牛棚中,拉莫一家也不給她吃喝,氣憤的村民們趁著夜晚,到了拉莫家的牛棚,一個個地將慾望和怒火都傾瀉而出,全部發泄到了卡爾姬身上。
卡爾姬更不被當作人了。
拉莫一家對此從不理睬。
在村民們回去後,卡爾姬「人盡可夫」的名聲傳開了,後來每晚都會有村民藉助討伐富豪的名聲前來和卡爾姬發生關系。
卡爾姬整天在牛棚之中,拉莫家的人從來不管她,唯一管她的就是拉莫家的新僕人,僕人見卡爾姬被拴在牛棚,他覺得卡爾姬可憐,每天就給卡爾姬送來食物和水,不然卡爾姬早就該一命歸西了。
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在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不知道多少年後,卡爾姬突然懷孕了。
這個消息震驚了拉莫一家,同時,也震驚了所有的村民。
拉莫一家在思考,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拉莫很自信地說是自己的,因為卡爾姬的初夜是自己的,而其他四個兒子,也紛紛說是自己的;村民們同樣也覺得孩子是自己的,因為他們晚上天天會有人去找拉莫加牛棚找卡爾姬發生關系。
於是,一場因為孩子是誰的爭奪開始了。
村民們在知道卡爾姬懷孕後,都來到了拉莫門前,聲討要奪回卡爾姬。拉莫一家對此則不以為然,拉莫直接掏出來獵槍,以此震懾村民們,但村民們由於人多勢眾,一席人直接追著拉莫一家打,活生生把拉莫四個兒子全部打死,而拉莫最後也帶著卡爾姬逃走。
時間臨近生產的那天,牧師為拉莫做了一個儀式,說卡爾姬生出來的一定是個男孩。
拉莫此時心中恨死了卡爾姬,他覺得卡爾姬是個不祥的女人,他在痛苦中叫走了僕人,他拿出了一柄刀,想要一刀捅死卡爾姬,但僕人並沒有走,而是一直在拉莫背後,他見情況不對,一刀捅死了拉莫。
卡爾姬這邊的生產照常,當孩子生下來,僕人和虛弱的卡爾姬看著孩子,卡爾姬露出了笑容,她說道:「是個女孩。」
電影到這里也就結束了,雖然結局並沒有直接說明那個女孩的結局會怎麼樣,但在電影的開頭已經暗示過了,也許那個女孩也會在水中沉睡,而不會來到這個世界走一遭,也許她會和她的母親一般,受盡苦難,再笑著生出另一個女孩。
雖然這是個電影,但,這是對印度情況的寫實狀況。
在印度,買妻換妻租妻這種行為幾乎是不間斷地在發生,因為在他們的文化里從來沒有女人的位置,所以他們從來不管女人是否被被侵害或者侮辱——他們一直都認為,只要女人被侵害了,就是不幹凈的。
但印度強奸事件又屢見不鮮,甚至警察和政府官員都已經是一副無所謂的狀態。
這是在印度的幾個事情:一起新聞,一個女孩被她的父親侵犯,在她僅僅還在上六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天天如此,甚至後來還干起了拉皮條的生意;這是印度的黑公交輪奸案,一個女孩在公交車上,遭遇了司機和6名陌生男子的侵犯,最後搶救無效死亡;這是印度的一起新聞一個父親帶著自己的女兒和老婆在街上走,突然20幾個人竄出來,那20幾個人當著這位父親的面侵犯了他的老婆和女兒,還把他綁起來,他什麼都做不了。
這不是最過分的。
印度女性真的地位很低微,不管是因為種姓制度還是因為別的東西給他們思想植入的一些東西,但最離譜的,還是關於印度強奸案這個事情,犯事者是平民的只佔了2%。
在比較嚴重的事件裡面,除了因為性虐待致死的以外,還有人甚至是直接傷害女性,或者叫奸殺女性。
一個女孩,在公交車上,她只有16歲,幾個男子在公交車上找到了她,他們二話不說,直接開始強奸,並且以惡劣的行為最終導致女孩死亡。
這叫只是叫侵害嘛?這已經是草菅人命了,說輕點是虐待女性,說重點,是毫無人性。
大多數強奸案都是有一地地位的人在做,他們從不說什麼,對所有事情一笑置之,不理會自己所做的所有惡行。
這也就是為什麼窮人從來不想生女孩,因為生女孩女孩地位低下,幾乎,很少有窮人的女兒不會遭遇強奸的,而且在嫁女孩的時候,父母還需要支付很大一筆嫁妝,基本上養了十幾年的女兒,最後也會是給別人養的。
沒錢,不可能養女兒。
而沒錢和有錢,也是這背後的原因之一。
在印度的文化中,種姓制度是一個大頭,他幾乎就決定了一個印度人生來的命運是如何的,沒錢的註定一輩子沒錢,有錢的始終都有錢,然後,他們的文化又輕視女性,所以在富人的眼中,女人是玩物,根本不是人,窮人就是根本娶不了妻子,所以富人的想法一代傳一代,他們又始終是有錢那一批人,他們不缺錢,想怎麼玩自己心中的想法就怎麼玩,所有人都不在乎這些事情了,低種姓的根本不會去反抗那些高種姓的,習慣了接受。
窮人,就住在貧民窟,富人,就住在豪宅。窮人,就命不值錢,富人,就花多少錢也要救自己一命,這些東西好像天經地義一樣。
就拿疫情期間說,印度政府曾經鎖國,這一操作導致了數以百萬計的平民沒有收到這個消息,那些商人和富人都隱身了,誰都不告訴他們,於是這些窮人最後只能徒步回家,他們有的就在這段路上走幾百公里,但抱怨毫無用處。
「我日夜趕路,我有什麼選擇?我幾乎沒有錢和食物。」
這樣的話,從印度窮人的口中說出來,好像一點不奇怪。
雖然同為古文明大國,印度和我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兩條路,我們至今能看到印度不是一個和平的地方,它保留了它古樸的東西的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糟粕,在我們看來一點用沒有,絲毫不符合人性的糟粕,但對此,他們覺得很好。
只能希望,世界真的有和諧美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