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又一部印度復仇爽片,不得不承認印度電影也越來越好了
自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以來,印度進口片也成了內地影院的一個常選項。不過那個時候對國人還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力,直到阿米爾汗的《摔跤吧!爸爸》在中國狂攬十幾億票房之後,越來越多的印度開始扎堆往中國引進,但是貌似沒有一部超過了《摔爸》,不過那些後來的片子質量其實都還可以。
反映印度 社會 現實問題、抨擊政府,諷刺宗教,印度片敢拍也成為了我們對他們新的印象。 對於印度電影我之前一直都只比較關注阿米爾汗的電影,不過最近無意中在TX視頻上了看到了這部寶藏印度片—— 《無所不能》
看到有很多評論說:它是《調音師》和《一個母親的復仇》結合體,燃到飛起。當初十幾分鍾的短片《調音師》也讓人很驚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很經典。
這部電影的男主由赫里尼克·羅斯漢飾演,但我想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對他不太了解,我去查了一下關於這位演員的一些資料,在中國雖然沒什麼大的知名度,但是在印度他是全民健身偶像,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男星之一,常年霸佔寶萊塢最帥男星榜首。因擅長舞蹈,顏值身材俱佳,在印度被稱為史泰龍、布拉德皮特和邁克爾傑克遜的三合一。
回到劇情,他飾演的男主羅漢,是個盲人。然而他並沒有因為身體的殘疾活成弱者。雖然眼睛看不見,但上帝是公平的,除了眼睛,他的各項器官功能都比旁人靈敏。他擅長模仿聲音,因此成為配音演員,有著穩定的收入。嗅覺靈敏,即使對面鄰居不說話,他也能通過鼻子聞出他剛吃過什麼,從而通過習慣辨認他是誰。聽覺敏銳,也許看不見的人都有一雙好耳朵,羅漢也能通過耳朵,判斷對方的位置,及周邊大體狀況。
這些所有的異於常人的特徵,都在向觀眾表明這羅漢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活著:生活自理、經濟獨立。不需要依靠別人的同情而活著,雖然追求幸福的過程會比普通人辛苦,但也過得很好,最起碼是有尊嚴的活著。
羅漢的性格並沒有因為殘疾而變得孤僻,反而很樂觀積極向上卻也自尊心極強。當他邂逅同樣是盲人的蘇時,蘇美麗且獨立,是個鋼琴師,兩人經介紹相談甚歡。可是當蘇表達了不想結婚的想法,認為他們是兩個沒有光明的人時,羅漢則表示,一個人的自信是他最大的力量,他強烈的自尊感賦予了他自信,即使是殘疾人也一樣擁有追尋幸福的權利。
也許是因為羅漢的鼓勵和真誠打動,蘇不僅感受到了浪漫、美好,更體會到了之前從未有過的尊嚴感。如果說這是一部愛情片,從追求女主,到談戀愛,結婚,這無疑是一段讓人上頭的愛情,羨慕的人直接變身檸檬精。
但是這是一部"前面相愛有多甜,後面復仇就有多燃"的電影。美好的生活並沒有長久,權貴的弟弟阿密特對羅漢心生嫉妒,阿密特的出現也讓原本冒著粉紅泡泡的劇情轉瞬即逝。這一天在羅漢出門上班後,一個人在家的蘇被他和同伴侮辱了。蘇被封住口,綁在床上,羅漢看不見,不停地摸索,焦急地詢問她怎麼了。
蘇被侮辱後報警,和復仇片大致套路一樣,警察向來坐視不管,這次也不例外。而且因為是盲人,根本無法指認。悲劇到這里還沒有結束,受害者夫婦被警察送上車,表面上說是送他們去醫院,實際卻是送去偏遠的倉庫。被關24小時之後被丟進了海水,而這都是為了消滅證據。
當羅漢有一次帶著蘇又去報案,依然沒有得到公正的對待。蘇攔住憤怒的丈夫,無論如何要回家,不告了。蘇明白 社會 對他們的惡意,為了保護丈夫,她選擇了忍氣吞聲。印度女人地位卑微,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事實。
某一天羅漢回到家,他一進門就開始說好話,安慰妻子,可是沒有迴音。可鏡頭一轉,是蘇的雙腳。蘇用一條白布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羅漢看不見,從感覺到不對勁,再到摸到蘇的腳,鏡頭一點點的向我們展示著羅漢的絕望內心。
而那個反派阿密特之所以猖狂,是因為他背後有議員哥哥。蘇的自殺,是因為在印度權貴與司法勾結的體制下,尊嚴消失殆盡,只剩下絕望,也許只有死才能擺脫尊嚴被權貴者蹂躪的結局。《無所不能》的復仇,直擊紮根於印度 社會 的三方惡勢力:被金錢蒙蔽雙眼的警察,被觀念堵了良心的印度男人,被權力蒙了心的政府。
議員知道弟弟的胡作非為,給他擦完屁股後只斥責幾句。他還曾安慰羅漢:她的新婚之夜是你的,阿密特也沒拿走什麼。言外之意,女人初夜過後,就一文不值了。還問羅漢:"要是她這么想自殺,為什麼不在第一次侮辱後就自殺,非要等到第二次呢?"我的天,這是什麼強盜邏輯。好,既然警察和政府幫不了我,那我就自己為自己找回公道。
印度電影的想像力,在這場盲人復仇之戰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羅漢就這樣在警察的眼皮底下,利用平時生活的技能與智慧,憑借自己內心捍衛尊嚴的勇氣和為妻子復仇的決心,策劃了一場堪稱天衣無縫的復仇,並且全身而退。
在復仇中,很多都是無聲殺人,羅漢的眼盲"看不見"也從劣勢變成了優勢。當所有人都認為羅漢作為一個生理上的弱者,只能選擇忍氣吞聲時,他用行動告訴我們,為了自己和妻子的尊嚴,他無所不能。
電影表達的內涵很現實,每一個人的尊嚴都不允許被踐踏。為什麼我們都說印度電影越來越好,因為他們敢拍,他們敢於揭露 社會 的醜陋,揭開 社會 的遮羞布。
我也期待中國電影市場可以出現越來越多優秀的反映現實題材的佳作,我也相信《我不是葯神》只是國產現實題材佳作的開端,往後會越來越好!
Ⅱ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無所不能》
印度電影既走心,又大膽。
1、編劇設計了各種鋪墊,前30分鍾一直在撒狗糧,但是很多細節開始不動聲色地滲透:配音專業、電梯井、安全掛鉤、汽油倉庫、蠟燭等等,在後期復仇時一一利用起來,設計得很精巧。
2、敢於直接暴露,國際 社會 經常提到的強奸、腐敗等問題,讓影片更真實。
3、當然,神片終究是神片,邏輯上很多漏洞,要求三個被殺人物必須夠呆,夠磨蹭,才能實現完美復仇,也是有些遺憾。
整體評價:好片,值得一看。
《無所不能》,這部印度電影講述了一個盲人復仇的故事,電影前半部是浪漫愛情片,後半部是復仇動作片。在失去心愛的妻子後,盲人羅漢雖然眼睛看不見,卻辦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從弱者變成了強者,奪回了自己的尊嚴。在這場復仇大戰中,擁有矯健身手、心思縝密的盲人帥哥,化身成為無所不能的超人,顯得勵志色彩十足。「我本無能無力 但我愛你 我願意為了你無所不能 讓你的每一個願望得以實現 就是我的人生目標」最後說一下 這幾年國內引進的印度片口碑都挺爆的 印度電影在懸疑領域的成熟度已經高得嚇人 總能在一個好點子上延伸出一個細節充沛 劇情飽滿的好故事 從一瞬間的甜到令人窒息的虐 最後促成了拳拳到肉的燃 男主的每一次都是觀影者的一次宣洩 對劇情 對 社會 對不堪重負的生活 無比真實 卻又無比遙遠
力薦 這是一部對縝密性要求不太高的懸疑愛好者不容錯過的好電影 值得二刷
要評價印度電影《無所不能》就不得不提今年非常火爆的《調音師》,有比較才有高低,因為兩部電影主角都是盲人的特點,所以有一定的比較性,等我們把兩部電影深度比較解析就能做出客觀評價《無所不能》了
一.從電影定位分析:《調音師》屬於懸疑類影片,劇情改編自法國同名短劇《調音師》,劇情的基因已經確定了它是一部懸疑犯罪電影,經過印度改變當然要加入大家習以為常的載歌載舞來豐富電影元素,最大的看點就是劇情的不斷反轉!
《無所不能》則是著重諷刺印度的腐敗和法律的不健全,只是從一個盲人的角度來講這個故事嘲諷意味更濃烈一些,它是介於懸疑和劇情片之間,前面大肆渲染了男主羅漢雖是盲人但對生活充滿自信 希望,和同樣是盲人但依然樂觀向上的女友情投意合,最終喜結連理走到一起!
二.從故事情節比較評價:《調音師》講述一個懷揣夢想的鋼琴家進階之路失敗,轉行做調音師,但人們更信賴一個盲人的聽覺敏銳適合做調音師工作,男主索性假扮盲人調音師,這樣獲得了人們的信賴他獲得同情和更多的回報,由於假扮盲人發生了後面一系列的劇情反轉,盲人成為了謀殺案現場的唯一目擊證人!
評價電影《無所不能》的劇情:勵志的盲人羅漢生活自信樂觀,和同樣是盲人的堅強女孩相愛到結婚,本人幸福美滿不料被壞人看上了女孩的美滿並強行侵犯了女孩,然而報警並沒有效果,警察已經成為了幫凶,再堅強的女孩也經受不住幾次三番的侵犯,最終選擇了不歸路,男主羅漢被逼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懲罰罪犯!
三.從電影的 社會 效應評價《無所不能》,《調音師》意義上是一部純犯罪片,雖然中間有加入反映販賣人體器官的的犯罪團伙,也只是劇情反轉當中的一環,不是主題思想,電影最後也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把結果給到觀眾去發揮想像!
要評價的《無所不能》電影主旋律一直就是反映印度的法律對於保護婦女就是個瞎子般的存在,只是保護有權有勢的人罷了,主題比較明確中心思想只有一個!
分析到這里相信你心裡對電影《無所不能》的評價已經躍然紙上,希望天下太平能夠少些災難多一些幸福!
從元素上來說,《無所不能》還是一部比較典型的印度商業電影,糅合了愛情、歌舞、動作、英雄主義等等印度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
不過,雖然是以 娛樂 為主,但也有其嚴肅的主題,那就是關於人的尊嚴。無論是羅漢本身的為人處世、還是後來和蘇皮莉亞的愛情亦或是最後的驚險復仇,都是強調了尊嚴,強調了人的尊嚴不可撼動,哪怕他是弱勢群體。
上半段愛情,下半段復仇的故事結構,很容易讓人想到阿米爾汗的經典電影《未知死亡》,就愛情部分來說,米叔的這部電影更出彩、動人,但從主題深刻上來說,《無所不能》略勝一籌。
印度口碑新片《無所不能》,有看過的印度電影中最養眼的女主,一部以盲人視角為切入點,講述權貴與平民、施暴與復仇的印度電影。
開篇是一對盲人的幸福愛情,極為浪漫唯美。男主羅漢是一個盲人,但他並沒有成為生活中的弱者,他是一個擅長模仿聲音的配音演員,並有著靈敏的嗅覺與聽覺,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自理經濟獨立的「正常人」,羅漢用他獨有的特質,打動了本不想結婚的女主蘇皮莉亞的芳心。
然而,好景不長,女主蘇皮莉亞遭遇到權貴弟弟阿密特的強奸,蘇皮莉亞自殺。阿密特是一個內心相當歧視盲人的人,在羅漢和蘇皮莉亞大婚之夜,就對他們進行騷擾,嘲笑羅漢是個瞎子,居然還能有老婆。
隨後,趁羅漢不在家時,帶著手下混混,阿密特強奸了蘇皮莉亞。收受了好處的警察,對此坐視不理,很快蘇皮莉亞再次遭受強奸,不但如此,阿密特還告訴她,以後會經常來侵犯她。
當所有人都認為羅漢作為一個生理上的弱者,必定會選擇忍氣吞聲時,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NO,為了捍衛尊嚴,羅漢利用了平日生活的技能與智慧,憑著捍衛尊嚴的巨大勇氣與決心,策劃了一場堪稱精妙絕倫的復仇,借刀殺人、挑撥離間、埋設陷阱,他無所不能。
影片同樣糅合了印度電影一貫的愛情、歌舞、動作等元素,但再次以一個不同切入點反映 社會 現實題材,故事太讓人氣憤了,欺人太甚,忍無可忍,當正義得不到彰顯,你會怎麼辦?
最震撼的一句台詞:完美的世界啊,都是瞎子。
印度高口碑電影,當年票房超過《神秘巨星》,6月5日在國內上映,可以去看看。我看過點映了,總體感覺不錯,要比《一個母親復仇》好看,注意我說的是好看,不喜勿噴。
Ⅲ 如何評價印度懸疑電影《調音師》(AndhaDhun)
調音師這部電影最享受的就是有好的配樂,沒想到一部犯罪懸疑片,我竟然被它的配樂迷的不要,歌舞和配樂是它的一大特色,是它的賣點和看點。而《調音師》這部印度電影,雖然它與以往的印度歌舞片有些不同,但是我對這片子的配樂很是滿意,影片的插曲也顛覆了我對印度歌曲的印象。
Ⅳ 有個4級電影是印度的講的是一款會隱身的手錶這電影叫什麼
這個我正好看過,是印度電影《印度先生》
戰爭狂人穆甘博(戴學廬配音)妄想成為印度的一國之君,指使匪首達加(沈曉謙配音)、泰賈(童自榮配音)在印度各地發動騷亂:焚燒糧食倉庫、販運毒品、走私軍火,以期使印度處於崩潰境地。穆甘博還讓胡曼立博士尋找科學家瓦爾馬發明的隱身術,以便實現主宰世界的野心。
Ⅳ 這部印度片補了一個八年前的腦洞,比原作刺激一百倍!
2010年,曾有一部火爆全網的法國短片《調音師》,看過它的人,都難以忘記在短短14分鍾里,一環扣一環的緊張劇情,以及戛然而止的神結尾,並且急切地想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
和我們一樣,自從看了《調音師》之後,印度導演斯里蘭姆·拉格萬也念念不忘,想要把它改成長電影。
8年過去,他用這部 《看不見的旋律》 把後面的劇情給補上了,叫你見識下腦洞翻舉祥譯成神作是什麼樣子。
劇情簡介 :一個假裝盲眼的鋼琴師,不小心撞上一件命案,他的生活由此發生了改變......
影片開頭是一串詭異的畫外音:「說來話碰亮長,咖啡?」一個很長的故事就此展開。
劇透警告:千萬不要相信你所看到的 。
一切從一個獵人追殺兔子的過程開始,他看起來有些笨拙,在追兔子的過程中滑倒了。這個兔子好像也有點不正常?
瞄準,射擊,打偏,畫面進入黑暗,響起了尖利的剎車聲和正吵搏翻車聲,故事進入另一個敘事空間......
美妙的鋼琴旋律響起來,男主阿卡什出場了。他嫻熟的技巧和陶醉的表情,都說明這是一個優秀的鋼琴家,當他抬起灰白色的眸子時,觀眾恍然大悟,他原來是盲的,不過是假扮的。
他似乎對盲人的生活甘之如飴,因為「盲人能專注,對於藝術家來說,專注就是一切」,「藝術是藝術家生活的意義所在,但他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因此,作為一個正常人,為了藝術,他用瞎子的身份生活,聽起來很吸引人?
在他沒有被熱情的女孩蘇菲撞翻之前,他享受著作為盲人的好處:住租金便宜的殘疾人公寓,許多慕名前來學鋼琴的人。與蘇菲相遇,讓他把灰白色的隱形眼鏡從眼球上摘了下來,他想看清楚她的樣子。美妙的愛情開始了,英俊的瞎子,美麗善良的姑娘,兩人騎著小綿羊在馬路上飛馳,在蘇菲父親的餐廳演奏,以盲人的身份拿到高額的小費,阿卡什簡直是春風得意,這是個愛情故事的標准模板呀。但一顆定時炸彈已經埋下:他的盲人偽裝何時會被發現?他們的愛情將何去何從?
很快,這顆炸彈就爆了。阿卡什在餐廳的表演,打動了一位過氣巨星。這位巨星陶醉於他年輕時的輝煌,而他年輕貌美的妻子西米對他失去了耐心,蠢蠢欲動。巨星想在他們的結婚紀念日給妻子一個驚喜,邀請阿卡什來家裡演奏。阿卡什像那部短片《調音師》里一樣目睹了一場命案,只好靠盲人身份來自保。從此,劇情開始了各種峰迴路轉。
阿卡什很快就從命案現場脫身了,當他去警察局報案時,才發現自己有多倒霉,警察局長就是自己親眼目睹的兇手,非但沒報成案,還把自己又送進了漩渦。他不得不拚命圓謊,命運岌岌可危。
可惜他的運氣實在太差了,他又一次目睹了巨星的妻子西米的殺人現場。他現在就算是真盲,對西米來說也絕對是一個危險的盲人了。
果然,西米來拜訪他了,揭穿了阿卡什的盲人身份。
西米前腳來阿卡什家,蘇菲後腳也來了,遇到了阿卡什樓下的小男孩,他把阿卡什裝盲的事透露給了蘇菲。蘇菲怒不可遏地沖上來,卻發現西米和阿卡什衣不蔽,卻不知道此時阿卡什已經被西米下毒,成了真正的盲人。到此,男主阿卡什的命運掉落谷底,但電影劇情才走了一半,接下來該怎麼繼續?
接下來這部片子才顯現出人性之惡 。從這里陸續出場的角色:賣彩票的大媽、倒賣器官的醫生,都露出了可憎的面目。不管處於何種階層,從事何種職業,為了利益隨時拋棄他人。背叛時刻都在發生,劇情隨時都因人心叵測而翻轉。阿卡什自以為算計了人,卻進入了別人的圈套中。
所有做過壞事的人,都遭到了反噬。阿卡什裝盲人獲取好處,結果成了真盲人;西米為了掩蓋事實殺了一個又一個,被阿卡什同夥綁架;背叛阿卡什的人到頭來送了命。所有的人都在自己製造的局裡吞咽苦果。
2年後,蘇菲在倫敦再次遇到阿卡什時,他與久違的蘇菲講起了故事。「說來話長,咖啡?」
快到結尾處時,你內心也許會覺得,只有蘇菲和阿卡什是好人吧?
這就是這部電影最妙的地方:結尾神來之筆的一個易拉罐,再次證明人性之惡。阿卡什才是最狡猾的玩家。他跟蘇菲編造了一個絕妙的故事,這個故事跟開頭相呼應,獵人,兔子,車禍, 一切皆是謊言 。
當你以為看穿了別人的套路時,可能正在被別人套路 。這部電影以層層推進的高潮,不停反轉的劇情,讓人大呼過癮,欲罷不能。
把短片改成2小時的電影是一種很冒險的嘗試,十個改編九個跪,精湛的內容和巧妙的設計很容易因為額外細節而變得冗長和雞肋。
原來的短片《調音師》對懸念的設置和恐怖氣氛的渲染堪稱完美,帶給人極大的驚悚和緊張的體驗。
這部印度版《調音師》充分借鑒原作的精髓,採用倒敘開場,首尾並行呼應,以及到最後一秒才給出的開放式結局,讓觀眾的注意力始終跟隨著劇情,從頭嗨到尾。而電影中穿插著的印度歌舞及黑色幽默也讓這部電影別具風格。
此片共獲得千萬美元的票房,並被列入IMBD上十部最好的印度電影之一。
導演: 斯里蘭姆·拉格萬 Sriram Raghavan
印度知名的導演和編劇,代表作《強尼·賈德爾》,《Ek Hasina Thi》
(部分內容、圖片節選自網路或視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Ⅵ 一步印度電影 帶了一塊手錶就會隱身 紅顏拿塊紅色的玻璃就可以看到
是電影《流浪者》。
流浪者,通常指電影《流浪者》,這是一部印度出品的家庭劇情片,反映了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實,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人道主義,於1953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
Ⅶ 一個印度電影的名字…
難以置信的愛
Ⅷ 求問一部印度的老電影
應該是老電影<流浪者>
中文名稱:流浪者
英文名稱:Awara Badal
導 演: 普利特維·拉茲·卡普爾
主 演: 普利特維·拉茲·卡普爾/納爾吉司·杜特/拉茲·卡普爾
劇情簡介:
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貢納特信奉的是這樣一種哲學:「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種以血緣關系來判斷一個人德行的謬論害了不少好人。法官拉貢納特根據「罪犯的兒子必定追隨其父」的荒謬理論,錯著強盜的兒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獄後被迫成了強盜,決心對法官進行報復,拉貢納特果然中計,趕走了懷孕的妻子,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茲。拉茲跟著母親在貧困中長大,扎卡又威脅引誘拉茲做了賊。拉茲在飽經流浪和偷竊生活後,遇上童年好友麗達,二人真摯相愛,拉茲痛恨自己的偷竊墜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勞動謀生。但是,扎卡在繼續逼迫他,而當他面對親生父親時,父親的荒謬理論更使他前途無望……
視頻: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7&word=%D3%A1%B6%C8%C0%CF%B5%E7%D3%B0%C1%F7%C0%CB%D5%DF&fbl=1024
優酷和酷6,還有土豆都是可以下載的,自己選個喜歡的網站看吧!
希望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