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電影在國際影壇是不是相當牛逼
傳統意義上的印度電影主要面對的是國內龐大的觀眾群體,因為國內市場龐大,所以印度電影基本不重視國際市場特別是西方市場,只是因為近年來電影製作成本的增加,才開始要走向國際市場的。所以印度電影聲名鵲起的確是近來的事情。
所謂的寶萊塢只是印度電影中心之一,和印度其它幾個主要影視基地(泰米爾語- Kollywood,特魯古語(Telugu),孟加拉語(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達語(Kannada)和馬拉亞拉姆語(Malayalam)等)構成了印度的龐大電影業,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居全世界第一。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尤其是南非)和東南亞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南亞的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
2. 為什麼說印度是「電影王國」
「寶萊塢和印度其它幾個主要影視基地(泰米爾語 - Kollywood,特魯古語(Telugu),孟加拉語(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達語(Kannada)和馬拉亞拉姆語(Malayalam)等)構成了印度的龐大電影業,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居全世界第一。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和東南亞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南亞的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網路,寶萊塢詞條
簡而言之,印度出產的電影數量居世界之最,而且印度看電影便宜,所以電影觀看人數、票房收入也同樣居世界首位。
PS:糾正一下一樓的錯誤,是美國和印度電影產量差的很遠
3. 印度電影在中國為何會被捧上天,難道使我們中國缺少「神作」嗎
作為我個人來講,到目前為止國的印度電影也就只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當然很喜歡這部電影。電影的劇情和所映射的社會問題都值得大眾去觀看。在印度,寶萊塢就和美國的好萊塢一樣有名,而印度的大多數電影、電視劇都是來自於寶萊塢。
那中國缺少這類型的神作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關於教育的電影還是很多的,最有名的當屬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而神作像周星馳的《逃學威龍》也算是吧,畢竟也是很正能量的,內地的一些偶像劇劇情和《三傻》也很像。
4. 印度電影文化在世界范圍內是什麼水準
我們知道美國有個好萊塢,可是你知道印度還有一個寶萊塢嗎?來看看寶萊塢的十部經典電影。
《寶萊塢生死戀》是由印度寶萊塢製作的182分鍾歌舞劇情影片。該片由桑傑·里拉·彭薩里執導,沙魯克·汗、艾西瓦婭·雷、瑪德胡瑞·迪克西特等主演,於2002年7月11日在印度上映。 該片改編自Saratchandra Chatterjee所著小說,講述了一段青梅竹馬戀人遭受命運玩弄的愛情故事。
1960年代到1980年代,印度的藝術電影主要由政府資助。導演可向政府申請撥款拍攝印度主題的非商業電影。這些導演主要從政府的電影學校畢業。
印度電影中演得較成功的有沙魯克·罕和阿米爾汗,他們基本上代表了印度電影。
5. 印度為什麼會被稱為電影王國
該國位於南亞次大陸。印度電影業發達,不論在影片的生產上,還是在電影的觀眾上,都是「世界之最」。 1978年,印度共攝制了影片630部,遠遠地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的總和。因此,印度有「電影王國」的美稱。
http://www.uiark.com
這里有很多比較不錯的電影,有空可以來看一下
6. 印度電影坐上世界第二把交椅,中國本土電影路在何方
印度近些年來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IMF預計2019年印度GDP增速將增至7.3%,2020年進一步增至7.5%。印度的經濟結構改善、內需的拉動、外來投資極大增長,中產階層和年輕消費者迅速增長,帶來了各項產業的新機會。中國的很多企業也紛紛試水印度市場。
可說到叩問心靈,就一定會有人說出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內容行業戴著「鐐銬」是不是不能舞蹈?其實電影真正缺的不是自由的制度,而是自由的靈魂。而當下來看綁住電影翅膀的最大束縛不是政策,反而是資本。被資本迷了眼的生產者,追求的是票房,就丟掉了要靜下心來叩問心靈的念頭。不被資本看好的項目可能連院線都進不了,一場在商業模式下走的太成熟太完善的中國電影業,反而將優質的內容擠在了門外。
7. 中國的電影與印度的電影作品相比誰在市場的地位更高
印度電影這個根本不用質疑,去看看印度電影吧,中國電影跟它無法比擬,中國的電影拍的真心不錯,效果好,後期製作好,印度電影簡單,就那麼幾個人,也沒有中國的明星多,可是隨便叫出一個電影都是經典,在電影院里看了很多電影,能讓我看到心裡,看的流淚的只有印度電影,印度電影沒有任何特效,最簡單的拍攝方式,卻能深入人心。我是真的很喜歡印度電影,中國電影拍的太虛了,印度電影拍的真實,有些東西中國電影是看不到的,印度承認自己的不足,把印度最黑暗的一面用電影拍攝出來,這是與中國電影不同的地方,我喜歡印度電影的原因是因為阿米爾汗,我喜歡他所有的電影,但是中國電影沒有這樣的人,如果有,現在的吳京應該算一個。
8. 印度的寶萊塢和中國的香港,哪個在國際的影響力更大(電影方面)
如跟香港電影行業比,毫無疑問是寶萊塢的影響力大。能跟龐大的寶萊塢進行對比的,目前只有好萊塢。對比影響力,不能只看一兩部片子,而是應該從發展歷史、製作能力、受眾范圍、電影行業產值、文化傳播的影響等多方面去綜合衡量。
簡單來說吧,印度電影已經有1個多世紀的歷史了,香港電影?
觀眾群來說,印度電影是除好萊塢電影外,擁有最多電影觀眾市場,且還以每年15%的速度在遞增。加上受宗教因素等影響,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不能看好萊塢以及其他地區的電影,但是可以看印度電影。可以不誇張的說,印度電影起碼占據了地球上將近1/3的人口及地區的有絕對壟斷的地位。(甚至英國,每年都有幾十部印度影片在院線上映,印度影片占據了英國院線總票房的35%,香港影片能在別的國家或地區做到這一點嗎?)
從電影行業產值來說(以近五年為例),別說香港電影,就算整個中國電影的年產值加起來,與寶萊塢電影年產值比較,還不夠人家一半呢;
剩下的就不詳細分析了,如果有人認為寶萊塢的電影國際影響力為零的話,我只能說那你對於印度電影或者是寶萊塢的認識及了解基本為零。甚至就算比單部影片,《無間道》當然是港產影片的精品,但是僅憑說無間道被好萊塢改編就盲目認為港產影片的國際影響力超過了寶萊塢,這就太片面了。遠的不說,印度電影《印度往事》《德芙達斯》還接連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呢;而李安的《卧虎藏龍》,你說它是港片還是好萊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