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韓國黑幫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
韓國黑幫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有《卑劣的街頭》、《毒戰》、《憤怒的黃牛》、《孤膽特工》、《新世界》、《王者》、《翻戲》、《好友》、《神之一手》、《漢城黑幫》。
1、《卑劣的街頭》
《卑劣的街頭》是一部攝制於2006年的韓國黑幫電影,由柳河執導兼編劇,趙寅成、千浩振、南宮民、李寶英等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了出身於貧民區的炳斗為了照顧家中的寡母和兩個妹妹,接受了黃會長提出的修理檢察官的指示,從而抓住了一次翻身的絕好機遇,但卻因一瞬間的失誤造成了危機的故事 。
2、《毒戰》
韓國影片《毒戰》突破500萬觀影大關,成為了今年迄今韓國票房最高的本土電影。於5月22日在韓國上映。部戲集結了趙震雄、車勝元、柳俊烈等等諸多大牌影星。翻拍自2013年杜琪峰執導的——《毒戰》。
5、《新世界》
《新世界》的劇情其實很簡單,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警察、黑幫「卧底」和黑幫老大之間的故事。電影的主人公是李子成,他是一名卧底警察,潛入黑幫金門集團一邊替警方搜集資料,一邊又得到了黑幫老大的信任。
❷ 韓國電影不當交易 最後部分為什麼檢查報告出來說DNA是 李東石的 李東石不是在監獄中死了
在這起連環奸殺案的第二起中,曾留下了兇手的痕跡,但受限於當年的技術條件,沒能抓出真凶。而當若干年後兇手再次犯案時,將陳年舊物取出與最後這起案件嫌疑人李東石的DNA進行比對時發現,李東石居然是這一系列連環奸殺案的真凶。警方雖然此前偽造了證據,甚至殺死了李東石讓其背鍋,但卻並未抓錯真凶。
《不當交易》是由柳承莞執導,黃政民、柳承范、劉海鎮主演的犯罪電影。故事圍繞兩起案件交替展開。一起是連環兇殺案,一起是經濟糾紛。辦案主體一方是警察一方是檢察。不當交易存在於兩起案件,兩個系統的各個角落。無良警察和檢察官為了自己的利益捏造連環殺人案兇手,以全韓國國民為對象進行欺詐。該片於2010年10月28日在韓國上映,獲第32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影片。
(2)韓國電影將軍之子擴展閱讀
《不當交易》故事圍繞著警察、檢察官、線人三個身份既對立又相輔相成、相互利用的人物展開,三個人物反應出了一個人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所感受的不同的人生。黃政民把平凡小警察的貪生怕死以及骨子裡的英雄主義表演的入木三分,而柳承范也把檢察官權力所有者的貪婪與自私表現的淋漓盡致。
導演柳承莞2005年,自編自導的動作電影《哭泣的拳頭》獲得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費比西獎;2006年,自導自演的動作犯罪電影《同夥》在韓國上映,他憑借該片入圍第44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導演獎;2010年執導的《不當交易》獲得第32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影片獎;2017年7月26日,其執導的戰爭動作電影《軍艦島》在韓國上映。
主演黃政民憑借1990年的動作片《將軍的兒子》出道,2005年,憑借愛情片《你是我的命運》獲得第29屆黃金攝影獎最優秀男演員獎和第4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男演員獎;2010年,憑借《不當交易》獲得第15屆加拿大奇幻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2013年2月,憑借動作片《新世界》獲得第3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和第22屆韓國釜山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❸ 有誰知道一部韓國電影的名字
是《黃山伐》,導演李浚謚就是《王的男人》的導演
英文片名:Once upon a Time in a Battlefield
中文片名:黃山伐
類型:戰爭/劇情/古裝/歷史/喜劇
級別:PG-15
DVD製作公司:Cinemaservice
DVD發行公司:Cinemaservice
上映日期:2003年10月17日
DVD發行日期:2004年1月16日
導演:李浚謚
主演:樸重勛、鄭進永、李文植
畫面比例 1.85:1
音軌 韓語DD5.1
片長 104分鍾
字幕 韓文、中文、英文
IMDB評分 4.9/10
區碼 3區
格式 D9
畫質 4星
音質 3星
推薦指數 4星
《黃山伐》是韓國年輕一代導演李浚謚充滿強烈反戰情結,拍攝的一部以韓國七世紀統一過程中重要的一次戰役以敘事背景的電影,不過他採取的表現手法卻是無哩頭加象徵意義,充分將這場戰爭開始的荒謬、過程的殘酷,在搞笑的同時展現出來。這部電影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終於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而又與當前東北亞復雜多變的局勢相呼應,既古老又現代的詮釋歷史。李浚謚以方言與間諜戰為電影搞怪的核心,從頭至尾的「粗口」和插科打諢,再加上誇張諷刺的劇情和演員們古靈精怪的表演,將歷史上只有幾行字的黃山戰爭塑造地煞是有趣。然而電影在插科打諢之外,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場面也是盡可能地寫實,剛剛生龍活虎的血肉之軀轉眼間就已經模糊不清,言猶未盡的粗口就便成死屍一具,如此的具體之人搞怪之人的死亡,對於觀眾的沖擊力遠遠大於鋼鐵戰士的死亡,因為後者存在的意義就是成為烈士和犧牲,但是本來是農民的戰士、本應在農田裡耕種的農民的死亡,他們帶來的哲學後果是異常的深沉,對於參與的四國而言,全都是失敗的戰爭。大唐沒有有效的佔領這塊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土地、百濟和高句麗最終亡國、新羅統一之後民不聊生。這是一出極其成功的歷史諷刺劇,從政治、戰爭領域出發,對於戰爭對於社會的破壞,以及個人最脆弱的靈魂之摧殘都表達地清晰可見,通過戰爭之無序化過程、結果,使觀眾有所領悟。
關於影片和故事
電影的開始,就將歷史演義化,本來是文牘、典章和飭令的往來折沖直接變為四大君主的高峰會議。話說公元660年6月,韓國正處於分裂之時,中國的大唐朝高宗皇帝為平定本地區的混戰,邀請了當時占據北方的高句麗、西南方的百濟和東南方的新羅和談,准備確立東北亞新局面,但是談判破裂。在此談判過程中,大唐皇帝指責百濟和高句麗是麻煩的製造者--罪惡之首、邪惡集團,會心的觀眾自然會聯想到某超級大國的言行。
談判不行,只有用戰爭來解決問題。接下來,大唐和新羅聯手對付其餘兩國。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自海上出兵,6月21日在仁川登陸(巧合的是,1950年朝鮮戰爭,麥克阿瑟率領聯合國軍也是在此上岸)。新羅方面則派出大將軍金庾信統帥五萬大軍回合唐軍,雙方本約定於七月十二日在黃山平原集結,決戰百濟,然而金庾信不滿於陸路的艱難和擔負承運唐軍糧草的任務,反被飛揚跋扈的蘇定方減去兩天時間:最終的約定日期定為七月十二日。金庾信的憤怒有其道理,他是那個時代少有的戰略家,同時擁有元帥的指揮能力和政治家的宏觀智慧。歷史的進程在於他的判斷,雖然他自稱對於戰爭有畏懼感,也許就是這畏懼感促使他最終統一了韓國。他在電影中有個極為重要的論斷:「不是強者生存,而是生存的才是強者」,也就是說生存下來的不但擁有對歷史的處置權,而且是歷史的解釋者和紀錄者。金庾信本人在韓國的《三國史記》中被列為列傳第一人,更被民間的傳說凝結成一位兼有三國時期(中國)的曹操和諸葛亮的半人半神的民族偶像。
而在這時,情報分析有誤的百濟高層竟然寄希望於禍水北流,沒有在實質上做出反映。當兵臨城下時,倉促之間百濟國的國王命令衷心耿耿的大將軍階伯率領五千死士應付這場戰役。階伯殺死自己的妻子兒女後,以此激勵將士用命,他並且故意曲解《孫子兵法》的十倍於我的戰法,試圖一高昂的士氣挫敗敵人。
七月十日前,雙方戰斗四次,百濟全部獲勝。首戰曰鬥力(探索戰),是傳統的兩軍對壘,拍馬戰於城下,百濟僥幸取得了勝利;次戰曰鬥嘴(神經戰),新羅派出齷齪六人組,以不堪入目的花樣組合動作辱罵百濟,結果被百濟的鏘鏘三人行以絕世罵技打敗;三戰曰鬥智(心理戰),雙方主帥相約進行真人象棋秀,主帥在台上談笑風生地運子如飛,眼神對接唇齒欲動,台下則是按照走棋而短兵相接;末戰曰斗恨(心理戰),金庾信和他的高級幕僚不斷派出自己的子侄逐個去敵前慷慨解囊地赴死,他們穿上花郎的衣服,敷上濃厚的白粉,戲劇化地挑戰,金庾信的計策就是階伯敢不敢殺死他們。
就是這末戰,使得新羅一方同仇敵愾,而百濟的將士目睹了對方烈士的鮮血而充滿了恐懼心理,驚慌失措的情緒在不可遏止的蔓延。接下來,金庾信從患關節炎的老兵的膝蓋上取得了天氣預報,一舉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百濟滅亡。
我認為導演最成功之處,是在電影中順利穿插進一個隱喻化名次「那個」,「那個」作為百濟一方的最高暗號和口號出現,卻從始至終也沒有得到解釋,包括新羅方號稱從事二十年解碼工作的解密大師也沒能破解,在電影的最後,身陷囹圄的階伯放走了最後一個百濟戰士,使他能夠回到老母親的身邊,參與他本應該的農業工作,而他的名字竟然也是「那個」。那麼「那個」的深刻涵義是什麼?「那個」,既抽象,又實在,是人、是物、是指稱,也許就是歷史本身:戰士的前途是烈士、戰爭的前途是生靈塗炭、農民的前途是耕種、人類的前途是自由平等和博愛,那麼導演的前途是什麼,就是向觀眾揭示真相,在殘酷歷史與無哩頭戰爭之外的東西。韓國的歷史,就是「那個」的不同歷史觀點。韓國的力量最在於無論面對怎樣的歷史危局,民族是保存下來了,並且得到發展,這就是導演心目中肯定「那個」的終極蘊藉,這就是那個的力量。
❹ 有誰看過韓國電影 純真時代 結局是什麼
這又是一部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古裝宮廷電影,地點換到了東方的韓國。影片《純真時代》吸人眼球的官方宣傳概念是「情慾」或者「中國版的《色戒》」。人們在各種網站上找資源,搜索未刪節版,無非想滿足情慾。如果電影只是為了票房而淺薄地講情慾,那我今天也不會做深入的人物分析了。因為,原始動物般的情慾自然天成,用不著分析。先簡單評價下演員。正派男主,演技一流,但形象不是我喜歡的。反派男主張赫我很喜歡他的氣質和相貌,是那種表面正派但骨子裡透出壞的那種。張赫在片中的造型非常成功,他把高位男人的偉岸、野心、權謀、威嚴和殺氣刻畫得十分精準。唯一大女主姜漢娜是名年輕演員,新人的表演可以打個85分。好了,我們開始人物分析。我只分析正派男主金將軍和唯一女主舞女佳熙。他倆的心理簡直就是一對人物鏡像圖。如果不太涉獵心理學,也未曾關注過自己的真實內心需要,可能一些觀眾認為電影上演了一出瓊瑤式的狗血愛情。往現實說,兩位主演,一位娶了官二代的老婆,少奮斗10年;一位誘惑官員便可得自由身和大筆獎賞,這樣的買賣換作今天也依舊搶手。可恰恰男女主選擇了愛,選擇了死也要在一起,似乎太「瓊瑤」,不現實。而影片想表達的生死相依的確有其心理學方面的依據。簡單說,一位缺乏母愛與一位缺乏父愛的人相遇,又都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所缺,如陸做此這般迸發出來的情感比那些激情之愛,親密之愛,承諾之愛(《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在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中,將愛情分為以上三類。在我看來,他忽略了電影中的愛情類型)更為猛烈,堅固,持久。我們具體來看:一、金將軍金將軍自幼喪母,母親美麗高潔的形象在他的心中信仰般的存在。他,缺母愛。他一路征戰沙場,建功無數,榮華傍身。但浮華只能填充他空洞的心靈,彌補不了靈魂渴求。沒遇到佳熙前,金將軍的人生無色無味。二、佳熙佳熙自幼被變賣,雙親離散,日常被糟蹋輕賤代替了父親般的呵護關愛。她,缺父愛。為了生存,佳熙忍辱偷生,被選中作為政治犧牲品色誘將軍,不答應是個死,也許答應了還有早扒衡活路。佳熙的命運不由己,她沒有太多選擇。三、二人的結合遇到佳熙的場景是佳熙獻舞,金將軍從佳熙的身影里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翩翩起舞的母親,他內心為之一振。一眼望穿回童年,母親的溫暖柔情頃刻溢滿心田。遇到將軍是他從水中救起了假裝貞烈的佳熙。她真實的感受是受寵若驚,暗暗欽佩將軍為人正直。劇情發展,佳熙戲假情真。在他人面前,將軍威嚴,肅穆,令人不寒而慄。而將軍面對佳熙,安全,體貼,柔情,執著,不惜放下身段,去追回,去挽留,去真心相待……這一切的一切,如何不令本就身份低賤的佳熙動容。將軍對佳熙的愛,一部分源於心理對母親的愛,一部分佳熙嬌弱柔美外形且不懼欺凌的堅強性格激起了男人的保護欲。將軍的潛意識也是在保護母親,保護他的信仰。佳熙對將軍的愛,一部分源於缺失的父性眷戀,一部分更是感動感激感念。四、說說影片性愛的刻畫順著以上的情感邏輯,我們再來看影片刻畫兩人的性愛場面,我個人認為他們二人是非常和諧滿足的。哲學家周國平將性愛分了三個層次,最高層次就是真摯情感與濃烈慾望的結合。完美的性愛升華加持此蔽了二人的情感。五、面對生死的選擇二人彼此在相愛的歲月都給予了對方最大程度的心理補償,這種情感補償類似於血親之情。試問,人世間有何種情感能超越此情。影片最後,將軍為了佳熙而死,佳熙又調轉船頭,跳下湖水與將軍共赴黃泉。
❺ 誰給推薦幾個韓國校園暴力的電影
《熔爐》、《韓公主》、《優雅的謊言》、《憐憫/惻隱之心》、《別哭媽媽》。
1、《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裕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
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由於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所以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❻ 好看的韓國神話電影
JUNJIN 吳奇隆 主演的
《 你是我的夢 》
吳奇隆飾陶子亭/葉 庭
姜 鴻飾舒 兒/馬 悅
朴忠載 (junjin)飾金侍衛長/金貞煥
妙 靈飾妙靈公主/李玄琳
馬天宇飾馬 宇
一段發生在中國明朝、韓國李朝間的凄美愛情,似幻似真。
一個跨越中國北京、韓國首爾的現代尋夢故事,含淚含笑。
不同國度、性格迥異的四個年輕人,被一段驚人相似的夢境所牽引,只因各執一塊能相互吻合的玉佩,他們的命運竟牢牢地系在了一起:明朝,陶子亭(吳奇隆飾)出使李朝意外搭救被叛匪殺的公主妙靈(妙靈飾)。公主侍女舒兒(姜鴻飾)拚死救出身負重傷的金侍衛長(JUNJIN飾)。四個人各執一塊可做為搬兵平叛兵符的玉佩相約再聚。陶子亭回國請兵,卻遭閹黨殺害。妙靈公主聞訊揮刃自刎。侍衛長刺殺賊臣犧牲。舒兒悲痛欲絕削發為尼……
光陰荏苒,轉眼百年——
中國歌星葉霆(吳奇隆飾)遭受新星馬宇(馬天宇飾)挑戰,壓力之下閉關修煉,冥冥中出現搭救玄琳公主的情景。當他在演唱會上遇到懷揣玉佩前來北京尋夢的韓國少女玄琳(妙靈飾)時,他驚詫萬分。
馬宇的姐姐馬悅(姜鴻飾)一心要把自己的夢寫成小說,她到一家韓餐館體驗生活時,碰到了前來中國尋找夢中情人的韓國青年金貞煥(JUNJIN飾)。金貞煥撞散了葉霆和玄琳的相逢,也攪亂了馬悅和男友的婚事。馬悅的小說《你是我的夢》發表,轟動一時。葉霆、玄琳、金貞煥讀後,都從中找到自己夢
境的影子。經歷了丟玉、找玉的一番波折,四個中、韓年輕人竟將各自手中的玉佩拼在了一起。
現實畢竟不是夢境,四個人又要分別,那個橫亘古今、似夢似真的約定是否能夠真的履行?……
此部賀歲劇由香港導演黃偉傑執導,演員匯集中、韓兩國當紅明星——吳奇隆、韓國JUNJIN、沈暢、馬天宇、姜鴻、王玉寧等等,可謂陣容強大。劇中,四塊玉佩給了四個人相同的夢境,從古至今,將他們四人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