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海報是一個小男孩的電影印度

海報是一個小男孩的電影印度

發布時間:2024-01-01 01:05:57

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底在說什麼

01

引言

該電影是根據一部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3D電影,於2012年上映的,時長127分鍾,豆瓣評分高達9.0。導演李安也因此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也許你不曾看過這部電影,但或許你曾看到過電影海報:一人一虎一救艇,飄盪在廣闊的深藍色大海上。

我想,如果這是一個單純的帶有傳奇浪漫色彩的冒險故事:印度男孩在海上落難,與老虎為伴,歷經艱難,最終得以解救。恐怕影片不會獲得如此殊榮。

在唯美的鏡頭下面,藏著許多細思極恐的隱喻。而正是這些隱喻,表達了許多層次的內容,不斷引發著觀者們思考、辯論。

你在看該影片的時候,會被那一幅幅奇幻而美麗的難以用語言形容的鏡頭所震撼到,在影片末尾前你會感到內心的神聖,人與虎的相處會讓你覺得美好而歡愉。

總之,是積極的爛漫的奇幻的美好的。

但是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但是想看這部電影,建議你看的時候關掉彈幕,以及停止閱讀此文,可以看完了再過來看哦。

02

電影脈絡

電影主線是一位作家了解到派的故事,想向他打聽後將其寫成小說,派說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就是電影的主要部分,人虎海上落難最終得以生存。第二個故事是簡單的口述,沒有畫面感。

兩個故事其實都是同一件事,前一個奇幻,後一個較為真實卻殘忍。

人們選擇相信第一個故事,因為人們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而我覺得,真相是另一個故事,另一個只有派知道的故事。

影片剛開始,派並沒有直接說這個故事,而是介紹了自己的家庭背景、長大經歷,關於信仰,關於初戀女友等等。

影片大概過了30多分鍾才進入奇幻之旅,有的人說劇情拖沓,但我覺得這些介紹都是恰到好處的,前面的介紹很多都是後面的伏筆。

就像是派的初戀女友說蓮花藏在森林裡,就像派說他記不清和女友告別的那一天,就像小時候派學游泳,就像派的父親一隻腿瘸了,就像派的媽媽小時候在地上畫蓮花給他們看等等。

兩個故事開頭是一樣的,在印度的派一家開了動物園,但由於政策原因,他們瀕臨破產,需要到加拿大開始新的生活,所以一家人買了船票,把動物運到船上。但看似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使大船沉底。

03

奇幻之旅

第一個故事是派坐上救生艇,僥幸逃脫。

船上的還有跳下來而摔斷腿的斑馬,坐在飄在海上的香蕉而來的大猩猩,一隻癲狂的獵狗和一隻叫理查德·帕克的猛虎,哦,還有一隻老鼠。

獵狗很快咬死了斑馬,不久也咬死了猩猩,當派危難之時,老虎從布下躥出來結束了獵狗的狗命,再將攻擊方向對准了派。

這時受驚嚇的老鼠爬到派身上,派將老鼠扔進了老虎嘴中,並藉助木板和救生圈逃到離船不遠的海上。

派藉助救生艇里儲存的糧食以及指南熬過了些許日子,但是派知道,老虎餓極了最後一頓大餐就是自己,所以即使無法馴服老虎,也要試著和老虎共存,派做到了。

當派覺得和老虎都要死的時候,船飄到一座孤島。派醒來慌忙吃著荒島上的東西,並他將女友送給他的手鏈栓在樹根上。

如果說前面的事情都很可信的話,接下來的事情就略顯詭秘了。

因為沒有人再見過那個荒島,在那個荒島上有成千上萬的狐獴,深夜降臨,理查德·帕克驚嚇般的跑到船上,狐獴也都快速的跑到樹上。

午夜驚醒,派看見白天的淡水湖變酸,湖中飄起了大量的海洋動物屍體,派看到一朵蓮花,打開之後卻有一顆牙齒。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食人島,這也許是多年前和他一樣流落至此島的人的牙齒,他看到了繼續留在著里的結局。於是,他選擇離開。

最令人爭議的鏡頭是這個島的整個輪廓是一個躺下的女人。

第二天,派帶著一些吃的離開這里,總共漂流了227天,返回陸地被當地人解救,而理查德·帕克連頭也沒有回的跳入叢林。

04

以假亂真

當派在醫院調養的時候,保險公司的人來調查此事。但是對派說的經歷表示質疑,首先香蕉不會飄在海上,其次那個荒島過於荒謬。

於是派說了另一個故事。

獵狗是大船上的廚師,斑馬是前面出現的一個佛教徒,大猩猩是派的媽媽,虎就是派自己。

佛教徒摔斷了腿,廚師殺並吃了佛教徒。派因為放走了一隻烏龜,廚師與派母起了爭執,並將派母殺害扔到海里喂鯊魚。

派心中的惡被激發出來,殺死並吃了廚師,得以生存。虎就是派心中的獸性,所以到了岸上,虎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派。

這個故事和第一個故事很多地方都是對應的,保險公司的調查人員也幾乎相信了。但是第二個故事依然有漏洞。

首先香蕉不會漂浮這個問題派並沒有進行修改,其次廚師不會殺了派的母親之後將其扔到海里,他已經吃了佛教徒,打破了內心的障礙,所以他不會浪費這個「食物」,再者就是那個荒島。

很多人願意相信第一個故事,因為第一個故事是美好的,充滿人性。

是說一位少年在絕境中不放棄希望,摸索生存之道,他勇敢、堅強、充滿智慧。

而他又是幸運的,有一隻猛虎為伴,最後還獲得解救。

但是第一個故事充滿了矛盾和破綻,第二個故事更接近真實。但是卻將人的獸性表現的淋漓盡致。

過於殘忍,於是人們選擇遺忘。

05

未說出的故事

剛看完電影,我整個人有點懵。因為彈幕上總有刁民在謀害朕,說什麼老鼠是他女朋友,荒島是屍體等等,真個過程我看的毛骨悚然而又不知所以然。

之後我上網看了很多影評之類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我看了很多版本,結合自己的分析我覺得接下來這個故事更真實也更加殘酷。

第一個故事是為了出名,第二個故事是為了保險理賠,第三個未說的故事是為了生存。

派的父親在登船之前給動物和全家人買了高額保險理賠,沉船事件是派的爸爸用炸彈有意為之,救生艇上是一家四口和派的女友。

本來是打算製造意外事故之後聯系媽媽紀(派的叔叔)以獲救的,不幸遇到風暴,他們在海上迷失,也無法和媽媽紀取得聯系。

派說他記不清和女友分別的時候,因為他們沒有告別,女友偷渡,對應著老鼠。

還有就是電影結尾,派已結婚生子,他並沒有回去找女友,妻子是另有其人。

而派卻把自己的孩子取名為拉維和女友的名字。

拉維激發派心中的惡念,女友救了自己。

就像派自己說的,他要感謝那個讓他活下來的虎,他要感謝的其實是自己的獸性。

斑馬是派的爸爸,因為派的爸爸腿本來就有一條是瘸的。獵狗是哥哥拉維,母猩猩是母親,虎是派。

拉維本來就不太信神,小時候慫恿派去偷聖水。

當拉維殺害媽媽後,派心中的獸性被激醒,殺害了拉維並失控殺害了女友。

老鼠受了驚嚇不會爬到人身上尋求保護,而是擔心受怕的女友想要尋求保護,卻被派扔向「老虎」口中。

第二個故事中派說母親被扔到大海里,但有一個鏡頭是派捉魚大口大口吃生魚肉,之後他望著海底,看到蓮花,看到母親的臉龐。

我覺得那條魚便代表派的母親。

而那個人形荒島,是派的女友。

白天的淡水胡,晚上用酸殺死水中生物,暗喻胃酸消化腐肉。成千上萬的狐獴是蛆,所以這些狐獴不怕人也不怕老虎。

當派到岸邊,理查德·帕克頭也不回的離開,是說派的獸性的消失。

這個故事是我基於別人的說法以及電影細節而來的個人猜想,是更加殘酷卻更加真實。

從這部電影我看到的是人性與獸性的交融,是關於宗教與信仰的迷茫。

06

人性與獸性

首先咱們聊一聊人性與獸性。

與虎為伴的派經歷了不同的心理變化。

剛開始虔誠的信仰神,到獸性被激發,自己的排斥與恐慌再到接受自己的獸性,最後獲救獸性消失。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根本就是不確定的。因為它更處決於你所處的環境。

如果你衣食無憂,被人愛著體現出來的自然是善,如果你身處絕境,生存都是問題的時候獸性就會被激發出來。

在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時候,祖母教導明蘭對康姨母不應該趕盡殺絕。

引用的典故是韓信十面埋伏圍攻項羽時,總不忘留一個出口,以防他背水一戰,這個出口是讓項羽看到逃出生天的希望。

所以,不論做什麼事情得留有餘地。給別人餘地的同時就是給自己留有餘地。因為趕窮狗入巷,必遭反噬。

泰戈爾說過:當人是獸時,他比獸還壞。

此外我們要接受自己的多樣性,包括獸性。就如《荒原狼》中的哈里,後來發現自己體內其實有千千萬萬的靈魂。

高尚美好的東西和殘暴惡毒的東西融為一體,母姓之愛和父性之愛合二為一,感受到幸福的同時也感受到痛苦。

所有相互對立的東西既在虎視眈眈地瞪著對方,又以復雜的方式相互依存。

人具有神那樣好的一面,也具有像野獸般頑劣的一面,這才是人類的真面目啊。

我們在文明社會里抑制自己的獸性,甚至是消滅。但是「虎」還留在心中,會在某一時刻被喚醒。

所以我認為,一方面我們做事情需要留有餘地,以防喚起別人的獸性。一方面要學會接受自己,以防喚起自己的獸性。

07

宗教與信仰

最後咱們聊一下宗教與信仰,這是一個很神秘的領域。

現在很多人推崇科技與理性。就我本人從小接受的教育而言,我是一個無神論者,沒有信仰的宗教。

這部電影很多處都寫了神、宗教、信仰。小時候派的迷茫,落難時派看到「神」的驚嘆,虎被嚇到時派歇斯底里的發問等等。

我想到了《人性的枷鎖》中的菲利普,他也是一個瘸子,小時候相信神,就每天虔誠的祈禱神治好他的腿,但是到了他在心裡定的那日,他的腿並沒有絲毫變化,他失望極了,開始對神產生了懷疑。

我對宗教了解的不多,在看《少年謝爾頓》的時候,他們一家每天吃飯前都會禱告,有幾集專門說宗教信仰的。

其實看外國的一些書或影視,很多都會涉及到這方面。

在孩童成長的時候,這個給他們帶來許多困惑。包括我自己,我小學同學中有星期天去跟著奶奶去做禮拜的。

有段時間就在我們村,也有一些婦女們聚在一起唱歌做禮拜。

我當時很迷惑,問媽媽我們信什麼啊?我媽媽當時就說什麼也不信,我是黨員,相信科學。

相信科學是理性的,而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是積極的。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信仰,最終的目的和意義幾乎都是相同的,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在困境的人們心中注入一股力量。

我們能做的或許就是尊重不同人的宗教信仰。

上帝存在與否,這種事情難以下定論,也無法下定論。

信則有,疑則無。

有,則信。無,則尊重。

⑵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定檔,還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印度電影

印度高分喜劇神作《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正式定檔3月2日元宵節,同時發布「尋家」版海報。值得一看的印度電影還有《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未知死亡》······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領銜主演的印度傳記片。影片講述了印度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將二個女兒訓練成摔跤世界冠軍的故事。這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一部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志電影。


總結:這些值得一看的印度電影感動了無數觀眾,它們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故事,更多的是故事帶給我們的思考與溫暖。

⑶ 一個紫色的印度男孩的動畫片電影叫什麼

桑傑的超級戰隊。
桑傑是劇中的印度小男孩,由於膚色偏黑,時常穿著一套藍綠色的衣服而在熒幕上呈現出紫色。他隨著父親的冥想,將墜入幻想世界,動漫超級英雄和印度古老神話產生奇妙的碰撞。
《桑傑的超級團隊》由印度裔美國人桑傑·帕特爾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了印度小男孩桑傑沉此譽攜迷於電視虛蘆卡通,他的父親則希望他能夠把精力更多地森伏放在某種清晨冥想的儀式上。

⑷ 是一部印度森林電影主角是一個小男孩注意不是動畫片森林王子

《叢林故事》又名《莫格里》

《叢林故事》是二十世紀初英國最重要的著名作家之一拉迪亞德·吉卜林的早期代表作,亦為其最有影響和最受歡迎的作品,一百年來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全書由七個獨立的中篇小說結集而成,講述了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狼孩」莫戈里和其他幾種不同動物的故事。作品中塑造了機智勇敢的「狼孩」莫戈里以及憨厚的老熊巴魯、機敏的黑豹巴格希拉、不畏艱險的白海豹柯迪克和不懼強暴的捕蛇英雄小獠里奇一迪奇等諸多個性鮮明、令人難忘的形象,故事情節驚險曲折、引人入勝。

⑸ 印度神片《起跑線》,為了讓孩子上名校,父母傾盡所有!

第一時間跑去影院看種草已久的《起跑線》,其中反映的教育和擇校問題簡直和國內如出一轍。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對父母來說簡直再熟悉不過,而電影中直指教育的一幕幕也帶給我內心深深的觸動。

整部劇用喜劇的手法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父母擇校的故事,他們拼盡全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他們不想讓孩子跟他們上一樣的學校,他們希望通過選擇名校,讓孩子能上升到上層社會!

1、名校教育就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嗎?

《起跑線》英文電影海報寫道:

The parents who will do anything to get their children into the right school.父母,就是那些會不遺餘力,傾其所有讓他們的孩子進入正確學校的人。

國內的現狀也是一樣,父母殫精竭慮都是為了一件事——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於是從選擇幼兒園開始,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擇校戰爭持續打響,真的是孩子的比賽,父母的賽場。

「讀不了好的小學,就考不進好的初中,讀不了好的初中,怎麼去重點高中?重點高中的重本率可是95%以上,那上985、211還用愁嗎?」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的,而且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但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上了名校, 享受精英教育就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嗎?

中文電影海報上有這樣一句話:

即使變成自己討厭的人,也要讓孩子獲得最好的教育。

片中折射出擇校的困局,影片最終落腳在到底是要「起跑線」,還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線」。

電影的最後,父親拉吉的一段演講非常煽情:「你們想盡辦法讓他們進入這所學校,不是你們幫他們,而是他們幫你們。這個時代人們只重視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人品。」雖然有人詬病說太過雞湯,強行煽淚,但我依然覺得精彩無比。

我們常說要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孩子的能力非常重要,想像力、創造力、閱讀力、社會適應力、情商、逆商、財商等等。但我們卻不能忘記了美德教育,更不要忘記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眼裡,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這些人不缺能力,缺的是做人的底線。 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3、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就能贏得人生嗎?

曾看過這樣一個報道:一對大學教授父母,兒子4歲半上小學,19歲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後,兒子卻終日在家吃爆米花和零食,什麼事都不想干,終日悶悶不樂。父母現在整天發愁怎樣才能讓孩子振作並快樂起來。

他們的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卻沒有贏得人生。童年缺失了爆米花和零食,埋頭學習,而今學位拿到了,父母給的任務完成了,人生卻再也沒有了方向和動力,爆米花就成了唯一的樂趣。

當然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說所有的神童長大都會出現問題,孩子的成長之路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沒有那麼多的必然。

但我卻想藉此告訴父母,每個孩子是有個體差異的。

盧梭說:「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應把成人當作成人,把孩子當作孩子。」

不要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像孩子一樣生活。 我們應該允許他們用自己的節奏生長,積累實力,蓄勢待發,方能贏得人生的長跑。

4、起跑線折射出我們到底愛的是什麼?

《起跑線》帶給父母很多啟迪,更給予一場心靈的洗禮。 我們到底愛的是孩子的未來,還是望子成龍的虛榮心。

回憶我的童年,在我小升初的時候,媽媽想提前把我的戶口轉入舅舅家,這樣就可以就近上學,直接升入重點初中。當我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特別不開心,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去那個學校。

媽媽說,那個學校教學質量好,校風好,你以後上重點高中的機會多啊!這樣你就有機會上重點大學,畢業有個好工作。

可我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我不想入校後被人指指點點,說我是走後門來的。於是最終我不讓媽媽轉戶口,毅然決然地去了家門口的普通初中。

學校里同學們會嘲笑老師,上課不守紀律,下課拉幫結派,打架斗毆……但在這里,我卻一直很清楚地知道我應該做什麼,因為我心裡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通過我的努力,考上那所重點高中。

對於重點高中的無限嚮往激發了我學習的鬥志,於是我成了這個初中里為數不多的佼佼者,老師對我青睞有加,常給開小灶,最終我參加重點高中的提前招生考試,如願以償地考入了那所重點高中。

現在想來,父母給我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他們尊重我的選擇,但我回想起來不由得為我的父母捏把汗。如果是果果要做出這樣的選擇,我的內心是否能強大到允許他去一個如此校風的學校,我可能會無比擔心他學會抽煙喝酒打架。

而父母對我的無比信任讓我順利地在那所學校成長,我沒有沾染任何不良習氣,遇到任何的事情,他們都會告訴我,有他們在,一切都不怕。現在想想,好感恩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把這份信任給到我的孩子。

5、父母的格局和視野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那到底什麼才是起跑線呢?在我看來,父母的格局和視野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明年果果也會面臨擇校,到底是在家門口上一個普通的公立小學,還是買學區房進入一所重點小學,亦或者耗費巨資選擇一所國際學校。

當選擇擺在我面前的時候,幾年前的我也會無比焦慮,我生怕因為自己的錯誤選擇導致孩子一生的不幸,那時候我無限地放大了學校教育的影響力。

在幾年的自我成長之後,我現在全然放下了,或許我會選擇公立小學,讓果果去參加國內的高考,或許我們不會選擇學區房,而會順其自然。

因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這個三角當中, 我不能改變社會教育,但我可以在我能力范圍之內選擇合適的學校教育,我會盡我所能做好家庭教育,那孩子的未來之路該怎麼走就交給他自己。

作為母親,我會努力地生活,用我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他。至於階層,其實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因為我並不認為這是阻礙人發展的障礙,正如影片中的孩子們所唱:

「生命只有一次,可我有百種渴望,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前行!」

是的,我堅信: 我們的命運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為一直在家庭教育領域奮戰的創業者,我無力去改變社會的大環境,但我可以藉由書籍,把人生智慧傳遞給父母。

我相信,無論我們的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學校, 家庭教育都是最重要的。 成為智慧的父母,懂孩子的父母,是為人父母一生的職責!

⑹ 印度一個小孩拿瓶子打人的電影名字

印度一個小孩拿瓶子打人的電影名字《巴霍巴利王》。《巴霍巴利王》劇情是人多勢眾的印度黑社會,被一個小男孩用酒瓶嚇得不敢動,《巴霍巴利王》是印度阿卡媒體公司出品的電影。

⑺ 求一部電影名字!名字!! 是印度電影,講一個齙牙的小男孩因為在一個老師的幫助鼓勵下從成績差、周圍人

地球上的星星 (2007)

導演: 阿米爾·汗 / 阿莫爾·古普特
編劇: 阿莫爾·古普特
主演: 達席爾·薩法瑞 / 阿米爾·汗 / 塔奈·切赫達 / 薩謝·英吉尼爾 / 蒂絲卡·喬普拉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
語言: 印地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2007-12-21

⑻ 印度片一個六歲小孩成為地下世界之主是什麼電影

《陰影入侵》。
《陰影入侵》的簡介:一個6歲的孩子被一個神秘的蒙面男子綁架,自己在德里犯罪分支的敵對環境中進行反抗和成長,逐漸成為地下世界之主的故事。

⑼ 求一個印度電影片名

The Children Of Heaven

又名: 天國的孩子 / 小鞋子

導演: 馬吉德 馬吉迪 (Majid Majidi)
主演: Hossein Ahamdloo / Seyed Karym Alikhani / Kazem Asqarpoor

上映年度: 1997
官方網站: http://www.cinemajidi.com/children/
語言: 波斯語
imdb鏈接: tt0118849
製片國家/地區: 伊朗

劇情簡介 ······
同大多伊朗電影一樣,《小鞋子》故事很簡單:小哈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哈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後來,哈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於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在比賽中,哈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哈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哈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哈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向他游來。而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電影很單純很乾凈,自始至終都流淌著西亞明亮的陽光,照在孩子身上,於是,他們的臉上再也看不見因為貧窮而帶來的抱怨和自卑,窮苦人之間沒有互相敵視,而是相互的幫助,相互的同情,於是,窮苦也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它教會了兄妹倆善良之心和同情之心,所以,誰又能說他們的童年是貧苦的呢?

小兄妹倆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心裡有天堂。天堂不在虛幻之中,也不在富裕繁華之中,城裡的孩子身局在深宅高牆之內,他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可是,他們的童年快樂嗎?就像那個拉著阿里纏著他要跟他一起玩的城裡小女孩,她家有一個大花園,可是,她顯然是不快樂的,高牆的四角天空鎖著童年的幻想。不管大人的世界規則是如何的,可是,天堂就在孩子的心裏面。

閱讀全文

與海報是一個小男孩的電影印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年以上映的所有電影 瀏覽:926
可愛電影動漫圖片大全圖片大全2015 瀏覽:49
蛇電影大全最恐怖片印度電影 瀏覽:581
大風車電影美國版 瀏覽:595
小黃人第三季大電影 瀏覽:389
印度電影mp4下載 瀏覽:981
成龍電影里寶馬跑車 瀏覽:493
外星殺戮動畫電影 瀏覽:708
最佳愛情浪漫電影有哪些 瀏覽:818
辣電影網盤 瀏覽:463
島國動作片倫理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874
加盟一個電影院 瀏覽:209
新都海倫國際廣場電影 瀏覽:118
泰國有幾部講述蛇女的電影 瀏覽:599
美國電影美國派9劇情介紹 瀏覽:25
春節3d電影只能看2D 瀏覽:724
生化龍電影大全 瀏覽:242
歐美性侵電影 瀏覽:343
哪個電影有精子卵子動畫來著 瀏覽:15
鬣狗動作電影全集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