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調音師》改變了你對印度電影的印象嗎
看了《調音師》,真的太棒了,超級好看,電影里各種暗示,暗喻不少,比如說開頭西米做飯的時候從冰箱里拿出了一個螃蟹,然後用一把剪刀剪斷了綁螃蟹的繩子,而後來西米被綁起來的時候,她也是用一把剪刀剪斷了捆自己的繩子,西米做飯的最後,沾了一手的辣椒醬,在鏡頭逐漸拉遠變模糊的時候,西米一手的辣椒醬很像血,那時候我猜到她是殺人兇手了啊,電影裡面的各種配樂都超級好聽,這里順便求一下電影裡面阿卡什唱的歌的名字,還有我覺得阿卡什好帥哦。
我都以為電影都結束了,還有點失望, 最後一幕男主把擋在路邊的罐子用拐杖狠狠地踢走時給我很大的震驚,不用明說但你全懂了的感覺,人一下子就蹦回到之前的劇情中,過了許久還沉浸其中,最後一幕讓整部電影升華到了另外一個高度,讓人難以忘懷的結尾。看完,當天做了一大堆超級可怕的噩夢把自己活活半夜嚇醒,把我嚇到潛意識里去了,真的是一部超優秀的懸疑片,每一個反轉又絕妙的恰到好處,不牽強,不勉強。惡人恆惡,好人卻不一定,不討論人性,對於這部電影來說,大概是那種,如果還有這個系列的電影,一定會看的喜歡了。
⑵ 印度電影《調音師》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真實的結局應該是鋼琴師殺了醫生,然後開車去孟買把熊貓血的女主賣了六百萬,1000萬治好眼睛,然後來到了倫敦。
在鋼琴師推開窗戶看火車的時候,實力就可能已經在恢復了。在他捂住西米的口鼻的時候,雖然手有一點偏,但起碼方向是對的,也印證了他並不是全瞎,或許他的真正視力應該是像影片中的兔子一樣,一隻眼睛完好,一直是瞎的,所以才能逃過獵槍。
人物介紹:
1、阿卡什
演員阿尤斯曼·庫拉納
一個窮困潦倒的鋼琴「大師」,為了籌得20萬去倫敦參加比賽,阿卡什進行了一場「瘋狂的實驗」——假裝盲人。本以為「無害」的這場實驗,給阿卡什帶來了意外的殺機。
2、西米
演員塔布
曾經夢想成為電影巨星的西米,嫁給了地產大亨普拉默成為家庭主婦。由於的年齡差,為兩人的婚後生活帶來隔閡。性感美艷、不甘無趣的西米,與警長曼諾拉有著一段風流韻事。直到有一天,謊稱要出差的丈夫普拉默提前回家,正好撞見西米出軌。
⑶ 印度《調音師》真正的結局是什麼
《印度調音師》真正的結局是調音師被殺害了。《調音師》根據法國同名短片改編,短片講述的是一個落魄天才鋼琴家,為了得到更多同情和小費而選擇裝瞎,成為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某一天他來到一戶人家調音時,發現該戶人家發生了,一起命案的故事。
簡介:
一個假裝盲人的鋼琴師阿卡什(阿尤斯曼·庫拉納飾),意外闖入捉姦現場並目睹女主人西米(塔布飾)和其情夫曼諾拉(馬納夫·維吉飾)清理男主人普拉默(阿尼爾·達萬飾)屍體,離開兇案現場後的阿卡什,在「盲」和「不盲」之間猶豫,卻沒想到蛇蠍主婦西米和她的情夫早已先人一步。
西米先是來到阿卡什打工的餐廳,當著阿卡什和餐廳老闆的面扮演了一出「老公居然在結婚紀念日放我鴿子」的戲碼,後更是直接來到阿卡什家中,對他百般試探,尖叫面具、當面下毒,甚至直接掏出手槍,阿卡什不堪折磨舉雙手投降,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歷。
⑷ 《調音師》結局是什麼
《調音師》的結局是男主角阿卡什用拐杖打飛了易拉罐,這說明了阿卡什的眼睛是可以看見的。
《調音師》是由斯里蘭姆·拉格萬執導,阿尤斯曼·庫拉納、塔布拉迪卡·艾普特、安爾·德霍萬聯合主演的懸疑電影,於2018年10月5日在印度上映,2019年4月3日中國大陸上映。
《調音師》故事靈感來自於2010年的同名法國短片,講述了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卡什在意外成為一起兇案的「目擊證人」後,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歷的故事。
角色介紹
阿卡什
演員:阿尤斯曼·庫拉納
一個窮困潦倒的鋼琴「大師」,為了籌得20萬去倫敦參加比賽,阿卡什進行了一場「瘋狂的實驗」——假裝盲人。本以為「無害」的這場實驗,給阿卡什帶來了意外的殺機。偶然闖入捉姦現場並目睹西米和曼諾拉清理普拉默的屍體,阿卡什陷入了是報警還是裝瞎的困境。
⑸ 鋼琴師裝盲人電影叫什麼名字
該影片是《調音師》。
《調音師》是由斯里蘭姆·拉格萬執導,阿尤斯曼·庫拉納、塔布拉迪卡·艾普特、安爾·德霍萬聯合主演的懸疑電影,於2018年10月5日在印度上映,2019年4月3日中國大陸上映。
《調音師》故事靈感來自於2010年的同名法國短片,講述了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卡什在意外成為一起兇案的「目擊證人」後,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歷的故事。
影視評價
《調音師》有著一個扎實的劇作基礎,它的故事靈感來自於2010年轟動一時的同名法國短片,僅用14分鍾,塑造了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調音師以及他「所見」的世界,並在他闖入一個兇案現場後將懸念和緊張感提升到極致,結尾的一聲槍響更是神來之筆,成為懸疑劇作上教科書式的存在。
⑹ 印度電影《調音師》與法國原版有何不同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8
⑺ 如何評價印度懸疑電影《調音師》
《調音師》是由斯里蘭姆·拉格萬執導,阿尤斯曼·庫拉納、塔布 拉迪卡·艾普特、安爾·德霍萬聯合主演的懸疑犯罪喜劇電影。
故事反轉不斷,是2018年度IMDb評分最高的印度影片,2019年4月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帶著這樣疑問的觀眾自然是希望在電影版本中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
沒錯,電影在這一情節的處理中,確實給了准備的結果,女主人相信了他是真的盲人,但是電影又給出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一個開放式結局。請大家多多點贊支持關注。
⑻ 如何評價印度懸疑電影《調音師》(AndhaDhun)
調音師這部電影最享受的就是有好的配樂,沒想到一部犯罪懸疑片,我竟然被它的配樂迷的不要,歌舞和配樂是它的一大特色,是它的賣點和看點。而《調音師》這部印度電影,雖然它與以往的印度歌舞片有些不同,但是我對這片子的配樂很是滿意,影片的插曲也顛覆了我對印度歌曲的印象。
⑼ 為什麼印度電影《調音師》評分這么高
因為《調音師》是集大成者。
影片改編自2010年的同名法國懸疑短片,
講述立志去倫敦比賽並夢想成為傑出鋼琴師的男主人公,平日假 扮成盲 人 調 音 師。一次偶 然,他成為了一場謀 殺 案 唯 一的「目 擊 者」,從而被牽連進去,並使自己的生活遭遇了一波三折的起伏。該片之所以成為2018年末的一匹 黑 馬,最大亮點在於導演別出心裁的設計:
層出不窮的反轉,琢磨難定的真相,首尾呼應的結構...
資深的推理迷們或可在影片中找到許多大師手筆的影子。
一是結構非常好,仿好萊塢的模式很成功。
二是作為商 業 片除了沒有飛車戲這個元素基本上都全了,喜 劇、愛 情、謀 殺、懸 疑、追 擊、綁 架、反 轉等等,並且每個元素的完成度都還不錯。
三是有前作的加成,前作很優秀很好看,這個故事沒有固 步 自 封,反而從多方面擴充了它,觀眾幾乎不會因為拍了相同的故事而感到重復厭煩。
四是立意很深刻,不僅有對價值觀的探討,在人性上更是下足了功夫,不用說,大家對結局的討論都已經瘋了
⑽ 印度電影《調音師》為什麼叫調音師
因為很久之前有一部法國微電影叫《調音師》。這個印度電影是基於之前內個法國電影的基礎上的擴充,所以在國內叫《調音師》,這個電影還叫看不見的旋律。
調音師,可以將聲音調為預期的效果。電影名稱也是在影射劇情,故事從主人工口中說出來,是為了達到主人工預期的效果,修飾了什麼,隱瞞了什麼,欺騙了什麼,這就看觀眾如何理解了。看這個電影過程中,發現很多破綻,比如說滿配警長殺不死瞎子男主,胖子醫生最後被女主反殺,出了電影院急忙和老婆吐槽。但是細想劇情過後,精妙之處便有所感悟。
相關資料
在這種劇情下,展露出來的破綻是導演故意的,觀眾懷疑劇情的同時,也在懷疑敘說故事的男主,也延伸到,思考男主口中的真相是怎麼才是最合理的(哪裡開始撒謊)。
本人偏向於相信男主勾搭女主,為了金錢殺死老明星和鄰居,並編造出警長和醫、彩票姐弟等角色劇情,故事全程就是男主在歐洲和女二碰面,並意圖圓謊遮掩在印度犯下的罪行。有興趣可以試試我這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