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甜蜜蜜》中的愛情,為何能被人們所歌頌
歌聲甜美,誰都能唱兩句,記得鄧超和孫麗演的電視劇拿個錄音機就喜歡這首《甜蜜蜜》記憶特別深,這首歌作詞,作曲都特別好到現在一樣喜歡聽,經典,特別好。鄧麗君的嗓音確實無比,就連我們自己的音樂專家都贊賞她,而且她的歌曲和歌詞寫的也很好聽所以打動了不少人的心!當時還批判過說是咪咪之音!雖然那時候,年少的我們大部分熱衷的是各種更潮流的流行樂,然而,誰都不會對鄧麗君陌生,誰都能夠哼唱上幾首。用「耳熟能詳」這個詞來形容那種普遍度,完全不為過。
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種很奇特的感受,任何時候鄧麗君的歌聲同時響起,總有一種契合感。它會讓人一下子被捲入到那個情境與情緒中,包裹其中很難抽離。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對隨之而來的港台靡靡之音感到很新鮮,聽慣了國內當時還比較單調的音樂,對港台明星特別是鄧麗君唱的歌非常歡迎,所以影響比較深刻。外加鄧麗君自帶的一種甜美笑容,高雅的氣質,迷人的聲音,著實讓人著迷。至今無人超躍。庄奴為鄧麗君創作的,適合她的風格。
㈡ 電影甜蜜蜜表達了什麼
電影甜蜜蜜表達了十分「中國人」的含蓄卻又真摯,不圖終點,不計回報的飛蛾撲火式的愛情。
故事行進平淡:有矛盾,但是沒有高潮;氣氛渲染平淡:鏡頭語言不緊張,背景音樂不煽情;畫面色調平淡:全電影鏡頭基本都是為故事情節服務,但是就是這么一個平平淡淡的敘事,所展現出來的東西卻不平淡。它的故事內容源於生活,但是提煉出的東西高於生活。
《甜蜜蜜》
《甜蜜蜜》正是一部人間悲喜劇。無論是美好的,還是不美好的,它都直接白描給了觀眾。每個人的心最終都會因歲月的摧殘而滿是劃痕,在這個背景下,這種情比金堅,才更顯得彌足珍貴。
《甜蜜蜜》里總共纏繞著五段戀情,五條在世俗眼光看來都是錯戀或苦戀:主線一條,為黎小軍和李翹的錯戀、苦戀;輔線兩條,為李翹和豹哥的身不由己中年生活苦戀、黎小軍和小婷的淳樸青澀苦戀;配線兩條,為齋鹵味和芥蘭的錯戀以及黎小軍姑姑單相思威廉的苦戀。
這五段戀情,又以主線的錯戀最為有故事性:從異地兩人香港相識,到遭遇窘境的抱團取暖、互生好感,再到雙方關系碰到現實壁壘而不得不忍痛抽身,而後是兩人事業有成後再次互生情愫,最終在兩人分別遭遇小婷出走和豹哥被殺的兩大人生變故後,最終電視機前的櫥窗相逢。
主線戀情既是錯戀又是苦戀。錯在,對黎小軍而言,小婷是自己夢想中需要結婚的人,自己卻在婚前和婚後兩次出軌;而對李翹而言,她的目的本是在香港打拚出一番事業,結果經歷了唱片滯銷和股市大跌兩次事業失敗,明知黎小軍有女友,卻還是舊情復燃,最終導致小婷出走。
苦在,兩人都是漂泊之子,背井離鄉來到香港打拚已屬不易,一個帶著異地相思,一個背著家庭希望,工作環境都不好,在這個大背景下,兩人依然能如膠似漆,亦說明感情這件事情,在人間確實是至誠至熱、至深至烈的東西,可以拋卻諸多阻力而萌芽,可以蟄伏數年而復發。
㈢ 甜密密 電影 到底講什麼
1986年3月1日,黎小軍告別了女友小婷,一個人從無錫來到香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等有了錢能把小婷接來成婚。在這里他認識了來自廣州的李翹,兩個孤獨的人終於成了朋友,而且偶然地,他們發現他們都很喜歡鄧麗君的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其實對方都不是自己來香港的理想所在,於是他們分手了,小婷終於成了黎太太,李翹也跟了在黑社會做事的豹哥。日子彷彿就應該這樣繼續,可是他們也終於發現自己一直愛著對方。緊接著的一場變故使兩人再次相遇時已是1995年5月8日,他們在紐約唐人街一家商店的櫥窗前,一起聽著鄧麗君去世的消息,當四目相對,耳畔傳來的又是那首他們在香港時唱過的《甜蜜蜜》。
這是簡單的劇情介紹,這個絕對是經典,很難得的好片,所以都很難融入自己的感情講,剛開始可能不知道在講什麼,後來會慢慢有感覺,最後會看哭的。那種兩個人的緣分千里萬里的牽掛著,最後用一種最平常的方式遇見,卻伴隨著他們共同摯愛的偶像、見證他們愛情的鄧麗君已逝。有點物是人非,兩人卻依舊在一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