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日本電影畫面審美

日本電影畫面審美

發布時間:2025-05-16 18:55:51

A. 日本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觀後感

這是1991年北野武拍的老電影,是愛情文藝片,節奏很慢、場景和人物簡單,很適合喜歡放鬆和體會慢生活的觀眾,而喜歡看動作和戰爭片的觀眾會覺得平淡無奇。

整部電影講的是兩個日本聾啞男女朋友的單純愛情和男孩對沖浪運動的熱愛,對話很少,筆墨都在捕捉人物的表情、走路和沖浪的動作。日本電影善於通過簡單平淡的生活場景刻畫普通人內心的渴望和 情感 波動。表面的平靜生活和內在的激情之間的反差,像平靜的海面下暗流涌動。以前看的《小森林》系列也是同樣的風格。日本電影的攝影畫面也比較干凈,不雜亂,這是我比較欣賞的。

電影開始沒多久,我就預測結局必然是哀傷的美。愛看歐美大片的老公不相信,因為歐美大片的主角光環太強,無論是槍林彈雨還是毒蛇猛獸、車船飛機穿梭,帥哥靚女主角們總能屹立到最後。但日本電影和電視就是偏愛缺憾和轉折美,像著名的19世紀的《神奈川沖浪里》浮世繪版畫,畫的就是在驚濤駭浪中奮力求生,但渺小、命運叵測的幾條漁船。

有人說這樣外冷內熱、又帶有一些宿命色彩的電影審美是因為日本是個島國,島嶼的生態比大陸脆弱,又在地震帶上,從古至今戰亂頻繁,因此人們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而越是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越想抓住和感嘆短暫的美好,因此他們歌頌櫻花的轉瞬即逝的美。另一方面,在不安全感籠罩之下,為了尋求慰籍,日本人在宗教方面深受相信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影響,相信無論石頭、樹木、魚鳥,都可以聽見祈禱和提供陪伴,因此電影很注重刻畫人與山、海、樹木等自然環境的關系。這樣的解釋有道理,因為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歷史 地理確實影響文化思想,包括審美。

B. 「無季不成句」,日本電影里有著怎樣的季節美學

一提到日本電影,除了故事情節以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電影畫面中跟人物心情極為相配的季節變化。在日本電影中,反應憂傷愛情故事的,大都會發生在秋季;反應美好積極故事的,大多會發生在春季或夏季。

可以說季節是日本電影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果沒有季節,日本電影就少了很多特色。

這也許跟日本人的審美角度有很大的關系,在日本人心中季節不單單是季節,還反映了人的喜怒哀樂以及自然界的內在變化。

此外還有《四月物語》、《早春》等電影也是用季節來反襯人物的內心情感,季節是創作者表達電影思想內涵的表現手段,也因此形成了日本電影風格。

C. 以審美的語境看電影 ——淺析侯孝賢《最好的時光》

電影《最好的時光》採用三段式的影片結構,分別講述了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發生的三段不同的愛情。青澀懵懂的戀愛夢、無奈悲傷的自由夢、醉生夢死的青春夢,導演截取了三個時代的光影片段,呈現三種有清晰時代烙印的愛情狀態,從而折射出整個社會的發展變遷。

侯孝賢喜愛使用長鏡頭、空鏡頭與固定機位,讓人物直接在鏡頭中說故事,這是侯孝賢作品的一大特色,並已形成個人風格。他的影片因此而具有很強的形式感,與傳統的影視敘述方式截然不同,具有一定的「反情節」意味。

他的電影風格是代表了東方美學特點的,長鏡頭的移動如同散點透視的中國畫,低於人水平視角的攝影機位繼承了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冷靜客觀的鏡頭風格。我認為,侯孝賢所採用的鏡頭風格同自己要表達的影像目標是有關聯的,侯孝賢是在用情緒和細節來講故事,以還原生活中真實的原生態氣氛為目的,讓觀眾沉陷在黑色大廳中用影像呈現的故事氣氛和時代味道中。

在這樣的目的中,侯孝賢運用長鏡頭更希望客觀的來講故事,沒有瑣碎的鏡頭組接,就不存在可以的用鏡頭強化細節,觀眾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畫面空間內,不會糾纏在懸疑和情節中,而由此侯孝賢講述故事的視角也很清晰。在景別的選取中,他偏愛中景鏡頭,與劇情保持一份疏離,觀影時會感覺到自己是通過一個畫框,一卷畫軸來看的。顛覆了經典敘事所追求的自行呈現,無人講述的真實感,強調了敘事話語的主體性,有很強的形式上的美感。

侯孝賢自己對本片的解釋是,「人生中不能忘懷的片段是精彩的,它《戀愛夢》不是故事而是散文,是記憶中的味道,所謂最好的時光是台灣發展的好時光,電影發展的好時光,人發展的好時光,因為它不能再回來了,已經失去了,所以我們要去呼喚它!」

在我看來,侯孝賢喚起這份美好時光的鏡頭表現手法就是長鏡頭。不僅這部電影,他大部分作品都有類似的風格,如片長158分鍾的《悲情城市》只有222個鏡頭,平均每個鏡頭時長約為43秒,有的長達3分鍾以上。《戀戀風塵》平均每個鏡頭時長有34秒。「機位在遠一些的位置固定下來,演員不可能一個個走到鏡頭前來說台詞,那麼時間和空間的意義就出來了,一切都很自然,很有味道。」

表現最突出的是「自由夢」,侯孝賢堅持採用「全默片」拍攝。所有男女人公的對話都是用字幕表現,一方面來可以更加突出劇情的年代感,和現實產生一種疏離,讓觀眾感受到藝術美與現實的抽離,體現了王爾德的唯美主義美學原理;二來可以更加細膩地人物的感情神態,讓觀眾摒棄聽覺,用視覺來充分欣賞,體現了電影大師巴贊的長鏡頭理論。

一開頭兩人在屋內交談的一段中,鏡頭景別始終保持中景,鏡頭的移動速度緩慢。兩位主人公的表演也是委婉內斂的:女主角坐在桌前凝視的鏡頭,彷彿是靜止的,表現出東方審美的致遠致靜的情趣。

運用畫外音、長鏡頭、空間景深營造的情緒張力及詩意氛圍,都成為其作者電影的標志,使他的電影形成了強烈的個人風格,這樣的風格可以看做是他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樣的形式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給觀眾帶來了無限的審美享受。

《最好的時光》在影視敘事中顛覆了傳統的大情節敘述模式,不以敘述故事為第一要務,而是把渲染氣氛,表達意境放在首位。他對於意境的表現,通過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從具體,有限的物象上升到無限的時間與空間之中,帶領觀眾進入到電影所構建的奇妙境遇中。表現了電影藝術的自我反思與影射,探討了形式美在影片中的重要性。

侯孝賢的影片如果從傳統的影視敘事角度來看,大量使用長鏡頭,對故事情節發展進行碎片式的解構,突出意境和留白的個人風格並不合乎規范。劇情不突出,情節拖沓乏味,成為許多人對其作品進行批評時的普遍觀點。對於這些觀點我並不否認,但站在藝術形式審美的角度看,這部影片還是具有很高的價值的。

閱讀全文

與日本電影畫面審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電影卡哪個比較好 瀏覽:446
電影大全播放器下載 瀏覽:688
第十屆國際北京電影節主題 瀏覽:272
跳舞的美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586
微電影第一書記觀後感400字左右 瀏覽:232
日本第一道高清動作電影 瀏覽:486
王家衛導演電影美學 瀏覽:961
萬聖節殺人的電影2015 瀏覽:266
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一下動漫 瀏覽:32
印度電影白虎片段 瀏覽:39
美國隊長3後面是什麼電影 瀏覽:591
北美電影票房排行榜2015 瀏覽:121
小學生可以自己買電影票嗎 瀏覽:833
美國香煙公司電影 瀏覽:15
敲敲門2015電影 瀏覽:643
陳觀泰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58
2016年那些動漫好看的電影 瀏覽:570
2017進口電影票房排行榜 瀏覽:701
驚悚片大全電影 瀏覽:373
愛的盛宴電影韓國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