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國電影《暗殺》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韓國電影的老戲骨吳達庶(吳達洙)飾演的「老頭」回頭朝安沃允標志性的一笑,說:「千萬別忘了我們----」,我看電影的心一緊,知道「老頭」結局不妙,但隱隱期望河正宇飾演的「夏威夷」能安然無恙,讓懸著的130分鍾心有個喜劇安然的著落,但結尾不落俗套又是命運安排使然,為愛情犧牲成為整部交響樂高潮最打動人的顫音,結局果然慘烈心酸,第二天開車回味,依然心痛不已。
看完電影,心裡泛起異樣情懷,把主旋律抗日的偉光正的電影拍成如此娛樂動作大片,韓國的電影水平確實牛掰。電影好看不好看,看來並不是題材限制的問題,崔東勛導演熟捻電影技法,
又憑借韓國電影整體工業化高水平的電影製作,寓教於樂,《暗殺》如此主題沉重的一部作品,但讓人看得慢慢手心都是汗水,燈光亮起,心裡還不能平靜,這抗日閱兵才結束幾日?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僅僅是個數字?估計我們都淡忘了,但謝謝《暗殺》這部電影,又讓我們記起它,記起這場慘烈但「唯有犧牲多壯志」的歷史。
70年前,一群年輕人,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富強,盡管有各種私立,但在大意前敢擔當,不願卻不得不犧牲,接到任務的時候,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將要面對的凶險,將要直面的死亡,沒有退縮,電影展開,生死存亡在輕松詼諧的交代中徐徐重了起來,讓最美好的東西都化在了那個道別的眼神中,那句「千萬別忘了我們---」,我們怎麼會忘記!
歷史怎麼會忘記!
好電影怎麼會忘記!
先說說這部電影黃金配角的演技,從金洪波飾演的金九,曹承佑飾演金元鳳,吳達庶的「老頭」
,李璟榮飾演賣國賊康寅國,黃德山的扮演者崔德文,趙震雄飾演的」速射炮「這些配角幾乎完美的詮釋了電影群戲的角色的性格,一是"扮丑"突出主演不搶戲,二是性格突出,百人百態,性格鮮明,這是韓國電影優秀的一個特徵,象吳達庶這樣的"千萬觀影人次"的明星配角,每每扮演大叔,不用演猥瑣氣質就已經霸氣外側,但這樣的」小人物"卻是"大陣仗」,性格反轉成就犧牲就更加驚心動魄,讓人動容,《暗殺》里,這樣的小人物比比皆是,他們在安靜的時候平靜優雅,但犧牲起來都是如此從容慷慨,「老闆娘」微笑含淚中吞下自己手中槍的子彈,我們怎麼會忘了他們?
電影里的反派李政宰飾演的兩幅面孔特工廉碩晉,一個金屬手指總是神經質的敲擊抖動,反應了角色劇烈的心理活動,他這次為了角色可謂「拚命」,為了飾演鴉片館里的那場重頭戲,他連續48小時不睡覺差點昏倒在現場。結尾在法庭上脫衣的老年戲非常驚悚,就為了那一場戲看起來形體更接近老人,李政宰本來被要求增肥出臃腫的肚子,但無奈他本人是長不胖體質,只能反其道而行瘋狂減肌,讓身體變得干癟,可見演員的敬業。
電影里的廉碩晉從一個抗日鬥士淪落為一個屠殺抗日鬥士越發變本加厲的「韓奸」,電影的最後點題,「我不知道解放會這么快「,是啊,從1904年到1945年,日本對朝鮮的殖民統治長達40年,在電影里處處可見殖民統治的細節,服飾鞠躬說日語唱國歌,一大批人苟且偷生唯日本主子馬首是瞻,電影里的台詞也是如此」大家都是這樣活","被閹割的豬味道才鮮美」,苟且偷活是每一個人權利,而高級生物進化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存活本體延續生命,誰人不願活?所以《暗殺》電影里所有戰士為抗戰的離別和犧牲才讓人尤其動容,也許電影里說得沒錯「我們不能改變什麼?但我們要讓人們知道,我們一直在抗爭----」
電影也藉助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的破滅燃起民族精神的升華,雖然俗套,但兩位主演的飆戲成為幾乎所有影評人二刷的理由,一場是咖啡館加糖,一個是最後離別的淺吻,殺戮殘忍前面的兒女情長,溫柔情懷背後的大義凜然,商業片里主旋律是如此和諧貼切,這成為這部電影最大的買點。
說說電影的認真,電影里最驚心動魄的是一聲聲槍響,配樂完美的串聯了電影的6次暗殺,聲效道具布景美工和服裝的認真,處處可見,單看槍具,安沃允使用重達5kg的莫辛-納甘步槍,廉碩晉使用毛瑟手槍,夏威夷·皮斯托使用的是007常用的PPK手槍,「老頭」使用的是MP-28沖鋒槍,速射炮則使用湯普森沖鋒槍,從聲音到形狀都惟妙惟肖,連女主演拉槍栓的動作都能看出是好好訓練過的。《暗殺》具備一部好電影最基本的要素:認真。
《暗殺》不能說沒有硬傷,前面情節交代的累贅,臉盲症人物的混淆,對朝鮮歷史的不熟,雖然環環相扣的諜戰情節但被俗氣的雙胞胎情節拉分,電影跌宕起伏的人物命運性格轉換過度堅硬,很多人被一句話就打動就能做到慷慨赴死,這情節缺乏邏輯,前面還私利很重的人轉瞬間就變成英雄不合理。炫目震撼的槍戰場面娛樂化重了就忽略了電影的現實震撼,一隻機關槍能掃死數百鬼子,弱智的敵人難襯英雄的偉大,勝利唾手就不會讓人珍惜。
電影蒙太奇手法的方法還原歷史本來就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加上片長時間的限制,一部戰爭電影能打動人心,只有從細節入手,電影里兩處反應日本侵略者殘忍的場景,一處是安沃允口訴媽媽的死,被機槍射殺已經是最安詳的死法,一處是妙齡賣花小姑娘被日本軍官川口當街槍斃,如此驚心動魄情節設置讓一些邏輯短板隱藏忽略,觀眾壓抑窒息的緊張很難有時間考慮電影情節,被導演牽著眼睛,讓電影順利成為敘事大作,編劇情節安排故事講述幾乎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全智賢扮演是暗殺小隊隊長和狙擊手職務的獨立軍戰士安玉允,有兩處微笑的情節成為電影最打動人的地方,一次是咖啡館偶遇的愛情,一次是笨拙的跳舞,優秀的演技讓一顰一笑成為電影情節遞進的關鍵,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就給了安玉允的回憶:
」好久沒聽到好聽的音樂了,生活都變得艱難了。"
"就是啊,誰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走跳舞去。」
電影中,觀眾又扮演了一次上帝視角,速射炮拉著安玉允走進舞池,老闆娘和黃德山開心爽朗的笑容,鏡頭輕輕抬起,俯視芸芸眾生,然後屏幕定格在安玉允的臉上,她驚詫笨拙,身體僵硬的抖動,但慢慢,慢慢,她開心的笑了,舞得是如此協調,笑得是如此燦爛,對,她看到正義和光明到來最燦爛的明天。
2. 影評《暗殺》|叛變是人之常態
《暗殺》講的是朝鮮(韓國)被日本佔領時期,獨立運動分隊刺殺日本要員和賣國賊的故事。女主角安沃允(全智賢飾演)的父親唐寅國就是那個賣國賊,而找來獨立小分隊的隊長廉錫鎮(李政宰飾)二十年曾經刺殺過唐寅國,但是失敗了,在唐寅國夫人的掩護下逃跑也失敗了,唐寅國殺掉了夫人,抱走了雙胞胎中的一個取名美津子,另一個長大後成了女主角安沃允。而廉錫鎮在日本人的酷刑中選擇叛變。二十年後在刺殺的過程中,他僱傭了賞金獵人夏威夷手槍(河正宇飾)去殺掉刺殺小分隊。
支撐電影主線的是「叛變」,或者也可以說的「對比」。李政宰飾演的廉錫鎮由抗日分子叛變為日本人的線人,唐寅國由韓國人叛變為日本人的同夥,夏威夷手槍由賞金獵人「答含叛變」為抗日分子。在這一系列人物命運的轉變中,我看到了人性(看韓國電影我總能想到人性)。壞人廉錫鎮和唐寅國都是為了一個「貪」字,廉錫鎮貪圖的是自己的生命,唐寅國貪圖的是財富和權力,貪婪使他們變得自私,變得六親不認。
「我不知道會解放,要是知道的話就不會了。」這是最後廉錫鎮在面對安沃允質問時說的話,這是一個投機求生的人內心的想法。這類人是哪裡有生存的機會便會往哪鑽,很想知道他當初選擇抗日是真的因為理想呢還是因為這對於他的人生是個機會。
而夏威夷的叛變有些浪漫色彩。而他這個角色本身就具有浪漫色彩,他由僱傭殺手變成正義的一方,又在亂世中收獲了愛情,如果結局導演安排他還活著,並且和安沃允在初見的咖啡館重逢,這就明顯變成了我國抗日劇的套路,這樣影片質量就降低了檔次。因為這樣就一點都不悲壯,而暗殺,應該是悲壯的。
總體感覺影片缺了那麼一點強勁的氣息,雖然大家都死了。可能因為導演讓每個劇情都跳躍的太快。
關於李政宰和河政宇兩個人飾演的角色,廉錫鎮人物形象更豐滿些,李政宰把一個時代中的「小人物」步步苟且求生的慾望表現的很到位,然而我更喜歡他在《新世界》中最後的那抹陰鷙。河政宇的戲份相對較少(p.s目前為止他的電影最喜歡《恐怖直播》),雖然他飾演的夏威夷和女主有愛情線,也是正義的那方,但我覺得真正的男主是廉錫鎮,導演是想通過這個人物身上的轉變來突出那個時代對人性的殘酷磨礪,然而終究人物太多,主題表現的也並不明確。
關於女主安沃允,一個戰亂中的女鬥士。而「鬥士」的身份是排在「女性」前邊的虧舉液。相反她的雙胞胎妹妹美津子卻是個完整的女性,她銷物是嬌養的千金小姐,又是作為政治交換要嫁給司令官兒子的女性對象,不過雖然她是完整的女性,但卻不是完整的人。她在和姐姐安沃允關於對父親人品的討論中提到「大家不都這么活么」,可以看出她並沒有自己的思想,而且也甘願接受別人安排自己的命運。而安沃允,她有親情的牽絆,也有愛情的牽絆,更有對國家民族的牽絆,這是一個完全有思想的女鬥士。
影片最終在女主對一起奮斗過的戰友中結束,這樣很好,無論何時,先烈應該被銘記。
3. 為什麼韓國電影《暗殺》的票房不好
其實不但韓國電影《某殺》票房不好,韓國電影在中國都不好,原因如下:
1、電影種類問題
中國看電影,首重動作片(例如紅海戰狼),其次喜劇片(例如泰囧羞羞的鐵拳),再次奇幻(例如捉妖、西遊伏妖)。
這些電影方面,美國是強項,例如動作片,所以生化、變形、婦聯、速度、加勒比在中國大賣特賣。
而韓國由於市場原因,基本上以小投入為主,因為票房必須是投資的3倍才能收回成本。投資大了(例如美國動作片至少一億美元起步),那樣必然虧本。韓國片最大的投資是鳴梁海戰,1億人民幣投資。在今天的韓國,這就是絕對大手筆投資了,而在中國,這樣的投資也就適合文藝片。
《紅海》投資5億,女兒國也是5億,長城是1.5億美元,捉妖記第一部3.5億,第二部9億。 所以,韓國電影,根本連水漂都打不起來。
2、其他
韓國還有對中國文化產品限制,當然中國也對等限制,所以韓國電影很少見到。另外韓國恐怖片也是強項,而中國這類電影根本不允許播放。
韓國電影另外一個強項就是劇情片,在韓國票房排名中劇情片票房很高(劇情片通常指運用現實生活中常常真實存在但往往不被大多數人所注意的事件而改編的故事性電影。劇情片常常引人深醒,耐人尋味。),而中國人去電影院就是為了放鬆的,就是去享受視覺效果,然後減減壓的,所以中國人喜好必然是動作和喜劇,韓國劇情片太燒腦,自然反響不好。
4. 如何看待《暗殺》這部電影
影片由六次暗殺任務串聯而成,李政宰飾演的廉錫鎮是第一個暗殺任務的執行者,最終任務失敗被捕並且失去了一根手指。廉錫鎮再次出現是在上海,他以臨時政府警務局隊長的身份為了暗殺親日派官員而找到了獨立軍狙擊手安沃允、爆破專家黃德三、新興武官學校畢業生「速射炮」秋尚沃三人組成了暗殺小隊。影片前段廉錫鎮這個人物機智果敢又不失幽默,當觀眾還期待著這個帶著金手指充滿著傳奇色彩的人物會如何帶領手下拿下日本軍官和親日頭子時,廉錫鎮的雙重身份讓原本單純的暗殺任務變成了更為復雜的三重暗殺。廉錫鎮組織暗殺小組刺殺日本高官和親日派要員,背後他將任務透露給日本人,並僱傭「獵人」暗殺三個自己派出的暗殺小組成員。同時,臨時政府特工組因暗殺任務失敗開始對他的身份產生懷疑而發出了如果發現廉錫鎮叛變就地處決的暗殺命令。從20歲到60歲,李政宰立體表現出了廉錫鎮在大約40年的歲月里,在經歷時代的風波的同時,從白到黑的過程。人在面對死亡和非人性折磨時都會恐懼,這是人的本能,為了祖國的獨立有人深埋恐懼在心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但在死亡面前,廉錫鎮最終選擇變成惡人,他賣消息給日本人甚至不惜瘋魔一般殘殺自己的同胞,最後坐上審判席的他是知道自己犯了多大錯誤的,有人選擇為了信念而犧牲,而廉錫鎮幾十年來因為不相信抗日真的會勝利,一直為了活著而發臭著,為了活命他選擇了背叛,選擇了殺戮,為了活命,法庭上,他撒了謊。 全智賢此次首次挑戰「一人分飾兩角」,出演狙擊手「安沃允」和千金小姐「美津子」,兩個角色雖是雙胞胎,卻有截然不同的境遇,一個是扛著狙擊槍戴著一副破眼鏡朴實無華的暗殺領導者,一個是穿著華府畫著精緻妝容被父親圈養的富家小姐。安沃允全片話不多,內心戲不少,破碎的鏡片擋不住她剛毅的眼神,她彷彿就是為了獨立而生,信念是支撐她扛下去走到最後的唯一勇氣,當她流著汗忍著疼痛告訴夏威夷?皮斯托,她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活著,她只是想告訴日本人,還有人沒放棄。看見自己的姐姐死在了父親的槍口,她眼淚奪眶而出卻不敢讓自己哭出聲音,她忍受噩夢的折磨,回到姐姐的家,只因為她還活著,活著就要戰斗,一個女人擁有這般大無畏的勇氣令觀眾動容。片中全智賢不施粉黛,頭發隨意紮起,暗色衣服破碎的眼鏡,那麼樸素卻那麼的美,從那句「上海有個咖啡館叫米拉諾,你去過嗎?」我們聽到了她獨自赴死的決心,她和夏威夷是如何相愛的片中沒有描繪,槍彈硝煙湮沒兒女情長,但卻能從戰火中看到無處不在的溫情,最後訣別時淺淺一吻,她問他:「我們還會再見嗎?」,瞬間淚奔。
河正宇飾演的夏威夷?皮斯托是全片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人物。他大概沒有想到自己真的會愛上一個嘴裡玩笑著「喝個咖啡談個戀愛」的女殺手,他教美女加糖,玩世不恭地送美女圍巾。這個人物很有趣,一個賞金獵人,拿錢辦事帶點黑暗面,他受雇於廉錫鎮暗殺以安沃允為首的三個暗殺小組成員,這個人物前期還只是個有點神秘的僱傭殺手,隨著劇情的推進他不知道自己何時對安沃允動了心,思維發生了轉變,也加入了抗日暗殺的行列,和廉錫鎮相反的是這是一個從黑到白的過程,於是兩人從合作關系變成了對立,本可以靠臉吃飯卻偏要拼演技的二人上演了一場難分勝負的「遭遇戰」, 在崔導演眼中「每個導演都想合作的」河正宇雖然戲份相對較少,但夏威夷皮斯托這個人物絕對稱得上是他出演過的所有角色中最有型的,不同於他以往嚴肅悲情的人物形象,這個殺手帥氣幽默,浪漫不羈, 風衣雙槍成了他耍帥刷臉的利器,影片用很短的篇幅交代了他的背景,殺父同盟的一員,和安允沃的背景巧妙重合了,這也為她後面幫安允沃開槍埋下了伏筆。影片的後面,他毅然送走了安允沃,淺淺一吻告訴她再見面,你會是我的老婆,他大概知道自己活不了了,但他還是笑著開著玩笑和搭檔樂呵呵說「我們逃出去了就去夏威夷,聽說那裡的女人不穿衣服到處走」。他拼盡了最後的力氣走向廉錫鎮,全身都是彈眼,跪地沒了氣息,他死的悲情,我看的痛心,如果我是導演,我一定會安排若干年後他和他未過門的妻子相遇,在最初的那個咖啡館,繼續硝煙戰火中無法言說的愛情。
戰後初期韓國的歷史復雜,親日派並沒有被討伐,反而大多人依舊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導演沒有逃避事實,這段歷史無法用一個簡單的罪人伏法敷衍過去。所以他並沒有用法律的途徑去處置罪人,而是選擇了用16年前他們必須完成的「暗殺」任務結束了廉錫鎮的生命。影片的最後,一根根蠟燭被點起,回憶切片,速射炮和黃德三笑著跳著舞,老頭對安沃允說:「三千塊,不要忘記我們。」
這些為了信念沖鋒在抗戰前列的民族英雄,歷史讓我們記住。
5. 電影《暗殺》影評
導演:崔東勛
編劇:崔東勛/李基哲
主演:全智賢/李政宰/河正宇/吳達洙/趙鎮雄/更多
類型:劇情/動作/歷史/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日期:2015-09(中國大陸)
片長:139分鍾
劇情介紹:
上世紀初,韓國籠罩在日本統治的陰影下,與此同時,很多韓國抵抗活動以中國為據點以躲避日本當局。
1933年的上海,一個暗殺日本指揮官的秘密命令交由安玉允(全智賢 飾)執行,她是個已經被判處死刑的一流狙擊手。為了這個任務,為臨時政府工作的特工廉錫鎮(李政宰 飾)從監獄里解救了安玉允和她的同伴。但與此同時這個重大計劃被一個內部間諜和職業殺手泄露給了日本當局,夏威夷·皮斯托(河正宇 飾)因此被僱傭去除掉安玉允。而暗殺小組抵達韓國時對職業殺手的追擊毫不知情。安玉允有可能完成這個不可能做到的任務嗎?
暗殺預告片:
韓國"抗日"年代大片《暗殺》於今日突破千萬人次大關,而今天恰好是8.15光復70周年紀念日,這極具紀念意義的巧合一筆足以載入韓國影史。
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15日上午數據和發行公司數據合計,《暗殺》目前累計觀影人次達1009萬4957人次,正式突破千萬人次大關,成為2015年首部“千萬觀眾”本土電影。眾主創合影留念慶祝這一時刻。
同時,該片還成為了崔東勛導演個人繼《奪寶聯盟》後第二部“千萬觀眾電影”,也是河正宇主演的個人首部破千萬觀影人次的電影。此外,該片還是全智賢、李政宰、金海淑個人繼《奪寶聯盟》後的第二部“千萬觀眾”電影和趙震雄繼《鳴梁海戰》之後的第二部”千萬觀眾“電影。而對於黃金配角吳達洙來說,《暗殺》則是繼《漢江怪物》(聲音出演)《奪寶聯盟》《七號房的禮物》《辯護人》《國際市場》之後的第六部“千萬觀眾”電影。
《暗殺》在映前就創下了韓國2015年的最高預售成績,隨後首映日47萬觀影人次也刷新了年內最高本土片開畫紀錄。而首個周六(25日)動員95萬觀影人次,成為僅次於《鳴梁海戰》(125萬7117人次)的韓國影史第二高單日票房成績。影片首周末三天累計觀影人次超過244萬,僅次於《鳴梁海戰》(2014年8月1日-3日,335萬7346觀影人次)成為韓國影史第二高的周末觀影人次數值。之後,影片上映5天突破300萬人次,11天突破600萬人次,不斷刷新2015年的最快票房增長速度。在上映進入到第四周的8月10日突破900萬人次大關,並在今日、上映25天之際沖破1000萬人次大關。
眾主創合影留念慶祝破千萬
《暗殺》以1930年的上海和京城(現首爾)為背景,講述了韓國獨立軍暗殺小隊成員、臨時政府特工和僱傭殺手之間圍繞暗殺親日派行動展開的故事。由《奪寶聯盟》導演崔東勛執導,全智賢、河正宇、李政宰領銜主演,大鍾影帝曹承佑友情客串了韓國獨立運動家金元鳳一角。該片預計將於9月登陸中國內地。
6.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暗殺》
整個故事倒是很像「抗戰版碟中諜」的感覺,各司其職的高手們也使得影片成為了精彩的群戲,讓一眾配角也有了用武之地。
吳達洙、趙震雄和崔德文這些韓影里的熟面孔詮釋了忠和義,襯托著主角河正宇與全智賢的強與烈,反襯了反派李政宰的奸與邪。並且角色的個性之鮮明,足以給每位觀眾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於文化差異的原因,甚至這樣做會比之好萊塢電影的小組群戲讓角色距離東方觀眾更近。最終每個人物都有戲,卻每個人物都不搶戲,讓我們不禁為這種處理和編劇的功力暗暗叫好。
介紹
影片的動作設計依舊偏向於寫實化的處理,手持攝影是標配,晃動的鏡頭營造了真實感。當然寫意的慢鏡頭還是時不時出現,來提醒你這是商業作品並非紀錄片。
在第一場暗殺任務時,加油站刺殺行動的過程是很讓人驚喜的,幾乎一氣呵成,絲毫不拖泥帶水。這個場景的調度水準直逼香港動作片導演黃金時期的作品。強度與橋段都設計得非常到位,給了每個角色極大的發揮空間,幾組鏡頭交待得非常清晰,剪輯也富有特色。7.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暗殺》
《暗殺》是一部探討朝鮮志士抵抗運動的電影,它不僅聚焦於刺殺行動,也深入挖掘了人物背景和情感糾葛。影片將傳統的懸念刺殺片元素與群戲電影特色相結合,通過緊張的劇情和出色的角色演繹,呈現出一幅抗日救國的宏大畫卷。
影片中,全智賢飾演的安沃允和美津子,性格迥異,卻都懷揣著對國家的深情和對民族的忠誠。她的演技挑戰巨大,尤其是面對生父的掙扎與無奈,以及最終放棄親手了結他的決定,展現出了深沉的情感張力。全智賢在刺殺動作戲中的親力親為,無論是手持沖鋒槍追殺日寇,還是端著步槍冷靜狙殺敵人,都展現出了專業水準,其中趴在飛馳卡車引擎蓋上的驚險一幕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河正宇飾演的角色「夏威夷手槍」形象略顯單一,但在與全智賢的偶遇後,兩人的故事交織,最終走向了感情的融合。盡管角色設定上有不少故事,但篇幅所限,未能完全展開,戲份不夠,略顯失色。
李政宰扮演的大反派廉碩晉,以其精湛的演技搶走了男神女神的風頭,成為了影片中的亮點。他從刺殺日軍大將的勇烈義士,到金九暗殺隊隊長,再到叛徒的形象轉變,展現了角色的復雜性和深度。廉碩晉的角色不僅在表演上壓過了其他演員,而且在片尾清算賣國賊的場景中,痛陳抗日功勞的慷慨激昂,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暗殺》在情節和角色表現上都相當精彩,但也存在一些瑕疵,如日軍陸軍川口少尉對河正宇假扮的海軍上尉一見如故的情節顯得不太符合現實邏輯。此外,影片中大量場景發生在上海,不僅因為當時上海是中日交鋒的前線,還因為韓國流亡政府在法租界和蘇州鄉下的容身之地,以及朝鮮獨立軍在滿洲的戰斗背景,這些歷史細節為電影增添了豐富的層次。
電影中出現的抵抗運動高層金元鳳與金九,他們的命運分別走向了朝鮮和韓國,最終都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這種刺殺政治在韓國政壇中持續存在,反映了復雜的歷史與現實交織。
《暗殺》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刺殺的電影,它更深層次地探討了人性、忠誠、犧牲和國家命運的主題。電影中呈現的每一個角色,每一場戰斗,都在向觀眾講述一個關於抗日救國的故事,提醒著我們銘記歷史,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