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劉德華是誰
近日,電影《摔跤吧!爸爸》電影上映,取得了良好的票房和口碑,阿米爾汗是寶萊塢片酬最高、人氣最盛的電影明星,憑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和對職業的敬業精神,贏得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很多網友把阿米爾汗稱作是「印度劉德華」,那麼他們兩個到底誰強上一些呢?
不僅如此,他在走向成功的同時,也在關注著這個國度里的不公平,關注著那些被遺棄的弱者。他說,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國家,是我們走向進步的第一步,沒必要為自己祖國被放在聚光燈下而羞恥,應該羞恥的是我們的國家在那一方面還有欠缺。如果你曾關注過阿米爾·汗的電影,你就會發現他在電影中,一直都在對社會問題發起挑戰。
他曾受邀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地球一小時」活動的印度區大使,也曾成功說服國會通過保護兒童法案。他平和樸素,又享譽天下,他用自己的雙肩,將許多責任和擔當扛在肩上,奮勇前行。
❷ 這部《海灘救護隊》如何啊
從發布的電影海報和預告片可以看出,演員陣容豪華,俊男美女的組合讓人倍感期待。
活在我的童年裡的小帥哥,學生時代最愛他主演的 "歌舞青春系列",當年他通過這部系列電影一炮而紅,家喻戶曉,獲得了各種青少年獎項,炙手可熱。近年來他也好片不斷,像"重回十七歲","鄰居大作戰"等等。
在劇中他扮演一個刺頭男青年,我彷彿又看見了當年的"特洛伊"回來了,他年少熱血,勇於追求夢想和愛情。可惜扎克已經不是當年的文藝范兒了,現在走"肌肉男"路線,並在劇中大秀好身材,喜愛他的朋友們不容錯過歐!
當然不能忘了我美麗的女主角:朴雅卡·喬普拉,活躍於印度影壇,多次出演寶萊塢歌舞電影,深受印度人民喜愛。在劇中飾演一個蛇蠍美人,與強森有很多對手戲歐。
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去看了呢?
❸ 電影,兩個肌肉男對打,一個的腹部被打了很多次,最後被掛在一個掛肉的大鐵鉤上死了
《再造戰士4》穿著軍隊的衣服對打,其中一個迷彩的,被掛在鐵鉤山,胸口被刺穿,那鉤子真的很大
❹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作文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作文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一
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是一部體育競技類電影。印度摔跤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阿米爾·汗飾)一心想為國家贏得一枚摔跤獎牌,卻因為生活所迫無法完成夢想。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自己的女兒們有運動天賦和潛力,他不顧社會和周圍人的反對和嘲笑,開始對女兒們進行「魔鬼」訓練,最終培養出獲得國際競賽冠軍的一流女性摔跤運動員。
在觀影的同時,觀眾被片中深深的熱血勵志氛圍所打動,並多次擊中淚點,140分鍾的緊湊的片長更讓人「無尿點」,觀眾的心被緊緊的抓住了,尤其是三場扣人心弦的競技對決,更是看得不少觀眾心跳加速。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在觀影後說,「從劇作到表演,從節奏到音樂都相當驚人。」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成功的勵志電影,也是一部口碑爆棚的商業電影。
劇中演員蠻拼的!此劇背後,我們了解了戲骨級演員阿米爾·汗的拍影經歷。雖然他有「印度劉德華」之稱,中國觀眾對他也不陌生,但為了出演這部電影,他在戲外也是一個勵志典範。為了最真實的表現劇情,他在完成了角色19歲的青年戲份後;短時間內從130多斤增肥到200斤,演出該角色55歲時發福的狀態。然後又在五個月內減掉25公斤的贅肉去拍壯年的戲份。而劇中扮演兩個女兒的女演員也進行了一年的摔跤培訓,這也是為什麼片中摔跤場景看來很真實的原因。可想而知,從胖大爺到型男,這一增一減,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執著!其背後付出的艱辛和汗水非常人所能承受!精益求精的精神展現無遺!
在給演員點贊的同時,我們不禁要為那些假唱事件的主角,驚險時刻靠替身的「明星」汗顏,職業的操守哪去了?專業、敬業的精神哪去了?是走心還是走錢?僅靠顏值圈粉,註定不會深入人心。影片戲里戲外體現出的實力、專業、敬業,何嘗不是一種工匠精神的體現?
演藝界如此,其他行業也如此,只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是當下最有生命力的。C919首飛,以工匠精神鑄就高品質的中國製造。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我們每個人對所乾的工作不懈努力,精益求精,注重細節,才會有更多的完美,才會有更多的中國製造和中國智造。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二
作為一部長達161分鍾的體育勵志片(引進版被刪剪為140分鍾),本片的前一個多小時劇情是非常精彩的,從阿米爾·汗扮演的全國冠軍摔跤手解甲歸田訓練兩個女兒成為摔跤運動員;再到大女兒終於認識到摔跤對於她擺脫受傳統束縛的印度女性命運的重要意義,於是發奮苦練實力猛漲,一路在民間「野跤」比賽中打敗各路男孩子摔跤手,最終在國家正式摔跤比賽中成為女子摔跤冠軍,進入國家隊後回家休假時用學到的新技術在摔跤場上贏了年邁的老爸——影片前半部分的劇情、角色、節奏感、喜感和動作戲都處於絕佳狀態,歡鬧昂揚的印度片獨特氛圍對觀眾有著強勁的吸引力,體育勵志同女權主義緊密結合,而且一點都不刻意、不說教。
影片對印度風土民情和社會現狀的展現也信手拈來,對於阻礙印度體育事業發展的官僚主義問題,影片也是旗幟鮮明地給予批判。一部體育勵志片,在把體育部分拍得精彩引人之外,還能有如此多體育之外的精彩內容,放眼世界影壇也是不多見的,尤其是影片張揚的女權主義和女性獨立意識,對於印度社會乃至東方社會來說,都極具進步意義。大女兒小時候先是在開明老爸的親情護航下擊破傳統的束縛,女權意識覺醒,長大後在摔跤場用在國家隊學到的技巧戰勝老爸,更是堪稱女權對父權的「絕殺」,標志著她再也不是需要在父親庇蔭下成長的小女孩,而是具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越父親的獨立技能和獨立人格,這種「女權進階」的升華簡直不能太美。
可惜,本片的後一個多小時劇情,搞砸了此前完美的一切,使得本片無法成為一部「神作」。如果說影片的前半部分可以稱之為「體育勵志片」的話,那麼影片的後半部分就變成了過度誇張兒戲的「體育童話片」。
接著前面的劇情繼續說,本來大女兒在實力和精神上都完成對於老爸的超越和獨立,結果後半部分劇情卻大踏步後退,父權又重新回歸「偉光正」的高高在上的地位,又變回了「女兒離不開老爸護佑,老爸說的一切都對對對,女兒在老爸的指導下拿下國際冠軍」這樣的套路,這不就跟影片前半部分的套路重復了嗎?
說具體情節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女兒成為印度的國家級運動員之後,在國際賽場上連續失利,於是老爸專門趕到國家隊集訓營進行督導,結果他的出的結論是:國家隊教練教的全是錯的,你以後不要理國家隊的訓練安排了,我給你重新規劃訓練計劃。甚至到了英聯邦運動會的賽場上,大女兒上場比賽,國家隊教練喊「防守」,老爸就喊「進攻」,國家隊教練喊「進攻」,老爸就喊「防守」,總之就是一切跟國家隊教練反著來,而且最終證明老爸全對!這「主角光環」已經亮瞎人眼了啊!
不知道你看到這種情節是啥感受,反正筆者當時在影院看到這里已經徹底傻眼了。打個比方,你能想像張繼科他爸對他說「劉國梁劉指導跟你講的戰術都是錯的,別理他,聽我的」嗎?憑什麼啊?就憑你從小訓練他打乒乓球嗎?荒謬爆了是吧?即便影片中的老爸有印度國家冠軍的身份打底,畢竟距離他的時代過去至少已經20年了,無論是訓練方法還是技戰術,老爸都應該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而影片卻把他凌駕在國家隊教練之上,成為女兒一路過關斬將贏得印度首個國際摔跤比賽冠軍的決定性因素。而影片之所以這么做,更多地還是出於商業片「做戲」的需要,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戲」的話,那麼大女兒進入國家隊之後,劇情就沒有老爸插足的餘地了,大明星阿米爾·汗就沒有用武之地了,而阿米爾·汗才是本片的招牌,一定要讓他在女兒進入國家隊之後發揮重要作用,一定要讓他處在矛盾沖突的核心位置,所以就有了女兒不聽國家隊教練而是聽老爸的指導拿下國際冠軍這樣的劇情了。而且,扮演老爸的阿米爾·汗在某種程度上就像喬布斯一樣,具有「現實扭曲力場」,即便是這種不甚合理的人設和劇情,在觀影過程中都會讓觀眾倒向他的一邊,在情感上認同他這個角色。不過,這樣一來,影片後半部分已經不是「體育勵志片」,而是變成「體育童話片」了。
但不管怎樣,本片的優點還是足夠多的,尤其是主演的表演都堪稱大放異彩。扮演老爸的阿米爾·汗,在影片中以年輕肌肉男、中年老爸、老年老爸三種不同身材和樣貌出現,如此強大的「變身」能力,完全不亞於克里斯蒂安·貝爾等幾個好萊塢著名的「橡皮人」。而且阿米爾·汗的演技和氣質都堪稱絕佳,演繹不同年齡層的老爸都那麼有說服力,威嚴與冷幽默並存,往那兒一站,不用多說話,就能讓你感受到什麼叫「父愛如山」,如此強大的塑造角色能力,感覺目前華語影壇無人能比。
扮演他女兒的大演員和小演員也都很贊,不僅演起戲來生動自然、十分可愛,而且拍摔跤戲都有板有眼、極具說服力,讓觀眾完全信服她就是個實力超群的摔跤手。看人家印度青年演員塑造角色的能力,也遠非我們這幫小美女、小鮮肉們能比的。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三
母親節的名義,看摔跤吧爸爸。與女兒探討觀後感。
1,成功沒有捷徑,快樂的精髓來自於經歷拼搏內涵豐富的成功喜悅。以為老爸過時了,以為清規戒律沒必要,事實告訴我們,誰也不會隨隨便便成功。簡單易得的快樂和誘惑會麻醉我們的'神經,結果是,讓我們把過多的時間用於簡單快樂,而不是用於厚積薄發,去體會雨後彩虹的美麗,去體會一覽眾山小的快意。
2,凡事都要講方法論,同時方法是有層次高低的,道術體用是不同境界。為什麼國家教練不如爸爸?因為,教練執迷不悟於術,爸爸教的是道。道是理念,是方向,是發自心底的強大力量。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策略決定。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吉塔問爸爸採取什麼策略,爸爸的答案是「讓人們記住你」。於是,奇跡發生了!所以,如果有帶你領略道行的貴人,珍惜吧!
3,國家的強大靠什麼?很顯然,不是影片里的官僚和豬教練,也不是那些歧視女性的村民。那麼,國家的意義是什麼?影片的最後告訴了我們,國家和民族不是目的,是意義,是高於生老病死的價值榮光。孩子也不是目的,是意義!所以,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4,現實是殘酷的,人生充滿著不公和算計。即便你有一個敢於向世俗挑戰的爸爸,即便你一身武藝,決定你第一次上場比賽的仍然是可以多賣幾張票。但是不是就獨善其身,不要去爭取了呢?很顯然,影片通過14歲的新娘給出了答案。說到底,命運不虧欠誰,決定過什麼樣的人生取決於自己。
5,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樣一部純印度風格影片,深深打動我們,裡面的歌舞毫無違和感。無論是世俗的眼光,還是女性的愛美,擺脫被歧視地位的努力,都是人性。
最後,向導演和男主致敬。我們不必為了貧窮或落後感到羞恥,我們必須為不主動擺脫貧窮或落後感到羞愧。每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人都值得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