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亞洲電影 > 印度電影舞蹈

印度電影舞蹈

發布時間:2022-06-06 05:55:52

❶ 印度(電影中)集體舞蹈的起源和文化

印度的舞蹈歷史悠久,正像宗教一樣,舞蹈的產生也是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而且越傳越玄。不過,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印度的舞蹈源於古時候人們對神的崇拜。由於人們為了取悅於神,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祭祀禮儀,天長日久,祭禮活動逐漸定型,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衍生出舞蹈。
在印度,不管在寺廟中,還是在工藝品店,一個十分常見的神像就是舞神。他是印度教中的大神濕婆,在印度舞蹈史上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直到今天,每當有舞蹈演出時,濕婆的舞蹈神像往往要被供放在台前。這尊舞蹈中的濕婆神像不僅做工精妙,而且寓意深刻。神像採用的是站姿,正在翩翩起舞。右上手拿一鼓,象徵創造各種聲音;右下手象徵保護和祝福;左上手托起燃燒之火,象徵可以毀滅一切;左下手斜向下垂,與抬起的左腳相對,象徵自由;右腳下踏一魔鬼,象徵善戰勝惡;左腳上抬,象徵超凡脫俗,升騰不息;周圍裝飾,則是象徵養育人類的自然世界。如此一幅舞神形像,不僅其舞姿優美動人,引人人勝,其舉手投足間的深刻寓意更是充分體現了印度舞蹈的豐富內涵。
印度舞蹈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身體語言異常豐富,尤其是手語更是變幻莫測。據說,舞蹈演員單手可做出28種姿勢,雙手可做出24種姿勢。再加上首、頸、臂、腿和腳的配合,其姿勢就不可勝數了。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種種舉動,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白晝和黑夜等自然現象。總之,人世間的一切都可以在舞蹈動作中表露無遺。
印度舞蹈還講究手、眼、心、意的統一。簡單地說,就是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動作都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可以充分表達出舞者想要表達的意境。印度舞蹈一般要求以身體語言體現出8種「拉斯」,「拉斯」意即「味道」。這8種拉斯分別是:斯楞嘎爾(愛)、哈謝(詼諧)、格魯楞(憐憫)、勞得爾怒入威爾(英雄)、帕雅那格(恐怖)、威帕茲(輕蔑)、阿得浦得(驚愕)和尚德(安詳)。當然,這8種拉斯還含有多種多樣的變化,比如:愛就包括父母之愛、兄妹之愛、情人之愛。對一個舞蹈演員來說,要想完美地體現出各種拉斯,需要十分艱苦的訓練。
此外,印度是一個「宗教王國」,方方面面無不折射出神的靈光。舞蹈當然也不例外,在各種各樣的傳統舞蹈中,關於神的傳說往往是永恆的歌頌主題。所以,如果對印度的宗教,尤其是對印度教的各種傳說有所了解的話,傳統舞蹈就不難看懂了。
印度古典舞蹈的流派
婆羅多舞
婆羅多舞是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傳統舞蹈,也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這種舞蹈多用於頌神和祭祀,最初是在印度教廟宇里表演,表演者是女子。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傳到廟外。
婆羅多舞講究音調、節拍和表情的和諧統一,尤其是手語變化莫測,令人回味無窮。這種舞一般由1名演員獨舞,台側有另外5人協助演出。這種舞蹈共分6段,第一段叫「阿拉瑞普」,是全舞的序曲,有祈願整個舞蹈取得成功之意,用唱詞伴舞。第二段叫做「賈提斯瓦拉」,意思是「步伐和音調」。這時開始有音樂伴奏,舞蹈正式進入情節。第三段叫「沙達姆」,意即「述說」。第四段叫「瓦爾納姆」,意思是「敘事」,這是全舞的重心和高潮,也是難度最大的部分。第五段叫「巴得姆」,意為「表現」。第六段叫「提拉姆」,意為「結尾」。
卡塔卡利舞
卡塔卡利舞流行於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一帶,內容多取自兩大史詩和往世書。這種流派的舞蹈一個特別突出的特點是演員的面部濃妝艷抹,遠勝於中國的京劇。他們的臉譜是用米糊、綠葉、顏料、油煙和白紙為原料繪制而成。每次化妝都有專業化妝師製作,演員要平躺於地上三四個小時才能完成。因而,演員一上場,從其面部化妝即可分出誰是英雄,誰是魔鬼。
卡塔卡利舞具有極濃的鄉土氣息。演出也不受場地限制,有一塊空地就行,人們只要聽到開演前的震天鼓聲,就會循聲而來,然後席地而坐,一看就是一個通宵。
卡塔克舞
卡塔克舞是流行於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的一種舞蹈。它起源於一些以講述兩大史詩糊口吃飯的民間藝人的表演。在莫卧兒王朝時期,卡塔克舞有幸被引入王宮,受到王公貴族的喜愛。卡塔克舞十分講究舞步緩疾的變化。演員跳舞時,腳上系有小銅鈴。隨舞蹈節奏的變化,銅鈴時而響聲大作,猶如千軍萬馬奔騰;時而又只有一兩個銅鈴作響,恰似輕聲細語。所以舞蹈演員要有極高的腳下功夫才行。
曼尼普利舞
曼尼普利舞是源於印度東北曼尼普爾地區的民間舞蹈。關於這種舞蹈的傳說很多,有的說,它是印度教大神濕婆和雪山女神創造的舞蹈;有的說,它是克里希納神和拉達談情說愛時創造的舞蹈;也有的說,古代曼尼普爾地區的一位國王夢見一種優美的舞蹈,於是教其女兒學會此舞,隨後便流傳民間。
今天的曼尼普利舞主要發展為一種表達克里希納神和拉達愛情故事的抒情舞蹈。這種舞蹈動作歡快,音樂簡單而清新,深受人們的喜愛。

❷ 印度寶萊塢電影為何一言不合就尬舞,舞蹈在印度是什麼樣的地位

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印度電影是實打實的「體現派」:人物把愛恨情仇掛在臉上,生怕觀眾看不出來。濃濃的印度電影style更是一言難盡:錦衣華服,手舞足蹈,魔性音樂來洗腦,幾個小時停不了。

進入21世紀,隨著全球化的日益發展,印度電影與歐美乃至東方的交流碰撞也逐漸多了起來,這也使得許多印度導演得以有發揮的空間。除了有例如《阿育王》、《巴霍巴利王》等一如既往開掛的神話歌舞片外,還有我們熟知的喜劇片《三傻大鬧寶萊塢》,劇情片《摔跤吧!爸爸》,乃至近兩年的驚悚懸疑片《誤殺瞞天記》等。印度電影已經逐漸顯露出「百花齊放」的態勢了。

❸ 盤點印度舞蹈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印度舞蹈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粉紅幫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pppn
劇名:有時快樂有時悲傷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zz4t
劇名:印度先生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uiiz
劇名:歐耶芭蕾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nvc6
劇名:愛無國界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4tb1
劇名:好運理發師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to1o
劇名:怦然心動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dbrp
劇名:狂風戰神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b8ct
劇名:愛曲2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tdpw

❹ 印度電影為什麼幾乎每一部都有歌舞,你知道其中緣由嗎

印度電影中的歌舞可以說是印度電影標志性的特色。首先印度電影中的歌舞最開始主要是因為印度這個國家十分喜愛舞蹈,有著很多年歌舞的歷史,並且幾乎達到了全民都擅長歌舞的地步。最初的印度電影中有歌舞,只是為了迎合他們本國人的喜好,滿足他們渴望在電影中欣賞美麗的歌舞的願望。還有的一個令人較為無語,哭笑不得的原因就是印度的導演們一直以時長作為評判一個電影好壞的標准。他們認為一部電影時間越長,那麼就越精彩。許多印度電影動輒長達兩三個小時,令其他國家的人們在觀看時會感到十分的難熬。然而導演們有時根據故事情節是拍不足印度普遍電影時長的,這也使印度電影產生了一種奇特的現象,就是用歌舞湊時長。所以現在看一些印度電影會發現歌舞來的莫名其妙,那麼就有可能是印度導演迫於時長的壓力,生硬湊上去的。

❺ 為什麼印度電影必須有歌舞情節

歌舞是印度的文化習俗,所以會經常有這個情節。

印度電影指印度的電影及印度的電影產業,其開始於19世紀末。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主要應付印度國內龐大的需求。同時印度電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國家也很受歡迎。

印度電影開始於19世紀末。1896年,在孟買第一次放映了盧米埃爾兄弟的影片。以後10年中,外國製片人不斷帶來各種新影片,在孟買和印度其它大城市放映。

這些放映活動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製片興趣,薩達達以兩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訓練猴子為素材拍攝了印度最早的兩部短片,被譽為印度電影的先驅。

❻ 如何看待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風格

我覺得作為代表印度電影最高水平,占據了絕大部分國內外市場的寶萊塢電影,確實一開始就和歌舞結合在一起。早在 1931 年,寶萊塢誕生的第一部有聲電影《阿拉姆·阿拉》,就包含了 7 首歌曲以及多場舞蹈場面。

時至今日,印度北部的許多電影院都是由波斯劇場轉變而來。印度電影平均 160 至 180 分鍾的超長播放時長,與十五分鍾幕間休息的播放制度,也是源自波斯劇場流行時期,五到六小時多幕劇的時間安排。特別是對印度鄉鎮地區的民眾來說,到波斯劇場看劇就如同如同中國農民看社戲一樣,是值得全家出動,消磨一天的重要休閑活動。我覺得挺好的,跳舞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很樂意做。

❼ 印度電影為什麼都要加入歌舞

一、傳統的影響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濕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印度教認為,舞蹈是由濕婆創造的,濕婆神是舞蹈的化身,因此,印度人把對濕婆神的崇拜表現為對舞蹈的熱愛。即使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比如聚會、結婚等活動,他們也習慣用歌舞的形式來表達情感。歌舞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備受印度人民的推崇,所以當它們在二十世紀與電影這一新奇的藝術形式「聯姻」時,在印度電影人的努力下,理所當然地造就了具有獨特魅力的印度電影。

印度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歡跳舞。在哈拉帕和莫亨殊達羅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銅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這些都是當時流行舞蹈的佐證。到了吠陀時代,印度舞蹈有明顯的發展,而且有了文字記載。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記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著閃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樣,「男子戴金首飾,通過舞蹈表演有關戰爭的場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專門以跳舞、唱歌謀生的種姓」。可見當時舞蹈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的大文法家波你尼也曾提到過「舞蹈」一詞。至於在印度史詩之一《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羅摩衍那》中寫道:「在阿逾陀日夜舉行舞會和音樂會,供國王享樂」,「一位舞者的優美的舞姿使羅婆那為之陶醉」。

❽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里的歌舞

歌舞在電影中的出現,除了情節需要(如大篷車里的歌舞表演),還可以作為人物心理活動外化[3](如TBBT里Raj的那段…),以及快進情節的表現。所以在印度電影中歌舞場景很常見。歌舞已經成為寶萊塢電影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一提到寶萊塢,第一反應就是眾人載歌載舞的場面。所以現在印度電影部部都有歌舞,已經成為一個慣例,就像你會給你的產品打上商標一樣。

❾ 印度電影為什麼舞蹈那麼多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印度電影,絕大多數的人答案一定都是「連唱帶跳」。那麼為什麼全世界只有印度電影中的歌舞如此之多呢?印度電影中加入歌舞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前段時間口碑炸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除了在劇情上打動人心之外,許多觀眾對片中只有一段歌舞情節也是大感意外,引發了很多討論。後來紅遍網路的《誤殺瞞天記》也招來了無數「原來印度電影也可以不跳舞」的評論。原來印度電影也不是100%都有歌舞的。

❿ 為什麼印度的電影舞蹈因素這么濃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印度電影,絕大多數的人答案一定都是「連唱帶跳」。那麼為什麼全世界只有印度電影中的歌舞如此之多呢?印度電影中加入歌舞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波斯劇場最大的特點是將舞台分為「深幕」和「淺幕」兩個場景,戲劇的主要劇情都在深幕中演出,而淺幕中則會有人群涌現,並進行誇張的舞蹈表演。最早的波斯劇場其實是從英國人手中買下的,波斯人接管劇場後,為了吸引低層次的民眾走進劇場,節奏歡快的印度歌舞就成了跨越語言、溝通觀眾的紐帶。

前段時間口碑炸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除了在劇情上打動人心之外,許多觀眾對片中只有一段歌舞情節也是大感意外,引發了很多討論。後來紅遍網路的《誤殺瞞天記》也招來了無數「原來印度電影也可以不跳舞」的評論。原來印度電影也不是100%都有歌舞的。

與印度電影舞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加坡上映電影有哪些 瀏覽:288
美國倫理電影排行 瀏覽:817
電影為啥比電視清楚呢 瀏覽:394
電影網推薦哪個網站好 瀏覽:693
喬杉主演電影里的插曲 瀏覽:50
上海大學電影電視學校怎麼樣 瀏覽:722
電影清朝十大酷刑視頻 瀏覽:403
大鵬艾倫新電影 瀏覽:100
1313電影網苦瓜201 瀏覽:535
電腦顯示器畫面像老式電影 瀏覽:842
綸電影日本 瀏覽:908
俄羅斯電影神曲叫什麼 瀏覽:193
邯鄲哪個縣拍過電影 瀏覽:234
破繭威龍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589
手機愛奇藝下載電影存在哪裡了 瀏覽:328
周星馳賭場電影順序 瀏覽:174
女孩去法國巴黎當保姆什麼電影 瀏覽:321
告別茱莉泰國電影 瀏覽:193
俄羅斯戰爭電影營免費高清在線 瀏覽:464
電影在正規平台下架如何觀看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