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誤殺2》是翻拍哪部電影
《迫在眉梢》。
由陳思誠監制、戴墨執導的電影《誤殺2》於2021年12月17日上映。作為年度黑馬電影《誤殺》的後續,《誤殺2》在上映前就引發頗多期待。有不少觀眾發現,和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誤殺》一樣,《誤殺2》也是一部翻拍電影,但翻拍對象是美國影片《迫在眉梢》。
兩個不同國家、毫無關聯的故事如何做成系列片?日前,影片在北京舉行專家觀摩研討會,學者認為,《誤殺2》在題材和類型層面的持續探索,標志著「誤殺」系列已經初步完善,其在打造電影品牌上的開拓嘗試值得思考。
電視介紹:
《誤殺2》塑造了一個為愛奮不顧身的父親形象,故事導火索是他要給兒子做心臟移植手術。在創作劇本時,李鵬的孩子正好因為心臟出現問題住了十天左右的醫院。陪在醫院時,他看到了很多焦急的家長,有些孩子頭一天還好好的,第二天床已經空了。
這些刺痛他內心的親身經歷也寫到了電影里,成為引發觀眾共情的點。「大多數人不會面臨孩子得絕症的境地,但是關注這些人,其實某種程度也在關注我們自己。展示他們生活的狀況,希望引起大眾的關注,這是創作《誤殺2》和《誤殺》最大的不同。」
B. 誤殺2翻拍哪部電影
《誤殺瞞天記》。久別2年,陳思誠和他的卓越團隊再度把一部翻拍之作搬上大屏幕,並沿用了《誤殺》的名字,起名字《誤殺2》。2019年《誤殺》翻拍自印度影片《誤殺瞞天記》,2021年的這一部《誤殺2》翻拍自美國片《迫在眉梢》。
作為翻拍之作,粉絲們更加高度重視的一點是,能否保證或者超過原創作品的水準。《誤殺2》對原作《迫在眉梢》的劇本進行了特別大的改動,《誤殺2》比賽30分鍾後,沒有選擇再度對原作《迫在眉梢》照本宣科出來
反倒是挑選了去展現勢力階層和一般階層在對同一個難題時,有著二種不一樣運程結果的探討之徒。從這之中能看得出來陳思誠和他的卓越團隊,對《誤殺2》跨文化管理的創作設計構思,必然趨勢,湯是短故事,葯是勢力階層和一般階層的碰撞。 《誤殺2》平平常常的陳思誠式的翻拍之作。
C. 誤殺瞞天記2為啥演員全換了
誤殺瞞天記2演員全換了是因為薪酬的問題,誤殺瞞天記本來就是翻拍的印度電影《較量》,這次新出的其實是《較量2》演員就是原班人馬,只是在國內大家看的都是誤殺瞞天記多,大家都以為地2部換演員了。
其實沒有,最早的就是2013年的《較量》2015妙印度又翻拍了《較量》改名《誤殺瞞天記》,但是翻拍的劇情,台詞,都跟原版的一模一樣,2021年新出的《較量2》是延續第一部的劇情,國內的大家都以為換演員了,只是看的版本不一樣而已。
誤殺2的結局劇情
林日朗死了,第1個知道他真實意圖的人是張正義警官,可惜一切都太遲了。
但是結局依然給了我們一個期望,林日朗的心臟如願換回了兒子的命,就如同那個微弱的螢火蟲,在黑暗中發出了一絲絲的光芒。
誤殺二的大結局看似很簡單,在林日朗的墓前有許多人前來拜祭,而真正的大結局便是隱藏在這些前來拜祭的人群中。
在這些人群中總共分為三類人,唯獨該來的人沒有來。
D. 誤殺2故事原型
誤殺2故事原型來自於《迫在眉梢》。
《迫在眉梢》這部電影,劇情非常簡單,就是講一個老實人在醫療保險被公司偷偷更換下,鋌而走險劫持醫生,為病重兒子做心臟手術的故事。
《誤殺》第一部的原型是印度的經典電影《誤殺瞞天記》,電影在懸疑、驚悚等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其中還有很多細節上的巧思,演員的演技也堪稱驚艷。所以最終票房13億,品質也被普遍認可。
《誤殺2》也是經典電影的二次改編,原版是美國著名黑人影星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迫在眉睫》,故事、人物幾乎是對原版的高度還原,但口碑遠不如《誤殺》和《迫在眉睫》。
雖然劫持醫院、揭發政府黑幕、為平民百姓發聲,這些電影元素也算精彩刺激,但從情節的緊張度、故事的復雜度、邏輯的推理性以及最終的懸念、反轉等方面來看,還是單薄了一些。
前半段主要是男主劫持醫院,圍繞著「為什麼要劫持」會引發很多疑問,「心臟」被搶走這個關鍵信息一被曝露,懸疑性就大打折扣了,後面雖然也有衛生局長、秘書長、市長好幾番,但那種意外感和震撼性會大大減弱。
畢竟作為經常看驚悚懸疑類電影的觀眾來說,當飾演市長的姜皓文過早的出現,大家基本上就都心照不宣地意識到,誰才是真正的大BOSS了,因為在《誤殺》第一部中,姜皓文恰好飾演的就是市長,而他的兒子就是那個「該死」的「被害人」。
所以大家就會很自然地聯想,這又是一個為了兒子,鋌而走險動用公權、倚強凌弱的故事。
E. 誤殺瞞天記2和1有關聯嗎
沒有關聯,《誤殺瞞天記2》是《較量》的續集,跟《誤殺瞞天記》沒有關系。
《誤殺瞞天記2》網路上給到的說法是錯誤的,其實是《較量2》的播出,因為《誤殺瞞天記》也是根據《較量》改編的,所以劇情上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看的時候發現《較量2》的劇情和《較量1》的銜接最大,而且還是原班人馬!
作品:
1、《誤殺瞞天記》
《誤殺瞞天記》是由Panorama Studios製作,尼西卡特·卡馬特執導,阿賈耶·德烏干、施芮婭·薩蘭、塔布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5年7月31日在印度上映。
該片講述父親維傑為了維護錯手殺死不速之客的家人,用電影里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斗勇的故事。
2、《較量2》
也譯為《誤殺瞞天記2》,是2021年吉圖·喬瑟夫執導的電影作品。
講述的是在少年瓦倫失蹤六年後,喬治庫迪和他的家人目前過著更好的生活,他比以前更富有,除了有線電視平台,他還新開了一家電影院,並打算製作電影。
F. 《誤殺2》印度原版叫什麼
《誤殺2》印度原版叫《誤殺瞞天記》。
不管是翻拍還是原作,兩部片都取得了極佳的成績。從《誤殺瞞天記》到《誤殺》,這兩部電影都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因為教育缺失被摧毀的家庭,與一位不惜一切去保護家庭的故事。他是父親,亦是丈夫,他可以為了家庭做任何事。
詳細介紹:
電影《誤殺》改編自印度影片《誤殺瞞天記》,《誤殺》系列裡的角色並無關聯,唯一的聯系在於主旨:父親為救孩子鋌而走險。
這是一個發生在海外華人社區的故事。二流編劇林日朗(肖央 飾),小日子雖說過得清貧,但還算幸福。一次足球比賽,兒子小蟲(王昊澤 飾)突發意外,只有盡快安排心臟移植手術才能保命。高昂的手術費使他與妻子阿玲(文詠珊 飾)一籌莫展。幾經周折,走投無路的林日朗決定放手一搏。
相比於第一部,《誤殺2》玩得更大,不僅限於家庭情感層面,還擴大了它的社會批判面。這一點,可從該系列兩部作品的英文名中略窺一二。
G. 誤殺瞞天記2影評分析
誤殺瞞天記2影評分析如下:
連著看完《誤殺瞞天記》和《較量2》。前一部細節上的漏洞不少,稱它為高智商犯罪電影略顯牽強,加上影片前段大篇幅的鋪墊,我更願意將其看作一部敘述一位小人物在官僚腐敗、社會失序的背景下,以一己之力對抗階級壓迫和強權威脅,最終為自己與家人,或是為廣大觀影群眾贏得「人心的正義」的爽片。
人心的「正義」得到了伸張,那麼,然後呢?在《誤殺瞞天記2》(或《較量2》)中,故事有了更貼近現實的後續。
曾經堅定站在男主家人這一邊的街坊,由於眼紅男主家的快速發展而多生流言蜚語,已默認男主為逍遙法外的兇手;大女兒落下了嚴重的精神創傷,甚至偶發癲癇;心理素質本就不佳的女主人在擔驚受怕中惶惶不可終日,極度敏感到過分干涉小女兒的社交與正常生活……
即便是身心強硬如男主,哪怕又一次憑借計謀護住了自己的家庭,也註定要在餘生中綳緊一根弦無法放鬆。
這便是爽片之外的真實,那些殺人後的陰影與代價,就算躲過了法律,也躲不過黑夜對靈魂的拷問和蠶食。
所以,盡管不少人吐槽國產翻拍版《誤殺》中「政治正確」式的自首結尾,我還是想說,本沒有不必承受其代價的行為,只是選擇不同,有人雖放過了形體但終生囚禁了靈魂,有人雖囚禁了形體但寬恕了自己的心。
最後,講個好玩的,看第二部時,盡管我猜到了被挖出的屍骨DNA會對不上,但沒猜到是男主將屍骨掉包了。我的腦迴路:通過DNA驗證,發現督察長的兒子竟然並非其父親生,實系女督察與情夫之子;而失手殺害該男生的女生,也就是被男主撿來收養的大女兒,才是當年被女督察之夫無奈遺棄的私生女,這波直接嘲諷拉滿。
H. 誤殺瞞天記2主演為啥換了
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切的原因,說明許光漢為什麼退出電影《誤殺2》。但是網友,都猜測是劇方在提前規避風險。影視劇的演員陣容有所改變,在娛樂圈非常常見。但《誤殺2》已經開機了,也就是說,許光漢在參與拍攝之後,才選擇退出的。而如此操作,也會造成製作方有所損失。畢竟,之前拍的鏡頭都沒用了,要找新演員,還要重新拍攝一些鏡頭。電影《誤殺》的第一部,是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大作。誤殺2上映了,結果伴隨著的也有很多不理解以及質疑的聲音。當時誤殺第一部上映的時候,因為改編的印度電影,原著的口碑很不錯,因此最後這部改編的誤殺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當年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黑馬電影。所以這部《誤殺2》,一開始就備受期待。很多人說如果不叫誤殺2,叫一個完全新的名字的話,就會導致大家不熟悉這部影片,也不會有這么高的票房了,因此叫了這個誤殺2,不用說很多,就增加了大家對這部電影的期待程度了!
I. 如何評價電影《誤殺 2》
《誤殺2》在主題上更加直白,主創拼盡全力同「普通人」產生情感上的共振。一方面是小人物對抗強權的故事在觀點上更直接,另一方面依舊緊緊圍繞著「父愛」來做情感基礎。 在當下的華語電影市場,《誤殺2》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作品。而且因為有前作高口碑的加持,《誤殺2》的票房預期也一路看漲。只是相比前作,《誤殺2》在口碑上產生了一些分化。
其中最大的矛盾點在於,雖然共享「誤殺」,但和傳統意義上的系列片不同,是一個全新的主人公和故事。《誤殺2》改編自美國電影《迫在眉梢》,但《誤殺》則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盡管主創班底最大程度保留,但是故事、人物都截然不同。
其次,作為續集電影,很多觀眾對於《誤殺2》的期待都是延續第一部做深化。但是《誤殺2》同樣選擇了翻拍,這也是不少觀眾對影片不滿的地方所在。 基於這兩點,讓電影在上映前就迎來了第一波「黑粉」。
而上映後在邏輯方面的缺憾,讓電影的口碑有一些兩極。 但在這些層面上的缺點並不能掩蓋電影本色的優點,尤其是將故事發生地「遷移」到東南亞進一步打開了華語電影的表達空間。未來,《誤殺》系列如何延伸依舊是一個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