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羅列一下小羅伯特唐尼演過的電影,附帶圖片(無水印)
《鋼鐵俠》系列、《復仇者聯盟1-2》、《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
Ⅱ 什麼電影,剛剛開始一個小孩吃冰淇淋還對男主撒尿,
超級保鏢
上映:2016年
時長:89分鍾
地區:中 國
語言:國 語
導演:岳松
主演:岳松
類型:劇情
Ⅲ 迷色青春的簡短影評
本片在片尾字幕之前掃出了一句極其震撼的「青年演員均為未成年人」,導演幽默地提道「本片看過的人只有小演員們和他們的父母,他們都紛紛崩潰大哭…」結合他們荷槍實彈的犧牲,小演員們,尤其是兩位主角得到了媒體的一致稱贊。 《迷色青春》最令人遺憾的地方,在於導演的野心基本停步在了還原真實這一命題上,使得不少發光點淺嘗輒止。Jasna在父親得病之後拒絕與父親接觸,雖然影片分出了鏡頭表示關注到父女關系的變化,但效果不好。Jasna和Djordje被安排得知他們的母親曾相當要好這一情節也甚是突兀。
也許是因為有《塞爾維亞電影》(Srpski film, 2010)在前,年僅28歲的女導演Maja Miloš很竭力解釋不要因為電影而誤會塞爾維亞人的性觀念;更不太想拿塞爾維亞做標簽。但《片段》確實是一部地道的塞爾維亞電影,容易聯想到Larry Clark的《半熟少年》(Kids, 1995)卻帶有獨特印記;這份傾頹凋敝的生活狀態,在中國二三線城市成長的青少年一定會和我一樣感同身受。相信小演員們青春的肉體、性話題,以及成片的品質都將會有利於本片的世界發行,更有機會使本片成為話題之作。只是鹿特丹成功亮相之後,年輕靚麗的女導演Maja Miloš,還看未來。
Ⅳ 荒木經惟是什麼
荒木經惟(Araki Nobuyoshi,194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平民區,畢業於國立千葉大學,攝影師、當代藝術家。 1963年,他畢業後進入日本著名的電通廣告公司任廣告攝影師。1990年獲得日本攝影學會Shashin-no-kai獎;1991年獲第7屆東川町獎;1994年獲日本室內設計論壇大獎,並憑借作品《山池》獲首屆太陽獎。其作品被很多日本、國際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
中文名
荒木經惟
出生地
東京
外文名
Araki Nobuyoshi
出生日期
1940年
別名
荒木
更多
人物簡介
荒木經惟
荒木經惟在上大學的時候學過攝影,1963年於千葉大學攝影印刷工學科畢業後曾在日本公司電通(Dentsu)廣告代理工作過,在那裡他遇見了他的未來妻子、日本隨筆作家荒木陽子(本名青木陽子,1947年-1990年)。在他們結婚之後, 荒木出版了一本他為妻子在蜜月旅行期間拍攝的畫冊《多愁之旅》, 1990年陽子去世, 荒木又出版了一本為其妻子在彌留之際拍攝的畫冊《冬之旅》(冬の旅)。荒木經惟出道以來出版了超過350本出版物,且數量每年仍在增長,因此他被認為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多產的藝術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性愛題材的,甚至有些被稱為色情圖片。荒木經惟最受歡迎的攝影作品出版物有《多愁之旅》、《東京幸運洞》和《Shino》。
生平經歷
1964年獲得日本攝影界的殊榮———第一屆「太陽獎」。1999年成為太陽獎的評委會主席。他從1971年自費出版了以新婚旅行為題材的成名作《感傷的旅程》以來,發表了大量作品,出版了200冊以上的專題攝影集,名聲越來越大,成為目前日本最具國際影響的攝影家之一。著名導演竹中直人的電影《東京日和》正是以荒木經惟和妻子陽子的故事改編的。
荒木的父親是一名木屐製作工人。他的第一張照片是6年級的時候參加學校到日光市的旅行時使用父親借來的一台相機拍攝的,照片拍攝的是日光的東照宮。1965年拍攝了影片《山池和他的兄弟瑪布》,引起了太陽獎評委的注意。1971年與電通的美女陽子(Yoko,1947-1990.1.27)結婚,1972年離開電通。1988年與其他兩個人合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Aat Room。
荒木經惟為妻子拍攝的照片
1992年,在《瘋狂圖片日記》展覽中被控展示淫穢照片,被罰款30萬日元。1993年11月,國家警察局在東京澀谷的帕克畫廊,以銷售被認定為淫穢出版物的荒木作品集《色情》為由,警察沒收了所有餘書。這本書里的作品就是他1992年在澳大利亞舉辦的《荒木的東京》攝影展的參展作品。澳大利亞的出版者對這本書在紐約和其他地方引起轟動卻在日本遭禁深感困惑。
荒木經惟在上大學的時候學過攝影,1963年於千葉大學攝影印刷工學科畢業後曾在日本公司電通(Dentsu)廣告代理工作過,在那裡他遇見了他的未來妻子、日本隨筆作家荒木陽子(本名青木陽子,1947年-1990年)。在他們結婚之後, 荒木出版了一本他為妻子在蜜月旅行期間拍攝的畫冊《多愁之旅》(センチメンタルな旅),1990年陽子去世, 荒木又出版了一本為其妻子在彌留之際拍攝的畫冊《冬之旅》(冬の旅)。
荒木經惟出道以來出版了超過350本出版物,且數量每年仍在增長,因此他被認為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多產的藝術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性愛題材的,甚至有些被稱為色情圖片。荒木經惟最受歡迎的攝影作品出版物有《多愁之旅》、《東京幸運洞》(Tokyo Lucky Hole)和《Shino》。
冰島音樂人比約克(Björk Guðmundsdóttir)是荒木經惟作品的仰慕者,也曾為他做過模特。
2005年,美國導演特拉維斯·克洛澤(Travis Klose)為荒木經惟拍攝記錄片《Arakimentari》。
大事年表
荒木經惟工作照
1940年(昭和15年) -東京市下谷區(現東京都台東區)。
1959年(昭和34年) -東京都立上野高等學校畢業。
1963年(昭和38年) -千葉大學工學部寫真印刷工學科畢業。
1971年(昭和46年) - 青木洋子結婚,開始工作。
1972年(昭和47年) - 通電離開。成為自由人。
1974年(昭和49年) -東松照明,細江英公,森山大道,則昭橫須賀,聯同幾位昌久深瀨「工作坊攝影學院」參與編制。
1988年(昭和63年) - 安西信彥,辦公室和田宮史郎「學能測驗室」成立(後三的縮寫)的名字命名。
1999年(平成11年) - 多部獎。
2008年(平成20年) - 從奧地利贏得了藝術與科學獎。
個人作品
《東京日和》
有一段時間,荒木經惟的攝影作品成為新銳攝影師爭相膜拜的熱愛,只不過,因為可行性的現實問題,他的作品流傳更多的只是現實可以接受的一小部分,廣州美術館也曾有他的攝影作品展覽,是城市與人的主題,顯然,這並不是荒木經惟核心的創作部分,雖然他也拍得不賴,這情形與電影《東京日和》倒如出一轍。[1]
坊間流行《東京日和》的時候,各色文青誰不曾唏噓這「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昨夜愛歌,單是那張竹中直人與中山美穗二人天藍雲白,芳草雪雪的電影海報,想必也有人為它流過淚。電影將日本攝影師荒木經惟與他妻子陽子的故事搬上大銀幕———他陪著身患絕症的她共度生命的最後時光,這愛的輓歌———如果不比死冷,那肯定比死烈!
放下這段情深意意的愛情,翻閱那些泊來的荒木經惟畫冊。佔有絕大數量的是那些只適合18歲以上觀眾的情色禁地,唯美是附加詞,直白才是主旋律,所以當《迷色》這一出關於荒木經惟的傳記紀錄片擺在眼前的時候,才不會有呆若木雞的荒謬感,這才是真正的他,執迷在情色之海,卻又愛在夫妻之間,其反差,也許正是片中荒木經惟站在子夜的日本街頭,摟著女優,對著鏡頭說:「這就是日本。」
《迷色》
《迷色》中有對日本導演北野武的訪談,作為荒木經惟的朋友,這位以黑色幽默、暴力美學見長的導演也直言不諱———荒木比他更極端,更瘋狂。的確,村上春樹的《黑夜之後》不過是浮雲般的臆想,而荒木經惟卻赤條條地站在黑夜之前,拉開日本的夜幕,帶你進入黑夜的內部。
荒木經惟《迷色》工作照
如他所為,以拍照的方式,以春宮的形式,荒木經惟用一個人的力量與他那個國家的法律制度戰斗,在比極端的性樂園更荒唐的性之馬賽克國度里,荒木時時刻刻地充當馬賽克清潔工,他以這樣的方式撥雲見日,他還原器官的方式盡管難以理喻,但沖破制度的耐性卻似水流年。
然而,那令人神傷與婉約的愛情卻又偏偏在他的世界裡發生,這個荒淫的國王又是聖潔的天使,兩者相映成趣,讓他的故事變得詭異而撲朔。
但《東京日和》的故事與《迷色》里對妻子回憶的場景會讓你又將兩人統一在一起,但夕陽下的愛為什麼可以如此理所當然地就轉變成了閃光燈下的性———或許,在看過《迷色》後,會覺得《東京日和》是過分的美化以致變得像是欺騙,但這不過是因為對局部的放大而造成的誤解,《東京日和》確實是情感的真實的綻放,卻不能成為解讀荒木經惟的惟一途徑,盡管愛是惟一的。
《迷色》來得不晚還算適時,我們得以通過影像更了解荒木經惟其人,無論是對愛的忠貞或是對性的放肆,荒木在藝術上的感悟仍讓人嘆服———他為音樂人比約克拍攝的一組照片,把約克本人乃至她的音樂演繹得惟妙惟肖,荒木經惟太懂得讓女人的身體說話,雖然他的許多作品為女權主義者不容。
《迷色》並非紀錄片中的精品,但它的直接以及被攝影者本人的坦盪為紀錄片的真實性提供了保證。
獲獎記錄
荒木經惟曾舉辦過難以計數的攝影展,作品被很多國內、國際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1994年獲日本室內設計論壇大獎;1991年獲第7屆東川町獎;1990年獲得日本攝影學會Shashin-no-kai獎;1994年因作品《山池》獲首屆太陽獎。
Ⅳ 一個女孩發現自己突然變成透明人,那是什麼電影
迷色
4.0
恐怖 / 驚悚
年代:2012
地區:美國
演員: Eve Mauro Jonathan Bennett Tracey E·Bregman
導演: Michael Matteo Rossi
Ⅵ 2013年美國電影迷色的意思
那個製片在美國
導演是日本人哦
這是一部關於日本攝影家荒木經惟的紀實體影片,跟隨紐約電影人Travis Klose的攝像機,與荒木在東京四處奔忙,看他用不同款式的照相機,與環肥燕瘦的女體盡情雲雨·.......
荒木經惟---一個備受爭議的日本攝影家。他從不忌諱在自己的作品中直觀展現關於性的種種,因此他飽受衛道士的指摘和批判。他的行為乖張,衣著誇張隨意,在很多人眼裡分明就是一個隨時可以大吃女模特豆腐的色老頭,然而他又曾飽含深情地推出那本成名影集《感傷的旅程》,裡面記錄了荒木和愛妻陽子蜜月旅途中的點點滴滴。斯人已逝,影集中的瞬間成為永遠,而竹中直人根據這對夫婦改編的電影《東京日和》更是感到了無數人。溫柔的荒木,不羈的荒木,究竟哪一個更加真實?導演Travis Klose通過大量的采訪和記錄,或許能像你我展示一個更為真實的荒木經惟......
Ⅶ 美國電影迷色劇情介紹一下
美國的歌舞:《舞蹈皇後》、John Gay -《蓋伊:乞丐歌劇》、《音樂之聲》、《塞維利亞》…… 美國劇情的電影:《記憶碎片》、《納尼亞傳奇》、《丑聞筆記》、《傲慢與偏見》 美國經典劇情片:《肖申克的救贖》
Ⅷ 北野武的電影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導演
《凶暴的男人》(Violent Cop,1989)
《3-4x10月》(3-4x jugatsu,1990)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A Scene At The Sea,1991)
《小奏鳴曲》(Sonatine,1993)
《性愛狂想曲》(Getting Any!,1995)
《壞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1996)
《花火》(Fireworks,1997)
《菊次郎的夏天》(Kikujiro,1999)
《大佬》(Brother,2000)
《玩偶》(Dolls,2002)
《座頭市》(Zatôichi,2003)
《雙面北野武》(Takeshis,2005)
《導演萬歲》(Glory to the Filmmaker!,2007)
《阿基里斯與龜》Achilles to kame (2008)
編輯本段演員作品
阿基里斯與龜 (2008)
基拉拉的反攻 (2008)
導演萬歲! (2007)
點與線 (2007)
雙面北野武 Takeshis' (2005)
迷色 Arakimentari (2004)
血與骨 Blood and Bones (2004)
大逃殺 II Batoru rowaiaru II: Rekuiemu (2003)
座頭市 Zatôichi (2003)
明智小五郎對怪人二十面相 AKECHI VS 20MENS (2002)
大逃殺 Batoru rowaiaru (2000)
大佬 Brother (2000)
菊次郎的夏天 Kikujiro no natsu (1999)
御法度 Gohatto (1999)
花火 Hana-bi (1997)
血光光五人幫 Gonin (1995)
性愛狂想曲 Minnâ-yatteruka! (1995)
非常特務 Johnny Mnemonic (1995)
奏鳴曲 Sonatine (1993)
凶暴的男人 Sono otoko, kyobo ni tsuki (1992)
沸點 3-4x jugatsu (1990)
夜叉 Yasha (1985)
俘虜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1983)
編劇作品
阿基里斯與龜 (2008)
導演萬歲! (2007)
菊次郎和早紀2 (2005)
雙面北野武 Takeshis' (2005)
座頭市 Zatôichi (2003)
偶斷絲連 Dolls (2002)
大佬 Brother (2000)
菊次郎的夏天 Kikujiro no natsu (1999)
勇敢第一名 Kidzu ritan (1998)
花火 Hana-bi (1997)
大家一起來 Minnâ-yatteruka! (1995)
奏鳴曲 Sonatine (1993)
凶暴的男人 Sono otoko, kyobo ni tsuki (1992)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Ano natsu, ichiban shizukana umi (1991)
沸點 3-4x jugatsu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