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部電影讓你受益匪淺
每一部電影都在講述每一個不同的人生,電影是基於現實,有時又高於現實。
1、《心靈捕手》
希望這些電影可以使你從不同的角度從「心『看待這個世界,從中領悟到人生的意義!
⑵ 如何計算一部好萊塢電影的凈利
大概成本得算上劇本 道具 場地演員,後期宣傳,等等等等
收入不好算 除票房還得版權(比如愛奇藝買播放權)電影下映後的cd
那麼怎樣計算盈利呢
一般來說,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是很不願意透露影片具體的製作成本的,就算透露了,也只是一個摻水的數字。因為一部電影的實際花銷可能遠遠超過了被披露的數字,除了製作費外,往往還有推廣和營銷費用。
一部電影的推廣費可能十分驚人。拿一部20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來講,其推廣費甚至可能比影片本身的成本還要高。這是因為小成本電影的題材一般都是浪漫喜劇或兒童電影之類的,其本身不需要龐大的製作經費,但要是涉及到推廣費用,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一部製作費為3500萬至7500萬美元的電影,其推廣費就很可能達到製作費的一半。2010年在北美上映的3D動畫電影《超級大壞蛋》(Megamind),全球票房3.2億美元,其製作成本為1.45億美元,而推廣費就達到了6500萬美元。要是電影是大製作的話,那推廣費就更高了,因為電影公司為了收回成本,往往會大量投放廣告。
但是,要是一部電影拍得太爛的話,電影公司也就不太願意下血本推廣宣傳了。惡搞電影《格列佛游記》(Gulliver's Travels),上映後IMBD評分僅4.7,被不少人詬病為「虎頭蛇尾」。該片的製作費在1.3億美元左右,但最後只拿下了2億多一點的全球票房。當年電影的製片方20世紀福克斯可能早就預料到了《格列佛游記》不會太吸金,故而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不然按照最後的票房成績來看,八成得賠。
有時候,製片公司的經費少的可憐,根本不可能燒錢拍大片,這時候發行方就會選擇發行製片公司已經拍好的其他小成本電影,加上少量的推廣費用。在這種情況下, 就算電影票房成績不佳,製片公司也一樣能夠獲利。
電影票房的分賬比例是什麼?
製片方和院線的分賬比例並不像中國一樣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電影公司和院線達成的具體協議。當然這還要看電影公司本身有多強勢,比如前幾天迪士尼公司就獅子大開口,要影院把票房收入的65%都上交。
過去,電影公司相當強勢,一部電影在首映周取得票房的90%都落進了他們的口袋,院線的收入則主要來自爆米花和飲料的售賣利潤。但是隨後幾周,影院收入分成的比重會增加。一般而言,在電影上映第四周的時候,製片方的收入會逐步下降到50%左右,影院收入的分成比例將上升至48%。
但是隨著21世紀初大批院線的破產倒閉,電影公司的霸王條款也繼而被棄用。如今,對於一部好萊塢大片來講,無論是電影放映的第幾周,院線得到分成的比例都有標准可循,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都希望自家影片在首映周就能奪得頭籌,以最大程度賺取利潤,於是他們大大增加排片量,使得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影院。一個典型的大製作,其首映周的排片一般會達到4000場,而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排片量只有區區幾百場。
與中國製片方分賬相對較少不同,一般而言,如果一部電影票房高的話,電影公司所分得利潤的比例往往高於院線。比如說,一部票房3億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就可以分到高達60%的收入。但是對於一些票房成績不佳的影片來說,院線也要保障自己的收益。比如說,一部票房僅1000萬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只能拿走45%的收入。雖說現在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都很強勢,但也不能過分壓榨院線,否則要是遭到了院線的聯合抵制,就沒有那麼好玩了。
總的來說,對於一部美國電影的本土電影票房來說,電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
好萊塢電影的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哪個更重要?
如果一部片子在美國本土票房失利,而在全球大賣,這對於電影公司來講,算是票房成功嗎?實際上還是要視情況而定。但是一般來講,好萊塢電影的本土市場相對還是比較重要,因為電影公司在本土票房取得的收入佔比往往都更大。對於一部好萊塢電影來說,製片公司從海外票房上拿到的分成僅有40%左右,並且由於美元的匯率不斷變化,使得收取海外票房分成變成了一件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事情。同時,政府徵收關稅也會削減電影公司的分成。所以,比起海外票房收入,電影公司真正獲得收益還是得靠國內票房。
但這並不是說海外票房就不值得關注了。尤其是當電影票房在本土失利的話,就格外需要仰仗海外票房了。另外,海外市場驚人的消費能力,也讓電影公司不得不重視起來。2010年的《阿凡達》創造了驚人的27億美元的票房神話,這一紀錄至今沒有電影能夠超越,但是其本土票房只佔到了總票房的27%,這足以說明海外票房的重要性了。還有就是,一些影星靠著出口大片在全球刷臉攢人氣,比起那些僅在美國本土有名的影星來說,電影公司更需要這樣的人來幫助其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電影公司從DVD、流媒體和視頻點播中能賺取多少受益?
對於一部大製作來說,從DVD租賃、流媒體轉播權和衍生品銷售業務中獲得的利潤可以達到6000萬至1億美元。而且電影公司從DVD等數字媒體業務中得到的分成要遠遠多於從影院票房收益中得到的。這是因為數字影像和衍生品零售商們的話語權不像影院那麼大,影院一方面運營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到底放映什麼電影,最終的決定權還是院線自己的手中。另外,通過DVD和衍生品渠道銷售毋需支付高額的推廣費用,這也有利於電影公司增加營收。
近幾年,DVD市場在流媒體的沖擊下逐漸萎縮,但是通過DVD發行依然有利可圖。一些特定題材的電影諸如恐怖片、獨立紀錄片、藝術片通過DVD銷售時,表現相當搶眼。當然,要是一部電影恰好擁有強大的IP和可觀的粉絲數量,那麼銷售預期就更加樂觀了。2012年的《飢餓游戲》(The Hunger Games)在其藍光DVD發行的第一周就拿下了380萬張的銷售量。因此,要是影片本身足夠吸引人,電影公司仍然能夠通過DVD發行賺上一筆。
⑶ 請介紹些經典的有利於學習的美國電影
用現在時髦的一個詞彙來講,我是一個"骨灰級"的電影愛好者,就是比"發燒級"的還要變態的那一種.樓主給大家出了道難題,讓大家選一個最經典的美國電影.這"經典"一詞何其難當,這"最"字又讓人浮想聯翩,頭痛不已!這問題的難易程度真的不亞於神六升空前的計算方程式.本人自稱沒看過1000部以上的電影就不要稱是"骨灰級"的電影愛好者.我就把自己心中覺著經典的一些電影列上一遍,也許和大家想得不一樣或是為某些人所不恥,我也就只為博眾人一粲.為了怕被板轉拍,每個經典電影還候選一部或兩部.
最經典的劇情片 肖申克的救贖 候選 辛德勒的名單 飛越瘋人院 (這沒人反對吧)
最經典的暴力片 上帝之城 候選 橙子發條 罪惡之城 (實際上我覺著橙子發條才是暴力美學的始作甬者)
最經典的懸疑片 七宗罪 候選 非常嫌疑犯
最經典的黑幫片 教父系列 候選 美國往事 好傢伙
(誰反對我和誰急)
最經典的恐怖片 精神病患者 候選 閃靈 (大家看過再罵)
最經典的動作片 盜火線 沒候選 很堅決 縱使板轉橫飛我亦巋然不動
最經典的戰爭片 拯救大兵瑞恩 候選 現代啟示錄
最經典的古裝戰爭片 勇敢的心 候選 角鬥士
最經典的科幻片 指環王 候選 侏羅紀公園1
最經典的動畫片 美女與野獸 候選 超人特工隊 獅子王
最經典的愛情片 羅馬假日 (想想也沒了)
最經典的災難片 世界末日 候選 後天 泰坦尼克
最經典的西部片 與狼共舞 候選 黃金三鏢客
最經典的探險片 奪寶奇兵 (以後的探險片全是和奇兵學的,不足為道)
最經典的喜劇片 白頭神探系列 候選 阿獃與阿瓜
(看完這兩片還沒笑的人我肯定他是智障)
最後我覺著有必要評出最經典的對現代電影史最具有影響力的片,就全當做是終身成就獎吧.
星球大戰系列 候選 低俗小說
⑷ 有哪些美國拍的好看的電影
溫情篇 :《入殮師》、《大魚》、《陽光小美女》、《放牛班的春天》、《天使愛美麗》、《菊次郎的故事》、《天堂電影院》、《蝴蝶》、《藍色大門》、《曾經》、《諾丁山》、《真愛至上》、《幸福終點站》、《西雅圖夜未眠》、《當幸福來敲門》【十大必看經典心理學電影】
1、《鋼琴教師》;2、《美麗心靈》;3、《死亡試驗》;4、《海灘》;5.、《記憶碎片》;6、《搏擊俱樂部》;7、《靈異第六感》;8、《聖女貞德》;9、《一樹梨花壓海棠》;10、《心靈捕手》
【10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讓女人受益一生】 1友情:《牛仔褲的夏天》 2初戀:《情書》 3孤獨:《天使愛美麗》 4堅強:《隱形的翅膀》 5成長:《千與千尋》 6自我:《穿普拉達的女王》 7尊嚴:《成為簡奧斯汀》 8母愛:《黑暗中的舞者》 9自由:《藍》 10智慧:《律政俏佳人》【18部經典天才電影】《美麗心靈》、《雨人》、《波拉克》、《暗物質》、《想飛的鋼琴少年》、《嫌疑人X的獻身》、《天才瑞普利》、《貓鼠 游戲 》、《香水》、《一級恐懼》、《心靈捕手》、《莫扎特傳》、《證據》、《海上鋼琴師》、《電鋸驚魂》、《沉默的羔羊》、《非常嫌疑犯》、《尋找弗羅斯特》【高智商才能看懂的電影】《記憶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覺》、《盜夢空間》、《禁閉島》、《穆赫蘭道》、《蝴蝶效應》、《恐怖游輪》、《傷城》、《盜走達芬奇》、《88分鍾》、《決勝21點》、《沉默的羔羊》
哈佛商學院要求學生必看的10部經典電影 :1.《華爾街》 2.《拜金一族》 3.《顛倒乾坤》 4.《鍋爐房》 5.《矽谷傳奇》 6.《可口可樂小子》 7.《發達之路》 8.《優勢合作》 9.《巴塞羅那》 10.《甜心先生》【小情調浪漫的歐美輕喜劇】:《真愛至上》;《情人節》;《諾丁山》;《戀愛假期》;《觸不到的戀人》;《雲中漫步》;《初戀五十次》;《幸福終點站》;《西雅圖未眠夜》;《巴黎未眠夜》;《魔法奇緣》;《風月俏佳人》【職場必看的十部經典電影】:①,《當幸福來敲門》;②,《肖申克的救贖》;③,《跳出我天地》;④,《阿甘正傳》;⑤,《美麗心靈》;⑥,《穿普拉達的女王》;⑦,《面對巨人》;⑧,《放牛班的春天》;⑨,《天使艾米麗》;⑩,《白色巨塔》。
【《電影手冊》評選出的世上最美的10部電影】1.《公民凱恩》、 2.《獵人之夜》、 3.《 游戲 規則》、 4.《日出》、 5.《亞特蘭大號》、 6.《M就是兇手》、 7.《雨中曲》、8.《迷魂記》、 9.《天堂的孩子》、 10.《搜索者》。【獨立女性必看電影】《走出非洲》、《人在紐約》、《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清潔》、《時時刻刻》、《亂世佳人》、《徵婚啟事》、《飲食男女》、《蒙娜麗莎的微笑》、《革命之路》、《朗讀者》、《成為簡·奧斯汀》、《朱莉與朱莉婭》、《希爾維亞》【近些年讓你憋著尿直到看完的十部電影】:1《七磅》;2《小情人》;3《返老還童》;4《一生的唯一》;5《無恥混蛋》;6《珍愛人生》;7《盜夢空間》;8《婚紗》;9《怒火攻心》;10《馬利與我》。
不猶豫,那必須是阿甘正傳呢。
到底是智商高好呢?還是情商高好呢?情商就夠了,智商有什麼用呢?
問題問的是拍的好看的電影。沒有標重點,是拍得好還是好看?都好。
美國電影看了不少。從黑白片兒的瑪蓮夢露。西部槍手片約翰韋恩,接他班的西部牛仔就是伊斯特伍德。純血馬,不耐煩的踏蹄噴鼻,淡定的走過大戈壁。帶踢馬刺輪子的馬靴。長短槍,大沿禮帽,眯著眼,用打火石點燃一支雪茄,賞金殺手是不是我們的少年夢想?
至於後來的美國往事,教父和那一系列大片兒。都很好。可是都沒好過阿甘正傳。
中國的小說汗牛充棟,各路大師列出來,大師作家的名字都排不過來。可是到現在為止,有一個小說寫得過這個短篇小說阿q正傳嗎?魯迅先生的。
陳丹青稱他為大先生。他的小說寫得很少。比一般的業余寫手寫的都少。一共可能也就二三十篇吧。一部阿q正傳寫到中國人骨子裡去了。
你覺得我想說阿甘正傳和阿q正傳。有相通之處嗎?還真是,阿甘正傳正好就寫到美國人骨子裡去了。
如果我說美國人就是阿甘,而國人就是阿q。可能有人想抽我。在這個前提下說阿甘就有點意思。
先說阿甘。
執著。從小時候他的小女友讓他跑,他就一路帶著那些矯正器跑進了橄欖球的比賽現場,結果比那些前鋒跑的還快。
答應了那個戰友,要做捕撈船去撈蝦,在所有人都放棄的時候,他堅持到底,結果成了蝦王。
還不說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上尉,給他投資了水果生意的蘋果公司股票。
他不懂情懷是什麼,他只知道他的小女友一直是他的一生所愛。最終那個小阿甘也真的繼承了他的智商。
影片結束的時候,所有和阿甘的生活有交集的人,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各種不同的幫助,而他自己卻充耳不聞。實在是個聖者賢者。
忘了分段,這應該叫做寬容,所謂有容乃大。
第三個應該就是豁達了。沒有誰比阿甘更豁達的人呢。因為他的智商還停留在兒童的程度。他始終無法理解人和人之間的各種所謂基於情懷的背叛,或者基於自私的算計。他只是豁達。
於是他在全片當中的一個高潮和亮點就是環美長跑,差不多跑成了一個聖賢和大師了。
阿q不然。阿q放不下面子,也放不下身段,因為他祖上是闊過的。誰又揍了他,那也是兒子打老子。想親一下小尼姑,被拒絕了。他就說別人摸得,我怎麼就摸不得。他想和吳媽困覺。不但沒得逞,而且還被吳媽喊了個滿世界都知道了。最後還挨了一頓揍。最後因為什麼事變了,是不是義和團?阿q又得逞的時候,那他真的比任何人都兇狠。這個是阿q不多說。
阿甘才真是不忘初心,君子一言,恪守一生。
到阿甘僅有的一個戰友和一生中的一個愛人都去世了以後。
他懷念他們,他坐在公交車站。以他的智力在理解一個人生哲理。
是她媽媽告訴他的,吃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口味。
影片由約翰·克羅基 達斯執導,片名源自美國詩人也是故事的主人公艾倫·金斯伯格 (Allen Ginsberg)著名的詩作 Kill your darlings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未來文學巨匠們在成長年代經歷的「小革命」,用黑色音符彈奏出「垮掉一代」誕生的初樂章。 英國童星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沒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HarryPotter」系列電影Harry的扮演者, 在片中飾演的就是著名同志詩人金斯堡。
伴隨著淡淡的古典和爵士風格的音樂,整個影片中我最愛的幾句出現了:some things
once you've loved them
become yours forever
and if you try to let them go
they only circle back and return to you
they become part of who you are
or they destroy you
Kill your darlings ,講的是愛情,還是性放縱,還是垮掉的一代命運的巧合?這是個問題。 Life is round,誰也逃脫不了。
而影片中最迷人的莫過於由 戴恩·哈德恩飾演的 盧西安·卡爾(Lucien Carr),卡爾是每個人生活當中的小妖精 ,他不夠完美,但是足以讓人淪陷。
為了躲避卡莫埃爾的追求,卡爾先後轉了5次學,在哥倫比亞大學遇見了艾倫。但不管他換到哪,卡莫埃爾都如影隨形,無法擺脫。 這樣錯綜復雜、糾纏不清的關系似乎也預示了日後二人之間的災禍。 卡爾在芝加哥大學的生活結束得迅速而又糟糕,他試圖用煤氣自殺,並稱這是「為藝術獻身」,但顯然他的母親跟常人一樣無法理解兒子的這種行為,她將卡爾送往精神病院治療了兩周。 對於艾倫而言,盧西安就是他的繆斯。
他們都想沖破這個破舊的世界規則,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秩序。金斯伯格跟隨者他的指引者盧西安,緩緩地進入了這個他聞所未聞的世界。在這里,他結識了威廉·巴羅斯與傑克·巴魯亞克——後來的「垮掉派」的兩大頂樑柱。他們在墮落的世界裡放縱、沉淪,並在這種令人作嘔的空間中進行創作。
世人無法理解他們的瘋狂。在那個時代,這群不被認可的先行者,無論做什麼事情,好像都沒有理由被原諒。但是他們還怕什麼呢?與其自甘平庸地被埋沒,不如大幹一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發出對這個時代最強勁的詆毀。
更何況,還有他愛的盧西安在這里。
而片頭交代的患有精神疾病的媽媽,卻又是最懂兒子的人,她知道兒子深愛著所謂自己知道的人,而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切順其自然Let him go.
也許故事就像
艾倫金斯伯格所推測的一樣,
也許,盧西安誰都不愛,比起那群追隨者,他更愛他自己,也更愛自由。
大家好,喜歡看電影的朋友可以找superman 小峰,分享更多電影 ,小峰很喜歡看美國電影,也收藏了很多經典的電影,愛電影的朋友應該知道1994年這個被稱為電影最輝煌的一年,輝煌的程度可以至今無法被超越,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1 《阿甘正傳》就算你沒有看過,但是你絕對聽說過,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暫借不說主人公TOM HANKS的演技不說,毫不誇張的說,這部電影影響了三分之一的美國 歷史 ,可見影響力多大。
「 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什麼意思,難道我以後就不能成為我自己了嗎? 」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
Life was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
這兩句話可說是無人能及 2
1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能救你,人,要麼忙著生,要麼趕快死,忙著追逐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裡呢?
《肖申克的救贖》 2 生命可以歸為兩種選擇,要麼忙著生,要麼趕快死
⑸ 有哪些讓你受益很多的電影
我個人認為能讓我們受益很多的電影有很多,愛電影愛電影中表達的精神,愛自己愛家庭愛生活。受益良多的電影,是會改變我們的一生的。我們能從中體會到不同的人生哲理,體會到人生中更大的價值。
然後《布魯克林》這部電影,先說主要電影內容,小鎮女孩第一次遠離家鄉從英國到美國獨自闖盪的故事。從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會忍不住流眼淚,特別是看到姐姐從英國寄來的信,哭到崩潰。到後來讓自己忙起來,下班後晚上上夜校學習會計,上班認真做好份內的事情,開始社交,也得到了愛情。從電影里看起來似乎很平淡。但有時候在我們自己的生活里卻很難做出改變。作為獨自工作的上班族,一定要看看這個電影,你會有所收獲的。多看一些受益良多的電影,是會改變我們的一生的。
⑹ 作為美國的經典電影之一,我們可以從《肖申克的救贖》中得到哪些人生真諦
在這部電影中我明白了只要擁有頑強的意志和對於生命的堅持抵抗,我們就能夠為自己獲得想要的成功,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磨難,只要在我們的精神上是自由的,我們就能夠得到自救和自贖。
⑺ 有哪部電影讓你受益良多
推薦《心靈奇旅》,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喬·加德納的中學樂隊教師,他真正熱愛的是演奏爵士樂。喬正面臨著所有藝術家都有的危機。他越來越覺得自己成為爵士音樂家的畢生夢想不會實現,他問自己「我為什麼在這里? 我應該做什麼?」
就在喬認為他的夢想可能觸手可及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步驟把他送到了一個夢幻般的地方,在那裡他被迫重新思考擁有靈魂的真正含義。在那裡,他遇到了22,並最終與之合作。22是一個認為地球上的生活並不像人們所宣揚的那樣美好的人。
《心靈奇旅》裡面有很多充滿哲學意義和引人深思的台詞:「火花不是生活目標。當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火花就已經被點燃。」「有些人就是放不下自己的焦慮和執念,以致於他們迷失自我,於人生脫節。」「這里不是生之來處,而是生之彼岸。」
《心靈奇旅》告訴我們,人生未必有所成就才算活著,重要的是當下的生活。這是一個老掉牙的道理,但是卻治癒了,疲憊生活中的許多人。生活的意義往往不是遠大宏偉的目標,它是平常日子裡的千千萬萬。正如電影中所說的「生活是一片好吃的披薩,是落在手心的樹葉,是地鐵站傳來的音樂,是那些可視的、細微易得的美好」。最後祝願我們都能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點燃生命的火花。
⑻ 2.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影視市場發展現況以及趨向
過去20年,美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研究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不得不說說美國市場,畢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們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1、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我們的第一個結論讓人感覺有些震驚,1995到2018年經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1995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是53.15億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到今天大約是108.74億美元。
2017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9.72億美元,和22年之前幾乎一樣。我們從電影票銷售數量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楚看到這個特徵。1995年全美總共消費了12.2億張電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費的電影票數量居然也是12.2億張,幾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電影票的價格伴隨著通脹水平而上漲。1995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8.97美元。所以,進入成熟期的美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量價齊升,而是依靠通脹帶動了電影票價格的上漲。
2、市場集中度是分散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常識完全不同。我們僅僅從電影發行的數據來看,全美六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環球影業)在1995年發行了110部電影,非六大電影公司的產品在1995年的發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電影公司當年發行了79部電影,非六大的發行數量為46部。雖然電影製作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更多的獨立第三方製作方起來,包括著名導演George Lucas成立的盧卡斯影業。
3、什麼類型的電影最賣座?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做了劃分。冒險類(Adventure)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27.26%,排名第一;動作類(Action)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9.20%,排名第二;劇情類(Drama)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6.36%排名第三;喜劇類(Comedy)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5.3%,排名第四。之後是驚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
4、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影製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節前)票房份額最高的公司,總計票房330億美元,製作了543部電影,平均票房6087萬,累計市場份額15.65%。關於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商業化分不開,我們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業化,對迪士尼整體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緊隨其後的是老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總計票房321億美元,製作了707部電影,平均票房4543萬,累計市場份額15.21%。其實華納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業老大,但最近幾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後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別擁有12.31%和11.59%的累計市場份額。不過索尼單片平均票房3850萬美元,低於福克斯的4997萬美元。
5、賣座的超級大IP。最後我們羅列了過去10年美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從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分別是:2007年的蜘蛛俠3(全美票房3.36億),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美票房5.31億),2009年的變形金剛(全美票房4.02億),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全美票房4.14億),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結局(全美票房3.81億),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全美票房6.23億),2013年的鋼鐵俠3(全美票房4.08億),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全美票房3.33億),201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全美票房7.42億),2016年的尋找多利(全美票房4.86億),2017年的星球大戰前傳2(全美票房5.17億)。
我們發現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超級大IP,而且都是系列電影。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靠內容推動
看了美國過去20年的電影票房發展趨勢,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論:從總量的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高增長肯定是過去了,未來電影票房的波動更多依靠當年的優質內容。我們發現1995到2017年,美國電影票消費的數量是沒有增長,票房的增長源於票價提高,所以通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市場基本上飽和不增長了。某些年份的增長主要依靠這一年的一大批超級電影。所以逐漸的電影市場不再是一個趨勢增長的模式,而是看單獨每個年份的產品。
中國電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
春節我們看到三四五線的人都在看電影,因為渠道已經完成了下沉,這些地方也都有設備精良的電影院,能看到最新的電影。渠道下沉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鴻溝。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通過互聯網也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關注些什麼,再看哪些電影。我們再看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現在互聯網成為了電影票購買最主要的渠道,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美國人民。我們可以提前購買好電影票,然後算好時間來到電影院。不再需要排隊購票,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列印電影票。這讓電影觀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這些,都推動了電影在國內的高速發展。
過去幾年電影屏幕數的增長是超過了觀影人次的增長,未來幾年電影屏幕的更新換代也接近尾聲,更多是存量的增長了。那麼整個國內電影票房也逐漸會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票房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還是需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
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電影製作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包括這次火爆的幾部國產電影,製作能力已經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三四五線城市的生活方式開始向一二線城市靠攏,這也是受益於過去10年的城鎮化和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前去三四五線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線差異比較大。現在這些三四五線的人也上網買東西,也去看電影,也逛大商場,也買車。
基本上和一二線的人消費差異不大。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微博,阿里,京東,甚至美團和快手的增長都是來自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背後也體現了這種消費結構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總結: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因為此次春節電影票房的爆發,就對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過於樂觀。畢竟沒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業發展最快的那一段也過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優秀的電影集中在春節檔期上映。對比美國,我們看到其實行業進入飽和階段,電影票數量就不太增長了,票價的提高還是要和通脹掛鉤。
比電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城市人口的生活發生出現了一二線化的特徵。這也符合城鎮化的規律,越來越多人被同化。消費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高緯度打低緯度。這幾年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廣義的渠道下層,不僅僅是物理渠道,還有線上的信息渠道下層,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
⑼ 哪部電影讓你受益良多
《三傻大鬧寶萊塢》雖然是一部接近三個小時的長片,我還是一口氣就看完了。或許是長期淫浸於美國大片,我對印度電影並沒有很高的期許,也沒想過這部片子能帶給我感動和思索。待電影完結時,我發現自己已淚流滿面,為了友情,為了人生,為了這部名字耽誤的難得一見的好片。「沒人會記住第二名」、「為了自己的成功,你務必把把別人擠下去」校長病毒不斷強化這些觀念,力圖灌輸給學生赤裸裸的叢林競爭原則。
阿甘對巴布與中尉的友情,純潔的讓人傷感,阿甘對珍妮的愛情,從頭到尾都是始終如一的專一而深沉,阿甘對他媽媽的親情,乖巧而懂事,這份愛也是那麼純凈的深沉。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想看了這部影片就已經有了答案。
⑽ 一部美國電影,比如復聯,票房50億,最終能拿多少凈利潤回美國
進口片和國內電影利潤演算法有些不一樣
在1994年前 國內市場並沒有過於明確的規則和套路 對美國電影採取了買斷式播放的方式。
所以進口的好萊塢電影,國內以一定數額將影片進行買斷,國內市場負責影片的盈虧,無論電影盈利還是虧損都和好萊塢無關。這種方法卻引進不了真正優質的好萊塢電影。後來當時中影的經理吳夢辰提出了電影「分賬」的方法,使得《亡命天涯》成了第一部「分賬」受益者。當時好萊塢分賬只能分到13%,對此他們並不滿意。好萊塢在2012年與我國進行談判並簽訂了《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好萊塢的進賬也從原來了13%上漲到了25%。用此方式計算的話復聯50億的票房好萊塢大概能拿到12.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