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電影女王老師

美國電影女王老師

發布時間:2022-09-07 17:22:49

A. 急求電影《女王》、《國王的演講》高清英文版中英雙字幕。

提取碼:ts27

《國王的演講》是湯姆·霍珀執導,科林·費斯、傑弗里·拉什主演的英國電影。該片於2010年11月26日在北美開始點映,而在英國的正式公映時間是2011年1月7日。影片講述了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逝世、愛德華八世退位後,患有嚴重口吃的約克公爵阿爾伯特王子臨危受命成為英國國王,後在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治療下,喬治六世克服障礙,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

約克郡公爵(科林·費斯飾)因患口吃,無法在公眾面前發表演講,這令他接連在大型儀式上丟丑。賢惠妻子伊麗莎白(海倫娜·邦漢·卡特飾)為了幫助丈夫,到處尋訪名醫,但是傳統的方法總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慕名來到了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傑弗里·拉什飾)的宅邸,傳說他的方式與眾不同。雖然公爵對羅格稀奇古怪的招法並不感興趣,首次診療也不歡而散。但是,公爵發現在聆聽音樂時自己朗讀莎翁竟然十分流利。這讓他開始信任羅格,配合治療,慢慢克服著心理的障礙。喬治五世駕崩,愛德華八世繼承王位,卻為了迎娶寡婦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阿爾伯特臨危受命,成為了喬治六世。他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

B. 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美國電影 關於老師的電影

美國電影《教師》也叫《26個孩子和一道選擇題》

在新澤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鎮上,一個由26個孩子組成的班級被安排在教學樓最裡面一間光線昏暗的教室里。他們中所有的人都有過不光彩的歷史:有人吸過毒、有人進過管教所、有一個女孩子甚至在一年之內墮過3次胎。家長拿他們沒辦法,老師和學校也幾乎放棄了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菲拉的女教師擔任了這個班的輔導老師。新學年開始的第一天,菲拉沒有像以前的老師那樣,首先對這些孩子進行一頓訓斥,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而是為大家出了一道題:

有3個候選人,他們分別是——
A:篤信巫醫,有兩個情婦,有多年的吸煙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約l公升的白蘭地,而且曾經有過吸食鴉片的記錄;
C:曾是國家的戰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習慣,熱愛藝術,偶爾喝點酒,年輕時從未做過違法的事。

菲拉給孩子們的問題是:
如果我告訴你們,在這3個人中,有一位會成為眾人敬仰的偉人,你們認為會是誰?猜想一下,這3個人將來各自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對於第一個問題,毋庸置疑,孩子們都選擇了C;對於第二個問題,大家的推論也幾乎一致:A和B將來的命運肯定不妙,要麼成為罪犯,要麼就是需要社會照顧的廢物。而C呢,一定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註定會成為精英。

然而,菲拉的答案卻讓人大吃一驚。「孩子們,你們的結論也許符合一般的判斷,但事實是,你們都錯了。這3個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們是二戰時期的3個著名的人物——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他身殘志堅,連任四屆美國總統;B是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首相,C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他叫阿道夫·希特勒,一個奪去了幾千萬無辜生命的法西斯元首。」學生們都獃獃地瞅著菲拉,他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們,」菲拉接著說,「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以往的過錯和恥辱只能代表過去,真正能代表一個人一生的,是他現在和將來的所作所為。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連偉人也有過錯。從過去的陰影里走出來吧,從現在開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們都將成為了不起的優秀的人才……」

菲拉的這番話,改變了26個孩子一生的命運。如今這些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他們中有的做了心理醫生、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飛機駕駛員。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班裡那個個子最矮也最愛搗亂的學生羅伯特·哈里森,後來成了華爾街上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

C. bt或迅雷下載女王的教師和犬夜叉電影四部曲

四部電影是《紅蓮的蓬萊島》《穿越時空的思念》《鏡中的夢幻城》《天下霸道之劍》
下載地址http://s.greedland.net/s.g?k=%E7%8A%AC%E5%A4%9C%E5%8F%89&c=gs_all

D. 有一個美國電影好像叫什麼女王,講的是一個女警察參加美國小姐的選美比賽的故事,求問這個電影的名字拜託

麻辣女王

E. 一部電影 關於美國教師的女人 名字 伊麗莎白哈爾西

壞老師

《壞老師》講述一個女老師(卡梅隆·迪亞茲飾演)的故事。這名老師在被男朋友拋棄之後看上了學校的模特老師(賈斯汀·汀布萊克飾演),與模特老師的女友展開了激烈的求偶爭奪戰。卡梅隆·迪亞茲扮演的伊麗莎白是一個「非主流」的老師,她常常自詡為是大美女,但卻在結婚前夜被自己的未婚夫拋棄;她流連於夜店和聲色場所,但卻對婚姻和家庭充滿了渴望。不過她渴望的婚姻卻並不是那種相夫教子的生活,在她看來,結婚不過是可以為自己帶來一張永久飯票,好讓自己擺脫無聊、世俗的生活,每天好睡到自然醒,然後出去雲雨一番。可是現在,這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大齡剩女卻只有窩在一間小學校里教書。在學校里,她四處尋覓著自己下手的目標,她相中了帥氣、瀟灑而且經濟實力頗為雄厚的斯考特。學校里的一個呆頭呆腦的體育老師看上了她,並向他展開了窮追猛打的追求。與此同時,校園中另一個精力充沛的美女老師艾米也看中了斯科特。看上去伊麗莎白的「愛情事業」已然陷入僵局。這種復雜的、多變的、折磨人的情感關系顯然是出乎伊麗莎白預料的。她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看上去游戲人生的人,最終會被人生游戲。那麼,伊麗莎白能在這種情感的漩渦和沖突中學會什麼呢?

F. 求一部講女王的電影名字

黃金時代》,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飾演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女王》,反映戴妃時期英國女王的電影
《埃及艷後》
《尼伯龍根的指環》
女王(關於伊麗莎白二世)
伊麗莎白女王(1998美國片 導演:夏克哈卡帕(Shekhar Kapur)
)
憨豆特工
埃及艷後
埃及艷後的任務傳
公主日記 系列
絕代艷後 (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奇一生)
伊莎貝爾·阿佳妮主演的《馬爾戈皇後》
《葉卡捷琳娜女皇》1995 又譯:凱瑟琳大帝/偉大的凱瑟琳
茜茜公主/年輕的皇後/皇後的命運 三部曲
大城武士
暹羅王後
歷史電影: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The Other Boleyn Girl (2008)(英國王後)
輝煌年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2007)(英國女皇)
伊麗莎白Elizabeth (1998)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 (2005)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Victoria & Albert (2001)
一個女王的少女時代Mädchenjahre einer Königin (1954)
簡公主Lady Jane (1986)
蘇格蘭王後Mary, Queen of Scots (1971)
安妮的千日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 (1969)(法國王後)
絕代艷後Marie Antoinette (1938)
絕代艷後Marie Antoinette (2006)
茜茜公主I、II、III(1956)(奧地利王後)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 (1953)(公主)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2004)(馬其頓王後)
凱瑟琳大帝Katharina die Große (1995)(沙俄女皇)
凱薩與克麗奧佩拉Caesar and Cleopatra (1945)(埃及女王)
看看哪個是吧

G. 納尼亞傳奇女巫的扮演者

《納尼亞傳奇》女巫的扮演者是蒂爾達·斯文頓。

1、角色簡介:

白女巫

演員蒂爾達·斯文頓

自封為納尼亞女王,其實並非人類,而是巨人和女妖的後代。魔法強大,讓納尼亞長年冰封在寒冬之中,更可隨意把任何生物變成石像,或奴役他們。視獅王阿斯蘭為死敵,不惜一切力量阻止他再次現身納尼亞。

2、演員簡介:

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1960年11月5日出生於英國倫敦,演員、製作人、編劇。

1986年,德里克·賈曼選擇她出演劇情片《卡拉瓦喬》;2005年,出演動作片《地獄神探》與基努·李維斯配戲飾演花樣百出的大天使加百利;同年,在電影版《納尼亞傳奇》中飾演邪惡、誘人的壞女人白女巫;2009年,擔任第59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3年,出演科幻片《雪國列車》飾演頭等艙的代表人物Mason,憑借該片獲得第13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2015年,加盟韓國電影《玉子》,擔任演員、製片人;2016年2月,作為嘉賓出席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隨後,主演奇幻、動作電影《奇異博士》。

3、電影簡介:

《納尼亞傳奇》改編自英國作家C·S·路易斯在1950年出版的《獅子·女巫·魔衣櫥》(The Lion,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由安德魯·亞當森執導,蒂爾達·斯文頓、威廉·莫斯里、安娜·帕波維爾和斯堪德·凱恩斯聯袂出演。影片於2005年12月09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二戰期間,4個英國小孩被父母送往鄉下躲避戰火。後來他們在一個偶然機會穿過一個魔幻衣櫥,從而進入了神奇世界納尼亞,這原是一塊和平樂土,但不幸被白女巫施魔咒變成了冰凍世界。代表正義的獅子阿斯蘭在孩子們的幫助下與女巫展開惡戰,最終破除了她的魔咒,使納尼亞恢復了往日的美麗和生機。

H. 電影「女王」里的經典台詞

精彩對白
(該對白是女王與首相散步時之間的交談)
Nowadays, people want glamour and tears, the grand performance.
I'm not very good at that. I never have been.
I prefer to keep my feelings to myself,
and, foolishly, I believed that was what people wanted from their Queen -
not to make a fuss, nor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
Duty first, self second.
現在的人們喜歡感人肺腑的講解,但我不擅長這個,從來都不。我喜歡壓抑自己的情感,我愚蠢的認為,民眾就是想要這樣的女王而不是那種小題大做類型。職責第一,個人第二。
(該對白是女王在電視上發表對黛安娜去世的悼詞,且穿插著布萊爾夫婦的談話)
Since last Sunday's dreadful news,
we have seen, throughout Britain and around the
world,
an overwhelming expression of sadness at Diana's
death.
We have all been trying, in our different ways,
to cope.
It is not easy to express a sense of loss,
'since the initial shock is often succeeded by
other feelings,
'disbelief, incomprehension, anger and concern
for those who remain.
'We have all felt those emotions in these last
few days,'
so what I say to you now, as your Queen, and as
a grandmother,
I say from my heart.
Heart? What heart? She doesn't mean a word of
this.
That's not the point. What she's doing is
extraordinary.
(Queen) 'ln good times and bad... '
- That's how to survive. - Listen to you.
A week ago, you were the great moderniser,
making speeches about the people's princess.
- Now you've gone weak at the knees. - Ssh.
(Queen) '... and for her devotion to her two
boys.'
I don't know why I'm so surprised.
At the end of the day, all Labour prime
ministers go gaga for the Queen.
What?
(Queen) 'Millions who never met her, but felt
they knew her, will remember her.
'I, for one, believe there are lessons to be
drawn from her life,
'and from the extraordinary and moving reaction
to her death.
'I share in your determination to cherish her
memory.'
I hope that, tomorrow, we can all, wherever we
are,
join in expressing our grief at Diana's loss
and gratitude for her all-too-short life.
May those who died rest in peace,
and may we,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thank God for someone who made many, many people
happy.
女王:自從上周日聽到噩耗,我們在全英倫甚至全世界看到人們處處都在為黛安娜的去世感到悲傷。我們都在用盡一切方法來適應這個消息,這種失落感是無法言喻的,因為她的死又給大家帶來了其他的復雜的感受,不相信,不理解,憤怒,還有對生還者的關注。這是我們在前幾天共有的情感。所以現在我要說,作為一位女皇,和一個祖母,我真心的說
布萊爾夫人:真心?什麼真心?心裡根本不是這么想
布萊爾:這不是關鍵 她所做的是很了不起的
女王:在好的或壞的時代里,我們都不會失去...
布萊爾:她會挺過來
布萊爾夫人:聽聽你說的話,一周前你是最大的現代派,說什麼「人民的王妃」,現在你卻對女王背躬屈膝
女王:我對黛安娜的貢獻表示極大的贊揚...
布萊爾夫人:這一點也不奇怪,所有的首相都會變成女王的應聲蟲。
布萊爾:什麼?
女王:上百萬其他的人沒有見過她,卻為她折服並永遠記得她。我希望人們能從她短暫的生命汲取一些經驗,她的死引起的反響是驚人的。我分享你們決心珍視她的回憶,我希望明天我們所有人,無論身在何方,可以一起來哀悼黛安娜的過世,對她短暫的生命表示感謝。願死者安息,而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要謝謝那些使廣大群眾快樂的人。

I. 求一部電影,是新片,好像是美國的。講的是一個女的叫伊麗莎白.海塞爾的是老師,發生的一些和學生和別的老

樓主你好,你要找的片名是《壞老師》

《壞老師》講述一個女老師(卡梅隆·迪亞茲飾演)的故事。這名老師在被男朋友拋棄之後看上了學校的模特老師(賈斯汀·丁伯萊克飾演),與模特老師的女友展開了激烈的求偶爭奪戰。

卡梅隆·迪亞茨扮演的伊麗莎白是一個「非主流」的老師,她視學生的答卷為糞土,但是卻從來不給學生F;她酗酒、好色、出言不遜、犬儒主義,而且還很狂妄
和自大。她常常自詡為是大美女,但卻在結婚前夜被自己的未婚夫拋棄;她流連於夜店和聲色場所,但卻對婚姻和家庭充滿了渴望。
不過她渴望的婚姻
卻並不是那種相夫教子的生活,在她看來,結婚不過是可以為自己帶來一張永久飯票,好讓自己擺脫無聊、世俗的生活,每天好睡到自然醒,然後出去雲雨一番。可
是現在,這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大齡剩女卻只有窩在一間小學校里教書。在學校里,她四處尋覓著自己下手的目標,她相中了帥氣、瀟灑而且經濟實力頗為雄厚
的斯考特。在拐彎抹角地一番客套之後,她得知斯考特還沒有結婚,但是有了一個女朋友。斯考特把自己女友的照片給伊麗莎白看,伊麗莎白發現他的女友是**妹
妹。女為悅己者容,伊麗莎白為了投其所好,決定去做隆胸手術。可是上課的那點課時費實在少得可憐,於是她便打扮成性感美女,跑到街頭為人擦車。這種「出賣
色相」的買賣為她在短時間內賺到了不少金錢,卻也給她引來了麻煩--學校里的一個呆頭呆腦的體育老師看上了她,並向他展開了窮追猛打的追求。與此同時,校
園中另一個精力充沛的美女老師艾米也看中了斯科特。看上去伊麗莎白的「愛情事業」已然陷入僵局。
這種復雜的、多變的、折磨人的情感關系顯然是出乎伊麗莎白預料的。她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看上去游戲人生的人,最終會被人生游戲。那麼,伊麗莎白能在這種情感的漩渦和沖突中學會什麼呢?

J. 美國比較有名的電影明星有哪些

美國著名的影星有:李小龍、伊麗莎白·泰勒、凱瑟琳赫本、克拉克蓋博、馬龍·白蘭度。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電影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他在香港的4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他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伊麗莎白·泰勒,美國著名電影演員,她被譽為是世界影壇上不可多得的瑰寶,被看做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具有好萊塢色彩的人物,一度為好萊塢電影女王,尤其以一雙漂亮的紫羅蘭色眼睛聞名於世,被譽為「世界頭號美人」。縱橫好萊塢60年,並且憑借《青樓艷妓》和《靈欲春宵》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另以《埃及艷後》成為史上第一個片酬百萬美元的演員,被譽為「好萊塢的常青樹」。她與理查德·伯頓的愛情更讓她成為風雲人物。1999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7名。2000年被封為爵士。2011年3月23日因多年病魔纏身而去世,享年79歲。
克拉克·蓋博,1901年2月1日—1960年11月16日)美國好萊塢著名男演員,上世紀最偉大、最具有影響力的巨星,冠以電影皇帝的稱號。1932年,一部《紅塵》使他得以躋身十位最叫座的明星之列。1935年憑借影片《一夜風流》奪得第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39年,主演《亂世佳人》引起巨大轟動,該片被稱之為熒幕上永恆的經典。他是好萊塢一個神話式的人物,集中地體現了獨特的美國式的魅力。他的最後一部影片是《不合時宜的人》,拍完後不久他就去世了。他的一生正如自己所描述的:「我曾走運,並很有體會。」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
第7名。
馬龍·白蘭度,美國好萊塢影壇巨星,上世紀最偉大、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演員之一。自然、完美而獨特的演戲風格使他成為影壇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1950年主演影片《男兒本色》縱身好萊塢,從而嶄露頭角。之後憑借影片《慾望號街車》的巨大成功而一舉成名,迎來其事業巔峰。後來的《薩巴達萬歲》、《愷撒大帝》、《碼頭風雲》、《教父》等經典之作更使他一躍成為好萊塢最具號召力的影星。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4名。
凱瑟琳·赫本( 1907年5月12日—2003年6月29日),美國著名電影女演員、最具傳奇色彩的電影巨星。她被公認為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志性人物、好萊塢的傳奇;被譽為「凱瑟琳陛下」、「好萊塢常青樹」,保持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獲獎數的最高紀錄(四次);12次奧斯卡女主角獎提名,很長一段時間內亦是最多提名記錄的保持者(後被梅麗爾·斯特里普超過)。美國電影學會將赫本評為美國電影史百年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一名。凱瑟琳·赫本也因其機敏風趣、舉止高雅、桀驁不遜的個性,深受觀眾與影評人推崇。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女王老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電影是書改編的 瀏覽:876
2017五月有什麼電影 瀏覽:78
電影頻道電視表 瀏覽:326
王大陸最近拍的電視劇電影 瀏覽:292
國外搞笑電影鼻祖 瀏覽:240
韓國卧底電影電視劇在線觀看 瀏覽:450
憐憫電影2018豆瓣 瀏覽:981
動畫電影蘭登 瀏覽:966
床戲什麼電影最多 瀏覽:620
中國第一部從頭到尾配樂的電影 瀏覽:302
3d電影表 瀏覽:51
韓國電影中毒的結局 瀏覽:548
怎麼看電影中獎 瀏覽:142
電影鏡頭法國 瀏覽:524
看電影電腦老休眠 瀏覽:522
美國演講電影 瀏覽:896
第一次看電影怎麼顯得不無知 瀏覽:74
櫻花女是哪個電影 瀏覽:919
電影之旅第一季 瀏覽:186
你好李煥英電影免費觀看3d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