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1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地點
2021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地點是北京市懷柔區,具體地址: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鳳和一園8號。
北京國際電影節(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Festival)前身為北京國際電影季,創辦於2011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
電影節簡介:
電影節,是一項旨在推動電影藝術發展,提高電影藝術水準,獎勵有價值、有創造性的優秀電影作品,促進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平台的重要藝術活動。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誕生於1932年8月6日。
『貳』 國內比較好的影展
FIRST青年電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7月份於青海省西寧市舉辦的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由西寧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FIRST青年電影展致力於推廣青年電影人早期作品,鼓勵評獎為主。
獲獎名單
第12屆(2018年)
最佳劇情片
《郊區的鳥》
最佳導演
拉華加《旺扎的雨靴》
最佳演員
池韻《美麗》
最佳藝術探索
《馴馬》剪輯·古濤
一種立場
《狂熱自白》
最佳紀錄片
《四個春天》
最佳劇情短片
《運轉法則》
評委會大獎-長片類
《I Am Truly A Drop of Sun on Earth》
評委會大獎-短片類
《Fauve》
特別提及
The Burden
第11屆(2017年)
最佳劇情片: 《小寡婦成仙記》
最佳導演: 蔡成傑《小寡婦成仙記》
最佳演員:塗們《老獸》、鄭人碩《川流之島》
最佳紀錄片:《囚》
一種立場:《殺瓜》
最佳藝術探索 :《笨鳥》
最佳短片:《野潮》
最佳動畫實驗片: 《異域》
評委會大獎·長片: 《入黑之時》
評委會大獎·短片: 《於是我們把金魚放進了泳池》
第10屆(2016年)
最佳劇情片:張濤《喜喪》
佳導演獎:張濤《喜喪》
最佳演員獎:孫伊涵《我心雀躍》
最佳藝術探索:馬凱《中邪》
最佳短片獎:於鐳《造化》
最佳實驗/動畫獎:趙易《八里溝》
最佳紀錄片獎:黎小鋒、賈愷《昨日狂想曲》
「一種立場」獎:金行征《消失在黎明前》
評委會大獎(國際短片類):Guido Hendrikx《Among Us》、Klara Kochańska《The Tenants》
評委會大獎(國際長片類):空缺
第09屆(2015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長片:德格娜《告別》
最佳導演:王一淳《黑處有什麼》
最佳紀錄片:顧曉剛《種植人生》
最佳演員:趙炳銳《命運速遞》
佳藝術貢獻獎:翟義祥《還俗》
最佳短片:周鉅宏《見光》
評委會大獎(短片):Vlad Marsavin《塞巴斯蒂安》
評委會大獎(長片):Laura Bispuri《處女之誓》
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紀錄片:馬倩雯《活著》
最佳劇情片:範文翰《原諒》
最佳動畫/實驗片:張林《魚》
評委會大獎:Laura Spini《完整的你》
第08屆(2014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長片:忻鈺坤《心迷宮》(原名:《殯棺》)
最佳導演:忻鈺坤《心迷宮》
佳演員:黃河《原來你還在》、黃璐《雲的模樣》
最佳藝術貢獻獎:宋曉飛《白相》(攝影)
最佳紀錄長片:黃肇邦《子非魚》
最佳短片:程亮《關於上海的三個短片》
評委會大獎(長片):Tamar van den Dop《Supernova》
評委會大獎(短片):Jean-Bernard Marlin《La Fugue》
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甘劍宇《小學雞大電影》
最佳紀錄片:陳一線《醫院里的中國》
最佳實驗片:張徐展《陰極射線管的神秘儀式》
評委會大獎:Oscar Sharp《The Karman Line》
第07屆(2013年)
青年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郝傑《美姐》
最佳紀錄片:傅榆《藍綠對話實驗室》
佳短片:施君涵《華麗緣》
最佳導演:郝傑《美姐》
最佳演員:馮四《美姐》
最佳編劇:郝傑、葛夏《美姐》
最佳攝影:徐偉《甜蜜十八歲》
最佳美術:栗存旺《美姐》
最佳剪輯:高則豪《目擊者》
最佳配樂:藤原尚紀《我們永遠在這里》
評委會特別獎:高則豪《目擊者》
大學生競賽單元:
最佳劇情片:Brian O』toole《周日早上》
最佳紀錄片:阮建恆《沉漁》
最佳動畫片:Jonathan Langager《約瑟芬與蟑螂》
最佳實驗片:樊夢悅《它的故事》
評委會特別獎:文牧野《BATTLE》
第06屆(2012年)
「大學生影展」短片競賽單元:
最佳實驗片:劉方白《9Nine》
最佳紀錄片:屈詩航《劉立武》
最佳劇情片:潘智欣《代駕》
最佳動畫片:Pablo Serrano《Eso te pasa por borroco》
評委會特別獎:張子龍《西廂》、Jeff Sousa《The Hirosaki Players》
「一戟即中」青年電影推選單元:
最佳剪輯:孟超、孫一凡《頂缸》
最佳攝影:盧晟《這里,那裡》
最佳編劇:楊南倩、秦海璐、鄧勇星、葛文喆、席然《到阜陽六百里》
最佳音樂:Yongmin moon(韓國)《這里,那裡》
最佳美術:李桃《小老頭與電影院》
最佳導演:郝傑《光棍兒》
最佳演員:秦海璐《到阜陽六百里》
最佳紀錄片:范立欣《歸途列車》
最佳故事片:鄧勇星《到阜陽六百里》
評委會特別獎:馬莉《京生》
『叄』 平遙國際電影展是什麼級別
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級影展。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始創於2001年,在中國國家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首次創辦的「平遙國際攝影節」,完全按照國際規范操作,國內與國際接軌、傳統與現代互動,使平遙古城獨特的風貌、古樸的民風以及形式多樣的攝影活動交相輝映。
平遙國際電影展由導演賈樟柯發起創辦、馬可·穆勒擔任藝術總監,每年於擁有2700年歷史的平遙古城舉辦。以展映非西方(中國、亞洲、東歐、拉丁美洲、非洲)影片為主。
影展旨在增強中國電影與非西方、發展中國家電影從業者的聯系和合作,形成非西方電影與西方電影的對話;同時,影展以表揚過往的電影成就及推廣青年導演新創作品為目標,著力推動電影文化,助推青年導演成長,致力於為中國觀眾提供欣賞全球優秀電影作品的機會。
平遙國際電影展是繼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之後,第五個獲得國家批準的國際電影展。第5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於2021年10月12日至10月19日期間在平遙古城舉辦。
『肆』 平遙國際電影展以展映哪些地方的電影為主
平遙國際電影展以展映非西方(中國、亞洲、東歐、拉丁美洲、非洲)影片為主,旨在增強中國電影與非西方、發展中國家電影從業者的聯系和合作,形成非西方電影與西方電影的對話。
創建一種來自平遙國際電影展的精神,立足於成為一個大格局、小身段的「精品電影展」,樹立起一個專屬於平遙國際電影展、影響力輻射全球的電影評價體系。
同時,平遙國際電影展以表揚過往的電影成就及推廣青年導演新創作品為目標,著力推動電影文化,助推青年導演成長,致力於為中國觀眾提供欣賞全球優秀電影作品的機會,推動本地藝術文化的發展。
(4)中國的國際電影展擴展閱讀
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舉辦情況:
2017年10月28日晚,為期8天的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開展儀式在平遙古城電影宮「站台」露天劇場隆重舉行。
電影展由山西籍導演賈樟柯發起,採取「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模式,由平遙電影展有限公司具體運作,主要展映中國電影和非西方及發展中國家電影。形象大使由演員范冰冰擔任,顧問團包括導演馮小剛、杜琪峰,製片人詹姆士·沙姆斯、普華集團董事長曹國熊等。
影展期間,舉辦四場「論壇/大師班」活動,包括電影導演吳宇森、賈樟柯等電影從業者作為主講嘉賓與觀眾面對面交流電影心得,分享創作歷程。
『伍』 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有什麼意義
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旨在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增進國際電影交流合作,推動跨區域、跨文化的電影傳播,實現電影人和電影資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國產電影國際傳播空間、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重點文化活動。
電影節的標志是一枚有著七彩葉片的風車,七枚葉片代表電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藝術。每枚葉片上都有膠片的齒孔,意為每枚葉片都是城市的一個剪影,代表城市的進步與電影文化的發展之間的某種關聯性,「轉動的風車寓意著吉祥如意,也預示著電影產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創辦背景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誕生。從此,電影與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北京市擁有全國80%的製片機構,擁有全國80%的導演、演員、攝影等創作人才和製片人才、管理人才和營銷經紀人才,電影創作碩果累累。全國37條城市電影院線中有13條院線在京有所屬影院。
2010年,北京的電影業快速發展,電影佳作精彩紛呈,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電影產業生機勃勃,北京地區故事片產量約佔全國的50%,年觀影人數超過2700萬人次,電影票房收入接近12億元。
北京要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不僅需要文化的支撐,也需要文化資源的逐步積累。舉辦電影節,在促進電影國際化發展與「世界城市」建設中實現「雙贏」。
「在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是我作為一個老電影人多年的願望。」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前寬。 在此背景下,2011年北京國際電影季正式創辦,2012年2月,北京國際電影季更名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舉辦一屆並設立評獎單元,2013年開始評獎,自此,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正式設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國際電影節
『陸』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題是什麼
以「夢圓·奮進」為主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電影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伴隨著全國影院相繼復工復產,北京國際電影節回歸,與觀眾重逢。
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融合創新發展要求,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以「夢圓·奮進」為主題,突出「雲上北影節」特色,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的形式,在22日至29日為期8天的「北影節時間」里,將舉行北京展映、電影大師班等系列活動。
本屆電影節「北京展映」環節在內容和形式上實現了新突破。展映分為線上展映、電視展映、影院展映、露天展映4個部分,放映300多部中外優秀影片。
「雲上北影節」是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一大亮點。本屆北影節與互聯網高度融合,境外嘉賓將以「雲連線」方式參加北影節各項活動。將在北影節官網搭建3D全景展示系統,推出各公司項目和影片的「雲展位」,舉辦線上「北京市場」展會,為展商、嘉賓提供數字化、智能化、高效率的交流合作體驗。
(6)中國的國際電影展擴展閱讀:
活動內容
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活動進行了全面創新,將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分四個單元滿足影迷的觀影願望,豐富廣大群眾的電影選擇。其中,線上展映部分將由愛奇藝電影作為「官方獨家網路展映平台」,電視展映部分則由北京衛視、BTV影視、BTV青年三個頻道分時段播出。
想要隨時隨地欣賞佳片的觀眾,只需在展映期間通過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設備,鎖定相關頻道與播放平台即可,不管身在何處都能同步「雲」參與北影節的展映活動。
為期8天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300多部中外佳作,舉辦10場主題論壇、4場大師班0場主題論壇、4場大師班分享、16節精彩課堂、精彩創投活動,首次集體以雲上形式呈現,打破觀眾線下觸達壁壘,以「雲端」形式讓專業內容與觀眾零距離。
「雲上的電影節」消融了時空的阻隔,成為了一個永不落幕的影視盛典,獲得各界的盛贊。北影節北京市場簽約額達330.89億元
『柒』 平遙國際電影展正式開幕,此次主辦方都邀請了哪些明星嘉賓
隨著我國電市場的不斷擴大,多個城市都會舉行不同性質的頒獎典禮和電影節。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正式開幕,現場出現了大量的優質電影演員以及明星嘉賓。主辦方邀請了姚晨,陳沖以及王俊凱。
或許有些人認為電影展的熱度遠遠不如電影節的熱度,事實並非如此,良好的電影展仍然可以給電影帶來更多的關注和認同。還未上映的電影到達電影展之後,人們就會發現電影的獨特之處,反而能夠增加電影出圈的概率。
總的來說,平遙電影展開幕式已經舉行完畢,我們完全可以發現開幕式現場群星璀璨。電影展邀請了王俊凱,姚晨和陳沖成為電影展的嘉賓,三個人擁有著不同的身份。電影展昭開之後,更容易讓人們感受到優質電影的獨特魅力,電影獲得熱度的概率非常高。
『捌』 平遙國際電影展由誰創辦
平遙國際電影展(Pingyao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由導演賈樟柯發起創辦、馬可·穆勒擔任藝術總監,每年於擁有2700年歷史的平遙古城舉辦。以展映非西方(中國、亞洲、東歐、拉丁美洲、非洲)影片為主。
影展旨在增強中國電影與非西方、發展中國家電影從業者的聯系和合作,形成非西方電影與西方電影的對話;同時,影展以表揚過往的電影成就及推廣青年導演新創作品為目標,著力推動電影文化,助推青年導演成長,致力於為中國觀眾提供欣賞全球優秀電影作品的機會,推動本地藝術文化的發展。
平遙國際電影展是繼上海電影節、長春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和絲綢之路電影節之後,第五個獲得國家批準的國際電影展。
(8)中國的國際電影展擴展閱讀:
影展宗旨目標
在電影導演李安的特別授權下,電影展以「卧虎藏龍」為名,以展映非西方(中國、亞洲、東歐、拉丁美洲、非洲)影片為主,旨在增強中國電影與非西方、發展中國家電影從業者的聯系和合作,形成非西方電影與西方電影的對話;
創建一種來自平遙國際電影展的精神,立足於成為一個大格局、小身段的「精品電影展」,樹立起一個專屬於平遙國際電影展、影響力輻射全球的電影評價體系。
同時,平遙國際電影展以表揚過往的電影成就及推廣青年導演新創作品為目標,著力推動電影文化,助推青年導演成長,致力於為中國觀眾提供欣賞全球優秀電影作品的機會,推動本地藝術文化的發展。
『玖』 中國現在世界上產生一定影響的主要國際電影節有哪些
中國現在在世界上產生一定影響的主要國際電影節有金雞電影節,百花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