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教電影大師兩個電影名字
自從公元1895年,法國盧米埃兄弟製造出第一台電影機後, 電影這門技術和藝術的結合物就開始風靡全世界,讓無數的人們為之傾倒。而電影大師在電影的發展史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應用於電影事業,但是,正是這些電影大師們利用他們獨特的眼光、思想,一次又一次的將技術與藝術融和起來,創造了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讓我們再次回顧歷史,了解這些大師以及他們的作品,讓我們再次感受思想藝術的力量吧。
卓別林
說到電影喜劇,人們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卓別林,他在銀幕上以層出不窮的噱頭、 滑稽的表演和他獨創的頭戴破禮帽、腳登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歡笑。然而在這種歡笑背後卻隱藏著人生的孤獨與凄涼。他的喜劇關注「小人物」的命運,將人道主義精神和社會批判因素融入其中,創造了世界喜劇不可逾越的高峰。美國電影史學家路易斯•約可布斯說:"談論查利•卓別林也就是談論電影。美國電影史上還沒有一個人像查利•卓別林那樣,成為全世界這樣珍愛的人物。"
卓別林(1889--1977)出生於倫敦一個貧苦演員家庭,父母都是游藝場的歌舞演員。他的童年動盪不安,10歲時他就進了一個滑稽劇團充當演員,開始獨立謀生。1907年他加入著名的卡爾諾啞劇劇團。1913年他隨團去美國演出,其間與啟斯東公司簽定了合同,開始在製片人兼導演——塞納特手下拍片。
1914年,他演出的第一部喜劇片《謀生》問世。不久,前文提到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在他的第二部影片《陣雨之間》中首次登台亮相,成為日後卓別林喜劇電影的重要標志。這一時期他拍攝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啞劇技巧、完美的銀幕形象成為聞名世界的喜劇演員。
1923年他創建了自己的查理•卓別林影片公司,成了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獨立製片的藝術家。他一身兼任製片、編劇、導演、演員、作曲,拍出了他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馬戲團》(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時代》(1936年)、《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等。
1952年他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被迫離開美國。1957年他在英國執導並主演了《一個國王在紐約》,他導演的最後一部影片是 《香港女伯爵》(1967年)。
1972年,他重返好萊塢,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接受了為表彰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所作的不可估量的貢獻」而授予他的藝術成就獎。卓別林關注「小人物」的命運,將人道主義精神與社會批判因素融入他的喜劇之中,創造了世界喜劇電影不可逾越的高峰。
個人感覺:我常常被卓別林的黑白片的形象,雖然都是默聲片,但是,他所塑造的形象常常為人們所稱道。卓別林一直拒絕有聲電影,他認為有聲電影破壞了電影藝術,當然,由於他所處的歷史時代,有些觀點不免帶有局限性,但我們也不能否認,卓別林不愧是20世紀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電影藝術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喜劇電影明星.而他作為偉大的喜劇電影藝術家,最大的貢獻是他把為笑而笑的庸俗「鬧劇」,提到批判現實主義藝術的高度。他以獨特的喜劇藝術表演風格和辛辣的諷刺,尖銳的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同時,表現出對不幸命運的抗爭,對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百折不撓的追求。我們欣賞卓別林的影片,笑,是發自內心的笑;哭,則流著真誠的眼淚。卓別林對電影藝術的偉大貢獻,寫下了好萊塢電影史,乃至世界電影史上光輝的一頁。
斯皮爾伯格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 1947年誕生於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其父是個電子計算機專家,其母是位頗有造諧的古典樂典演奏家。斯皮爾伯格自小便喜歡冒險與幻想,又勤於思考。12歲生日那天,其父送給了他一架袖珍攝影機,這使他對拍電影更為著迷。 16歲時,用8mm攝影機拍了一部兩個半小時的科幻片《大光》FIRELIGHT。影片拍成後他的父親租了一家影院放映,一晚上就收入500美元。1969年,拍了《安布林》,這部20分鍾的短片不僅使他獲得幾個電影獎,更引起了「環球/MCA電視劇作人肖恩伯格的注意,為他帶來了份7年的合同,使他成為一名真正的導演。這一年斯皮爾伯格21歲。
1971年為ABC美國廣播公司拍攝了電視電影《決斗》該片用了16天時間投資35萬美元,賺得了超過500萬美元的全球收入,並且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美國電視節目之一。
1974年,26歲的斯皮爾伯格進入影壇,他的第二部電影便是帶有里程碑性質的《大白鯊》FAWS,並取得空前的票房成功。從此,科幻與歷險成了斯氏電影的標志。
1993年,執導長達了3個多小時,紀實風格、純現實主義的史詩黑白片《辛德勒的名單》共奪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七項奧斯卡大獎,同時還獲得全世界所有電影大獎的最佳影片獎。此外,該片獲得七項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全球獎、全美影評人協會、製片人公會導演公會和克里斯托夫獎的最佳導演獎。同時由他執導類型,題材和風格迥異的《侏羅紀公園》獲三項奧斯卡大獎並創下全球歷史最高票房紀錄。1996年,拍攝《侏羅紀公司》的續集《失落的世界》上映5天收入9000萬美元。
在好萊塢,斯蒂文.斯皮爾伯格不僅是美國人的偶像,更是美國電影的奇跡。
當好萊塢對電影的商業利益日趨看重,而明星們對自己號召力的要求亦日漸增強時,導演便成了擔負這雙重壓力的特殊角色,他們必須同時擁有金錢和才華,這樣才能使他們的影片在藝術上和票房上都很好看,而在好萊塢這份雙項指數的評比中,斯皮爾伯格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斯皮爾伯格正在成為一個遠遠超出導演范圍的活的傳奇,而他的下步又總是令人難以捉摸。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影片:
《大白鯊》1975 《JAWS》
《第三類接觸》1977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ree Kind》
《外星人》1984 《Gremlins》
《紫色》1985 《The Color Purple》
《太陽帝國》1987 《Empire of the Sun》
《胡克船長》1991 《Hook》
《侏羅紀公園》1993 《Jurassic Park》
《辛德勒名單》1993 《Schindler's List》
《失落的世界》1997 《The Lost Word》
《勇者無懼》1998
個人感覺:我有時不得不承認,斯皮爾伯格是電影界的天才,他的這方面的才能早在少年時期就已經顯現出來了。我覺得,他富有豐富的想像力,還有深刻的洞察力。他的作品往往是科幻與倫理道德的化身。在《侏羅紀公園》中,我不只一次為其中宏偉的畫面所震撼,我們彷彿在體會人類偉大的力量,然後又倒在自然的陷阱里掙扎。在《辛德勒的名單》里,我被紀實般的鏡頭所震撼,被人物的精神所感動,歷史又在我們面前重現。在今天好萊塢電影投資與日俱增的情形下,他理智的運用金錢,創造著藝術。他不愧是美國電影的奇跡。
戈達爾
戈達爾1930年出生於法國巴黎,幼年移居瑞士,長大後回到巴黎。他大學時攻讀的是人種學。戈達爾自小對電影就有狂熱的興趣,1950年,他進入法國《電影手冊》編輯部,開始從事專職影評。隨後的十年間里,他整天泡在電影資料館,研究和觀看了大量各種類型的影片,打下了深厚的電影素養的底子。1954年到1958年,他嘗試導演了五部短片。
1959年,在特呂福的幫助下,29歲的戈達爾導演了第一部長故事片《精疲力盡》並一舉成名。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戈達爾創作的高峰期,主要影片有《精疲力盡》、《卡賓槍手》、《瘋狂的比埃羅》等。
自1967年拍攝《中國姑娘》以來,特別是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之後,戈達爾與當時法國學生運動領導人讓_比埃•高蘭組織了「維爾托夫小組」,聲稱他信奉蘇聯早期「電影眼睛派」創始人吉加•維爾托夫的理論,要用影片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武器,同時,「為了攝製革命電影,首先應該對電影進行革命」。戈達爾和它的小組拍了一系列的「政治影片」。其中包括《真理》、《東風》、《義大利的斗爭》、《直至勝利》、以及《一切順利》。
70年代,戈達爾曾遭遇車禍,一度中斷拍片,移居瑞士。直到1980年才重又回法國拍攝故事片,主要有《故事》、《芳名卡門》、《新浪潮》等。
戈達爾作品年表:
《精疲力盡》(1963)
《卡賓槍手》(1963)
《瘋狂的比埃洛》(1965)
《我略知她一二》(1966)
《中國姑娘》(1967)
《真理》(1969)
《東風》(1969)
《義大利的斗爭》(1970)
《直至勝利》(1970)
《一切順利》(1972)
《故事》(1980)
《芳名卡門》(1983)
《新浪潮》(1990)
黑澤明
黑澤明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是8個兄弟的老末。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中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影響,黑澤明在1934年考取助理導演,進入東寶電影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拜名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
1943年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不但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
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不過對於原因兩人都是三緘其口。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不過黑澤明很快就再站了起來,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黑澤明與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攝的《影子武士》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漿。
1985年,黑澤明完成了巨型古裝片《亂人》。晚年的黑澤明熱心於創作古裝片,藝術上的追求也更加執著,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內涵。
黑澤明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常常為了一個鏡頭的完美不惜消耗眾多的人力物力。斯皮爾伯格曾說:「 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這充分體現了一位大師對另一位超級大師尤衷的贊嘆。
黑澤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藝術家。他的電影總在描寫日本的武士階層:武士階層的歷史,武士的道德風尚,武士階層的社會作用及演變等,通過藝術去歌頌錚錚鐵漢。黑澤明是不同情弱者的。如果說美國的西部片是美國文化的象徵,美國精神的象徵;那麼黑澤明的武士片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徵,日本精神的象徵:武士那種忠於自己的團體、盡職、勇敢、正直、富有獻身精神,紀律和克己,以及粗獷的斗爭,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的品格。
他的影片具有十分強烈的影象感和深刻的道德觀念與哲理。他有著其他日本人少有的天資,即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深邃的思想,使他成為日本最理念化的導演。他的創作方法十分特別,他喜歡由某一哲理觀念出發進行構思創作。他拍的許多影片都是自成一體的,甚至有時以一個字作為主題。他首先對生活、社會、人生有某一特定的觀念,然後去收集素材,構想人物和情節。這些情節和人物未必是真實的,相反是為了論證作者的哲理而被加工、誇張、強化的形象。電影只是他個人探索人生的試驗。他就是要把人放在試管之中,給予一定的條件和一定的刺激,以測定人的反應。
黑澤明是日本最歐、美化的導演。他曾把莎士比亞,陀斯妥也夫斯基,高爾基等人的作品改編成日本故事搬上銀幕。他也是最善於模仿美國電影的人,把現代化的電影手法與日本的民族傳統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他的《七武士》是部充滿激烈爭斗,又富有喜劇幽默和深含哲理的娛樂影片。在結構上完全是模仿美國西部片的模式。
B. 求一部外國電影名字
斯皮爾伯格早年的電影 《追殺》(又名《決斗》,英文名《Duel》)
70年代上映 《追殺》的主人公戴維·曼是一個很典型的老實人,他開車上路是為了去收一筆對他來說很重要的賬。在高速公路上,他超過了一輛冒著黑煙氣味難聞的卡車,誰知這下可捅了大漏子,卡車司機從此開始一路對他進行瘋狂的追殺。在90分鍾的電影里,這輛瘋狂卡車的駕駛員始終沒有露面,他為何非要將戴維·曼置於死地也一直沒有交待,這使得整部影片籠罩在一種莫名的恐怖之中,隨著劇情地發展,駕駛員是誰已經不再重要。影片的最後兩輛車一同滾下了山坡。戴維在最後關頭跳下了汽車,他終於依靠智慧和勇氣成為這場死亡游戲的勝利者。
C. 一部法國電影的名字
義大利電視劇《金玫瑰洞》
《金玫瑰洞》,又名Fantaghirò,是九十年代初期及中期在義大利很受歡迎的電視連續劇。故事單純而卻寓意深刻。中央電視台的正大劇場曾多次播放過它的第一、第二部。美麗的人物,神奇的魔法,夢幻的情節,令我甚為著迷。該片共五部,第一部是最好,最後一部最差。我一時興起,查到了相關資料,雖然沒機會看最後的三部,但過過干癮,也是好的。這是我自己翻譯的,所以算是半原創,是全球唯一整合五部《金玫瑰洞》全部劇情的中文介紹!
如果你喜歡童話,那麼你一定會喜歡這個電視。
如果你喜歡這個電視,那麼你仍然相信童話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他很想生一個男孩來繼承王位,為國家帶來和平。但是,正像白衣女巫預言過的那樣,她的妻子又給他生了個女兒,並就此死去。這就是范塔戈蘿(Fantaghiro),一個倔強、堅強、好勝又美麗的姑娘。她拒絕婚姻,暗隨白衣女巫學習劍術,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保衛國家。在學劍的魔法叢林,范塔戈蘿巧遇了敵國的國王羅莫爾多(Romualdo)。羅莫爾多對這神秘女子的眼睛一見鍾情。白衣女巫騙他說,那是偷跑出來的林中仙子,不是他這個凡人所能染指。侍衛為年輕的國子鑄了一把劍,他拿起劍時,竟在在明亮如鏡的劍面上看見那雙曾見過的美麗的眼睛!他的相思病又發作了。他要求全國的女子都蒙上面,只露出眼睛來見他。但沒有一比眼睛象那一雙……
為了結束兩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羅莫爾多提議各國各派最好的騎士進行決斗,勝利者便獲得戰爭的勝利。白衣女巫預言只有國王的孩子能取得勝利,於是,范塔戈蘿和她的兩個姐姐女扮男裝踏上了征途。兩個姐姐穿上盔甲,心中沒底。芳塔戈羅卻剪下頭發表示決心:「我們不比男人弱!」大姐智慧,二姐美麗,可是能取得勝利的當然只有范塔戈蘿。羅莫爾多認出了那雙眼睛,卻不能讓自己愛上一個男人。為了證明「他」的性別,他讓「她」去了金玫瑰洞,所有女人都懼怕去的地方。可勇敢的范塔戈蘿不是普通的女人。最後的決斗在兩人之間展開,勝利者必須砍下對方的頭顱。范塔戈蘿贏了,可是面對羅莫爾多的眼睛,她怎砍得下去……
羅莫爾多和他的臣子無言以對。他回到宮中,吃不下也睡不著。「神龍沒有吃他,說明他不是女人;但也沒有殺他,說明他不是男人。那麼他是什麼人?」
侍衛說:「決斗就行了,管他什麼!」
羅莫爾多滿肚子火正沒處出。他一把揪住侍衛:「我愛她!我愛她!你再一句我就殺了你!」他倒在王座上,「就是那雙眼睛,那雙眼睛!」
河邊。侍衛問羅莫爾多國王:「萬一他真是女子,怎麼辦?」
「我就取消決斗,向她求婚。」
「萬一是男子,怎麼辦?」
「我就先殺了他,然後自殺。」
「為什麼要自殺呢?」
「為了那份不可能的愛。」
年老的國王讓范塔戈蘿(Fantaghiro)和羅莫爾多(Romualdo)繼承了王位,自己雲游四方。結婚後,范塔戈蘿答應羅莫爾多不再舞刀弄劍。她的劍被鎖在了盒子里,並立刻消失不見。范塔戈蘿的王國和平快樂,而這正是黑巫女最痛恨的。她用盡一切辦法來破壞它。老國王被綁架,羅莫爾多失蹤了。范塔戈蘿只好再次拿起了劍。後來她尋回了她的國王,可是羅莫爾多已經被施了魔法,忘記了過去的一切。在白衣女巫的幫助下,范塔戈蘿終於打敗了黑巫女,可是自己卻被變成了一隻癩蛤蟆。只有恢復記憶的羅莫爾多能救她……
仙女告訴羅莫爾多,在周圍的動物中,有一個是范塔戈蘿,但他只有一次機會找到她親吻她,才能令她恢復原形。只要他認錯一次,范塔戈蘿就永遠回不來了。周圍所有的動物都在叫:「是我,吻我!」
羅莫爾多冷靜地觀察著,看見一隻默不作聲,悲傷地叫喚的癩蛤蟆。他對周圍那些動物說:「你不是,你也不是,黑女王不會將她變得那麼好看。」它們聽了都慚愧地走了。那隻癩蛤蟆也躲開他,跳入水中。羅莫爾多跳進水中,捉住它,捧在手心,歡喜地說:「你才是我的愛。」他親吻它一下,它跳入水中。羅莫爾多也潛下水。我們看到羅莫爾多和芳塔戈羅浮出水面。
「我從來沒有那樣吻過一隻癩蛤蟆!」羅莫爾多笑著說。
邪惡而強大的巫師塔拉班(Tarabas)獲知了一個秘密,就是將來有一個國王的孩子將會打敗他。於是,他派出了他的死亡騎士去綁架世界上所有國王的孩子,不論死活。在偷范塔戈蘿姐姐孩子的時候,這些死亡騎士差點就得手了。范塔戈蘿發現,水能把這些看起來不死的騎士變成石頭。羅莫爾多領導士兵把敵人一個接一個打倒了,可是他自己也被毒水變成了石頭。沒有人能夠救他,范塔戈蘿決定去找巫師塔拉班,因為只有這個人的吻才能喚醒羅莫爾多……
有一片黑雲沿途經過各個王國,它所到之處,牲畜橫死,莊稼毀壞,河流乾枯。現在這黑雲來到了范塔戈蘿(Fantaghiro)的國家。一陣令人窒息的風把三個黑暗騎士帶到了范塔戈蘿的國家,她只有打敗他們,才能把她的人民從飢餓、乾渴和疾病中解救出來。但是,這根本是場無望之戰,因為這三個黑騎士根本不是血肉之軀。另一個叫特諾的人的領土上也受到了這些黑騎士的肆虐,而這個人可能就是招來這場災禍的原因所在。和一個叫帕瑟( Parsel)的王子一起,范塔戈蘿勇敢戰斗,為了 她的家園,她的人民,她的家人,她的愛。
打敗黑暗巫師塔拉班(Tarabas)後,范塔戈蘿(Fantaghiro)和她的王國似乎能享受和平了。但是和平是能難持久的。因為邪惡黑暗女巫又復活了。她要摧毀范塔戈蘿的一切。但是,在黑暗女巫要進一步進行她黑暗計劃的時候,范塔戈蘿突然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叫做"Elsewhere"的神奇世界。那裡一個大人也沒有,所有的居民全是小孩,可范塔戈蘿很快發現,就算是在這里,她也不是安全的,一個怪異的力量漸漸逼近了……
D. 與騎士決斗有關的電影
角鬥士? 不會這么簡單的電影吧
《騎士傳說》
◎簡 介
年輕英俊的威廉出身於法國平民家庭,他從兒時起苦練劍術和馬術,一直夢想成為一名騎士。無奈當時社會等級森嚴,平民與貴族之間有著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成年的威廉只能給真正的貴族騎士當侍從。
但威廉卻得到一個難得的機會:在一次馬上長槍比武中,他的主人在場間休息時突然意外死去,於是威廉穿上主人的鎧甲,騎上他的坐騎,冒名頂替贏得了這場比賽。捧著勝利的獎杯,一個實現童年夢想的計劃出現在威廉的腦海中,他決定繼續冒充自己的主人參加在倫敦舉行的世界騎士錦標賽,通過贏得比賽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騎士。
途中,威廉他們遇到了種種麻煩和危險,也結識了各種各樣的人。在這些人的通力合作下,威廉的貴族身份被偽裝得天衣無縫,他順利地進入了大賽。當然,取得比賽最後的勝利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威廉不僅要和眾多武藝高超的對手較量,還要時刻提防自己的假身份被心懷不軌的人拆穿。不過,這一切對我們年輕的英雄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既然是英雄,就一定能贏得最終的勝利。而且他不但會打敗邪惡的對手,還贏得了一位美麗的貴族女子的芳心。
E. 一部歐美電影(有關騎士決斗),求名字
聖戰騎士
故事講述了年輕英俊的威廉出身於英國平民家庭,他從兒時起苦練劍術和馬術,一直夢想成為一名騎士。無奈當時社會等級森嚴,平民與貴族之間有著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成年的威廉只能給真正的貴族騎士當侍從。
F.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決斗>>是什麼意思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第一部影視作品《決斗 DUEL》。
故事很有意思,一個大叔開著紅色轎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遭遇一輛重型卡車。起先重型卡車似乎在和他玩游戲,時快時慢,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後。但是沒過多久,產生了殺氣,重型卡車幾度試圖撞擊小轎車,甚至差一點把小車撞飛。主人公覺得很奇怪,他試圖告訴路人或者報警,但是不是人們不信他,就是電話亭被大卡車摧毀,總之一直就沒有人能幫到他。怪誕離奇的事情不斷發生。大叔歷盡千辛萬苦,史盡一切辦法,非但沒能甩掉大車,反而令危險一次次襲向他。最後..................
追擊——對於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來說,這似乎是一個無處不在的表現形式,從初出茅廬的斯皮爾伯格在1971年僅用10天時間就導演完成的第一部電視電影《決斗》開始,追擊的主題就升華為善與惡、好與壞之間相互關聯的紐帶。這部成本僅為30來萬美元的公路追擊片將斯皮爾伯格在電視導演時代的鋒芒盡展無遺,該片張力十足,扣人心弦,在歐洲上映時竟為環球公司賺來幾百萬美元,令圈內人士刮目相看。本片規模雖小卻吸引力超長,通過描述兩輛車之間的追擊和逃命,最後直到懸崖邊才獲救的故事,展現了一場長達90分鍾的汽車追逐和人物心理戰。一大一小的兩輛汽車,就如同拳擊賽場上的兩個重量級別差異甚大的對手,他們的對決讓觀眾心懸不安。而在那個時候,年輕的斯皮爾伯格就知道如何使緊張刺激的劇情在一動一靜間層次分明,內容在奇特之外還要別有內涵,直將氣氛壓逼至最後的大決斗高潮。該片被影評人士譽為歷來最傑出的美國電視片之一
1969年,他為ABC拍攝了電影《決斗》,,成本僅30萬美元,斯皮爾伯格也只花了十天時間就完成了拍攝,在16天的時間里,賺得了500萬美元的全球收入。並且被以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美國電視節目之一。《決斗》在歐洲播出之後,為環球公司賺得幾百萬,取得了評論和商業雙方面的成功,斯皮爾伯格的名氣開始確立。
G. 找一部美國老電影,幾乎沒有對白,一輛大卡車沒有緣由的追撞一輛小轎車
決斗,斯皮爾伯格導演。
英文名: Duel
中文名: 決斗
該片的故事情節十分直接明了。只是講述了一個普通的銷售員戴維·曼,在一次公務旅程中他所駕駛的小轎車遭到了一輛不懷好意的大卡車的追殺,片中的卡車就象陰影和夢魘一樣揮之不去,在每時每刻都追趕著他!!!
故事很有意思,一個大叔開著紅色轎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遭遇一輛裝載易燃物品的重型卡車。起先重型卡車似乎在和他玩游戲,時快時慢,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後。但是沒過多久,產生了殺氣,重型卡車幾度試圖撞擊小轎車,甚至差一點把小車撞飛。主人公覺得很奇怪,他試圖告訴路人或者報警,但是不是人們不信他,就是電話亭被大卡車摧毀,總之一直就沒有人能幫到他。怪誕離奇的事情不斷發生。大叔用盡一切辦法,非但沒能甩掉大車,反而令危險一次次襲向他。最後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大叔只得與這輛要置自己於死地的卡車展開決斗……
H. 尋找外國老電影 歐洲貴族決斗
法國電影《兩個孤女》。
I. 這是哪部電影貌似是法國的
花月斷腸時 / 魅力姬絲汀 Christine (1958)
講述一位音樂家的女兒克里斯汀雖已有婚約,但卻與英俊年輕的軍官弗朗茲一見鍾情,甚至為其解除婚約;不料弗朗茲曾與一男爵夫人有染,好不容易方才了斷孽緣,男爵知道後因妒忌生恨,決意與弗朗茲決斗,弗朗茲在決斗中不幸中彈身亡,克里斯汀為他自殺殉情。
J. 電影『決斗』,斯皮爾伯格指導,他為什麼追他
影片本身就是體現導演技術至上的理念,與其以後的創作路數一致。動機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