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美國電影金融危機

美國電影金融危機

發布時間:2023-05-31 06:13:00

A. 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個電影講的是2016年金融危機,經濟學家說

看過,名字叫大空頭。根基查詢相關資料信息顯示影扒正此片大空頭根據邁克爾·劉易斯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美國金融危機時四個性格怪異的男人抓住機會,從全球經濟衰退中撈取了利潤清枝,同時他們還試圖阻止全球經濟的衰退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12月23日在美上映,於2016年獲春迅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B. 十大金融電影排行榜最經典金融電影有哪些

金融商業戰爭電影尤其受歡迎,我們可以感受到無形的煙霧。一部好看的金融電影會讓我們玩得很開心,所以讓我們來看看十大金融電影。
十大金融電影排行榜
1.華爾街之狼
2.死亡錢
3.大短褲
4.商業最後通牒
5.國家破產的日期
6.甜心先生
7.恐慌:2008金融危機背後的未知故事
8.局外人
9.居家男人
10.大而不倒
1.華爾街之狼

由柯蒂斯漢森執導,故事的背景聚焦於2008年,當時全球經濟危機爆發,美國財長為重振經濟做出了大量努力。

C. 求一部關於美國華爾街金融風暴的電影,主角好像是一對父子,裡面還有一個破產卧軌的銀行家。

華爾街2,金錢永不眠,變形金剛的男主角演的,那個卧軌的股票公司總裁是主角的老闆,
很現實的一部電影,描述華爾街吵納判滿地黃金下的森森白骨,還有人情的冷漠,
節奏很慢的一部電影,不過耐心升改的看是很有味道的,演員的演技和對電影的態度也不錯,
這不是一部商業片,也不是一部大片,只是茄旁一部講述美國金融界的黑暗冷漠的電影,也表達了導演對現在這個金錢社會的思考,

D. 《大而不倒》:意思是,大到不能倒

《大而不倒》:意思是,大到不能倒

《大而不倒》,是一部正面闡釋2008年金融危機的電影。

美枝悄國HBO公司2011年出品,柯蒂斯.漢森導演。

該片在復述歷史事件中,有一些反省和思考。

沒有為了迎合觀眾,點綴一些艷俗風月,以及浪費時間的插科打諢。

很值得看。

豆瓣8.3分,比《大空頭》8.5低一點。

1.

2008年,幾乎所有米國人都在買賣房屋。

布希說,努力解決數千萬人住房問題,就能實現美國夢,也會給國家帶來財富。

從里根政府的放寬樓市,到柯林頓的繼續拆除制度藩籬,給了銀行以極大權力。

再到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重要的是不應該單純為立法而立法」。

使得彼時的道瓊斯指數和標普指數一再創下新高,銀行、券商躺贏,其中高盛股票暴漲93%。

一個開始,總伴隨其後的拖泥帶水。

就在格林斯潘說 「這一切美好得難以置信」時,70%的房貸公司突然垮塌。

第5大投行貝爾斯登虧空得稀里嘩啦,政府購買其300億的不良資產,摩根大通銀行以每股2美元對其收購。

放棄監控,悶頭數錢不管不顧,麻煩便如影隨形。

就像用大量參數接近目標還不夠,還需要考慮之後需要打咐彎多少補丁。

財政部部長漢克.保爾森說,局面猛簡渣已經控制,我們對市場有信心,…市場有反彈和適應能力。

2.

從2007年7月說起,法國巴黎銀行凍結了所轄的3隻次級債基金。對沖基金公司的埃霍恩意識到次級債基金投資出了問題。

他做空貝爾斯登,並開始質詢第4大投行雷曼的盈利能力。

投資人做空和客戶擠兌,銀行儲備充裕不會出現危機。

問題是雷曼沒錢,股票被紛紛拋售,賬面一塌糊塗。

到2008年6月,雷曼跌21%。總裁迪克.福爾德說他個人的900萬也化成水。

福爾德是華爾街任期最久的投行總裁,經營雷曼39年,有些心高氣傲。

這一次他沒能像多次挽救公司於水火一樣,已然黔驢技窮。

他找到巨富巴菲特先生。

巴菲特答應的條件是每股44元,年息9%。

福爾德認為這是趁人之危,趁火打劫,不幹。

屬下提醒,2007年2月雷曼每股66元,是一年前的事情,現在才36元。

福爾德轉身和韓國談,談不攏。因為韓國不要那坨毫無價值的東西。

2008年9月,雷曼股票已經是個位數4元。

3.

一天早上,按揭市場占巨大份額的兩公司股票跳崖,房地美跌8%,房利美跌5%。

人們眼睜睜看著手裡的錢蒸發,又有「俄羅斯要和某國聯手拋售數千億兩房債券」的傳言加持,恐慌情緒蔓延。

形勢變化太快了,保爾森7月份才說政府不會違規干預銀行業務。

時隔兩個月,9月11日,政府給兩房750個億。

一旁的雷曼見證了這些,繼續乾耗。

是沒人理會一個分分鍾要掛的銀行,但福爾德自信:政府不是救了貝爾斯登,救了兩房嗎。

福爾德召集了一屋子董事會成員,端端正正坐等,靜候佳音。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如果一個人堅信擺在他面前的問題早已瞭然於胸,那麼,就算他再聰明,他也無法理解最簡單的事情(參考邁克爾.劉易斯《大空頭》扉頁)。

凡事有例外,經驗只會一葉障目。

不過,事情的復雜程度超出了福爾德的經驗,不要說他不知道該怎麼辦,連保爾森也焦頭爛額。

4.

保爾森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平日的內斂,尊貴,富而好禮悄然不見。

屬下們也粗話連天,罵街打嘴仗,唾沫星子橫飛。

2008年9月12日,保爾森召集9家銀行總裁開會。

他開門見山。

雷曼不行了,美國銀行和英國巴克萊銀行准備購買,但這兩家都不要問題資產,需要在座分擔。

上次解決貝爾斯登問題資產政府盡了全力,這次輪到你們私營掏腰包。

狼和狐狸打交道,智商都夠夠的。

總裁們不滿:你要我們救助競爭對手雷曼,說的好像是在給我們好處。

保爾森眼光准,下手狠,也能忍,否則不會從高盛CEO移駕財長。

他亮出大棒:這次誰沒出力,記錄在案。

保爾森把在座的分成3組。

第一組核算、評估雷曼不良資產。第二組構思銀行注資雷曼的基本框架。第三組負責控制損耗。

計算結果出來。

雷曼自報不良資產300億,實際700億。沒有可抵押的東西。

在座表示,包袱太重,除非政府出手,否則誰背得起?

保爾森了解這幫賭棍,要是習慣了政府買單,便會無所顧忌,更不會吸取教訓。

他執意要銀行出血,是要他們長記性,在賭性大發時懂得禁忌。

他重申房貸衍生品問題造成的金融崩潰,責任在銀行,不在政府。

雖然,撤銷金融衍生品管製法規是保爾森任高盛總裁時,和華爾街同行們努力爭取到的。

可他現在是財長,位置不一樣,重拾已經撤銷的法規不算打臉。

會議持續到9月14日周日無果。

美林聰明,在會上聯系了美國銀行,以10%的條件談妥並購。

雷曼失去一個收購者,就看巴克萊銀行的了。

大佬們也弄清了危局。有的感覺坐賓士不是來儲備局開會,而是去諾曼底登陸。

正當美國銀行表態拿出10個億時,傳來巴克萊收購黃了的消息。

保爾森接連幾個N0,嚎叫:不帶這樣的啊。

他打電話問英國財務大臣為什麼。

回答更狠,英國金融體系就是這樣,嚴控毒瘤進口。

會白開了。

5.

保爾森決定在周一亞洲股市開市前讓雷曼破產。

可證券交易會主席思路跟不上,不願打電話給雷曼,保爾森氣得摔了手中文件,大罵狗日的迂腐。

知道這樣對待高官欠妥,保爾森平靜下來,說明雷曼不破產,市場玩完。

證交會主席還想反駁,保爾森失去耐心,吐出兩個字:do it。

思維有了路徑依賴,會相當固執。

官員們是「政府不能違規干涉銀行」;大眾是,政府救了貝爾斯登、兩房,就該救雷曼。

——是不是要把政府不會出手刻在我腦門上,你們才信。

——我成什麼了,一個國家財長,難道是跟在大象後頭收拾糞便的人?

保爾森被逼,失眠、暴怒、發飆、敏感和虛弱交替出現。

比較慘。

6.

雷曼宣布破產,保爾森像泄了氣的皮球,頓時放鬆下來。

待他走出大廳,已是2008年9月15日周一清晨,天光灰白熹微。

廣告詞滾動閃過,「保爾森讓華爾街住木棚,早該如此。」

保爾森撥通手機問屬下是什麼意思?

他出門坐車,飛在天上,與世隔絕很久。對時下戲謔茫然。下屬沒法給他解釋,就說是好事。

保爾森沒幫到雷曼,正內疚得不行,給夫人通話也眼睛濕潤,聲音哽咽:第4大銀行破產,是我失職。

可國會叫好,上下一致叫好。

他不知道他們高興個什麼勁兒。

花納稅人的錢,救助不可一世的金融大佬,這是窮幫富。

以小人之心揣摩,仇富心理在哪裡都差不多吧。

7.

多米諾骨牌效應有層次感地,敲打市場那顆脆弱的玻璃心。

形勢益發嚴峻。

全球保險界排第一的友邦公司(AIG),爆出它的倫敦子公司涉及次級抵押貸款而損失了180億美元。

(註:該片說是虧空50億,各本書的數字有出入)

友邦公司發跡於中國北洋政府時代,可以追溯到1919年的上海灘友邦保險。

它和世界一半銀行有關系。只要買了房貸按揭債券的都會在友邦保險。

保爾森主張拉一把。

原因是友邦在13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有大約7400萬客戶。

其次,有教師數10億退休金,並關繫到每個參與養老計劃的人。還有面額價值1.9萬億的人壽保險保單8100萬份。

再次,可抵押物不少。

友邦掌管著國際飛機租賃金融公司,是波音和空客的最大客戶,擁有超過900架飛機,價值超過500億美元。

如此硬核的龐然大物,政府給了850億。

5家投行倒閉3家,收編兩房,注資友邦。這波操作下來,依然沒有「感動」市場。

道瓊斯跌至450點。一個個銀行遭受重創。高盛、摩根士丹利被拖累股票大幅跳水。

金融系統,一夜可變。

「救火隊員」保爾森感覺金融大廈搖搖欲墜,倒地指日可待。

他和班子迅速向國會提交了一份金融紓困計劃議案。

討論時有兩種意見。

一是政府給銀行10000億,獲得銀行股東一席之地,但沒有投票權。

保爾森認為不靠譜:共和黨會認為這是國有化,民主黨認為是救助,銀行則又會瘋狂亂來。

況且,以他的經驗判斷,國會是不會批准10000億的。

二是回到老問題。政府注資7000億,用於購買、隔離銀行的房貸不良資產。

依據是住房抵押貸款11萬億,商業貸款3萬億,總共14萬億。5%的違約率就是7000億。

2008年9月18日,國會不但沒通過議案,還提一大堆意見,打回重寫。

財政部核對數據,增加內容。對過往做出深刻檢查。反復討論4天後第二稿出爐,議案從3頁增至100多頁。

議員們看了仍不滿意,要財政部不用管了,他們操刀重寫。

在這段時間里,保爾森一邊等議案通過,一邊協助銀行解決自身問題。

他採納下屬意見,讓商行和投行合並,他認為一個有錢,一個有客戶,會相得益彰。

財政部辦公室主任蒂姆在幾張便簽上寫下銀行名字,放在桌上。

像玩撲克牌算命一樣,把高盛、花旗的條子放在一起,就算兩家合並。

可銀行大佬對合並不感冒。

高盛總裁羅伊德說我們的問題,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你們不要管。

蒂姆粗暴回復:你沒有辦法,高盛正被做空。你需要錢,花旗有存款。花旗一團糟,你們有管理。

摩根斯坦利也不願意,說我才買了貝爾斯登。

蒂姆更是不由分說,貝爾斯登給你是聖誕禮物。都他媽快完蛋了,你趕快聯系美國銀行。

賣衍生品成癮的投行更多,根本不想合並。說等市場好了,我們再賣出不良資產,財政部也能收回錢。

2008年9月22日,雷曼倒閉7天後,摩根士丹利和三菱合並。巴菲特投了50億給高盛。

稍微喘口氣。

這時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插足進來,發現銀行並購已經完成,大為光火,覺得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沒有我參加呢?

議案麥凱恩也要推倒重來。

保爾森跟麥凱恩吵架放狠話:再拖下去,引發第二次大蕭條,沒有我們財政部責任。

保爾森走投無路,甚至不看民主黨主席南希周圍站著一圈議員,直接單膝跪下,求她別砍了議案。

男兒膝下的黃金,也沒有換來通過票數。

股指持續惡化,一瀉千里。

幸好總統及時出面給國會打招呼,議案才算通過。

保爾森拿到1250億。是「購買問題資產」,還是「國有化銀行」,都不重要了。

8.

一番較量,殺敵一萬,自損八千,保爾森再也沒有力氣盤算下一步。

半夜。睡不著。爬起來。謙卑地像個小學生給巴菲特打手機。

巴菲特的指教很靈。

一是健康銀行也要接受注資,以便掩蓋問題銀行,能避免瘋狂提款。

二是政府注資用於購買各家銀行優先股,第一個5年股息為5%,之後9%。

三是政府出錢的目的,是銀行必須貸出去,以解凍信貸,穩定市場,恢復信心。

四是提前通知摩根大通,請他務必給財政部面子,起到帶頭作用。

一大早,9大銀行總裁趕到紐約聯邦儲備局會議室。

會議主題是分配紓困資金。

美聯儲主席伯克南強調大家要配合,國家正遭遇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危機,若金融體系崩潰,你們全都完蛋。

美國銀行被分配接受150億,紐約梅隆30億,花旗250億,高盛100億,摩根大通250億,美林100億,摩根士丹利100億,道富20億,富國250億。

摩根斯坦利第一個簽字同意,其餘8家跟進。

會議一開,道瓊斯漲900點。

市場低迷的狀況到2009年穩定下來。

依據方案,政府以優厚條件,軟硬兼施,迫使銀行跟國家站一頭。用國家信用帶動銀行信用,由此去激活經濟。

購買不良資產的原因,也許保爾森及議員們認為,與其讓銀行自由擴張,還不如由政府注資管控。

兩年後,大銀行陸續償還了財政部1350億。

可10家銀行掌握著美國銀行資本的70%,更加財大氣粗,腰桿子硬。

這下明白了,大而不倒,就是系國家經濟命脈於一身,大、小都倒不了。

也不是一概而論。

投行雷曼,有158年歷史,不是倒了。

重量級的友邦公司,好賴得挺著,不能倒就是不能倒,偏要你存在。

說保爾森敏感,市場更敏感。砝碼稍稍偏一點,就作妖。

若要糾偏,那又是一場金融地震,混亂大爆發。

治大國如烹小鮮,否則就會出現大而不能倒的困擾。

寫到這里,莫名太欽佩我們老祖宗的教誨。

這部電影的主旨體現在保爾森的某次發言里:

以穩定為重,顧全金融體系秩序,嚴格把控道德風險。讓民眾可以信任金融體系的穩定和適應力。

9.

關鍵時刻,巴菲特先生有幾次超值動作。

第一,為雷曼注資。若傲慢的雷曼接受,便沒有後續的接二連三的股市滑坡。起碼可以推遲。

第二,兩房找他,他靜默無回應,知道洞大坑深,碰都不碰。

第三,給高盛50億,該盡力時盡力,該出手時出手。毫不猶豫。

第四,為保爾森提供運作錦囊。助財政部順利完成1250億資金分配。

巴菲特先生對世態炎涼門兒清,絕不多事。

閑來領著兩個孫女在冷飲店吃冰激凌,他沒接手機,孫女提醒他,萬一是重要事情呢?

巴爺爺微笑,他們都說他們的事情很重要。

半夜保爾森來電,他又幾乎秒接。

每次節骨眼兒上,保爾森下屬就建議他給巴菲特打電話。以至於,保爾森暗暗不爽,我是財長他是財長?

可到了沒辦法的時候,保爾森知道巴菲特能幫他。

唐太宗李世民說,「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一個人得到普遍認可和尊重是有道理的。

富有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他的清澈、明白和智慧。

10.

扮演財長保爾森的演員威廉.赫特,父母曾是上世紀50年代美國駐上海外交官。

他隨父母走遍海角天涯,卻沒有繼承外交事業。

演員幹得得心應手,獲得從奧斯卡最佳男主到芝麻綠豆獎項各種,無以計數。

威廉.赫特可以和保爾森渾然一體。

高大魁梧,粗壯狂野的德克薩斯農場主形象,被房貸衍生品活脫脫擠壓成受氣包,還給女人下跪。

這是編劇和導演的意思。

在威廉.赫特看來,對保爾森這個人物的評價是皮毛。

他眼裡的財長就是能扛住危機四伏狀況,能把每一環節工作做扎實。

比如議案被國會要求反復修改。哪怕到頭來被全廢,也不在意。

嗯,還是很在意。

無奈之下最多嘆口氣,接著干。

他的角色就是證明財長在努力,對國家盡職盡責就夠了。

11.

在沉悶、嚴肅、光線黯然的財政部辦公室上演的一幕幕,是沒有硝煙的戰爭。

廣角曠闊,點位具象,透視了危機來臨時的第一反應。

除了牆上那幅保爾森夫人的烏拉圭攝影散發溫情不一樣外。

沒有想像中的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決勝千里。

有的是,環環相扣的進退失據,互拿軟肋的矛盾對立,以及高密度的苦苦思索。

在這個過程中,走一步看一步,摸到方向,舊的系統慢慢剝離,新的生態一點點顯現。

在這個過程中,就像喜歡自由行走的人,會碰到更多無路可走的時候。

《大而不倒》敘述了無路可走時該怎樣走,沒有忍不住而走回頭路。

特別可貴。

End

圖片源自網路,謝謝作者。

E. 關於金融危機相關的美劇有哪些

針對您的問題,推薦如下:

1.華爾街 Wall Street

2.搶錢大作戰Boiler Room

3.門口的野蠻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

4.魔鬼營業員Rogue Trader

5.大亨游戲 Glengarry Glen Ross

6.運轉乾坤Trading Places

7.搶錢大作戰Boiler Room

8.矽谷傳奇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9.大公司小老闆In Good Company

10.上班一條蟲Office Space

11.大企業 The Corporation

12.驚曝內幕 The Insider

13.金錢太保 Other People's Money


拓展資料:

代表性的影片介紹:

1、《華爾街》余隱(Wall Street)

為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製作的犯罪片棗指,是由奧利弗·斯通執導,奧利弗·斯通、斯坦利·衛斯勒編劇,查理·辛、邁克爾·道格拉斯、達麗爾·漢納領銜主演。

該片講述貪婪成性的股市大亨戈登不擇手段在幕後操縱股票行情最後被繩之以法。

F. 哪部電影講述金融危機

  1. 《華爾街之狼》

    電影《華爾街之狼》是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一部喜劇片,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瑪格特·羅比,喬納·希爾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的是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故事,這位股票經紀人曾在三分鍾內賺取1200萬美元,31歲時就擁有億萬家產。影片根據喬丹的個人回憶錄改編,講述了他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發家生涯以及迷失於性和毒品的沉淪生活。

  2. 《華爾街:金錢永不眠》

    戈登·蓋柯(邁克爾·道格拉斯)從監獄出來了,准備重新投身到華爾街商戰中,但他很快就無奈的發現自己已經跟不上時代了,這個華爾街比他當年更加貪婪和凶險。他警告人們危機隨時都有可能降臨,但沒人把他當回事。戈登只好轉向自己的家庭,試圖修補與女兒破裂的關系。戈登女兒與一個年輕的華爾街股票交易員雅各布·摩爾訂婚了,後者希望戈登能幫他對付一陵正衡個操縱全球股市的投資銀行老闆,因為這個人導致了他導師的自殺,並間接毀掉了他的前程。戈登與這個年輕人做了個交易,他幫助傑克復仇,而傑克也要幫他和女兒和好巨鯊洗心革面卷土重來逐浪金融危機……

  3. 《利益風暴》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華爾街一家投資銀行的分析師皮特·蘇利文發現公司的財產評估有著巨大的漏洞,即將導致銀行的破產。公司高層連夜開會希望挽救公司。會議決定,銀行要以極低的價格拋售債權和股尺做票。但清態此一舉雖能使銀行能得到暫時的安穩,但卻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G. 有什麼好的資金融危機的美國電影推薦

1:《大空頭》,評分:8.5
有人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但也有人在金融危機中獲利頗豐。
這部劇講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過做空次貸而大幅獲益,成為少數在金融災難中大量獲利的投資梟雄。
把枯燥和專業的金融題材,用各種花哨的方式給你講明白,幫助你理解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怎麼產生的。
2:《商海通牒》,評分:7.9
這是一部很真實的電影。用很冷靜的方式展現了這個行業的冷酷啟卜和,慘烈和欺詐。
沒有太多的你儂我儂,沒有太多的情感糾葛,更沒有俗氣的男女溫情故事悄盯。有人認為搞金融的,都是騙子,但影片中大boss的一句話說得很准確:我們只是在此時此刻的公允價值下出售給那些願意買的買家罷了。世界上所有的正常交易的完成都依賴於買賣雙方的估值不同。
一部電影說盡了資本市場的浮世繪
3:《億萬》,評分:8.9
對沖基金高手億萬富豪艾克斯羅德被懷疑存在欺詐交易行為,在政界的擁有野心與道德心的羅茲,與艾克斯羅德之間形成了激烈的碰撞與摩擦。
經典的雙雄對戰,但是背後人性的糾葛,利益的誘惑
想要大致地了解了弊歷解「交易員的日常」,又需要足夠的趣味性,那這部劇絕對值得一看。
4:《跨國並購》,評分:8.2
這是一部中央電視台的紀錄片。
《跨國並購》特別節目內容覆蓋了跨國並購的大部分領域。
從如何破解政治法律障礙到如何降低並購風險,
從如何面對文化差異到如何實施人事整合,
從如何制定並購戰略到如何運用中介機構,再到如何抓住中國經濟的機遇,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國內外跨國並購領域的基本面貌。
節目還采訪了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霍馬茨、美國副財長沃林、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並走進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第一次向觀眾全面展示這家神秘部門,究竟如何掌握美國跨國並購的生死大權;
第一次系統介紹美國律師事務所、公關機構、媒體、私募基金如何在跨國並購中發揮出看不見的力量;第一次報道企業在贏得並購成功背後,不為人知的商業謀略。

H. 關於2009年的美國華爾街金融危機的電影叫什麼啊

華爾街2 金錢永不眠

I. 求一個講08年金融危機的電影名,從各金融家角度拍的

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是中央電視台首次採用高清格式傾力製作的金融類特別節目;是中央電視台繼《大國崛起》(中國政府一等獎)、《水問》(亞廣聯紀錄片大獎)之後的又一重大選題;是中央電視台首次全面深入世界各大金融中心,採用以大量紀實為主的拍攝手法,充分體現電視本體語言的全新創作;是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尋找他山之石的重要作品。
影片以華爾街金融危機為契機,以證券市場為中心,梳理兩百多年來,現代金融來龍去脈,探尋、發現資本市場興衰與經濟起伏的規律,為決策者提供依據,為資本市場的實踐者提供鏡鑒,為大眾提供關於資本市場的啟示。同時,也為中國人全面理解華爾街,全面理解美國,甚至全面理解現代金融與一個國家崛起的關系,提供最有益的幫助。這是中央電視台深入華爾街,在歷史坐標中,對資本市場的一次莊重表達。
影片雲集了國內外金融界知名學者、專家、政府高管及企業界精英參與拍攝,並特別邀請: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經濟學會執委會、國際管理學會成員的吳敬璉先生,作為本片的學術總顧問;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value Engine公司創始人、Zebra Capital Management合夥人之一的陳志武先生作為本片的學術總指導。
《華爾街》劇組匯集了中國中央電視台及國際知名導演、拍攝製作人員,誠邀Brown University等國際知名大學人士擔任國際製片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國際製片保障體系,確保了該片在央視2010年經濟開篇之作中的卓越水準。外景攝制組前往紐約、華盛頓、洛杉磯、底特律、費城、芝加哥、達拉斯、斯托克頓,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倫敦等國際重要金融城市,分別拍攝代表性的金融家、學者、企業家、政治家等。

閱讀全文

與美國電影金融危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937年袁牧之導演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931
漢川電影院 瀏覽:69
哪個電影2020世界末日 瀏覽:879
美國紐約電影學院官網 瀏覽:189
怎麼把電腦上的電影導入手機 瀏覽:679
2017最火明星演過的電影 瀏覽:897
周星馳電影都是爛片 瀏覽:971
泰國電影Anglebaby 瀏覽:318
立威廉2018年新電影 瀏覽:34
彭偶么電影大全 瀏覽:207
你看完電影跟我說英語怎麼說 瀏覽:383
鴿子電影有哪些 瀏覽:229
韓國電影咖啡店 瀏覽:276
韓國倫理電影黑洞 瀏覽:927
機械師電影插曲純音樂 瀏覽:885
怎麼做電影策劃案 瀏覽:352
男人生寶寶國外電影 瀏覽:436
神兵電視劇全集電影 瀏覽:196
剪刀電影韓語怎麼說 瀏覽:305
電影重映票房怎麼分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