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星馳唯一的「爛片」電影,網上評分僅為3.7,是哪部呢
提到周星馳的電影大家都非常熟悉,周星馳年輕的時候曾有過不少優秀的影視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在當年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即便就是在現在也依然有很多朋友喜歡去看。像《大話西遊》,《唐伯虎點秋香》等,這些電影直到現在都是非常經典的,並且拿出來再看也依然會讓大家覺得非常感動。只是讓大家遺憾的是,如今上了年紀的周星馳成為導演以後就再也不拍戲了。
其實這部電影也並不完全算得上是周星馳的,因為他在這部電影當中並非導演,只是一個監制,大家都知道監制在電影當中雖然說起到的作用很大,但事實上所有的內容都是由導演一手把控的,而監制也並不能夠干預到導演,正是因此,這部作品才會呈現出跟周星馳以往作品完全不同的效果。假如這部作品是由周星馳導演的話,或許會好很多,也不至於豆瓣評分只有3.7。不過畢竟他是這部電影的監制,電影爛他也難逃其咎。
2. 周星馳「爛片」《算死草》只拍18天,票房就進年度第5,周星馳有多強呢
周星馳,一個傳奇的演員與編劇,他的每部作品票房都是極為驚人。一提到這個名字,大家都能瞬間想到他的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食神》等等。1997年,他拍攝了一部電影,僅僅用了十八天就全部拍攝完畢。這就是《算死草》。當年,這個拍攝速度堪稱一絕。雖然拍攝時間很短,但這部電影最終卻出乎意料地收獲了超高的票房。當然,票房雖高,可惜口碑不好,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星爺的一部標志性爛片。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再看這個電影,依舊可以看出它的優點與不足。
3. 周星馳、潘長江等人的電影曾被吐槽爛片,今直接封神,你知道哪些
藝術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它看似簡單,實則包羅萬象。無論是繪畫和音樂,再或者是影視劇皆是如此。就像那些曾被嘲諷為爛片的電影,在經歷過時間的淬煉之後,反而成了被歌頌的好作品,而《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更是被封為神作,令人不得不感嘆藝術的豐富和瑰麗。
結語
在時間的淬煉中被認可的電影稱之為經典,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多半為爛片。而之所以一些些影片在最初的時候被認為是爛片,是因為人們的欣賞水平還不能捕捉影片的美與經典。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觀眾審美能力的提高,那些被封為爛片的電影很有可能重新被定義。所以,越是高水平的導演越容易被誤會,好在時間把公平還給了他們。
4.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被奉為經典,為什麼這部電影剛上映時被人說是爛片
《大話西遊》在現在我們看來是一部經典的電影,裡面蘊含著深刻且深奧的內涵。但是在電影剛上映的時候,它的票房慘淡,還有很多人批評它是一部「爛片」。為什麼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會在以前被人當作爛片呢?
孫悟空出家前有世俗的思想、慾望和仇恨也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這部電影可能和人們之前看到的《西遊記》中固有的性格關系和行為不一樣。這是一個創新的解釋。這是一次勇敢的探索。他的創新是值得稱贊的。
5. 星爺的《破壞之王》是爛片可能你還沒看明白
1993年第一次當導演的周星馳拍了一部讓人笑到岔氣的電影《破壞之王》,
雖然被不少人傳言抄襲某動漫啥,但是無論在 搞笑 、完成度都屬一流,
最經典的台詞莫過於: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即便20多年過去了,這梗仍然很潮流。
雖然它的豆瓣評分才7.6,但是很多名場面和梗,到現在還是很流行的
《破壞之王》原定女主角是鞏俐,鞏俐和周星馳合作過《賭俠》和《唐伯虎點秋香》雖然電影很經典,但是鞏俐的正派表演風格和周星馳的無厘頭格格不入。
尤其是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鞏俐拍攝時完全get不到周氏幽默,也被很多吃瓜群眾聲討。
多年以後,鞏俐也覺得自己當時沒放開,所以星爺為了讓拍攝更順利,臨時改成鍾麗緹,
但並不意味鞏俐演技差。畢竟能在戛納電影節紅毯上經常出沒的國內女明星也沒有幾個人。
而這段鹹蛋超人拍攝時,整個劇組人員都忍不住笑場,其中笑場最多的就是周星馳。
你們仔細看這一幕,可能只有小部分網友會發現,周星馳把笑給憋回去了,實在是太難了
電影中這個老頭在售票門口大喊:「我愛黎明」片段中,這個細節很多網友都不太明白,
其實是源自有一年評選最佳歌手,四大天王都是熱門,當時黎明呼聲最高,
不料傳黑幕,已經內定是劉德華,結果兩邊粉絲開撕,場面一度失控,劉德華佔下風,當時場面很尷尬。
但是萬萬沒想到最後「最佳歌手獎」頒給了被唱歌耽誤的影帝張學友,所以電影中張學友本人出演就是有點略帶調侃。
電影中張學友給星爺送演唱門票這段戲中,仔細看,當時張學友手拿門票時的特寫鏡頭中,用的是左手,
而當把門票遞給星爺時的特寫鏡頭中,卻用的是右手,
其實當時張學友並沒有在拍攝現場,該片段是張學友獨自一人拍的,是經過後期拼接上去的,這下估計星爺尷尬了吧。
而之前的名字《破壞之王》靈感是從漫畫《破壞王》而來,
很多人都不知道周星馳拍《唐伯虎點秋香》時,周星馳已經參與到導演創作了,
這段其實是教你個人品牌打造的重要性。P圖、說謊配上動作演示效果那叫一個厲害啊,這個精髓你get到了嗎?
原因是電影涉嫌抄襲日本的動漫《破壞王》,周星馳曾出來澄清,
在廣告植入方面,電影《破壞之王》能打99分,在「魔鬼筋肉人」和何金銀兩個人第一次決裂之時,
這個代表阿銀一片赤誠之心的手錶以360度無死角展現給觀眾。
你以為他真的是何金銀口中:「這是好東西,平時我都放在口袋裡」其實它是沒有露出logo的某名牌的塑料手錶。
還有這個阿瑪尼自毀形象的植入,即使你有阿瑪尼眼鏡又怎麼樣,照樣追不到女神。
整部影片由這一令人懷疑的基調延伸出去,劇中所有的人都在竭力將自己打扮成類似未來戰士那樣強有力的英雄,以博取美人的芳心。
最終,那個叫阿銀的孱弱外賣小子歷盡艱辛,捨生忘死,終於抱得美人歸。期間幾多 搞笑 ,幾多心酸。
6. 看完徐克這部電影,終於明白,為什麼後來的周星馳開始「拍爛片」
一、一念緣起
我一直以為,周星馳作品的巔峰是《功夫》。
《功夫》之後,頭發灰白的周星馳開始「妥協」,他不再是「片場暴君」,不再會為一個鏡頭讓演員痛不欲生。作為導演的他寬容了很多,但這種寬容就像在奶茶里加了水,往往會沖淡原來的味道。
所以周星馳在《功夫》之後的很多作品,都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爛片」。
但更爛的,或許是他和徐克合力打造的這一部《西遊伏妖篇》。
周星馳對「西遊」似乎執念深重:
1994年,周星馳和劉鎮偉一起拍攝了《大話西遊》,因為最開始並沒有劇本,兩人「邊想邊拍」,因此超出了原來的預算。
由於多出的鏡頭不捨得廢棄,於是只好將影片分成《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兩部,但在公映後票房慘敗,六小齡童甚至出面斥責周星馳惡搞經典,要求全民抵制……
那是周星馳電影事業中的灰暗時刻。
後來,做了導演的周星馳又拍攝了《西遊降魔篇》,不同於劉鎮偉的「炒冷飯」,周星馳在電影中,似乎在舔舐自己的傷處。
相較於周星馳的「執念」,徐克對除了對金庸武俠的「偏愛」——後來因為金庸不贊成林青霞出演東方不敗,一通電話後,徐克再沒有拍過金庸的武俠類作品;他對「西遊」同樣懷有一種莫名的熱切。
2005年,徐克參加戛納電影節,他在采訪中表示:此生不拍《西遊記》,死不瞑目。
這樣對「西遊」有著近乎偏執念想的兩個人聚在一起,終於,拍出了一部讓觀眾吐槽都覺無力的《西遊伏妖篇》。
這是一部爛片嗎?如果深入一些來看,或許,我們對它會有不同的看法。
《西遊伏妖篇》延續了周星馳《西遊降魔篇》的故事,作為導演的徐克把這個故事概括為:一個「馴獸師」帶著三個「殺人犯」去 取經 的故事。
「馴獸師」唐僧是《降魔篇》中的唐玄奘,三個「殺人犯」是他收服的三隻「妖」:
沙僧,在《西遊降魔篇》里,他是一隻魚妖,它的前世救了落水的孩子卻被村民誤認為是人販,因此被活活打死拋屍河中。他怨氣深重,於是變身成妖歸來,發誓吃掉所有孩子。
到了《西遊伏妖篇》中,沙僧造型驚悚,脾氣火爆,動輒就想鼓動同門,殺掉唐僧。
所以沙僧的執念是嗔。
八戒,在《西遊降魔篇》里,他是一隻豬妖,他的前世叫豬剛鬣,相貌醜陋,但對自己的妻子一片深情,無奈妻子私通美男,將他用耙釘打死。他的魂魄傷心欲絕,從此化身為妖,下決心要殺掉世上所有愛慕美男的女人。
到了《西遊伏妖篇》中,豬八戒對色相的痴迷已經到了讓人震驚的地步,他無時不刻不在塗脂抹粉,情慾噴薄失控,對色相迷戀到可悲的程度。
所以八戒的執念是痴。
悟空,在《西遊降魔篇》里,他是萬妖之王,他被佛祖鎮壓在五指山下,但卻利用唐玄奘打開封印,飛出生天,他兇殘暴虐,將唐玄奘頭發拔光,並在他面前將他深愛卻不肯說出口的段小姐活活打死。
到了《西遊伏妖篇》中,唐僧一唱起《一生所愛》,因為悟空頭戴段小姐飛環幻化成的緊箍,所以他會忍不住當眾起舞。悟空每天都在幻想著拔唐僧的舌頭,趁唐僧失聲不能唱歌將他殺掉。
所以悟空的執念是虐。
唐僧,在《西遊降魔篇》里,他愛慕降妖師段小姐,但卻不敢說出口,直到他看著段消解為救自己而被悟空打死,在一瞬間,他「落地成佛」。
到了《西遊伏妖篇》里,唐僧時常回想起段小姐的音容笑貌,因為她的飛環變成了悟空頭上的緊箍,所以唐僧會在夜裡偷吻緊箍——他太貪,貪戀著已經消逝的不屬於自己的時光。
所以唐僧的執念是貪。
貪嗔痴虐,這是我們每一個身上都有的「執念」,所以《伏妖篇》講述的,除了其中斬妖除魔的經歷,還有對自己執念的破除。
——這也是徐克所說的「取經」。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這是《大話西遊》中,至尊寶在戴上緊箍變身成孫悟空之前的感悟。
在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的心,他不再猶豫自己喜歡的到底是白晶晶還是紫霞,他也不再執念於紫霞在自己心上留下的那滴淚。
到了《西遊降魔篇》中,這一段感悟變成了:「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真正的痛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無論是周星馳還是徐克,他們深藏心底的那些執念,他們把它赤裸裸的呈現了出來,並且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在《西遊伏妖篇》中,唐僧動了凡心,在糾結之後,他決意要去找讓他心動的女兒國的宮女。
在那一刻,唐僧沒有「落地成佛」。
他是一個凡人。
我們都是凡人,終究不能假裝放下。
於是,有過痛苦,有過執著,有過牽掛,那就乾脆承認。
那些經歷,都是真實存在過的啊。
周星馳在《大話西遊》中沒講完的故事,到了這一部讓人無力吐槽的「爛片」中,終於能夠解開。
他承認自己是個凡人,對於曾經過去的一切,能夠坦然承認。
他學會了和自己和解。
於是,我們後來看到的周星馳,再也不是被神化的「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他只是一個凡人。
「凡人」周星馳後來拍攝的電影,只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結果我們卻入戲太深,認為他只會拍「爛片」。
其實無論是不是爛片,只要,他還在就好。
7. 周星馳有爛片么
周星馳出道比較早,早年的階段和梁朝偉共同到演藝公司面試,結果梁朝偉作為一個陪同被錄取,而周星馳卻被淘汰,在第2年周星馳繼續再接再厲,終於獲得了通過,但是很可惜周星馳接下來的三年時間都是主持香港某兒童頻道。人生就是一個機遇,如果不是李修賢對於周星馳的重用,周星馳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早期周星馳和李修賢還有萬梓良拍攝了很多作品,在這些作品當中不乏就有一些爛片。
作為主角的周星馳似乎就像配角一般的呈現影片,虎頭蛇尾,劇情上就像是胡編亂湊,因此這部作品算得上是周星馳成名之後的一大爛片,有些人覺得最近這幾年周星馳拍攝的,無論是美人魚還是西遊記降魔都是爛片的代表,其實我覺得以今天的目光再去看待這兩部影片,確實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只不過每一個人的審美標准各不相同罷了。
8. 周星馳電影國內被批爛片,國外卻打出9.4高分,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差別
作為國內喜劇界的無冕之王,周星馳早年間的很多作品是經受過市場考驗的,自創的無厘頭喜劇表演方式在90年代還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周星馳之前拍的很多電影在當時的口碑和票房都比較一般,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近代,人們才從周星馳的電影里看到了更深層次的電影情節,也是從2000年開始,周星馳系列喜劇才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放映。
《美人魚》的上映我個人對周星馳非常喜歡,我也非常欣賞周星馳,我從小就喜歡看他的電影,小時候看到的電影是非常的搞笑,現在在看他以前拍的電影,從搞笑中帶著一些思考,看他的電影有的時候莫名的就感動,他把小人物演得那麼好。
周星馳作為一個時代的電影的搞笑風格,他更像是一個類型的電影開拓者。他的電影表現了那個時代特有的喜怒哀樂,特有的對新鮮事物的看法。他的很多作品都給了華語戲劇史上留下了農膜色彩的一筆。他創造了新的喜劇模式,這種喜劇模式讓傳統的喜劇觀眾眼球為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