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部電影是你最難以忘記的
第一部:《夏洛特煩惱》
這部劇我看了3遍,作為觀眾來說,這部劇對我自己而言是很有意義的。一開始是無意中點進去的,然後跟著劇情笑過,也哭過。
我被裡面的歌曲深深的折服,無論是《一剪寒梅》,《有個愛你的人不容易》,還是《曾經的你》,歌詞都和場景非常貼切,也非常讓人感嘆。
和夏洛一樣,我也有自己的夢想,也曾經幻想過自己的青澀時光能夠更勇敢,更優秀一點,甚至從此走上人生巔峰。就像歌詞中唱的「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最後夏洛夢醒了,也更加珍惜身邊的愛人,認清了自己(這也是最殘酷,最真實的一點吧,你沒有背景,還不努力學習,不積極進取,你就活該這樣)。
第二部:《別惹我》
這部劇很 搞笑 ,也很霸氣。說實話,我很膽小,甚至可以說懦弱。所以這部劇也給了我一些眼界和建議。劇中的父親是黑幫,母親也是危險人物,當然也包括他們的孩子,在學校也可以說是無惡不作,但他們愛恨分明(只不過喜歡小事化大,暴力殘忍了一點)。
在劇中的17歲女孩,在面對男同學的騷擾(我當時看這段完全不知所措,也很擔心女孩),結果她就用網球拍將渣男打的半死不活......但當她遇到她愛的人在,也為他付出了一切,甚至想輕生。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暴力的打人,還是犧牲自己,我都做不到(電影情節不易模仿),但依然謝謝這部劇所帶來的勇氣。
第三部:開心家族
家是人最眷戀的地方,而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意義正是家的意義。男主想自殺卻一直不成功,之後接二連三遇見的鬼,在最後卻是自己的親人,很 搞笑 ,也很感動。
雖然說這世界上沒有鬼,但即便是在生前,他們依然在用他們的方式保護你,無條件的為你付出,所以你也要學會成長(有人說一個人快速成長的唯一方式,就是讓他有了自己想保護的人)。
以上,是我不想忘記的電影中的其中3部,共同的特點就是 搞笑 中又帶點溫情,但其實最終的意義都是要不斷強大自己,完善自己。
熱血男兒,必看的電影!讓人難以忘記!
說起哪部電影,是我最難以忘記的,老貓推薦一部讓人熱血沸騰,硬核戰爭電影。
《紅海行動》這是一部讓我感觸頗深,非常震撼,也很感動,受益良多的電影。看到最後,老貓感覺整個人都在燃燒,難以忘記。它讓老貓記住了一個名字,「蛟龍突擊隊」!也讓我見證了中國軍人的氣概,與大國崛起的氣度。
勇者無畏,強者無敵。
本片第一個,讓我難以忘記的點,是友情!在電影中,記得有這樣一幕。蛟龍突擊隊的隊員,石頭。在於敵方交戰中,半張臉被毀,為了自己的戰友,和自己喜歡的人,將敵方扔過來的手雷,毫不猶豫的撿起再扔出去,那種勇敢無畏的精神,讓我很感動!
觸目驚心,震撼刺激。
第二個讓我難以忘記的點,是場面!無論是爆破戲,還是槍戰戲,都展現的十分震撼。大到作戰的環境,小到鏡頭的運用。再到配樂,也都與劇情完美契合,全程火爆,讓人沒有喘息的空隙。事件真實,劇情緊密。
槍炮無情,生命脆弱,珍惜和平。
第三個讓我難以忘記的點,是戰爭!在電影中,蛟龍小隊為了營救人質,潛入被敵人包圍的村子。他們拼盡最後一口氣,雖然最後救出人質,但是傷亡慘重,讓人很心疼。
電影用一幕幕殘忍,血腥的畫面,告訴我們戰爭有多殘酷。它可以瞬間帶走一個人的生命,瞬間摧毀一個原本和睦的家庭,讓人無家可歸,顛沛流離。也告訴人們,要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因為這份和平,來之不易!
影片結尾,海軍那句「你已闖入中國領海,請立即離開!」,讓老貓我熱血沸騰,是我聽過最好聽的聲音,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
所謂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像所有勇敢無畏,偉大的軍人致敬!謝謝你們!看完這部電影,老貓最後多麼希望,蛟龍小隊的所有人,都能夠全部回來……
我是瘋狂的老貓,很高興為你解答~
《英雄》:形神兼備的鴻篇巨著
做為一個影迷,《英雄》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仍記憶猶新。這部電影在國內的票房高達2.5億人民幣,成為了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票房過億的影片,創下了無數個 歷史 奇跡。所以,就中國電影進程來看,《英雄》毫無疑問是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里程碑。我個人認為,《英雄》是少有的形神兼備的鴻篇巨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英雄》的主題鮮明,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核,宣揚了捨生取義的英雄情懷和崇高的家國情懷。電影中的四大刺客都因秦王的東征西討而欲刺殺之。為了讓無名得到秦王的信任,長空自願死在無名劍下。殘劍悟出了天下大道分久必合的趨勢,懂得了天下一統後和平的可貴,於是放棄了大好機會,同時他還勸說無名以天下為重。無名心照不宣,當他接近秦王完全可以一擊而中時卻只是用劍柄象徵性地捅了秦王一下而已,然後慷慨赴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這部電影藉助一個古老的刺秦題材,不僅向觀眾闡釋了友情、親情和愛情的應有模樣和重要意義,更用悲壯的人物命運和結局告訴我們一個悲壯的道理:個人愛恨服從天下蒼生是多麼偉大的生命境界。
2、《英雄》刻畫了英雄的群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詮釋了英雄的含義長空甘願以死來成全無名。殘劍最先看到天下大義之所在,在自覺愧對飛雪時甘願死在飛雪劍下以表明愛的心意;飛雪從背後抱住殘劍將劍刺入自己體內為愛而殉情,與所愛的人死在一起。飛雪含淚對殘劍說:「你為什麼不擋我的劍?為什麼不擋?」,每看到此處,心中總不免無限傷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無名理解了殘劍的大義,明知是死也為天下和平而放棄機會。他們都勇於為自己的信仰而獻出生命,這就是俠義英雄。秦王富有心機,但能夠統一天下,這種能力和氣魄也配得上帝王英雄之名。如月,為了主人她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在我看來她的忠心也配做一個英雄。就算趙國書館里的普通老者面對秦軍的箭雨也是泰然自若,毫無懼色,堪稱平民英雄。所以,《英雄》其實是從不同角度和層麵塑造了一群英雄的形象,引導觀眾思考並懂得一個道理: 英雄其實絕不是只有一種,有大英雄,也有小英雄。胸懷天下的是英雄,捨生取義的是英雄,為愛殉情的是英雄,忠誠主人的也是英雄……
3、《英雄》的敘事結構與情節設計別出心裁、匠心獨運。電影的整個架構就在無名與秦王二人的對話中產生,回憶和現實不斷交織,故事一步步進展,真相一點點明朗。幾位刺客的形象在二人機智、懷疑和相互欣賞的對話中不斷豐滿起來,同一故事有不同角度,同一人物有不同理解,這種敘事模式是對傳統敘事模式的一種突破,它吊足了觀眾胃口,也給予了觀眾多元化的體驗。
4、《英雄》的色彩運用和唯美畫面堪稱是一場視覺盛宴。印象最深的是張曼玉和章子怡對打的那一場戲。金黃的胡楊林做為場面的背景,鮮艷而蒼涼。兩位紅衣女子在漫天飛舞的金黃葉片中穿梭,輕盈而靈動。紅與黃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達到了一種攝人心魄的效果。當然,李連傑和梁朝偉在碧水山巒上對戰、梁朝偉和張曼玉在沙漠中白衣比劍等場面都達到了同樣的效果。可以說, 張藝謀的色彩美學在這部電影里發揮到了極致,這種寫意化、舞台化的表現手法不僅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力,更有力地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渲染了電影的氣氛,烘託了人物的內心 情感 。
當然,這部電影除以上幾個特點和優點外,還有諸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方。如,書法、劍道等中國文化在電影里得到了充分展現和宣揚,人物對話簡潔豐富、盪氣回腸,譚盾編曲的背景音樂大氣磅礴、雄渾蒼涼……
這部電影我看了多遍,你看一看,一定能體會到一種與眾不同和心靈的震撼。
當屬49集電視劇《毛澤東》,該劇講述了毛澤東從韶山岀生,讀書求學,參加革命,建立國家,治理國家一生波瀾壯闊的 歷史 畫卷,
1913年在長沙求學的青年毛澤東
長沙求學時的青年毛澤東
1921年參加中共一大
毛澤東誕生在韶山沖。從一個熱血青年到一個成熟的革命領袖,是一個上下求索、遇難涉險、「萬」死一生的過程。任何人都有蓬勃向上的青春歲月。毛澤東的青春,更是意氣風發,才華橫溢,指點江山,他是那個時代最酷的偶像。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勤奮好學,刻苦磨練,是學校中品學兼優的佼佼者。他和同學們在長沙發起成立新民學會,聚集了一批具有愛國革命思想的進步青年,其中不少人後來成為 社會 主義青年團和共產黨的骨幹。毛澤東經過對各種 社會 思潮的比較研究和 社會 實際斗爭的鍛煉,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選定革命的道路,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並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晚年毛澤東
最讓 嗨影兒 難以忘記的電影,那就不單單只有吸引人的劇情,顏值也必須在線,讓我心動,而《西里的美麗傳說》正好符合我的這兩點要求。
「 若美麗是一種罪,那她將是一個罪孽深重的女人」
這部電影是義大利影史的一座高峰,也是全世界情色電影的經典之作,說它情色,主要是女主的裸露鏡頭和被迫親熱的場面,但這些都是為了襯托劇情,襯托女主和這片小鎮的格格不入。女主瑪蓮娜漂亮的波浪狀頭發,時髦的短裙和絲襪,充滿了情慾誘惑的高跟鞋,一顰一笑都叫男人沉醉,女人嫉妒,一舉一動都會讓人浮想聯翩。她像個女神一樣,征服了那個海濱小鎮。
當時看完這部電影,為女主瑪蓮娜感到不公,最後又為他們夫妻倆在別人的眼光下走上街頭而感到欣喜。她丈夫去世 的消息,使小鎮上的男人為之沸騰,從以前見了她彬彬有禮的脫帽致敬,到後來大獻殷情,為了爭到情人的地位而大打出手,女人對她的嫉妒和仇恨也到達了巔峰。影片通過青春期男孩對女性的慾望的朦朧的意識和幻想,展開小鎮上發生的種種事情。西西里島的風景是美麗的,女主瑪麗娜是美麗的,但是有時美麗也是一種的罪惡。影片通過男孩的視角,展現了戰爭下美麗女人在戰亂年代的無助和人性之惡,男人的情慾,佔有,女人的嫉妒和歇斯底里仇恨,表達出人們對美麗的極強的佔有欲和破壞欲。
影片開頭飽滿的畫面色彩,節奏明快,站在那裡就是一副美麗的畫,突出人物的優雅性感,後面淪為妓女後,紅頭發,大紅嘴唇帶有反抗和不滿的激進情緒。人物服裝和裝飾的變化,展現了女主的不幸,到脆弱到堅強到最後的自我救贖的變化。這部片子最讓我震撼的,是女主被所有人欺負,殘害,哪怕她的父親也一樣,但是她一如既往的堅強,溫柔,優雅。她和所有的女孩都一樣,善良,溫柔,渴望有被愛和保護的地方。
雖然名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但是影片所展現的,大多都是人性的黑暗,讓觀眾隨著男孩的視角,看到一個本能,慾望,堅強,嫉妒,貪欲的一個不怎麼美好的現實世界。
」美麗不是罪。人心的惡才是罪「
《罪惡之城》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影片改編自美國同名的漫畫,罕見地使用黑白配色。居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導演是著名的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弗蘭克·米勒和昆汀·塔倫蒂諾,這些大牌導演去指導一部漫改電影已經很少見了吧。再看看演員表,傑西卡·阿爾芭,布魯斯·威利斯,克里夫·歐文,戴文青木,本尼西奧·德爾·托羅,伊利亞·伍德,喬什·哈奈特等一票大牌。隨便一個拎出來就能撐起一部電影。
故事主要講述發生在虛構城市——罪惡之城裡的一樁案件,使用不同時空交錯的方式敘述整個事件。這座城市裡,警察是罪惡的幫凶,只有一位老探長,還在進著自己的本職工作,試圖查找案件的真相。參議員更是罪惡的保護傘,甚至縱容自己的變態兒子在城市裡姦淫擄掠。
一天夜裡,面容醜陋的大塊頭馬文於一個舞女發生了關系。但當他從床上醒來時,發現自己喜愛的女人死在了自己身邊,而且警察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出現在了門外。別無選擇的馬文只能逃跑,試圖揭開事情的真相,為自己洗脫冤屈,也為自己喜歡的女人報仇。
罪惡之城後來還拍了續集,仍舊是黑白的懷舊風格,繼續由大塊頭馬文串起整個故事。只是增加了一位女神伊娃.格林,她在影片里飾演大反派,也是我看過的最美麗的反派之一了相信看過的紳士們都知道我在說什麼。
這10部電影,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美國5部,中國5部。如果非要排名的話,《指環王三部曲》只能屈居第二。排在第一位的,是它!
一、令我難忘的5部美國電影在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中,前100名有99部是美國電影。不得不感嘆,美國電影工業的強大。
第一名:指環王三部曲
2005年,剛進大學。那個時候,自己還沒有電腦,想要上網,都是去的網吧。第一次看指環王,就是在網吧里。我從上午開始看,一直看到晚上,沒有吃飯、沒有喝水,想上衛生間都是憋著。因為,被它緊湊的情節吸引著,被它恢宏的場景震撼著。這樣精彩的電影,看完之後,只有一個感覺,嘆為觀止。
第二名:阿甘正傳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很多的人,比阿甘聰明,比阿甘智商高,他們懂得很多 社會 規則,潛規則也罷、明規則也好,卻過得遠遠比阿甘要糟糕。相比阿甘,我們缺少的是什麼?是腳踏實地的人生觀、堅定執著的價值觀、清潔明了的世界觀。
第三名:肖申克的救贖
如何面對人生中的犯錯,如何適應逆境中的生活?肖申克給出了答案。人的一生,可能會犯下很嚴重的錯誤,並因此陷入困境之中。面對犯下的錯誤、面對現實的困境,要努力地救贖自己,不能消沉、頹廢。和自己和解,堅守對生活的嚮往、對人生的希望。
第四名:泰坦尼克號
每次看《泰坦尼克號》,都會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曾經,我們每個人,在初戀之時,都是那樣全心全意、捨生忘死、義無反顧。人啊,這一生都離不開一個「情」字,或愛情、或親情、或友情。如果沒有了「情」,何以溫暖人心?
第五名:海上鋼琴師
能夠接受鮮花和掌聲,也能夠承受孤獨和落寞,這應該是人生的真實寫照。選擇了一條路,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另外一條路。這條路,給你帶來了鮮花和掌聲,那麼這條路,也值得你去堅持和堅守。哪怕選擇犧牲,也是因為信仰。人生,沒有兩全其美。
二、令我難忘的5部中國電影相比讓人挑花眼的美國電影,可供挑選的中國電影,卻要少了很多。
第一名:流浪地球
因為電影宣傳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看這部電影時,我是去電影院看的。看完後,一陣驚喜,湧上心頭。我腦海中的第一個問題是,這真的是國產電影嗎?難以置信、難以相信。因為,看慣了古裝劇、生活劇,忽然看到這樣高質量的國產電影,我一種發現了新大陸的喜悅。
第二名:紅海行動
太精彩了,太刺激了,太吸引人了,這是我一刷時的感受!林導的這部電影,把國產戰爭片的水準,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專業的場景,生動的畫面,以前只有在美國大片中才能看得到,如今,在國產片中也看到了。只是,這樣的電影實在是太少了。
第三名:戰狼2
在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前100名中,有99部是美國電影,剩下的一部,就是「戰狼2」。個人認為,「戰狼2」具有標志性的意義。在此之前,國產電影幾乎都是古裝劇、生活劇,影壇風氣一直都是停留在過去式,沒有與時俱進。「戰狼2」讓我看見了國產的工業電影。
第四名:霸王別姬
特殊的時代,悲劇的人生,主角的命運,讓人感慨。不過,讓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戲班師傅的那句話,「若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程蝶衣能夠成為一代名角,與師傅的嚴格訓練、自身的勤學苦練是分不開的。想要成為「主角」,那就得狠下一番功夫。
第五名:鬼子來了
有關人性的電影,看得心裡特別難受。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在被日軍抓獲時,村民勸他投降。他說了一句展現中國軍人骨氣的話,「如果中國人都投降了,那還有中國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危難時刻,更容易辨別忠奸。
三、總結流浪地球、紅海行動、戰狼2,這三部電影,是我唯一去電影院看過的電影。一般情況,我都是不去電影院的,因為我知道看完後會失望。
在這10部電影中,如果讓我挑選出前三名,我會這樣頒獎:
金獎獲得者:流浪地球
銀獎獲得者:指環王三部曲
銅獎獲得者:阿甘正傳
這一排名,其實並不客觀,因為它夾雜著我的一己私情。
電影,是文化輸出的一種方式。每部影片,都蘊藏著價值觀念和理念。 如今,美國大片,肆掠全球,引得無數觀眾瘋狂迷戀。過於迷戀別人,就容易軟骨病,容易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總覺得別人的什麼都好,自己的什麼都不好。這樣,其實要不得。「四個自信」中,有一條,就是做到「文化自信」。
光有自信還不行,關鍵是得拿出過硬的作品。把金獎頒給流浪地球,就是寄予著我對優秀國產電影的期望!
希望以後,像流浪地球這樣優秀的電影,多一些,再多一些,還得一些!
那麼,在這10部電影中,你最喜歡哪一部呢?
《八公》 從那時愛上小狗。
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下面我來說說我最難忘的電影。
我最難忘的電影莫過於《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
這是一部經典的武俠古裝劇,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步步為營險象環生。主要故事分三個部分來說明,故事背景、人設特點,情節貫穿。
第一、故事背景
故事發生在明萬曆22年公元1594年,豐臣秀吉侵入朝鮮妄圖擴展疆土,朱翊鈞認為唇亡齒寒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出兵討伐援助朝鮮。與此同時朝廷對胡貴川等地的苗族的長期燒殺搶掠,迫使苗民反抗意識逐漸增強,這其中以東方不敗領導的日月神教一干眾人為首,收買了一批扶桑浪人意圖謀劃揮軍北上攻打朝廷。東瀛扶桑國(現今日本)領袖死後,豐臣秀吉奪權成功統一了日本島。密謀擴建水師部隊,入侵朝鮮,部分分支隱匿我朝東南海沿岸,在當地黨羽的羽翼下豚草收兵,企圖卷土重來。由此可見故事的背景的確是多事之秋。
第二、人設特點
第三、情節貫穿
故事的開始東方不敗囚禁了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篡謀了教主之位,收服了兩支扶桑隊伍,經過謀劃打劫了朝廷向荷蘭人購買的軍火,意圖北上稱霸。東廠總管前來意圖尋回軍火,卻被殺害。而另一邊令狐沖隨同師妹和師兄弟約好在苗族的小店聚集,一同去牛背山退隱。而對令狐沖痴情的任盈盈一直在苗區等著令狐沖歸來,沒日同步下火鳳凰等彈奏笑傲江湖以示懷念和打發時間。等令狐沖和他師妹到了小店之後卻發現都是屍體,與此同時也和前來的師兄弟誤殺起來,經過劍法劍陣才認出彼此。
就在這個時候東廠千戶前來查軍火一案,一地死屍百口莫辯,華山眾人也一同倒地裝死矇混過關,令狐沖引開東廠的人後,吳闖東方不敗。八宮禁地,因為令狐沖正直少年單純沒見過什麼美女。而東方不敗也被令狐沖的單純也驚艷到了,兩人就成來了酒友,東方不敗對這個少年很有興趣,此處腦補吧。
而後經多方打探令狐沖知道了任我行囚禁的地方,救出了任我行,但卻嚇到了令狐沖,心中暗自感嘆又一個大魔頭。當東方不敗練成了葵花寶典連聲音都變成了女人了,最後眾人在黑木崖下開始一雪前恥,任我行的眼睛都廢了一個了,拿著兩個琵琶勾死活想弄死東方不敗,但是論狠東方不敗已經無敵了,最後卻被令狐沖一劍刺中胸膛。
觀影總評
一個練就葵花寶典的人,這種決心都下得了,什麼事兒幹不成,武功上乘又怎麼會被令狐沖刺刀一劍呢,這里就要從東方不敗已經不是 男兒身了,准確的說是個女人了,那就難免有七情六慾的思想,人一旦有了兒女私情就英雄氣短了,正所謂「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間一場醉」曾幾何時為奪江山地位而大放厥詞,「葵花在手,江山我有」哈哈哈……而今她已經不是那個雄心壯志的東方不敗了,而是一個嬌滴滴的女子,在打鬥的時候為了不傷到令狐沖把射出去的針都打在了牆上,落下來的線還掛在令狐沖的臉上。這一細節就能看出東方不敗對令狐沖屢次放水。
最終令狐沖一劍刺中了了東方不敗的胸膛,一同墜下黑木崖,令狐沖還是一臉懵逼的想問個結果出來,但是東方不敗只是看著她笑笑,一個翻雲掌把她打回了懸崖之上,無論多高的武功都要死在導演的手下,主角的光環是秒殺四方的。
有毛主席!光輝形象的電影,紀錄片!都終身難忘!
B. 有哪些讓你難以忘懷的電影
電影《狼少年》,當時上映的時候可以說感動了無數的影迷,這部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少女和一位狼少年的故事,看起來是十分的朴實,但是該片的導演卻通過了很多的細節,將這部影片描寫的既搞笑又感動,關鍵的是該片在韓國上映橫掃市場、打破愛情片記錄,在國內也是獲得了爆棚的口碑,而兩位主演也是憑藉此片獲得了更高的人氣。故事到最後,男女主並沒有在一起,但是結局女主的夢與男主的背影卻使電影的主題得到升華,讓男女主忠貞的愛變得更加可貴。這部電影值得看一遍又一遍,它沒有歐美大片那種震撼視覺的操作,卻有震撼心靈的力量。或許悲劇更有感染力吧,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導演和編劇是成功的。
C. 我譯經典老歌——Am I That Easy To Forget(難以忘懷)
歌詞譯文:真念一思
原唱:Jim Reeves(吉姆·里夫斯)
電影《羅馬假日》主題曲--《難以忘懷》
《Am I That Easy To Forget(難以忘懷)》是電影《羅馬假日》的主題曲。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愛情故事。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
這首歌的演唱者是Jim Reeves(吉姆·里夫斯), 被稱為「世界最美的男聲」。他甜美的男中音在溫暖的管弦樂襯托下,魅力無窮,令人沉醉,百聽不厭。作為美國著名的男歌手,他的歌聲脫胎於西部鄉村風格,又融入了歌舞昇平的都會之氣,粗獷、柔情、淳樸、醉人。他那磁鐵般的聲線帶著美妙濃郁的鼻腔共鳴,娓娓而唱,吸引了無數人依偎在他夢一般的情調中相擁共舞。
歌手簡介
或許對中國音樂愛好者來說
這個名字有點陌生
但他可以說是納須風格鄉村音樂中最大的一位男星.
Jim Reeves不僅是美國排行榜上的風雲人物,還是鄉村音樂早期的國際性大使.
他的聲音讓人難以抗拒
充滿溫情得磁性
總能在合適得時間聽見或者感覺到合適得感官反映
錄音是發燒級得 連微微得口水聲音都聽得見
佩服 他們錄音水平和器材....
被稱為紳士的吉姆·里夫斯,可能是納須爾冒出來最大的一位男星。他那甜美的男中音加上柔和的管弦樂伴奏,至今還在世界各地回響。
里夫斯本來擅長演唱硬派鄉村歌曲(1953年的一曲《Mexican Joe》曾列榜首),但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他那鄉村-流行哼唱的歌喉。他在1955-1969年,不斷在鄉村和流行排行榜上出現。1964年裡夫斯死於飛機失事,實在很不是時候。他不僅是美國排行榜上風雲人物,還是鄉村音樂早期的國際性大使。值得一提是,他在英國乃至歐洲的名聲,遠比在美國本土的要響亮。在他過世之後,他的歌迷基礎一點都沒有縮小。他死後發行的數支熱門曲,銷量甚至比他生前的單曲還多。在他安葬後的三年中,不下6支單曲進入排行榜首。實際上,他和Deborah Allen合唱的,生前未發表的《Take Me In Your Arms and Hold me 》以及和1963年也死於飛機事故的Patsy Cline的合唱,並以電聲伴奏的《Have You Ever Been Lonely》,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仍成為了熱門歌曲。但他的遺贈,如1957的年一首特別有味的鄉村 - 流行單曲《Four Walls》及1959年的《He'll Have To Go》都顯現了他本人及整個鄉村音樂的風格。
吉姆·里夫斯是在德州的Galloway出生並成長的,是家中的九個孩子之一。不幸的是,他才10個月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為了維持一家生活在農場工作。5歲時他得到一把吉它,之後又在他哥哥處聽到了一張Jimmie Rodgers的唱片。自此他便迷上了鄉村音樂,當然特別對Jimmie Rodgers 感興趣。12歲時,他就在路易斯安那州Shreveport的無線電節目中露臉。雖然他是個音樂迷,卻也有著運動員的天賦,青年時險些成為棒球運動員。在贏得德克薩斯大學的體肓獎學金後,里夫斯選擇了學習演說和戲劇,但只讀了6個星期便離校到休士頓的船塢去工作了。1944年在加入聖路易斯天主教唱詩班前,他又回到了棒球場任半職業性的棒球運動員,打了3年,直到他腳踝嚴重受損而不得不放棄他運動員的生涯。
之後的數年中,里夫斯從事了好幾項藍領工作。這期間,他開始成為業余歌手。除了獨唱外,還成了Moon Mullican樂隊的掛名負責人。1949年裡夫斯在一家小型獨立的Macy唱片公司錄了幾支歌曲,沒有什麼成功之作。50年代初里夫斯決定從事廣播事業,隨即便到德克薩斯Gladewater的KSIG電台工作,後又轉到Henderson的LGRI電台去尋求發展。在這幾年裡,他在KGRI電台中任唱片播音員兼新聞廣播員。1952年11月又轉到了Shreveport的KWKH電台,成了該台熱門節目Louisiana Hayride的主持人。1952年底,他在一次頂替沒能出席某欄節目的Hank Williams進行演唱後,被聽眾熱情的接納了。Abbott唱片公司便立即和他簽訂了一紙錄音合同,錄的第一支歌曲便是《Mexican Joe》。此曲於1953年春迅速爬升排行榜首,停留了9周,跟著還是在1953年,他又錄出了另一支熱門曲《Bimbo》。在1953年底,他成為Louisiana Hayride節目中的固定演員。在1954年和1955年,他為Abbott公司及他的母公司Fabor唱片公司又錄出了4支熱門曲。這一系列的成功,說明了他不是一位一閃即逝的音樂人。
1955年,RCA唱片公司和他簽了個長期合同,同年他還加入了Grand Ole Opry。在RCA公司的時候 ,里夫斯開始開發他那與眾不同的,柔和醉人而流行化的鄉村風格。這令他成為一位超級明星,同時又贏得了'吉姆神士'的外號。1955年夏,他在RCA錄制的第一支進入前10位的歌曲《Yonder Comes as Sucker》達到了鄉村排行榜第4位,跟著便是一連串進入前40位的歌曲,而且大多數都進入了前10位。許多他的單曲都跨界進入流行歌曲排行榜,說明裡夫斯的歌曲深受流行曲的影響。其實他的演唱風格有不少是從Frank Sinatra和Bing Crosby的哼唱法中繼承過來的。由於他成功的將鄉村歌曲流行化,使得鄉村音樂又有了一批新的都市聽眾。
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初,里夫斯唱出眾多有份量的熱門曲及鄉村經典,有如《Four Walls》(1957且登榜首8周),《Anna Marie》(1958),《Blue Boy》(1958第二位),《Billy Bayou》(1959年榜首5周),《He'll Have to Go》(1960年榜首14周),《Adios Amigo》(1962年第2位)《Welcome to My World》(1964年第2位),《I Guess I'm Crazy》(1964年榜首7周)。
《Four Walls》是他演藝生涯中的轉折點。里夫斯本人及其製作人Chet Atkins都意識到敘事型歌曲才是他們成功的源泉。這一結果,也令里夫斯成為耀眼的一顆明星,這還不僅是在美國,而是全世界。里夫斯巡迴歐洲,南非,建立了一支過去幾乎對鄉村音樂封閉的追隨者。他對美國鄉村音樂國際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64年7月31日,
吉姆·里夫斯乘坐的私人飛機在納須維爾郊外失事時,他的事業正如日中天。
他和他經理人Dean Manuel的屍體兩天後被發現,葬於他德州家鄉。里夫斯雖然死了
他的受眾群並未消失。他的唱片銷售量在他死後反而增長了。
代表作品
在整個60年代後期,RCA唱片公司發行了一系列他的遺腹單曲。其中有多曲到達了排行榜首,包括《This Is It》(1965),《Is It Really Over?》(1965),《Distant Drums》(1966),《I Won't Come In While He's There》(1967)等。後來出的專輯,經常都將他生前及逝世後發行的歌曲混在一起出版發行。雖攪亂了他的目錄。但卻使RCA公司獲益。到70年代或80年代,那股出版他生前未發行歌曲的浪潮一直都沒有停頓。實際上,由1970年1984年的排行榜中,每年都有里夫斯的單曲上榜。里夫斯1967年被列入鄉村音樂名人堂。兩年後鄉村音樂協會設立了吉姆·里夫斯紀念獎。
雖然他的遺腹歌曲潮在80年代中期停止了,對吉姆·里夫斯的敬仰卻並未哀竭。在90年代Bear Family公司發行了一套16張光碟的'Welcome to My World'囊括了他的全部錄音作品。
如果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聽聽他的old christmas card .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專題: 我譯經典老歌
不斷更新中,敬請關注賜教!
D. 看了永生難忘的電影,從頭到尾都綳緊神經,你看過幾部
看了永生難忘的電影,從頭到尾都綳緊神經的電影有《索多瑪120天》《不行吊銷》《魔法聖嬰》《魔屋》《夢之安魂曲》《我嫌棄你的墳墓》
《索多瑪120天》故事敘說一個單身女人在度假時遭到四個男人的強暴後,痛定思痛,用不同的方法將四個男人以不同的方法逐個殺死,以出心頭的那口惡氣。該片特別是近20分鍾的強暴局勢和女人殺死男人的不同方法,在70年代的電影作品中算是十分觸目驚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