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初戀
初戀,往往發生在少年期,出現在少男、少女的身邊,這也是「人之初」吧!
一
少男少女的初戀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少男少女的初戀是情的「萌生」,不是性愛的本身,它往往是單方面的、心理上的、感情上的愛戀,是純潔的心理之戀。這心理之戀往往帶有濃厚的幻想色彩,具有不現實性和脆弱性。它像是一場有趣的游戲,給人留下的是親切的甜蜜的回憶。
2.有人說,愛情不僅是對異性的肉體的追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人類在精神上親近的需要。而少男少女的初戀幾乎完全是精神需要的追求。正如歌德所說的,道德純潔的少男少女的初戀,「永遠趨向崇高的目的」。
3.少男少女的初戀是以異性的自然吸引為基礎而產生的最純潔、最真摯的感情,它不含有任何雜念。這種愛是不自覺的,卻是真誠的,感情色彩十分豐富,它不考慮各種各樣社會因素,是兩性之間最自然的愛戀。中學生(有少部分高年級小學生)對異性的戀又是比較朦朧的,受對異性的好奇心驅使。這種自然的愛戀的流露,過了少年期再也不會出現。所以,人們把少男少女的初戀又稱為「一過性」的愛與戀。
二
從當前世界的一些地區來看,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少男少女的營養狀況普遍比五、六十年代好,因此中小學生的身高、體重增長得比較快,性成熟的時間也提前了。
日本東京都養護教諭會調查發現,現在的小學6年級女生初潮率佔65%,而她們的母親在6年級時只佔7%。6年級女生與其母親的年齡差是25年,說明在25年間猛增了58%。
在我國,1963年至1964年北京的調查表明:女生月經初潮平均為14.5歲;而最近成都市教育局中學政治思想教育研究小組對部分中學生進行調查,女生月經初潮年齡大約從11歲到14歲,而12歲、13歲最多。男生出現第二性徵的年齡大約從12歲到15歲、16歲,14歲為最多。都比60年代普遍提前一年至一年半。
現代家庭又比較注意智力投資,中小學生的知識視野普遍在擴大,大量的並非針對中小學生的刊物、言情小說及反映戀愛的電影、電視和愛情歌曲等在學生中公開而廣泛地流行。當代世界的圖書、刊物、廣播、電影、電視相當普及,在這些小說、戲劇、詩歌、歌曲、美術作品、攝影照片、畫片中,性刺激量在大大地增加,這些都對少男少女的性意識的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初戀總是隨著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而發展的,它絕不會離開生理和心理發展階段,而出現「早戀」的。應該說,初戀是隨著生理、心理發展的步伐,正點到達的。
三
有人把少男少女初戀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愛慕意識階段。在這個階段,對異性的愛是悄悄地發生,悄悄地進行,是默默地愛,或稱為「暗戀」。在這個階段里,他們喜歡觀察異性同學,願意接觸異性同學,但又由於害羞,總要迴避異性同學。所以便把對異性的愛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輕易流露。甚至直到畢業分手也不向對方流露真情。
第二階段是由愛慕意識發展到具有初戀行為的階段。這階段的特點是雙方願意或默許發展更加親密的異性關系。如果說第一階段具有「單相思」的味道,第二階段就帶有「心心相印」的意思。這時男女同學之間不再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關系了。
在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低年級的學生中,已有人不滿足於同性朋友的友誼了,開始渴望和追求得到異性朋友的友誼。
據美國1972年統計,男生初戀12歲以前已佔17%,13歲平均佔18%。女生初戀者12歲以前佔7%,13歲佔12%,15歲佔21%。
據我國的調查,1400名中學生,交了戀愛朋友的有104人,其中男生有36名,女生有68名。在我國,情竇初開期基本上在十四五歲,這個時候正好是初中二、三年級。在11所學校進行的調查表明,中學時初戀的高峰,一個是在初二、初三,一個是在高三時期。初三這個高峰期要比高三的高峰期來得要猛些,蔓延得要快些。從另一調查中看到,初一時,初戀者占班級學生的4.43%,初二時佔8.19%,初三時佔12.99%,高一時佔27.26%,高二時佔13.38%,高三時佔36.23%。這個數字告訴我們,學生隨年齡的增長初戀人數也在增加。因此,不管在「開放」還是「封閉」的國家,都不贊成學業尚未完成、經濟尚未獨立、身體發育還不夠健全的少男少女談戀愛。並且人們都在探討如何解決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必然結果與「不贊成」中小學生談戀愛的矛盾。
四
解決矛盾的關鍵在於家庭和學校、父母和教師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首先要求學生的家長和教師,對少男少女的初戀要有個正確的認識。尋求友誼是少男少女普遍性的心理特徵,是由生理和心理發展而引發的一種既合「情」又合「理」的現象。因此,不能把少男少女稍有接觸或接觸頻繁,就說他們在搞對象,更不能嘲之為亂搞和作風不正派。
心理學家認為,初戀是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他們說,一般在12歲到14歲學生開始步入青年期,這是學生性的成熟期。第二性徵出現促使了學生的心理巨變,尋求友誼和接近異性的慾望在萌芽、在發展,應該說是可喜可賀之事。教師和家長有了這樣的認識,才能給學生以正確的指導。
對學生中出現的初戀意識和行為,家長和教師一要表示理解,不能用蔑視的口吻講話。二要為學生保守心靈的「秘密」。學生的初戀不大怕教師知道,倒是怕家長知道。為了教育效果,不宜「擴散」。老師要為學生「保密」。如果需請家長配合教育,也只能正面地向家長介紹中小學生普遍的情況和問題。三要防止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千萬不能針對某學生初戀問題進行班級討論。四要尊重學生人格,不能厭棄和歧視有初戀意識和行為的學生,不能採取「孤立」政策對學生施加壓力。「孤立」的結果會使學生更加感到心理上的「孤寂」,從而,需要尋求更多的慰藉,使初戀的雙方結合更加緊密,原本不明朗的關系,可能明朗和公開化,並以一種十分頑強的方式抵抗著教師和家長所施加的壓力。其結果是激起學生的逆返心理和強烈的對立情緒,不利於教育。
五
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家長和教師要了解研究學生。學生初戀意識一旦產生總要在心理上反映出來的。國外性心理學家說,這時的女孩喜歡打扮,男生突然愛整潔,注意起外表美,男生在女生面前表現得特別好;他們願意接近異性又有點害羞,上課時思想不集中,性格活潑開朗的人會突然變得沉靜,豁達的人會變得古怪;兩人電話、通信往來頻繁,對集體,特別對同性朋友的交往趨於冷淡。
教師和家長要善於分析研究學生初戀動態,找出它的規律性。比如,俄羅斯發現七、八年級學生,美國和日本發現初中二、三年級學生的初戀者,多半是好學生。男生往往是比較高大的、強健的、正直的優等生。女生往往是文雅的、活潑的、漂亮的、品學兼優的學生。那些平時沉默寡言弱小的男女生則很少滑入愛池。然而,在高中階段初戀者,往往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和缺乏家庭溫暖的學生,因為他們更需要別人的同情、理解,更容易追求異性的安慰和溫存。總之,只有深入地研究學生,才能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
六
初戀的教育,並不是限制同學間接觸的教育,相反倒要多鼓勵學生去交往。因為追求交往,嚮往初戀是少男少女心理發展的必然。
這必然一是出於好奇心。少男少女的探秘心理與求知慾,使他們想嘗試自己從未接觸過的事物。據蘇聯心理學者調查,中小學生初戀者幾乎都是出於想嘗試一下與異性交往的體驗。據美國教育工作者統計,中小學生的初戀者90%提到渴望了解異性同學。我國在對37位14歲至18歲的初戀者提問中,有35位提到:想見識見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二是出於需要。據前蘇聯心理學者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初戀者提到,在生活和學習中他們需要夥伴和情侶。據美國統計,中小學生的初戀者75%提及到在生活中他們怕孤獨,需要同情和異性朋友的信任和理解。在中國,調查的37名初戀者中有28人提到了孤獨和需要理解。
可是,由於他們從來不接近異性,因此一旦被異性理解,就不僅僅是理解的問題了,很容易進入初戀的情網。因此,教育家認為,進行初戀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是要擴大學生的交往。美國教育工作者說,男女生廣泛的交往,同性知識教育一樣,可以沖淡學生對異性的神秘感。英國一位教師說,有些家長和教師竭力地迴避愛與性,實際上是迴避不了的。迴避的結果反而會給愛和性蒙上了神秘的面紗,這種神秘反而成了誘導學生探求神秘的動力。相反,讓男女學生在學習和游戲中頻繁交往,倒能使他們的異性觀念淡化。在交往過程中,人們又主張集體交往更為適宜。因為集體化既可以促使少男少女相互了解,又防止過早「對象化」。
七
初戀教育,不管西方還是東方,不管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都認為要從道德、教育著手。因為愛情的特徵不僅僅是肉體的吸引,不僅僅是智力的一般發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人的道德和心理的發展,是情感和審美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愛情是道德的精華;一個人缺乏健全的道德根基,就不會有高尚的情戀。」高尚的情戀的培育又必須從道德教育抓起。學生具有心靈美,他們對另一個人的依戀才會建築在道德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理智才能幫助情感,純潔情感,給情感增添道德力量,才能從道德上使內心活動變得高尚。
從道德教育著手,就是要教育學生懂得愛情就是一個新的道德生活領域,不能片面地看待愛情,認為愛情只有歡樂和喜悅。愛情包含著嚴肅的道德責任。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教育學生懂得,中小學生是承擔不了這些義務和責任的。因此,要用理智來約束自己、剋制自己。如果心中已經有戀情的萌芽,要把它珍藏在心底,到需要的時刻才讓它萌發。總之,從道德教育抓起,就是「讓道德的成熟走在性成熟的前面」,以德制情。
㈡ 一部俄羅斯應該是青春系列的電影 好像叫「初戀」5 6年前的 講的是一個男孩青春期暗
水仙女,急速行動 跳芭蕾舞的男孩 看看有沒有?
㈢ 求一部電影,俄羅斯的,一個小女孩愛上大叔的故事
- -,這部電影不是俄羅斯的啦,是法國的名片哦,非常經典的片子,好評無數,名字叫《這個殺手不太冷》(原題:Léon,美國上映片名:The Professional)是一部1994年的電影,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編劇及執導,也是他首部往好萊塢發展拍攝的電影。由讓·雷諾、蓋瑞·歐德曼及娜塔莉·波特曼主演。本片主要拍攝地點是紐約。
大致劇情:里昂(讓•雷諾飾)是名孤獨的職業殺手,受人僱傭。一天,鄰居家小姑娘瑪蒂達(納塔麗•波特曼飾)敲開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那裡暫避殺身之禍。原來鄰居家的主人是警方緝毒組的眼線,只因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惡警(加里•奧德曼飾)殺害全家的懲罰。瑪蒂達得到里昂的留救,倖免於難,並留在里昂那裡。里昂教小女孩使槍,她教里昂法文,兩人關系日趨親密,相處融洽。
女孩想著去報仇,反倒被抓,里昂及時趕到,將女孩救回。混雜著哀怨情仇的正邪之戰漸次升級,更大的沖突在所難免……
雖然里昂最後為了救瑪蒂達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一定不會後悔愛上她。因為是她,讓他重溫了生活的樂趣,感受到了愛情的甜美,並且完成了對自身靈魂的救贖(他最終用自己的血,洗清自己曾犯下的罪孽);而瑪蒂達呢,相信亦不會後悔把自己的初戀給了那個叫里昂的中年男人,因為是他,讓她得到保護不受傷害,重溫久違的家庭的溫暖,並明白了愛情的真諦,且學會了該如何去珍惜。雖然里昂最後為了救瑪蒂達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一定不會後悔愛上她。因為是她,讓他重溫了生活的樂趣,感受到了愛情的甜美,並且完成了對自身靈魂的救贖(他最終用自己的血,洗清自己曾犯下的罪孽);而瑪蒂達呢,相信亦不會後悔把自己的初戀給了那個叫里昂的中年男人,因為是他,讓她得到保護不受傷害,重溫久違的家庭的溫暖,並明白了愛情的真諦,且學會了該如何去珍惜。
望採納,謝謝
㈣ 俄羅斯電影初戀
編劇:阿列克謝耶夫·克魯涅夫
導演:伊戈爾·德魯尼
主演:尤利婭·薩維切娃
男演員叫梅德·布魯金,劇中叫亞歷山大。
㈤ 初戀高清完整版電影
鏈接:
《初戀》是三池崇史執導的動作電影,由中村雅擔任編劇,窪田正孝主演,於2019年5月15日在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首映,於2020年2月28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講述在與不應該輸的對手的比賽中遭遇KO的職業拳擊手葛城,得知自己時日不多後,偶遇染有毒癮的應召女郎莫妮卡,二人被捲入走私毒品的陰謀而遭到徹夜追殺的故事。
㈥ 這是什麼俄國電影
春之覺醒 Моя любовь (2006)
導演: 亞歷山大·彼德洛夫
編劇: Ivan Shmelyov
類型: 劇情 / 動畫 / 短片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上映日期: 2006-08-27(廣島國際動畫節) / 2007-03-02(俄羅斯)
片長: 27分鍾
又名: My Love / Moya lyubov / 初戀
㈦ 俄羅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愛情片
謝邀!感謝關注校長!校長帶你們領略最精彩的電影!
說起俄羅斯的電影,大家肯定會有點陌生。因為平時我們看的最多的無非就是好萊塢大片,印度載歌載舞的歌舞電影,或者韓國的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各類電影等等等等。下面我!校長給大家推薦幾部值得一看的愛情電影。
1.《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為數不多的俄羅斯高分歌舞愛情電影。
看慣了印度的歌舞,不如也來換換口味吧。
故事發生於上世紀50年代,一群另類的年輕人聽另類音樂,穿另類服飾,與封建的社會形成強烈對比。
如果你不喜歡劇情,那沒事,劇中的幾位美女也可以讓你一飽眼福..
㈧ 求一部俄羅斯電影《初戀》里的所有插曲……
這部電影土豆有 你下載下來 然後把歌曲錄下來就可以了 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