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喜歡看好萊塢大片,有沒有刺殺總統的電影推薦
《刺殺肯尼迪》
【導演】:Oliver Stone (奧立弗·斯通)
【主演】:Kevin Costner (凱文·科斯特納) .... Jim Garrison Kevin Bacon (凱文·貝肯) .... Willie O'Keefe Tommy Lee Jones (湯米·李·瓊斯) .... Clay ShawGary Oldman (加里·奧德曼) .... Lee Harvey Oswald
Laurie Metcalf .... Susie Cox
Beata Pozniak .... Marina Oswald
Michael Rooker .... Bill Broussard
Jay O. Sanders .... Lou Ivon
Sissy Spacek .... Liz Garrison
Brian Doyle-Murray .... Jack Ruby
Gary Grubbs .... Al Oser
Wayne Knight .... Numa Bertel
Jo Anderson .... Julia Ann Mercer
Vincent D'Onofrio .... Bill Newman
Pruitt Taylor Vince .... Lee Bowers
該片從約翰·肯尼迪總統在達拉斯訪問時被刺殺開始,地方檢查官加里森著手調查此案。辦案過程中他排除各種阻力,逐漸發現這是一場精心不置、蓄謀已久的政治暗殺。加里森不顧阻攔和誤解,為了堅持真理,起訴了其中的一名參與者。雖然最終敗訴,但他堅信這一真相終歸有一天會水落石出的。
簡評:
1991年,奧立弗·斯通執導的描寫肯尼迪遇刺內幕的政治驚怵片《刺殺肯尼迪》猶如一塊驚天之石,在美國民眾中掀起千層巨浪:到底是誰殺了肯尼迪?觀眾走出影院為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刺》片喚醒了他們日漸淡漠的記憶,迫使人們回溯歷史,重新審視、思考美國的民主政治。這也使《刺》片的上映同它講述的內容一樣成了一起政治事件,不得不讓人欽服斯通過人的魄力與膽識。
肯尼迪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他的遇刺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恐怖的一幕。很多人堅信如果他沒被暗殺,美國就會從越南抽身而退,從而避免那一代人終生無法癒合的戰爭創傷。斯通無疑也持這種政治觀點。在《刺》片中的肯尼迪形象被拔高為自由派政治理念的完美化身,斯通借片中人物之口道出肯尼迪的遇刺使「美國人民一夜之間成了失去父王的哈姆雷特」,足見其對肯尼迪的崇敬愛戴。同時,斯通建立在查閱大量史實與親身試驗基礎上(斯通親赴現場作的槍擊試驗號稱比當年政府部門還要細致)進行的推理判斷使很多政要元老無法接受,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就曾對本片提出批評,認為他把副總統約翰遜列為幕後主謀完全是主觀臆斷。(有趣的是,目前已公布的材料顯示約翰遜正是陰謀的主使之一)對此,年輕一代觀眾則會加以斥問:如果這些都是不著邊際的推測,那為什麼政府長期以「國家安全」為名封鎖調查文件?!又為什麼到1983年為止累計有188名重要證人以各種原因相繼辭世呢?
誠然,《刺》片只是一部闡述斯通個人觀點的電影,它與真實的歷史無疑是存在距離的,可你又不得不承認它的確具有一種無法抗拒的盅惑力。斯通用剪輯與攝影不斷強化他的推理分析,讓觀眾感覺是在看一部引人入勝的懸疑偵探片。全片大量採用抽格的特效攝影手法,瞬息間傳達的信息量使入目眩。片中黑白與彩色膠片穿插,黑白片段交錯在一起,不斷擊著觀眾的視覺。人們順著他的思路逐步認識到沃倫委員會報告的荒謬悖理,從而很自然地接受了他的觀點。
此外,斯通對調查人員加里森的描寫別有意義。片中加里森由於工作同妻子漸生矛盾的情節,暗示了調查工作決不僅僅是尋找真相,它關繫到下一代將要面對怎樣的生存環境:讓他們生活在一個謊言掩蓋一切的世界中是有責任感的人們所不能容忍的。加里森對兒子講述的道理:好人太膽小了,壞人就會統治這個世界——淺顯中不乏深刻尖銳,值得每一個人警醒。
本片音樂由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擔綱。他為影片鋪設了兩個主題。一條線陰暗沉重,象徵探索真理的崎嶇艱難,也表現出肯尼迪深處政敵環伺下的力不從心。另一條線則洋溢著正義的光輝,宛若被重重迷霧裹挾透出的希望之火。在起訴克雷·肖敗訴的一刻,這個主題悄然響起,讓人感到堅持真理需要人們前赴後繼去為之奮斗。上海資料館配音版音樂背景中時常有一段傑瑞·戈德史密斯為影片《全面回憶》譜寫的主題音樂。這首充滿金屬質感的樂曲給影片注入一種鏗鏘頓挫的節奏感,凸現了強勁的劇情張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以凱文·科斯特納為首的演員陣容為影片增添了無限神采。這種正氣凜然極具內省批判精神的角色,似乎只有凱文能勝任。法庭陳詞堪稱同類影片近十年來最激動人心的場面。凱文激情奔涌、揮灑自如的氣度令觀眾審為之奪。長達40分鍾的獨白每一個字似都重如千斤,敲擊著觀者的心扉,讓人沉思回味。加里·奧德曼扮演殺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扮演歷史人物是加里的長項。片中他的表演與導演要表達的意圖完全一致,使觀眾真實可信的感到:奧斯瓦爾德並不是真正的兇手,他只是這場政治陰謀的替罪羊。
2. 美國的恐怖片人死了身上都是刺
刺 Splinter (2008)
導演: 托比·維爾金森
編劇: Kai Barry / Ian Shorr / 托比·維爾金森
主演: 保羅·卡斯坦佐 / Jill Wagner / 謝伊·惠格姆 / Rachel Kerbs
類型: 劇情 / 科幻 / 驚悚 / 恐怖
官方網站: www.splinterfilm.com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8-10-31
片長: 82 分鍾
又名: 分裂 / 異形魔種
IMDb鏈接: tt1031280
3. 找一部關於刺殺總統的美國電影
是《火線狙擊》。
《火線狙擊》是由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的動作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約翰·馬爾科維奇、蕾妮·羅素等主演,該片講述了白宮特工弗蘭克負責總統在競選巡迴演說中的安全,並與刺殺總統的殺手進行對抗的故事。
弗蘭克是白宮特工處的老特工,曾親眼目睹肯尼迪總統的遇刺。這次他接受的新任務是負責總統在競選巡迴演說中的安全。特工處得到情報,有人將在總統的行期刺殺總統,而自稱"布希"的殺手居然多次把找弗蘭克的電話打到他的住所和辦公室。
(3)美國電影刺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弗蘭克
聯邦密探。弗蘭克是白宮特工處的老特工,曾親眼目睹肯尼迪總統的遇刺。這次他接受的新任務是負責總統在競選巡迴演說中的安全。特工處得到情報,有人將在總統的行期刺殺總統,弗蘭克開始了一場與刺殺者之間的一場博弈。
2、里爾
職業殺手。里爾化名「布希」聲稱要在總統的行期刺殺總統。里爾對負責保護總統的弗蘭克的往事了如指掌,並故意留下線索讓弗蘭克進一步陷入他的行刺計劃中,兩位視死如歸的對頭展開了一場戰斗。
3、賴利斯
聯邦干員。總統赴芝加哥演說,賴利斯同弗蘭克同行。弗蘭克在與賴利斯共同的工作中主動暗示了對賴利斯好感。為了遵守不與同事產生感情的承諾,賴利斯也委婉的拒絕了弗蘭克,然而在弗蘭克的多次追求下賴利斯最終與弗蘭克擦出了火花。
4. 什麼外國電影是以刺開頭的
刺 客 聯 盟
又名: 通 緝 令 / 殺神特工/ 通 緝 犯
導演: 提莫·貝克曼貝托夫
編劇: 邁克爾·布拉德特 / 德里克·哈斯 / 克里斯·摩根
主演: 詹姆斯·麥卡沃伊 / 摩根·弗里曼 / 安吉麗娜·朱莉 / 特倫斯·斯坦普 / 托馬斯·克萊舒曼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犯 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德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8-10-09(中國大陸) / 2008-06-27(美國)
片長: 110 分鍾
5. 刺的介紹
《刺》是2008年上映的美國恐怖電影,由托比-威爾金森執導,希亞-溫漢、保羅-卡斯坦佐等主演。 《刺》講述了一種很可怕的寄生蟲會將會攻擊人,並會利用受害者的屍體來擴大他們的破壞力。
6. 有個恐怖電影開頭一對情侶出去旅遊然後車子壓到黑色像刺一樣,能吞噬人體細胞,讓人發生裂變是什麼電影
電影《分裂》
Toby Wilkins執導,Shea Whigham、保羅·卡斯坦佐等參演的恐怖片。影片講述了一種很可怕的寄生蟲會將會攻擊人,並會利用受害者的屍體來擴大他們的破壞力。在一個孤立的加油站,一對年輕的夫婦和一名逃脫的受害者必須聯起手來找出辦法在這種巨大的恐怖面前求得生存的故事。
7. 找一部美國恐怖片,故事發生在一家超市,是一種異形全是是刺
是好萊塢2008恐怖片"分裂刺"。開頭是發生在加油站的超市,一個工作人員被類似滿身是刺的異性殺害。
劇情
生物學博士賽斯(Paulo Costanzo 飾)和妻子寶莉(Jill Wagner 飾)駕車去郊外遊玩,路上,他們遭遇了另一對夫婦。丹尼斯(Shea Whigham 飾)和蕾絲(Rachel Kerbs 飾)是一對亡命鴛鴦,他們希冀偷渡墨西哥開始新的生活,但是汽車在路上拋錨。是以,丹尼斯劫持了賽斯夫婦的汽車,並將他們綁作人質。駕駛汽車的寶莉無意中軋到一個驚奇生物,引起汽車爆胎。世人下車查看,賽斯驚奇地發現被壓扁的動物竟仍有生命跡象。惶恐的他們逃到一座加油站,然而很快發現,他們正被一種長滿刺的未知生物所包抄。。。
8. 電影 刺殺肯尼迪 主要的劇情 以及一些經典影評。
劇情: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遇刺身亡,刺殺事件發生2小時內,官方逮捕了一名名叫里.哈威.奧斯瓦多的嫌疑犯。1小時後,該嫌疑犯又被一名流氓謀殺。由伊爾.沃淪率領的官方調查團,經過數月調查,確認里.哈威.奧斯瓦多為唯一的兇手。 1963年11月22日,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肯尼迪競選活動到達這里。萬人空巷上街歡迎。當肯尼迪的車隊徐徐拐入榆樹街時,突然聽到槍。肯尼迪在敞篷車上被子彈擊中,送院後不治身亡。 幾小時後電視報導兇手已被捉拿歸案,他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他向著電視鏡頭嚷道他是替罪。12小時後,當定警押出奧斯瓦爾德時,他被人在近距離內開槍打死。開槍的人是達拉斯一家夜總會的老闆傑克盧比。新爾良檢察官吉姆加里遜對總統被刺感到震驚,又對奧斯瓦爾德的被捕和被殺覺行蹊中蹺,定進行調查。他了解到那年夏天奧斯瓦爾德和一個退休飛行員大衛弗利過從甚密,便傳弗利問話,弗利否認與奧斯瓦爾德相識。由於他言詞閃爍,加里遜把他送交聯邦調查局審查。然而聯邦調查局很快就了弗利,沒留下口供。 官方成為了調查委員會,由首席法官活倫掛帥。成員全是上層人士,包括被肯尼迪罷了官一直耿耿於懷的前中央情報局局長艾杜勒斯。三年後,活倫委員會公布了長達26的調查報告,肯定奧斯瓦爾德是單獨作案,一人開了三槍,子彈從榆樹街一幢樓房六樓某書店的倉庫射出。 加里遜仔細研究了這份冗長的報告,感到存在不少問題。他帶著助手到倉庫去作實地調查,發現車隊經過那裡的時間總共不到6秒,而凶器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留下來的義大利老式步槍,望遠鏡頭已損壞,使用這支步槍根本不可能在6秒之內連發三槍,何況6秒鍾內大部分時間車隊被濃密的樹枝擋住…… 一系列的疑點使加里遜感到在刺殺肯尼迪的背後一定另有內幕,然而他的調查開始受到層層阻撓,傳播媒介開始攻擊加里遜,家人接到匿名電話,安全受到威脅。……可是,加里遜並沒有就此罷手。1969年3月1日,加里遜正式向法院指控曾替中央情報局走私武器的頭子克雷·沙爾參與刺殺活動--這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就肯尼迪案開庭。 加里遜作了長篇發言,求把約翰遜政府下令到2038年才許公布的案件材料公諸於眾。然而,陪審團裁決克雷·沙爾無罪。當記者圍住加里遜問他有什麼感想時,他說:"即使再花30年,我也要繼續下去!"……
今天是我們國際商事仲裁實訓的第二堂課,今天我們並沒有上課。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刺殺肯尼迪》。它是關於前美國總統肯尼迪被刺一案的調查。由於影片太長,所以我們並沒有看完,但是已經看出大概的眉目了。
劇情大體如下:
1963 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遇刺身亡。刺殺事件發生2小時內,官方逮捕了一個名叫里·哈威·奧斯瓦多的嫌疑犯,1小時後,該嫌疑犯又被一名流氓謀殺,由伊爾·沃淪率領的官方調查團,經過數月的調查,確認里·哈威·奧斯瓦多為唯一的兇手。二十八年後,律師傑姆·加里發現肯尼迪身中數彈,均來自不同的方向,而這一明顯事實,卻被當時的官方調查團忽視……影片從新奧爾良檢察官吉姆·加里森的角度,全面檢討肯尼迪謀殺案,得出的結論是:肯尼迪是被美國政府的高層人士聯合了商人、黑社會分子、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司法局和執法單位等有計劃地謀殺而死的。
檢察官加里遜在法庭上說,真相是我們最重要的價值,因為這是我們的國家,一個愛國者要隨時准備捍衛他的國家,反對政府。
飾演檢察官的凱文·科斯特納三十多分鍾的法庭陳述可能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獨白之一。
法庭上,檢察官加里遜說,回憶我們年幼時,以為正義是自然而來的,正必勝邪,年齡大了才知道不是,堅持正義並不容易,因為真相往往威脅著有權勢的人,我們要冒很大的風險。
他敗訴了,他被說成是撈取政治資本的小丑,人們不相信他,有關事件的檔案被政府以國家安全的名義秘不示人。
通過這部電影使我看到了作為一名檢察官對正義的堅持和對事實真理的追求。這是一名司法人員應具備的品質,但它在權勢面前又現得蒼白無力。加里遜的敗訴正說明了這點。即便如此,我們也應堅信正義終究戰勝邪惡,就像片尾字幕寫道:本片獻給繼續追尋真相的青年。
直到今天,美國政府仍然未對此案重新調查,真相依然被掩蓋著。希望有生之年能知道這一真相。
人們看到的肯尼迪是一位魅力十足、年輕而精力充沛、機智詼諧的迷人美國總統。這是46歲的肯尼迪定格在人們的腦海中的永遠的形象。但不幸的是他的生命被無情的剝奪了。誰是兇手?接下來是聯邦調查局(FBI)一系列的調查。調查組成員的工作著實讓人欽佩,尤其是他們的頭(忘記什麼名字了),不畏懼權勢和要挾,勇於查明真相。當然才開始的時候,即肯尼迪總統剛被刺殺的時候,他們的調查工作進展很緩慢,而且也只是基於查找直接刺殺的兇手。真正得到進展的是3年後,一個接著一個的謎團被解破了。當然其代價是一個接一個的交代者受害。再加上由於他們的工作進展的速度和程度已經威脅到了真正的幕後黑手,他們的工作不再好進展了,比如他們受到威脅—「你如果不是受到新聞媒體的關注,你早就沒命了…..」,還有他們的經費開支被限制等。還有由於調查組長的忘我工作,已經讓他顧及不了他的家庭了,導致夫妻關系不太和諧了。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嚇倒他和他的夥伴。
真正讓我撥開雲霧看到晴天的是那個華盛頓的人和他的談話。這另我很難以置信,甚至也讓他這個調查了好幾年的調查員大吃一驚。其真正的幕後黑手不是美國黑幫,也不是古巴的卡斯特羅的安排,竟然是美國的大資本家、大企業。他們的意圖也讓人嗤之以鼻。為了賺錢,竟然干預政治—要求發動和擴大戰爭(裡面講的是越戰)。他們從中能得到什麼利益呢?也許你要問這個問題。這就是肯尼迪受害的原因。發動戰爭和擴大戰爭,需要軍火和戰斗機等軍需用品,而這些東西是由他們生產。可想而知,如此巨大的軍費開支幾乎全部都到了這些貪婪的人的腰包了。
他們策劃刺殺肯尼迪總統,並不是他們跟他有什麼血海深仇,原因很簡單:他的政策阻擋了他們發財的路。肯尼迪的政治主張是同蘇聯結束長達數十年的冷戰,維護世界和平,結束戰爭。所以他們要發財,必須出售「商品」,要有銷路,必須發動戰爭,發動戰爭的話,需要一個支持戰爭的總統和政策,而肯尼迪又不是輕易改變自己的人,而他們又必須發財,並且有能力刺殺他。所以不管肯尼迪多麼令人民敬仰,多麼年富力勝、充滿活力,但他必須死。而代替他的是由那些兇手「選舉」出來的支持發動戰爭的新總統—林登·B·約翰遜總統
總之,刺殺肯尼迪實際上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團之間不可調和的激烈斗爭。
9. 美國刺客電影
《 美國刺客》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zGnUa5OwGcg4nivD17Ow6w
《美國刺客》是由美國獅門影業出品的動作驚悚片,由邁克爾·科斯塔執導,迪倫·奧布萊恩、邁克爾·基頓、泰勒·克奇、桑娜·萊瑟聯合主演。該片於2017年9月15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作家文斯·弗林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米奇·拉普是怎樣從一個大學生轉變為號稱「恐怖分子獵人」的美國中央情報局探員的故事。
10. 一部講述帶刺的外星生物故事的科幻片,電影一開始有一輛車被他的刺給扎了,後來只要被他刺就感染,求名字
分裂刺
好萊塢08恐怖大片《分裂刺》 ◎片名Splinter ◎年代2008 ◎國家美國 ◎類別恐怖 ◎語言英語 ◎字幕中字 ◎片長79 mins ◎導演Toby Wilkins ◎主演Shea Whigham ....Dennis Farell 保羅·卡斯坦佐 Paulo Costanzo ....Seth Belzer Jill Wagner ....Polly Watt Charles Baker ....Blake Sherman Jr. Laurel Whitsett ....Shaeriff Terri Frankel Rachel Kerbs ....Lacey Belisle ◎簡介 一種很可怕的寄生蟲將會攻擊人,並會利用受害者的屍體來擴大他們的破壞力。在一個孤立的加油站,一對年輕的夫婦和一名逃脫的受害者必須聯起手來找出辦法在這種巨大的恐怖面前求得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