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出現在歐美電影的粉墨

出現在歐美電影的粉墨

發布時間:2023-08-13 17:20:24

Ⅰ 有一部美國電影是惡搞的其中情節有刺客聯盟全民超人漢考克

你說的是《災難大電影

故事發生在2008年的某天,當時鳥兒在歌唱、花兒在怒放,所有人都在感嘆生活的美好。但誰知就在這天夜裡,天降奇難,一時間天昏地暗,地震、洪水呼嘯而來,外星巨石從天而降。超級英雄是干什麼用的?——維護世界和平!關鍵時刻拯救地球!所以面對如此巨大的人間浩劫,各路超級英雄都紛紛出場,誰知都在第一時間變成了炮灰!於是我們的主角們終於領會了「靠人不如靠自己」的精髓,拯救地球的重任終究還得自己來,他們必須克服重重困難揭穿災難背後的秘密,阻止更大破壞的發生……一路上艾米·懷恩豪斯被砸成了肉餅,好不容易遇見了尋寶大師印第安納瓊斯先生竟然是個白痴!而背後災難的真相,絕對讓你吐血!
影片幕後

若是說早年的《反斗神鷹》、《白頭神探》還給惡搞喜劇留有最後情面的話,那自從《驚聲尖笑》起,惡搞電影則徹底的撕下了最後一層廉恥的面紗——我就是惡俗你咋地!縱然惡搞電影一蟹不如一蟹是大家公認的現狀,但不可否認的是每每有惡搞片上映,大家罵的很high也看的很high,君不見自從當年的《驚聲尖笑》開始,每每有影片上映只賺不虧乃是金規鐵律,好萊塢片商只要嘗到甜頭,之後自然會保持著一年一部的速度勻速「遭屎」。更誇張的是《驚聲尖笑》的六位編劇儼然已是專業團隊,竟然還每每搞出單飛奇聞!!每年都有六人團隊中的兩人組隊單飛,不斷地為我們炮製出《約會電影》、《史詩大電影》、《賤賤斯巴達勇士》之類的「口水大餐」,畢竟一面「惡俗」嫌惡之聲不斷,一面是電影票房節節上揚,可見觀眾的需求還是相當可觀的。如此一來,何樂而不為?這不?災難大電影開始粉墨登場了!
這回操刀的依然是好萊塢著名惡搞2人組——賈森·弗里德伯格和亞倫·塞特澤,他們光輝的業績自然是令人(嘔吐到)渾身發抖的《史詩電影》以及《這不是斯巴達》,在毀完了史詩片和《300勇士》後,他們終於將魔爪伸向了災難片,所謂只要你們敢拍,我們就敢惡搞!通過事先放出的預告片,我們可以看出《災難大電影》惡搞的第一批對象:《朱諾》的大肚少女、《魔法奇緣》公主車禍、《慾望都市》四位欲女變成了驢臉異裝癖和大紅大紫的《鋼鐵俠》被砸成了鐵餅、《奪寶奇兵4》瓊斯博士慘遭毒手、《神奇綠巨人》終於露點、《別惹佐漢》的飛腿絕技乃至《全民超人》(別說,找的演員還真和史密斯有點像)。隨後的公布的海報就更過分了,《苜蓿地》抑或《彗星撞地球》的自由女神被毀橋段——當然自由女神帶了潛水面罩,《辛普森一家》也難逃厄運,沖向地球的流星依然掌握著精子奔向卵子的「行為軌跡」。兩位大哥,還有什麼你不能惡搞的?

Ⅱ 美國戰隊:世界警察的影片評價

今年是美國的選舉年,正如我們以前在中學政治課本上學到的那樣,是有好戲看的一年。事實上,現實中的好戲,遠比我們在課堂上學的還要精彩。這不,倒布的《華氏9/11》前腳剛走,惡搞爭辯雙方的《美國戰隊》(Team America: The World Police)又粉墨登場了,而另一部號稱揭邁克爾摩爾(Michael Moore)老底的記錄片《邁克爾摩爾恨死美利堅》(Michael Moore Hates America)也悄悄地拉開了序幕,再加上挺克里的另一部記錄片《力爭上游》(Going Upriver: The Long War of John Kerry),讓人感嘆生活在選戰的年代就是幸福:連電影也可以變得這么反復無常、鉤心斗角!
不過,《美國戰隊》和其他幾部相比,還是有它的獨特之處的。其他幾部,不管是反對布希和對伊拉克戰爭的,還是支持布希或者克里的,都事先站好了隊,總是要主張什麼。但是,《美國戰隊》什麼都不主張,恰恰相反,它只想破壞一切主張,並認為一切有主張的人都是可以盡情嘲諷的傻子。
對於布希發動的所謂全球反恐戰爭,影片是抱著盡情嘲弄態度的。故事的主要情節是一個名為「美國戰隊」的反恐組織,在全世界對抗恐怖分子。不過,看看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影片的一開始,幾個樣子巨像拉登的恐怖分子在巴黎策劃新的行動時,「美國戰隊」聞風趕來,雙方展開了激戰。讓人笑掉大牙的是,這幫美國反恐「精英」們准頭極差,恐怖分子沒幹掉幾個,他們卻連帶著轟掉了艾菲爾鐵塔、凱旋門和盧浮宮,最後這幫「世界警察」在宣稱完「我們消滅了恐怖分子」後,就留下在一片廢墟中呆若木雞的巴黎人民揚長而去。這還不算,影片中「美國戰隊」在後來一次開羅的行動中,又摧毀了金字塔和獅身人面雕塑。影片似乎在傳遞這樣的信息:布希所謂的反恐戰爭,只不過是將事情越搞越糟而已;真正抓住的恐怖分子有限,卻讓整個世界付出了更大的代價。同時,影片中毀掉的,都是各個國家歷史文明的標志,影片藉助「美國戰隊」的這種「失誤」,是在暗示美國的所謂全球反恐,也是美國價值觀入侵、糟蹋全球文明的一種體現。同時,影片還間接涮了美國情報部門一把。美國中央情報局因為在911事件中的情報不力,聲譽已經非常狼藉不堪。影片中「美國戰隊」總部有一台超級電腦,名為「情報」(INTELLIGENCE),其實就是暗喻中央情報局。這是一台老犯錯誤的情報電腦,正是它錯誤地將中東視為恐怖源泉而差點導致「美國戰隊」全軍覆沒。觀眾看到這一段時,無不會聯想到中央情報局提供關於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不實情報而將美國拖入戰爭的事實。總之,影片通過各種明諷暗喻的手段,說明了目前這場所謂「反恐戰爭」,其實只會造成更多的混亂。
當然,影片對那些自以為是的政治幼稚主義的諷刺就更厲害了,簡直可以算得上無情。這主要是針對好萊塢那一幫比較激進的演員而言的,他們公開批評自己的政府,而他們自己提出的主張,都是些空口大話,對世界局勢的實際改善根本無濟於事。至少電影的編導馬特斯通(Matt Stone)和特里帕克(Trey Parker)是這么認為的。也許他們身在好萊塢,知道大多數演員信口開河只不過撐撐門面而已,所以,他把本片中最荒誕可笑的角色都「特意」留給了喜歡發表政見的好萊塢明星們。這些明星們計有:阿力克斯鮑德溫(Alec Baldwin)、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蕭恩佩(Sean Penn)、蘇珊撒蘭登(Susan Sarandon)、山謬爾傑克遜(Samuel Jackson)、馬特戴蒙(Matt Damon)、麗芙泰勒(Liv Tailor)、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傑妮加洛菲羅(Janeane Garofalo)等。影片的編導故意讓他們在銀幕上丑態百出:阿力克斯包德溫只會大談和平理論和全球變暖,提姆羅賓斯不管談什麼都會扯到大公司黑幕,蕭恩佩對世界充滿了幼稚的幻想,蘇珊撒蘭登裝可憐騙人被揭穿後還惱羞成怒,馬特戴蒙明顯被塑造成腦子進水的傻瓜…….可偏偏這些木偶角色的臉形塑造得很逼真,所以觀眾一下就可以聯繫到演員本人。當這些擬人的木偶在銀幕上表現出荒誕愚蠢時,銀幕下的觀眾笑得幾乎爬不起來。
由此可見,《美國戰隊》本身並沒有任何立場,它只是無情地對於有任何立場的角色進行諷刺,乃典型的虛無主義。這種肆無忌憚、嘲弄一切的作風,從影片的對白和歌曲就可以看出來。片中出現了多首歌曲,不過每一首都讓正經人士臉紅,如男主角——一位百老匯明星——是唱著《人人都有艾滋病》(Everyone has AIDS)出場的,當他在接受任務前裝模作樣地參觀華盛頓各政治景點時,背景音樂響起來的是名為「自由並非免費」(Freedom isn』t free)和「打炮真是高消費」(There』s a hefty fuuucccckin』 fee)的鄉村歌曲,讓人下巴都跌出來。更讓衛道士們心臟病發的,是影片中臟話連篇,帶F的字眼滿天飛,一些橋段已經粗俗到讓人惡心的地步,例如「美國戰隊」主管為了讓男主角表示決心,竟讓他為自己口交。片中還有男女主角兩個木偶赤裸裸的性愛場面,雖然據說已經刪去了兩分多鍾,但現有的畫面已經能夠讓菜鳥們作為鑽研《洞玄子36式》之參考了;這種比較「先鋒」的畫面,讓人懷疑美國電影協會(MPAA)是不是對該片放棄希望、完全聽之任之了。影片的結尾更是顛覆到登峰造極,竟然用一段關於人體性器官的比喻拯救了全世界!如此種種,充分說明本片在諷刺政治時不僅不分對象,而且也不講究諷刺方式的得體,甚至故意採用令人惡心反感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肆無忌憚。
對於自己的同類——電影們,《美國戰隊》惡搞起來,當然更加毫不留情。影片的整體風格,和布瑞克海姆監制、麥克爾貝導演的那些動作大片不無不同,據說編導的本意就是要拍一部那樣風格的拯救世界的動作片,只不過這次是用木偶來表演,而且人物明顯要比裝正經大義的邁克爾貝人物要無厘頭得多。從本片情節中,觀眾能領略N多好萊塢的俗套,例如「不情願的英雄」:最後拯救全世界的英雄,開始的時候都是不願捲入紛爭的,如果讓他們選擇,他們會像本片主人公開始做的那樣——選擇離開的那道門。嘿~~畢竟不是人人都是尼奧(Neo)嘛。很不幸的,總有些鳥事情讓這些不情願的英雄最後「鐵肩擔道義」,或者是愛情,或者是親情。說到這里,大家腦海中的CPU已經開始嘎嘎叫的搜索類似情節的庫存了吧。不用多想啦,全世界都盛產這種調調,因為它最俗套,而最俗套的東西也往往能吸引最多觀眾。
相比起那些單純玩「不情願英雄」的電影,《美國戰隊》還是有野心的,畢竟能惡搞的人都是不太拘泥的,既然能玩殘一個俗套,何不一次多玩幾個、爽個痛快?所以,我們在本片中還會看到三角戀,是的,同學,你不是在看《珍珠港》;但是,你是在看一部要玩死「珍珠港」情節的電影。觀眾們還將看到「最後一分鍾解救」,這個實在太著名了,有眼睛的人都看過,也就不必多說了。最有意思的,是影片的情節還隱含著主要角色性格與人生經歷的內幕,它們分別是關於主角加里(Gary)和另外一個隊員。不過,同學們不必期待從他們嘴裡說出來的秘密會又多賺人眼淚,忘了吧,那些是劇情片的俗套。哦,也許這里同樣也能賺你的眼淚,那是你聽完無法忍住不笑而擠出來的眼淚!
與俗套的劇情相對應,片中還有N多巨熟悉的鏡頭和場景設計。典型的如開場「巴黎殲滅戰」那一段,從「拉燈」們開槍的姿勢,到行人慌張暴走的混亂,到「美國站隊」直升機落地時的特寫與仰視鏡頭,再到中間火箭彈亂射爆炸的廣角鏡頭,直到最後恐怖分子的「死而不僵」的慢鏡頭,一切都做得讓動作迷們看起來很舒坦,似乎是嚴格遵照邁克爾貝的《虛華動作片速成手冊》拍攝的,只不過那些木偶的動作太搞笑,味道全部變成了諷刺而已。尤其是當女主角抱著犧牲的男同志哭嚎一聲「不」的時候,那俯視拉升的鏡頭,是否又有一堆片名在你頭腦中旋轉呢?其他的如巴拿馬運河爆炸後造成的毀滅性效果,看過從《天煞地球反擊戰》、《絕世天劫》(Armageddon)到最近的《後天》的同志們,應當巨熟悉那種用民眾驚恐的眼光來渲染的破壞效果。可以說,除了角色是木偶外,影片的鏡頭運用根本就是在全面模仿所謂的動作大片們。
如果說到具體被模仿(似乎很難說「致敬」)了的影片的話,一開頭字幕頻繁爆炸的樣子以及地球的遭遇,是不是改提醒同學們《絕世天劫》要開始了呢?如果具體要聯系每個場景來解釋的話,估計沒看過的美眉要錘我的屁屁了,所以只是簡單列出一些個人認為一些被典故了的電影,如《奪面雙雄》、《星球大戰》、《最高危機》、《大獨裁者》、《驅魔人》、《黑客帝國》、《殺死比爾》、《黑超特警組》等。信不信由你,男主角變臉的場景,我想到最貼切的應當是《大話西遊》,和至尊寶為搏晶晶姑娘一笑的造型何其相似也!就差那塊香味獨特、黑得很有性格的洗腳布了!而那個榔頭的出現,個人認為很是爆笑,深得無厘頭的精髓。看來周星星同學不應當擔心自己影片在美國的受眾問題了。
誠然,並不是所有的政治諷刺電影都是如此肆無忌憚的。一般來說,只要編導不是徹底的虛無主義者,只要他們還有某種信念,他們的作品就會有一個強烈的支撐點。典型的如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的作品,很多都帶有政治諷刺的意味,如《生逢七月四日》(Born on July 4)和《刺殺肯尼迪》(J.F.K),雖然充滿了對故事發生時代政權的懷疑和抨擊,但導演本人還是有自己的一套主張,而且通過特有的講故事的方式,使自己的主張得以傳遞給觀眾。斯通的電影敘事方式是如此有力,以至於很多人看完他的《刺殺肯尼迪》後覺得那才是唯一正確的解釋。
和斯通的信念類似,邁克爾摩爾也是政府懷疑論者,同時也自封為社會弱勢群體的代言人。不過,比起斯通的電影語言,摩爾的敘事方式就更具有主觀性。斯通是從客觀證據中整理出擁有嚴密邏輯的一條主線,摩爾論證的邏輯性只有片斷性,連貫起來的話,是很難自圓其說的。因此,盡管好萊塢認為斯通是比較激進的分子,但還是非常敬佩他的電影才能;但對於摩爾記錄片的成就,就存在很大爭議。也正因為如此,《華氏9/11》並不像國內觀眾那樣,對美國總統大選有扭轉性的影響,它只不過加強了本來就支持或者反對布希的觀眾的原有看法而已,並沒有改變黨派支持者的構成比例。
相對於斯通也好、摩爾也好這樣的「認真」派,好萊塢更多的是帶「調侃」興致的政治諷刺片。1998年由約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主演的《原色》(Primary Colors),就是以柯林頓1992年的總統競選為原型,順便加進了他後來和萊溫斯基小姐之間的緋聞因素。最有趣的是1997年由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和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主演的《搖尾狗》(Wag the Dog),講述謀求連任的總統為了轉移國內媒體對自己性丑聞的關注,委派一個好萊塢製作人「製造」出一場發生在阿爾巴尼亞的虛構戰爭,好讓自己當一回英雄以贏得選舉的故事。可謂是將政黨競選的荒誕滑稽和好萊塢的光怪陸離結合得天衣無縫,令人不得不佩服編劇得創意。這類「調侃」性質的政治諷刺片火葯味沒斯通和摩爾作品那麼濃,同時又不像《美國戰隊》那麼肆無忌憚,是一種比較風趣優雅的諷刺。
不管以怎樣的方式去展現,政治總是以其復雜性和神秘性,提供給藝術創作者無窮的素材;也許過不了多久,今年的美國總統選戰,又將成為好萊塢的一道新的開心果。

Ⅲ 有一部超能力電影,裡面很多會超能力的,記得有個人能從手上長出鋼爪來

<< X戰警>>1-3 你說的是金剛狼,休 傑克曼主演

X戰警(X-Men)是驚奇漫畫所創造的超級英雄團體。角色創造者是Stan Lee和Jack Kirby,初次登場是在1963年9月漫畫X-Men #1中。同時也是美國漫畫史上賣座最佳的書,於2000年推出同名電影,全球票房收入達3億美元,並且其系列電影已拍攝三部。影片講述一群懷有特異功能的變種人,在X教授的號召下,成立了保護人類與地球的戰警小組。不料,人類對變種人開始產生疑慮而展開了彼此的爭斗。與其他英雄漫畫人物不同的是,《X戰警》告別個「個人英雄主義」,充分詮釋了「團結就是力量」的真義,每一位X戰警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但也都有各自的弱點,只有團隊合作才是英雄們的致勝法寶。

《X戰警》(X-Men)

導 演: 布萊恩·辛格 Bryan Singer
主 演: Matthew Granger 詹姆斯·麥斯登 James Marsden 伊安·麥克萊恩 Ian McKellen 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Patrick Stewart 法米克·詹森 Famke Janssen 哈利·貝瑞 Halle Berry 布魯斯·戴維森 Bruce Davison 安娜·帕奎因 Anna Paquin
上 映: 2000年07月13日
類 型: 科幻 驚秫 動作
地 區: 美國
時 長: 104 分鍾
摘 要:
一群天生懷有特異功能的變種人,在X教授的號召下,成立了保護人類與地球的戰警小組。不料,人類對變種人開始產生疑慮而展開了彼此的爭斗……

《X戰警2-聯盟》(X-Men 2: X-Men United)

導演: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
主演:休·傑克曼Hugh Jackman -- 金鋼狼羅根
詹姆斯·馬斯登James Marsden -- 獨眼龍
哈莉·貝瑞Halle Berry -- 暴風女
帕特里克·斯圖爾特Patrick Stewart -- X教授
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 -- 萬磁王 [完整人物表]
類型:科幻/動作 片長:134分鍾
級別:PG-13(科幻動作與暴力,性與部分語言)
發行:20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
上映日期:2003年5月2日全美公映

人類總是對比自己強大的事物懷有戒心,變異人就面臨這種情況。雖然在第一集中,變異人在X教授的指揮下,將邪惡的萬磁王打入冷宮,但是依然得不到社會的承認。在一次政治要人遭到暗殺後,所有的矛頭又一次指向變異人。這一次,X教授也感到壓力大增,以致於跟美國總統都要就此事進行磋商。一個擁有很高聲譽的前將軍,率領著反對變異人的聯盟連續對x教授施壓。萬磁王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尋找與X教授聯手抵抗前將軍的方式。金鋼狼的身世也將在本集中進一步揭開。

《X戰警3-最終戰役》(X-Men: The Last Stand)
片名:X-men:The Last Stand
譯名:X戰警3:最後之戰 /X戰警3:兩極爭霸
導演:布萊特·拉特納 Brett Ratner
主演:休·傑克曼 Hugh Jackman
哈里·貝瑞 Halle Berry
伊恩·麥凱倫 Ian McKellen
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Patrick Stewart
類型:動作/奇幻/科幻/驚悚
片長:103分鍾
級別:PG-13級
出品:20世紀福克斯
上映日期:2006年5月26日(美國)

《X-Men Origins: Wolverine》
(尚未上映,據悉會在2009年上映。)
己簽約演員: Hugh Jackman 飾 狼人Wolverine

《Magneto》
( 尚未上映)
暫定演員: Ian McKellen 飾 萬磁力Magneto
Rebecca Romijn-Stamos 飾 妖後Mystique

除了Wolverine和Magneto外,據說,官方有意開拍以漫畫中的性感女神白女王Emma Forst及Professor X的學生為主題拍2部外傳.但詳情還未布.

製作團體

20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Fox, USA)2000年出品——《X戰警》(X-Men)
20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Fox, USA)2003年出品——《X戰警2》(X-Men 2: X-Men United)
20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Fox, USA)2006年出品——《X戰警3》(X-Men: The Last Stand)

主演

帕特里克·斯圖爾特(Patrick Stewart) ... X教授 (Professor Charles Xavier)
詹姆斯·馬斯登(James Marsden) ... 鐳射眼 (Scott Summers / Cyclops)
芬姬·贊臣(Frake Jamseen) ... 琴-葛雷/黑鳳凰 (Jean Grey/Dark Phoneix)
休·傑克曼(Hugh Jackman) ... 金剛狼 (Logan / Wolverine)
伊恩·麥凱倫(Ian McKellen) ... 萬磁王 (Eric Lehnsherr / Magneto)
安娜·帕奎因 (Anna Paquin) ... 小淘氣 (Marie / Rogue)
哈莉·貝瑞( Halle Berry) ... 暴風女(Ororo Munroe / Storm)
艾倫·斯坦佛( Aaron Stanford) ... 火人 (John Allerdyce / Pyro)
肖恩·阿什摩(Shawn Ashmore) ... 冰人 (Bobby Drake / Iceman)
麗貝卡-羅米金-斯塔莫斯(Rebecca Romijn-Stamos) ... 妖後(Mystique/Raven Darkholme)

導演:布萊恩·辛厄(Bryan Singer) 布雷特·拉特納( Brett Ratner)
種類:科幻片/ 動作/劇情

劇情簡介

在3套X戰警中,X戰警1是為了被大眾接納而戰,X戰警2是為了生命而戰,而X戰警3則是為了全球的變種人而戰.3套X-Men,3種主題,令人一看再看.
http://ke..com/edit/id=68978
X戰警1
與生俱來,他們就是一群具備特異功能的另類,在出生的時候每個人便帶有突變的基因,這使得每個人都能顯現出超乎人類想像的力量:鐳射眼(詹姆斯-馬斯登飾),兩眼發出的死光能夠在山體上打出一個洞;琴-葛雷(芬姬-贊臣飾),擅長瞬間移動和心靈感應;還有暴風女(哈里-貝瑞飾),她能夠控制天象,呼風喚雨。
在這個到處充滿著仇恨和偏見的人類主宰的世界裡,他們是變種,是另類,是一群怪物。一些人害怕他們,厭惡他們,拒絕接受他們,一心只想將他們趕出人類的視野。參議員羅伯特-凱利(布魯斯-戴維森)正是這樣一位「誹謗者」,這位職業政客想通過立法來揭露這些「危險」的異種人。在他認為,由於社會對異種人知之甚少,異種人和他們許許多多的同類才能得以生存。
在人類最著名的特異功能大師查爾斯-澤維爾教授(帕特里克-斯圖爾特飾)的帶領下,這些天才的另類學生總算懂得了如何為人類的利益而控制各自的非凡本領。他們的目標是要為了保衛這個害怕他們的世界而戰斗。
又有兩個新的成員加入教授的麾下:金鋼狼(修-傑克曼飾),一個孤獨的戰斗機器,他有超強的自我恢復能力,有一對收縮自如的合金鋼爪和一副暴躁的脾氣。另一個是小淘氣(安娜-帕奎因飾),一個令人驚奇的小女孩,只要接觸對方,她就能吸收對方的記憶和能量。
教授的「X戰警」不久就發現他們已捲入了一場艱苦的戰斗,對手是澤維爾教授過去在大學里的同事和朋友萬磁王(依安-麥克萊恩),他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異種人之一。他堅信異種人和人類根本不可能和平共處,只有異種人才應該是這個世界未來的統治者。他和他的邪惡的追隨者們發誓,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看看他們都是誰吧!劍齒虎(泰勒-馬勒飾);變形魔女(麗貝卡-羅米金-斯塔莫斯飾)和有些近視的癩蛤蟆(瑞-帕克飾),他們的黑手不僅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也包括其它異種人。為了保護自己和人類,X戰警只有一條路--戰斗到底!

X戰警2
故事開場緊接著第一集的結尾,「金剛狼」羅根為了找回自己過去的記憶離開了X教授的學校,隱姓埋名前往艾卡里湖(Akali Lake)工業中心;另一邊,人類議會正忙於重建在變種人大戰中受到重創的自由女神像;萬磁王則繼續在X教授精心打造的塑料監獄中服刑。從表面上看這個世界似乎漸漸回復了正常,但是X戰警們沒有察覺到,在這個世界的黑暗深處,新的陰謀正在悄悄臨近。

對於變種人來說,平靜的日子並從來都難以長久。在一次針對美國總統的驚天刺殺行動中,具有瞬間移動和隱性能力的新類型變種人--藍魔鬼(Nightcrawler)的現身,不但再度引起政府和社會上對變種人的抵觸情緒,更掀起了一場來勢洶洶動機不純的反變種人運動。在白宮內,一向敵視變種人威廉·史崔克將軍與參議員羅伯特·凱利,正與總統籌劃展開針對變種人總部X學院的武力行動。而總統身邊的助手,秘密化名安妮·瑞諾德斯(Anne Reynolds)的變種人--死亡女,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打算。

X教授這邊,金剛狼在艾卡里湖的調查一無所獲,只有先返回X學院助陣;而具有操縱火焰能力的新X戰警火人(Pyro)登場,也令X戰警們士氣大振。集合了力量的X教授希望通過自己的超能力,找到刺殺總統的新類型變種人藍魔鬼。但是,藍魔鬼的特殊能力使他散發出的變種人信號非常微弱,連X教授也無法找到他的確切位置,只能模糊地感覺到其人應該身處波士頓附近。

為了確認藍魔鬼的行蹤,X教授派出暴風女和琴葛蕾博士,前往波士頓進一步調查。但所有人都沒料到,史崔克將軍的特種部隊抓住機會乘虛而入,發動奇襲重創了X學院,不但放走了萬磁王,還逮捕了X學院中的學生並控制住了X教授。在沖突中,金剛狼與史崔克將軍的交鋒,令金剛狼察覺到史崔克將軍與自己過去的記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是記憶碎片的沖擊卻使金剛狼陷入記憶深處的混亂而失去了戰鬥力,直到小淘氣、冰人、和火人趕來相救,才使他得以逃離險境。但是,自以為躲過一劫的X戰警們卻還沒有意識到,史崔克將軍的真正目標並不是學院中的學生,而是X教授所使用的,可以找到世界上每一個變種人的X主腦(Cerebro)!

史崔克將軍的兒子傑森(Jason)也是一名變種人,並曾在X學院中學習,代號「變種人143」,特有的意識操縱能力與X教授頗有淵源。但是,史崔克將軍的邪惡野心卻妄圖利用自己兒子的超能力操縱X教授,控制X主腦來向世界各地的變種人發動腦波攻擊。

與此同時,金剛狼等人與琴葛蕾博士和暴風女在波士頓匯合,並且成功招募了藍魔鬼,使X戰警的隊伍中又多了一名強有力的成員。重獲新生的X戰警們來到冰人的家中,准備稍作休整。但是,冰人的家人卻可恥地背叛了自己的孩子,向政府報警而因此引來了軍方的圍堵,甚至連X戰警乘坐的X戰機也被軍機擊落!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感受到史崔克威脅的萬磁王在緊要關頭出現,令人意外地出手救下X戰警,並且建議X戰警與自己展開合作,共同對抗變種人共同的敵人--史崔克。

艱苦的大決戰到來了,所有的X戰警一同駕機奔赴史崔克將軍的老巢--坐落在艾卡里湖工業中心的秘密基地。一場空前慘烈的惡仗打響了......

X戰警3
界聞名的沃森頓公司終於研製出了治療「變種基因」的葯物,變種人終於第一次有了自主選擇命運的權利:或是放棄超能力,成為真正的人類;或是拒絕接受「治療」,保持獨特的變種能力,繼續隔絕成為異類。然而,選擇與否已經不再自由,在軍方科學家的離間之下,人類對變種人的害怕與憎恨超乎想像,「和平至上」的X教授和身懷絕技的X特警們也在喪失能力的威脅下無法抉擇。X戰警3
而一心企圖令變種人稱霸世界的萬磁王,則覺得這退無可退的境地是最好的機會,擺脫囚禁後變得格外強大、狡猾的他,吸收了龐大的新鮮力量,召集成威力無比的變種軍隊,准備毀滅沃森頓公司,進而讓人類稱臣。史無前例的人種之戰一觸即發!
X戰警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這場矛盾對抗,然而,他們將面對的卻不僅僅是害怕和憎恨他們的人類、自己內心的掙扎和萬磁王的誘惑,還有死而復生的琴格雷--他們具有心電感應、隔空取物和瞬間移動等非攻擊型能力的X戰警同伴。死裡逃生之後性格開始狂亂分裂的「黑鳳凰」,徹底成為了黑暗皇後,被萬磁王招自麾下的她,將會毀滅所有阻擋她去路的事物。面對人類、變種人甚至是世界的毀滅,X戰警們無路可退……

內幕大解構

22個秘密
1.《X戰警》是驚奇漫畫最成功的一部。
2.《X戰警》傳聞拍電影版已傳足20年,不過拍板正式開拍還是在6年前。
3.《X戰警》最初至少有6個電影劇本草稿,撰寫的編劇包括來自《角鬥士》《七宗罪》等。
4.《X戰警》內共有500個特技效果,但導演布萊恩-辛格卻堅持這不是一部「動作片」。
5.雖然《X戰警》拍攝過程極度保密,但仍有不少小道消息流傳於網上,有網頁製作人更僱用「間諜」秘密采訪,或「懸紅」提供該片的內幕消息。
6.本片為《X戰警》的第一個電影版本,其實福克斯公司已於1992年製作了該片的卡通片集。
7.《X戰警》製作費用高達7500萬美元,但它仍不算是最貴的漫畫電影,當年喬治-克魯尼主演的《蝙蝠俠與羅賓》製作費就足足是該片的兩倍。
8.扮演主角「狼人」的休-傑克曼其實只是第二人選,最初導演找來《職業特工隊2》的奸角道格里-斯科特,但道格里錯失了機會。而女主角暴風女神,一開始導演非常喜愛Angela Bassett,而X迷也熱烈擁載她,但因不明原因,Angela Bassett錯失了機會,暴風女神一角在1999年6月終定了由哈里-貝莉飾演。
9.由於《X戰警》漫畫獲得太多Fans愛戴,電影當然招來不少挑剔,例如:「狼人」戰衣不應由本來的黃、藍色變成黑色;成熟貌美的「獨行女俠」不應讓「靚妹」安娜-帕奎因演出;「靈鳥」電影版女角費克-簡森前額少了綹紅發等等。不過Fans抗議得最厲害的當然是飾演「暴風女神」哈利-拜瑞的長白假發,被投訴「假得極不自然」。
10.「妖後」能變形當然可怕,不過據飾演此角的瑞貝卡表示,最可怕還是在拍攝之前,除了要花數小時將身體畫上藍色外,還要由工作人員將90塊碎膠布貼在身上。
11.本片中飾演大奸角「萬磁王」的伊安-麥克萊恩其實與導演布萊恩-辛格早於《Apt Pupil》一片中合作,伊安飾演納粹軍官。而二人再度合作的本片中,伊安又飾演壞蛋首領,不過無獨有偶,「萬磁王」是納粹集中營的遺孤,你說巧不巧。
12.由瘦弱的伊安飾演大奸角「萬磁王」,為免穿起戰衣時顯得不夠武氣,故此他需要穿上一些「肌肉衣」,令自己的肩膀、胸膛及手臂看來更粗點。
13.原以為「鐳射眼」戴起個紅色液晶體眼鏡真有型,其實他戴上眼鏡後視線受阻,在片場行走還要人攙扶。
14.雖然演員在銀幕下相處愉快,不過飾演主角「狼人」的休-傑克曼,在台下就拒絕與戲中飾演強敵「劍齒虎」的泰勒-曼恩運動或健身,說是要保持那種「較量的感覺」。
15.電影中各演員所穿的戰衣皆由厚厚的黑皮所制,密不透氣,主角「狼人」休-傑克曼就曾拍了幾場動作戲,翻了幾個跟頭之後中暑暈倒。
16.各大《X戰警》漫畫迷對於電影版極為期待,皆因原作者斯坦-李將在片中粉墨登場,客串一個賣熱狗的小販。
17.原以為「劍齒虎」只需加兩只尖牙就行了,其實飾演此角的泰勒-曼恩還要戴著個巨型的假「前額」,並需穿上一對四寸高跟鞋。
18.原來《X戰警》曾與《星際旅行》(Star Trek)中的人物相遇,第一次是在《X戰警》漫畫中,講述變種英雄聯同《星》艦隊隊員合作;第二次則是在《星際旅行》出版的《Planet X》中,講述X教授及朴克隊長(Captain Picard)一行人等相遇。如果拍成電影版,那帕特里克-斯圖爾特豈不要一人分飾兩角?
19.《X戰警》漫畫風行了37年,書中總共出現了34個變種人。由於此次的電影版內只能出現10個主角,有不少Fans就抗議其他受歡迎人物,如「幻影貓」(Shadowcat)及「銀匠」(Colossus)只有等續集才有出場機會了。
20.基於美國《X》迷的狂熱,事實上電影未上映,眾位監制及電影公司已有開拍續集的打算,並計劃加入更多人物。-Chibi
21.哈里-貝莉憑X-Men勝了不少名聲,雖然在X1及X2未擔正,但名氣卻勝女主角安娜·帕奎因及芬姬-贊臣一半有多。
22.小道消息指:當初FOX找哈里-貝莉為暴風女神是貪她的美貌比Angela Bassett更漂亮,但薪金更便宜。可惜2001年哈里-貝莉榮升第74屆奧斯卡影後,身價狂升,但卻不能突然更換女主角,所以忍痛附她比全劇演員更高的薪金,並特意設計3場讓暴風女神控制天氣的好機會。

製作內幕
早於1963年,驚奇漫畫(Marvel Comics)出版社總編斯坦-李(Stan Lee)創作了《X戰警》漫畫及眾多的英雄人物。像《超人》、《蜘蛛俠》等一樣,《X戰警》亦是一群擁有強大超能力的英雄,他們在對抗大壞蛋之餘,本身經歷亦因與常人不同,且充滿悲劇性。
2000年電影版《X戰警》經過了數年的籌備,其實早在6年前,本片監制羅蘭-舒樂-當拿(Lauren Shuler Donner)已有意將這部大受歡迎的漫畫搬上銀幕。1998年,福克斯電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集齊人馬,包括《非常嫌疑犯》導演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蝙蝠俠歸來》視覺效果指導麥克爾-芬克(Michael Fink)開始《X戰警》的製作。而港產武術指導,曾拍攝《黑客帝國》、《羅密歐必死》(Romeo Must Die)的袁和平亦有份參與,可算是為港人爭光。
耗資7500萬美元製作的《X戰警》,除了動用大量電腦特技外,花費巨資製造了多個不同的場景,數目竟多達80個之多,而負責製作布景的工作人員就多達200個,他們營造的場景就包括伊麗莎白時代城堡、德軍軍營、印第安人村,及忠奸各方的巨型基地。其中最高難度的,便是製造萬磁王的地下堡壘。曾獲提名奧斯卡最佳製作設計的約翰-梅爾(John Myhre)表示:「這個堡壘除用了沉甸甸的金屬外,整個基地都由水包圍。我們先在場景鋪滿瀝青,再製造一條護城河,灌注10寸高的水,我們有時都要站在水中拍攝!」
單是場景已經這么厲害,難怪當風行了接近38年的《X戰警》,在傳出製作電影版的消息後,即為各《X》迷熱烈追捧,除網友秘密報道《X戰警》小道消息外,美國電影雜志《首映》更專程為《X戰警》上映而製作三個封面的特刊號。另外,由於《X戰警》於美國的上映日期為7月14日,而澳洲則是7月13日,有《X》迷為了先睹為快,更不惜搭飛機到澳洲搶先觀看《X戰警》,務求快人一步!

Ⅳ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美國動作片是哪部為什麼

我認為最好看的美國動作片非《蜘蛛俠》(老版)莫屬。

雖然蜘蛛俠系列在近幾年又有兩次重啟,憂郁的彼得帕克也改頭換面成了愛說笑的話癆蜘蛛俠,雖然以現在的技術製作出了場面與特效都遠高於老版蜘蛛俠的電影,並且現在的蜘蛛俠甚至更還原原作的青春可愛,可是對於大部分90後觀眾來說,老版蜘蛛俠才是最珍貴的童年回憶,由托比馬奎爾扮演的彼得帕克才是真正的蜘蛛俠。

Ⅳ 介紹幾部哥特風格的電影

驚情四百年
這是一部陰森詭異的吸血鬼傳說,同時也是一個凄美感傷的愛情故事。
公元1462年,土耳其人入侵君士坦丁堡,並威脅到整個基督教。羅馬尼亞大將軍德古拉伯爵(加里•奧德曼 飾)臨危受命征討,不料就在他獲勝之時,城內謠言四起, 盛傳他已戰死沙場。他的妻子伊麗莎白(薇諾娜•賴德 飾)因悲痛欲絕而投河自殺,班師回朝的德古拉看到的只是妻子的屍體。由此他遷怒於上帝,從而化身投入邪惡勢力,以吸食鮮血延續生命,成了一個不死的吸血僵屍。
四百年後,故事輾轉到了1897年的倫敦,年輕律師強•納生(基努•里維斯 飾)受命到羅馬尼亞特蘭斯瓦尼亞屬地的德古拉家族城堡去辦理這位貴族後裔在倫敦的地產手續。為此,他將與未婚妻——美麗的美娜(薇諾娜•賴德 飾)分離。德古拉城堡的主人公正是已化為吸血鬼的德古拉伯爵,他發現美娜與伊麗莎白驚人相象,認為美娜就是莉莎的轉世再生。他決定找到美娜,找回那一份遺失了四百年的真愛。他將約拿囚禁在城堡之中,帶上成箱子的故鄉泥土:這是他力量的源泉,乘船一路呼風喚雨來到倫敦。他的到來復甦了倫敦的黑暗力量。吸血蝙蝠與狼人醒了,倫敦處於一種神秘的恐怖之中。而美娜卻總在冥冥之中聽到一種心靈的神秘的召喚,在恐懼中又帶有一種強烈的嚮往...

理發師陶德
受法官塔萍(阿倫`瑞克曼)陷害,被迫流放他鄉15年的陶德(約翰尼`德普)回到倫敦後,滿心的怒火,只想復仇。他的妻子露西(勞拉`凱利)已經不知所蹤,而女兒喬安娜(珍妮`懷森納)則被塔萍作為養女囚禁在深宅大院里。
陶德遇到了餡餅店老闆娘洛薇特夫人(海倫娜`卡特),也是一直愛戀他的女人。在餡餅店樓上,陶德重新開張了他的理發店。漸漸的餡餅的生意好了起來,只是煙筒里不斷冒出惡臭的黑煙。理發店的客人也很多,卻很少見到有人走出來。那裡,陶德一直在等著法官塔萍的到來。

亞當斯一家 / 阿達一族
亞當斯庄園里住著一個典型哥特式家庭。戈梅斯(勞爾·朱力亞 Raul Julia飾)和妻子(安傑麗卡·休斯頓 Anjelica Huston飾)終年生活在這里,到處彌漫陰郁腐敗的氣息。二人感情如蜜,有一雙喜歡玩謀殺游戲的兒女。戈梅斯的心裡,卻埋藏著一個傷疤。那就是他曾經和哥哥費斯特失和,費斯特已經失蹤25年,戈梅特仍然放不下對哥哥的惦念。
一心要奪取亞當斯庄園和這里的財富的母親有一個兒子戈登(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Christopher Lloyd飾),貌相跟費斯特相向。於是,一場陰謀上演了,她教唆戈登佯裝費斯特潛入亞當斯庄園,利用戈梅斯的兄弟情一步一步地奪取庄園。

黑夜傳說
地球上一直存在著一個黑暗的地下世界。那裡,兩大種族――吸血鬼和狼人――在斗得你死我活,每一方都以消滅對方種族為最終目標。
一次,吸血鬼族的「月神」西麗妮(凱特•貝金賽爾 Kate Beckinsale 飾)在追殺幾個落敗的狼人時發現,狼人正在密謀綁架人類的一名醫生麥克爾(斯科特•斯比德曼 Scott Speedman 飾)。心知狼人必有所圖,西麗妮獨自前往狼窩查探。不料中了狼人的埋伏,身負重傷之際幸得麥克爾相救。在麥克爾送西麗妮回吸血鬼營地的途中,他意外被一隻吸血鬼咬傷了,由此揭開了麥克爾的身世之謎和狼人的陰謀……

斷頭谷
十八世紀末期的紐約,警察們還延用古老的辦案方式,對罪犯刑訊逼供,年青的警察伊卡布·克瑞恩(約翰尼·戴普 飾)篤信科學的辦案方式,因此受到市內同行的排擠,被派到一個叫斷頭谷的小鎮辦理一起連環兇殺案。
斷頭谷一直流傳著關於「無頭騎士」的傳說,據說,他是因為嗜血而戰的黑森林僱傭軍,被敵人割去頭顱後,他的孤魂一直在斷頭谷游盪,在月黑風高之夜,他會騎著快馬、 拿著大斧將經過此地的行人的頭顱割下。兩個月內,小鎮中已經三個人慘遭毒手。
克瑞恩住進了當地富豪范塔索(邁克爾·甘伯恩 飾)家中,他對「無頭騎士」的傳說不以為然,但是,又有人接二連三的死去,他還親眼目睹了「無頭騎士」砍掉小鎮治安官的頭顱,他不得不相信傳說的存在,也堅定了要查出真相的決心。

烏鴉
相傳,烏鴉能帶領人的靈魂穿越陰陽。於是,一個傳奇故事就此展開。一個不詳的夜晚,搖滾歌手埃里克(李國豪 飾)和他的未婚妻在街頭遭到當地的惡棍殺害。整整一年後,憑借著烏鴉的指引,埃里克的靈魂從陰曹地府回到了人間,他又重新復活了!復活後的埃里克擁有著超自然的力量,而他的身邊總是出沒著一隻黑烏鴉。埃里克開始了他的漫長的復仇之路!

魔咒女王
傳說中的吸血鬼里斯特從幾十年的長眠中蘇醒,他決定不再屈尊於陰暗之中,而要像人一樣生活在陽光照耀之下。於是他憑借著吸血鬼特有的迷人魅力與孑孓的氣質,成為了一個偶像級的搖滾明星,並用他的音樂喚醒了在北極冰窖中已經沉睡近6000年的吸血鬼女王--來自埃及的阿卡沙。阿卡沙女王是吸血鬼的祖先,已經在地下蟄伏了數十個世紀,一直伺機統治世界。蘇醒後的吸血鬼女王不僅立刻展開了一場向舊日仇人報復的計劃,而且更一心想與身邊的里斯特一道主宰地球,將人間變為地獄。可是另一方面,吸血鬼獵人傑西·瑞薇絲卻鬼使神差地愛上了風度翩翩的里斯特,展開了一段孽緣。里斯特會作出什麼樣的選擇?冷酷無情的吸血鬼女王阿卡沙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真是想一想就可以令人汗毛倒豎。

Ⅵ 80年代的一部歐美電影的中英文的名稱,男主角是個黑人

片 名: Brewster's Millions

譯 名: 釀酒師的百萬橫財

導 演: ( 沃爾特·希爾 Walter Hill )

主 演: ( Richard Pryor) (約翰·坎迪 John Candy) (羅內蒂·麥基 Lonette McKee) (斯蒂芬·科林斯 Stephen Collins) (傑瑞·奧巴赫 Jerry Orbach) ( Pat Hingle)

上 映: 1985年05月22日

劇情介紹:

導演沃爾特.希爾以《四十八小時》等警匪動作片聞名影壇,本片是他其它風格的嘗試,在美國上映相當賣座。男主角理查德.普賴爾,十年前以《銀星號大血案》成名,至今仍是美國首屈一指的黑人諧星。此片中他扮演一個二流棒球運動員蒙弟,當他最窮困潦倒時,舅父的三億美元遺產從天而降,只要他在一個月內先將三千萬美元花掉就可繼承,於是種種五花八門的花錢方法陸續粉墨登場。本片的故事猶如一個現代童話,對現代人的金錢觀念進行了嘲諷,其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是蒙弟一擲千金參加紐約州長竟選,但竟選標語卻是「誰也不要選",對金錢賄賂選舉的丑惡現象諷刺鞭撻得淋漓盡致。

閱讀全文

與出現在歐美電影的粉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風雲背景音樂插曲 瀏覽:824
電影解說恐怖片第一名 瀏覽:745
深水吃人的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89
搶花炮電影觀後感 瀏覽:148
表弟2016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34
春節檔翻拍電影有哪些 瀏覽:337
女生格鬥動作電影 瀏覽:94
1314視頻在線土豆電影網 瀏覽:950
虐妻電影網盤 瀏覽:130
法國烏鴉電影 瀏覽:658
歐美三連踢的叫什麼電影 瀏覽:107
美國電影成本版 瀏覽:671
國外中東電影 瀏覽:7
3高清電影網 瀏覽:760
反潛戰電影推薦 瀏覽:901
韓國電影毒死 瀏覽:304
法國電影餅干magnet 瀏覽:502
好看動作的電影排行榜 瀏覽:638
有一個電影用水罐日本 瀏覽:854
第四屆蘇聯莫斯科電影節大獎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