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法國俄羅斯合拍音樂電影

法國俄羅斯合拍音樂電影

發布時間:2023-08-15 16:09:46

㈠ 有關音樂體裁好看的外國電影,越多越好

《莫扎特傳》(阿馬迪斯)(Amadeus )
《春天交響曲》(舒曼傳)
《夢幻曲》克拉拉和舒曼……
《舒曼情史》
《愛情之歌》(Song of love)克拉拉和她丈夫羅伯特舒曼及和她的密友勃拉姆斯的關系。
《不朽真情》,也叫《永遠的愛人》(Immortal Beloved)(貝多芬傳)
《復制貝多芬》,《安娜日記》(巴赫傳)
《狂戀大提琴》,又叫《她比煙花寂寞 》(杜普蕾傳)
《指揮家的抉擇》(富特文格勒傳)
《悲情俄羅斯》(柴可夫斯基傳)
《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翠堤春曉》(約翰·施特勞斯傳)
《反對斯大林》(肖斯塔科維齊傳)
《沒有終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講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戀情
《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也叫《藍色樂章》,介紹肖邦生平的
《法利內里》,主要是介紹17世紀閹人歌手的影片,興趣因人而異
《鋼琴師》,《鋼琴家》THE PLANIST 鋼琴戰曲 ,描寫二戰時的優秀電影。
《紅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 ,記載了一把極具傳奇色彩的小提琴曾經歷300年的風霜
《海上鋼琴師》 the legend of 1900's,經典的不用介紹
《閃亮的風采》(Shine)鋼琴家大衛·海爾夫戈特真實的一生
《鋼琴課》(Piano Lesson) 又稱《鋼琴別戀》,一部幾乎堪稱完美的女性電影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電影版
《作曲家埃爾加》
《夜半歌聲》
《音樂之聲》
《音比天高》
《樂鼓熱線 》
《夢幻女郎》《追夢女郎》以60年代美國的女子三重唱組合-The Supreme作為藍本而改編的
《放牛班的春天》
《貝隆夫人》(艾薇塔),描寫阿根廷國母貝隆夫人的音樂劇。
《野狼俱樂部》主題曲很好聽啊
《玫瑰人生》描寫法國著名女歌手伊迪絲·琵雅芙坎坷而璀璨一生的傳記片
《交響情人夢 》動漫
《想飛的鋼琴少年》
《黑暗中的舞者》冰島歌手比約克演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電影
《松子不幸的一生》電影版
《紅磨坊》超古老
《雨中曲》,經典的不用說
《Deep Blues》一部關於布魯斯音樂的記錄片
《雷》……這是關於美國靈魂樂之父雷.查爾斯(Ray Charles)的人物傳記影片。
《發膠》hairspray
《金牌製作人》(procers)
《歌舞青春》兩部
《理發師陶德》

㈡ 求電影,法國俄羅斯合拍的Svadba譯名《婚禮》《愛,婚了頭》,有資源的好心人共享

種子文件見附件,俄語原聲,外掛英西葡字幕。

㈢ 找一部電影,法國俄羅斯合拍的Svadba譯名《婚禮》《愛,婚了頭》,有資源的好心人共享一下吧

這個是法國網站 Svadba 視頻的鏈接 http://video.google.fr/videosearch?hl=fr&newwindow=1&q=Svadba&um=1&ie=UTF-8&sa=N&tab=wv#hl =fr&newwindow=1&q=Svadba&um=1&ie=UTF-8&sa=N&tab=wv&view=2&r=3

㈣ 求推薦一些背景為20世紀初的歐洲電影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Malèna(2000):這部電影的背景是1940年二戰期間,義大利剛剛參戰。瑪琳娜的丈夫尼諾·斯科迪亞(Nino Scordia)離開軍隊服役。瑪琳娜感到悲傷,並試圖應付她的損失,因為她剛搬到鎮上試圖處理這個美麗的女人誰得到了所有當地男人的關注和淫盪的目光,包括12歲的雷納托。然而,盡管村民們有閑言碎語,她仍然對丈夫忠心耿耿。一天,這位沉默寡言、美麗得令人分心的局外人得知她的丈夫被殺了。雷納托繼續看著她忍受著孤獨和悲傷。馬琳娜被鎮上的人和義大利村莊里那些沒有吸引力、嫉妒心強的女人們所迴避,她們開始相信她最壞的一面,僅僅是因為她的美麗......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1993):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連姆·尼森 Liam Neeson 飾)來到德軍統治下的克拉科夫,開設了一間搪瓷廠,生產軍需用品。憑著出眾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錢,辛德勒和德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他的工廠僱用猶太人工作,大發戰爭財。
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辛德勒目睹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賄賂軍官,讓自己的工廠成為集中營的附屬勞役營,在那些瘋狂屠殺的日子裡,他的工廠也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所。
1944年,德國戰敗前夕,屠殺猶太人的行動越發瘋狂,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盪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里,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不列顛之戰 Battle of Britain(1969):上世紀40年代初期,德國攻佔英國前夕,瑞士的里克特男爵向英國大使凱利建議採取和平態度,因為抵抗納粹無異於以卵擊石,而凱利卻拒絕接受他的建議,並宣稱英國將抗戰到底。英國當時的處境極其險惡,陸軍在剛剛結束的法蘭西戰役中損失慘重,英國本土僅剩下780門火炮、160門反坦克炮和200輛坦克。空軍也在戰役中受到重創,損失了約1000架飛機,犧牲了435名富有經驗的飛行員。英國皇家空軍上將道丁已經察覺到一場大戰迫在眉睫,他需要更多的飛機和飛行員。不久之後,丘吉爾首相宣布大不列顛之戰正式開戰。

遙遠的橋 A Bridge Too Far(1977):歐戰尾聲,盟軍上下逐漸彌漫著樂觀的情緒。為了提前結束戰爭,各地盟軍將領認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提早直搗柏林結束戰爭。於是輕率地將大批傘兵空投在德軍營地背後,去攻佔阿納姆的那座橫跨萊茵河的大橋。不料遭遇德軍的頑強抵抗,盟軍付出了傷亡慘重的代價。這場堪稱二戰中最具戲劇性的戰役,終以盟軍的慘痛失敗而告終。
由奧斯卡金像獎得獎導演理查德·阿滕伯勒執導的戰爭巨片《遙遠的橋》,根據科尼利厄斯·瑞恩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影片表現和謳歌了盟軍在二戰中浴血奮戰的斗爭精神,被譽為電影史上的超級戰爭巨片。本片的明星陣容空前強大,聚集了諸如詹姆斯·卡恩、邁克爾·凱恩、肖恩·康納利、羅伯特·雷德福、安東尼·霍普金斯等數國的數十位明星。本片榮獲1978年第3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攝影、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聲等多項大獎與提名。

德國好人 The Good German(2006):傑克(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飾)是一名來自美國的戰地記者,充滿了鮮血和硝煙的一戰結束後,傑克終於能夠重新回到前線,報道波茨坦會議的相關新聞。不過,傑克此行還有另外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尋找與他曾經有過一段短暫情緣的德國女子萊娜(凱特·布蘭切特 Cate Blanchett 飾)。奇跡般地,傑克和萊娜重逢了,之後,傑克得知萊娜那失蹤已久的丈夫艾米爾(克里斯蒂安·奧利佛 Christian Oliver 飾)被捲入了復雜的政治斗爭之中。
一名美國士兵被槍殺的案件讓傑克意識到事情必有蹊蹺,他幾次想要調查,卻遭到了軍方的阻撓和警告。與此同時,傑克的好友帕特里克上尉(托比·馬奎爾 Tobey Maguire 飾)所表現出的異常舉動亦傳達出了某些秘密的訊息。

㈤ 有什麼關於小提琴的經典電影啊

1.紅色小提琴
三百年來,一把紅色小提琴在數個國家流浪,與數人的命運緊緊相牽。彷彿有某種魔咒,讓人們為這把琴瘋狂著迷。
小提琴的製造者,是十七世紀義大利的樂器大師(卡路•施齊Carlo Cecchi 飾 )。妻兒死去,難抑悲傷的他,把愛人的血塗在小提琴上,從此琴就輾轉流落到了奧地利。一個練琴的小男孩為了這把琴痴迷,直至倒落在舞台上。
小提琴的流浪從未間斷,從盜墓者,到吉普賽人,到為之自殺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間上海的一位音樂老師。這期間,無論擁有者是否明白小提琴真正價值,都逃不出它的魔力。終於,有鑒別專家知道了小提琴的秘密——它的外殼染著三個世紀前一位大師的血和淚。

2.今生情未了
法國片《Un coeur en hiver》,按本意大約譯作《冬之心》,中文又譯《郎心似鐵》或者《今生情未了》。覺得譯得不準,照我說,不如譯成《今生情了了》。女主角是個小提琴家,美麗自負。男主角是修補小提琴的行家。他幫她修琴。他去看她排練拉威爾的作品,被她迷住,也許是被她的音樂迷住。 她知道他們彼此喜歡。

3.和你在一起
普通百姓劉成(劉佩琦)為讓從小拉小提琴的兒子劉小春(唐韻)的小提琴技藝有較大提升,帶著他從江南來到北京,拜了性格怪異的江老師(王志文)為師,在學習過程中,劉小春逐漸與江老師成為忘年好友。風情萬種的莉莉(陳紅)與劉成父子倆住得很近,她讓劉小春逐漸萌發生出莫名的愛戀。

4.夢幻街少女
正在讀初三的月島滴滴是一個喜歡看書的女孩,她每次都能在借書卡上看到一個叫天澤聖司名字,因此她對這個人充滿了好奇。
滴滴一直喜歡寫詩,有一天她跟好友夕子在討論寫詩的事,夕子告訴滴滴自己收到了情書,但事實上夕子已有了喜歡的人。更沒有想到的是,夕子喜歡的杉村喜歡的是滴滴,滴滴一時間感到十分困惑。
滴滴無意中來到了一個小店,原來店主是聖司的爺爺。認識了聖司之後,聽到了聖司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之後,也激發了滴滴對自己理想的追求之念。當聖司離開了到義大利學習做小提琴時,滴滴決定要專心寫作。當滴滴完成了作品之後,她發現原來自己高估了自己,就這樣她選擇繼續考高中,這時她非常想念聖司。
一天凌晨,她站到窗邊,突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5.卡車上掉下的小提琴
下崗工人胡佐衡在路邊撿到一把小提琴後,突然萌發了學琴的念頭,隨後便一發不可收地痴迷於練琴.面對家人、同事、鄰居的疑惑不解、冷嘲熱諷乃至激烈反對,他仍樂詞不疲。在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少年宮老師的幫助下,他的琴藝有了進步,而周圍人也漸漸開始理解他。
本片風格頗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偷自行車的人》,它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下崗工人胡佐衡在路邊意外撿到一把小提琴後發生的一連串故事。胡佐衡拿著沒人認領的小提琴,突然萌發了到少年宮學琴的念頭,隨後便一發不可收……

6.梅紐因-世紀小提琴
法國小提琴家與音樂紀錄片導演布魯諾·蒙桑容的作品,風格相當接近他在兩年後拍攝的《里赫特:謎》www.douban.com/subject/1828568/,由傳主面對鏡頭,講述他的音樂人生,穿插大量紀錄片影片鏡頭。

7.小提琴與壓路機
一個壓路機司機與一個小提琴琴童的短暫友誼.

㈥ 電影《鋼的琴》觀後感

《鋼的琴》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艱苦努力,最後通過身邊朋友的幫助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通過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和友情。接下來我搜集了電影《鋼的琴》觀後感,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電影《鋼的琴》觀後感

九十年代北方的重工業城市,破舊的鋼鐵廠,蕭瑟的街道,黃昏時緩緩開過的火車,甚至是那兩個陪伴了幾代人、一直豎立著的、不停往外排煙的煙囪都在無時無刻的渲染著一種衰敗落魄的氛圍。故事以葬禮開頭,以小元彈著陳桂林做出來的鋼的琴結束,發生在萬物凋零的冬季。整個影片和這個落魄的城市一樣低沉,為數不多的笑點都讓人隱隱地透著點心酸。

看完《鋼的琴》後,對陳桂林的印象是驚訝的。他會彈琴,雖然自己沒有條件,也在盡力滿足女兒小元的興趣愛好;在所有人都在簽字反對炸煙囪的時候,他能獨辟蹊徑,想出一個看似不可思議卻又貌似可行的辦法,盡管到最後煙囪還是沒能留下;在四處借錢碰壁之後,他在圖書館查閱書籍,召集好友,決定自己做出一台鋼琴,讓女兒留在自己身邊。作為一名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下崗工人,他給人的感覺是成熟,先進,前衛並且敢想敢做的,與同時代的其他工人是不同的。

電影中陳桂林帶著女兒在朋友家練琴,被幾位女老師嚴令禁止。身為老師,卻不能理解一個孩子對鋼琴的熱愛和一個父親對女兒的父愛;身為女兒,卻對愛她的父親說誰給她買琴就跟誰這樣的話。

偷琴失敗後,陳桂林在黑暗中、燈光下、抽著煙、飄著雪、彈鋼琴。那好像是陳桂林的最後一絲希望破滅後的心理狀態,他沒錢也沒辦法給小元一架鋼琴。

小元親媽來看小元,給小元買了很多東西,小元問他怎麼想的時候,陳桂林激動到把小元趕出去並且把之前自己用木板做的鋼琴都推翻踢毀。此時的陳桂林該是在生氣小元的要求,更氣憤自己的無能為力。

……

這些情節都能夠讓觀眾輕易的感受到陳桂林對女兒的愛,為了留下小元而做出的努力。

影片里對城市環境的鏡頭的刻畫也毫不吝嗇,一群人在倒塌的樓房上、臟亂的鋼廠里、枯黃的早木中忙活著自己的事情,反襯出在這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們有條不紊地做著自己不平凡的事情,而讓人生出一種敬佩的感情。最後鋼琴成功造出來了,陳桂林卻主動放棄了小元的撫養權,而那兩根煙囪,最終也還是沒能留下來。結局或許是悲傷的,但是從整個電影的基調來看,這樣的結尾又不讓人覺得意外而且容易讓人接受。

也許對陳桂林來說,套用汪工說的話:如果我們成功,他將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失敗,他將會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篇二:電影《鋼的琴》觀後感

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唱著兒歌:「好爸爸壞爸爸」,長大了學習了理財書籍:「窮爸爸富爸爸」。原來爸爸有很多種,他們對孩子「愛的方式」也不一樣,不管是怎麼樣的爸爸,他們的愛也許愛會創造奇跡……

突然發現音樂是如此的美好啊。音樂的世界裡,沒有歧視,人人平等……農民有音樂,軍人也有音樂,工人有音樂,藝人有音樂,乞討者也有音樂……ktv里有音樂,田野里有音樂,草原上有音樂,工地上有音樂……人們開心的時候有音樂,難過的時候也有音樂……音樂是無處不在的,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個角落……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這么多人都喜歡音樂的原因吧,她像水一樣無私滲透進每一個人的靈魂,是屬於生命的禮物……

只可惜,一旦美好的事物施加了理想的.重量,似乎就悲催起來。如懷抱著一夜成名理想的流浪歌手,這幾乎是一種危險的做法,一旦為你的好愛施加各種艱難險阻的壓力,幾乎會毀掉你的愛好,你也許在也不會拿起你心愛的吉他如痴如醉的彈唱了,如同影片的最後,鋼琴聲響起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卻沒有成功了的喜悅……

城市裡的流浪歌手,狼狽畫家,景德鎮的陶藝家,其他流浪的藝術家……

有理想,有寄託,有為之奮斗的目標,生活就是美的,是令人欽慕的…… 更重要的是"藝術",也能讓別人的生活更美好。

可是,爸爸將理想寄託給兒子,兒子將理想寄託給孫女……一個理想需要世世代代完成嗎?……我真不知道。也許此類文藝片看太多了,悲催到覺得為固執的理想付出似乎不太值得?學「海上鋼琴師」自彈自唱,自我陶醉,沒有壓力,有什麼不好?是不是人們都有著「被認同,被認可,被欣賞的需求,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呢?」

總是讓我最欣賞的是:一些人過著艱難的日子的人們,卻在某些當下,放下一切窮開心的樂呵傻勁:「似乎這個世界並沒有叫做困難的事情」,人也許就應該有著自娛自樂,面對生活的樂觀精神。

片子里重復說過一句話:「解放自己要先解放思想。」

也有另外一句話:「我們總要試著做點什麼。如果我們成功,他將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失敗,他將會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悠揚的琴聲透著憂傷……不管怎麼說,生活都還是要繼續的……

篇三:電影《鋼的琴》觀後感

從小也是成長在工廠里,雖然沒有那麼清晰的記憶,不過也挺喜歡工廠這個生活體的熱鬧!所以看了電影也有點小感觸。

一是父愛如山,哪怕是再苦再累,也將女兒的需求看得很重要。也許有寄託自己鋼琴夢的原因,也許有和老婆賭氣爭孩子的原因,但是不管怎樣,對比現在的孩子父母桂林的父愛也是值得感動的。

二是桂林的一幫朋友,都是工廠曾經的精英,各有一手絕活,可惜工廠倒閉後無法找到合適自己的定位或者工作,只是為了生活而掙扎。直到桂林請求他們幫忙,他們才想起了自己的手藝,就算不是轟轟烈烈的事業,他們也願意默默付出,既是對朋友的支持,也是對過往的追憶!都是各有絕學,但是他們沒有11羅漢的機遇,他們僅僅需要為自己證明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是桂林老婆和女兒的冷漠,對比秦海璐的善良。桂林老婆為了更好的物質放棄桂林可惜理解,但是桂林女兒為了更好的物質居然跟丟棄自己裡面的母親越來越近真的是顛覆了我的三觀。但是反觀秦海璐對於桂林,可以盡其所能的給予幫助,也許骨子裡是欣賞甚至是愛慕,但是無條件的付出才是又一個讓人心動的場景。秦海璐和桂林妻女的反差深刻的揭示了被社會拋棄的產業工人和改革中「思想解放」的小部分人的巨大鴻溝,無論是生活上還是思想上。

一直聽說此片的口碑,直到昨日才有機會欣賞,票房的不佳不能掩蓋電影的優秀。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從中看到自己的感悟。

篇四:電影《鋼的琴》觀後感

《鋼的琴》是由張猛導演,、秦海璐、張申英、周逵主演的一部荒誕寫實主義的黑色幽默風文藝影片。與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風的表達方式不同,周的表現手法在於劇情的無厘頭反轉及誇張的表達,張的幽默在於台詞及音樂的包裝渲染。

該片主線是:鋼鐵廠退休工人陳桂林與妻子小菊離婚,兩人爭奪女兒的撫養權。女兒熱愛音樂與鋼琴,說:誰給她買鋼琴,她就跟誰。該片由:女兒學琴————陳為女兒用紙做琴—————借錢買琴————偷琴————造鋼琴,逐步展開。

輔線是:陳桂林與女友淑嫻(秦海璐飾)的愛情故事;胖頭與快手友情的破冰;汪工為保住鋼鐵廠煙囪而做的種種。

破舊的鋼鐵廠,銹跡斑斑的建築,撲面而來的年代感。懷舊的色調帶來視覺的渲染,營造出專屬於小人物的溫情與悲壯。

以俄羅斯音樂為主背景樂,將濃濃的年代感表現的淋漓盡致,導演開創性的將悲傷的劇情用激昂的俄羅斯音樂來黑色幽默化處理,使悲傷不再絕望反而變成一種釋然。有人疑惑:為什麼整部電影音樂主體是俄羅斯音樂? 這是因為在新中國建設初期,中蘇(俄羅斯前身)關系處於蜜月期蘇聯派了大量技術人員來中進行技術指導,幫助新中國重工業的發展。當時,人民對蘇聯普遍好感政府還開設俄語課程,以此來促進兩國交流與人才的流通。張猛以俄羅斯音樂為主體,不僅展現了那個年代俄羅斯對於新中國建設所存在的巨大影響力,更因音樂無國界,情感上極易產生同悲共喜的共鳴,增強了影片的文藝質感極大地提升了影片的欣賞價值。

「你要讓那兩根煙囪不被炸,那你就要讓人看到那不是兩根煙囪,這是兩根金條……。你哪怕弄成抽象的兩根筷子呢,那也是一個亮麗的風景線啊」(陳對汪工說)

「當有一天,聽說他要走時,我才意識到:原來他一直在我身邊」(汪工)

影片的台詞堪稱精品,大道理從小人物口中以或幽默或通俗的方式講出,不僅能讓普通觀眾有醍醐灌頂的透徹感,更能讓專業影評人和思想深度足夠的觀影者細細玩味兒文字活躍思想,與影片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切磋。

影片催淚的幾段情:親情篇:陳桂林為了圓女兒的鋼琴夢,和朋友們排除萬難的製造出一架鋼結構的鋼琴;愛情篇:淑嫻對陳桂林說:「你去偷琴我給你把風,你去買琴我給你墊錢,你整一幫人來給你做鋼琴,我好好的歌我不去唱,在這個破廠子里頭陪你瞎耽誤工夫,還得給你們整飯吃」;友情篇:季哥為幫助陳桂林完成荒誕的造琴夢,撇下自己的賣廢鋼鐵事業,全心全意紮根廢棄的鋼鐵廠。隨後,季哥因賄賂而被警察帶走盤問,臨行之前,他不慌不忙的去查看造鋼琴的沙盤是否成型,向陳妥善交代後才隨著警察離開。

個人覺得影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是胖頭的女兒被人搞大肚子,陳 淑 胖頭 快手等一幫人或騎車或開車的陪他去找那小子算賬。幽默,壯觀,韻味兒十足,看著特帶感。

影片的結尾算是皆大歡喜吧,陳桂林放下了自己的執念,同時也救贖了兩個女人。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尊重孩子的意願,他告訴小菊:「女兒你帶走吧!」小菊順利拿到孩子的撫養權;處理好家務事後,陳對淑嫻說:「我可以娶你了!」

全片在女兒坐於父親他們做出來的鋼琴前,嫻熟的彈奏著俄羅斯歌曲《討厭的啄木鳥》中收尾。

篇五:電影《鋼的琴》觀後感

今夜無事,靜心看了一部次新國產影片《鋼的琴》。之所以在友人從國內帶回來的一堆碟片中選擇這部片子不是因為其他,只是因為對片名感到好奇。

人在南非很長時間了,對國產影片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依稀印象中,感覺近些年能真實反應國人生活狀況的片子並不是很多,貌似忽悠類,腦殘娛樂類,高大全類的片子成了主流,熒幕上看來看去,還是10年前那幾張老臉在晃悠。

但是,看完這部片子,我不由得從內心發出一聲贊嘆 :「小製作大內容 鋼的琴 父的愛 人間情。好!」

影片的整個結構框架和劇情內容比較簡單,講的是在90年代中期,在東北某地,承受老國企改制後惡果的下崗工人陳桂林,為了能和離婚妻子在爭奪女兒的戰斗中勝出,和周圍一群同樣是下崗工人的夥伴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做出了一架鋼琴。

影片以主人公製作鋼琴為線索,深入刻畫了當時下崗工人的生活狀況,殘破的家庭、不幸的婚姻 、拮據的經濟條件、僅能勉強度日的臨時工作……。但是也從另一個方面深深展現了主人公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對女兒的深切的愛,以及對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還有就是下崗工人之間深厚的階級感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義氣吧。

影片敘事性強,整個故事情節緊湊,不拖沓,沒有無病呻吟的矯揉造作,沒有說教,沒有煽情。只是用鏡頭把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婉婉道來。雖然朴實無華,但也不是說影片平淡。其結尾有點歐亨利式的,主人公在鋼琴就要做好之前突然放棄了,因為他的一個朋友被捕使得他意識到自己的生活狀況是無法給女兒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的。但是在女兒歸了女方後,他又帶著大家一起完成了鋼琴的製作,這時候的他不僅僅是在做鋼琴,而是為了通過製作鋼琴這件事來證明自己對生活的抱有的樂觀態度和自身的能力。

影片的實景拍攝相當不錯,如簡陋的住宅、臟亂的街道、破舊的廠房,斑駁的圍牆、過時的標語,灰色的天空……讓觀眾彷彿回到了過去的時光,在心中產生不少共鳴。

《鋼的琴》的背景音樂相當不錯,老港台歌曲,老革命歌曲,前蘇聯經典歌曲,俄羅斯的搖滾樂輪番上陣,烘託了影片氣氛,感染了觀眾的情緒,也是整個影片中的亮點之一。

影片的充滿東北口音的對白很詼諧,有點小品的風格,但不貧嘴,不招人煩,還充滿了喜劇元素。為影片沉重的時代背景稍稍鬆了綁。

我喜歡女主人公秦海璐的表演,本色地把一個敢愛敢恨,執著的東北女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男主人公的表演亦是相當出彩,盡管不顯山露水,但是讓人感覺他的表演就是這部影片的靈魂,簡約成穩順暢。

這部影片使我看到了國產影片的希望,不求大場面大製作,好的劇本,好的演員,好的導演,把要說的事情講清楚了,表演明白了,讓觀眾認可了,那就是部好影片。

㈦ 求法/俄2000年合拍電影<上尉的女兒>片源,曾在CCTV6播出過!

《上尉的女兒》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5jBkbfYb3hj4zeow8xfmXQ

提取碼:yc3t

《上尉的女兒》是1959年前蘇聯電影。根據普希金的同名小說改編。


閱讀全文

與法國俄羅斯合拍音樂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清朝十大酷刑視頻 瀏覽:403
大鵬艾倫新電影 瀏覽:100
1313電影網苦瓜201 瀏覽:535
電腦顯示器畫面像老式電影 瀏覽:842
綸電影日本 瀏覽:908
俄羅斯電影神曲叫什麼 瀏覽:193
邯鄲哪個縣拍過電影 瀏覽:234
破繭威龍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589
手機愛奇藝下載電影存在哪裡了 瀏覽:328
周星馳賭場電影順序 瀏覽:174
女孩去法國巴黎當保姆什麼電影 瀏覽:321
告別茱莉泰國電影 瀏覽:193
俄羅斯戰爭電影營免費高清在線 瀏覽:464
電影在正規平台下架如何觀看 瀏覽:492
哪裡有免費電影大片看 瀏覽:849
營口遼河大劇院電影 瀏覽:875
傷感的電影大全國語版 瀏覽:356
日本軍裝電影 瀏覽:798
歐美產婦生小孩電影 瀏覽:580
印度電影百度網盤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