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敦刻爾克》主講了什麼呀
電影《敦刻爾克》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
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在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芬恩·懷特海德飾)和亞歷克斯(哈里·斯泰爾斯飾)試圖逃離海灘,在轟炸中倖存。
在大海上,民用船主道森(馬克·里朗斯飾)和他兒子及兒子朋友喬治(巴里·基奧漢飾)離開英國,想盡自己的力量在敦刻爾克拯救一些士兵,途中搭救了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希里安·墨菲飾);在天空上,皇家空軍戰斗機飛行員法瑞爾(湯姆·哈迪飾)和柯林斯(傑克·勞登飾)駕駛噴火戰機試圖擊落正在轟炸敦刻爾克海灘的德國戰機。
影片評價:
該片用細節而不是英雄主義來打動觀眾,是一部飽含藝術的商業電影。全片場面壯觀但不空洞,其出色之處不僅在於其雄心與精美的拍攝,更在於編劇兼導演的克里斯托弗·諾蘭在其情感細節中注入的很多心思。
該片沒有渲染暴力血腥的戰爭場面,以及刻意煽情等戰爭片套路。將焦點凝聚在心理變化和動作刻畫上,步步為營地加強緊張感。也沒有太多渲染個人英雄主義的主角視角,而是用全景式的畫面,紀錄式的鏡頭,真實呈現戰爭中命懸一線的群像。
2. 如何看待電影《敦刻爾克》在法國遭到抵制
因為敦刻爾克是英國、法國、荷蘭等同盟國的撤退,電影中缺乏法國人的視角,僅給了法國士兵十幾秒的鏡頭,還是將法國士兵刻畫成假裝成英軍上船的形象。再加上,歷史上法國在撤退的最後起了後衛的作用,最終導致有一萬多的法軍被俘。無論從電影情節中還是真實的歷史上,似乎對法國有一個不公。
這時,德國坦克已經到達敦刻爾克近郊,包圍圈已縮得很小很小,後衛任務落在約4萬名法軍身上。晚上10點,最後一批船隻到達敦刻爾克,混亂局面突然達到了高潮,眾多沒有武器的士兵瞬間涌現,亂作一團,上去的撿了性命,剩下的只能「望洋興嘆」。最後,有2.6萬人擠上了最後一批軍艦的甲板,離開了敦刻爾克。6月4日,「發電機行動」計劃至此結束,滿載著法國士兵的英艦「希卡里」號是最後一艘駛離敦刻爾克港口的船。而此時還有不少撤退不了的後衛法軍打盡最後一發子彈成為俘虜。
歷史就是這樣無情,法軍在撤退中的作用和犧牲確實不應該被忘記,但是諾蘭的《敦刻爾克》意在講述個體生命面臨死亡經歷生死的故事,其本人也多次聲明,無論哪一方都應該理性看待。
3. 《敦刻爾克》:這不是失敗,是一場大撤退。
文/清安依舊
19世紀中期的歐洲海域,海風呼嘯,大霧彌漫,洶涌的海浪拍打著礁石,有如猛獸般,似乎下一秒就要將灘岸吞沒。這段昏暗陰沉的時期里,近40萬英法遠征聯盟軍被德國軍隊困在法國東北部邊境的一個名叫Dunkirk的港口城市。
陰沉的天空下,即將進行二戰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場「失敗」——敦刻爾克大撤退。
影片以「空、海、陸」三個視角為主線,分別從「1 hour、1 day、1 weekdays」三條時間線上展開。短短107分鍾,卻讓我看清這段震撼十足的真實歷史。不知多少個時刻,我彷彿置身於那片充滿絕望與死亡的城市中,靜默地望著灰白色的泡沫沖刷著海灘,四周站立著上萬名身著深色軍裝的英法士兵,這庄嚴、肅靜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一股冰冷的死寂。
這場史上著名的大撤退,從陸地上開始……
電影開頭,從天空中漫地飄落的德軍勸降單中開始,數名英國士兵在敵軍的轟炸中紛紛走散,漫無目的地遊走在幾乎空無一人的大街。其中陸地上,一名英軍士兵湯米在敵軍的轟炸中倖存,逃離到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而大海上,民用船主道森正開著遊艇離開自己的祖國,打算盡自己之力拯救被困在敦刻爾克上的士兵;轉天空上,戰斗機飛行員法瑞爾和柯林斯駕駛著噴火戰機努力擊落正轟炸著敦刻爾克的德軍戰機,為大撤退爭取著時間。
地點:陸地 時間:一周
陸地上一周的時間都是緊迫的,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陰冷、沉重的壓抑感,更多感受到的是人性的暴露,自私,冷漠,虛偽,卻都只是為了活下來。
在德軍的轟炸下,湯米有幸逃過一劫,躲到了敦刻爾克的沙灘。但敦刻爾克三面全部暴露在敵軍的火力下,在幾近絕望的境地下,當時的英國總統丘吉爾下令:從敦刻爾克海灘上近40萬士兵中撤離3萬英軍士兵。然而,許多船港及避難地均被淪為了平地,為了使即將前來營救的搜救船上岸,數萬士兵們一起建起了小型碼頭,在僅僅數千米的橋上,數萬人頭攢動,場面十分震撼人心。當英軍的一艘救援船抵達敦刻爾克後,所有人都想盡辦法蹭上救援船,法國人是,湯米也是,一切只是為了能夠活著回家。
一周的時間,不知道換過多少艘船隻;不知道多少次跳海;不知道多少次被敵軍轟炸;不知道多少次為了活下來,只能夠選擇犧牲戰友的生命力;不知道多少次畏懼死亡,在冰冷的海底看不到生存的希望;不知道救援的船隻何時到來,卻無時不刻面臨著生命的威脅……
最終,他們從甲板下走了出來,看到了海的前方數只飄著英國國旗的船艦。這一刻,如釋重負,心裡所有的壓力全部如海水般傾瀉而出——他們得救了!
在絕境之下看到了希望,就彷彿在無盡的深淵中抓住一絲微弱的光線。
地點:海上 時間:一天
海上一天的事情似乎都十分平淡,但正是因為平淡,才更顯示出了營救時,老船長、他的兒子和他助手的偉大。
民用船主——道森先生,他是整部影片中我最敬佩的一個角色。因為盡管他已經步入中年,已經不再是能夠戰斗的主力,但他依舊毅然決然地選擇去敦刻爾克營救英軍士兵,因為他想把他們帶回祖國。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道森先生堅持去敦刻爾克的信念不動搖,是因為他的大兒子就是一名英國空軍,可是他在戰爭中犧牲了。為了完成他兒子未完成的使命,他,替他繼續前行。
期間,他救起了一名叫英軍士兵,然而得救後的那名英軍士兵並不讓任何人靠近,只是顫抖著鎖在甲板的一個小角落。當他知道道森先生是要開往敦刻爾克後,暴怒般發起狂來,要道森掉頭,說現在去敦刻爾克是去送死,他已經再也不想回去了。然而道森卻分外冷靜地對他說,他必須要去敦刻爾克。於是士兵憤怒了,與前來勸架的喬治產生肢體沖突,不慎把他推倒在了船艙,此時士兵才鎮定下來,但不幸地,小幫工喬治腦袋嚴重受傷,他失明了,他無法堅持很久了。他原本不需要上船的,但他總想幫上一些忙,想著能為那些被困在敦刻爾克的士兵們做些什麼。
最終道森和他的兒子彼得,救下了在空中造擊落的飛行員,以及許多落難的英軍士兵。道森實現了他的願望,他把他們帶回了他們一直心心念念的祖國。撤退過後,彼得為了完成喬治生前的夙願,找到報社,將他的照片登上了報紙,讓他的老師看到——他,喬治,是個英雄。
這艘普通民船上發生的故事,凸顯出了這場大撤退的奇跡背後,每一個平凡人作出的努力,甚至是犧牲。
地點:空中 時間:一小時
空中的一小時無疑是影片當中最為緊張刺激的一個部分,整個過程當中人物對白少之又少,我們只能從飛行員的眼神中,從背景音樂的緊促聲中去感受故事的發展。
這次戰爭中,德軍的目標是十分明確的,就是炸毀敦刻爾克的每一個海港和碼頭,最後摧毀所有被困在沙灘上的英法聯軍士兵。而僅有的三架英國空軍,所能做的就只有盡量擊落敵軍戰機,保護海灘上等待救援的40萬士兵。
整部影片里,空軍飛行員的任務是最艱難而殘忍的,因為他們要為整個「大撤退」爭取時間,為了讓更多的英軍士兵活下來,他們一次次加速追擊德軍戰機,一次次朝敵方發射導彈,卻最終燃油耗盡,不得不迫降在已被德軍佔領的區域。偉大的皇家空軍飛行員——法瑞爾,被俘。他拯救了世界,卻拯救不了自己。
一切都在最後一架德軍戰機被擊落時戛然而止,海灘上倖存的士兵們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勝利歡呼聲,他們終於都能夠回到祖國了。但對於飛行員來說,拯救世界還是拯救自己,他們果斷地選擇了前者。
影片末尾,在敦刻爾克最後一批英軍士兵撤離海灘時,溫納德上校與波頓指揮官朝他們說:「這個時候就不要在意上下級了!」意思是叫他們趕緊上船。緊接著溫納德上校也走上了船,他若有所思地看著波頓指揮官,波頓卻說:「我要留下來拯救更多的法國人。」在戰爭的殘酷面前,生命不分國籍,這正讓我看出了他的偉大。
終於,1940年5月31日,眾艘英軍戰艦、民用船艇,均載滿了從敦刻爾克撤退的英國士兵抵達英國港。這歷時九天九夜的一場「逃離」,最終成功撤出了三十三萬五千人!
後來,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建起了一座紀念碑,紀念了在這場史詩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獻身的英法聯軍陣亡士兵。我想,這是後人們對於那些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將士最崇高的敬意!
其實這部片子是具有十分大的爭議性的,最主要的一點就在於這是一場「戰爭的失敗」,還是一場「勝利的撤退」。很多人說,「敦刻爾克」這一次戰爭的大潰敗被生生美化成了勝利的撤退,實數荒謬,但在我看來不是的。
所以無論是歷史還是影片,都沒有把撤退美化成愛的史詩,而是構建起了每一個士兵、營救者內心的恐懼和對生存的渴求。因為你不會知道下一秒將要發生什麼,你所想的,僅僅只有活下來而已。也許對每一個士兵來說,想盡辦法活下來,才是最終的勝利。
在那個充滿戰爭的年代,你永遠都無法預測死亡何時到來,正如在原以為已經安全的甲板下,突然從海底潛伏來一顆魚雷,將船隻炸毀,從而不得不跳海求生。該有多少個充滿青春力的生命,要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漸漸枯萎,我們如今生活的土地上,又掩蓋著多少已經乾涸的鮮血。
但敦刻爾克,這不是失敗,是一場大撤退。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刪)
4. 電影敦刻爾克最後那個法國兵去哪了
死了,還記得那艘被打了一堆彈孔的那艘小貨船么,他被困在貨船的貨艙里,淹死了。有這樣一個鏡頭:法國兵在在被水沒過之後,掙扎著將一隻手伸向從出口射進來的那道光,過了一會手不動了,然後沉了下去。和他一起的英國兵出了船艙後在水裡走了一段,回頭看了看,法國兵沒有出來。
5. 電影敦刻爾克主要講了什麼
《敦刻爾克》是由辛克匹影業出品,美國華納兄弟影業發行的戰爭懸疑片,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芬恩·懷特海德、湯姆·格林-卡尼、傑克·勞登、哈里·斯泰爾斯、阿紐林·巴納德、詹姆斯·達西等領銜主演。
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在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芬恩·懷特海德飾)和亞歷克斯(哈里·斯泰爾斯飾)試圖逃離海灘,在轟炸中倖存;在大海上,民用船主道森(馬克·里朗斯飾)和他兒子及兒子朋友喬治(巴里·基奧漢飾)離開英國,想盡自己的力量在敦刻爾克拯救一些士兵,途中搭救了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希里安·墨菲飾);在天空上,皇家空軍戰斗機飛行員法瑞爾(湯姆·哈迪飾)和柯林斯(傑克·勞登飾)駕駛噴火戰機試圖擊落正在轟炸敦刻爾克海灘的德國戰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