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質量很高的冷門電影
1、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一個父親是納粹軍官的德國小孩,一個是穿條紋睡衣的猶太小孩,兩個世界的小孩發生了純潔的友誼,過程是感人的,結局是悲催的。
2、 洛城機密
一個鐵面無私,個性沖動 ;一個能力非凡,野心勃勃;一個手腕高超,左右逢源,三個個性不同的警察因為一件謀殺案走到了一起,演繹了一個異常精彩的故事,重要的是,此後你再也看不到這幾個大腕明星出現在同一部電影里。
3、最佳出價
奧德曼先生是一名頂級拍賣師,性格古怪,一個年輕神秘的女主顧引起了他的注意, 從此一步一步掉入陷井,這電影是成語欲擒故縱的最好演繹。
4、囚徒
凱勒的女兒安娜同小夥伴喬伊一起莫名失蹤。對於女兒遭遇的不測,警方懷疑一位名叫艾利克斯的男子,但是證據不足。
心急如焚的凱勒捉住了艾利克斯,他希望能夠通過私刑獲取關於女兒的訊息。艾利克斯是真的兇手嗎? 安娜和喬伊最終能夠獲救嗎?
5、 無懈可擊
邁克爾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單獨撫養著9歲的兒子,他對街對面搬來的一戶新人家總是心存懷疑,但沒有一個人相信他的荒謬推理。
這鄰居到底有沒有問題?結局讓人大吃一驚!
6、 率性而活
新任警署署長為挽回警察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決定實行一次銀行模擬劫案演習,當然,大家都明白這不過是逢場作戲,然而被安排扮演劫匪的巡警鄭度滿卻不這么認為。他受命後全力研究劫匪作案手法,完全進入了角色,最後把事情弄得無法收拾。
這電影會把人笑死, 到底是武術厲害,還是拳擊厲害?當然是拿槍那個厲害!
② 盤點2020美國科幻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資源鏈接:https://pan..com/s/1d2pim2Il48tMaQF7j-ZjaA?pwd=iaju
科學家們發現,宇宙中的兩顆彗星正在急速向地球逼近,不出意外的話,它們終將撞上地球,給地球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為了避免造成世界級的恐慌,政府封鎖了這一消息,偷偷在格陵蘭島建造了非常堅固的堡壘,只有躲進堡壘的人們才能夠獲得一線生機,而進入堡壘的條件非常的苛刻。
③ 好象美國的!一家兩個孩子去和朋友去玩的!先是風暴!然後象冰河世紀一樣!爸爸去救他們出來的電影
影片名稱:後天
外文名稱:The Day After Tomorrow
其他名稱:末日浩劫/明日之後
出品公司: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
製片地區:美國
導演:羅蘭·艾默里奇
編劇:羅蘭,傑夫利-納赫馬諾夫
製片人:馬克-戈登 ,羅蘭-艾默里
奇類型:災難,動作,冒險,科幻
主演: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伊安-霍姆,艾米-羅森
片長:124 分鍾
上映時間:2004年05月28日
imdb編碼:tt0319262
災難電影《後天》(又譯《末日浩劫》)講述了全球氣候異常對人類文明和社會生活造成的毀滅性影響。氣象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和他的搭檔經過多年研究,預測到溫室效應、冰川融化、海水鹽分稀釋和洋流改變可能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造成氣候系統的紊亂,並在一次科學研討會上向各國政要做出了報告,提出了長期的建議,美國副總統卻以經濟發展為由忽視了他的警告。
然而,氣候的劇變卻已經拉開了序幕,同樣出席了這次研討會的海洋氣象學家在會議結束後回到英國高緯度的監測站,發現喬治亞、格陵蘭島等海域的海洋監測器接二連三地發出了海水急劇降溫的警報,該監測站由於條件的限制無法對堆積如山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計算,他便向已經回到美國華盛頓的霍爾博士和他所在的氣象機構尋求幫助。
與此同時,世界多地都開始出現氣候反常的徵兆,日本東京降下拳頭大小的冰雹,美國洛杉磯遭受嚴重的龍卷風襲擊,澳大利亞被罕見的台風所困擾,華盛頓也出現了連綿不斷的雷雨天氣。
霍爾博士的兒子山姆與他心儀的姑娘乘飛機由華盛頓飛往紐約參加知識競賽,紐約卻也出現烏雲壓頂,大雨傾盆的糟糕天氣,鳥類大批遷徙,動物園的動物異常焦躁興奮。
競賽結束後,天氣越來越糟,大雨讓紐約交通癱瘓,市區一片混亂,就在這滔天大雨中,如山的海浪突破海港、湧入城市,在街道上橫沖直撞,損失慘重,山姆一行人在危急時刻及時趕到了紐約的公共圖書館中暫避風險。歐洲的情況也十分嚴重,一行前往救助英國王室成員的飛行隊因急劇下降的氣溫而死在途中,溫度之低讓他們在出艙的幾秒鍾內被迅速凍僵,同樣的情況正在西伯利亞和加拿大醞釀生成,經過霍爾團隊的努力工作,來自英國氣象站的數據最終得出令人恐慌的結果:新的冰川期即將來臨。
山姆通過圖書館的固定電話與父親取得了聯系,了解到可能要面臨的巨大危險,不久後,紐約寒潮襲來,海水結冰,許多市民開始自發遷徙,離開城市,山姆曾千方百計阻止他們無謂的冒險,但收效甚微。霍爾博士經過幾番努力終於說服美國管理層,美國總統決定遵從他的建議,疏散南邊的群眾,北方的群眾則因為時間緊俏,已經來不及逃生,只能自食其力、渡過難關,大量美國民眾舉家南遷,強行度過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尋求生路。劇烈的降溫開始在紐約發生,留在圖書館的幾人依靠燃燒圖書而得以倖存,霍爾與他的團隊驅車、步行,一路北上,前來營救山姆等人,經過漫漫長路和慘痛的犧牲,終於在風雪過後那一片蒼茫肅殺的紐約城找到了倖存的群眾。
不久後,政府的飛機前來增援,人類也從此迎來了劇變後的嶄新時期。
影片《後天》場面宏大,氣氛嚴肅而凝重,自始至終充滿了灰暗、陰沉的冰冷色調,它以史詩的手法誇張地展現了環境和氣候的改變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巨大影響,將地獄般的恐怖景象活生生地搬入東京、洛杉磯、紐約等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繁華都市,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也以具體的家庭和個人為視角,細膩地講述了親情、友情以及愛情等各種復雜情感在面對災難時可能迸發的巨大能量,男主角霍爾博士既是一個關系著國家政府、科研機構的前沿、高層的代表和象徵,又是一個具體家庭中負責的丈夫和信守承諾的父親,一個上有領導、下有團隊的鮮活的中年男人形象,電影以他為中心輻射開來,將災難的影響盡可能廣泛、全面地反映在社會的各個層面,並以此為警示,呼籲全人類停止對資源和環境的肆意揮霍和破壞,共同攜手,保護環境,珍愛地球。
2002年7月,福克斯公司打敗了派拉蒙、夢工場、環球和華納兄弟等強敵,終於搶得《後天》的電影拍攝權,並邀得艾默里克(《獨立日》、《哥斯拉》)這位擅長科幻災難題材的導演,同時將1億美元的支票交到他手上。本片原定2003年夏天上映,但由於特技場面的製作難度太大,製作周期不得不延長,成為次年暑期的鳴鑼大片。奎德扮演名為霍爾的古氣候學教授,而他所要解決的難題比他以往面臨的問題要困難得多:解救冰凍的地球。
④ 末日逃生電影好看嗎
鏈接: https://pan..com/s/1X3G7_muayXt9m8GB7McVtg
作品介紹:
導演: 里克·羅曼·沃夫 編劇: 克里斯·斯帕林 主演: 傑拉德·巴特勒 / 莫蕾娜·巴卡琳 / 大衛·丹曼 / 霍普·戴維斯 / 羅傑·戴爾·弗洛伊德 / 安德魯·巴切勒 / 梅林·鄧蓋 / 霍特·麥克卡蘭尼 / 斯科特·格倫 / Randal Gonzalez / 里克·帕斯誇隆 / Nicola Lambo / 阿蘭·皮特魯塞澤維斯基 / 斯科特·波伊思雷斯 / Claire Bronson / Madison Johnson / 加里·維克斯 / 特雷西·邦納 / Brandon Miller / 海耶斯·梅居爾 / 庫爾特·岳 / 克米特·羅里森 / 布蘭登·奎因 / 約書亞·米克爾 / 詹姆斯·羅根 / 蘭達爾·阿切爾 / 凱特·瓊斯 / 肯德里克·克羅斯 / 莉安·特威登 / 阿·米切爾 / 亞當·克羅南 / 艾琳·法薩諾 / 邁克·加薩威 / 帕蒂·舍爾哈斯 類型: 劇情 / 科幻 / 災難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20-11-20(中國大陸) / 2020-07-29(比利時) / 2020-12-18(美國網路)
片長: 119分鍾 又名: 末世綠洲(港) / 天劫倒數(台) / 格陵蘭陷落 / 格陵蘭 / 地球陷落(豆友譯名)
該劇講述了科學家們發現,宇宙中的兩顆彗星正在急速向地球逼近,不出意外的話,它們終將撞上地球,給地球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為了避免造成世界級的恐慌,政府封鎖了這一消息,偷偷在格陵蘭島建造了非常堅固的堡壘,只有躲進堡壘的人們才能夠獲得一線生機,而進入堡壘的條件非常的苛刻。傑夫(傑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飾)是一名建築工程師,他得到了進入堡壘的機會,於是決定帶著妻子艾莉森(莫瑞娜·巴卡琳 Morena Baccarin 飾)和兒子內森(羅傑·戴爾·弗洛伊德 Roger Dale Floyd 飾)一起前往格陵蘭島。哪知道旅途進行到一半,察覺到了事件真相的軍方開始了暴亂行動。
⑤ 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賞析《未來水世界》這部電影
從地理學來講觀點如下: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的東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全島面積為217.5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全長三萬五千多公里。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有著絕美的雪地風光。但是,由於全球變暖,格陵蘭島冰蓋目前的融化速度比人們預想的要快得多,格陵蘭島美麗的風光正面臨消失的危險。
美國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於今年3月23日發布的研究結果說,最新衛星測量顯示,從2002年到2006年,格陵蘭島每年損失150立方千米至250立方千米的冰。1立方千米的冰大致相當於2640億加侖的水。格陵蘭島每年的融冰足可以使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0.5毫米。衛星監測還發現,格陵蘭島東南近期出現了較大規模的冰流失,西岸等其他地區也有不同程度的冰融現象。
雖然降雪可以形成新冰,但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中心科學家利用新方法分析格雷斯衛星的觀測數據發現,總體來看,格陵蘭島的冰流失量遠遠大於新形成的冰。
美國宇航局在報告中強調:「如果格陵蘭島的冰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升高7米。」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冰庫」之一,格陵蘭島是氣候變化的重要「指示器」,是氣候學家們優先研究的對象,也成為2007-2008國際極地年最受關注的考察地之一。
美國媒體16日引述歐洲航天局的消息稱,根據該航天局提供的最新衛星觀測圖像顯示,由於北極的冰層大面積融化,一直被譽為北冰洋航道「聖杯」的「西北航道」已經解凍,有望未來實現通航。科學家稱,目前北極冰層覆蓋面積達到30年來的最小值,僅有300萬平方公里左右。
北極冰層覆蓋面積30年來最小
歐洲航天局15日對外正式公布了9月初拍攝的一組衛星圖片。在照片上,人們看到北極地區的冰層已經大面積融化。冰層覆蓋的地區已達到1978年開始衛星觀測以來的最小面積,為300萬平方公里左右,比前一年減少大約100萬平方公里。
冰雪融化帶來的更為直觀的「效果」是,此前常年冰封的「西北航道」已經解凍。從地理學的角度講,「西北航道」是指從加拿大東北部戴維斯海峽起始,沿加拿大的北部海岸一直延伸到美國阿拉斯加州附近的一條航道。這條航道在北極圈內,大部分時間處於封凍狀態。
歐亞往返船隻不需經過巴拿馬運河航程將縮減5000公里
環境學家認為,「西北航道」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變成真正的「通航大道」。屆時,從歐洲開往亞洲的船隻將不必經由狹窄並且擁擠的巴拿馬運河,而可以直接通過西北航道,穿越白令海峽,抵達日本和亞洲其他地區,能縮短5000公里左右的距離。
地理學家認為「西北航道」連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這兩個世界上最主要的「富裕地區」,因此很可能成為全世界最「有利可圖」的便捷海運通道。
對於這條航道,很多國家都表示擁有主權。主要涉及的國家有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
加拿大早在1973年就宣稱,盡管冰封海道,但是這條航道是它的「國內航線」,並堅持對其擁有主權。但是,美國和俄羅斯認為,「西北航道」應該是一條國際海上通道,更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向所有國家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