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刺蝟的優雅》:誰能讀懂我們隱藏的內心
勒妮在她隱藏的藏書室里沉浸在閱讀之中,一夜未眠。帶著柔和的笑容,開始了美好的一天。
流浪漢讓·皮埃爾在馬路中間翩翩起舞,拖著垃圾箱的勒妮著急大喊:「這是馬路中間,危險。」
洗衣店的貨車飛馳而過,「彭」的一聲響過,勒妮的生命定格。
這是2009年上映的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豆瓣評分8.8。
生與死伏陸,優雅和粗鄙,偽裝和內涵,有多少我們看不見的存在,隨著影片的人物來撞擊我們的靈魂,活著才能愛。
刺蝟也有優雅,只是少有人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誰來契合我們的靈魂?
11歲的天才少女帕洛瑪,聰明、觀察力驚人。有錢人的家庭,幸福美滿。但她卻悄悄計劃著,在12歲生日的那一天結束自己的生命。
聰明的人是不幸的,他們對人生的思考並不能得到世人的認同。他們格格不入,很少與人交流,顯得孤僻冷漠。
你看,媽媽看了十年的心理醫生,吃了十年的葯物,仍然對著花花草草當人一樣與它們對話;爸爸很忙,是下次政府改組受牽連的部長,對事業的關心勝過家庭;姐姐就是一條不折不扣的魚缸里的金魚,生活在她看來就是一場戰斗,只有摧毀別人才能贏得勝利;家裡兩只貓的名字叫憲法和國會。大人世界的游戲規則有序卻冰冷。
而來做客的客人分不清圍棋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發明的,卻洋洋得意誇誇其談。
如果成年人,明知對方有錯,是不會像帕洛瑪那樣當面指出,讓人尷尬。
這是成年人的游戲規則。 「人的一生如同在魚缸里,在這個世界上大人們像窗戶上的蒼蠅,在窗戶上撞開撞去。」
世界如此荒誕,生存和死亡的意義什麼呢?
帕羅瑪數著自己死亡日子的同時,對這所公寓樓的看門人米歇爾夫人充滿了好奇。
54歲的米歇爾太太在這個公寓做看門人已經27年了。完全符合一個看門人的角色:丑滾廳褲陋、年邁、尖酸刻薄。
帕洛瑪的姐姐有一份重要的郵件要簽收,提早半小時去敲米歇爾夫人的們,還嘲諷米歇爾夫人是交通堵塞了才那麼慢吞吞。在米歇爾夫人以八點開門時間未到而拒絕後,她惱怒謾罵米歇爾夫人是「肥豬」。
誰會在意一個冷漠少言、盡忠職守的看門人呢?
她每天的工作十分規律:分發信件,幫助清潔工收垃圾,打掃樓道,在固定的時間開門關門。
她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是打開窗戶,將鮮花放在窗檯上;桌上放著的是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隨筆《陰翳禮贊》;忙完了她的職責,泡一壺茶,邊吃著黑巧克力邊看書;她的身後緊閉著的房門內,是滿櫃的書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道,在這個公寓里,清晰冷靜地運行著,互相的寒暄招呼也透露著距離感。
因為姐姐的拜託,帕洛瑪代姐姐傳話,帕洛瑪得以走近米歇爾太太的生活,成為忘年神交。
如果不是新房客小津格朗的出現,大刺蝟米歇爾太太成不了勒妮,小刺蝟帕羅瑪還拿著攝影機,要死亡之前拍一部生命如何荒誕不經的電影。
當小津格朗第一次看見看門人,在米歇爾夫人脫口而出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小津格朗自然介面「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兩個人對視的瞬間,有驚訝也有欣喜。
小津格朗是個儒雅的紳士。妻子患癌症去世已有十年,識人有著睿智的銳利和豐富的閱歷經驗,待人彬彬有禮。
貓狗真是人類親密的朋友。米歇爾夫人有隻貓,名字叫雷昂·托爾斯泰。而格朗先生也有兩只貓,分別叫列夫和吉蒂,前者是那部俄國小說中的主人公,後者是他愛上的女人。
愛閱讀真是美妙的事情,從貓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主人的喜好。
於是,格朗先生和帕洛瑪對米歇爾夫人有共識:看門人是個很不一般的女人。
他也在帕洛瑪對自家貓的價值表示否定的時候,對她說:
對帕洛瑪來說,小津格朗是師長和朋友。
對米歇爾夫人來說,小津格朗是個溫文爾雅,富有魅力的男人。
這個男人由一隻貓看出她喜歡讀書,送了她一套《安娜·卡列尼娜》。邀請她到他新居做客,她緊張卻坦率,他坦誠也欣賞。
小津格朗為米歇爾夫人緩大簡緩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她忐忑,惶恐,害怕,又充滿渴望和憧憬。
他邀請她在他生日那天共進晚餐。
如果看見遞過來的橄欖枝,接還是不接?米歇爾夫人,帕洛瑪和小津格朗都親切地叫她的名字——勒妮,勇敢地接了住了。
從一個邋遢醜陋的胖女人,為了約會換了發型、穿了新衣,煥發出成熟女性的優雅。
她也有片刻的自卑,懷疑是否還有擁有幸福的權利。游移不定中她不禁顏面哭泣,帕洛瑪抱著她,反復給她肯定:「你很好」。
朋友的肯定和擁抱能給予力量,勒妮接受了小津格朗的邀請,和小津格朗度過了美好的一晚。
有些人一輩子白首如新,有一些人一面之緣卻傾蓋如故。她挽著他的胳膊,他深深地在她手背上一吻,他說:「我們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甚至讓我們的心願可以成為現實。」
幸福在向勒妮招手,勒妮那一晚未眠,沉默刻板的臉上掛上了溫柔期待的微笑。
有時候,命運之手讓人憎惡。誰都不能預料,勒妮的生命終止在洋溢幸福味道的第二天清晨。
一個生命的逝去,卻喚醒了少女關於生與死新的認識: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才能看見彼此內⼼深處不為⼈知的優雅。我相信這世上⼀定有⼀個能感受到⾃⼰的⼈,那⼈未必是戀⼈,他可能是任何⼈。
在偌⼤的世界中,我們會因為這份珍貴的懂得⽽不再孤獨
② 有哪些看了會讓人十分嚮往法式優雅的法國電影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一個人整個生活的難以琢磨的邂逅故事:熱爾曼,一個幾乎是文盲的50多大哪歲的男人。他遇到了一位老邁但知識淵博的女士瑪格麗特,熱爾曼住在他媽媽的花園里,平時打理他的菜園和鴿子,和他的朋友們泡小酒吧,時而和他的年輕女友阿奈特在他的房車里浪漫溫存著,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他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他媽媽在不想要他的情況下懷上了滾旦碼他,並且還告訴他她本來不想要他。他在讀小學的時候,他的老師因為他的「木魚腦袋」而不喜歡他。他酒吧的哥們倒是很喜歡他,卻又常常嘲笑他。這是一個講述那些簡單而真實的人們的故事,既感人又遲碰有趣,充滿了精神食糧。它說明人們學習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且想要幸福也永遠是不會太晚的。
③ 提高審美和氣質女生必看的12部影片
提高審美和氣質女生必看的12部影片
1.《穿PRADA的女王》
無數人的時尚啟蒙電影,
從土味小白逆襲成時尚精英的全過程,
穿prada的女魔頭造型很有看點,
喜歡時尚的人幾乎都看過這部電影。
2.《伊夫聖羅蘭傳》
影片講述法國天才,
設計師伊夫聖羅蘭的傳奇一生,
電影里的服裝復古優雅,
每件衣服剪裁都是一流的高級。
3.《贖罪》
不要被電影名迷惑了,
這是一部不折御答碼不扣的時尚電影,
一襲復古綠裙讓過目不忘,
絕美的服裝穿搭將高級感暗調演繹到極致。
4.《迪奧與我》
影片記錄了拉夫·西蒙斯執掌Dior之後,
所呈現的首個高級定製系列的全過程,
展示了一個時裝系列誕生的背後的真摯投入,
是對高級時裝屋作坊中的裁縫們的完美致敬。
5.《愛瑪》
將「精緻「發揮到極點的電影,
服裝道具精美、布景華麗,
色系清新通透,一幀幀畫面宛如畫作,
多處場景都給人一種安靜的對稱美。
6.《蒂芙尼的早餐》
影片中奧黛麗·赫本的造型太經典了,
穿著黑色晚禮服,頸上掛著假珠寶項鏈,
吃著麵包喝著咖啡,觀望著蒂梵尼店中的一切,
她的小黑裙造型成了永不褪色的穿搭範本。
7.《魅影縫匠》
全片超過50套的優雅華服,
展示了1950s年代的時尚美學,
全面呈現了高級時裝屋的台前幕後,
也可以當一部fashion instry的紀錄片看。
8.《裁縫》
該片被影迷們譽為《穿普拉達的女王》之後,
十年來最好的「時尚電影」
影片里服裝搭配清新優雅充滿現代高級感。
9.《卡羅爾》
該影片背景設置在20世紀50年代的紐約,
整部電影拍得美輪美奐,從服裝到道具,
任何一個小細節都充滿著復古的貴族氣息,
人物的每一個表情,都細致入微。
10.《摩納哥王妃》
王妃的傳記電影,任性逃婚的王妃,
名副其實的美人魚傳說,
影片中的穿搭華麗卻不浮誇,典雅卻不刻板,
每一套都優雅華麗,充滿了時尚貴族氣息。
11.《時光盡頭的戀鎮哪人》
Queen S幾乎穿遍了百年時裝史上所有造型,
美到細節的各年代服飾,
天鵝絨長裙,裙式大衣,復古馬蹄包,
一切美式的服裝細節都在電影中被呈現。
12.《最後的舉橘大亨》
高顏值復古歐美劇,
整部劇服裝精緻、場景華美
Celia頭上的飾品,帽子個個都精緻,
是一部妥妥的復古妝容+穿搭參考劇。
我想,找到喜歡的自己一定是從「不喜歡」的狀態開始去尋找獲得幸福的勇氣,其中也一定包括「被討厭的勇氣」~
不要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等你足夠強大了,這些聲音自然就會消失了~
我們終其一生不是為了要滿足每一個人,而是要找到同頻共振的那一部分人~
④ 法國電影推薦
法國電影推薦:
1、《與瑪格麗特的午後》
一部超治癒的電影,看完足以讓你收獲一段值得不斷回味的美好時光。因讀書而建立深厚友誼的兩人,瑪格麗特與人到中年的基曼用愛互相救贖,成就了一段跨越年齡友誼的佳話。
2、《刺蝟的優雅》
很有深度的法國電影,適合獨處時看。三個孤獨而有趣的靈魂相遇而展開的故事,有很多驚喜也帶來很多思考,值得多刷。
3、《心房客》
適合獨處時看的電影,一部包裹著喜劇外衣的講述孤獨的電影。也是因為這部電影,我才明白了〝孤獨是人生常態,但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這句話,它能帶給各位孤獨的人以溫暖的寬慰。
4、《將來的事》
一部足以治癒心靈的好電影。最糟的和最好的都已過去,當人到中年的女人遭遇丈夫出軌、家庭分離,看她是如何用哲學與生活和解,開啟新的人生。
5《輕松自由》
關於工作與否的一部哲學式思考的電影,影片始終給人一種輕松自由的感覺,同時又把大量的關於工作生活的哲理藏於其中。如果你在為工作與生活而煩惱,不妨來看看這部電影。
6、《巴黎淘氣幫》
童趣滿滿的兒童喜劇電影,改編自法國家喻戶曉的經典漫畫《小淘氣尼古拉》。影片既讓人捧腹大笑,又讓人在觀影過程不禁去追憶小時候的那些美好時光。
⑤ 如何評價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
我們活在一個重視表象的世界,人的價值往往取決於」看起來的樣子」,活得好與壞似乎也有個既定模式。所謂」孤獨」是因為:你不那麼想,但卻寂寞地發現沒有人和你一樣,沒有人真正明了你眼中所看見的美好,也沒有人真心理解你內心的深邃。你是你,沒有人看見,沒有人在乎,在人與人往來頻繁的世界,內心深處卻空無一人,這才是孤獨的緣由。
所幸故事給了荷妮和芭洛瑪一座通往彼此心間的橋梁:日本來的小津先生。小津先生帶著日本文化細致的精髓來到巴黎,也來到荷妮與芭洛瑪細膩的內心世界。電影中,東方人熱愛的茶道取代了西方的咖啡文化:荷妮醒來的第一件事是煮茶而非煮咖啡,並隨心情變化更換不同種類的茶。我喜歡小說中一段關於東方茶道的敘述:
「茶道是絲毫不差地重演相同的動作,和重復相同的品嘗,茶道能讓人體會到既簡單又真實、又文雅的感受,茶道以最微小的消費,讓每個人獲得解放,變成品味上的貴族,因為茶是富人的飲料,但也是窮人的飲料。茶道的特殊優點,就是替我們荒謬的生命帶來一股寧靜的和諧。」
與其當定義上的貴族,不如當品味上的貴族。日本人凡事重視細節的纖細心性剛好與觀察入微的荷妮和芭洛瑪不謀而合,三人一拍即合,小津先生的出現,巧妙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曾經各自孤獨的小世界變得越來越寬闊。當一向習慣隱藏自己真實情緒的荷妮在芭洛瑪面前失控大哭時,我也跟著紅了眼眶。她是別人眼中平凡庸俗的門房,卻有著如女貴族般深邃優雅的內心世界,她心中不時存在著兩種極端的情緒:既驕傲又自卑,既渴望又抗拒。她雖極力隱藏自己的獨特,卻又渴望有人能真正走進她的內心。然而,美好一旦成真,又恐懼一切只是如夢一場,深怕難以承受夢醒的失落。小小的芭洛瑪沒多說什麽,只是靠近荷妮,給她一個深深的擁抱,那個擁抱是真心的了解,更是力量的給予,令我非常感動!那個真心的擁抱也彷佛讓她們看見鏡中對自己微笑的另一個「我」。她知道你不是別人看起來的樣子,她知道你的與眾不同只是與生俱來的敏銳,她喜歡你不是因為你能給她什麼,而是你同時讓她看見她看不見的自己。她們是彼此靈魂的另一半,她們擁抱了彼此內心深處的孤獨,而這意謂深長的擁抱,同時終結了彼此心中的壞念頭。雖然世界依然傲慢如故,但她們心中已盈滿能量。荷妮也讓一心想死的小芭洛瑪明白了最珍貴的一件事:人生唯有且行且珍惜,才能創造出結局之外的番外篇,這個可能連上帝都不清楚的番外篇,說不定就是人生最大的驚喜!唯有好好活下去,才有看見的機會。這世上最奇妙的地方在於:人往往因不被人了解而深感孤獨,但唯一的解葯還是在「人」身上。我想,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待自己的世界:當我們的身邊完全被不了解的人包圍時,不一定要像在魚缸里坐困愁城的金魚,有時不妨冒一點險,即便被沖入未知的世界,只要那個地方有水,希望就會源源不絕,原以為會一成不變的人生,或許就能活出另一種可能。
⑥ 如何解讀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
孤獨而優雅,剋制而情深。
這個世界,像是被大多數人用詞語安全而細致地劃分出了很多類。出於本能,出於被理解,被懂得的渴望,我們總是尋找著和我們帶著同一標簽的彼此。
但社會固化的標准,給一部分人帶來了安全感的同時,同樣,也給另一部分人也帶來了孤獨。
當十多歲的天才少女早慧地參悟生死,並用自己的價值觀恣睢地抵抗這個讓她覺得荒唐的社會時,父母會覺得她需要看醫生。當臃腫粗糙的看門人舉止優雅,語出驚人,甚是擁有大智之感時,來往受過高等教育的優雅夫人卻從未認真與她有過對視。
這個社會匆忙,刻板。對她們來說,更是陌生與堅硬。敏銳的感知力下,是刺骨的無奈。於是,一個想到死,一個想要躲。
那麼,可怕的孤獨到底為何?是生而為人,孑然一身的常態?還是想要訴說時,卻雞同鴨講的無奈。
突然想起一個故事。
在偌大的深海里,有一隻叫Alice的鯨魚,沒有任何同類能夠聽到她的聲音。
沒有家庭,沒有朋友,甚至不屬於任何部落,不得已的安靜與隱匿。
因為它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魚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
它的頻率一直是錯的。
不被理解,無從分享,無人同和,是謂孤獨。
高山流水的知音難覓,曲高和寡的悲涼之後,我們總是不禁長出尖銳的刺,抵禦嚴寒,抵制荒謬,抵禦規則,抵制侵蝕。
但人是終究是群居動物,認同感,愛,理解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於是,當小津先生出現後,勒妮的刺開始變得柔軟,她收起了武裝出的尖刻與粗糙,眉眼間開始變得明朗而有力。惺惺相惜的氣息里,兩個人愈來愈近,。而勒妮與帕洛瑪,帕洛瑪與小津,都在這次微震中,以著相同的頻率連接到了彼此。心照不宣的話語,默契十足的厚重安全感,皆因懂得。
勒妮放棄了剋制,在拒絕小津先生的矛盾中,抱著帕洛瑪嚎啕大哭。帕洛瑪也不再漠然,拍攝勒妮時,她的臉上有了少女該有的笑容。
不是刺蝟,只是沒人能聽到自己最柔軟的頻率。
結尾處,勒妮死於突如其來的車禍。意料之中,但鼻尖還是不禁一酸。一瞬間,三個主人公的命運好像從一個制高點極速墜落,一切欣喜,一切溫度,都在這一刻砰然蒸發。
這悲情美學,實在寫實得殘忍。
我們所處的現實社會,便利而簡易。大多數的我們,都急迫地為自己貼上標簽,快速地尋找可以聊以自慰的另一個人。
我們聊品味,聊理想,聊愛好。在速食的精神中選取相同的認知,將審美與情趣架空到一個高點,獲取安全感,消除孤獨,尋找「共感」。
無痛無癢,也難以鮮活。
標准實則是最荒唐的字眼,最柔軟的東西往往隱匿愈深,需要精力去了解,同樣,也需要時間。
不用急於尋求認同,不緊不慢,敏銳而自持,知音是自然而然下的產物。
願我們都能通過自由,找到值得讓我們變得柔軟的人。
⑦ 有什麼好看的與時尚相關的電影 希望每個姑娘都能滿腹才華且優雅
1、《時尚先鋒香奈兒 Coco avant Chanel》,這部電影講述了可可?香奈兒成名之前的所有遭遇。她倡導女權,把女性從束縛中解放出來,所以改變女裝過份艷麗的綺靡風尚,主張與眾不同的男裝化風格。當她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處在花枝招展的女人堆中,也許有些格格不入,但沒有絲毫的自卑,依舊優雅。
2、《絕代艷後 Marie Antoinette》,這部影片講述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後Marie Antoinette 的傳奇一生。不過在影片中,導演弱化了歷史情節,著重描寫了她的生活,為觀眾帶來一場場視覺盛宴。這部影片曾獲得第 79 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金像獎。
3、《了不起的蓋茨比 The Great Gatsby》,許多人一看片名,可能覺得這是一部講述創業的影片,感覺與時尚沒有什麼關系。其實這部影片為觀眾再現了美國爵士時代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從時尚的角度觀看,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推敲、學習的。
4、《時光盡頭的戀人 The Age of Adaline》,這部影片講述了女主叫 Adaline偶然獲得了容顏永駐的魔力,之後為了所愛放棄容顏不老,只想與愛人一起生活的故事。我們在觀看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的同時,將看到女主為觀眾帶來那個世紀的服裝大秀。影片中,大量服裝是由Gucci、Burberry 等大牌提供的。
5、《穿普拉達的女王》,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剛入社會的女孩,為了能在社會中生存下去,而變成曾經希望的樣子,到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最喜歡的是原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