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明星獲得的電影獎項中,為什麼都較為推崇三金
我首先不得不承認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國家的確不算是什麼電影大國,但是卻算是一個正經的電影獎大國,凡是涉及電影界的,基本上都能那個電影獎。
㈡ 在好萊塢影視圈很受歡迎的華人演員有哪些
3月13日,60歲的楊紫瓊在第9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憑借主演的影片《瞬息全宇宙》奪得奧斯卡影後,她也是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亞裔女性。
楊紫瓊的獲獎意味著長時間在國際語境慶桐睜下「失語」的亞裔族群,終於有機會能夠站在國際舞台去表達自己的一些內心想法。同時,楊紫瓊的獲獎還說明,女性,即使已經大齡,依舊能夠做很多事,而不是被社會淘汰,被男性不看重。引用楊紫瓊的話來說,「各位女性,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你們做不到,我們做得到」。
除此之外在好萊塢受歡迎的華人演員還有章子怡、鞏俐、甄子丹等人,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在此也希望當下國內的演員們能夠向他們看齊,不是說非要進好萊塢,而是要學習他們的敬業、專業和謙遜,拍攝出好的作品。
㈢ 東京電影節發布入圍片單,這個入圍的標準是什麼
最重視的,顯然是影片的藝術性;其次,也和一部電影所體現出來的商業性,和現實的關聯性,以及它最終的綜合成就息息相關。因此,東京電影節的含金量,才會多年以來一直受到很多影迷的肯定。
我們都知道,中文互聯網上,近期又一次迎來了一次爆炸消息:東京電影節的入圍名單公布了。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華語電影非但沒有“顆粒無收”,反而,斬獲了不錯的佳績。一共有三部優秀電影,成功殺入了東京電影節的殿堂。
當然,讓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國內的一名大名鼎鼎的“流量明星”李現也站在了東京電影節的舞台。作為國內少見的肯鑽研演技,肯精心研究藝術的演員,李現的未來,必定大有可為。
㈣ 李繼賢簡介及詳細資料
李繼賢,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自幼學習繪畫。
東京電影節7導演領獎02791999年與著名導演路學長聯合編劇電影《非常夏日》,影片榮獲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特別獎、2000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2年李繼賢執導電影處女作《王首先的夏天》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單元。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單元享有世界性的盛譽,是國際電影界知名租散毀的致力於挖掘才華超眾、潛力超群的新導演的專項單元,眾多國際知名導演從這里走向電影事業的廣闊前景。柏林電影節的入圍與放映後的出色口碑很快為李繼賢導演的這部處女作電影贏得了眾多國際電影節的邀請並斬獲獎項。
2004年執導電影《沒有音樂照樣跳舞》榮獲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
歐洲電影節導演獲獎2007年執導電影《西幹道》榮獲第2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
2013年執導構思巧妙、製作精良的黑色喜劇電影《瘋狂72小時》,影片於2014年6月公映。
李繼賢童年印象最深的是隨軍人的父親遊走四方,在許多不同的地方度過幼年的生活,遼寧、河南、湖北、北京……車窗外的景物,像照相掘源機的快門一樣,永遠定格在兒時的記憶里。
繪畫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也是他童年最熟悉不過、如醉如痴的嗜好,因為父親在部隊,母親又要上班,白天不得不把他們兄弟幾個鎖在家裡,於是,牆上的宣傳畫、語錄成了他最初的老師,繪畫開啟了他的想像和對世界的感知……繪畫這個夢伴隨了他童年、青年很長的時間,這在他後來執導並斬獲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的電影《西幹道》中刻下了深刻的烙印,留下了那個酷愛畫畫的男主角"小方頭"的動人身影。
15歲那年他入伍當兵,仍然繼續著對繪畫的痴迷,在武漢酷暑的夏日街頭他挨個電影院去看電影宣傳畫海報,為的只是想找到一個最好的美術老師能繼續教他畫畫。17歲那年他隨部隊來到三門峽,每個周日不辭辛苦走30多里的山路去縣城學畫,夕陽下翻越黃土溝壑的少年身影,那時的他只覺得無比幸福,天永遠是藍的,心靈中有神聖的夢想在追尋。所有這些早年的經歷在李繼賢導演早期的電影作品裡得到了體現。在他首次執導的電影《王首先的夏天》中那個尋找心中夢想的山區男孩王首先,在片中不惜走遍萬水千山去追尋攝制組的身影,冥冥中應對了片中一句台詞:"憧憬,就是嚮往美好的事物。"
李繼賢導演斬獲國際大獎的電影《西幹道》則像是一張簡潔、凝練、彌漫著獨特 懷舊味道的純中國式繪畫,用導演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人物都是早已鑲嵌在'這里'的,(導演)像追尋'愛'的考古師用心愛的筆刷把他們顯現出來","文化不是教科書里告訴弊備你的,是你自己珍惜來到這個世界一趟的透悟,去除環境給你的既成概念,自我的看見和認定"。電影《西幹道》里個性濃郁獨特的家庭氛圍,一種孤獨和與大自然的殘酷對抗,以及一個火熱的生命要掙扎出封閉小城的渴望,訴不盡的宿命與鄉愁,皆通過簡潔、凝練、富有內在張力的劇情與畫面充分表達出來。該片女主角沈佳妮 反映李繼賢在拍片過程中多次對其性騷擾。
工作照1985年,李繼賢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
李繼賢說:"電影是沒有榜樣的藝術,堅信自己的眼睛,技術和手法永遠是 *** 下瞬間的產物,映像的真實是頭腦里幻化的世界,靈魂的撲朔迷離、無常,是一種 *** 和生命的涌動。電影是龐大的幻像,電影和觀眾之間是生理反應的藝術,無論藝術片和商業片。"
電影《非常夏日》(編劇:路學長李繼賢)
《瘋狂72小時》電影《西幹道》(編劇:李繼賢李青陽)
電影《瘋狂72小時》(編劇:李青陽李繼賢)
《王首先的夏天》
《沒有音樂照樣跳舞》
《西幹道》
王首先的夏天《瘋狂72小時》
《無法面對》
電影《王首先的夏天》
東京電影節1開幕紅毯導演出席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沃爾夫岡斯道大獎提名;
第32屆義大利基夫尼國際電影節CONAI大獎及"銅怪獸"獎;
慕尼黑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
坎城國際電影節展映;
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展映;
捷克卡納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展映;
英國"中國電影周"展映;
等等。
電影《沒有音樂照樣跳舞》
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
電影《西幹道》
東京電影節3記者招待會導演出席第2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展映;
等等。
《無法面對》
《震撼世界的七日》、《高第街》
電影《長大成人》二姐夫(導演:路學長)
電影《非常夏日》老闆(導演:路學長)
㈤ 國際A類電影節的華人相關
評審團主席 三大影展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主席 2000年:鞏俐(柏林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2年:鞏俐(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6年:王家衛(戛納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7年:張藝謀(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9年:李安(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13年:王家衛(柏林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其他A類影展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主席 1997年:張藝謀(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3年:鞏俐(東京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5年:張藝謀(東京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06年:許鞍華(洛迦諾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2013年:陳凱歌(東京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上海影展因華人眾多而不計入】 評審團成員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成員 謝晉(1989)陳凱歌(1993)張曼玉(1999)許鞍華(2003)
徐楓(2004)阿城(2005)杜琪峰(2008)陳可辛(2012)
姜文(2013)陳沖(2014)侯孝賢(2015) 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成員 鞏俐(1997)陳凱歌(1998)楊德昌(2001)楊紫瓊(2002)
姜文(2003)徐克(2004)吳宇森(2005)章子怡(2006)
張曼玉(2007)舒淇(2009)施南生(2011)杜琪峰(2011)
李安(2013)賈樟柯(2014) 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華人評審團成員 黃宗江(1983)陳凱歌(1989)張艾嘉(1992)張藝謀(1993)
徐楓(1994)斯琴高娃(1995)蔡明亮(1995)陳沖(1996)
許鞍華(1996)寧瀛(1997)張曼玉(1997)張國榮(1998)
李卓桃(1998)楊紫瓊(1999)謝飛(2001)白靈(2005)
施南生(2007)舒淇(2008)王穎(2009)余男(2010)
梁朝偉(2014) 電影節最高獎表演獎終生成就獎威尼斯電影節1989年:侯孝賢《悲情城市》
1992年:張藝謀《秋菊打官司》
1994年:蔡明亮《愛情萬歲》
1999年: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
2005年:李安《斷臂山》
2006年:賈樟柯《三峽好人》
2007年:李安《色,戒》 1992年:鞏俐《秋菊打官司》
1994年: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
2011年:葉德嫻《桃姐》 吳宇森戛納電影節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1994年:葛優《活著》
2000年:梁朝偉《花樣年華》
2004年:張曼玉《清潔》 柏林電影節1988年:張藝謀《紅高粱》
1993年:李安《喜宴》
1993年:謝飛《香魂女》
1996年:李安《理智與情感》
2007年:王全安《圖雅的婚事》
2014年:刁亦男《白日焰火》 1992年:張曼玉《阮玲玉》
1995年:蕭芳芳《女人四十》
2014年:廖凡《白日焰火》 洛迦諾電影節1992年:羅卓瑤《秋月》
1998年:呂樂《趙先生》
2000年:王朔《我是你爸爸》
2009年:郭小櫓《中國姑娘》
2010年:李紅旗《寒假》 1958年:關山《阿Q正傳》
2012年:耐安《我還有話要說》 侯孝賢
賈樟柯 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2007年:王穎《千年敬祈》
2009年:陸川《南京!南京!》 1994年:寧靜《炮打雙燈》
2002年:劉佩琦《和你在一起》 莫斯科電影節(暫無)1961年:於藍《革命家庭》卡羅維發利電影節1988年:謝晉《芙蓉鎮》1950年:石聯星《趙一曼》
1995年:歸亞蕾《女兒紅》 蒙特利爾電影節1983年:段吉順《一盤沒有下完的棋》2000年:鞏俐《漂亮媽媽》
2004年:范偉《看車人的七月》
2006年:倪萍《雪花那個飄》
2014年:姚安濂《打工老闆》 東京電影節1987年:吳天明《老井》
1993年:田壯壯《藍風箏》
1994年:嚴浩《天國逆子》
1999年:張作驥《黑暗之光》
2003年:霍建起《暖》 1987年:張藝謀《老井》
1991年:趙麗蓉《過年》
1993年:呂麗萍《藍風箏》
1994年:牛振華《背靠背,臉對臉》
1996年:朱旭《變臉》
1997年:劉若英《美麗在唱歌》
1997年:曾靜《美麗在唱歌》
2005年:金雅琴《我們倆》
2010年:王千源《鋼的琴》
2010年:范冰冰《觀音山》
2013年:王景春《警察日記》 侯孝賢
陳凱歌 上海電影節1993年:王童《無言的山丘》
2002年:霍建起《生活秀》 1995年:郭柯宇《紅櫻桃》
1997年:潘予《安居》
1999年:艾麗婭《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2001年:彭玉《月圓今宵》
2002年:陶紅《生活秀》
2004年:顧美華《美麗上海》
2005年:趙薇《情人結》
2008年:馬國偉《千鈞一發》
2011年:呂星辰《郎在對門唱山歌》
2013年:張家輝《激戰》
2015年:鄧超《烈日灼心》
2015年:段奕宏《烈日灼心》
2015年:郭濤《烈日灼心》 (不收錄)開羅電影節1992年:胡雪楊《留守女士》
2000年:馮小剛《一聲嘆息》 1992年:修晶雙《留守女士》
1998年:梅婷《紅色戀人》
2000年:張國立《一聲嘆息》
2000年:徐帆《一聲嘆息》
2003年:宋國鋒《父親》
2006年:張靜初《芳香之旅》 張藝謀印度電影節1996年:李少紅《紅粉》
2009年:戴立忍《不能沒有你》 2002年:張學友《男人四十》王家衛
㈥ 世界上有哪些舉足輕重的電影節
有: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美國奧斯卡金像獎,
1、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20世紀50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柏林電影節把自己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最高獎為「金熊獎」。
2、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39年,最初是為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如今已成為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又因大海(Sea)、美女(Sex)和陽光(Sun)而被稱為3S電影節。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3、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最高獎為「金獅獎」。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在30年代至60年代之間,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每年8月至9月(8月30日-9月9日前後)於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舉辦。
(6)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團擴展閱讀:
1、電影節其實就是一扇窗戶,打開這扇窗戶,世界就在眼前。每年的電影節是整個娛樂圈的盛事,電影節隨著時代的發展早已跨越了單一的電影元素,參加電影節的意義也非同凡響,電影界雜糅了工業、藝術、文化和商業等領域,構成一個以新理念為主導的多元化電影盛宴。
2、電影節是電影人參與的流動的盛宴,名與利的舞會,參加電影節的意義在於你可以開拓眼界,見識到不一樣的世界,參加電影節的意義在於美好的交流。
3、電影節的開放會使整個娛樂圈大放異彩,把握住電影節這個商機,為商家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在電視上的呈現出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