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電影綻放觀後感
今天我們學校要求觀看《綻放》這部感人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盲人月明的一生成功事跡,她的事跡深深地感激著我們每個人,深深地啟發著我們每一個人。
主人公月明是一位美貌如玉,心地善良的姑娘,也是擁有天賦的音樂天才——彈鋼琴。我們好幾次看到月明全神貫注地彈鋼王琴的時候,不知不覺地進入美妙的聲音世界。我們其實知道自己聽不見聲音,但心靈上似乎感受著從未聽見過一個奇妙的曲子。月明雖然失去光明,但擁有一個深奧的心靈——眼睛,她同樣把心靈深處的聲音傳給每一個人聽,好得多麼醉人。
我們本來認為月明有超群的音樂天才會有一絲希望。因月明的失明,社會上有關部門都不願招收她,這樣月明到處碰壁。雖然社會對盲姑娘的絕情,但月明從未一次自暴自棄,心灰意冷,堅信自己的願望始終會實現。
我覺得社會上一些聾人找工作跟盲人月明差不多到處碰壁,一些聾人在社會上參加工作時為何放棄一絲希望呢?為何因社會的不公平而感到憤怒呢?由於心理產生種種的缺陷,所以他們很容易放棄一絲希望,堅持不下去了。想找一份好工作也難找,不如從基本認真做起,不怕累不怕苦;想獲得加價對自己的贊賞就不如給別人證明自己的能力,付諸行動;想為自己未來的日子打算不如從現在開始以夢想奮斗下去了,堅持不懈,堅定方向。
令我們沒想到的是盲月明被有個音樂學院願意招收她擔任音樂老師。有一句話:「成功是人往往經歷著不少挫折去勇氣克服的來源。」若沒有這樣過程的話,就不會有成功。盲月明有因失明而感到自卑,但有自己的夢想而去實現。
她說我們雖然是聾人,但不能因社會上存在一些的鄙視而失掉自信力,除了置身於物以外,我們要有一顆快樂自信的心。就這樣,她的自信越來越強大,通往夢想之路奮斗下去,去實現它。
2. 心若在,夢就在——觀電影《綻放》有感
「黑暗中,觸摸著陽光,無聲世界誰給我方向;……我的心在執著地綻放,透過你的關愛我充滿希望」。電影結束了,影片最後月明和大凱動情演繹的歌聲卻久久縈繞在我耳畔。
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被觸動了,《綻放》,一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電影,卻讓我感觸良多。
這是一羣弱勢羣體,但他們自強不息,敢於向命運挑戰,在經歷種種艱辛、磨難之後,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盲女月明,聾啞女喬瑩,歌手大凱,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山東海陽縣小灘村的無臂女人任吉美不就很好地闡釋了這點嗎?來到世界就沒有雙臂的任吉美,從沒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反而以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用腳種地、料理家務、切菜、擀麵、包餃子、蒸饅頭……茶餘飯後還用雙腳和丈夫孩子打牌,以頑強的生命力書寫了她美滿幸福的人生!一位沒有雙臂的殘疾人能有如此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心態,相比之下,作為正常人的我們真覺得慚愧。健全的我們,生活在陽光下,常常抱怨命運的不濟、生活的不公……同樣是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土,肢體健全的我們,是否也能夠「不再抱怨人生無常,面對現實選擇天生的堅強」?
劇中的月明,為了找份工作,四處碰壁。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拒絕,她沒有灰心。當她聽到經理拒絕的時候,她只是平靜地對為她據理力爭的關老師說:「我們走吧。」這個場景至今還深深地回盪在我腦海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不就是我們應該要有的心態嗎?回想起我們遇到困難時,一次又一次地從滿懷期望到傷心失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一樣的困境,我們只會患得患失,只會抱怨,常常失望、常常灰心。與月明相比,當初我們遇到的那點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陽光總在風雨後,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我想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磨難,我們都應該有月明、喬瑩、大凱他們自強不息、勇於向命運挑戰的堅強和勇氣!
心若在,夢就在!讓我們一起伸出雙手,與殘疾人一起,「面對現實選擇天生的堅強」,讓我們的生命之花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標簽: 電影
3. 《山海情》之後的又一部力作,電影《我的第二故鄉》為什麼受到觀眾的力捧
《山海情》不用多說了吧,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視劇,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是很有特色,也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各具特色,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有著不一樣的人生演繹。
這部電影帶給觀眾的,不止是很真實的場景體現,還有看後讓人陷入思考的一種能量,讓人了解了那個年代,人們的辛苦與夢想,奮斗的精神還有很曲折的路。
一部作品用不用心,觀眾們看得很清楚,正是有著這樣優秀的作品,才讓我們在休閑娛樂的時刻,也能有著學習和進步的機會,希望這樣優秀的影片能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