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歐美電影 > 法國關於鳥類的遷徙電影

法國關於鳥類的遷徙電影

發布時間:2024-02-27 20:08:51

1. 法國有一部關於鳥類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就是它了!

【影片名稱】:Le Peuple Migrateur
【中文名稱】:遷徙的鳥
【影片導演】:雅克·貝漢 JACQUES PERRIN
【影片編劇】:大自然
【影片主演】:世界上各種的候鳥
【影片類型】:記錄片
【影片級別】:大眾
【出品國家】:法國
【影片語言】:法語
【字幕語言】:中文
【發行日期】:2001年12月12日
【影片推薦】:
《遷徙的鳥》在2001年12月12日公映以後,僅短短的三周時間,就有兩百多萬觀眾走進了影院,去感受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營造出夢幻般的優美意境。為了拍攝這部影片,雅克.貝漢(JACQUES PERRIN)先生歷時四年,橫跨五大洲,生活在飛行的候鳥群中,與它們一同飛越大地和海洋,選擇了50多個國家中的175個自然景地,拍攝了460多公里長的膠片,動用了17個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一個科學考察隊,平均每天都有600人在為此工作。

《遷徙的鳥》將是中國電影史上引進的第一部數字紀錄大片,也將是「2004中法文化交流年」內在中國所展示的第一部經典法國電影。它會在2004年春節來臨之際,採用全球最先進的「D5」格式在全中國最有經濟實力和文化品位的12個城市的54個數碼影院同時上映。 《遷徙的鳥》是曾出品過《天堂電影院》、《Z》等影片,享譽世界的著名電影製片人兼導演雅克·貝漢(JACQUESPERRIN)的《天·地·人》三部曲之一。同它的姊妹篇《微觀世界》和《喜瑪拉雅》一樣,這部描述自然界無限風光、記錄鳥兒們遷徙歷程的電影甫一出世,短短的三個星期就有250多萬名法國人走進影院,並隨後在歐洲、美國和日本風靡一時。……

2. 《遷徙的鳥》是一部什麼題材的電影

影片《遷徙的鳥》是當代法國最為著名的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耗時3年拍攝完成的一部絕對具有震撼效果的經典力作。光看下面的一組數字,人們就應該能夠感受到影片將會擁有著怎樣的氣勢——耗資4 000多萬美元,外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中的175個自然景觀,拍攝了460多公里長的膠片,動用了17個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一個科學考察隊……而這些在製作一部普通的影片時難以想像的拍攝條件,最終創作出來的就是這部《遷徙的鳥》。

在1995年和2000年分別推出了兩部前所未有的史詩性紀錄片《微觀世界》及《喜馬拉雅》之後,雅克·貝漢再一次以其獨有的魅力征服了整個世界。這部《遷徙的鳥》一經推出,就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巨大轟動。僅在法國公映了短短的3周時間,就使數量多達200多萬的觀眾走進了影院,去感受這位偉大的藝術家所營造出來的那個如夢幻般瑰麗的世界。至於影片在藝術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也同樣引人注目。它先是於2002年受柏林電影節主席的特別邀請被推薦予以首映,接著又先後榮獲了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和法國電影愷撒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這部在商業與藝術兩方面都取得了輝煌成就的影片,到底有著怎樣的深刻內涵和藝術魅力?其實只要欣賞過它的觀眾就很容易給出這一問題的答案。影片《遷徙的鳥》的內容看上去十分簡單,它描寫的其實就是各種候鳥為了生存而艱難遷徙的歷程。可就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卻充滿了無法想像的種種艱辛。各種各樣的候鳥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又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最值得人類去思考去學習的一種人生應有的態度。而影片的重點也圍繞著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從寒冷的南極到炎熱的沙漠,從深邃的低谷到萬米的高空,竭盡全力地展現了鳥兒們如何在面對各種艱難環境時克服自身的疲憊與恐懼,如何在漫天風沙中找出正確的方向、如何在冰天雪地中保護自己、如何在浩瀚海洋中獵食的種種故事。

面對如此巨大的困窘,鳥兒們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對——大天鵝要飛越1 200公里的長途旅程,它那份對生命的堅持和對子女的照顧讓人尊敬也讓人動容;而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不僅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大風沙的摧殘,可是它卻能全都默默承受,挺著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至於它的目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彩;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天敵對抗到底,保護幼小企鵝的安全,盡管過程中也會失敗甚至是失去生命,但它們仍要堅強地支撐下去。尤其是在面對親情的時候,它們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在整部影片95分鍾的時間里,這樣的一幕一幕在不斷上演著。從這些鳥兒們的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勇氣、智慧和情感,為我們呈現出的是一個充滿神奇更充滿感動的精彩世界。在技術方面,《遷徙的鳥》採用了高科技的空中拍攝系統,與各種各樣的鳥類並排飛行,途中優美壯麗的自然風光直逼眼簾,一些人文景觀也堪稱大氣磅礴,令人如痴如醉。至於整部影片中不超過10句的解說和不到20句的字幕,更使得影片整體顯得一氣呵成,而且純凈得絕無半點雜質。

除此之外,伴隨著影片中那些精美的畫面出現的,是細膩生動的音樂和錯落有致的聲效,它們帶給觀眾的那種巨大的心靈震撼,也遠遠超過了一般的想像所能達到的程度。

這確實是一部真實而又真誠的電影。它沒有依賴任何特效和電腦動畫合成來取悅觀眾,每格畫面都唯美到了令人屏息凝視的程度。至於它的無可替代之處,只有親自欣賞過的人才會深有體會。

3. 電影《鳥的遷徙》的看後感

《鳥與夢飛行》,又譯《遷徙的鳥》,是由法國著名導演雅克·貝漢執導的一部表現自然的影片。該片時長95分鍾,記錄了各種候鳥為了生存而艱難遷徙的歷程;從寒冷的南極到炎熱的沙漠,從深邃的低谷到萬米的高空,各種鳥兒在為夢想的天堂而遷徙的過程中,面對各種艱難環境,所表現出來的勇氣、智慧和情感。
紀錄片《鳥與夢飛行》片共有600多人參與拍攝,歷時3年多,耗資4000多萬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錄膠片長達460多公里。動用了17個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這部電影甫一出世,短短三個星期就有250多萬法國人走進影院,隨後在歐洲、美國和日本風靡一時,並榮膺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①

作為一部紀錄片,我們且不談其拍攝的規模及動用的人力物力上的驚人之舉,單從紀錄片的質量和獲得的評價來看,幾乎沒有哪部紀錄片能攀其極的。「它美侖美奐的畫面、細膩生動的音樂和錯落有致的聲效,給觀眾以巨大的心靈震撼,遠遠超過了一般的想像。」②畫面、音樂、聲效的近乎完美的結合是本片的一大亮點,然而其亮點並不僅僅局限於此。

首先,我們來看看影片的價值取向。「候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種對於回歸的承諾。」這是電影的開篇語。在這句話的引導下,我們走進鳥與夢飛行之旅:春夏秋冬,四季變遷,候鳥南遷北移;遷徙中,候鳥要面對惡劣的氣候環境——要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的方向,要在冰天雪地里保護自己,要在汪洋浩瀚的海洋里獵食;為了生存,它們憑著生的意志,頑強地、堅持不懈地與困難作斗爭,這之中有失去同伴及兒女的悲哀、有受傷難熬的痛苦、有逃離獵殺的惶恐,然而它們卻以團結互助的精神堅持下來,贏得生命的回歸。而這些可貴的精神正是影片所要表現的和追求的價值取向。

其次,我們不難發現影片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其廣泛而深刻的社會意義及影響。這種社會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人們精神及心靈的啟迪性,二是影片本身豐富的知識性和教育性。就第一點來說,人類可以從候鳥遷徙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種種可貴的精神中找到自己失去或者缺乏的東西,在被它們感動之時,我們也會反思自身,學習它們的生存精神。同時它們表現出來的母愛、群體意識等更給我們一種心靈的清洗。就第二點來說,只要你稍加留意和思索,就會發現這部影片其實是一部小網路全書。從影片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方面的知識:你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氣候狀況,領略到各地的山水風光,學到豐富的地理知識;你也可以認識到各種各樣的鳥類,了解到候鳥們的遷徙規律、生活習性及其戰勝困難、保護自己的方式,學到有趣的生物知識;你還可以從工廠里排出的廢水廢氣廢渣給候鳥帶來的傷害中懂得環保知識……當然,你還可以從影片本身的拍攝技巧中學到拍攝和電影方面的知識。由此可見,該影片的確具有深刻的教育性。

此外,影片純熟的拍攝技巧和巧妙的場景處理也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正如前面所說的,影片的畫面、音樂和聲效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結合。整個影片的畫面都是非常的美的,這當然得益於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但值得提出的一點是,畫面的過渡和轉換處理得非常的自然,一點也不顯得突兀。從天黑到天亮,從白天到黑夜,都是慢慢地進行過渡的。在欣賞美麗的畫面的同時,那和悅的音樂更將觀眾領入畫面,彷彿置身於畫面之中。導演特別精明的地方是懂得用音樂的節奏和旋律來描述候鳥翻越重重高山、飛越條條大江的那種宏大氣勢。還有那些自然的流水聲、鳥叫聲等的配合,整個影片的聲效就顯得特別的醉人。

說到聲音這一點,就要談到這部影片的另一特色。該影片雖然作為一部紀錄片,但它和其他很多紀錄片不同的是,幾乎沒有旁白和畫外解說詞,只有干凈剔透的優質畫面和候鳥低低的鳴叫聲,精妙的音樂配合著鳥兒的呢喃。這是一部表現自然的紀錄片,導演就把自然真實地展現在我們眼前,不加以評述,不加以解說,一切都讓我們自己去感受。這種方式更能讓我們沉浸於自然之中,沉浸於影片之中。

影片的拍攝非常注意抓住細節。比如收割機從幼鳥身上壓過的場景,落群的加拿大黑雁的孤獨寫照,受傷小鳥慘遭螃蟹撕殺的場景等,真實而又具有震撼力地把候鳥們面對的生存和斗爭展現在我們面前。其中,在這些場面之中,導演在人的介入這個方面上作了精妙的安排和處理。影片一開始拍攝了一個小男孩的出現把在池塘中棲息的候鳥嚇得慌忙逃竄,這是人第一次打破了寧靜。候鳥開始了遷徙。接著過了很久,畫面上才再次出現人的蹤影,但這一次卻是一台收割機,它忽然間打碎畫面的寧靜,無情地從一隻幼鳥身上壓過,美麗的畫面被打碎,換之丑惡的畫面,這以忽然間的反差給觀眾一種心靈的震撼。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又出現了人的蹤影,這一次是一個人從屋裡走出來,拿著一個裝有糧食的容器出來喂鳥。這表現的是人與鳥類的和諧相處。最後在影片結束之時,小男孩再次出現,和開頭的畫面類似,為的是表現候鳥又開始了新的遷徙。從導演精妙的處理之中,影片開頭和結尾渾然一體,來了個輪回;而且通過寧靜與打破寧靜、美與丑的反差,不自覺地引起人們的惻隱之心,其中又凸顯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

綜上所述,紀錄片《鳥與夢飛行》是一部集審美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身的表現自然的優秀影片,它耗資巨大、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拍攝難度高、拍攝時間長、拍攝質量高,具有深遠的價值取向、社會意義及廣泛的影響。這無疑是一部高質量的紀錄片!

4. 有哪些關於「飛行」的電影、紀錄片值得推薦

《遷徙的鳥》是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聯合拍攝的紀錄片,由雅克•貝漢、雅克•克魯奧德聯合執導。該片於2001年12月12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圍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了候鳥如何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護自己,歷經了危機重重,只為了尋找一個溫暖的地方生存。候鳥遷移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獵食,如此困窘,候鳥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對。這正是戲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大天鵝要飛越1200公里的長途旅程,它那份對生命的堅持,對子女的照顧,一一叫人尊敬。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大風沙的摧殘,全都默默承受,挺著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海鴉對抗到底,保護企鵝BB 的安全,盡管當中滿是失敗氣餒,但仍堅強支撐下去,面對親情,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遷徙的鳥》前後共600多人參與拍攝,歷時3年多、耗資4000多萬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錄膠片長達460多公里。這部動用了17個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
在拍攝初期,攝制組歷盡千辛萬苦,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追隨候鳥輾轉遷徙,並設法親近它們,了解它們的習性,消除候鳥對人類的戒備。在當候鳥們漸漸熟悉了有攝制組陪伴的日子後,面對鏡頭的它們不再害怕,影片才得以順利拍攝。

閱讀全文

與法國關於鳥類的遷徙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一共有多少電影 瀏覽:750
詐騙者日本電影 瀏覽:415
海邊小女孩法國電影 瀏覽:289
看3d電影是不是去imax影院 瀏覽:99
歐美電影男昏迷被拖進 瀏覽:758
2017最新倫理日本電影 瀏覽:561
什麼電影快遞小哥遇到美女電視劇 瀏覽:845
美國電影7天 瀏覽:555
劉曉利是什麼電影 瀏覽:460
住店愛情電影 瀏覽:548
電影魔女2018是哪本書 瀏覽:756
家有仙妻的電影版是什麼 瀏覽:556
法國電影黑金迅雷下載 瀏覽:250
韓國老少戀電影大全 瀏覽:104
電影院交叉隔座售票情侶 瀏覽:297
好多人殺一個神父動作電影 瀏覽:289
1960年美國電影 瀏覽:203
王的男妃電影插曲 瀏覽:674
二月新電影動作片關於開學 瀏覽:151
電影驚悚背景音樂大全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