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與黑》|1997,好得多
上映時間:1997年12月22日法國上映
導 演:讓-丹尼爾·維吉爾
主 演:吉姆·羅斯·斯圖爾特 卡洛·波桂
我得說完美。和1954年倒敘的方式以審判作為開場不同,1997年是按照順序的方式,情感逐漸遞增來結構全片。
在這部電影里,於連的心理獨白被完全摒棄,但通過鏡頭的推拉搖移抑或景別的變化、音樂的設計、人物的表演,於連內心的矛盾和沖突都得到了很好的外化凸顯。如果承認小說的精彩之處是在對於連心理的刻畫,那麼影片這般的處理也不會讓人失望。同時人物的對白也被精心設計,因為再也不能將之全部納入於連的自戀式囈語之中。也因為如此,於連、謝朗神甫、瑪特爾小姐、德·瑞等等人的關系也更清晰的構建了出來。由此可見,1954年版本其實是以觀眾熟悉文本內容作為預設而進行電影創作的,這也就決定了電影中的一些內容其實交代的十分含混不清。而1997年則不同,情節線清晰,人物完整,看得很是明白。
整部影片的場面調度都十分成熟,對於舞會交際場所的呈現,舞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啻為典範。鏡頭運動很流暢,跟隨者人物的行進推拉都顯得游刃有餘,這跟1954版固定鏡頭為主大大不同。這也使得畫面呈現的內容大為豐富,"1930年紀事"的副標題被顧及,法國上層階級對於下層人的排斥,森嚴的等級,以及造成貧寒子弟壯志難酬的窒息的社會環境都有涉及。反觀1954年版本,場景很多是在攝影棚中拍攝,局限的環境直接導致對時代大環境的交代不清,整個主題的表現也便顯得狹隘。
還有戲劇沖突的表現,如開場,利用於連和兄長的打鬥直接表現家庭矛盾,一上來便是激烈沖突。還有利用快節奏的平行剪輯,來表現瑪特爾和於連相戀時的矛盾關系,這些相較於1954年版本都精彩得多。
在主題上,1997年電影版本對於瑪特爾的成長也有呈現,一個女性在經歷愛情後的成熟,使得瑪特爾的形象也更為飽滿。
總之,因為課堂任務而無意的對比閱讀,可以說是收獲良多了。
B. 三版影視作品《紅與黑》哪部最經典
這個老版本的《紅與黑》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小說版封面大都採用這部電影的劇照。電影版《紅與黑》由上世紀50年代法國當紅小生錢拉·菲利普主演,也最忠實於司湯達的原著。該片在我國有兩個譯製版本:上海電影譯制廠版本和央視著名主持人趙忠祥(為於連配音)配音的版本。
C. 紅與黑完整版電影
《紅與黑》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OOo8D3D5XbMvwvr06p0TBA
《紅與黑》是由讓-丹尼爾·維哈吉執導的冒險片,吉姆·羅斯·斯圖爾特、卡洛爾·布蓋等參加演出。該片根據「現代小說之父」、法國文豪司湯達的同名原著改編而成,圍繞著「少年野心家」於連與命運艱苦奮斗的短暫一生,鮮明地勾畫出了19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法國社會的廣闊圖景,深刻地提示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最後階段法國社會各階層錯綜的矛盾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