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部電影名,關於體操的。國外的。
一個是《女生向前翻》(站穩了/堅持就是勝利)影片講述了一名年僅17歲前體操明星海莉曲折的經歷。海莉生長在一個問題家庭,從小就養成了桀驁不馴的個性。出於叛逆的心理,她在體操賽場上半途而廢,漸漸走上了歧途,由於誤觸法網,還多次被捕。無奈之下,她只能重返體操賽場,希望能夠重新找回當年那個積極向上的自己。
另一個幾年前曾在中央6上放過的,名字記不得。講的是一個女孩被送到她們國家隊練體操,中途曾經退出但最後還是回到了訓練場上,最後參加了一場大型運動會(記不清是奧運會)。有人記得講的是保加利亞的體操隊,其中一個女孩子最後完成了高難度動作。我記得電影放完以後有兩個央視主持人還提道過桑蘭。。
『貳』 歐美的一部勵志電影 講的是一名大腿內有鐵釘的體操運動員的故事
中文片名
和平戰士 / 勇者無敵/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台灣譯名
外文片名
Peaceful Warrior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維克多·薩爾瓦 Victor Salva
編劇 Writer:
Kevin Bernhardt .....(screenplay)
演員 Actor:
斯科特·麥克洛維茨 Scott Mechlowicz .....Dan Millman
尼克·諾爾蒂 Nick Nolte .....Socrates
艾米·斯馬特 Amy Smart
保羅·瓦斯利威斯金 Paul Wasilewski
畢崔斯·羅森 Beatrice Rosen .....Dory
艾格尼絲·布魯根 Agnes Bruckner
Tony Black .....Gymnast
Jimmy Bradley .....Commentator One
Scott Caudill .....Thug One
Ray Wise .....Doctor Hayden
製作人 Proced by:
Mark Amin .....procer
Robin Schorr .....procer
麥克·艾略特 Mike Elliott .....executive procer
劇情簡介
大學生丹·米爾曼(斯科特·麥克洛維茨飾)一直是學校有望參加奧運體操比賽的明日之星,也成為學校的風雲人物,而且他擁有讓所有人羨慕的優厚條件:不但有著很好的健美體形充沛的精力,品學兼優的他家境富裕,英俊的丹·米爾曼雖然才華出眾,但是恃才傲物的他在同學之間的口碑並不太好。俗話說:花無百日紅,盛大的奧運會選拔賽即將來臨,重壓之下的丹·米爾曼變得患得患失,就連睡覺的時候常常被自己驚醒,並將壓力放在極其危險的摩托車比賽。正在這時候,丹·米爾曼遇到睿智的老者蘇格拉底(尼克·諾爾蒂飾),他出人意料地將所有的困擾都告訴蘇格拉底,在他的開導下,丹·米爾曼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並學會了要摒棄過去狹隘的人生觀,最終丹·米爾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並認識到比賽與冠軍的真正含義,並得到了在奧運會亮相展現才華的絕佳機會。
幕後製作
名著改編
影片根據著名作家丹·米爾曼的名作《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改編,這位作家在這部作品中讓年輕時代的自己成為主角,本書也是他最暢銷的關於人性與內心解讀的書籍,小說在高強度競爭的男子體操運動中加入讓人驚奇的哲學思想,作為一部體育題材,它描述的勝利不是來自於運動項目本身,而是來自於人的內心。
丹·米爾曼曾是一位獲得世界冠軍桂冠的運動員、大學體操隊教練、武術教師以及大學教授,他的著作,包括《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The Journeys of Socrates》、《The Life You Were Born to Live》曾被翻譯成29種語言,銷售上百萬冊,並且激勵數百萬讀者不斷尋找生活的方向。
關於導演
隨著兩部《驚心食人族》電影的上映,由編劇逐漸轉變為導演的維克多·薩爾瓦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當然更鐵桿的影迷會記得他之前更加出色的作品,溫暖感人的科幻題材《Powder》。
在很多電影里,薩爾瓦都表現為一位優秀的故事講述者,按照一直流傳的說法,在他十多歲時,薩爾瓦已經逐漸從一個聆聽者變成了一個合格的編制者和講述者,上學期間,他的英語老師曾經和他打賭,結果他在一個星期內寫出一個短篇小說,以此贏得免去日常作業的賭注,而另一位教師也曾建議他將自己的故事拍成電影,這些正是早期他所獲得的啟蒙。
之後的學習來自於那些大師的作品,薩爾瓦被西科塞斯、庫布里克、科波拉的電影吸引,並從中吸取養分,尤其受他重視的是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沙爾瓦清楚地記得自己一共在電影院里看了55遍,他就是這樣投入巨大的熱情,並最終獲得成功。
演員陣容
紐約出生的斯科特·麥克洛茲在影片中扮演青年體操演員。2003年,他第一次在兒童題材的《夢幻島》亮相,隨後就在青春題材的《歐洲性旅行》中獲得主演位置,2004年他主演的另一部青春題材《湖群狗黨》,還為他贏得了聖丹斯電影節的獎杯,並成為戛納電影節的頒獎佳賓。
影片中扮演睿智的蘇格拉底的是曾經兩次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提名的老演員尼克·諾特,現年65歲的他曾參加過60多部影片的拍攝,創造了一系列給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影片中另一位值得關注的是女演員艾米·斯馬特,青春靚麗的她憑借一系列電視和電影作品,逐漸奠定了在好萊塢的位置。
電影花絮
小說出版距今已有25年,本片製片人David Welch在十年前已經買下改編權,並且一直都在策劃著這部電影的拍攝。
尼克·諾特在80年代已經讀過這本書,在還沒有確定主演人選時,他向導演表示自己20年前就期望演蘇格拉底這個角色,這幫他贏得了導演的信任。
影片中有很多體操表演及比賽,製片公司為此聘請了曾獲全國冠軍的體操教練吉米·福迪擔任顧問,部分演員在拍攝開始前,進行了為期6周的強化...
『叄』 體操運動員勵志電影:《女生向前翻》
體操運動員勵志電影:《女生向前翻》
體操運動員勵志電影:《女生向前翻》
《女生向前翻》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歐美勵志影片,影片由約翰·帕特里克·阿梅多里主演。講述了一名年僅17歲前體操明星海莉曲折的經歷。海莉生長在一個問題家庭,從小就養成了桀驁不馴的個性。出於叛逆的心理,她在體操賽場上半途而廢,漸漸走上了歧途,由於誤觸法網,還多次被捕。無奈之下,她只能重返體操賽場,希望能夠重新找回當年那個積極向上的自己。
劇情介紹:
影片講述了一名年僅17歲前體操明星海莉曲折的經歷。海莉生長在一個問題家庭,從小就養成了桀驁不馴的個性。出於叛逆的心理,她在體操賽場上半途而廢,漸漸走上了歧途,由於誤觸法網,還多次被捕。無奈之下,她只能重返體操賽場,希望能夠重新找回當年那個積極向上的自己。
任性叛逆的17歲女孩海莉·格雷厄姆(梅西·帕瑞格蘭飾)慣於挑戰權威和地心引力,她的單身父親為了管束女兒一籌莫展、無計可施。越發有恃無恐的海莉終於觸犯了法律,因損壞財產而被告上少年法庭,法官責令她進入一所異常嚴厲的體操學院學習,掌管這所學校的'是以軍事化管理見長的傳奇教練伯特·維克曼(傑夫·布里奇斯飾)。
幾年前,海莉曾是一名才華橫溢的體操運動員,可在她即將參加體操錦標賽的決賽之前,突然得知當時的教練同自己的母親有染,心灰意冷的她在關鍵時刻退出比賽,使自己的團隊與金牌失之交臂。強制下,海莉不得不背負著背叛隊友的指責重返體操界,在接受規則約束的同時,還要面對自己的朋友和對頭。伯特教練很快就發覺海莉的體操天賦,不管她願不願意,他都要讓她重新出現在賽場。當然,刁蠻頑劣的海莉同教練之間難免會有一場明爭暗鬥,而這種抵觸情緒隨即演變成相互的尊敬,由此海莉和她的精英團隊也開始漸入佳境。
;『肆』 一部很多小孩練體操的電影
紅跑道 《紅跑道》講述了上海一所少體校里一群練體操的孩子在大賽來臨前半年裡的成長,他們的家庭和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 這部由SMG紀實頻道和德國NDR電視台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已經席捲了11項國際大獎(包括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社會類紀錄片獎、巴塞羅那國際紀錄片節最佳紀錄片獎、薩格勒布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美國電影學院SILVERD OCS紀錄片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和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等)。 導演干超在紀錄片《紅跑道》結尾拋出了一枚硬幣——硬幣的兩面:鄧彤和爸爸,面朝外灘的燈火輝煌,在回家的輪渡上對話。每天,這對窮父女都這樣跨越黃浦江,來往於盧灣的體操訓練館和浦東租來的「家」里。一切都好像很近,又好像很遠。 孩子們愛體操嗎?鄧彤練體操是想給媽媽買大房子,王露凝是因為「寄養」她的上海爺爺希望她身體健康,阿南要為了完成媽媽的心願……這樣的主題,可以拍得很無望,也可以拍得很光明,但干超的《紅跑道》跨過了「紀實」這條冰河。 《紅跑道》更像電影,沒有解說詞,沒有采訪,甚至沒有人物介紹,只有若干個場景和若干個對話。訓練、生活和家庭,在畫面上得到了有節制的呈現。干超繼續了他的CINEMATIC(電影化)風格,靜止的鏡頭,多層次的含意,殘酷又溫情,真實又荒謬。《紅跑道》把硬幣的兩面——慾望和恐懼,幸福和苦難——砸碎了,揉扁了,讓我們看個了透徹。 小朋友是天真爛漫的,體操專業訓練卻是枯燥甚至殘忍的。《紅跑道》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在做最基本的體操動作,可是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地完成。站在一邊做指導的教練始終沒有露面,但「恨鐵不成鋼」的訓斥之聲盪氣回腸。孩子們的臉上只剩下了茫然,不知所措。 他們愛體操嗎?一個孩子訓練時蹲著哭,他手上的皮膚破得一塌糊塗。干超和孩子對話,「這么痛,為什麼還要練呢?」「我喜歡體操。」干超也問過其他孩子們,好幾個人都說「愛」。和孩子們相處了大半年,完成了《紅跑道》的後期製作,還在國際影展上兜了好大一圈後,干超依然說不清這種感受,「是小孩們也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還是他們真的愛體操?就好像我們說『我愛中國』,這中間的感情是非常豐富和復雜的,不像回答『開不開心』那樣簡單的。」 干超第一次見到這群孩子時,並沒有拍攝紀錄片的打算。2007年初,他和該片攝像龔衛一起去體校打羽毛球,先在電梯旁看見了姚明,然後在電梯旁的大房間里看到了一群練體操的孩子,內心立刻就湧出了一種奇怪的東西。「我忽然闖入了一個世界,整個房間里全是紅色的(就是後來在紀錄片里出現的那些紅墊子),我想到了為國爭光之類的。」在一片紅色里,有七八支隊伍在訓練。有些明顯是剛剛開始練,他們在鏡子里梳辮子,蹦蹦跳跳的像小兔子,教練根本管不住;有些已經練得相當不錯了,不停地重復一個動作。干超當場就和攝像說,以後再來看看吧。 「原來他們最初是這樣的,後來變成了那樣,這里天然就有一種東西吧。」干超拍到過一個場面,後來卻沒放進紀錄片里:體操房裡有一面很大的鏡子,兩個剛來隊里的小女孩在鏡子前互相為對方扎辮子,紅撲撲的臉上帶著歡笑。通過鏡子,遠處,鄧彤在平衡木上跳躍,在教練的嚴厲指點下,一邊做動作,一邊哭泣。每一個孩子最初都有過蹦蹦跳跳,鮮艷奪目,充滿童真的時刻。 在《紅跑道》里,干超特別喜歡其中一個場景:鄧彤拿著圖畫課老師獎勵的假金牌,偷偷走到隔壁的房間照鏡子。她的體操成績在隊里不太好,經常受到教練的批評,小鄧彤也很沒有自信。那天的圖畫課上,老師讓孩子們畫「得了金牌後你想得到的東西」,鄧彤拿到了第一名。這個獎其實是干超向老師提議的,「她之前一直在挨罵,特別可憐。事後我不經意地發現她在那裡照鏡子,我想這個金牌是一種溫暖和幸福。」看著鏡子里的金牌,鄧彤內心正慢慢被湮沒的希望被觸動了。 干超也喜歡雙胞胎兄弟「剪」辮子那場戲。兄弟倆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家境不好,他們成了這個家庭唯一的指望。兄弟倆的小辮從出生後就一直留著了,比賽前教練要求剪了,怕影響比賽時的打分。去理發店的路上,老大忽然說,「我不要冠軍,我要辮子」。原來孩子們也不是不會反抗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像成年人那麼直接,或者說他們的反抗還沒有力量。 這些孩子的成熟,有時讓干超也覺得吃驚。孩子們坐在陽光下纏綳帶,一個男孩說,昨天自己的牙齒動了,就拔下來扔了。另一個孩子說,不能這么乾的。第一個男孩說,這是爺爺說的,拔了才能長得更穩一些。第二個孩子反問,你怎麼知道你爺爺說的就一定是對的?這一幕原本會是《紅跑道》的第一個鏡頭,但後來干超改變了主意,拿掉了這場戲。 艱苦的訓練,以及訓練之外的東西,也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痕跡。阿南在孩子們中不太起眼,長得沒特點,也不太說話,但干超和攝像還是注意到了他。「有一次他從單杠上下來,我們的攝像誇他,阿南,你的肌肉很發達。俞指導就讓他把衣服拉起來,讓我們看看腹肌。沒想到他立刻哭了,而且一哭就是兩個小時,沒人知道為什麼。」 「阿南不是因為訓練不好而哭的,其他小孩練得好了他哭,被同伴們摸一下屁股他也哭。是不是因為家庭壓力這么大,所以小孩的心理特別敏感和脆弱?」干超是慢慢發現這個家庭的故事的:阿南父母在高檔小區里開小超市,天天凌晨3點進貨,晚上12點才能睡下。三個孩子的學習情況都不太好,往學業上發展肯定沒戲。阿南的兩個哥哥也都練體操,進了市體操隊卻因為家裡窮,被退回來了。父母現在就希望阿南還能再拼一下。這么喜歡體操嗎?可能不是,阿南的兩個哥哥都拿過市裡的冠軍,但媽媽完全找不到那兩塊金牌了。 與一說就哭的媽媽相比,干超更喜歡阿南的爸爸。媽媽在燒香祈禱阿南出成績,爸爸就在旁邊淡定地喝著功夫茶。兩個兒子被市隊退回來了,媽媽跑去又哭又求,爸爸一言不發就把孩子們領回了家,「求他們干什麼?不讓我們練,就不練吧。 」爸爸很耿直,也很堅強。但干超在《紅跑道》里只用了阿南爸爸的兩個鏡頭,而且是那種一不留神就會錯過的鏡頭。
『伍』 安娜·金斯卡婭參演作品
安娜·亞歷山大羅夫娜·金斯卡婭,1979年1月22日出生於烏茲別克共和國首都塔什干,父母分別來自俄羅斯和烏茲別克。從小就展現出了多才多藝,從馬戲團的雜技表演到體操和芭蕾舞,她的藝術天賦逐步展現。13歲那年,她的舞蹈才華被發掘,進入一家知名芭蕾舞團,隨後在劇院開始了她的表演生涯。
18歲,她開始了模特事業,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的秀場。90年代末,她移居義大利,在米蘭繼續模特事業並涉足表演。1999年,她在喜劇《Arlecchino servitore di e padroni》中首次登上了義大利劇院的舞台,該片由Roberto Totola執導,標志著她在義大利戲劇界的嶄露頭角。
2003年,她在Neffa的MV《Quando finisce cosi》中擔任女主角,2004年又出現在了Danzel的《Pump it up》MV中。從M.A.S戲劇學院畢業後,她搬至羅馬,2005年因在Tinto Brass執導的電影《Monamour》中全裸演出而引起關注,該片改編自Alina Rizzi的小說《Amare Leon》。2007年,她在MV《Piotta & Caparezza》和迷你劇《Il segreto di Arianna》中都有出色表現,其中她在Viktoria一角的演出在義大利Rai Uno電視台播出。
從2007年到2009年,她參與了多部戲劇,包括Pino Ammendola自編自導的《Uomini alla crisi finale》和Walter Croce與Prospero Richelmy共同執導的音樂戲劇《Te lo do io Pasquino》。此外,她在電視劇和MV中也有精彩演出,如《Due Imbroglioni e Mezzo!》和《La Nuova Squadra 2》等。
安娜·金斯卡婭 Anna Jimskaia,1979-01-22 出生於烏茲別克,塔什干 ,演員、模特,參演影片:Mon amour,Segreto di Arianna,
『陸』 有沒有專門關於體操的電影
電影《女生向前翻》
女生向前翻 / 站穩了 / 堅持就是勝利 / 忍耐 (Stick It) 德國、美國2006年出品; 片長103分02秒
[編導] 傑茜卡·班汀吉爾 Jessica Bendinger
[主演] 傑夫·布里奇斯 Jeff Bridges、梅西·帕瑞格蘭 Missy Peregrym、Vanessa Lengies、Nikki SooHoo、Maddy Curley
[類別] 劇情、運動
[劇情與相關]
由於影片是體操題材的,而且涉及到不少比賽場景的拍攝,必須靠專業的體操運動員,所以在影片籌拍階段,劇組在世界范圍內征選體操運動員參與影片的拍攝,美國一些奧運會選手和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著名體操運動員參加了這部電影的拍攝。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剛剛退役的體操名將楊雲,在自己粉絲的推薦下參與了這部影片的拍攝,扮演其中的一名亞裔體操運動員,楊雲也因此成為中國登陸好萊塢的第一位體操運動員。雖然楊雲扮演的只是一名小配角,在賽場上做幾套動作而已,也沒有台詞,但她努力認真的態度,扎實的基本功底讓導演和現場做指導的羅馬尼亞體操名將科馬內奇的教練連連誇贊,並被選中參加了電影海報的拍攝。
在好萊塢的七天觸電旅程中,楊雲度過了非常快樂的一段時間,她還教會了劇組中的其他各國體操運動員唱「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她希望這次影片拍攝能成為她今後一個良好的開端。
導演傑西卡•班丁吉爾在電影界並不算出名,但在TV界已經大紅大紫,由她擔綱編劇的《慾望城市》(《Sex And City》)已經成為全世界女性必看的電視劇,被奉為「都市女性的聖經」。如今她執導的本片也是一部講述體操女運動員的影片,一幫女人在一起的故事已然又是傑西卡的強項,從這個角度來講,筆者還是比較看好這部片子。
本片的演員大部分都是啟用的新人,較為大牌的也就是教練的扮演者傑夫•布里吉斯了。這位曾經獲得三次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和一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老戲骨,當年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霹靂與光腳》(《Thunderbolt and Lightfoot》)中同場競技的時候,就曾以其出色的表現讓伊斯特伍德相形見絀,從而力壓他獲得自己第二次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事實上,傑夫多次與小金人擦肩而過已經讓多數影評家感到憤憤不平。想他當年的競爭對手如今已手捧小金人,而今年來教練的角色通常又比較討巧,不知道傑夫能否在本片中大放異彩呢。
。
影片講述了一名年僅17歲前體操明星海莉曲折的經歷。海莉生長在一個問題家庭,從小就養成了桀驁不馴的個性。出於叛逆的心理,她在體操賽場上半途而廢,漸漸走上了歧途,由於誤觸法網,還多次被捕。無奈之下,她只能重返體操賽場,希望能夠重新找回當年那個積極向上的自己。
海莉作為中堅力量加入了一個傳奇教練的訓練項目。就在這個過程中,她漸漸發現了自己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同時在其中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從而使自己混亂不堪的生活慢慢走上了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