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深層恐懼>(又名鬼潛艇)最後是什麼原因
原船長下達了錯誤攻擊命令,把誤以為是德國船的英國船擊沉了,原船長等四個人上到甲板上看,才發現打錯了人,然後原船長就想救人,但遭到其餘三人的反對,因為其餘三人如果出了這個意外會喪失美好前程(這三個人的美好前程講述是影片差不多到最後,其中一名知道真相的船員和那女的說的),三人就把原船長殺了。後來從海上救了三個英國人(不巧正是他們擊沉的英國船的生還者),其中一個是女的,救上來後,船員問他們是被什麼船攻擊的,他們也描述了攻擊他們船的形狀(影片最後,那女的發現攻擊他們的船正是他們所在的這艘船)後來那女的偷看了現任船長(原船長死後,他最大)的日誌,從而發現不對勁。因為如果一旦事實被公布,他的前程就會毀掉,而他又是海軍世家,不願意有任何污點,所以到影片最後,他知道真相已經被外人知道,決定就算和船一起下沉也不願意活著。 事情就是這樣。
❷ 美國恐怖片捉迷藏的五個結局分別是什麼啊
結局1:劇情同劇場版,只是,兩人走後,那副畫沒變。
結局2:與kathrine對話完後,emily 沒有要求把門開一道縫,kathrine走後,emily躺在床上,然後開始數數,one one thousand,two one thousand......。
結局3:emily 在katherine所在的醫院進行治療,emily要求把門開一道縫,katherine走後,emily和結局2一樣開始數數......。
結局4:同結局3,在病房,對話完後,emily要求把門開一道縫,,但katherine沒開,她出了房門後。同事的一個男醫生問到:"how about her?"
katherine回答道:"tommorow I will come back for her,I won't give up about her!"
結局5:emily 和katherine一起生活,狀態似乎很好,最後和katherine走出家門後,鏡頭由花瓶逐漸轉向那副畫,在emily的頭旁邊,多了個頭。
(2)美國電影深度恐懼解析擴展閱讀:
《捉迷藏》劇情簡介
紐約市的心理學家大衛·查拉維(羅伯特·德尼羅飾)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他的妻子在新年前夕突然自殺,11歲的女兒艾米莉(達科塔·范寧飾)在這一打擊下幾乎失語。
為了幫助女兒治療心理創傷,大衛將家從紐約市區搬到僻靜的郊外。
大衛原以為這樣就可以忘記過去,與女兒過上平靜的生活。但他沒想到女兒的行為變得更怪異,她與一個想像中的朋友"查理"交上了朋友,甚至整天玩捉迷藏的游戲。
慢慢地這個虛幻的"查理"深深地介入大衛一家的生活;隨後一連串奇異的死亡事件先後發生,令人毛骨悚然,而女兒都說是"查理"乾的。
於是,大衛決心找出答案。
❸ 介紹幾部美國有深度,有血腥的恐怖片。要經典中的經典!!!一流里的一流!!!
隔山有眼。當年我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真的被嚇到了。
介紹你一個比較特別的。叫奪命手術。不恐怖。但是拍的很好。 海登·克里斯滕森 跟 傑西卡·阿爾芭演的。我很喜歡。
看樓主應該也是看過很多恐怖片的人。一些例如恐怖蠟像館,死寂,寂靜嶺,第六感,小島驚魂之類太眾所周知的我就不介紹了。
不知道你看過死亡特訓沒有,也是老片子了,但是還行。還有不久前的孤兒怨,對於看過太多恐怖片的人來說肯定不算恐怖,但是也算最近兩年排的上號的恐怖片了。哎。將就下唄。你要恐怖片驚悚又有深度,血腥又有懸念。其實要求確實不低。一般能達到這種要求的肯定也就經典的眾所周知了。哈哈。
PS.CUBE我也超級喜歡。你若果喜歡恐怖游輪這種懸念的電影倒是有很多,不知道你看過沒有。像香草天空,阿湯哥的老作品,我的大愛。還有里奧的禁閉島,大衛林奇導演的穆赫蘭道,還有致命ID,玩命記憶,蝴蝶效應,小島驚魂,記憶碎片,致命魔術,搏擊俱樂部,萬能鑰匙。
深度的話。七磅很不錯。不過不能算恐怖片了。
還有個韓國的老男孩。韓國電影我一直不喜歡。但是這一部拍的確實還不錯。
啊。對了。還有我超級愛的水果硬糖。ELLEN PAGE的演技不容置疑。也強烈推薦。吼吼。
暫時能想到的就這么多。還有些十分經典的老片。想你肯定看過,就不介紹了。哈哈。
話說我也是恐怖片發燒友。有空可以互相交流下。:)
❹ 我要寫 論恐怖電影的心理分析 誰能幫幫我高分懸賞!!
恐怖電影的心理探索~~
摘要:自從電影這個視覺娛樂游戲產業化以來,恐怖片一直是西方電影票房的法寶之一,不論大製作還是小成本都能夠觀者雲集,在或者競爭激烈或者低迷黯淡的電影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近幾年來,歐美和日韓的恐怖片大舉「進軍」中國的電影市場,得到了很熱烈的反應,尤其在年輕人中大受歡迎甚至風靡一時,也因此刺激了現在以通俗恐怖故事為代表的恐怖文學的飛速發展。在恐怖電影的發燒友中年輕人主要以大中學生為代表,而且人們通常的認知中乖巧膽小的女孩子在欣賞恐怖片的慾望和痴迷程度上絲毫不遜色於男孩,甚至大有「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架勢,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和討論。恐怖電影帶給人的心理感受遠非通常意義的美好、愉快.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恐懼是個體面臨外部的某種緊迫而危險的情境時努力試圖擺脫、迴避卻又無能為力一種情緒體驗。這本應是一種人們極為迴避的體驗,那為什麼還有那麼人喜愛恐怖電影呢?甚至在年輕人中,對恐怖刺激的體驗是趨之若鶩,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除了個性和叛逆的外,還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心理原因作為原動力嗎?在這篇論文中,我主要從心理學方面來淺析一下,恐怖片存在的理由和價值以及心理基礎。
關鍵詞: 恐怖電影、心理學、本能、反應
正文:
恐怖電影從誕生之日起就擁有著大量的觀眾。人們在顫栗與尖叫中,卻不由睜大驚恐的雙眼。一幕幕驚栗的場景,叫人既喜愛又害怕。在電影誕生的最初10年裡,法國電影大師梅里埃就拍攝了200多部幻術,神怪和特技影片。這些片子雖然只有一兩分鍾,但因其驚悸的效果而被人們視為電影史上最早的恐怖片。電影大師希區柯克的影響片具有深厚的心理學內涵,讓人在顫栗驚恐中欲罷而不能,因此他被譽為真正意義上的恐怖片開拓者。當今美國的夢工廠好萊塢是恐怖大餐的熱心製造者,如《驅魔人》、《閃靈》等都拍得血腥殘暴、十分逼真。
雖然拍攝的時代、技巧、技術有別,但這些電影的初衷是一致的,無非是激起人們內心最大恐懼。而這非但把人們嚇跑,反而讓他們感到刺激上癮。這看起來彷彿違背常理。從人們行為的通用理論來說人類總是在追逐快樂,逃避痛苦。但我們又該如何解釋人們熱衷於去做看恐怖電影這個會引起負面情緒的事情,?如此多的人樂此不疲地恐怖電影,一連兩個多小時沉浸在恐懼中,人們為什麼要這么做?他們能從恐懼中獲得什麼?
一.從影片中得到的恐怖體驗是個人和人類的成長相關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是被恐懼包圍著長大的。作為個體的人類,每個人都有童年時期的恐怖心理體驗,因為經歷驚險與恐怖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開放幻想、提升創造力的重要手段。歐美恐怖片中,經歷驚險與恐懼的主角常常是兒童,受到驚嚇的兒童形象正好與觀眾在童年時期積淀下來的恐怖心理感受引起共鳴。心理學家說看恐怖片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需要,而在電影學者眼裡,恐怖電影則是此類觀眾的一個心魔:在恐怖電影里尋找自己的悲傷童年或者某種潛意識。看恐怖片的願望,是在觀眾蒙矓的潛意識中存在的。對於會使我們感到恐怖的事物,對於恐懼這樣令人難忘的心理體驗,人類有著十分矛盾的心理狀態,既對危險有著本能的遠離躲避反應,同時又無法抗拒其對人性好奇與獵奇心理的誘惑。恐懼感不僅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其實也是一種心理需要。而作為這種恐懼需要的產物:恐怖電影是最大眾化也最形象直觀的娛樂藝術形式。
實際上,不僅個人是被嚇大的,人類整體也是被嚇大的。正因為恐懼心理的存在,原始人類才能在危險面前自我保護得以生存,而面對恐怖事物既害怕又受誘惑的心理反應,是人類在其個體與群體進化、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心理本能。
我們知道,當人第一次看到蛇的時候都會本能的感到害怕。為什麼會這樣?蛇沒有傷害過他,蛇的樣子也不像會對人構成多大的威脅,但人還是會害怕;而從更深的角度,在《聖經》中,是蛇誘惑夏娃犯罪,為什麼不是別的動物來承擔這個角色?一些研究人類心理的學者認為,這緣於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經驗。對於居住在森林中的最初的人類來說,遭到蛇咬很容易死去,這樣,對蛇有著害怕的、小心翼翼地遠離蛇的人有更多機會活下來,因此,在人類的意識深處,隱藏著來自遠古的對蛇的天然恐懼。人類文化心理中對蛇的恐懼,對這種恐懼的重視與自覺,使蛇成為邪惡的象徵。但是,即使在西方文化中,也有人認為,蛇誘惑人類犯了罪,但也由此開啟了人類的智慧。這是因為在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有著這樣的特點,那就是會受到相反方向的力的作用,對於所害怕的東西、被禁忌著的東西,又會產生接近與嚮往,說得白一些,就是會產生想探個究竟的意願。基於這樣的逆反心理特點,我們對於引起恐懼的事物,如恐怖電影所產生的既害怕又嚮往的矛盾心理,也就很容易解釋了。簡單說來,對於恐怖對象的這種矛盾心理,其中所包含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也是人們得以學習的心理基礎之一。由此我們可以大致認為,人們喜歡觀賞恐怖片的原因之一,在於電影中所揭示的恐怖經歷引發了觀眾自身的恐怖心理體驗,對於恐怖體驗的需要,甚至是人的一種心理本能。
我們也看到,恐怖片中引起恐怖的對象,不管是自然的還是幻想的,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神秘,其實質就是人們對它們不了解、無知。因為人對於恐怖對象的矛盾心理,要經歷:害怕、力圖接近與了解、克服害怕,再面對新的恐懼這一個循環的過程,這一消解恐懼的過程也就成為一個消除未知,獲得知識的過程,大而化之就可以看做是人類進化成長過程的一個縮影。由此可見觀看恐怖片不僅僅在於鍛煉心理承受力,同時也在形成一種心理技能,一種成長的技能。
二.觀看恐怖電影是一種心理和生理的雙重需求。
對於觀眾來說,看恐怖片簡直就是一場連續的心理游戲。而隨著游戲的不斷「升級」,觀看恐怖電影的第一個後果就是經歷恐怖心理體驗的心理承受力被提高。實際上,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是很多人看恐怖片的目的之一。隨著心理承受力的提高,事實是恐怖片被「戰勝」了。那麼,除此之外,看恐怖片還會產生哪些心理感覺?
人類心理上確實會對很多東西感到恐懼,恐怖片通過對恐懼心理的強化與疏導,使恐懼感不再是折磨人的東西,或者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恐懼心理對人的心理與身體的傷害。一位大三學生說,大部分人在看恐怖片時會感到肌肉緊張、心跳加快、出冷汗……在這之後竟是難以言語的輕松之感,「我很安全,還活著,真好。」——也就是說,他前面所描述的那些「恐怖」特徵只是一種虛擬的心理體驗而不是真正的恐怖經歷。人們都有一種天生的涉險意識,恐怖電影可以向人們提供營造恐怖環境形成恐怖體驗的素材和條件,以達到構架出另一種非常規生活的氛圍,滿足人們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凡是讓人格外恐怖的電影,必然能揭示潛意識中的心理秘密。如果說人做夢是潛意識經過改裝後的表達,那麼看這部電影則是一個逆向過程,即電影故事向你潛意識的投射。而且這種潛意識和象徵的映射關系是比較固定的,所以使你內心深處產生恐懼的並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這個故事在你的潛意識中的投射。恐怖片就抓住了某個文化語境中觀眾意識的最脆弱之處,讓他們陷在一種「安全的恐懼」之中,恐懼掩蓋了現實生活中的焦慮和煩惱,而又不真正傷害和威脅到日常生活。這種虛擬特徵使得恐怖片的觀眾在觀看電影(經歷恐怖)之後獲得了極大的心理滿足與放鬆。這種恐怖電影的虛擬性幫助人們在虛擬的狀態下克服對事物的恐懼。人們不希望恐怖事件真實地發生在他們的周圍,只是希望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克服他們。恐怖電影製造了令人恐怖的種種危機的同時又能夠通過巧妙的敘事技巧將這些危機一一消除,從而在假想的層面上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即使大眾克服對生活中各種恐怖因素的懼怕。
在看恐怖片的生理需求方面,對於愛看恐怖片的人來說,現實社會所產生的緊張和壓抑讓人感到空虛、無趣,而人的情緒、神經系統如果一直處於十分規律、平淡,意力長期集中於同一個目標的狀態是不符合生理規律的,容易產生心理疲勞、形成心理壓力。決的方法除了休息,更有效的可能還在於使注意力集中於另一個對象,尤其是差異性很大的對象,這種刺激打破平靜,才能達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從這個層面來講,看恐怖片這種強烈的刺激的確可以消除這種負面情緒,是一種不錯的情緒疏解管道,人們能把現實中的怒氣、憤恨通過電影轉移,隨著影片的畫面、氣氛而緊張,甚至放聲叫出來,這些都是釋放壓力、放鬆神經、在心理上擺脫恐懼與焦慮的好方法,用這種方式轉化現代人多餘的荷爾蒙,這也使我們理解了觀看恐怖片之後為何會感到輕松。而這就是恐怖電影賴以生存的巨大心理市場。當然,看恐怖片從來都不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就像某些葯物一樣,服用後即會馬上緩解,但葯力一過有可能舊病復發。這樣,觀眾就會在心理上對看恐怖片產生依賴,一次又一次地走進影院。
三.恐怖電影對人性和心理的影響
亞理斯多德在他的《詩學》中說:悲劇通過激起人們的恐懼與憐憫來凈化這些情緒——這裡麵包含兩層意思:悲劇可以引起人們的恐懼與憐憫;悲劇可以凈化人們心中的恐懼與憐憫。也就是說,恐懼心理中的有害成分,因為通過觀賞悲劇(引起恐懼的文藝作品)而變得純潔。在現代的文藝心理學看來,人心理上積壓著許多有害的情緒,需要通過相應的藝術欣賞(或創作)來把它們「排泄」掉。這就是「凈化」,悲劇之所以有這種功能,在於它作為文藝作品提供了人們與恐懼之間的一個審美距離:就恐怖片而言,那是個危險的東西,但它是電影里的東西,在它面前觀眾是安全的,因此觀眾可以不受損害的進入這個游戲,「享受」而不是被迫經歷恐怖心理體驗及其所帶來的快感。在觀看這些電影的過程中,那些有害的心理被替代或凈化,比如殺人的慾望因為觀看兇殺片而得到間接的滿足於是不會在真實的世界殺人。這也符合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對藝術創作活動的解釋,他認為藝術創作和夢一樣都是對於潛意識中願望(尤其是不正當願望)的滿足。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愛德華·安德拉德和約耳書·科恩表示的新研究發表在《消費者研究》上,他們認為觀看恐怖電影的人,「人類能夠同時體驗兩種極端情緒看恐怖電影最快樂的時刻,也就是最恐懼的時刻。」這種新奇的情緒體驗解釋了人們同時經歷消極和積極的情緒體驗———人們實際上享受被驚嚇,不僅僅享受威脅解除後長舒口氣的暢快。「常態下,人們一般願意選擇避免刺激,但是,當他們進入戒備狀態,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備,體驗恐懼時也在體驗快樂。」 人們這種對恐怖文化的需求,有釋放壓力、追求娛樂的因素,也說明了我們的人性中對刺激、新奇的趣味和癖好
在觀賞電影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感官刺激除了形成恐怖體驗還帶來了更多的快感,並且釋放了積累在人們心中的恐懼情緒。但從更深層次說,一部好的恐怖作品的真正意義在於,通過對邪惡和恐怖的暴露喚起對人類的惡習、缺陷的警醒;通過挖掘人性的深度,展現人類思想的復雜性和曲折性;同時滿足人們對神秘主義探索的慾望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渴求。
四.恐怖片意象的心理分析
從最根本的意義上來說,恐怖片存在的心理基礎在於人類的一種終極的情感:對死亡的恐懼。而任何一種足以引起這種焦慮的影像都可以給觀眾帶來揮之不去的恐懼。恐怖電影主要有兩類:一類涉及超自然力量或世界。人們一直對於自己未知的世界心存恐懼和敬畏,各個民族也都有關於這種恐懼的神秘傳說。雖然人類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但不能否認,人們依然無法完全了解這個世界,依然有許多現象是神秘無法解釋。人們在困惑的同時,內心深處也有著深深的恐怖。而恐怖電影是將這種恐懼和想像形象化了,並加上了時代的特徵。而恐怖電影的另一類是有關人性的罪惡。它也有著深刻的社會淵源。層出不夯的兇殺案和各類自然災難、社會危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強烈的恐懼感。恐怖片導演將這些我們在真實生活中真正害怕的東西加以藝術化的包裝.將人們內心的恐懼還原在銀幕上,使我們對那些對象的恐懼被揭示、被體驗,讓人們直面這種情緒,並且大部分被釋放並克服。
以「血」這一意象為例子,它或許是恐怖片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電影元素。那麼「血」象徵著什麼?
血與死亡直接有關,而對死亡的恐懼又是人類的終極恐懼,這表現在下述兩點: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的本能,如果不害怕死亡,對生命無所謂,人就有可能自己死光,人類的延續就無從談起;不管科學發達到什麼程度,死亡的問題都是無法解決的。所以有人認為,死亡恐懼是恐怖片賴以存在的心理基礎,除了血,恐怖片中眾多電影元素也都與死亡有關。不過在電影中,一個重要意象的作用是不會如此簡單的,「血」決不會只跟死亡有關。對「血」的恐懼也可能與人類某個歷史階段對處女的恐懼有關。美國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就是從這個出發點去安排劇情的。血也可能象徵著生命所經歷的危險,就是每個人出生時候所經歷的血淋淋的危險。在《閃靈》中,從門背後、牆縫里噴涌而出的血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生命誕生時候的流血。生命的脆弱、對生命的珍惜、對生命直接的威脅。
人在受到威脅時候的本能反應之一是逃避,因此,恐怖片中常常設置了個各種各樣的藏身之處。經典鬼片《閃靈》中,小男孩最後的藏身之處是迷宮,直到被他母親安全帶走——迷宮、被母親帶走,這條思路也涉及到為什麼恐怖片的主角常常是兒童:人都有一種本能的懷舊心理,或者叫退向,即人們想要回到過去的本能,因著這種本能對童年生活進行美化——恐怖片中受到威脅的兒童因此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強烈關注;而從藏身之處來看,最終可能會極端地感到「回到」母親的子宮才是最安全的,恐怖片中不少藏身之處很容易讓人發生這樣的聯想。
《午夜凶鈴》或許是亞洲最成功的恐怖片之一,這部電影里充滿了可作為心理分析素材的元素。綜合整個電影,我們得出的心理分析結論是:這個電影是在說明一個有心理障礙的女孩的心理體驗。它所揭示的人們對於血緣與亂倫之間沖突的恐懼、慾望與禁忌之間沖突的恐懼,抓住了觀眾內心最深處的東西。雖然有些觀眾可能在意識中不懂得午夜凶鈴在說什麼,但是潛意識卻受到了它的感染,它勾起了你的同樣的心理沖突。實際上,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指出,人人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心理沖突,這也可以稱作同「俄狄浦斯情節」相似的另一種人類對原罪的本能的恐懼。
由恐怖片的地區差異可以看出,對於恐怖邪惡的東西,不僅是個人,整個社會也存在一個心理承受力問題。應該說,人類社會的心理承受力得到提高,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也得到不斷的深化。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這樣,對於個體心理和人格結構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從這種種現象和理論來分析,恐怖片還是有很深厚的心理基礎及存在的價值的。
參考文獻:《環球科學》雜志 2007年3期
《消費者研究》雜志
《魔鬼秀:恐怖電影的文化史》
《恐怖:起源、發展和演變》
《視覺快感、日常生活與心理焦慮——當代泛亞地區恐怖電影心理研究》
《心理分析——對恐怖電影午夜凶鈴的意象分析》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 心理 電影 恐怖 探索
❺ 一級恐懼如何深度解析
如下參考:
《一級恐懼》是一部由格雷戈里·霍布里特執導的犯罪電影,由理查德·基爾、勞拉·林尼、愛德華·諾頓等主演。該片於1996年在美國上映。
電影改編自威廉·迪爾的小說《原始恐懼》,講述了發生在芝加哥的一起可怕的謀殺案,辯護律師馬丁·威爾在為艾倫辯護時發現了艾倫分裂人格的真相。愛德華·諾頓在1997年的第54屆金球獎上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劇情簡介:
可敬的老主教羅森被人謀殺,警察當場抓住了帶血的少年艾倫(愛德華·諾頓飾)。著名律師馬丁·威爾(理查德·基爾飾)決定處理這個案子。他相信艾倫是無辜的,決定免費為他辯護。
在法庭上,威爾的前妻、女檢察官麗娜(勞拉·琳妮飾)提出了大量不利於艾倫的證據,但卻被威爾一一駁回。為了喚起艾倫的記憶,威爾和精神科醫生詢問了他。隨著問題的深入和嚴厲,圖靈的臉逐漸從溫順變成了兇狠。
威爾追蹤另一個男孩誰被羅森收養,並發現主教收養艾倫自己的窺陰癖。當他來到監獄質問艾倫時,艾倫突然變得完全不同了。他自稱羅伊,承認殺害了羅森並保護了亞倫發泄之後,「羅伊」回到了艾倫身邊,對發生的事情毫無記憶。
心理學家在法庭上證明,艾倫患有精神分裂症,在被折磨到極度痛苦的程度時,他變成了殺人兇手羅伊,但他們無法證明這一點。雷納表示,艾倫殺死羅森主教是因為他在為他表演色情作品時被虐待。就在這時,艾倫跳出了被告席,變成了羅伊。他襲擊了雷納,整個法庭都驚呆了。
❻ 美國恐怖故事 第一季到底講的什麼沒看懂啊
美國恐怖故事第一季是由瑞恩·墨菲執導的美國恐怖題材電視劇,該劇主要講述哈蒙一家:班、薇薇安和他們的女兒維奧萊特,因班在薇薇安流產休養期間出軌,為了撫平夫妻間的傷痕,舉家從波士頓搬往洛杉磯。他們入住了一棟修復得美輪美奐的豪宅,卻屢次遭到鄰居及“數任前屋主”的離奇騷擾的故事。
某日,薇薇安在閣樓上發現了一套乳膠制的緊身裝。不久後,精神逐漸耗弱,加上和班多處摩擦的薇薇安看見一名男子穿上緊身裝,原以為是班打算重修舊好,便卸下心防享受兩人歡愉時刻,殊不知,緊身裝下的男子實際上是泰特。數日後,被強奸的薇薇安被診斷出懷了雙胞胎,但卻發生了醫學史上極為少數的案例-雙胞胎父親並非同一人。後來,經由泰特透露,她之所以和薇薇安發生關系,是為了給諾拉一個孩子,首任屋主之妻,喪子。海登遠從波士頓而來,直奔班的住處要脅班拋棄薇薇安,回到她的身邊,並且告訴班,她懷上了他的小孩。兩人發生口角爭執後,海登奔出大門時,遭到賴瑞以圓鍬重擊而死,此時,近乎崩潰的班為了不讓這段關系再度曝光傷害薇薇安,選擇讓賴瑞處理掉海登的屍體-埋於後院,就這樣,“凶宅”又添加了一名新成員。這棟屋子內的鬼魂,包括海登和諾拉,意圖合謀使薇薇安發瘋,讓她們能將腹中胎兒占為己有。
萬聖節對於鬼魂的意義不凡,這是一年之中“他們”唯一能夠在人類世界中自由行走的日子。紫羅蘭也在這段時間得知,泰特生前原來是一個校園連續殺人事件的兇手,他冷血地處刑了躲藏於圖書館內的同學,這一切都是為了報復母親康斯坦斯將其弟弟送上絕路。萬聖節當天,艾蒂過馬路不慎被撞死,傷心欲絕的康絲坦絲相當遺憾無法讓艾蒂的屍體和靈魂留在哈蒙家中,和她弟弟的靈魂團聚。薇薇安參加了鎮上的“凶宅之旅”,得知了屋子的首任屋主.蒙哥馬利夫妻於地下室秘密經營墮胎事業,卻也引此讓自己的兒子惹來殺身之禍,而遭分屍的孩子,被查爾“修補”後,成了怪物
❼ 電影<深層恐懼>(又名鬼潛艇)講的什麼
深層恐懼 Below (2002) 劇情介紹
講述二次大戰期間,美軍潛艇虎鯊號奉命執行任務後,在回程途中船員受命救回一艘沉沒的英軍救護船上的三名生還者,其中包含一名女性護士。沒想到三人登船後,厄運真的接連而至,除了潛艇機具故障無法升上海面,而德國追兵又讓潛艇遭到破壞,全船人面臨缺氧的危機,離奇事件一件接一件,船員開始產生幻覺,後來倖存的生還者才赫然發現,原來一切都是起於一個大謊言。
這次水下的恐怖旅程開始於二戰期間,一艘名叫虎鯊號的美軍潛艇。虎鯊號正航行在大西洋海域中,他們剛剛完成了一次漫長且致命的任務,正往目的港康涅狄格進發。途中,船員們授命救起了一艘沉沒的英國醫護船上的3名倖存者,但讓人大為驚訝的是,倖存者中竟有一名女護士。船員們馬上想起了那個古老的傳說:潛艇上如果有女人出現就會給這艘船帶來厄運。厄運真的降臨了,潛艇出了故障,無法浮到水面上,全船的人面臨缺氧的危機;與總部的聯系中斷,無法得到救助,船員們開始出現幻覺,失去理智,離奇事件一宗接一宗地發生……
❽ 求美國恐怖電影《閃靈》深度剖析 本人悟性不高 有許多不明之處望高手指點迷津 ~~
劇情簡介:傑克·托倫斯是一名作家,為了擺脫工作上的失意,他決定接管一家奢華的山間飯店。那是一間座落偏僻,處處露著陰森之氣的大屋,據說它的前一任管理者曾莫名地喪失了理智,並殺害了他的全家。但是傑克沒有聽從朋友丹尼的勸告,和妻子溫蒂一起搬進了這幢飯店。他們制訂了新的規矩,傑克還專門設立了一個供自己創作的休息室。然而,詭異漸漸地從平靜的表面浮現出來。傑克開始經常出入飯店的酒吧,尋找有關自己的過去,回憶腦海里那些血淋淋的畫面;反常的事情終於無可避免地發生了…… 許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指責它是一部「lj」,看得觀眾莫名其妙。 的確,看這部片子需要做足很多功課,和《達芬奇密碼》不同,後者從頭到尾都有完整的邏輯推理,即使觀眾對宗教背景一竅不通,也能從這套完整的推理中想通大半。而《閃靈》是一部懸念設計十分明顯,但是答案卻極為隱諱的恐懼片,正因為它的答案和寓意的隱諱性,才使得它被無辜地冠以「垃圾」的惡名。 這部影片中最常出現的一個詞就是「閃靈」,可以說,整部影片的故事情節都是圍繞這個詞來展開的。那麼,究竟什麼是「閃靈」呢? 「閃靈」一詞是根據原著「shining」翻譯而來。很多影評說,它在本片中是第六感的意思。這一點我不完全贊同。在反復溫習了此片不下十遍之後,我給「閃靈」一詞下了一個自認為比較准確的定義——遙感能力。如我們所知,第六感通常是用於感應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或者是在危急狀況下協助人們作出正確抉擇的一種能力,更多地可以說是直覺。而遙感能力,既可以穿越未來,也可以重現已經發生的事。它決不等於單純的直覺,它是由主觀意念和客觀環境相互刺激作用產生的,在某種程度上講,它等同於潛意識的超前反應。 在大致了解了閃靈的意義之後,讓我們將這部影片的各個細節從頭溫習一遍,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多次運用到流動的拍攝角度,光影的效果非常出色。 影片開頭是主人公Jack來到overlook hotel面試管理員的職位。負責人告訴了他1970年曾在這里發生過的一件慘案:上任管理員Charles Grady在冬天的某一天將妻子女兒砍死,並開槍自殺。 鏡頭切換,Jack的妻子Wendy和兒子Danny出場。一開始,Danny就提前知道了爸爸的面試將會成功,這是Danny的閃靈第一次啟用。 而負責人帶領Jack全家參觀酒店的時候,Danny的閃靈第二次啟用了。他在游戲室的門口看見了之前在他夢中出現過的雙胞胎姐妹。帶著疑問和一絲恐懼,在同樣有著閃靈的黑人廚師Dick面前,Danny提到了237房間。 細節請查閱 http://i.mtime.com/jianglihui5/blog/1810081/
求採納
❾ 有沒有人看過深度恐懼,美國那個,最後的結局有點不理解,你們認為是精神分裂還是真的有惡魔呢
我來說下我的觀點,男主其實一開始就已經死了,屋子裡來過的所有人都是死人,並且都是男主生前殺過的人,那句「所有人都會死」其實就是男主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那麼男主的妻子怎麼死的,男主為何殺了那麼多人,答案很簡單也很恐怖,那就是男主其實在生前就已經受到惡靈(就是那個爆炸頭老太婆)的干擾,老太婆一直暗示男主會殺掉他認識的所有人,然後男主真的殺了所有人!!!男主的老婆就是被她在家拿刀捅死的,結尾有他所有的殺人過程(醫生和好友捅死,金發妹子悶死),電影後半段有小段穿插片段是男主給醫生打電話的時候場景對話一模一樣但是一會亮一會暗,暗的時候就是陰間,亮的時候是他生前的時候,根據這部分可知他是先殺了老婆然後給醫生打電話的,然後醫生來了又領便當了,然後是好友,最後是金發女,至於結尾處撞死他的小哥那段情節很明顯那時候男主早死了但是惡靈通過男主把這個詛咒傳給了這個小哥,所以男主才會告訴小哥什麼都別相信,但幾乎可以肯定小哥的經歷將會和男主一模一樣。。。
最好我來說下本片我認為最最恐怖的地方,那就是男主和所有人都還活著的時候男主受到了已 經 死 掉 的 人(男主朋友,醫生,老婆)的干擾!!!但是開始時這些人都還沒死!!!這就很耐人尋味了,為什麼本片叫深度恐懼,因為全片似乎都在宣揚一種理論或者說狀態,那就是所有人都得死,並且所有人其實都已經死掉(無論其是死是活),這也印證了基督教徒跟他說的話,暗示其實活人還是死人並不重要,這是最恐怖的,因為你既不能證明自己是活著的,也不能證明自己已死,你周圍的人是死是活,你看到的是現實還是幻覺,其實對你而言都永遠無法真正印證,也許你早已經死了,就像片中的男主一樣,但你仍然活在這個令人深度恐懼的世界中(可能有點中二,但看完此片我是真的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