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鈴木杏 日本電影 《輕蔑》 裡面有一首英文插曲 急求 你應該知道我說的是哪首
that we cannot in thought annihilate
② 主演有艾斯 利蒙 尼克的黑幫賭片講1980年拉斯維加斯的叫什麼名
賭城風雲/Casino》
多的不說了,馬丁的黑幫經典片!imdb得分是7.98分,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快去找來看吧
導演: 馬丁 斯科塞斯 (Martin Scorsese)
主演: 羅伯特 德尼羅(Robert De Niro) / 莎朗 斯通(Sharon Stone) / 喬 派西(Joe Pesci)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美國
上映年度: 1995年11月
1. No one stays at the top forever.
2. Luck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games they play.
3. They had it all, they ran the show, and it was paradise...while it lasted.
劇情簡介:
薩姆.羅斯特恩是拉斯維加斯賭場中的老千,由於對各種賭術和賭場運營的精通,被賭城幕後的集團任命為賭場經理。精明干練的薩姆經營有方,深得集團的賞識和器重。薩姆不但賄賂各種政界要人以鞏固自己在拉斯維加斯的地位,還與黑社會頭目尼基交往密切。在黑白兩道都發展順利後,薩姆的財富也滾滾而來。
一天,薩姆在賭場里見到了性感迷人的女郎吉爾,他用大筆的金錢換來了與吉爾的婚姻。但不久薩姆就發現吉爾經常背著自己給以前的男友送錢。
尼基在拉斯維加斯到處製造混亂,薩姆感到十分頭疼。與此同時,薩姆由於得罪了市長而遇到了麻煩。因為沒有正規的經理執照,薩姆面臨著無法繼續工作。正當情況一團糟時,吉爾又帶著薩姆的孩子與男友准備逃跑。吉爾與薩姆離婚,並帶有了他全部的積蓄,最後糜爛地客死他鄉。
聯邦調查局意外地竊聽到賭城集團的秘密,眾多頭目面臨著審判。為了高層的利益,集團決定殺人滅口,他們處決了被警方極力追捕的尼基,並在薩姆的汽車里安裝了炸彈。
結果汽車里的防火裝置救了薩姆一命,大難不死的他離開了賭城,開始了新的生活。
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與老拍檔羅伯特德尼羅合作的一部影片,擁有相同的編劇、演員陣容,《賭城風雲》完全可以看作是《好傢伙》的續集,斯科西斯似乎對這類黑色題材有著一種特殊的偏好,所以指導起來也有輕車熟路的感覺。性感明星莎朗斯通應邀在片中扮演羅伯特的妻子,一個貪得無厭,嗜好酒和毒品的美麗女人。這部以拉斯維加斯的賭場為背景講述友情與背叛、崇高與墮落的影片盡管受到了「過份宣揚暴力」的指責,卻為斯通嬴得了本年度金球獎最佳女演員獎和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而導演馬丁史考西斯的崇拜者們也紛紛將該片稱作前者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
昨天用一個晚上的時間終於看完了賭城風雲,好長啊,史詩般(唉,現在看個電影居然要花兩天)。果然不辱馬丁西科塞斯和羅伯特德尼羅的威名。
片頭以羅伯特德尼羅發動汽車,之後爆炸,而後抽離出他在爆炸引起的火焰氣流中的翻滾特寫引出字幕(這段背景音樂是聖靈之聲.馬丁在評論這塊的時候說.上帝認為世人無罪.所以才採用這種音樂),給觀者留下一個大大的懸念,之後,由羅伯特扮演的賭城管理者山姆和他的生死兄弟尼奇的旁白介紹人物和故事情節部分注釋,讓觀者邊聽邊看,一點也別想閑著。捎帶說一下,性情暴戾的小個子尼奇的扮演者喬·派西將這個角色詮釋的很深刻,從他用一根鉛筆把一個高他一頭傢伙刺倒在地開始到被活埋時的一剎那。
至於沙朗斯通扮演的金吉爾,不知是馬丁大導演一貫的重視男演員的原因,還是演技的問題,總之,只能說是一個普通的花瓶,反正沒有挑起本妖的一絲憐憫之心。(也許是我的心變狠了吧)。遠沒有她在本能中的表演出色。
老大們同樣的愚蠢,金錢同樣的誘人,女人同樣的只是有一絲靈魂的擺設。兄弟情在誘惑的面前總是那樣的不堪一擊。向著物質前進的男人永遠是悲哀的,不管他是死是活。
羅伯特德尼羅的表演已爐火純青,他往那一站總給人一種壞的義正詞嚴,壞的完美無暇的感覺。這部片子里當他將背叛了他的金吉爾接回來到酒店的那場戲。他終於控制不住自己,向金吉爾一連說了很多句的「兩萬五錢美元就買了三件西裝和一塊表,其他的一萬多去哪了,我的錢去哪了?」時,我開始有些恨他了。
他扮演的所有人都是那麼的危險(除了拜見岳父大人)。
有人說德尼羅越年輕越狠,而帕西諾越老越毒,的確有道理。德尼羅臉上的褶子一多就顯得沉穩甚至誠懇。呵呵,回想他在計程車司機中的表演,對這鏡子一遍一遍掏出手槍,或輕蔑或狠毒地重復那句經典台詞,媽的,真爽,活脫的危險人物。這部片子里的表現有禮有節,倒有點不適應...當然,也是劇情需要,因為這社會越來越文質彬彬,游戲規則在變嘛。
對於影片里的暴力鏡頭的處理,可以聯想到很多東西,比如,山姆處理被抓的老千,用錘子砸爛他右手的每一根手指,這不得不讓我聯想到另外兩部電影中的情景——老男孩中的鉗子拔牙和危險人物中的梅爾吉布森被人用錘子砸爛腳趾。我覺得以上三個影片就算不讓觀眾們親眼看到畫面,只聽聲音,也足以震憾人心。我本人不是很喜歡昆汀叫囂的所謂暴力美學,像他拍的殺死比爾,番茄醬飛濺出更種形狀,我是不曾看出任何美感,倒有些惡心。可以類比一下,那些鮮血滿天飛的暴力美學和馬丁,科波拉的電影與經典的古裝港片的暴力處理就如同歐洲與日本的恐怖片相比一樣,一個是惡心,一個是令人真正的心理驚悚。不排除有人喜歡那種所謂的暴力美學,反正本妖不怎麼來電。
對於黑幫片,借用一下那句名言,「老大」們輝煌時,都各有各的風光,被剿滅時卻驚人的相似。賭城風雲也不例外,誰叫科波拉先拍了教父,誰叫馬丁開始活埋。我總有種對於黑幫片一切都已經黔驢技窮的感覺。黑幫片也一無例外的弱化了女性的表演舞台,每個大導演都要找絕色美女,因為從一開始就是把她們做花瓶用的,在導演的手裡把那些美妙的花瓶或砸碎或丟棄,以引起觀者的惻隱之心。兄弟情手足情,一幫愚蠢的男人讓更多的男人一邊看電影,一邊荷爾蒙分泌過剩,當然沒辦法,我也是男人,這也是免不了的。
但話說回來,這部片子更多是在講一幫自以為是小人物在當時的拉斯維加斯這個一切並不健全的制度下,從飛黃騰達到灰飛煙滅的故事,總的來說,在一切不健全的體制下,一切慾望都會淪為犧牲品,馬丁的認識總是那麼的深刻,那麼的一針見血,所以他不會被老美的資深評委們喜歡。但哪裡才有健全的制度呢?人性本自私,對於慾望我們的大腦又會理智的控制多少呢?說體制的問題法律的問題道德的問題,一個人連溫飽生存都得不到解決還哪顧得上那些,一旦有了些物質基礎,人們又是如此的貪得無厭。
也許悲觀了點,幸好金吉爾沒有鉤起我的憐憫之心,她死她的。有60億人呢,怕什麼...
=====
PS:
1.影片長達三小時,前一個半小時,一直用迷幻音樂和雜亂的電子音樂做為背景音樂,雖然背景樂較小,快節奏的音樂有助於影片的緊湊。
2.喬派西演的比較傳神,演活了一個兇狠 張狂的黑幫暴徒形象,特別是在賭場找茬兒、教訓不懂事的牛仔小弟。
3.出來混遲早就是要還的。
4.金吉兒(莎朗斯通)那歇斯底里的瘋狂,潑婦一樣的架勢很熟悉,不知道怎麼回事,每次看到她撒謊,我都想掏出槍來轟掉她的腦袋。
5.正應了那句話,因為愛的瘋狂所以才毀滅一切。
6.這部電影講的無外乎是友情、背叛、愛與毀滅,馬丁在95年出來的片子達到了整個90年代黑幫片的頂峰,除了這部Casino恐怕無出其二了。
7.本片對白較快,看外語片的同學估計得眼神留意點兒。
8.馬丁從小在義大利區長大的,黑幫片從來都帶有義大利黑手黨的印記,本片也不例外,尼克雖然得到了「老頭子」們的信任,覺得他如他父親一樣是個硬漢,應該是個非常可靠的能幹人,但又如何呢,「誰叫他不是義大利人!」一樣被「老頭子」們幹掉了,死在雪地里。可憐的尼克,臨時的前一分鍾還在想對策解決幫派危機。
9.迪斯尼般的賭城是建立在一具具屍體上的。那些沙漠里的坑誰知道有多少具屍體。
10.看完這部片子,很想再重看《盜火線》,打雷了,於是睡覺,哈哈。
③ 求一部老片子,蔑視2中文名也叫致命第六感。
看我簡介
④ 蔑視的電影《蔑視 Le Mépris(1963)》
[電影資料]
中文名字:蔑視
英文名字:CONTEMPT
譯名:輕蔑
別名:Le mépris Il disprezzo
地區:法國 義大利
語言:法語
字幕:英文
上映:1963年10月29日(義大利)
類型:劇情
片長:103分鍾 Finland: 97 分鍾 USA: 102 分鍾 Italy: 82 分鍾(re-edited version) (cut)
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演員:碧姬·芭鐸 米歇爾·皮寇利 傑克·帕蘭斯 弗里茨·朗
Giorgia Moll 拉烏爾·庫塔 Linda Veras 讓-呂克·戈達爾
[電影簡介]
本片講述的是編劇家波爾(米歇爾·皮寇利MichelPiccoli飾)與卡米爾(碧姬·芭鐸BrigitteBardot飾)是一對幸福的夫妻,保羅劇作家的工作也足以保證他們的衣食無憂。一次,製片人普羅可修(傑克·帕蘭斯JackPalance飾)邀請這對夫妻參加一個會談,在會談之中,面對著滔滔不絕的丈夫,米尤的心中第一次浮現出了一種名為「輕蔑」的可怕情感。回到公寓後,對拍片的事波爾的表現讓米尤再一次產生輕蔑感,在拍片的過程中米尤仍沒有改變這種心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感非但沒有減弱,反而越來越強烈,強烈到她已經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的對丈夫施以深刻的愛意。同時,英俊帥氣的普羅可修吸引了卡米爾的注意,兩人越走越近。當姦情敗露後,保羅大發雷霆,可米尤和普羅可修卻毫不在意的駕駛著豪車揚長而去,哪知道,悲劇性的命運正在前方等待著他們。最後米尤坐布羅可修的車子前往羅馬時發生車禍,二人雙雙喪命,兩具屍體就像無機物樣躺在那兒……
[關於DVD]
華美的《蔑視》依然有著精美的包裝,印刷細膩的小海報,從新設計的盤袋更顯尊貴。是收藏的不錯選擇。本片選用了一區CC版加上精心翻譯的字幕,還有細致的英語導評,讓你了解本片的所表達的含義。
[幕後製作]
芭鐸與戈達爾的合作本來就令人難以置信,但本片在戈達爾的操控下拍出了濃烈的思辯味道,同時也讓芭鐸的個人魅力得以展現。本片是以電影界為題材,描寫現代人的心理沖突,卻把戲中戲(片中的美國製片正在拍攝《荷馬史詩》中的一部)與現實間幾人的感情沖突互相穿插,以西方古文明來對照現實的愛情世界和現代人的心理矛盾,蔑視現實的愛情虛偽,更對以金錢至上為准則構建的西方現代文明進行嘲弄和批判,突出了戈達爾一貫的主題,當然,本片也充滿了詩情畫意,芭鐸的個性和曲線美發揮得淋漓盡致。
⑤ 介紹電影
中文片名
藍色大門
英文片名
Blue Gate Crossing
更多中文片名
藍色夏戀
更多外文片名
Lanse da men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片長
Canada:85 min / USA:85 min
國家/地區
法國 台灣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級別
Australia:PG Switzerland:10
演職員表
導演
易智言 Chin-yen Yee
編劇
易智言 Chin-yen Yee
演員
桂綸鎂 Lun-mei Guey .....Meng Kerou
陳柏霖 Wilson Chen .....Zhang Shihao
Shu-hui Liang .....Lin Yuezhen
Joanna Chou .....Mrs. Meng
製作人
焦雄屏 Peggy Chiao .....procer
徐小明 Hsiao-ming Hsu .....procer
王童 T'ung Wang .....executive procer
原創音樂
Chris Hou
攝影
Hsiang Chienn
剪輯
廖慶松 Ching-Song Liao
藝術指導
Shao-yu Hsia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吉光電影公司 Arc Light Films [台灣]
Pyramide Proctions [法國]
發行公司
BuyIndies.com Inc. [美國] ..... (USA)
Peccadillo Pictures Ltd. [英國] ..... (2004) (UK) (DVD)
Strand Releasing [美國] ..... (2003)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Teodora Film [義大利] ..... (2003)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Tri-m Pictures Inc. [日本] ..... (2003)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上映日期
加拿大
Canada
2002年9月8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台灣
Taiwan
2002年9月27日
法國
France
2003年1月8日
泰國
Thailand
2003年1月10日 ..... (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3年3月1日 ..... (Adelaid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義大利
Italy
2003年3月21日
土耳其
Turkey
2003年4月12日 ..... (Istanbul Film Festival)
瑞士
Switzerland
2003年5月15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美國
USA
2003年6月14日 .....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日本
Japan
2003年7月26日 ..... (Tokyo)
愛爾蘭
Ireland
2003年8月3日 ..... (Dublin Lesbian and Gay Film Festival)
比利時
Belgium
2003年8月27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3年9月9日 ..... (Film by the Sea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3年10月3日 ..... (Milwaukee LGBT Film and Video Festival)
美國
USA
2003年11月21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英國
UK
2004年7月2日
巴西
Brazil
2004年10月1日 ..... (limited)
劇情介紹
阿孟是十七歲的高中女生,她常常感嘆自己已不再是「天空任鳥飛,海闊縱魚躍」的青少年了。無法再天空海闊,該當是心中藏了許多的秘密吧!一天,她把這些秘密全數老實地告訴了也十七歲的小士。
小士與阿孟不同,無牽無掛無心機,整日泡在游泳池中,享受水波柔軟地捧托。他最大的心願是游泳比賽冠軍和做阿孟的男朋友。直到那天,他無預警地聽著阿孟向他揭露這份她始終深埋在心底的秘密……
究竟是什麼樣的秘密,讓阿孟和小士這兩個十七歲的大孩子,一夜之間變成了大人?是什麼樣的秘密,使得尚不懂哲學是何物的小朋友,卻不得不面對生命存在的課題。
於是,他們不再是男女朋友了,也不是普通朋友。他們成為一種若即若離的糾纏。糾纏久了,疲倦了……
他們預約將來,也許三年後,於一扇藍色大門前再見。
影片評價
可以說,自2000年以來,台灣電影帶給人們最大的感動,就是易智言的《藍色大門》(2003)。故事秉承了一種久違了的清新質地,為成人世界帶來了一番耐人尋味的「青春物語」。我們對於學生時代的大部分記憶,似乎都是些有關於青春期來臨之際的萌動與愛念。老師背後那塗滿了字跡的黑板,在你的眼前隨時都會衍化成一張張的信箋,那上面有你郵遞出去愛情憧憬,也有被丟棄回來的痛楚與酸澀,你在那張虛幻的頁面上哭泣與嗤笑,每一點一滴的虛幻遐思,都被一層淡藍色的憂郁給凝結住了。藍色大門實際上就是憂郁的門,是你我共同佇立過卻又遲遲猶豫著不敢推開的門檣,這是一個你無須知道情節的故事。影片讓人重回那個埋藏了無數秘密的純情時代,永恆的記憶里,任時間它隨著那剎那的陽光偷偷閃過,就好像當年你我共同為之迷醉的那首詩。
《藍色大門》並不同以往的青春萌動影片,在面對異性和同性時,少女的心思是在迷茫之中的。當然,這里也有一些富家子弟不視愁滋味,而貧家少女卻另有情懷。影片從男生角度來看,就是一部簡單的青春萌動,幻想愛情的電影,但在女生微妙的表露之中,影片脫離了青春愛情,轉向了對人生的困惑和成熟。不經意間,影片似乎變的有些深刻了。
青春總是愛幻想的。男生帶有男生的幻想,但表白出來卻是簡單至極。女生看起來無憂無慮,但在內心裡卻是充滿困惑。女生究竟會選擇什麼性取向?在未來的承諾中,藍色大門代表著什麼?其實他們是沒有考量的。然而,影片最後只能讓人感慨,青春啊就是青春。
鋼琴師
開放分類: 電影
譯 名 鋼琴師
片 名 The Pianist
年 代 2002
國 家 荷蘭/英國/法國/德國
類 別 劇情 / 戰爭 / 音樂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IMDB評分 8.5/10 (33,465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253474/
文件格式 DVD-RMVB
視頻尺寸 704 x 368 (1.91:1)
文件大小 3CD 645MB
片 長 2:28:51
導 演 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主 演 艾德林 布羅迪 (Adrien Brody) ...... Wladyslaw Szpilman
托馬斯 克萊徹曼 (Thomas Kretschmann) ...... Captain Wilm Hosenfeld
弗蘭克 芬利 (Frank Finlay) ...... Father
Maureen Lipman ...... Mother
Emilia Fox ...... Dorota
Ed Stoppard ...... Henryk
Julia Rayner ...... Regina
Jessica Kate Meyer ...... Halina
Michal Zebrowski ...... Jurek
影片簡介:
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關於影片: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於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為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於1946年出版。但由於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文片名
法國中尉的女人
原片名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片長
127 分鍾
國家/地區
英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UK:15 Finland:S Sweden:11 USA:R West Germany:12 Norway:16 UK:12 Argentina:16 Iceland:12 UK:AA
演職員表
導演
卡洛爾·賴茲 Karel Reisz
編劇
約翰·福爾斯 John Fowles .....(novel)
Harold Pinter .....(screenplay)
演員
梅麗爾·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Sarah/Anna
傑里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Charles Henry Smithson/Mike
Hilton McRae .....Sam
Emily Morgan .....Mary
Charlotte Mitchell .....Mrs. Tranter
Lynsey Baxter .....Ernestina
Jean Faulds .....Cook
Peter Vaughan .....Mr. Freeman
Colin Jeavons .....Vicar
Liz Smith .....Mrs. Fairley
Patience Collier .....Mrs. Poulteney
John Barrett .....Dairyman
Leo McKern .....Dr. Grogan
Arabella Weir .....Girl on undercliff
Ben Forster .....Boy on undercliff
Catherine Willmer .....Dr. Grogan's housekeeper
Anthony Langdon .....Asylum keeper
Edward Duke .....Nathaniel
理查德·格雷弗斯 Richard Griffiths .....Sir Tom
製作人
Leon Clore .....procer
Geoffrey Helman .....associate procer
Tom Maschler .....associate procer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Juniper Films [英國]
發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聯美電影公司 United Artists [美國] ..... (Argentina) (video)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 (Brazil) (VHS)
其它公司
Cinefex Ltd. ..... titles
Lee Lighting Ltd. [英國] .....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Mayflower Recording Ltd. [英國] ..... adr recording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1981年9月18日 ..... (limited)
挪威
Norway
1981年12月1日
芬蘭
Finland
1982年1月1日
瑞典
Sweden
1982年3月12日
劇情介紹
1979年,一個電影攝制組來到英國南部濱海小鎮萊姆,拍攝影片《法國中尉的女人》。
這部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維多利亞時代,當時,一位愛好地質考察的年輕紳士查爾斯從倫敦來到萊姆鎮,探訪已與他訂婚的富商之女弗里曼。一天,查爾斯在和未婚妻外出散步之際,突然發現防波堤盡頭站著一個黑衣女人,痴痴地望著大海。查爾斯從未婚妻那裡得知這位女子名叫薩拉。
在片中扮演查爾斯和薩拉的演員分別是邁克和安娜,不知是否處於拍戲的需要,在拍攝之餘,他們過著情侶一般的生活。
薩拉出身貧寒,她受過教育,愛好繪畫,但她的社會地位不允許她施展她的藝術才華,也不允許她有愛和思考的自由。像她這種地位的女人,要麼嫁給農夫生兒育女,要麼流落大城市當妓女。薩拉抗拒命運的安排,愛過一個遭遇海難的法國中尉,但當她發現那個中尉不值得她愛時又毅然斷絕了與他的來往。她隻身來到萊姆鎮,孤傲沉默的她經常一個人獃獃地凝視著大海。然而,在這個封建保守的村鎮里,人們都以為她還在想念那個拋棄了她的風流法國佬,並因此輕蔑地稱她為「法國中尉的女人」。
教區牧師介紹薩拉到波坦尼夫人家擔任伴隨,夫人要求薩拉徹底忘掉那個法國中尉,並且不準再眺望大海。
薩拉在夫人家感到更加壓抑和孤獨,她瞞著夫人,還是經常在海濱漫步,她一次又一次地與在海濱採集標本的查爾斯相遇。查爾斯對她的命運充滿同情。
查爾斯很快就要和弗里曼舉行婚禮了,但他已經痴迷於薩拉身上的那種非同一般的氣質,他決心要幫助薩拉擺脫目前的處境。他建議薩拉離開這個令人窒息的小鎮,到倫敦去,但卻遭到薩拉的拒絕。對於薩拉的言行,查爾斯感到迷惑不解,但他已經陷入對薩拉的感情之中,不能自拔。他向格羅根醫生尋求幫助,格羅根認為薩拉患有「隱性憂鬱症」。
性格奇特的薩拉曾經對人世絕望,立意在孤獨中接受厄運的擺弄,在心靈自由中獲得安慰,但查爾斯的出現卻使她無法掩飾內心的激動。
當薩拉因故意藐視波坦尼夫人的教誨而遭辭退時,人們傳聞薩拉失蹤了,只有查爾斯收到薩拉的一張紙條,上面透露了薩拉的隱身之處。
查爾斯沒有聽從格羅根醫生把薩拉送往精神病院治療的建議,反而勸說薩拉前往埃克塞特,並讓他的律師送給她所需的生活費用。
查爾斯乘車來到埃克塞特找薩拉,兩人情不自禁地墜入愛河。查爾斯吃驚地發現薩拉原來還是處女,她一直在默默地忍受著人們對她的污衊和誤解。薩拉真摯而奇特的感情使查爾斯很激動,他決心要好好珍惜這份情感。
查爾斯回到萊姆鎮,提出和弗里曼解除婚約。弗里曼的父親讓律師起草了一份侮辱人格的認罪書,要查爾斯在認罪書上簽名,作為解除婚約的條件,而這份東西隨時都會登報。查爾斯毅然在認罪書上簽了名,然後揚長而去。然而當查爾斯回來找薩拉時,她已經離開旅館不知去向了。
查爾斯花了三年時間尋找薩拉,終於收到他的律師發自溫德米爾的電報,得知薩拉已經在一個建築師家裡找到了家庭教師的工作,主人對她很友善,還鼓勵她自由地繪畫。查爾斯和薩拉終於重逢了,查爾斯責備她不該甩下他三年杳無音信,薩拉則請求查爾斯寬恕她的追求給他造成的痛苦。查爾斯終於原諒了薩拉,他們在燦爛的陽光下擁抱在一起。
幕後製作
關於電影:現代的改編
《法國中尉的女人》改編自約翰·福爾斯的同名小說,是英國電影中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通常,作為一部非原創的改編電影,影片的迷離動人多應歸功於原著小說本身的魅力,但本片不同於其他的改編電影,導演卡洛爾·賴茲通過現代意識解構了這個維多利亞時代的故事,於是產生了一個時空交錯的「片中片」。原著小說中的故事是單線發展,而在影片中,故事的背後,關於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故事則還有另外一條線索,因此展現出來的是,同樣的人,同樣的相互愛慕,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生活背景,一對戀人最終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
影片的明線是那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故事,在影片中是以一個正在被拍攝的電影的狀態而存在的。故事裡,貴族少爺查理從想幫助一個被人稱作「法國中尉的女人」的神秘女子莎拉,到無可救葯的愛上她,開始走向一條他從未想過的道路——反抗這個時代禁錮他的教條和束縛。當查理終於不顧一切的與莎拉結合之後驚人的發現自己竟是莎拉的第一個男人,於是莎拉的形象從原本為追求愛情的自由而不惜被世俗嘲諷變成了純粹的為一種自由理念而自甘深陷不為他人所理解的墮落。當查理放棄了與富家小姐的婚約,甚至被迫接受辱人的條件去尋找莎拉時,卻是人去樓空。影片在此時,有了一個小轉折,重心開始移向電影外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糾葛。
這條暗線一直作為鋪墊式的線索存在著,在明線故事進行中,總是插入飾演莎拉的女演員安娜和飾演查理的男演員邁克之間調情和做愛的場景,隨著他們演繹的故事的發展,兩人之間的情感也深陷復雜的糾葛。影片最終故事的重心又回到莎拉和查理的愛情故事上來,在影片拍攝的最後一個外景地「溫徳米爾」,莎拉和查理重聚,在相互傾訴了怨憤和思念之後,他們原諒了彼此,選擇了新生活的開始,兩人劃著船,從黑暗的橋洞下穿過,劃向幸福的更深處。而與之對應的銀幕之外,安娜放棄了邁克,最後選擇了原來的生活。
在原著小說中有三個不同的結尾,而導演賴茲則運用影像以兩個不同的時空對感情取捨的反差來體現一個頗具時代感的諷刺:在維多利亞那樣用思想的桎梏束縛人自由追求的時代里,無助而堅毅的莎拉為了愛情選擇了反抗,而理性至上自由萬歲的現代,安娜卻最終掙不脫世俗的鏈條,選擇了平靜的逃避。莎拉,這個謎一般的女子,在影片中亦正亦邪,她的穿著言行都體現著導演的精心賦意,用黑衣隔絕世俗的壓迫,用望海表現對自由的嚮往,用樹陰下的那段獨白表達對教條的反抗,她作為一個獨立姿態的人,不是查理的情人,也不是需要憐憫的人,她是在完成了自己生命的真正追求之後才和查理在一起的,她有著自己的能力和權利,因此她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性,是那個時代不同的女人。
關於導演:跳出原著
小說《法國中尉的女人》以「仿寫」的維多利亞時代小說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感傷的故事,以當代的視角去反思那個時代,小說本身具有元敘述的色彩,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工整的故事。而1981年卡洛爾·賴茲對該小說的改編,首先從結構上進行了特別的改動,設計的「戲中戲」結構將劇中人物進行了時代和身份的反觀,賦予了電影更豐富的內涵。
除了改變結構之外,電影還大刀闊斧地砍削了小說敘事的枝蔓,將因眾多「離題」議論而顯得散漫的故事梳理得井井有條,緊湊完整,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但也同時削減了小說本身獨特的吸引力和神秘感,敘事的神秘氛圍在電影中只有通過黑色的風衣、風雨交加的天氣、人物蒼白中透出絲絲血色的面頰和古怪的微笑來表現。另外,電影還改變了小說中一個重要的潛在循環結構的指向,並通過畫面設計成功地實現了這一篡改。這些改動的結果壓平了小說本身反思的張力,使影片比之小說更加「通俗易懂」。不過,導演機靈地將自己對小說的改編轉變為表現一個劇組如何將小說搬上銀幕,以及這次表演過程如何與演員的情感生活互動,融入了現代視角對小說原著的新闡釋。
精彩花絮
·這部經典的影片除了它的「片中片」的敘事技巧之外,斯特里普一襲黑衣從白浪激飛的海堤上回頭的鏡頭成為電影史的經典,令人激魂盪魄,歷久難忘。
·在一九八二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在美國電影《金色池塘》和英國電影《火戰車》的夾殺下,同樣卓越的《法國中尉的女人》被犧牲了。
·電影快拍完了,邁克因要和安娜分手而感到痛苦,故設法讓妻子出面邀請攝制組人員吃飯。他乘此機會懇求安娜和他作一次嚴肅的談話,而安娜卻只說了一個字「溫德米爾」,這是影片最後一場外景的地名。
·最後一個鏡頭拍完了,攝制組全體人員在花園里舉行聯歡會。邁克匆匆趕往安娜的化妝間,卻發現人去樓空,他只能獨自品嘗激情之後的孤獨。
《見龍卸甲》《立春》《功夫之王》都是新電影
我覺得很多賀歲片也可以的你可以去搜索。關鍵字——賀歲片
⑥ 歌劇魅影講述的大意是什麼
《歌劇魅影》是勒魯從一個記者的角度,講述了發生在宏偉壯麗的巴黎歌劇院的一個「鬼故事」。
描述十九世紀發生在法國巴黎歌劇院的愛情故事。時值1870年,在歌劇院的地下深處,傳說住著一名相貌醜陋、戴著面具、卻學識淵博的音樂天才,多年來他神出鬼沒,躲避世人驚懼鄙夷的目光,被眾人稱之為「魅影」動輒以鬼魅之姿製造各種紛亂,趕走他討厭的歌手,甚至還干涉歌劇院的主角人選和劇碼安排。
(6)法國電影輕蔑擴展閱讀:
《歌劇魅影》韋伯作曲,普林斯導演,這部劇1986年在倫敦首演,1988年登陸百老匯,由韋伯當時的妻子莎拉·布萊曼首演克里斯汀。
該劇圍繞巴黎歌劇院地下迷宮里毀容的音樂天才「魅影」、女高音克里斯汀、勞爾子爵展開三角戀敘事,浪漫凄美的故事、華麗壯觀的布景、優美動聽的音樂,這部劇甫一問世便引發轟動。
「在這部劇中,沒有一個場景是沒有驚喜的。」普林斯說,「有時候它是一簇火苗,有時候它是一把聲音,有時候它是自動彈奏的鋼琴,有時候它又是一片落在克莉絲汀身上的風景,總有一些驚喜在那裡。」一見魅影誤終身,有人這樣形容自己對這部劇的痴迷。
⑦ 《芳名卡門》你看到戈達爾的孤獨了嗎
在之前結束的戛納電影節,一部法國悶蛋文藝片《高中課堂》得了金棕櫚,這距離1987年靠《惡魔天空下》奪得金棕櫚足足過去了21年,法國人終於可以在自己的家門口揚眉吐氣一回了。
談起電影,法國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畢竟電影是在他們國家誕生的,他們一直從心眼裡不鳥那些張牙舞爪的好萊塢大片,他們固執地認為法國電影才是電影中的貴族,他們的創作才真正代表了藝術電影所應具有的高貴氣質,畢竟法國的新浪潮電影是迄今為止對世界電影人影響最深的電影流派之一,他們的創作理論至今仍然在全世界的電影課堂上被當作聖經一樣地膜拜和講解。他們確實有理由自豪,金棕櫚頒給別人,只說明了我們的胸懷博大,跟你們搶這個,顯得我們以大欺小。看你們實在玩不出彩了,我們隨便出來拿個獎,表示我們依舊是全球藝術電影的正主。這法國新浪潮到底是什麼玩意兒?網路上說,發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是世界電影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革命性運動。它突破了傳統電影一元化的結構,拓展了電影的創作領域,在形式和內容的突破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還是看不明白,什麼「承前啟後」、「一元化」、「里程碑」的,聽著像賣假葯的。下面收集了比較有代表性的10位導演的10部新浪潮電影,咱們具體看看這些電影都牛逼在哪兒了,鹽打哪兒咸,醋打哪兒酸,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由於是一人一部,有很多同樣很牛逼的作品沒有包括進去,比如特呂弗的《四百下》、戈達爾的《精疲力盡》、阿倫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等等。我覺得這些電影未必要看,了解一下而已,吹牛的時候也好有個談資,喜歡收碟的可以留意一下。
⑧ 給我推薦些歐洲或南美的好電影,不要復制的
像中央車站就不屬於小眾電影了.....屬於經典的 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的
小眾電影 比如 鐵男 下水道----人魚 索多()瑪120天 不可撤銷 粉紅_+火烈鳥 黑太陽717 .....我覺得你是不會喜歡看的
這些導演本身就比較怪癖 拍出來的東西很多都是社會邊緣人群 異類人群等等
給你推介一些經典的電影吧 但是也許不太小眾 但是你看懂了 證明你牛
大逃殺
為了培養出忠實效忠於成人、在逆境中堅忍不拔的青少年一代,日本政府出台《B()R》法案。(度娘和諧)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麥克墨菲(傑克•尼科爾森 飾)為了逃避監獄里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他的到來,給死氣沉沉的精神病院帶來了劇烈的沖擊。
麥克要求看棒球比賽的電視轉播,挑戰了醫院嚴格的管理制度,受到護士長瑞秋(路易絲•弗萊徹 飾)的百般阻撓;麥克帶領病人出海捕魚,振奮了他們的精神,卻讓院方頭痛不已。
院方為了懲處麥克膽大妄為、屢犯院規,決定將他永遠留在瘋人院。生性自由的麥克再也無法忍受瘋人院的生活,他聯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長」,開始自己的計劃:飛越瘋人院。
本片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主人公「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在當今社會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度娘和諧)
霸王別姬(這個你肯定知道)
段小樓(張豐毅)與程蝶衣(張國榮)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人一個演生,一個飾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但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系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
段小樓在認為該成家立業之時迎娶了名妓菊仙(鞏俐),致使程蝶衣認定菊仙是可恥的第三者,使段小樓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圍繞一出《霸王別姬》生出.......
。(度娘和諧)
末代獨裁 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年輕的蘇格蘭醫生尼古拉斯•哥瑞肯(James McAvoy 詹姆斯•麥艾維 飾)躊躇滿志,懷著為窮苦人民救死扶傷的偉大理想來到了貧困的烏干達。在此他結識了醫學會的白人同事,美麗的莎拉(Gillian Anderson 吉莉•安德森 飾),深深為之所吸引。
某此集會上,尼古拉斯得以見到烏09干達總統安迪•阿明(Forest Whitaker 福里斯特•惠特克 飾),阿明的言論使尼古拉斯甚為著迷,甚至狂熱崇拜。集會之後,他救助了因事故受傷的阿明,並因其蘇格蘭人身份受到賞識。之後更以總統御用醫生的身份走近這位殘暴君主……
影片改編自Giles Foden的同名小說,男主角福里斯特•惠特克憑藉此片獲得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度娘和諧)
盧安達飯店 Hotel Rwanda
影片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保羅•盧斯賽伯吉納(唐•錢德爾 Don Cheadle 飾)在亂世中開了一家飯店,這家飯店在殺戮如麻的世界中,就像一個綠洲供人休憩,救人性命。事件源於兩國元首的罹難:他們分別是胡圖族和圖西族的首領,同乘一班機,卻被意外擊落。這樣一來,兩族人之間的猜忌和爭斗開始了,胡圖族人開始瘋狂殺戮圖西族人。
而保羅是一個胡...圖族人,他有著圖西族的妻子和朋友,為了挽救身邊的人,挽救一個民族,他在越來越嚴重的局勢中,奮力救活1000個難民性命,盧安達飯店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黑皮書 Zwartboek
二()戰末期,荷蘭的猶太姑娘雷切爾(卡里斯·范·侯登 Carice van Houten 飾)和她家人剛剛逃過死神關口,來不及喘息又遭到德國軍船的掃射,只倖存下雷切爾一人。躲避在暗處的雷切爾把叛徒的樣子牢牢記在心上,她的一生都為尋找這個人而孤注一擲。
她為了隱藏身份,當了一名歌手,然而陰差陽錯竟讓她開始了另一條人生道路。游擊隊隊長讓雷切爾混進德國陣營中,去搭救他被逮捕的兒子。於是,美麗.......
理發師陶德 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受法官塔萍(阿倫`瑞克曼)陷害,被迫流放他鄉15年的陶德(約翰尼`德普)回到倫敦後,滿心的怒火,只想復仇。他的妻子露西(勞拉`凱利)已經不知所蹤,而女兒喬安娜(珍妮`懷森納)則被塔萍作為養女囚禁在深宅大院里。
陶德遇到了餡餅店老闆娘洛薇特夫人(海倫娜`卡特),也是一直愛戀他的女人。在餡餅店樓上,陶德重新開張了他的理發店。漸漸的餡餅的生意好了起來,只是煙筒里不斷冒出惡臭的黑煙。理發店的客人也很多,卻很少見到有人走出來。那裡,陶德一直在等著法官塔萍的到來。
廣()島之戀 Hiroshima mon amour
1957年,法國女演員(埃曼紐爾•莉娃)來到日本廣島拍攝一部宣傳和平的電影時,邂逅當地的建築工程師(岡田英次),兩人在短暫時間內忘記各自的有夫之婦、有婦....之夫身份,產生忘我戀情。
然而因為廣 島這塊土地的特殊性,兩人在......時,女演員腦海中總會閃現若干有關戰爭的殘酷畫面,建築工程師也常令她回憶起她在戰時於法國小城內韋爾與一名德國佔領軍的愛情。電影拍攝結束後,被糾纏的女演員感覺自己唯一能做的,是在有限的時間里,更加投入地把身體交於建築工程師。
情 人 L'amant
1929年的越南是法國殖民地,簡(珍瑪琪飾)是一個15歲的法國少女,在西貢女子寄宿學校讀書.每逢假期簡便回家,母親辦了一所很小的學校,收入甚少.簡有兩個哥哥,大哥比爾吸毒成癮且橫行霸道,二哥保羅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負.一天簡一如往常一樣告別母親乘上渡船回學校.在船上遇到一個坐黑色大轎車的闊少爺東尼(梁家輝飾).東尼是華僑富翁的獨生子.東尼喜歡這名白人少女便去搭訕,倆人便搭上了.簡在寄宿學校里知道有的女生在外**,她也想找個有錢人試試,因此很主動與東尼交談,上岸後兩人逛了西貢,還一起上館子吃中國飯菜.東尼並用汽車送她回學校.第二天剛放學,黑色汽車就等在校門口了.
簡和東尼很快就墜入愛河.東尼把簡帶到他的公館,這是中國富人們常用來金屋藏嬌的地方.他倆在這里幽會、洗澡、玩耍.有時晚上也不回學校,校方只好通知她的母親,然而......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有一天父親(香川照之飾)突然來找阿笙(瑛太飾),告訴他有個素未謀面的姑姑死了,叫他去收拾下姑姑的房子。在河邊的破爛小屋裡,阿笙漸漸開始了解父親口中的姑姑,到底有著怎樣的一生。
小時候的姑姑川尻松子(中谷美紀飾)經常做著白雪公主似的美夢,她後來成為一名安分的中學教師,卻因百口莫辯的誤會被辭退了,之後和一作家同居,作家卻因為太愛她而選擇自殺,死前留下遺言:生而為人對不起。這件事對松子打擊極大;之後與該作家的事業敵人同居直至,又忍受不住去找對方妻子的誘惑,結果慘遭拋棄;又是當上浴室女郎,甚至還殺人入獄,然而不管有意無意,她從不放棄生活的希望。不管生活再怎樣破碎,她仍然本能地生存下去,這生存本身,足以打動任何人,包括阿笙。
綠里奇跡 The Green Mile
獄監保羅(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飾)這天迎來了一位不平凡的殺人犯――約翰•考夫利(邁克•克拉克•鄧肯 Michael Clarke Duncan 飾)。約翰因殺了兩名幼女被判死刑來到了這座著名的冷山監獄,監獄里有一片稱為「綠里」的綠地,綠地那頭就是刑場。
約翰不僅不像想像中的兇殘,相反,他出奇的溫厚、機智。約翰的到來給獄中的各人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老囚犯特里沃的小老鼠注入了生命的強度,給特里沃最後的人生帶來最後的慰籍;神奇的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保羅和馬琳達;將金保斯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保羅這些天也從約翰身上看到了人生的真諦。
約翰行刑的那天終於到了。
我很喜歡看 南非 還有 德國二戰時期的影片
南非的上面2部已經介紹給你了
二戰 主要就是黑皮書 鋼琴家 辛德勒的名單 紅殷桃
劇情片我估計大多你看過了 像肖申克救贖
香水 也很好看
⑨ 《尼羅河上的慘案》這是不是你看過最血腥的電影
影片《尼羅河上的慘案》基本上描寫的是發生在一條旅遊客船「塔納特號」上的人命血案。前前後後—共死了五人。四女一男,全屬非命。直言不諱,《尼羅河上的慘案》所以死人丟命,全是為了錢。全都為了財。圖財害命必定喪生。我們從影片《尼羅河上的慘案》死人的場景裡面看到,影片中所死的四個女人本來都是活生生最有長命福份的形象者了。可是生不逢時,她們早走一步。她們的名字分別是:渥特庄園千斤小姐琳納特,半瘋老太作家奧特伯恩,整個尼羅河慘案的陰謀主使者傑基,還有琳納特的年輕女傭路易絲。她們當中的前三人都被手槍命中太陽穴,最後一位割斷了喉管。這里開一句玩笑,看樣子這大英女作家阿加莎 克里斯蒂小姐不但善於使筆,恐怕還更會耍槍弄刀吧?
電影裡面最後一個男人死得最最難過了,他是一個被自己的女情人傑基用玩具一般的小手槍射穿太陽穴的青年。按影片交待他畢業於劍橋經濟學院產業管理專業。他的名叫做賽蒙 多爾。觀眾應當看到了,賽蒙 多爾的死亡還是比較痛苦的,而且這種痛苦延續了過久。他從開片不久膝蓋上就挨了一槍,彈頭藏在肌肉里,還要配會「女殺手」傑基共闖難關。賽蒙 多爾冒著半殘危險他一直忍著。就快忍到勝利了,又被情人打飛了腦漿子。不過他好象精神狀態還算好,至少我自己沒怎麼看出來賽蒙 多爾過份痛苦。也許他真的屬於亡命徒?從賽蒙 多爾的悲慘命運也看出來,女作家對於英國有識男士的一種態度?輕蔑並且詛咒。其實只要我們去翻一翻大衛 尼文的有關電影回憶錄便可以更多獲知,有關英國文壇藝壇對於正人君子的看法。呵,大衛 尼文主演了影片《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的正直律師羅斯。
⑩ 輕蔑的日本電影《輕蔑》
原 片 名:軽蔑
中文譯名:輕蔑
其他外語片名:Keibetsu
類別:劇情
國家/地區:日本
語 言:日語
年 代:2011年
上映日期:2011年06月04日 日本
片 長:135 分鍾
色 彩:彩色
IMDb鏈接:tt17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