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推廣動畫衍生品
隨著計算機在影視領域的延伸和製作軟體的增加,三維數字影像技術擴展了影視拍攝的局限性,在視覺效果上彌補了拍攝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電腦製作的費用遠比實拍所產生的費用要低的多,同時為劇組因預算費用、外景地天氣、季節變化而節省時間。製作影視特效動畫的計算機設備硬體均為3D數字工作站。製作人員專業有計算機、影視、美術、電影、音樂等。影視三維動畫從簡單的影視特效到復雜的影視三維場景都能表現的淋漓盡致。
本專業根據專業方向設有美術基礎、動畫造型設計、游戲角色創作、游戲場景設計、劇本創作、電腦二維動畫、電腦三維動畫、動畫運動規律、影視後期編輯與影視製作、影視語言、攝影藝術、動畫導演技巧、影視動畫概論、動畫市場、動畫表演、動畫服裝等課程。招收具有良好的繪畫基礎,喜愛動漫藝術和游戲美術的考生。
本專業以培養影視動畫設計、游戲美術設計及其相關行業的專門人才為目標,貼近現代社會動畫行業急速發展的需求,注重在動畫藝術與技術上的結合,培養一批與國際接軌的高素質綜合型藝術人才。
本專業的崗位定向培訓分為:影視模型與渲染專業、數字角色動畫專業、影視特效與合成專業等專業方向。
主要課程
(1)影視動畫的專業課程主要有photoshop、Premiere、3D、AE、藝術概論、動畫設計稿、動畫表演、Zbursh、動畫角色設計、影視概論、漫畫概論、影視動畫作品賞析、影視動畫場景設計、漫畫創作與技 法、Flash動畫製作高級應用
(2)認證課程:多媒體素材採集、電影電視製作概論、視頻剪輯合成基礎、二維動畫設計製作、視頻合成特效 、三維動畫與特效。
(3)崗位定向培訓
1)影視模型與渲染專業
本專業將通過對建模、材質、燈光、攝影、色彩、構圖、MattePainting、解剖結構等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使學員在熟練掌握各種技術、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能夠獨立製作出影視級的模型與渲染作品,確保學員能夠勝任動畫公司、影視公司、次時代游戲公司的高端模型師、貼圖師、燈光渲染師等崗位。主要強調各類專業模型的設計訓練,包括道具、建築、環境、場景、卡通角色、寫實角色、動物角色等;專項貼圖材質訓練方面,將學習各類不同模型的UV展平技術、貼圖紋理繪制、程序紋理設計、Mental Ray光照與渲染高級技術;綜合運用Maya、ZBrush三維雕刻、Photoshop等,實現專業級別的影視場景與動畫角色模型設計、游戲角色與場景設計。
2)數字角色動畫專業
本專業主要是在Maya
軟體平台上進行角色動畫的學習和訓練。擁有強大的資金建立起動畫生產線,設計製作由不同專業的流水線完成,學習與實踐培養的人才是經得起前沿主流技術及市場檢驗的。動畫師所應具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動畫理論展開,中期課程將結合前期所學的故事板、動畫速寫、動畫表演、運動規律、動畫法則等傳統課程,對角色動作進行循序漸進的專業訓練。此部分課程將以基礎運動規律貫穿始終,包括:基礎運動(物理的運動)、角色基礎控制(走、跑、跳等)、角色動作設計(復雜的情緒表現)、角色表演技巧(人物性格表達、情緒表達)、表情動畫、口型動畫、多個角色混合表演等。後期課程主要學習影視特效電影中的模擬類角色動畫和游戲動畫,涉及動作捕捉數據的採集、修改和應用(包括人物和多足動物)。最後,畢業設計課將以目前業界的就業標准來要求學員完成畢業作品。學員在這一階段可以預先感受到行業的製作要求和工作氣氛,對於即將畢業的學生是一次練兵。本課程不僅針對專業影視動畫公司的動畫師崗位,畢業合格的學員還可勝任影視特效電影的模擬動畫、游戲開發中的游戲動畫等,擁有更寬廣的就業空間5 [1]
3)影視特效與合成專業 [2]
本專業主要是為電影與電視特效製作工業培養三維特效製作、後期合成人才。主要學習使用Maya、3ds Max等高端三維動畫工具、Nuke等後期合成工具、Boujou/Match Move/SynthEyes三維跟蹤合成工具、RealFlow高級流體系統、Mental Ray/RenderMan高級渲染系統等進行專業影視特效與後期合成的訓練和學習。系統學習包括:三維建模、燈光材質、高級渲染、動畫、粒子特效、剛體特效、流體特效、布料模擬、毛發模擬、煙火和建築物崩塌、各種自然景觀特效模擬(爆炸、崩裂、煙霧、星辰、光環、浪花、颶風、瀑布、沙塵等)、群集技術、後期膠片調色、摳像合成、變形特效、時間扭曲、實拍影像與三維場景的跟蹤合成、全息模擬渲染、MEL腳本語言。就業方向為專業的影視特效製作公司、影視廣告製作公司、影視動畫片製作公司、影視後期合成公司、電視欄目製作公司等。
2. 電影如何做網路推廣
以前看過一個培訓課程,老師就是網路推手阿建。看到網路推手阿建的實力,他成功的運作和引導了多起影響深遠的網路重大事件,其中點擊率,關注度明顯增多。真需要的話可以找一下他
3. 傳統文化的動漫講述會有怎麼樣的宣傳效果
隨著國漫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們可以看到國漫的取材大多是傳統文化橋段。但是導演們並不是單單拿出來進行翻拍,而是在傳統上進行再創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換言之,就是將傳統文化用動漫講述,這樣對於孩子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讓他們了解傳統的好方法。
最開始的《大聖歸來》籌謀了很久,也宣傳了很久,讓很多人對這部動漫電影抱有期待。當時也有很多人會說,孫悟空的故事已經講了八百六十遍了,不會再有新花樣了。但是好在導演沒有辜負觀眾的期望,還是在傳統上更上了一層樓。通過劇情和人物上的改變,讓新生代更多地了解到了孫悟空這個角色,也了解了它是多麼勇敢堅強的存在。
利用動漫來講述傳統文化,當然會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也讓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宣傳。相對於以前的真人連續劇,時代的發展註定著這種講述方式會成為主流。
4. 動畫片應該在網路上如何推廣
推廣動畫的話 還是應該去相關的動漫BBS推廣比較好 如果只是把視頻發到土豆等網站上 很少有人會去專門搜索的看 推廣到BBS的好處是 通過BBS遊客,會員的流通 如果有轉帖的話 就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 比較人氣旺的動漫BBS有很多啦 比如貪婪 JOJO 動漫花園 動心 等等。。 順便說一下我在一個叫做 偽世界的地方
5. 2、動畫影片花木蘭在全球是如何宣傳的請闡述其整合營銷機制。
1998年,多麼老的片子新聞也成舊聞了而且劇情完全背離了花木蘭的故事,不過技術不錯
首先還是從動畫技術層面上。
當迪士尼選定一個特定的文化作為影片的載體時,一定是它發現自己有挖掘出這種文化在動畫風格上的突破的可能性。我認為這應是開始於形式上的突破。
在人物造型上,迪士尼大大借鑒了國畫中對人物刻畫的那種隨意、寫意和涵義。幾筆勾勒就將人物的神情,心情和內在的性格表現出來。
你還會發現,影片採用了大量寫意式的水墨畫作為背景。山水,花草,庭院,田野。色彩並不是迪士尼通常的那種濃重,而是完全模仿了水墨畫中的清淡。
但是注意,這里的水墨背景並沒有從前小蝌蚪找媽媽的那種墨潤宣紙的感覺,而是在寫意的基礎上融入了迪士尼一貫的厚實感。雖然背景空曠大氣,前景輪廓分明,但前景背景卻一致的彰顯了渾厚的色澤,細細品來,少了一點瀟灑,多了些許規矩。就像是草書的一豎一捺,本應悠然飄散,卻被執筆者輕輕一頓,煞尾而止。
這種煞尾顯然能夠迎合美國觀眾的口味,但卻不知那些國畫大師能否接受這樣的變化,確實,中國文化被別人搬上銀幕,親切,多少也有點別扭。可能美國人並不欣賞或者並不理解東方那種縹緲吧。
無論如何,這種嘗試和創新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個人觀點,中國的水墨動畫領域應該是一個前人少有開發,後世前景廣闊的新天地。就像是英國的粘土動畫,日本的動漫,就是要在動畫領域內樹立自己的招牌,無論你美國人的動畫資金多麼豐厚,技術多麼高超,但是想像力的層面上大家平等,只要我有我的獨立的風格,我就有獨立的空間去發揮我的想像力。
想像力是動畫的本質,有想像力的動畫永遠會有觀眾。
我們不缺想像力,我們缺少獨立的空間。
說回來,迪士尼在挖掘水墨畫這種形式上下了相當大的功夫。最明顯的就是,老美能夠在把握住技術這個賴以立足的強勢的基礎上把水墨畫的潛力挖掘出來。
巍巍雪山,萬箭齊發;茫茫雪海,戰馬奔騰。滔滔大雪,呼嘯而來,奔流而去,技術讓水墨人物流暢的運動在水墨山水之間,水墨人物和水墨山水則賦予了畫面以靈動的氣息和浩瀚的氣勢,我們知道,那些是閃動的膠片,但我們更願相信那就是我們曾經擁有過的一場驚世之夢,那奮爭在沙場上,漂泊在雪流中的就是我們自己——我就是那個英雄!高潮已過,夢不願醒。
這就是技術的魅力,更是水墨畫的魅力。
上上一段結尾那句話,我本來想寫「把水墨畫的潛力最大限度的發掘了出來」。但是想了想,他們遠遠沒有參透中國水墨的「精義」,只有我們自己才有資格,有能力繼續挖掘下去,將這種文化發揮到極致。
6.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爭取延伸受眾群 (2)
對於中國動畫電影來說,當「少年兒童」被定義成核心受眾的時候,他們身邊那些具有最密切關系、最容易受到其觀看行為影響的人——家長們,就自然地成為這個以年齡為標準的封閉結構向外擴展時,最直接的新觸點。因此,筆者認為,家長,是中國動畫電影最主要的延伸受眾群。如能把這個群體爭取過來,將成為動畫電影發展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
我們談論的對象不僅是「動畫」,更是「動畫電影」。作為電影的動畫,它的播出媒介、傳輸渠道、接收環境,均有別於電視動畫片。中國家庭對孩子的寵愛,很可能讓一個低年齡段的兒童就在家中掌握著電視遙控器的頻道選擇權,但對於動畫電影來說,欣賞和消費行為並不是發生在家庭內部的電視機前,而要通過購票進入電影院或購買影碟光碟等直接支付行為來實現。很顯然,在動畫電影這個特殊的傳播物這里,延伸受眾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部分人,因為核心受眾的接受行為能否成功,直接取決於延伸受眾的支付意願,取決於他們對動畫電影文本的好惡與判斷。於是,他們不僅僅是具有「潛在受眾」的身份,更獲得了「付費受眾」的性質,也就更加重要與不可放棄。
仔細分析,家長對於動畫電影自然也具備一定程度的潛在消費慾望,這其中起碼包括了以下幾個層次:陪伴需求,與孩子一同進電影院分享天倫之樂;把關需求,用親自觀看後的直接感受,來判斷孩子的審美消費品存在多少正面意義、是否包含「教壞下一代」的危險;自身娛樂與審美需求,拋開孩子這個中介,直接從動畫電影中獲取對應於自己內心需要的精神享受。這些消費慾望,只不過因為年齡與社會角色上的限制,或因為固有的偏見和消費習慣,暫時沒有完成向動畫電影的徹底偏移和無保留投放。
所以,動畫電影在「十二五」期間有待完成的受眾擴容戰略,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在內容與周邊服務的質量與細節上、在營銷方法和力度上,充分激活上述潛在的需求,並將潛在的消費能力轉化為實際的消費行為。
以大獲成功、老少咸宜的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和《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為中心樣本加以檢視,筆者試圖提出爭取延伸觀眾的三個步驟:
一,看見。引發延伸受眾群的注意,是促成其接受活動的第一步。以兩部「喜羊羊」電影為例,該系列電影在上映前採取了一系列傳播策略,相互間還進行了成功疊加:立體化規模的宣傳推介,實現了由「擁有電視、廣播、平面媒體、新媒體不同媒體層次的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和控制著少兒類頻道資源的北京優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強強聯合」,並通過車身、路牌、燈箱、大屏幕、公交和樓宇移動電視、影院LED等全方位廣告手段,跳出對「少年兒童」的糾結,直指全部成年人活動空間,用調動一切資源、橫跨多個渠道的集束轟炸法,將之上升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文化熱點與時尚話題;上線時期的恰當選擇,針對「家庭共享型」定位,選擇寒假、尤其是春節期間上映,這恰恰是成年人最渴望團聚、最看重快樂、最願意花時間與精力陪伴兒女的時段,也是最容易被兒女拉入影院的時段,甚至於「喜洋洋」、「牛氣沖天」、「虎虎生威」、「頂呱呱」的吉祥話命名還對應上了祖輩一代過年討彩頭的老觀念,最後這場家庭審美大餐,來的不僅是父母,還包括了爺爺奶奶;安全的故事構成,這兩部影片無暴力、無粗口、無不良觀念,羊群生活環境簡單純粹,反派人物也無甚大奸大惡處,斗爭停留在機智幽默的游戲層面,其間又蘊藏進團結互助、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等「教育意義」,迅速通過了家長的驗收、博得了家長的好感。
二,習慣。引起關注之後,最重要的是避免在新鮮感逐漸告一段落時,注意力重新外移,從而讓被吸引的潛在受眾再度流失,因此,建立一種欣賞習慣是必須的。既然在電影院內,封閉的空間與固定放映時間往往使得欣賞習慣的建立存在難度,那就利用其它日常化媒介已經建立起的習慣。「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採用的方式,恰恰來自於在題材選擇上對媒介互滲的利用,對電視這個家庭內媒介所建立的親和感與牽連感的借力。由於兒童在平時電視節目上的主導權要大過對影院消費的決定權,因而對在電視媒介上已經充分形成受眾基礎的作品加以提煉和濃縮、實現劇場版和影院化,能夠有效地降低風險,是非常聰明的發散性行為。換句話說,家長們未必願意每天帶孩子去電影院,卻不會拒絕每天給孩子一段看動畫片的時間,「喜羊羊與灰太狼」占據了這個時間,日復一日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終於成為他們陪著孩子有意無意地看熟了、甚至建立了好感的故事。
三,迷戀。這是將延伸觀眾群提升成核心觀眾群的決定性步驟,也是呼應著家長們自身訴求,讓其產生對動畫電影審美依賴的過程。在這個步驟里,陪伴孩子不再重要,由動畫電影喚起自我內心的滿足才是關鍵。事實上,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必然是進行過「雙重編碼」的,在照顧未成年人心理的同時,也從不曾放棄與成年人心理上的互通。這一編碼法則,是在藝術手段、文化觀念、影像語言上的深層次縫合與接榫,是在兒童化與成年化的並行中,尋找到一個「契合點」,使之成為流動性的多層次文本,在內部實現兩種文化行為的自由轉換。「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的個性鮮明、活潑可愛,確實牢牢吸住了兒童的心,而對於家長們來說,同樣存在各取所需的可能。各種風趣幽默的惡搞滿足了他們緩解壓力、保持童心的希冀;符號化的人物設置和其樂融融的整體氛圍對應著他們對家庭生活的期許;對熱點話題(如毒奶粉)的收攬與對網路經典語言的採用,與父親們關心社會時政的習慣並行不悖;「嫁人要嫁灰太狼」的愛妻品行和准女權主義話語,則深受母親們的感懷與青睞。
總之,從多重宣介下的「使注意」,到媒介互滲中的「使習慣」,再到雙重編碼里的「使迷戀」;從注重對潛在受眾的注意力激活,到為實在而飽滿的內容服務,再到謀求心理和感情的認同;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在這個過程的每個階段,採取有效的方略和對策,延伸受眾的轉化必能順利完成,中國動畫電影也就能夠在「十二五」期間,為自己完滿地培育出一個更加完整和具有活力的受眾市場。
7. 如果我已經製作完成一部動畫電影要怎樣讓它在電影院上映
宣傳可以在網上製作宣傳片 至於發行 LZ確定製作的是電影不是視頻 電影需要經過國家審核 而且在你沒有任何名氣的時候是不會有發行商給你發行的 他們是要利益的 你可以先製作幾個微電影放在各個網站上 點擊率高了以後再去找發行商 這樣可能好一點 如果你想學賈樟柯一樣做獨立電影人 可以從網路渠道推廣 但這種渠道任重而道遠 總體概括就是需要通過網路等媒體打出名氣再考慮發行的事情 LZ要認真考慮 電影不是一個很容易很膚淺的東西 對電影的認識要獨特 拍攝手法要有自己的風格 不然在這個信息量如此之大的網路平台 你也很難走出去
8. 動漫電影怎麼賺錢
1,票房
2,後期產品,和電影有關的玩具等等
3,廣告效應,運用動漫角色製作的廣告也是有錢賺的
4,成本比一般電影略低(只是一般情況下),收入比較高
望採納!
9. 影視動畫怎麼宣傳和推廣
2016年,暌違三年,周星馳攜他的全新作品《美人魚》登頂華語電影票房冠軍,收獲33億票房。作為全新的票房神話,除了本身影片質量過硬外,《美人魚》的營銷宣傳也成為了業界一致好評的經典案例之一,因為一部電影的成功除了內容製作外,宣發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好萊塢很多電影的成功,很大部分原因是將宣發資金規模定到整體電影成本的一半。因此,本文今天將對《美人魚》上映期間的營銷宣傳進行深入解剖,總結出其營銷宣傳中可以借鑒的一些亮點。
「四」麵包圍,打響全面的攻堅戰
一、四大宣傳營銷機構分工合作,為宣傳保駕護航
獨家營銷機構:北京麥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社會化營銷機構:北京點石娛樂
營銷視頻製作機構:北京最美映畫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電影活動策劃執行機構:北京沃德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從目前網上曝光的資料來看,《美人魚》在營銷上採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將整體宣傳劃分為四大板塊,每個板塊分工運營的同時又保持宣傳方向的一致性,可以說起到了1+1>2的效果。
二、四大板塊構建營銷矩陣,周邊運營聯動線上線下參與互動
1、構建粉絲陣地:運營粉絲,推送電影相關物料、資訊等內容
《美人魚》在粉絲陣地的運營上選擇了主流陣地微博和微信,但微信在後期運營的過程中因為內容與微博的相似度太高,逐漸變成了較為雞肋的一方,因此我們主要來解構《美人魚》微博的運營內容。
有節奏感的微博運營
《美人魚》的微博在12月6日開啟運營,其電影的第一場線下活動則在12月9日開啟,做到了線上線下同步啟動宣傳。而微博在運營過程中也有規劃地「玩」出了節奏感,例如前期大量的發布以周星馳為核心的懷舊內容,提高粉絲期待;而影片播出後的一周時間內則以大量影評、路演、明星互動等內容使影片聲量得到擴展,並以正面的形式為影片積極提升口碑和行業影響力;最後,為了維持長尾期的新鮮感,用未播出片段、幕後花絮、線上活動、網友互動、影片數據等內容持續吸引受眾注意力。
主話題#周星馳美人魚#閱讀量達到了空前的17.1億
多類型創意海報
說起《美人魚》,不得不提的估計就是它的海報了。除了「四海翻騰」和「五洲震盪」兩版概念性海報外,《美人魚》用於宣傳的就只有人物海報、星爺手繪海報和主題宣傳海報三款了。但是在病毒海報的開發上面,《美人魚》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出品了如倒計時海報、終極預告海報、節日專屬海報、票房海報等內容,甚至將明星的「手繪」和網友的投稿也做成了海報,不僅對有限的物料進行了有效利用,也成為了與粉絲互動的突破口。
《美人魚》宣傳期間推出的全部票房海報
緊貼實時熱點的趣味內容
熱點對於宣傳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借勢不成反被吐槽的例子比比皆是,那麼如何結合自身特色有效借勢熱點則成為了難點。新年期間微信開放部分公測的相片紅包瞬間成為朋友圈「炫富」的新方式,《美人魚》宣傳期間恰逢農歷新年,因此它結合自身特色,也做了一個「發紅包看粉丁丁大圖」的病毒圖片,成功借勢。雖然《美人魚》還與春晚吉祥物、小李獲奧斯卡等內容做了結合,但都比較簡單,借勢效果一般。
互動力滿分的微博線上活動
要經營好粉絲陣地,當然少不了各種類型的線上活動來讓粉絲參與互動,而《美人魚》的線上活動基本涵蓋了當下最火的幾種形式:以文字為主的「逼格影評」、劇情相關的「跟星爺學情話」、圖片參與為主的「美人魚cosplay大賽」「和粉丁丁面基」、以及音頻類的「無敵翻唱大賽」。
2、大規模路演:多城市、多主題、多明星,每次都有新話題
《美人魚》一共舉辦了三場主題發布會,每一場都有各種大咖助陣,絲毫不缺話題點,而映前的十場路演和映後的十場路演,周星馳更是全力助陣,一場不落,也成為了大多數粉絲的精神支柱之一。
「始終你好」主題發布會
3、線上渠道合作:院線排片、線上售票、廣告投放、異業合作等重要渠道
線上售票和異業合作也是《美人魚》宣傳中的亮點之一。縱觀現在的宣傳推廣,面對口味日漸刁鑽的觀眾,想在微博微信等傳統渠道做出花來其實真的不太容易。但是通過熱門APP、線下門店等進行大量的異業合作,幫助影片擴大觀眾接觸面是當下用得比較多的方法之一。
格瓦拉不僅是《美人魚》的聯合製作公司,也在線上線下積極部署發行、售票、優惠活動等
4、系統化運營周邊:線上線下物料、粉絲互動、周邊產品等
《美人魚》影片中有一個片段是警察手繪人魚給鄧超辨認,腦洞大開的奇異人魚相信給大多數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被製作成海報,三個周星馳筆下的「人魚」也成為了支線掘金的專屬卡通形象。不僅有服裝、項鏈、抱枕、手鏈、手機殼為IP擴大商業規模,還有粉絲親手製作的餅干與官微互動。
周星馳多場路演均穿著專屬T恤、衛衣
「三」大策略,宣傳軌道有跡可循
策略一:飢餓營銷,不同於其他影片上映前熱炒口碑的做法,《美人魚》播前不設任何點映場、看片會、記者會等,僅以三場發布會、二十場路演和三支預告片的形式為影片預熱,可謂吊足了影迷的胃口。
三檔不同風格預告片
策略二:情懷營銷,播前發布大量周星馳經典角色表情包、經典台詞回顧、煽情長圖文等內容,用「回憶」、「變老」等詞語勾起粉絲的懷舊情懷。
策略三:口碑營銷,邀請12位知名影評人、傳媒人為《美人魚》撰稿,在自有粉絲平台發布;通過線上活動徵集粉絲影評,用「自來水」為影片做代言;另外通過行業內或其他極具影響力的微信大號發布口碑文章,擴大影片影響力。
結合粉絲情懷,從外圍深層解讀周星馳與《美人魚》
探討除了票房,《美人魚》還有什麼
與2013年同樣創造了春節檔票房奇跡的《西遊·降魔篇》相比,周星馳顯然在《美人魚》的宣傳上下了更多功夫,不僅在開拍初期就啟動了女主角甄選賽,將電影的宣傳周期提前到了2014年,並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內持續釋放消息,吸引受眾關注,最後在電影上映前兩個月的時間里,集中力度啟動線上線下的全面宣傳。有規劃、有節奏的營銷方法,使《美人魚》首日票房達到2.8億,9天突破20億,遠超同期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雖然不清楚《美人魚》在宣發這一塊的具體投入,但大規模的線下發布會和異業合作,確實幫助影片擴大了不少聲量,再加上深入挖掘周星馳這個大「IP」的話題度、春節檔期的全面爆發等因素,也許《美人魚》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