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裡面的攝影指導,主要是干什麼的
就是所謂的電影攝影師,cinematographer
這個人他指導整個片場的工作人員來進行:布光,鏡頭設置,攝影機調度,控制曝光以及構圖。同時整個電影的畫面基調是他和導演共同決定的。他是那個真正意義上將文字變成畫面的人。
B. 電影里的「長鏡頭」和攝影的「長鏡頭」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影視中的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一般認為,電影史上最早應用長鏡頭的範例是「紀錄片之父」羅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攝的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
1941年美國奧遜·威爾斯在他的經典影片《公民凱恩》中,又成功地運用了長鏡頭段落和景深鏡頭、運動攝影以及多視角的敘事結構。這部影片被譽為「現代電影的里程碑」。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的拍攝,所形成的鏡頭。
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象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
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它原為電影的拍攝技巧,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在電影發明之初,剪輯技巧還沒
成為專門的製作手段時,電影畫面大多是採用長鏡頭拍攝的。
長鏡頭最根本的在於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當然,相對而言,講求景深內的場面調度會使鏡頭的時間變長、節奏變慢。看看侯孝賢等台灣導演的電影就相當明顯。
大景深長鏡頭:是一種採用深焦距拍攝的長鏡頭。是在長鏡頭內實現現場畫面調度的手段。
這種鏡頭常用來保持畫面時間和空間上的完整統一。
其作用為:
a.能以一個單獨的鏡頭表現完整的動作和事件,而其含義不依賴它與前後鏡頭的聯結就能獨立存在
b.強調長鏡頭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間的作用,形成幾個平面互相襯映、互相
對比的復雜畫面空間結構
c.由於這種多層面和多元性的畫面,比然派生出多義性,使大家在欣賞影片時有相當大的選擇自由
並自由地對畫面形象的某些或全部含義做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
攝影長鏡頭的缺點
首先,質量上乘的長鏡頭價格昂貴.
其次,長鏡頭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背著它到處轉之後,就會有切身體會.
第三,鏡頭的焦距越長,照相機就必須把握得越穩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經驗准則是只有當快門速度至少等於鏡頭焦距毫米數的倒數時才能夠手持鏡頭進行拍攝.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1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5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等等.在下一課中還會講到.為了確保得到銳利的影像,我們推薦設置更高的快門速度.我們推薦的設置值是鏡頭焦距的"兩倍".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2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0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因此,對於大多數遠攝鏡頭的拍攝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腳架.這樣,你不僅僅要背著那隻長鏡頭,而且還要扛著三腳架.
第四,不管長鏡頭的光學系統多麼完美,拍攝遠處的物體時,影像總是處於充滿塵埃、陰霾和熱折射的大氣環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清澈空氣中,才能獲得特別清晰的遠攝影像。
我們建議在練習的這個階段,除了照相機上已經配備的鏡頭之外,不必再購買任何鏡頭。以後成為"高手"時,可以考慮較長焦距的鏡頭。即使在那時,除非對超長鏡頭具有特殊的需求,並且資金也不成問題,否則我們建議不要考慮超過200mm的任何鏡頭。如果偶爾需要超長鏡頭,可以考慮添置一隻遠攝增距鏡。
C. 電影拍攝中的攝影師的工作是什麼
電影拍攝的攝影師,狹隘的講是攝像師,主要職責對導演負責,採集視頻素材,包括人物對話、空鏡。至於硬體設備方面,看影片的投資,小的電影一般就是單反拍的。拍攝完畢後,由剪輯人員進行粗剪輯,再細剪輯,然後調色等等
D. 什麼是電影中的影像
1、影像指拍攝對象留在膠片上的正像或負像。被攝體通過攝影機鏡頭形成光學圖像,聚焦在攝影機里的膠片上,通過曝光形成潛影,再經過沖洗,在膠片上形成由銀粒或染料組成的被攝體負像,負像經過復制在正片上便得到正像。負像和正像都叫影像。
2、影像又稱圖像。指非攝影成像感測器成像方式,其本質是攝影像片的外延。像片通常指光學攝影成像並記錄在感光膠片上,是被動式遙感成像。影像則可通過光學—機械、光學—電子或天線掃描接收來自地物的可見光、紅外、熱紅外和微波信息,記錄在磁帶或通過電光轉換記錄在感光膠片上。與像片相比,在內容和形式上范圍更廣。用「影像」來包括(而不是取代)「像片」,是航空攝影偵察發展成為遙感,攝影術(photography)發展成為成像術(imagery)的結果。
廣義影像可分為3種:①攝影影像。包括各種航空、航天和地面攝影獲取的全色、紅外、彩色、彩色紅外和多光譜攝影影象。大都屬靜態遙感成像,地物電磁波能量分布是連續二維函數並記錄在膠片上,是一種瞬時面積成像;②掃描影像。包括各種航空、航天掃描儀以物面掃描或像面掃描方式獲取地物光學影像、熱影像或微波影像。如多光譜掃描影像、紅外掃描影像、雷達影像和全景掃描影像等。這種影像沿掃描線是連續的;而掃描行與行之間是不連續的。屬動態掃描成像,即逐點逐行成像類型;③數字影像。由間接掃描成像而得到。一種由模擬影像(如攝影像片)通過重采樣進行掃描數字化獲得;一種由數字影像磁帶回放掃描成像。
E. 電影中的拍攝手法有哪些
1、推鏡頭指攝影機向被攝物體推近或是用變焦距鏡頭逐漸拉長焦距,使觀眾有一個移近被攝物的感覺。
2、拉鏡頭則和推鏡頭正相反,造成畫面上的被攝物逐漸遠離觀眾視點的感覺。並逐漸擴展視野范圍。
3、搖鏡頭是指攝影機在原位置不變,通過機身的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畫面呈現動態構圖,產生巡視、環視周圍環境事物、揭示動態中的人物內心世界、烘托情緒的藝術效果。
4、移動鏡頭又稱「移動攝影」,將攝影機放在可移動的車輛或升降機上,對被攝物體作各方向移動所拍攝的畫面。
基礎景別有以下這些:
1、遠景:在拍攝人像時不要總想著拍攝人物,帶著環境可以很好地渲染氣氛。
2、全景:全景景別有助於表現人物的動作。
3、近景:為了將人物表情表現得比較好,可以使用近景。
5、特寫:特寫能夠讓你完全注意人物的細節,是表現細節最好的方式。
(5)什麼是電影里的攝影擴展閱讀:
鏡頭語言就是用鏡頭像語言一樣去表達我們的意思。我們通常可經由攝影機所拍攝出來的畫面看出拍攝者的意圖,因為可從它拍攝的主題及畫面的變化,去感受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內容。
鏡頭語言雖然和平常講話的表達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所以說鏡頭語言沒有規律可言,只要用鏡頭表達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種鏡頭方式,都可稱為鏡頭語言。
F. 攝影藝術在電影中的地位是什麼
攝影藝術是電影最直觀、最有特色的一個部分,認識其中規律,對於欣賞電影的內行是不可缺少的。然而,當我們用欣賞美術的眼光去稱贊一部影片的影如何美的時候,不要忘了它不再是靜止、凝固的單幅畫面,而是一種不斷變化著的動態造型。欣賞電影攝影需要一種新的造型感受能力。
G. 關於電影電視劇里「攝影指導」的問題。內詳。
攝影指導是指拍攝影片時監督照明和攝影的人,主要是負責將編劇和導演的概念轉化為真實的影像。在拍攝電影和電視劇時,攝影均是指動態畫面。攝影和攝像本來就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用電影膠片拍攝的機器叫攝影機,主要用於拍攝電影;用錄象帶拍攝的機器叫攝像機,主要用於拍攝電視。在英語中,攝影機、攝像機和照相機簡稱都是「Camera」。
H. 什麼是影視攝影
影視攝影=攝影,只不過是被定義在了硬是里。所以不難看出,還是具有攝影的基本特性,只不過是要滿足影視的需要。
影視需要什麼呢?需要完成導演的想法,成為圖像反映出來。
在劇組里,攝影部門是僅次於導演租的的一個很重要的部門,攝影的好壞直接影響這個片子最終的效果。燈光、美術都是為了攝影在服務。
女孩子除了身體素質的問題,再沒有什麼問題了,不過說實話,由於影視拍攝的特殊性,女孩子不太適合,長期的野外拍攝、長時間拍攝也會給你們注重的樣貌造成很大的傷害,劇組里的男人又比較多,說一女生還是有一點不太方便,但是這也都不是借口。
I. 影視藝術中電影鏡頭是指什麼
電影鏡頭:電影攝影機從開機到停機的過程中,一次性連續拍攝的影像畫面段落,是電影的基本單位。一個鏡頭一般包含若干不同的畫面,從而形成電影視覺感受的豐富性、運動性。由於不同的敘事功能和表現特徵,電影鏡頭分為不同性質的若干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