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武打電影怎麼拍的

武打電影怎麼拍的

發布時間:2022-08-03 23:43:26

① 武打片是怎麼拍攝的

每一部的拍攝手法都略有不同,越後面的電腦CG參與越多。電影拍攝這是一個復雜繁瑣的生產過程,相信我就是解釋完了你也是一頭霧水,所以我給你個網站,裡面有很多電影拍攝的幕後製作解析,相信你看完只有會對電影拍攝有個初步的認識。
http://www.vmovier.com/backstage

② 動作片中的打戲如何拍攝

成龍原來拍過一個專門說他的電影一些拍攝技巧的電影 叫 成龍的特技 你可以去學點東西 不過動作片不是那麼好拍的同學 成龍 洪金寶摸爬滾打多少年才有今天的成就 不是你隨便就能拍出來的

③ 《少林寺》走出個李連傑 不知電影是如何拍的

作為一個片種,武俠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爭論頗多,遭遇最多坎坷但也得到了最多觀眾的擁護,一部《少林寺》引發了新中國武俠電影的「狂飆突進運動」。對於內地觀眾來說,《少林寺》讓他們看到了一種真正娛樂化的電影,而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李連傑成為繼李小龍、成龍之後又一顆閃亮的武打明星。 《少林寺》之後,這個地方成為中國功夫片中最常出現的故事發生地,更重要的是它的成功使得李連傑成為繼李小龍、成龍之後又一顆閃亮的功夫明星。李連傑與昆汀·塔倫蒂諾。《少林寺》導演張鑫炎。李連傑:從武術明星到電影明星 今天的李連傑是一位揚威好萊塢的東方功夫巨星,在他的電影履歷中,《英雄》是錦上添花的,《黃飛鴻》系列是必不可少的,但《少林寺》無疑有著它獨特的地位,因為它記錄著李連傑從武術明星到電影明星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歷史。 不知道電影是如何拍的 我們並不知道一部電影是如何拍攝完成的,而當時也沒有什麼武術指導,所以惟一的方法就是導演告我們故事的內容,我們利用在課堂上學到的部分來設計屬於自己的武打畫面,當我們表演給導演看我們所想出來的部分,然後,他說:「很好!在這段劇情里,你是占上風的。」或者「你的角色應該還要有更多的弱點,現在是反派占上風的時候。」 兩年時間去演一部電影 我的記憶里,電影工作陪伴我度過了春夏秋冬,因為我花了兩年的時間去演出這部電影,真的!的的確確超過了十二個月,這個角色需要我們全部都剔光頭,在冬天的時候,就感覺特別的冷,羊毛帽成了我們的必需品,但到了嚴熱的夏天,我們又要把帽子拋在一旁,再過幾個月,我們還沒有完成拍攝的工作,冬天又再度來臨了,八十年代的電影在拍攝的時候,都是非常耗時而且進度緩慢。 在拍攝電影中最棒的部分就是———我們不用接受訓練!可以跟一天八小時的強制訓練和練習說再見。 比較起過去這幾年所受的痛苦,電影工作真的輕松多了!雖然我們還是要在早上五六點的時候起床就定位,早上八點鍾開始工作到太陽下山,但這根本沒有什麼,非常的輕松。 脫離了疼痛的心跳 在拍攝過程中最糟的部分,我一定要說,那是很不合理的。就像我說的,一天的拍攝工作超過了十個小時,這不算是什麼問題,河南在十二月的時候,天氣非常的寒冷,而我們必須沿著黃河河岸拍攝,冬天的時候,河裡的浮冰順流漂浮著,有一場戲叫演員們跳入河中,爬上岸後再開始打鬥。我的天啊! 穿著單薄的衣服,然後自己跳到冰河中,以前不曾有過,以後也不會再有,這種冷到骨子裡的經驗。你跳入河中,時間到了後再浮出水面,你已經完全凍僵了,想像你的全身上下都失去了知覺,完全感覺不到自己,已經脫離了可以感覺到疼痛的階段,什麼都沒有了,在水裡惟一能感覺到的只剩下脈搏,噗通、噗通的———那一定是我的心跳聲。 在看這部電影時,這個武打鏡頭可能只有兩分鍾,但在拍攝的時候,要花上我們三到四天的時間。哦!這是很艱難的,再回顧那些日子,我們沒有任何保護衣物,像現在,我們有暖氣和防水布等物品,在當時,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這些東西,也沒有這么多的預算,惟一有的就是我們的精力。在拍攝後的第四天,我再也沒有辦法把手指伸直,我引人注目的手掌已經乾枯得像爪子一般,花了一個星期在中葯的治療下,才恢復到可以使用整隻手,我猜大概是因為肌腱在不斷的冷熱交替下開始萎縮的緣故。 「看了李小龍和成龍」 當時有機會看到了所有李小龍和成龍的影片,我認為他們各有特長。李小龍的特點是剛健有力,有實戰感,腿功尤其好,很好看;成龍的腰功和腹肌都很好,出人意外的動作詼諧有趣、笑料很多。他們很少使用兵器,都以拳術為主。共同的長處是有豐富的電影拍攝經驗,會非常巧妙地運用電影鏡頭和技巧。《少林寺》是我第一次拍電影,缺乏經驗,尤其是影片中的「文」戲部分感到不太滿意。 整理 張文伯 ■回眸導演張鑫炎:李連傑擁有很好的觀眾緣 選擇李連傑 李連傑10歲的時候我就認識他,當年我們在北京拍運動會紀錄片時,他有時候過來看,說他很想拍電影。我們說:「走走走!你太小了!」給《少林寺》找小虎這個主要角色時,我就直接想到了他,因為從他的武術表演可以發現,他端正純潔的外形能讓他擁有很好的觀眾緣。 沒經驗不是問題 演員基本都是運動員,他們雖然沒有演戲經驗,但運動員見到的大場面多,經常在超過萬人的觀眾面前表演,不會怯場。但是普通人對著鏡頭還是容易發抖,有時拍一個只有兩三句對白的近景要拍兩三個小時,因此我們只要求演員表現自然,由攝影師去適應演員。但我們拍攝的時候要求真實,都是在硬地上硬摔。 那個年代的預告片 我們那個年代的電影預告片都是有了成品之後才根據電影內容編寫出來的,而且,我們本來沒有打算在國內找市場,剪輯的預告片也是為了照顧海外的觀眾,因為拍攝《少林寺》的初衷就是因為國內風景在海外是很受歡迎的,海外華僑希望看看中國的風土人情,也希望看到真正的少林寺在哪。 真功夫和現在的武俠片現在的武俠電影運用 電腦特效之後更加豐富化,誰都可以來演,但我覺得它反映的不是中國武術,《少林寺》標榜真功夫,是為了推廣中華武術,並且刻意強調就是要讓觀眾看清楚武術動作。也許會有人懷念真功夫電影,但現在條件不允許了,電影公司找不到那麼多運動員來表演真功夫,武術運動員也沒有當初那麼多種風格。再說,看慣電腦化的武俠電影的觀眾,看真正打得辛苦的武術電影會覺得視覺上得不到滿足。 女主角會豐富劇情 劇本本身講的就是十三棍僧的故事,或者說是關於一個叫小虎的男孩子的成長過程,女性在其中起到的是推動情節、豐富劇情的作用。但是它仍然是一部男性電影,在丁嵐之前,我們看過很多女孩,但感覺都不對。後來與丁嵐見面一看就覺得感覺對了。而且她是戲劇學校出來的,不要擔心表演的問題。 ■電影筆記後悔重看《少林寺》 1982年誕生了兩部「特打」的電影,一部是史泰龍的《第一滴血》,另一部是李連傑的《少林寺》。 兩部電影都堪稱「風魔萬千」,而且同樣講述了「官逼民反」的故事。越戰英雄、綠色「貝雷帽」蘭波同學在小鎮警方的驅逐和羞辱下絕地大反攻,用各種近身搏擊技巧及重武器的一億發子彈出了一口惡氣;而英雄之後、苦工「小虎」則在隋朝昏官的追逼壓迫下遁入空門,用各種拳法、刀法和棍法報了殺父殺師之仇。兩部電影都打得「有破壞沒建設」,但見各路硬漢血脈賁張、渾身是汗,讓無數小朋友看傻了眼。 不同的是,那會兒史泰龍已經36歲了,李連傑才19歲。 但可能由於錄像帶啟蒙期較早到來的原因,我對蘭波手中閃著寒光的匕首印象更深。關於《少林寺》,我只記得電影院里很多洶涌的人頭,以及日光下、松林邊,在潺潺小溪上空飄盪的《牧羊曲》。 重看一遍《少林寺》之後,我發現那時的李連傑很像現在的妻夫木聰(尤其是眉毛、嘴角和眼神),更不靠譜的是隨著影片不斷在「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的方向上一路狂奔,一個「光頭孫悟空」的聯想在我心頭浮現出來。真的,那會兒的武打片、槍戰片全都那麼苦大仇深,《少林寺》里的帥哥「覺遠」完全就是一個從馬倌轉職為和尚的齊天大聖,大大咧咧、毛手毛腳,吃了人家狗肉還到處犯混,連那一度將他逐出師門的「於海」師傅都像極了循循善誘的唐僧:「你我斷了佛緣吧!」 按說《少林寺》的故事還是滿有追求的,那裡的和尚從上到下都不太守規矩,不僅看透「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道理,而且開起殺戒來風卷殘雲,不必「放下屠刀」,降妖除魔也能立地成佛。讓覺遠和尚和「逃亡期」的李世民混到一起也頗有韋小寶遇到歷史名人的感覺,但可惜啊,當覺遠在樹上目送「theone」策馬奔逃而去、並在「春夏秋冬又一春」的修行之後再次看到李世民騎著同一匹寶馬、以同樣的姿態、同樣的路線倉皇躲避追兵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笑了。 行文至此,我好像說了很多《少林寺》的壞話,但實際上還有一個包袱要抖。前一陣有些美國的阿諾fans放出話來,說年過半百的施瓦辛格和史泰龍、布魯斯·威利斯、約翰·特拉沃爾塔等一票過氣兒「打星」將聯手參演昆汀·塔倫蒂諾的新片《可恥的雜種》。我們基本上可以把它看成假新聞,但它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呢?

④ 成龍大哥親自示範,電影中的功夫是怎麼樣拍出來的

⑤ 武俠電視劇里的法術是怎麼拍攝的

演員做出動作,後期製作的時候把電腦特效和演員的動作合起來就是了。

電腦特效是指電影或電視劇在拍攝製作或後期製作的過程中,當有無法使用的自然環境或人物表現的場景和情節時,將採用特殊的技術手段和方法獲得最終畫面的技術。與特技等同。特效技術是一個外延不斷變化的概念。

電腦特技分現實和虛擬兩種。很多電影是兩種結合的,現實就是根據劇情的需要製作出等比例的模型,在進行爆破、表情等效果。後再用電腦軟體處理,主要是讓場景或模型看上去有重量感和生命感。

在電腦特技上,不僅僅要用3D、MAYA、PS等常見軟體,為了電影某一個特定需要,常常會自己公司開發一個軟體,比如在指環王中,大型的魔獸戰爭的場面就是根據需要自己開發的軟體製作出來的。方方面面都有各種軟體支持,才可以有觀眾看到的電影。

⑥ 武打電影和武俠電視劇種敵我雙方在打鬥的過程中,一劍從對手的腹部穿過去的情節是怎樣拍攝的

一般都是使用特殊的道具,採用分鏡頭拍攝後再剪輯完成的,也可以採用夾於腋下後用特定機位利用視覺錯覺來拍

⑦ 功夫電影,怎樣一路走來

中國武術電影,其實一直在糾結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的問題——更極端地說,是拳法能否打過槍法的問題。徐克的電影里喊過「咱們的功夫再好,也敵不過洋槍」,也喊過「你有科學,我有神功」,武功以曖昧不明的方式,成了中國電影百年歷史中的一股暗流,甚至改變了世界電影的走向。

1

功夫片和武俠片的區別在哪裡?

曾經有過這么一種回答:功夫片是拳腳多,刀劍少;武俠片則是刀劍多,拳腳少。

這種說法,初看有點強詞奪理,其實有自己的道理。拳術是中國武術的核心,而刀劍更多地以工具的面目出現,它是人身體的延伸。而武俠小說和電影為了創造一個異彩紛呈的武林,拔高了刀劍的位置。刀劍可以豐富故事,可以作為人物的標簽,因此武俠天生與刀劍親近。但電影里的俠客多用刀劍,少用拳腳,難以展現真功夫,這是一種投機取巧。

1905年,第一部國產電影《定軍山》面世,這是一部被搬到銀幕上的京劇武戲,舞刀弄槍無不按照戲曲形式忠實上映。此後,電影中的武打場面來源固定為兩種:一是戲曲舞台,二是劍仙小說。演員們穿著舞台上的戲服在銀幕中用掌心祭出飛劍或者雷電對打,程式化而荒誕。

直到五十年代,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終於開創了另一分支。《黃飛鴻》的班底大都是現實中的武師,展現在銀幕上的拳術也頗原汁原味,擺脫了戲曲舞台的套路,摒棄了神怪小說的玄學,開始真正強調南拳的實戰性。

(作者:暗號)

閱讀全文

與武打電影怎麼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