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400字
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聽說過背著爸爸上學的,你們是不是感到很好奇?是不是想問為什麼要背著自己的爸爸上學?讓我來告訴你吧!
在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山村裡,有一個孩子,叫石娃。因為家裡實在太窮了,爸爸用轉銅勺的方式做出決定,石娃有幸上了學。因為渡河的時候,突然下起了雷雨,水漫了上來,旁邊的小女孩淹死了,石娃嚇得鑽到家裡的角落,再也不敢上學去了。因此,爸爸狠很地打了他,經過爸爸勸說,他才肯去上學。
一天又一天,石娃16歲了,上了中學。他對化學十分感興趣,參加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得了一等獎,隨後考上師范學校。可就在喜報頻傳時,爸爸在割高梁的時候跌下了山谷,一隻腿殘疾了,石娃為了能照顧爸爸,自己又能上學,於是就背起爸爸上學。
這部片子感動了我。石娃的同桌溺水後,他就不敢去上學了,是爸爸背著他過去。現在是石娃背著爸爸,爸爸這一背是無私的父愛,而石娃這一背是忠實的孝心。石娃的精神激勵著我們要孝順父母。愛是無私奉獻的,而石娃和爸爸的愛都是平等的。
苦是什麼?苦只是物質上的,但有這么個孝順的孩子和這么疼你的爸爸,你還感到苦嗎?窮是什麼?窮也只是經濟上的,人窮志不窮,如果你的孩子有石娃學習那麼好,你會感到窮嗎?
當媽媽為你洗衣洗襪,汗流浹背的時候,你就會想到母親那粗糙的手,你心裡默默念著:「回報,回報……」它會激勵你勇敢向前;當爸爸為了你的學業到處奔波,回來時疲憊不堪的時候,你就會想到爸爸那張憔悴的臉,你心裡暗暗想著「回報,回報……」它會鼓勵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以前,我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像一個高高在上的公主,從來沒有體驗過父母的艱辛。他們供我吃飽穿暖,也費了不少勁。學習是最好的報答。石娃,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他都能把學上好,難道我們這條件比石娃好的孩子就不如他嗎?
同學們,我們已經長大了,是時候回報父母了。
艱難的抉擇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
雨後天晴,空氣十分清新,陳老師組織我們觀看電影《背起爸爸上學》。這部影片十分感人,感動得我兩眼汪汪。
影片記敘了一戶人家的兩個孩子因為貧窮只有一個人能有學上,爸爸為了公平,只好用轉銅勺的方法決定去留。勺柄最終指向了7歲的弟弟石娃,要讀中學的姐姐只好留在家裡代替死去的媽媽,操持家務,照料全家的生活。看到這里,我想到了自己的處境,家裡並不富裕,馬上要蓋房子了,房子蓋好後就沒有多少錢了,真擔心爸媽不會再給我買新書了,我不禁流出了幾滴眼淚。
石娃上中學了,姐姐為了給石娃交學費,捨身下嫁給比石娃還矮的人,拿彩禮錢給他交學費。石娃很傷心,跑到村邊大喊著姐姐,但姐姐早已走了。石娃刻苦學習,成績優異,還獲得了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真沒讓她姐姐白白犧牲。
轉眼間,石娃也畢業了。他很爭氣,考上了縣城的師范大學。因為姐姐過早地嫁人了,家裡只剩下身有殘疾的爸爸一人,此時爸爸又中風了,生活難以自理。他心裡矛盾極了!留下來,自己沒有學上,這么多年的汗水白流了,他多麼想上學啊!但是他不能丟下爸爸,不能讓年邁的爸爸再受苦了,況且「養兒為防老」啊,我已經長大了,應該承擔起照顧爸爸的責任。於是就決定放棄學業。爸爸知道了,不想拖兒子的後腿,就乘石娃熟睡時投井自盡。石娃驚醒了,他毫不猶豫地跳下去把爸救上來了。他在盡孝和求學的兩難情況下作出了驚人的決定:背著爸爸去上學。就這樣,他用自己瘦小的身材背起爸爸,跨過黃河,踏進了師范大學的大門。
看了之後,影片里的情景余香繚繞,讓人難以忘懷,背著爸爸上學是石娃的責任,是他一顆孝心,他要照顧爸爸,他要盡孝道。就像當年爸爸一樣,他背著石娃過黃河,教育石娃勇敢地面對困難,面對生活,這是他爸爸的責任。責任,是印在你身上的印章,讓你時時記得自己的責任。
心靈的一次震撼——觀<<背起爸爸上學>>有感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讓人感動的電影,是<<背起父親上學>>。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猶如波濤洶涌 。
主人公石娃家境很貧困,因為父親只能供一個人上學,所心爸爸就用銅勺當轉盤,指到誰誰就去上學,結果是石娃上學,姐姐輟學。石娃上學後,努力學習。在一次奧林匹克化學比賽中取得了一等獎,並且還考上了師范學校。
正當鄰居們為這個不幸的家庭高興時,偏偏石娃的爸爸在這時中風了,這該怎麼辦?石娃左右為難。石娃想如果我去上學,那半身不遂的父親又讓誰照顧呢?可如果在這照顧父親,石娃又不想荒廢學業。但經過石娃的再三考慮,他決定在家照顧父親。
看到這,我被石娃的決定深深感動了。因為石娃是多麼愛讀書啊!可為了父親卻放棄了。
接著看,我又被驚心動魄的一幕感動了。父親得知石娃為了他不去上學,他不想拖石娃後腿,居然在石娃熟睡時跳井自殺了。石娃驚醒了,他跑到井前,也不知哪來的勇氣,他「撲通」一聲跳進了井裡,他用力頂著父親,讓父親好受些,石娃看到父親這樣做,說了一句讓人出乎意料的話,:「爸,我可以去上學,但是要背著你一起去。」父親被石娃的堅定感動了,便答應了。
在美麗的日落中,石娃背著父親踏入了師范的大門。
㈡ 《背起爸爸上學》影評怎麼寫700寫
《背起爸爸上學》影評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的真實故事。在影片中,一把銅勺決定了石娃與姐姐兩個人的命運:一個輟學,一個上學。命運在他們身上顯得既簡單又殘酷。石娃是個爭氣的孩子,成了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但在這個貧困的家庭里,面對大學錄取通知書和下身癱瘓的父親,命運再次向這對父子提出了挑戰。而此時,這個年僅16歲的孩子背起了父親,邁向大學的校門。
這是一個看似很普通的故事,普通得好像只要說一下故事的開頭,每個人都能接著講下去。可是,我想說,不是的!沒有一個人有權利去續寫別人的人生,石娃一家人的命運其實應該得到仰視,他們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這部電影中有許多值得回味的細節,我想截取其中的幾個片段,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片段一:石娃和姐姐轉銅勺的鏡頭。當柄把轉了11圈最後指著弟弟石娃的時候,姐弟倆和父親是三種不同的表情。石娃才7歲,他的興奮和毫無忌諱是情有可原的,在這里,影片沒有將石娃刻畫成一個因為懂事而傷心的樣子,這一點是成功的,在一個7歲的孩子眼裡,尤其對於這個貧苦的農村家庭,「能上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對一個孩子而言,最先能感受的也是興奮。父親和姐姐,相對石娃而言,他們代表的是比較成熟的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裡能體驗到無奈和情感的壓抑。但是,影片卻沒有給我們任何一個父女兩人的面部寫照,只是強烈的光線沖進窗戶,照在不同心情的一家三口的炕上,而鏡頭也緩緩地將背影拉長,混雜著石娃「無知」的喜悅„„
片段二:石娃姐姐為石娃縫好褲子,姐弟之間的對話。一部電影,尤其是一部好的文藝片,如果從來只有悲傷沉重的基調,那麼在我看來它至少算不上是「完整」的,因為人生有很多種的表情。石娃在學校因為褲子崩了鬧小脾氣,姐姐給他縫好了褲子,讓他轉羞惱為喜。在姐姐開心地為他穿上褲子時,石娃問了姐姐一個問題:姐,你為啥不穿開襠褲?姐姐撲哧一聲笑出聲來。這一個畫面在我看來是這部電影里用生活一個小剪影來看出石娃姐弟兩人深厚親情的其中一個。也許有很多人看完片子會評價父親和石娃之間的父子之情帶來的震撼,可是我們卻不能忽視,其實在這部影片中,石娃姐弟之間的感情也是同樣刻畫的相當深入的。
片段三:石娃同班女同學消失在渾濁的溪水中的畫面。這個畫面我一直在想它存在的意圖是什麼?如果從整個故事的結構來看,好像他是可有可無的。為何影片還要故意出現這么一段插曲來引出「父親背石娃過河」?我想答案在影片娓娓敘述前因後果,讓我們看到一個7歲孩子在看到同伴被水沖走後的那一刻,恐懼、自責和逃避的心態是正常的,在父親走到溪流中背起恐慌哭叫的石娃時,有這樣幾句話:「馬蓮河水有漲的時候,也有澇的時候。學,要天天上的,一天也不能含糊。你是個男娃,辦啥事都要有個結果。」這是石娃爸爸第一次以一個像「說教者」的形象教育石娃的畫面,也許,石娃對這些話還一知半解,但是,卻塑造了一個父親如大山一般的形象。
片段四:姐姐出嫁,不知情的石娃在愉快的「九月九的酒」歌聲中回家。這個鏡頭,其實只要看了前面內容的觀眾十有八九都能猜出是姐姐出嫁,但唯有主人公石娃是被蒙在鼓裡的。姐姐的出嫁換來了自己繼續學習的機會,當石娃扯著嗓子跑出村子去追花轎的時候,與幾分鍾前還哼著小曲滿心歡愉回家的心情形成了極為強烈的反差。
片段五:石娃拿到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飛出山裡的金鳳凰石娃說了一句全場師生發笑的話:「我,上學的機會,是轉勺轉來的„„」這個鏡頭用很直接的話語道出了一個慢慢脫去稚氣的、開始走向成熟的石娃。影片似乎想通過這樣的一個鏡頭告訴觀眾:石娃長大了。
片段六:石娃父親為了讓石娃安心上大學,跳下了自家的井裡。生活所迫,很多的原因迫使這個農村漢子低下尊嚴的頭。如果父親死了,如果他沒死„„如果?其實沒有如果。回頭看,要是石爸爸死了,難道石娃真能安心讀下書?但是,顯然的,影片不是為了讓我們猜測這個結果,他只是在轉述一件事實,一個讓人心痛的事實。
《背起爸爸上學》有人評價說,對影片來講,石娃背起的不僅是自己的父親,也是整個中國的未來。我倒覺得,沒必要非得將主題上升到這樣的一個牽強的高度。因為,這個山裡的娃,當他走出山時,首先應該去想的是培育了他、拯救了他而犧牲幸福的親人,而非那些所謂的其他的擔當和回報。我想,這也應該是這個影片所要傳遞給觀眾的吧!
㈢ 有石娃的那部電影叫什麼
背起爸爸上學
影片根據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一個山區孩子在逆境中刻苦求學的故事,無論是影片中,還是現實世界裡,主人公石娃用瘦弱的身軀背起的不僅僅是生病的父親,而是一個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未來。該片獲1998年第五屆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1999年第八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成人演員獎(顏丹晨飾姐姐);1999年第29屆瑞士吉福尼國際電影節銅神鷹獎。
劇情介紹
背起爸爸上學影片由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跡改編,主要講了農村孩子石娃自小喪母,與父親和姐姐相依為命。轉眼間,石娃七歲,姐姐十二歲,石娃該上小學,而成績優異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貧,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父親便用一把銅勺決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學,姐姐則不得不中途輟學。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並考取省城師范學校。但此時,父親卻在幹活時不幸摔傷,導致癱瘓在床。重病纏身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學,不想成為孩子的拖累而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石娃為了既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學業,決定背起爸爸上學。清晨,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中,石娃背起父親,帶著簡單的行李,告別了他生活了16年的家鄉,走上了去省城讀書的路。迎著朝陽,向前走去。一個山區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軀背起的不僅僅是一個生病的父親,他背負的是一個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未來。
㈣ 石娃是什麼電影
背起爸爸上學。
農村孩子石娃(趙強)自幼喪母,與父親(江化霖)和姐姐(顏丹晨)相依為命的他長到七歲時,為生活所困的父親再也拿不出足夠的錢供他和姐姐同時讀書,一把銅勺令成績優異的姐姐輟學。
父親叮嚀石娃好好讀書。石娃上初中時,姐姐為給家中節省開支早早出嫁,並從男方出的彩禮錢中擠出一部分供他念書。懂事的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
並考取了省城師范學校,但此時父親卻在幹活時不幸摔傷終癱瘓在床,為了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學業,石娃決定背起父親上學。
劇情介紹
影片根據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農村孩子石娃(趙強)自幼喪母,與父親(江化霖)和姐姐(顏丹晨)相依為命的他長到七歲時,為生活所困的父親再也拿不出足夠的錢供他和姐姐同時讀書。
一把銅勺令成績優異的姐姐輟學,父親叮嚀石娃好好讀書。石娃上初中時,姐姐為給家中節省開支早早出嫁,並從男方出的彩禮錢中擠出一部分供他念書。
懂事的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並考取了省城師范學校,但此時父親卻在幹活時不幸摔傷終癱瘓在床,為了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學業,石娃決定背起父親上學。
㈤ (我背爸爸去上學)(電影) 觀後感,350字左右 四年級水平就行了
分享到QQ空間新浪微博網路搜藏人人網騰訊微博開心網騰訊朋友網路空間豆瓣網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寶網路貼吧搜狐白社會更多...網路分享
大碗丫 二級 5 | 我的知道 | 消息(5) | 網路首頁 個人資料
退出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為我推薦的提問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文庫 幫助 | 設置
網路知道 > 教育/科學 > 學習幫助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最好500至600字左右 2011-11-13 12:31 提問者: 811403578 | 瀏覽次數:3318次
我來幫他解答 輸入內容已經達到長度限制還能輸入 9999 字插入圖片刪除圖片插入地圖刪除地圖插入視頻視頻地圖回答即可得2分經驗值,回答被選為滿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經驗值和財富值
參考資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2011-11-18 04:41 滿意回答 第一篇: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片中記述了石娃和他父親石大的父子深情。難忘片中石娃啃凍乾的饃饃,難忘石娃站在領獎台上說的「我現在只想我姐姐……」,難忘片尾石娃背起父親上學堂的一幕,但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石大背起石娃走進馬蓮河,告訴石娃:「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
這一句話,雖出自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在這其中卻蘊藏了一番哲理。
對於我們這些在城市裡養尊處優的孩子,在省重點中學求學的學生來說,無論是生活條件、學習環境,還是師資力量、教學設施都比石娃優越。可就在我們這群人中,卻有些人不珍惜如此好的求學機會,而是學著去趕「時髦」,去結識社會上的不良少年,染上不少惡習。有的人為了滿足自已的私慾,就整天、甚至整個星期都逃學,更有甚者為了拿錢,不惜將罪惡之手伸向自己的親人。可石娃,呢,小小年紀就擔負起照料癱瘓老父親的重任,艱難地踏上背起爸爸上學的征程。石娃那自強不息,勤學奮進的精神打動了我,也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楷模。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比如我國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了練就一手好字,把池缸都練黑了;而越王勾踐為了復國,甘願做吳王夫差的車夫,卧薪嘗膽十幾年,終滅了不可一世的吳國。在外國,也有許多人靠著頑強的意志力,做出了一件件不平凡的事。美國作家海倫三歲時由於發了一次高燒,使得自己變成了一個既聾又失明的人。但她並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身殘志堅,刻苦學習,寫下了一篇又一篇優美的文章,彈得一手好鋼琴,跳得一曲好芭蕾。海倫的事跡令人敬佩,而高爾基這位文學巨匠,他的童年是那樣地凄慘,那樣地不幸,但他卻沒有因為家庭的貧窮,而放棄自己對知識的追求。他努力地尋找一切可讀書的機會,終於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寫下了不少的著作。
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很多人都具備這種堅韌不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而對於今天的我們,當我們贊頌古人、模仿身邊人的舉止言行、幻想著美好的明天時,可曾想過今天的我們要怎樣做,才不愧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想,我們不需要把終生的思想感情,都用在對過去的緬懷,而應該承擔起我們承繼古人、啟發後來者的責任。而這一切的一切,不能光憑說,還要拿出實際行動。畢竟事在人為,只要我們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敢於面對困難、挫折,像影片中的石娃那樣敢於挑起生活中的重擔。當然,我並不是說讓我們都去當一回山區的孩子,去扮一回石娃,那樣只會空有軀殼,而無內涵。我們重要的是要學習石娃在學習上的沖勁,在生活上的節儉和他對父親、對姐姐的一片深情、一份責任。我們不應該成為「冷血動物」,而是應該以我們對親人的深情為動力,鞭策我們在學習中前進。
但願我們這些在好環境生活慣了的人,能多一份愛心,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對父母、老師、社會的依賴。請記住:不管未來的路有多艱難,我們一定要有戰勝困難的雄心壯志,做完、做好每一件事。
第二篇: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背起爸爸上學》。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爸沒本事,只能供你們其中一個上學,還是按老辦法。」說著便拿出一隻特大號的勺子,「看誰運氣好。」勺子轉啊轉,最終停在了石娃面前。「噢!我能上學嘍!」上學,在我們的眼中最如此地平常,如此地理所當然。可石娃和他姐卻要通過勺子來決定誰有上學的權力,這不是很讓有心酸嗎?而現在有些同學卻毫不珍惜上學的機會,成天沉醉在電腦游戲里,試問他們面對像石娃這樣的孩子時,會不會內疚?會不會臉紅?
有一次,雨下得很大很大。石娃的一位女同學在過小河時,不幸身亡了。石娃很傷心,三天都沒去上學。被爸爸知道後,是一頓暴打。「你對得起誰?你對得起你姐嗎?」從此,石娃便很用功讀書。那些不好好學習,成天想著玩兒的同學,試問:「你對得起誰?」
「姐,我覺得爸有些偏心。」和許多同學一樣,石娃剛開始,並不理解爸爸。認為爸爸只送他讀書而不送姐姐讀書是因為偏心。可他哪裡知道父親對他深沉的愛啊!
「有句話,叫『山窩里飛出金鳳凰』今天在我們這應驗了!石娃同學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甘肅區一等獎!」有付出,就有回報。石娃通過不懈地努力得到了這么高的獎項。可我們有些同學現在雖說生活條件比石娃好多了,可考試都還沒及格,難道石娃真的比那些同學聰明嗎?
「爸,我要留在家照顧你!」一邊是行動不便的父親,一邊是好不容易才考到的師范大學。石娃,選擇了父親,那時的他,已經讀懂了爸爸深沉的愛。沒想到爸爸異常氣憤,竟摔倒在地上!石娃呀!看來你還是知道你爸對你的愛呀!你知道你爸是怎麼熬過來的嗎?你以為不上學就能表示你的愛嗎?不!一天晚上,爸爸竟跳井自殺——為了自己不拖累石娃,他竟想到了死!「爸,我去上學!」
「你到城裡讀書了,那你爸咋辦?」「我背著我爸去上學!」「老石,你真讓石娃背你上學?」「我都聽石娃的。」
初陽下,小河邊,父子倆相視一笑,這一刻,所有的不解都煙消雲散。父親松開了拐扙,石娃以十幾年前爸爸背他過河的姿勢,背爸爸過河。石娃以自己和方式,報答了父親。那同學們呢?你們可曾想起了你們的父母?他們的恩情絕不低於石娃的父親。石娃背爸爸上學,那你們呢?你們在以自己的方式報答父母了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其實不用等到長大後,我們也可以報答父母,用自己的方式,你,行動起來了嗎?
第三篇:
「河水有漲有落,學是天天要上的。你是一個男娃,做啥事總得有個結果。」這是影片中石娃的爸爸講的,他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民。但他的這一席話不乏一位高高在上的學者教導人: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要帶著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學習、奮斗拼搏不止。此片講述的是甘肅某偏遠、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裡一個叫石娃的孩子歷盡坎坷考上師范的故事,也是石娃的奮斗史。感恩便是石娃奮斗史的主題。感恩在石娃心中便是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石娃讀書的機會是用勺子轉來的。
石娃的姐姐——一個十四、五歲、正直無憂無慮的花樣少女。可是現實把不應該加在她身上的擔子壓在了她柔弱的肩上。充當家庭主婦,任勞任怨;充當母親關愛、包容、慈愛充滿心間;作為女兒孝敬父親;作為姐姐,愛護,關心弟弟。影片中的姐姐讓人尊敬、敬重的女性。她的犧牲與奉獻著實讓人肅然起敬。影片中的姐姐是一位小學畢業生,就知識文化可算是最低層的。但她的所想、所做、所為比那些所謂的「知識分子」更為可貴。是什麼讓影片中的姐姐作出如此大的犧牲呢?是感恩。是父親的養育之恩,是弟弟的信任與愛。恩情在姐姐心中化為巨大動力。這恩情偉大、無私。當石娃逃學被爸爸打時,沒有哭一聲。當爸爸說:「你對得起姐姐嗎?」石娃眼淚如珠粒滾出。石娃大聲叫喊沖向沖問河的時候,心中要戰勝同伴死亡的恐懼,一個小孩戰勝死亡的恐懼,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可想而知。畢竟他是一個孩子。但潛在石娃內心強大的動力幫助了他戰勝恐懼。那便是一份恩請,姐姐對他的恩情。對於姐姐、爸爸的恩情,石娃一刻一么一忘過。是恩情讓石娃長大,是感恩讓石娃奮斗不止。
我們讀書的機會是理所當然。
我們讀書的機會彷彿是與身俱來。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然。所以我們當中的一部分人,「珍惜」這種感覺從來沒有。更談不上在這「機會」上奮斗。我們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境中。父母能滿足我們的衣、食、住、行的要求。我們不必為生活而愁。有的人穿是名牌,住是豪宅,出來是光彩照人。在家臟衣服一大堆等著父母洗。面對父母的訓導,除了反抗還加斗爭;面對老師的教導,除了吼叫還加手腳。從來都不理解父母的辛苦與希望。從來都不能感受老師那份用心良苦與關愛。豐富的物質生活享受讓我們中的一部分人失去了感恩的心,失去了「珍惜」,失去了奮斗的意志,失去了成功必備的耕耘與奉獻。所以他們活得沒心沒肺。
烏鴉、羊都知道反哺歸真的道理,他們是畜。而我們是人,感恩並不是大道理,也不是什麼大事偉業。感恩是發自內心靈魂深處的關愛與報答。哪怕是為辛勞了一天的父母送上一杯熱茶。哪怕是在路上遇見老師發自內心的問一聲好。哪怕是為年邁的爺爺奶奶送上一盆洗腳水。愛、理解、溝通都是生活中的點滴凝聚而成的。感恩是把愛、理解、溝通連為一體。有了感恩的心,才能感受到愛的溫暖,人與人的相互理解和心靈的溝通。
心懷一顆感恩的心,便不會感覺到沒有愛,沒有理解,沒有溝通。要學會生活就先學會感恩。感恩使生活更燦爛多彩。從今天起,從現在起學會感恩!
第四篇:
題記: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一定要有敢於和困難斗爭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決不能半途而廢。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撼人心魄、催人淚下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個就發生在貧困山區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石娃,真名叫李勇,於1980年4月出生在甘肅省寧縣瓦斜鄉永吉村。當時,李勇的父親已52歲,母親47歲。老來又得子無疑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但對這個已有1子3女的6口之家的農村人來說,究竟是喜是憂?誰也說不清。
果真,天有不測風雲,影片主人公石娃的母親得病不幸離開了人世,石娃的爸爸石大在負擔不起姐弟倆的學費窘境下,就用一把旋轉著的勺子決定了姐弟倆的命運。酷愛讀書的姐姐為了弟弟毅然退了學,操持起家務,並早早嫁了人,從彩禮錢里拿出一部分解決了弟弟學費的燃眉之急。但石娃卻不懂事,逃了學。石大的一句:「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 便讓石娃對學習又充滿了信心。這一句話,雖出自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在這其中卻蘊藏了一番哲理: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一定要有敢於和困難斗爭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決不能半途而廢。
「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父親的話,如錚錚鐵骨觸動石娃的心靈之弦,也如銅牆鐵壁築起石娃的意志長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石娃在接到省城師范學校錄取通知書時去上學還是照顧年邁的癱瘓的父親兩者之間的選擇,如何抉擇?真是一個讓人左右為難的考題呀,一邊是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父親,一邊是犧牲了姐姐的幸福換來的學業。不僅是石娃難拿定主義,就連是觀者的同學們也得思考個半天。一番斗爭後,石娃耳邊似乎又響起了父親的話:「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於是,石娃就斷然決定背起父親去省城上學,走向一條充滿荊棘和坎坷的求學之路。盡管路途遙遠,盡管風吹雨打,但石娃卻執著地堅持著心中目標----求學。我們深信石娃的明天一定會充滿希望和光明!因為他有一份做啥事都要堅持到底的信念。
石娃對求學的那份信念讓我慚愧,也讓我反省。我有天堂般的學習環境,我有王室般的家庭條件,爸爸媽媽唯一的要求是我能好好讀書,為使我的成績好,進補習班、買學習機、補腦白金......十八般武藝全使出來,可我對學習仍是孫悟空戴了金箍咒——頭疼,想盡辦法逃避。是學習內容太難,是我智商偏低?都不是,而是我缺乏石娃那種一定要把書讀好的信心和決心。
「我該改了,我一定會改的!」我對自己說,「既然我是個學生,我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就一定要朝優秀生努力。」
做什麼事,始終朝著一個目標努力,只能這樣,心中才會永無遺撼!
第五篇:
電影 《背起爸爸上學》 . 看了之後 , 我的心猶如波濤翻滾的大海 , 久久不能平靜 .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叫石娃 , 他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 是他父親和姐姐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 . 父親由於積勞成疾 , 得了中風 ; 姐姐為了擺脫家庭的困境 , 繼續供石娃上學 , 而舍棄自己的幸福嫁給了一個比石娃還矮的男人 . 懂事的石娃早早地挑起了一邊讀書 , 一邊回家照顧父親的擔子 .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 正是石娃的自強不息 ,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 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 , 考上了師范 . 可就在大家為這個不幸的家庭而高興的時候 , 石娃的父親終於癱倒在了床上 .
去縣城讀師范 , 那麼誰來照顧半身不遂的父親呢 ? 如果留下來照顧父親 , 可他又是多麼希望讀書啊 . 他曾跪在他媽媽的遺像前傾訴 , 要他媽媽告訴他該怎麼辦 ! 石娃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他父親為了不拖石娃的後腿 , 就在半夜趁石娃熟睡的時候 , 竟跳井自盡 . 石娃從睡夢中驚醒 , 不知道從哪來的勇氣 , 直接跳進了井中 , 死死地抱著父親拚命地掙扎 , 生怕父親會沉下去 .
救起了父親之後 , 石娃噙著眼淚說 : 「爸 , 我去上學 , 但我要背著你去上學 . 我要時時刻刻都照顧著您 ! 」父親終於被兒子的堅定而動搖 , 同意了石娃的請求 , 就這樣 , 石娃背著父親跨進了師范的大門 .
看看石娃 , 這么小就擔負起家庭的重擔 , 想想自己 , 在家裡是衣來伸手 , 飯來張口 , 飯菜稍微有點不合胃口 , 就「絕食」 ! 在學校里 , 我是衛生委員 , 我負責管理班級的衛生工作 . 可是我很會偷懶 , 檢查一遍就算了 . 即使有垃圾 , 也懶得去撿 , 常常抱著僥幸心理 . 想想自己 , 真是太不應該了 ! 今後 , 我一定要象石娃學習 , 學習他那自強自立的精神 , 做個堅強的孩子 . 我相信 , 石娃能做到的 , 我也一定能做到
㈥ 山裡飛出一隻金鳳凰表示的是什麼
表示出來了能人,搞好了
㈦ 背爸爸上學電影觀後感
第一篇: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片中記述了石娃和他父親石大的父子深情。難忘片中石娃啃凍乾的饃饃,難忘石娃站在領獎台上說的「我現在只想我姐姐……」,難忘片尾石娃背起父親上學堂的一幕,但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石大背起石娃走進馬蓮河,告訴石娃:「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
這一句話,雖出自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在這其中卻蘊藏了一番哲理。
對於我們這些在城市裡養尊處優的孩子,在省重點中學求學的學生來說,無論是生活條件、學習環境,還是師資力量、教學設施都比石娃優越。可就在我們這群人中,卻有些人不珍惜如此好的求學機會,而是學著去趕「時髦」,去結識社會上的不良少年,染上不少惡習。有的人為了滿足自已的私慾,就整天、甚至整個星期都逃學,更有甚者為了拿錢,不惜將罪惡之手伸向自己的親人。可石娃,呢,小小年紀就擔負起照料癱瘓老父親的重任,艱難地踏上背起爸爸上學的征程。石娃那自強不息,勤學奮進的精神打動了我,也成為了我們學習的楷模。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比如我國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為了練就一手好字,把池缸都練黑了;而越王勾踐為了復國,甘願做吳王夫差的車夫,卧薪嘗膽十幾年,終滅了不可一世的吳國。在外國,也有許多人靠著頑強的意志力,做出了一件件不平凡的事。美國作家海倫三歲時由於發了一次高燒,使得自己變成了一個既聾又失明的人。但她並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身殘志堅,刻苦學習,寫下了一篇又一篇優美的文章,彈得一手好鋼琴,跳得一曲好芭蕾。海倫的事跡令人敬佩,而高爾基這位文學巨匠,他的童年是那樣地凄慘,那樣地不幸,但他卻沒有因為家庭的貧窮,而放棄自己對知識的追求。他努力地尋找一切可讀書的機會,終於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寫下了不少的著作。
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很多人都具備這種堅韌不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而對於今天的我們,當我們贊頌古人、模仿身邊人的舉止言行、幻想著美好的明天時,可曾想過今天的我們要怎樣做,才不愧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想,我們不需要把終生的思想感情,都用在對過去的緬懷,而應該承擔起我們承繼古人、啟發後來者的責任。而這一切的一切,不能光憑說,還要拿出實際行動。畢竟事在人為,只要我們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敢於面對困難、挫折,像影片中的石娃那樣敢於挑起生活中的重擔。當然,我並不是說讓我們都去當一回山區的孩子,去扮一回石娃,那樣只會空有軀殼,而無內涵。我們重要的是要學習石娃在學習上的沖勁,在生活上的節儉和他對父親、對姐姐的一片深情、一份責任。我們不應該成為「冷血動物」,而是應該以我們對親人的深情為動力,鞭策我們在學習中前進。
但願我們這些在好環境生活慣了的人,能多一份愛心,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對父母、老師、社會的依賴。請記住:不管未來的路有多艱難,我們一定要有戰勝困難的雄心壯志,做完、做好每一件事。
第二篇: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背起爸爸上學》。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爸沒本事,只能供你們其中一個上學,還是按老辦法。」說著便拿出一隻特大號的勺子,「看誰運氣好。」勺子轉啊轉,最終停在了石娃面前。「噢!我能上學嘍!」上學,在我們的眼中最如此地平常,如此地理所當然。可石娃和他姐卻要通過勺子來決定誰有上學的權力,這不是很讓有心酸嗎?而現在有些同學卻毫不珍惜上學的機會,成天沉醉在電腦游戲里,試問他們面對像石娃這樣的孩子時,會不會內疚?會不會臉紅?
有一次,雨下得很大很大。石娃的一位女同學在過小河時,不幸身亡了。石娃很傷心,三天都沒去上學。被爸爸知道後,是一頓暴打。「你對得起誰?你對得起你姐嗎?」從此,石娃便很用功讀書。那些不好好學習,成天想著玩兒的同學,試問:「你對得起誰?」
「姐,我覺得爸有些偏心。」和許多同學一樣,石娃剛開始,並不理解爸爸。認為爸爸只送他讀書而不送姐姐讀書是因為偏心。可他哪裡知道父親對他深沉的愛啊!
「有句話,叫『山窩里飛出金鳳凰』今天在我們這應驗了!石娃同學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甘肅區一等獎!」有付出,就有回報。石娃通過不懈地努力得到了這么高的獎項。可我們有些同學現在雖說生活條件比石娃好多了,可考試都還沒及格,難道石娃真的比那些同學聰明嗎?
「爸,我要留在家照顧你!」一邊是行動不便的父親,一邊是好不容易才考到的師范大學。石娃,選擇了父親,那時的他,已經讀懂了爸爸深沉的愛。沒想到爸爸異常氣憤,竟摔倒在地上!石娃呀!看來你還是知道你爸對你的愛呀!你知道你爸是怎麼熬過來的嗎?你以為不上學就能表示你的愛嗎?不!一天晚上,爸爸竟跳井自殺——為了自己不拖累石娃,他竟想到了死!「爸,我去上學!」
「你到城裡讀書了,那你爸咋辦?」「我背著我爸去上學!」「老石,你真讓石娃背你上學?」「我都聽石娃的。」
初陽下,小河邊,父子倆相視一笑,這一刻,所有的不解都煙消雲散。父親松開了拐扙,石娃以十幾年前爸爸背他過河的姿勢,背爸爸過河。石娃以自己和方式,報答了父親。那同學們呢?你們可曾想起了你們的父母?他們的恩情絕不低於石娃的父親。石娃背爸爸上學,那你們呢?你們在以自己的方式報答父母了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其實不用等到長大後,我們也可以報答父母,用自己的方式,你,行動起來了嗎?
第三篇:
「河水有漲有落,學是天天要上的。你是一個男娃,做啥事總得有個結果。」這是影片中石娃的爸爸講的,他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民。但他的這一席話不乏一位高高在上的學者教導人: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要帶著身上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學習、奮斗拼搏不止。此片講述的是甘肅某偏遠、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裡一個叫石娃的孩子歷盡坎坷考上師范的故事,也是石娃的奮斗史。感恩便是石娃奮斗史的主題。感恩在石娃心中便是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石娃讀書的機會是用勺子轉來的。
石娃的姐姐——一個十四、五歲、正直無憂無慮的花樣少女。可是現實把不應該加在她身上的擔子壓在了她柔弱的肩上。充當家庭主婦,任勞任怨;充當母親關愛、包容、慈愛充滿心間;作為女兒孝敬父親;作為姐姐,愛護,關心弟弟。影片中的姐姐讓人尊敬、敬重的女性。她的犧牲與奉獻著實讓人肅然起敬。影片中的姐姐是一位小學畢業生,就知識文化可算是最低層的。但她的所想、所做、所為比那些所謂的「知識分子」更為可貴。是什麼讓影片中的姐姐作出如此大的犧牲呢?是感恩。是父親的養育之恩,是弟弟的信任與愛。恩情在姐姐心中化為巨大動力。這恩情偉大、無私。當石娃逃學被爸爸打時,沒有哭一聲。當爸爸說:「你對得起姐姐嗎?」石娃眼淚如珠粒滾出。石娃大聲叫喊沖向沖問河的時候,心中要戰勝同伴死亡的恐懼,一個小孩戰勝死亡的恐懼,那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可想而知。畢竟他是一個孩子。但潛在石娃內心強大的動力幫助了他戰勝恐懼。那便是一份恩請,姐姐對他的恩情。對於姐姐、爸爸的恩情,石娃一刻一么一忘過。是恩情讓石娃長大,是感恩讓石娃奮斗不止。
我們讀書的機會是理所當然。
我們讀書的機會彷彿是與身俱來。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然。所以我們當中的一部分人,「珍惜」這種感覺從來沒有。更談不上在這「機會」上奮斗。我們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境中。父母能滿足我們的衣、食、住、行的要求。我們不必為生活而愁。有的人穿是名牌,住是豪宅,出來是光彩照人。在家臟衣服一大堆等著父母洗。面對父母的訓導,除了反抗還加斗爭;面對老師的教導,除了吼叫還加手腳。從來都不理解父母的辛苦與希望。從來都不能感受老師那份用心良苦與關愛。豐富的物質生活享受讓我們中的一部分人失去了感恩的心,失去了「珍惜」,失去了奮斗的意志,失去了成功必備的耕耘與奉獻。所以他們活得沒心沒肺。
烏鴉、羊都知道反哺歸真的道理,他們是畜。而我們是人,感恩並不是大道理,也不是什麼大事偉業。感恩是發自內心靈魂深處的關愛與報答。哪怕是為辛勞了一天的父母送上一杯熱茶。哪怕是在路上遇見老師發自內心的問一聲好。哪怕是為年邁的爺爺奶奶送上一盆洗腳水。愛、理解、溝通都是生活中的點滴凝聚而成的。感恩是把愛、理解、溝通連為一體。有了感恩的心,才能感受到愛的溫暖,人與人的相互理解和心靈的溝通。
心懷一顆感恩的心,便不會感覺到沒有愛,沒有理解,沒有溝通。要學會生活就先學會感恩。感恩使生活更燦爛多彩。從今天起,從現在起學會感恩!
第四篇:
題記: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一定要有敢於和困難斗爭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決不能半途而廢。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撼人心魄、催人淚下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個就發生在貧困山區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石娃,真名叫李勇,於1980年4月出生在甘肅省寧縣瓦斜鄉永吉村。當時,李勇的父親已52歲,母親47歲。老來又得子無疑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但對這個已有1子3女的6口之家的農村人來說,究竟是喜是憂?誰也說不清。
果真,天有不測風雲,影片主人公石娃的母親得病不幸離開了人世,石娃的爸爸石大在負擔不起姐弟倆的學費窘境下,就用一把旋轉著的勺子決定了姐弟倆的命運。酷愛讀書的姐姐為了弟弟毅然退了學,操持起家務,並早早嫁了人,從彩禮錢里拿出一部分解決了弟弟學費的燃眉之急。但石娃卻不懂事,逃了學。石大的一句:「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 便讓石娃對學習又充滿了信心。這一句話,雖出自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在這其中卻蘊藏了一番哲理: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一定要有敢於和困難斗爭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決不能半途而廢。
「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父親的話,如錚錚鐵骨觸動石娃的心靈之弦,也如銅牆鐵壁築起石娃的意志長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石娃在接到省城師范學校錄取通知書時去上學還是照顧年邁的癱瘓的父親兩者之間的選擇,如何抉擇?真是一個讓人左右為難的考題呀,一邊是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父親,一邊是犧牲了姐姐的幸福換來的學業。不僅是石娃難拿定主義,就連是觀者的同學們也得思考個半天。一番斗爭後,石娃耳邊似乎又響起了父親的話:「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於是,石娃就斷然決定背起父親去省城上學,走向一條充滿荊棘和坎坷的求學之路。盡管路途遙遠,盡管風吹雨打,但石娃卻執著地堅持著心中目標----求學。我們深信石娃的明天一定會充滿希望和光明!因為他有一份做啥事都要堅持到底的信念。
石娃對求學的那份信念讓我慚愧,也讓我反省。我有天堂般的學習環境,我有王室般的家庭條件,爸爸媽媽唯一的要求是我能好好讀書,為使我的成績好,進補習班、買學習機、補腦白金......十八般武藝全使出來,可我對學習仍是孫悟空戴了金箍咒——頭疼,想盡辦法逃避。是學習內容太難,是我智商偏低?都不是,而是我缺乏石娃那種一定要把書讀好的信心和決心。
「我該改了,我一定會改的!」我對自己說,「既然我是個學生,我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就一定要朝優秀生努力。」
做什麼事,始終朝著一個目標努力,只能這樣,心中才會永無遺撼!
第五篇:
電影 《背起爸爸上學》 . 看了之後 , 我的心猶如波濤翻滾的大海 , 久久不能平靜 .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叫石娃 , 他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 是他父親和姐姐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 . 父親由於積勞成疾 , 得了中風 ; 姐姐為了擺脫家庭的困境 , 繼續供石娃上學 , 而舍棄自己的幸福嫁給了一個比石娃還矮的男人 . 懂事的石娃早早地挑起了一邊讀書 , 一邊回家照顧父親的擔子 .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 正是石娃的自強不息 ,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 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 , 考上了師范 . 可就在大家為這個不幸的家庭而高興的時候 , 石娃的父親終於癱倒在了床上 .
去縣城讀師范 , 那麼誰來照顧半身不遂的父親呢 ? 如果留下來照顧父親 , 可他又是多麼希望讀書啊 . 他曾跪在他媽媽的遺像前傾訴 , 要他媽媽告訴他該怎麼辦 ! 石娃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他父親為了不拖石娃的後腿 , 就在半夜趁石娃熟睡的時候 , 竟跳井自盡 . 石娃從睡夢中驚醒 , 不知道從哪來的勇氣 , 直接跳進了井中 , 死死地抱著父親拚命地掙扎 , 生怕父親會沉下去 .
救起了父親之後 , 石娃噙著眼淚說 : 「爸 , 我去上學 , 但我要背著你去上學 . 我要時時刻刻都照顧著您 ! 」父親終於被兒子的堅定而動搖 , 同意了石娃的請求 , 就這樣 , 石娃背著父親跨進了師范的大門 .
看看石娃 , 這么小就擔負起家庭的重擔 , 想想自己 , 在家裡是衣來伸手 , 飯來張口 , 飯菜稍微有點不合胃口 , 就「絕食」 ! 在學校里 , 我是衛生委員 , 我負責管理班級的衛生工作 . 可是我很會偷懶 , 檢查一遍就算了 . 即使有垃圾 , 也懶得去撿 , 常常抱著僥幸心理 . 想想自己 , 真是太不應該了 ! 今後 , 我一定要象石娃學習 , 學習他那自強自立的精神 , 做個堅強的孩子 . 我相信 , 石娃能做到的 , 我也一定能做到 !
㈧ 背起爸爸去上學運用的影視手法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背起爸爸上學》。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爸沒本事,只能供你們其中一個上學,還是按老辦法。」說著便拿出一隻特大號的勺子,「看誰運氣好。」勺子轉啊轉,最終停在了石娃面前。「噢!我能上學嘍!」上學,在我們的眼中最如此地平常,如此地理所當然。可石娃和他姐卻要通過勺子來決定誰有上學的權力,這不是很讓有心酸嗎?而現在有些同學卻毫不珍惜上學的機會,成天沉醉在電腦游戲里,試問他們面對像石娃這樣的孩子時,會不會內疚?會不會臉紅?
有一次,雨下得很大很大。石娃的一位女同學在過小河時,不幸身亡了。石娃很傷心,三天都沒去上學。被爸爸知道後,是一頓暴打。「你對得起誰?你對得起你姐嗎?」從此,石娃便很用功讀書。那些不好好學習,成天想著玩兒的同學,試問:「你對得起誰?」
「姐,我覺得爸有些偏心。」和許多同學一樣,石娃剛開始,並不理解爸爸。認為爸爸只送他讀書而不送姐姐讀書是因為偏心。可他哪裡知道父親對他深沉的愛啊!
「有句話,叫『山窩里飛出金鳳凰』今天在我們這應驗了!石娃同學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甘肅區一等獎!」有付出,就有回報。石娃通過不懈地努力得到了這么高的獎項。可我們有些同學現在雖說生活條件比石娃好多了,可考試都還沒及格,難道石娃真的比那些同學聰明嗎?
「爸,我要留在家照顧你!」一邊是行動不便的父親,一邊是好不容易才考到的師范大學。石娃,選擇了父親,那時的他,已經讀懂了爸爸深沉的愛。沒想到爸爸異常氣憤,竟摔倒在地上!石娃呀!看來你還是知道你爸對你的愛呀!你知道你爸是怎麼熬過來的嗎?你以為不上學就能表示你的愛嗎?不!一天晚上,爸爸竟跳井自殺——為了自己不拖累石娃,他竟想到了死!「爸,我去上學!」
「你到城裡讀書了,那你爸咋辦?」「我背著我爸去上學!」「老石,你真讓石娃背你上學?」「我都聽石娃的。」
初陽下,小河邊,父子倆相視一笑,這一刻,所有的不解都煙消雲散。父親松開了拐扙,石娃以十幾年前爸爸背他過河的姿勢,背爸爸過河。石娃以自己和方式,報答了父親。那同學們呢?你們可曾想起了你們的父母?他們的恩情絕不低於石娃的父親。石娃背爸爸上學,那你們呢?你們在以自己的方式報答父母了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其實不用等到長大後,我們也可以報答父母,用自己的方式,你,行動起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