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夏明翰的故事,夏明翰的資料,越詳細越好!!!聽說李煒要飾演夏明翰這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叫什麼名
李煒在《青春作伴》里飾演夏明翰,演技受好評。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衡陽洪市鎮余家大屋人。生於湖北秭歸縣。夏時濟孫,夏紹范子。著名無產階級革命烈士,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生。12歲隨全家回鄉,從衡陽走向學校,走向社會,走向革命的行列。1919年在衡陽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1年入湖南自修大學學習。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並負責農委工作。1925年兼任省委組織部長、農民部長和長沙地委書記。極力主張武裝農民。在推動湖南農民運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26年12月,主持召開了湖南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1927年春,任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兼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秘書。6月,調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中共「八七」會議後,在湖南積極參加組織秋收起義。10月,兼任平(江)瀏(陽)特委書記。1928年初,調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漢口被國民黨逮捕。3月20日英勇就義。他不僅是黨的忠誠戰士,人民的優秀兒子,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今存尚有10首詩歌。他就義前寫下的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震撼著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的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2009年,由中宣部等11部門聯合組織開展全國「雙百」人物(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夏明翰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從封建官僚家庭走出的愛國青年
毛澤東介紹其加入共產黨
農民運動的先鋒
組織發動秋收起義
⑵ 伍若蘭的介紹
伍若蘭(1903 - 1929),湖南耒陽城郊九眼塘人。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1925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共產主義青年團耒陽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縣農會婦女部部長。 1928年3月參加紅軍。先後擔任過耒陽縣婦聯主席、紅四軍政治部宣傳員、前委工農運動委員婦運科長等職。朱德的第四任妻子。
⑶ 求:朱德元帥的生平簡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四川儀隴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簡歷1886年12月1日——出生於四川儀隴。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5年——在蔡鍔軍中參加護國戰爭。因戰功累升至滇軍旅長,雲南省警務處長、憲兵司令。1922年——經周恩來介紹,在德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德國留學(哥廷根大學)1927年8月1日——以國民革命軍第9軍副軍長、南昌公安局長身份參與指揮南昌起義。後起義部隊南下,朱德奉命率第25師留守廣東三河壩,輾轉投奔駐守韶關的滇軍故舊范石生。1928年1月,朱德與陳毅發動湘南起義。 1928年4月,湘南起義部隊開赴井岡山,朱毛會師於寧岡礱市,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是游擊戰十六字訣的主要提出者。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1930年-1931年,朱德與毛澤東指揮紅一方面軍取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初步開始從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932年,朱德與周恩來指揮紅一方面軍取得第四次反圍剿勝利,紅軍從游擊戰向大規模山地運動戰轉變,技戰術水平有質的提高。1934年1月——在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1933年-1934年,朱德、周恩來、博古在李德的顧問下,指揮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被迫戰略轉移。 1935年8月,朱德離開中央紅軍,隨張國燾左路軍行動,雖與張國燾進行了堅決而有策略的斗爭,但難以阻止張另立中央。 1936年10月,朱德、張國燾率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於甘肅會寧。朱毛會面後,毛澤東稱贊他「斗得有理有節,臨大節而不辱」,「度量如大海, 意志堅如鋼」。 1937年8月,朱德出席南京國防會議。8月25日,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司令。 1937年9月,朱德率八路軍總部開赴山西五台,指揮八路軍抗戰。後八路軍總部先後在山西臨汾、古縣鎮、武鄉等地駐扎。朱德在山西前線期間,還兼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和東路軍總指揮。 1940年,朱德從前線返回延安。 1941年,中央決定成立書記處,朱德是三大書記之一。1945年——中共七大,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朱德在大會上作《論解放區戰場》報告。1945年8月,朱德向中共領導的敵後抗日軍隊下令,向日寇展開大反攻,要求敵後戰場的日軍向當面的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投降。 1947年2月,朱德、劉少奇率中央工委離開延安,開赴河北西柏坡。朱德指導華北野戰軍舉行了清風店戰役和石門(即石家莊)戰役,這是解放軍第一次攻克堅固設防的大城市,標志著解放軍攻堅能力有了質的飛躍。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1950年,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1954年——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956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並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1959年——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直至逝世)。1959年廬山會議朱德被免去中央軍委副主席職務,降為軍委常委,從此淡出軍界。1976年初——病重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54年—195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1959年—1976年)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1945年—1956年)中共中央副主席(1956年—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66年—1969年,1973年—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69年—1973年)朱德一生先後有五個妻子。與第四任妻子伍若蘭在井岡山結婚,伍在部隊轉移離開井岡山時犧牲。與第五任妻子康克清在贛南結婚。與朱德交情最深的外國人是史沫特萊。1937年1月,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在丁玲的陪伴下來到延安,當天晚上,便前往朱德的司令部。第一次會面給史沫特萊極大的觸動。抗戰初期,朱德和史沫特萊在山西相處了9個月之久。就在與朱德談話的時候,史沫特萊已經打定了要寫一本朱德傳記的主意。但直到她去世後, 1956年這本傳記《《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才得以出版。一直到1979年才由三聯書店出版中譯本。這本著作和斯諾的《西行漫記》並列,被稱為描述紅軍和抗戰中國的經典著作。1950年10月,史沫特萊的骨灰及衣箱離開英國通過貨船運抵中國。她逝世前要求德國德底茲出版社將其版權版費交給朱德。 1951年5月6日,在她逝世一周年之際,她的骨灰被安葬於北京八寶山烈士公墓。朱德總司令在墓碑上親筆書寫了金色題字:中國人民之友美國革命作家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女士之墓。198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朱德與史沫特萊》。在扮演朱德的特型演員中,以劉懷正、王伍福最為著名。建國後,朱德的業余愛好是種植、欣賞蘭花。1993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出版了《朱德傳》。青年時代他生於四川儀隴縣一戶農家。20歲考到成都高等師范學堂讀書(讀書的錢都是借來,直到後來在軍中當差才把錢還了)。朱德覺得當體育教師沒有出路,就去昆明投考雲南講武堂,從此進入軍界。後來任蔡鍔的滇軍中的旅長,參加護國戰爭。在投靠陳獨秀碰壁之後(陳不願接收他為黨員),留學德國,回國之後參加北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1927年8月1日,他參與並領導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失敗後,他又率領起義軍余部,轉戰湘粵贛邊境,發動湘南起義,在途經江西、福建、廣東之後最終與毛澤東的秋收起義隊伍在井岡山會師,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軍隊的基礎。他曾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一起,指揮工農紅軍粉碎了國軍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的第一、二、三、四次圍剿。歷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及紅軍總司令,所以被稱為「朱老總」。任八路軍總司令,率領八路軍進入山西後就取得平型關大捷,雁門關大捷,摧毀日軍陽明堡機場等勝利。之後,領導八路軍在敵後展開游擊戰爭。朱德在軍中以寬厚長者著稱,與下屬經常打成一片。《朱德的扁擔》是井岡山時期的有名故事。但朱德也有嚴厲的時候,曾經嚴厲批評115師344旅旅長徐海東和團長田守堯。朱德投身革命後,沒有回家鄉看望父母。抗戰時期得知母親去世,在延安寫下《回憶我的母親》,該文還入選建國後的中學《語文》課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十人名列第一名。1946年—1954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也被譽為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國家的領袖。
⑷ 電影《英雄若蘭》舉行湖南首映式,這部劇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社會發展的如此之快,少不了革命先烈們的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三湘大地上也涌現了無數的女性英雄豪傑,伍若蘭就是其中之一,從這次的英雄若蘭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講述了以大革命時代早期革命家伍若蘭投身共產主義事業並為之奮斗犧牲的英雄故事為歷史背景,讓我們看到了人們對於當時的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從這部劇中我們也看到了,新中國成立的不容易,我們也相信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強大的。
3、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電影院里看電影的時候人是非常的多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維護公共環境才行,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有更好的觀影體驗。
⑸ 有那些名人是從范冰冰藝術學校畢業的
http://xiejin.shnu.e.cn/xiaoyou.htm
上面網址上有
范冰冰,女,山東煙台人,身高1.68米,本院1997年(第三屆)畢業生。 1998年至1999年因在電視劇《還珠格格》中成功地飾演金鎖一角而一舉成名,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主角,如《馬永貞爭霸上海灘》、《小李飛刀》、《青春出動》、《亂世飄萍》、《風雨步高苑》等。
范雨林(世民),男,廣東佛山市人,身高1.74米,本院1995年(首屆)畢業生,現為廣州電視台《名人風采》欄目編導主持人,1994年簽約美國SLA影視公司。
畢業後的主要作品:主演電視劇《軍人夢》(男一號,演連長),《在緝毒風暴》、《東方教母》、《警匪較量珠三角》、《火蝴蝶》、《龍井威斯基》、《重案組》、等劇中擔任主要角色,被媒介譽為"東方史泰龍"。
是安,男,上海市人,身高1.70米,本院1997年(第三屆)畢業生。
畢業後主演過電視劇《高一新生》、《青春節拍》,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主要角色或重要角色,如《西部故事》、《好人壞人》(原名《醉悠悠》)、《哎喲,媽媽》等。
胡敏,女,上海市人,身高1.60米,本院1996年(第二屆)畢業生。 該生畢業後在以下作品中擔任主要角色或配角,如《三坊七巷》、《親密愛人》、《太陽火》(電影)、《歸航》、《長在紅旗下》、《徐福東渡傳奇》、《蘇州兩公差》、《哪吒》、《世紀風》、《少林七霸》、《包公生死劫》。
晉松,男,雲南昆明人,身高1.88米,體重100公斤,本院1996年(第二屆)畢業生。畢業前曾是國家現代五項運動員,1993年全國現代五項錦標賽個人全能冠軍,五項包括:擊劍、游泳、射擊、馬術障礙、越野跑。
本人特長:拳擊、散打、摩托車特技、健美運動、時裝模特、馬術特技策劃。
主要影視作品:《都市迷彩》男主角,《兒女英雄傳》重要角色,《花木蘭》飾反一號突厥可汗,其他還參加過《詹天佑》、《鴉片戰爭》、《寶蓮燈》、《周恩來在上海》、《神廚》、《真命小和尚》、《濟公後傳》等拍攝,均任重要角色。
趙薇,女,安徽蕪湖人,身高1.68米,本院1995年(首屆)畢業生。畢業後先後拍過電影《女兒谷》、電視劇《李叔同》、《姐姐妹妹闖北京》,1996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同年參加《還珠格格》劇組,擔任女主角,隨著《還珠格格》劇組而一舉成名,紅遍祖國大江南北,海峽兩岸。
後又拍過《老房有喜》、《表妹吉祥》、《緣,妙不可言》、《決戰紫禁城》、《俠女闖天關》、《煙朦朦雨朦朦》等多部電視劇,均為女主角。
現為北影廠演員。
鄭蓉蓉,女,上海市人,身高1.61米,1995年本院(首屆)畢業生。
畢業後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主要角色,如:《糊塗衙門》(主演潘金蓮)、《女兒谷》、》《一個延續40年的故事》、《婆婆媳婦小姑》、《承諾》、《派出所的故事》、《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網路時代的春天》(即將拍攝,飾演女主角:記者辛丹)《北緯三十八度》(即將拍攝,飾演女主角:毛澤東的媳婦――劉思琪)
牟鳳彬,男,河南平頂山人,身高1.81米,1995年本院(首屆)畢業生。
主要作品:領銜主演《這里沒有冬季》(深圳電視台),在電影《女兒谷》、《大江東去》中任重要角色;在電視劇《女人心事》、《夢園何方》、《濟公傳》、《還珠格格》、《真空愛情記錄》、《煙雨紅塵》等作品中任主要角色。
劉薇,女,四川重慶人。身高1.63米,1995年本院(首屆)畢業生,現為重慶市話劇演員。
畢業後1995年因主演電影《白粉妹》(張良導演)而知名,1996年獲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在多部電視劇任主要角色,如《夏日戀語錄》、《慾望》、《白棉花》(台灣片)、《李叔同》、《八月葬禮》、《跨國婚姻》、《女人三十》、《生死之門》、《戀愛季節》等。
嚴寬,男,上海市人,身高1.80米,本院1996年(第二屆)畢業生。該生在表演、朗誦、歌唱等方面都有較好基礎。
畢業後在多部電視劇中任主要角色,如《情書》、《為了明天》、《碧血情》、《奇人奇案》、《星網》等,還經常在電視廣告中露面。
俞宙,男,上海市人,身高1.76米,本院1997年(第三屆)畢業生。
畢業後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主要角色落重要角色,如《歲月如歌》(主演張里根)、《血色黎明》(飾演30年代老艦長之子)、《香港歲月》(飾演富商之子)以及《哎喲,媽媽》、《望子成龍》、《超級城市》等。
岳鼎,男,河南人,身高1.70米,本院1996年(第二屆)畢業生。
畢業前為部隊文藝工作者,表演自然幽默、口齒伶俐清楚,是極佳的特型演員。 畢業後參加過電視劇《兄弟》、《海上聖火》、《婆婆媳婦小姑》、《真命小和尚》(二)等多部電視劇的演出,擔任主演或重要角色。
曾昂,男,身高1.78米,上海市人,本院1995年(首屆)畢業生,畢業後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主要角色或重要角色如《輯毒警察》、《軍人夢》、《哪吒》、《法眼》、《鐵血男兒》、《特區女子軍樂隊》、《武訓傳》、《世紀人生》等。
陳懿,女,上海市人,身高1.64米,1995年本院(首屆)畢業生,在影、視、歌、劇及節目主持方面都有較高水準,畢業後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主要角色或重要角色,有《水面無波――上海秘密戰》、《陳觀音》、《戈璧作證》、《婆婆媳婦小姑》、《承諾》、《朱德上井崗》(演朱德夫人伍若蘭),還在話劇《滄海還珠》中擔任重要角色。
吳曉敏,女,上海市人,身高1.67米,本院1997年(第三屆)畢業生。
畢業後主演的《民族村裡的年輕人》(雲南電視台拍)頗受好評,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主要角色或重要角色,如《神廚》、《戲說珍珠塔》、《世紀人生》等。多次刊登雜志封面,如《上海服飾》、《電影作品》(四川電影雜志)、《健美風采》等。
金於宸,男,上海市人,身高1.78米,本院2002年(首屆)大專班畢業生。曾獲2002年東方新人「明日偶像」獎、2002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上海賽區決賽「傳媒之星」獎和「唱片公司推薦」獎,被新索唱片公司選為培養新人,現任福建東南電視台《開心100》、《娛樂樂翻天》等節目主持人。2003獲得東南電視台「最受觀眾喜愛的主持人」獎。
管藝,女,湖北三峽市人,本院2002年(首屆)大專班畢業生。語言功底扎實。曾在謝晉導演的電影《女足九號》中飾演「黃貓」一角,頗受好評。現任福建東南電視台《開心100》、《非常音樂》等欄目主持人。
北京懷柔范冰冰影視藝術學校的網址是
http://www.bbys.com.cn/zaosun.htm
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名人我不知道你可以自己去網站上查查 不好意思
⑹ 朱德的妻子是誰
朱德曾就其婚姻情況同美國女作家埃德加·斯諾的妻子韋爾斯女士說:「我在參加共產主義革命以前結過兩次婚。我的第一位妻子生了一個兒子……我的第二位妻子是師范學校的教師……我的第三位妻子是湘南暴動時和我生活在一起的,叫伍若蘭。她被湖南主席何鍵逮捕殺害了。我現在的妻子康克清是1928年和我結婚的。」 朱德第一位妻子肖菊芳 朱德第二位妻子陳玉珍,陳玉珍賢淑、端莊、大方,而且思想進步、有文化,她悉心照料肖菊芳留下的孩子,還主動收集當時的進步文章讓朱德閱讀,後來朱德遠涉重洋,赴歐洲探求革命真理,她獨自在家中承擔起撫養孩子的責任。 伍若蘭是一位美麗大方、文武雙全的剛烈女子,伍若蘭的形象很豐滿,她從仰慕朱德到愛上朱德、與朱德一起行軍打仗,最後為掩護朱德突圍英勇犧牲,不僅故事完整,而且最後一段伍若蘭倚在一棵樹下開槍自殺的戲拍得很美、很含蓄,讓人看到了一位可歌可泣的革命女戰士形象。後來朱德元帥一生喜愛蘭花,據說就與伍若蘭有關。 康克清是伴隨朱德元帥走完一生的伴侶,康克清看到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敗而傷心落淚,責問蘇聯軍事顧問李德搞教條主義的戲,還有一場在長征途中康克清與企圖分裂紅軍的張國燾勇敢斗爭的戲,表現出康克清立場分明、敢說敢做、無私無畏的性格特徵。
⑺ 有 伍若蘭的 電影或者電視劇嗎
伍若蘭不知道
《巾幗大將軍》是由田有良執導,袁弘、陳思誠、潘虹、楊昆、施京明等主演的一部歷史傳奇古裝電視劇。該劇講述的是傳奇女子華若蘭的成長奮斗過程以及皇室斗爭的風雲變幻的故事。
劇中江若琳 飾 華若蘭。
⑻ 請問朱德大元帥逝世的具體時間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四川儀隴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簡歷
1886年12月1日——出生於四川儀隴。
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5年——在蔡鍔軍中參加護國戰爭。因戰功累升至滇軍旅長,雲南省警務處長、憲兵司令。
1922年——經周恩來介紹,在德國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2年——德國留學(哥廷根大學)
1927年8月1日——以國民革命軍第9軍副軍長、南昌公安局長身份參與指揮南昌起義。後起義部隊南下,朱德奉命率第25師留守廣東三河壩,輾轉投奔駐守韶關的滇軍故舊范石生。
1928年1月,朱德與陳毅發動湘南起義。 1928年4月,湘南起義部隊開赴井岡山,朱毛會師於寧岡礱市,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是游擊戰十六字訣的主要提出者。
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
1930年-1931年,朱德與毛澤東指揮紅一方面軍取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初步開始從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1932年,朱德與周恩來指揮紅一方面軍取得第四次反圍剿勝利,紅軍從游擊戰向大規模山地運動戰轉變,技戰術水平有質的提高。
1934年1月——在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1933年-1934年,朱德、周恩來、博古在李德的顧問下,指揮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被迫戰略轉移。 1935年8月,朱德離開中央紅軍,隨張國燾左路軍行動,雖與張國燾進行了堅決而有策略的斗爭,但難以阻止張另立中央。 1936年10月,朱德、張國燾率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於甘肅會寧。朱毛會面後,毛澤東稱贊他「斗得有理有節,臨大節而不辱」,「度量如大海,意志堅如鋼」。 1937年8月,朱德出席南京國防會議。8月25日,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司令。 1937年9月,朱德率八路軍總部開赴山西五台,指揮八路軍抗戰。後八路軍總部先後在山西臨汾、古縣鎮、武鄉等地駐扎。朱德在山西前線期間,還兼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和東路軍總指揮。 1940年,朱德從前線返回延安。 1941年,中央決定成立書記處,朱德是三大書記之一。
1945年——中共七大,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朱德在大會上作《論解放區戰場》報告。
1945年8月,朱德向中共領導的敵後抗日軍隊下令,向日寇展開大反攻,要求敵後戰場的日軍向當面的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投降。 1947年2月,朱德、劉少奇率中央工委離開延安,開赴河北西柏坡。朱德指導華北野戰軍舉行了清風店戰役和石門(即石家莊)戰役,這是解放軍第一次攻克堅固設防的大城市,標志著解放軍攻堅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1950年,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1954年——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1956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並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
1959年——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直至逝世)。
1959年廬山會議朱德被免去中央軍委副主席職務,降為軍委常委,從此淡出軍界。
1976年初——病重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54年—1959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1959年—1976年)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1945年—1956年)
中共中央副主席(1956年—1966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66年—1969年,1973年—1976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69年—1973年)
朱德一生先後有五個妻子。與第四任妻子伍若蘭在井岡山結婚,伍在部隊轉移離開井岡山時犧牲。與第五任妻子康克清在贛南結婚。
與朱德交情最深的外國人是史沫特萊。1937年1月,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在丁玲的陪伴下來到延安,當天晚上,便前往朱德的司令部。第一次會面給史沫特萊極大的觸動。抗戰初期,朱德和史沫特萊在山西相處了9個月之久。就在與朱德談話的時候,史沫特萊已經打定了要寫一本朱德傳記的主意。但直到她去世後,1956年這本傳記《《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才得以出版。一直到1979年才由三聯書店出版中譯本。這本著作和斯諾的《西行漫記》並列,被稱為描述紅軍和抗戰中國的經典著作。1950年10月,史沫特萊的骨灰及衣箱離開英國通過貨船運抵中國。她逝世前要求德國德底茲出版社將其版權版費交給朱德。1951年5月6日,在她逝世一周年之際,她的骨灰被安葬於北京八寶山烈士公墓。朱德總司令在墓碑上親筆書寫了金色題字:中國人民之友美國革命作家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女士之墓。198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朱德與史沫特萊》。在扮演朱德的特型演員中,以劉懷正、王伍福最為著名。
建國後,朱德的業余愛好是種植、欣賞蘭花。
1993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出版了《朱德傳》。
青年時代
他生於四川儀隴縣一戶農家。20歲考到成都高等師范學堂讀書(讀書的錢都是借來,直到後來在軍中當差才把錢還了)。朱德覺得當體育教師沒有出路,就去昆明投考雲南講武堂,從此進入軍界。後來任蔡鍔的滇軍中的旅長,參加護國戰爭。在投靠陳獨秀碰壁之後(陳不願接收他為黨員),留學德國,回國之後參加北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1927年8月1日,他參與並領導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失敗後,他又率領起義軍余部,轉戰湘粵贛邊境,發動湘南起義,在途經江西、福建、廣東之後最終與毛澤東的秋收起義隊伍在井岡山會師,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軍隊的基礎。他曾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一起,指揮工農紅軍粉碎了國軍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的第一、二、三、四次圍剿。
歷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及紅軍總司令,所以被稱為「朱老總」。
任八路軍總司令,率領八路軍進入山西後就取得平型關大捷,雁門關大捷,摧毀日軍陽明堡機場等勝利。之後,領導八路軍在敵後展開游擊戰爭。
朱德在軍中以寬厚長者著稱,與下屬經常打成一片。《朱德的扁擔》是井岡山時期的有名故事。但朱德也有嚴厲的時候,曾經嚴厲批評115師344旅旅長徐海東和團長田守堯。
朱德投身革命後,沒有回家鄉看望父母。抗戰時期得知母親去世,在延安寫下《回憶我的母親》,該文還入選建國後的中學《語文》課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十人名列第一名。
1946年—1954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朱德也被譽為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國家的領袖。
⑼ 電影《英雄若蘭》即將上映,這部劇有著怎樣的演員陣容
這部劇的主演有劉筠燃和肖宗靈。
在國慶檔,多部以戰爭故事為題材的作品均得到了較好的社會回應和票房成績,其中以長津湖最為突出,它直接將觀眾們的家國情懷推向了高潮,也讓吳京再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接收到了不少更好的資源。雖然這些作品夠感人,夠煽情,也足夠熱血,但始終缺少了女性的形象和戰場上的浪漫,而英雄若蘭恰好在這方面進行了補充,歌頌了戰場上女英雄為了家國利益甘願犧牲的無畏精神和在特殊時期下的偉大愛情。
執導本片的導演之前就有過多次執導戰爭題材的經驗,而女主演也是畢業於解放軍學院,多次參演諜戰劇,身上的軍人氣息還是非常濃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