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把電影轉到手機.全屏的時候手機.也即是上下部份那段黑屏的.如何能把視頻改成全屏無上面與下面的黑屏
這是手機播放器的功能,無法全屏播放的。如果你的是智能手機的話,在移動夢網里進入3g門戶下載一個,萬能播放器就可以播了,括者到手機店裡叫人跟你弄(有的非智能機用電腦可以竄改的)
B. 拍微電影如何拍出上下黑色遮副
解析度要看設備性能是否支持HD了,基本設置里就有……拍攝一般是16:9沒錯只要你對畫面掌握有足夠信心直接選擇寬屏。遮幅這些基本是後期軟體的工作范疇嘛~AE就很方便
C. 如何才能做出電影中的上下都是黑邊的
用會聲會影
D. 看電影時,為什麼顯示屏的畫面上下各有一部分不顯示呢
呵呵,樓主這個大部分是你的視頻原因了。至於顯示器這個都是一樣的只要不是山寨的··再者三星的顯示屏好評一向很高。至於顯卡···顯卡是裝在主機里和顯示屏完全沒關系,而且看電影完全用不著什麼好顯卡。
打個比方:樓主所說同一個視頻 19寸、全屏 那麼假設這時的視頻是長720寬480
現在、換成22寸、全屏 那麼視頻 長就是1080寬720
這個視頻在19寸的時候全屏看著很清晰、但是22寸全屏比19寸又大了不少 視頻自然也被拉大了,但是這個視頻本身就是正好19寸大小的,被強行拉到22寸自然就不清晰了
所以這個就是視頻的解析度原因了,只要以後樓主去看高清也就是1080P的視頻那樣的話就不會有小方塊出現了····至於關於視頻解析度的大小在下面給樓主解釋。
視頻解析度是各類顯示器屏幕比例的常用設置,常見的屏幕比例其實只有三種:4:3、16:9和 16:10,再加上一個特殊的5:4。
我們常說的視頻多少乘多少,嚴格來說不是解析度,而是視頻的高/寬像素值。解析度是用於度量圖像內數據量多少的一個參數,通常表示成ppi(每英寸像素Pixel per inch)那個視頻的320X180是指它在橫向和縱向上的有效像素,窗口小時ppi值較高,看起來清晰;窗口放大時,由於沒有那麼多有效像素填充窗口,有效像素ppi值下降,就模糊了。(放大時有效像素間的距離拉大,而顯卡會把這些空隙填滿,也就是插值,插值所用的像素是根據上下左右的有效像素「猜」出來的「假像素」,沒有原視頻信息)習慣上我們說的解析度是指圖像的高/寬像素值,嚴格意義上的解析度是指單位長度內的有效像素值ppi。差別就在這里。圖像的高/寬像素值的確和尺寸無關,但單位長度內的有效像素值ppi和尺寸就有關了,顯然尺寸越大ppi越小。
這個樓主不用看懂,看明白個大概就夠了
總的來說就是視頻都有它的解析度,可以理解為和照片的像素一樣.比如上面所說的720x480就是長720寬480一般視頻最清楚地就是1080x720的了這個是最常用也最清楚的了。
還有,越清楚、解析度越大的視頻占的空間越大、所以一般人都是看看720x480的。
還有個就是1080x720的可以簡稱1080P 720x480簡稱720P····
E. 為什麼看電影上下黑或左右黑怎麼解決啊
這個問題是你電視屏幕調節上出錯了。你找到電視設置,圖像設置,找到屏幕比例。如果覺得自己設置不好的話,那就恢復默認就好。
F. 為什麼電影上下兩部分都是黑色
因為在現在人們追求高清晰視覺上的沖擊,因此把電影的屏幕經常做成16:9的比例,而電視劇則是4:3的比例圖像,而電視的屏幕比例一般為4:3(現在也有寬屏電視),所以在放電視劇的時候就是全屏,而放電影的時候為了呈現出電影的原始比例而不讓人覺得景物形狀的改變,所以上下就是黑屏,而如果為16:9的寬屏電視的話就是滿屏啦。
現在市場上的寬屏電視,寬屏顯示器大都為16:10的比例,所以在播放寬頻電影的時候也會出現上下黑邊的情況,不過這樣會給人以更好的視覺效果。
如果想在電腦上看到寬屏電影的全屏,可在影音風暴播放軟體全屏播放下點擊右鍵->視頻禎->拉伸以填滿窗口。
G. 為什麼好多電影畫面只有中間那一條,上下都是黑的呢
因為是寬屏的,採用16:9的高寬比率,所以一上下都是黑的。
以前採用4:3的高寬比,就是滿屏顯示的了。
H. 為什麼看電影時畫面上下都會有兩塊地方是黑的
准確的名稱是--遮幅電影
遮幅電影又叫「假寬銀幕」電影。在拍攝寬銀幕影片時,需要用變形壓縮鏡頭,將景物橫向壓縮成又瘦又長奇形怪狀的變形形象。在放映時,必須使用反向壓縮的變形放映鏡頭,將原來橫向壓縮了的影像重新按原比例橫向拉長。這樣,就會產生開闊視野,真實感較強的寬銀幕電影的藝術效果。
為了改變和省略繁瑣的光學變形原理的攝影和放映,現在普遍採取了,—種簡便、經濟、實用的「遮幅式影片」。拍攝這種影片時,往往在攝影機鏡頭前加一個擋板,使普通銀幕的畫幅上下邊各遮去一部分,從而造成畫幅比例的變更。放映時,用焦距較短的鏡頭,就能收到寬銀幕的效果。近年來,由於電影攝影技術的進步和攝影機運動幅度的增大,人們深感普通銀幕在拍攝大場面時視野不夠開闊,而一般寬銀幕在拍攝近景和人物特寫時又不如普通銀幕理想,故而找到了這種兼有兩種銀幕優點的銀幕比例。我國規定採用遮幅電影的銀幕高寬比例是1:1.66。
「遮幅電影」具有視野廣闊。畫面構圖優美,色彩和清晰度好等優點。此外,它在拍攝和放映時又與普通銀幕差不多,因此能普及到廣大農村和山區,是一種深受廣大觀眾歡迎的電影形式。
I. 為什麼電影的上下兩端都是黑色的呢
應該是為了跟讓畫面接近真實吧,大家都知道人的眼睛的可視范圍是寬大於高的啊,當視線聚集在畫面中間的時候,眼睛自然接收了寬度的畫面雖然我們會不計得眼角看到了什麼,可是意識告訴我們,我們看的整個畫面在移動變化著,這樣就產生了真實的感覺,
在補充一點,在電影院里看電影是沒有上下黑色部分的,只是電影為了讓我們這些四四方方的屏幕可以顯示出電影的全部才整體縮小了畫面,這才出現了上下的黑色,所以好的電影在影院回味一次簡直是不同的感受來的。
J. 為什麼電影播放時上下有兩條黑邊
現在一般的大片都是2.35:1 或者 2.4:1的,小成本製作的片子1.85:1比較多,16:9的幾乎沒有,順便科普下這幾種視頻的畫面比例:
4:3的畫面比例
從電影誕生的那一天開始,電影的畫面比例就一直在發展變化,最原始最傳的畫面是4:3(1.33:1)的比例。這種比例在上世紀50年以前就確立了主流地位,但是現在看起來會很不舒服,因為人眼是橫而扁長的,看寬扁的東西會更舒服一些,接受的信息量也大些,而4:3的比例過「方」了。至今4:3比例仍然還在使用,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傳統電視的畫面比例是4:3的,第二是因為傳統電影膠片的比例也是4:3的。所以,現在DVD影碟中也會提供4:3畫面比例,以適應影片在傳統電視上播放。
1.85:1的畫面比例
上個世紀50年代以後,誕生了一種畫面比例是1.85:1的寬銀幕。這種寬銀幕被稱為學院寬銀幕。傳統膠片為了配合這種畫面比例,會在拍攝電影時用遮擋物在膠片上下屏蔽一部分,使畫面比例符合1.85:1。而後,放映電影時調整畫面投射大小,呈現寬銀幕效果。但這個實現這個畫面比例,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它沒有充分利用膠片的高度,浪費很多膠片的有效空間。目前,很多DVD影碟包裝上印有「1.85:1」的字樣,這就是指該影片的畫面比例。
2.35:1的畫面比例
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有誕生了一種畫面比例為2.35:1寬銀幕,它的學名叫做「變形寬銀幕」。沒過多久,這種變形寬銀幕電影便成為了主流。因為這個畫面比例是最符合人眼觀看習慣的,而且還能充分的展現壯觀的場景。雖然它也是利用傳統膠片拍攝,但是由於利用特殊光學鏡頭,而不用遮蔽膠片,使之成為寬銀幕,所以2.35:1寬銀幕就避免了浪費膠片的有效空間的缺點。目前,很多DVD影碟包裝上印有「2.35:1」的字樣,這就是指該影片的畫面比例。
16:9的畫面比例
目前流行的16:9(1.78:1)這種畫面比例,主要是因為是電視業想模仿電影寬銀幕而誕生的一種畫面比例。由於16:9畫面比例在現在的電視業中佔了一席之地,所以,現今也誕生一些16:9的寬銀幕電影。但目前在很多人將DVD影碟中16:9與1.85:1畫面比例混為一談。其實,DVD影碟包裝「16:9」的字樣是指該影片適合在16:9的寬頻電視上播放,但是實際影片畫面比例是1.85:1的。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DVD包裝上印有四種畫面比例數字分別代表的意思了吧。4:3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適合在傳統電視上播放;16:9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適合在寬頻電視上播放;1.85:1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的畫面比例是1.85:1;2.35:1是指DVD影碟中提供的影片的畫面比例是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