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400字 題目:都是念書的孩子
今天,我們在學校里觀看了一部電影,叫《念書的孩子》。電影里的小主人公——路開,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富有」。
路開是一個九歲的男孩,他的父母因為家裡貧窮,不得不離開農村到城市裡去打工賺錢,只有每年過年才能回家來看他和爺爺。平日里,就只有他和爺爺相依為命,他們過著清貧卻充滿了關愛的生活。
每天在鄉村空靈的薄霧中,路開和爺爺住的小屋的煙囪里總會飄出縷縷清煙。路開在爺爺輕微的咳嗽聲中早早醒來了。昏暗的小屋裡,星星點點的火光在跳躍著。他能看見爺爺佝僂著背在破舊的灶前生火做飯。鍋上滋滋地冒著白煙,陣陣食物的香味充滿了整個屋子。這時路開總會興奮地揭開鍋,雖然他知道端出來的,永遠是一模一樣的菜—— 兩個饅頭和兩個雞蛋。
看到這里,我坐不住了,心裡感到無比的羞愧。不能說我的家庭大富大貴,但是父母為我創造了衣食無憂的環境,每個晚上聽著音樂、故事入睡,每天還有媽媽吻著我的額頭對我說「愛你,我的寶貝兒「。父母變著法子為我精心准備每一頓早餐晚餐,就盼著我能多吃一口,可我卻經常嚷嚷這不吃那不吃……我的臉頰一陣陣地發燙……我從來沒有想過還有像路開這樣的孩子跟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我每頓浪費的,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我努力要掙脫的父母的「管教」,正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看到他撕心裂肺對著揚塵而去的汽車喊「爸爸,媽媽」的時候,我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了下來。
路開家裡有一台電視機,卻因為交不起電視費,從來沒有打開過。懂事的路開就天天給爺爺講《楊家將》、《三國演義》,看著祖孫倆你一言我一語低低地爭論著,言語中卻充滿了相互的關愛和贊賞,我突然間覺得他們從來沒有貧窮過,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難道不是嗎? 富有是什麼?富有是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富足的精神!看到路開每天帶著愛犬」小膽兒「開心地穿梭在家和學校之間,把自己想念爸爸媽媽的話偷偷告訴「小膽兒」;爺爺生病了,路開一放學就回家做飯,再跑老遠的路,給心愛的爺爺送自己親手做的飯菜;每晚跟最親愛的爺爺和」小膽「圍坐在火爐邊談論著自己考大學的夢想,這是多麼幸福快樂的事啊!
路開,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富有,不是安居宮室,豐於飲饌,而是內心的強大,精神上孜孜不倦的追求,關愛身邊的人。這些,是比外在的富有更為重要的富足!
B. 舞蹈「小報童的歌」觀後感
舞台上每一個小演員們都全身心地投入一招一式,毫不松解,生動的小報童形象,讓人不由自主的哼唱那首經典的《賣報歌》小報童不怕吃苦的精神,對於現在的孩子們來說,是一種心靈的感召
C. 報童的觀後感
首先簡要敘述原文內容,對所讀文章做一個簡要的概述。寫作部分主要是為寫自己的感想做一個前期鋪墊。
這部分寫作的重點一定要突出「簡」。接著表明自己的感想,即自己的觀點。圍繞觀點寫出能支撐觀點的事實,展開聯想。一篇簡單的讀後感就完成了。
「玲玲玲……」我懷里像是揣著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因為這堂可是語文測驗。老師一把試卷發下來,我就三下屋除二地做好了,幸好不是我想像中的那麼難。當做到了閱讀這道題,這篇閱讀的題目是《報童》。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熱淚盈眶。這片文章是寫一個小姑娘為了幫助病了的`鄰居張大爺,每天都要在寒風中賣報賺錢。在寒冷的一天傍晚,作者買了她的一份報,她竟為了找一角錢給作者而花錢買票上車,當時作者非常感動。表現了這個小女還那種心地善良,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讀了著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是開公共汽車的,整天在車站忙來忙去,很夜才回家,那是因為他對工作太負責了。
那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夜晚。一個商人上了我舅舅的車,說是趕路去外地做生意懂得。可能是因為行李太多了,商人下車了,卻拿漏了一個行李,我舅舅把車開會車站檢查車的時候才發現。
舅舅想:一定是那個商人留下來的,要是那商人發覺了,他一定會非常哪個著急,我得趕快給他送去。於是,舅舅便騎著摩托車去找那個商人,經過千辛萬苦,才知道那個商人住的酒店,就把那個大皮箱還給了商人。那商人把皮箱打開,裡面竟裝滿了一疊疊一百元的鈔票。那個商人非常激動,說要給舅舅一萬遠。
可舅舅說:先生,如果我是要錢的話,我就不會把這大皮箱還給您,您還要用錢做生意,記住要好好保管呀!」說著,舅舅也不留名,騎著摩托車回家了。這是那商人查我舅舅的家庭電話,打電話來到家裡,說是怎也要好好地感謝。我們才知道這件事。
讀了《報童》著篇課文,我體會到做人的大道理:做人一定要誠實,無貪念。而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但也有很多不是這樣的人。如果世界沙鍋每個人都能作到誠實善良,拾金不昧,那麼,世界將變得多麼的美好!
D. 賣報小姑娘的讀後感想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有一首《賣報歌》在上海灘流傳.至今已有七十多年了:「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賣報童」的原型當時是一個十歲小姑娘,姓楊,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學名,人們都叫他「小毛頭」1922年6月15日蘇州盤門一戶楊姓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嬰,她就是後來的「小毛頭」。楊家生育了6個子女,只活了兩個女孩,「小毛頭」是小女兒,她七歲時父親病故;1931年「小毛頭」跟隨母親、姐姐和姐夫逃難到上海,先住在閘北。「一·二八」淞滬抗戰,日軍轟炸閘北,全家冉逃到租界內,住在法租界八仙橋附近,後來義搬到呂班路顧家弄顧家宅(今重慶南路26弄內)。在舊時上海灘的馬路和街上到處可聽到「賣報!賣報!」的叫賣聲。為丁吃飯(謀生),「小毛頭」的姐夫把一件皮大衣賣掉再湊點鈔票做本錢,去批來報紙,由母親和姐姐到呂班路霞霞路口(今淮海中路上海婦女用品商廟東邊)擺了個報攤。「小毛頭』』也跟著賣報,當時才近」卜歲。有一天「小毛頭」餓得頭昏眼花,搖搖晃晃的時候,——輛電車靠站,一批人從電車上涌下來,「小毛頭」被撞倒在地,頭上起了血泡,手上的報紙散亂一地,「小毛頭」坐在地上大哭起來:這時一個陌生的叔叔幫她拾起丁報紙,還扶她起來,把弄臟的報紙都買走了:這人就是聶耳。這天聶耳與聯華影業公司的同事石寄甫、殷秀岑等人一起到薩坡賽路(今淡水路)的球場打球(球場在今興業路222號內,淡水路口,原是教會學校的操場,現盧灣區政府舊址);這——天成了「小毛頭」一生命運改變的開始。以後聶耳常來買她的報紙,有時還幫她叫「賣報!」從此聶耳與「小毛頭」結下了友誼,「小毛頭」親熱地叫聶耳「聶叔叔」,聶耳親熱地叫她「小毛頭」。聶耳非常同情「小毛頭」的身世,「小毛頭」在風雨中賣報的情景和叫賣聲一直留在他的腦海中,於是,他請田漢的夫人安娥寫了一首歌問,他自己作曲,一首響亮的《賣報歌》誕生了!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從此在上海灘上唱響起來。聶耳還親自教「小毛頭」唱《賣報歌》。以後「小毛頭」邊賣報邊唱《賣報歌》,吸引了路人,賣報的生意也好了。1934年聶耳創作的歌劇《揚子江暴風雨》公演,聶耳要「小毛頭」擔任劇中賣報童一角,在台上「小毛頭」放開嗓子唱《賣報歌》,從此這首歌廣為傳揚。聶耳在上海時加人的明月歌舞社 (在薩坡賽路今淡水路304號舊址)後來進入丁聯華影業公司,改名聯華歌舞班:1934年聯華在拍電影《人生》-寸,聶耳向石寄甫講「小毛頭」的身世蠻像劇中主角阮玲玉小時候的樣子,導演費穆看後認為可以,就讓「小毛頭」扮演童年時的阮玲玉。這是「小毛頭」進入電影界的開始。以後義參加了《青春》、《暴雨梨花》、《寒江落雁》(1935年拍)、《迷途的羔羊》(1936年拍,飾小翠)、《慈母曲》(1937年拍)、《秋海棠》(1943年拍,飾啞女,2004年在旅遊衛視播放過),最後一部是《和平鴿》(解放後五十年代,因周璇故世未拍完)。這里還有一個故事:1937年電影《馬路天使》開拍前,導演袁牧之曾想讓「小毛頭」飾演片中的女主角小紅,由於她沒有情愛方面的靈感,只得換人,由周璇主演,周璇因演此片成功而走紅:」小毛頭」在抗戰初期還參加了話劇演出,出演《貧非罪》、《樑上君子》、《抗戰第一年》等,「小毛頭」進入演藝圈後,有位白稱姓張的影迷找她說喜歡她演的角色,願為她提供學費到學校去讀書,還給她取廠個學名叫「楊碧君」。從此「小毛頭」有了自己的名字。並廠1932年進入培華小學,1934年跳級進入南洋中學。直到1982年楊碧君才知道這位姓張的恩人叫張光銳,是中共地下黨員。楊碧君從叫「小毛頭」時進入電影界當小演員起步,到了二十歲時已成了電影明星。1944年上海中華文化出版公司出了一本小書《一百位男女明星特寫》,第41位(此書以繁體字姓氏筆畫排序)就是介紹楊碧君,並附有她20歲時的玉照。1948年,經影星兼歌星白光介紹,楊碧君與音樂家兼畫家嚴折西結為夫妻。嚴折西是我國早期電影界元老輩之一嚴工上的三公子,其前妻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歌舞「四大天王」(王人美、黎莉莉、胡笳和薛玲/lIJ)之一的薛玲仙,薛因病在1944年故世。嚴、楊當年的婚禮在「燕雲樓」(今南京東路雲南中路)舉行,到場參加婚禮的電影界及歌星有:談瑛、龔秋霞、王人美、白虹、張帆、陳娟娟、鳳凰(嚴慧秀)、喬奇、姚莉、張露、張伊霎、佩妮等和懷舊金曲作家陳蝶衣
E. 朋友們,怎麼寫報童的夏天讀後感,謝謝啦
拾金不昧小女孩替生病的張奶奶賣報的事情, 樂於助人和拾金不昧天氣寒冷,小姑娘賣報很辛苦。賣報辛苦,不佔別人的便宜,老實本分。拾金不昧。她賣報那麼辛苦,卻為了替生病的張奶奶賣報,樂於助人
F. 報童之聲木偶劇觀後感怎麼寫
就真實的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結合主題和身邊的事物。
G. 童年電影觀後感400字
《童年》是一本值得後人品味的文學巨著。它講述了高爾基童年時的悲慘生活。
書中,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有些事甚至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四歲喪父,跟隨母親和外祖母到專橫的外公家,卻經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朴實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竟被十字架活活壓死了。
當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為高爾基傷心、難過,甚至想替他熬過那火辣辣的鞭子;當我再次品讀時,我感受到了大人們的自私正好和老祖母的寬容、慈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我再次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便深刻的體會到了正處在戰爭中的蘇聯人民的生活之艱辛和不易。人們在這種環境中,變得自私和貪婪。
這種現實生活中的善與惡、愛與恨,早已在高爾基的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印記。
高爾基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並成為一代文豪,不僅歸功於在這種環境中依然保護他的外祖母,更歸功於高爾基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而我們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中,更應該擁有這樣良好的品質,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
H. 聰明的報童的讀後感三百字
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個公司正面臨崩潰的邊緣,這時,公司總裁安排了一次演講。奇怪的是,演講者不是商業的成功者,而是十歲報童約翰。
可別看約翰年齡小,他賣報已經有三年了。剛開始,一份報還掙不到2美分。你會問:那他是怎麼擊敗別人的?其實,他沒有擊敗別人,是別人擊敗了自己-----其他人覺得干這個沒希望就去干別的了。不過,他堅持了下來,現在每份報他都能掙到10美分了!除了他自己,他曾經還有八個助手,但是,他的助手中也有因為後悔沒有堅持下來的。他們中,現在有四個已經成為了他的得力助手,他們賣報的事業越做越大了。
我很佩服約翰,佩服他的毅力。從他的演講中,我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也明白了,人只有堅持一件事,一直堅持到最後,才能嘗到快樂的滋味,成功的滋味。
I. 電影《報童》觀後感,急!!!!
這,字太多,去網路搜
J. 《報童》觀後感
拾金不昧小女孩替生病的張奶奶賣報的事情, 樂於助人和拾金不昧天氣寒冷,小姑娘賣報很辛苦。賣報辛苦,不佔別人的便宜,老實本分。拾金不昧。她賣報那麼辛苦,卻為了替生病的張奶奶賣報,樂於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