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動畫片電影是怎麼製作的
動畫片製作分工極為細致,通常分為前期製作、中期製作、後期製作。前期製作又包括了企劃、作品設定、資金募集等,中期製作包括了分鏡、原畫、中間畫、動畫、上色、背景作畫、攝影、配音、錄音等,後期製作包括剪接、特效、字幕、合成、試映等,主要製作流程如下:1、故事板,導演根據文字劇本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草圖,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故事板在繪制鏡頭的同時,動作、台詞、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 2、設計,設計工作包括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和鏡頭畫面設計等,設計應按照嚴格的標准進行,以便下一製作環節的工作人員參考方便;3、原畫分鏡,製作動畫也有專門的分鏡紙,上面有印好的矩形格,在這些格里畫出動畫每個場景的大致布局(背景、人物)並要在一旁用文字註明這個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台詞;4、配音剪輯,動畫片和電影一樣需要剪輯,但剪輯相對較簡單,將逐個鏡頭按順序結合在一起,適當刪減沒用的部分,在各鏡頭結合處編輯結合方法後即可。
❷ 像冰雪奇緣,倒霉熊這樣的動畫電影是怎麼在電腦上製作的,用什麼軟體的我很想知道,謝謝各位高手了
3d max用來建模,maye讓他動起來。但是類似迪斯尼或好萊塢類的動畫大片不可能用maya或3D這樣低端的3D軟體來製作,原因是效率低,功能少。這些動畫製作應該會找專門的軟體製作公司為動畫製作本身開發合適的製作與渲染軟體,像阿凡達使用虛擬攝影機拍攝,而人物動作和面部表情都是用動作撲捉感測器拍攝合成,而不是用軟體調出來,整部影片都不是直接用大眾主流的軟體,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用的普通大眾3D軟體都能製作出好萊塢或迪斯尼這樣的影片,那還了得?
❸ 早期的動畫片是如何製作的
動畫片製作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一、總體設計階段
1、劇本。任何影片生產的第一步都是創作劇本,但動畫片的劇本與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劇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對話,對演員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動畫影片中則應盡可能避免復雜的對話。在這里最重的是用畫面表現視覺動作,最好的動畫是通過滑稽的動作取得的,其中沒有對話,而是由視覺創作激發人們的想像。
2、故事板。根據劇本,導演要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故事草圖(分鏡頭繪圖劇本),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故事板有若乾片段組成,每一片段由系列場景組成,一個場景一般被限定在某一地點和一組人物內,而場景又可以分為一系列被視為圖片單位的鏡頭,由此構造出一部動畫片的整體結構。
故事板在繪制各個分鏡頭的同時,作為其內容的動作、道白的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一般30分鍾的動畫劇本,若設置400個左右的分鏡頭,將要繪制約800幅圖畫的圖畫劇本——故事板。
3、攝製表。這是導演編制的整個影片製作的進度規劃表,以指導動畫創作集體各方人員統一協調地工作。
二、設計製作階段
1、設計。設計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礎上,確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狀,完成場景環境和背景圖的設計和製作。另外,還要對人物或其他角色進行造型設計,並繪制出每個造型的幾個不同角度的標准畫,以供其他動畫人員參考。
2、音響。在動畫製作時,因為動作必須與音樂匹配,所以音響錄音不得不在動畫製作之前進行。錄音完成後,編輯人員還要把記錄的聲音精確地分解到每一幅畫面位置上,即第幾秒(或第幾幅畫面)開始說話,說話持續多久等。最後要把全部音響歷程(即音軌)分解到每一幅畫面位置與聲音對應的條表,供動畫人員參考。
三、具體創作階段
1、原畫創作。原畫創作是由動畫設計師繪制出動畫的一些關鍵畫面。通常是一個設計師只負責一個固定的人物或其他角色。
2、中間插畫製作。中間插畫是指兩個重要位置或框架圖之見的圖畫,一般就是兩張原畫之間的一幅畫。助理動畫師製作一幅中間畫,其餘美術人員再內插繪制角色動作的連接畫。在各原畫之間追加的內插的連續動作的畫,要符合指定的動作時間,使之能表現得接近自然動作。
四、拍攝製作階段
這個階段是動畫製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錶現畫面上的細節都將在此製作出來,可以說是決定動畫質量的關鍵步驟(另一個就是內容的設計,即劇本)。
(3)動物的電影動畫如何製作的擴展閱讀:
動畫製作是一個需要密切配合的團體活動。因此 一部好作品除了有好的腳本,經驗豐富的導演,當然,具有魅力的人物造型是使作品更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動畫片的製作軟體很多,比如flash、AE、C4d等都可以製作。本質上是讓圖片、圖形(比如你想畫出來的人物等)文字、虛擬攝像機等動起來,方式很多。
動畫製作分為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技術,像網頁上流行的flash動畫就屬於二維動畫。最有魅力並運用最廣的當屬三維動畫,包括我們見到的動畫製作大片,電視廣告片頭,建築動畫等都要運用三維動畫技術。
三維動畫是建立在以電腦上大量進行後期加工製作的動畫表現方式之一。比如說環球數碼在2006年製作的《魔比斯環》就是純三維的動畫製作,400位動畫師的一個大製作。但前期的工作仍舊和傳統的二維動畫一樣。需要進行一些預備工作。國內網站上很多錯誤和比較片面的概念誤導了大家對動畫的理解。
❹ 「貓和老鼠」是如何製作的
相信大家的童年很多都是由一隻貓和一隻老鼠陪伴著的,但是這部貓和老鼠你有又多了解呢?
《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於1939年製作的一部動畫片,該片由威廉·漢納、約瑟夫·巴伯拉編寫,弗雷德·昆比製作。
《貓和老鼠》以鬧劇為特色,描繪了一對水火不容的冤家:湯姆和傑瑞貓鼠之間的戰爭,片中的湯姆經常使用狡詐的詭計來對付傑瑞,而傑瑞則時常利用湯姆詭計中的漏洞逃脫他的迫害並給予報復。
首部劇集《甜蜜的家》於1940年2月10日在美國首播。
劇情簡介
貓和老鼠《貓和老鼠》的故事情節圍繞著一對常見的家貓湯姆和老鼠傑瑞而展開,湯姆有一種強烈的慾望,總是不斷努力的去捉同居一室的老鼠傑利,並不斷地努力驅趕著這位討厭的房客。盡管總是失敗,但湯姆在追逐中得到的樂趣遠遠超過了捉住傑瑞。同時,湯姆在片中經常使用斧頭、錘子、炸葯、鞭炮等暴力工具或陷阱來對付傑瑞。但傑瑞非常機靈,時而使湯姆的詭計適得其反,讓湯姆自食其果。在這部動畫中,沒有動物世界中恃強凌弱的殘酷,只有兩個鄰居之間的日常瑣事和紛爭。
動畫製作
創作背景
❺ 動畫片製作流程
一個完整的動畫片大致可以歸結成五步:文案腳本、美術設定、原畫分鏡、動畫製作、配音剪輯。
一、撰寫文案腳本
動畫片的劇本與電視、電影的有很大不同。動畫片劇本中應盡避免復雜的對話,側重用畫面動作講故事,最好的動畫是通過滑稽的動作取勝。導演根據文字劇本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草圖,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
❻ 美國的那些動物電影怎麼拍的,就是那些跟真實場景看上去完全融入的.比如鼠來寶,太空狗等.一直有這個疑問!!
1 就是用模型,比如拍攝侏羅紀公園里的恐龍一樣,
2 就是用真狗,不過背景是在攝影棚中的綠屏前拍攝的
3 就是直接影視製作軟體來完成,動物在一些關鍵的地方用3D模型來代替
❼ 動畫片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動畫片製作流程:
1、故事板:導演根據文字劇本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草圖,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故事板在繪制鏡頭的同時,動作、台詞、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
2、設計:設計工作包括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和鏡頭畫面設計等,設計應按照嚴格的標准進行,以便下一製作環節的工作人員參考方便。
3、原畫分鏡:製作動畫也有專門的分鏡紙,上面有印好的矩形格,在這些格里畫出動畫每個場景的大致布局(背景、人物)並要在一旁用文字註明這個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台詞。
4、配音剪輯:動畫片和電影一樣需要剪輯,但剪輯相對較簡單,將逐個鏡頭按順序結合在一起,適當刪減沒用的部分,在各鏡頭結合處編輯結合方法後即可。
動畫片的特點
動畫所指的是由許多幀靜止的畫面連續播放時的過程。無論其靜止畫面是由電子計算機製作還是手繪,抑或只是粘土模型每次輕微的改變,然後再拍攝,當所拍攝的單幀畫面串連在一起,並且以每秒16幀或以上去播放,使眼睛對連續的動作產生錯覺(因為視覺殘像所造成)。
通常這些的影片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勞動產生,就算在電子計算機動畫科技得到長足進步和發展也是如此。
❽ 動物擬人化電影怎麼拍;運用的什麼技術
用電腦中的三維軟體製造出動物的各個身體部位 , 拍攝中會用到感測器,在拍攝動畫片時傳回演員的動作和表情參數。再利用這些參數來控制動畫中動物的動作和表情。 ,
❾ 動物類電影是如何拍攝出來的
是利用電腦合成,經常用到動作捕捉技術,由Motion capture系統捕捉跟蹤器位置,再經過計算機處理後得到三維空間坐標的數據,當數據被計算機識別後,進行建模,同時,多數動物的表情都是栩栩如生的,是因為通過人戴面部感測器來進行模擬表情做出來的。